思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思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第1张

1、丰富性和细腻性,道德感和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日益丰富和深化,对人际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而也变得情感细腻,对别人的言语和行为变得敏感起来;

2、爆发性和冲动性。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

3、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

4、外露型和内隐性,既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情绪反应,对外界事物的爱怒哀乐喜形于色,淋漓极致的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又能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

5、心境化和持久化。一方面青少年会因为成功或收获而使快乐的情绪体验延长成为积极良好的心境;另一方面因挫折或失败会使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延长为不良的心境。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里面是说人的思维和情感是由人类从小到大的原生家庭环境所形成的,后天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经历等等重新塑造自己的三观,思维是理性的思维人脑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反应,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性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等思维的形成,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也叫具体思维,顿悟思维也叫灵感思维。情感是感性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感受,这态度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上生理上的一种复杂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其中情感包括了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我认为男女之间的思维感和情感存在很大的区别,两者之间又相互支撑,相互之间又表现出差异。

男女间对事物的看法,男人的思维是理性的,对某种事情的看法,相对比较客观,而女生在思维上是感性的,哪怕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为自己某种胜负欲,就是非要男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认同就是不爱自己了,对自己不好了。

我的闺蜜就是一个感性又自我的人,在她的思维里面,只要是我喜欢的人,我的好姐们、好朋友,谁欺负了她在乎的人,她就会抱打不平,在她的心里,只有她欺负别人,不能让别人欺负她,通常她这样的性格确实是让人又爱又恨。闺蜜的男朋友,就是一个理性的钢铁直男,做程序员的工作,在闺蜜的调教下,他由于爱闺蜜的情感,由原本理性的思维,变成感性思维,因为爱支配着他的思维,让他从行动上改变。

我对系统1系统2的理解

What:

系统1系统2是指人脑的两套思维体系,也被称为直觉和理性思维。

系统1直觉,通常是快速的、情绪驱动的、不耗费资源的,通常被情绪、既有经验、刻板印象所支配。

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系统1中的种种生活经验凝结成生活信念,形成关于世界的认知模式,成为一个人快速做出选择和付诸行动的动力源泉。

系统2理性通常是缓慢的、耗费资源的、需要很强的逻辑的,通常是应对未知的、复杂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喜欢用直觉进行判断和决策,而这正是决策偏差产生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伟大洞见:人类大脑的默认模式是系统1,而不是系统2;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系统2极其耗费脑力资源

Case

提问Case,来源于<思考快与慢>。羽毛球拍和羽毛球总共11元,羽毛球拍比羽毛球贵10元,问羽毛球多少钱?

有些人会很快给出答案,1元,这是直觉的,既有经验,很快的给出的答案,其实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用数学的公式:x + y = 11,x -y = 10;计算可得出y = 05,即羽毛球的价格是05。

桐笙同学经过脑算给出答案:1。他说他经过了思考和运算。现在想想:他动用的是系统1,一是他说自己数学不好(这是刻板印象和固有经验,认为自己可能做不好),二是他的运算也是没有经过数学公式的运算,还是凭直觉给出的答案。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以为我们使用的是系统2理性的思考,其实还是使用系统1直觉的判断,如何识别,我真的是理性的思考?

和产品经理PK的日常

产品经理(PM,以下称PM)给出一个很复杂的需求。系统1很快给出反馈:抗拒,不想做。这就是系统1做出的决策。所以给出回复是工作量大,改动多,开发周期长,影响稳定性,暂时不做。

如果调用系统2,会有什么判断。首先可能清楚需求的出发点:PM为什么写这个需求?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需求是不是用户非常需要的,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果我是用户,我会因为这个功能,而对产品印象和体验更好吗?改动这个确切的工作量,开发时间,它对稳定性有多大的印象?

想好了上面这些问题,我就开心的接受了这个需求。

4F

了解

人脑的两种思考方式:直觉和理性,系统1直觉是内在人类的基因里的,是默认的系统。系统2很懒,很难启动,启动后要耗费很大的资源。

意识

系统1和系统2 其实没有好坏之分,系统1的优点是决策速度快,但是质量可能差。系统2的优点是质量高,但是慢。

系统1决策时间的节省有可能会超过决策质量上的损失。比如创业,很多创业,若是太理性的思考,可能就无法开始。

“衣食住行”等98%日常决策依然可以使用系统1;人生最重要的20-30次决策,一定要使用系统2。

惊喜

思维模型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原来我们做的决策是这样来的。

跨行业的交流,果然可以给你更加不同的视角,开阔眼界、提升认知、增加好奇心。

行动

刻意观察自己决策的产生过程,记录决策的产生依据,形成决策原则和逻辑。

明确区分单纯因情绪产生的决策,占比,减少情绪化的决策。

学习理性的思维。

在一些“衣食住行”等日常决策上,大可以随性一点。在重要的决策中,比如职业规划、人生方向、婚姻、大规模投资,留有足够多的时间,使用系统2, 做充分的理性的思考。

避免在优惠券、满减等方面上关注很多时间,而对房价减少1%无动于衷。

避免在比较两件衣服上花费很多时间,而在选择入职公司和职业方向上,迷迷茫茫。

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问题时,我们都想急切得找出问题的成因,往往只关注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这样导致问题反复出现,或者导致情况越来越糟。

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就是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对,大部分人都是线性思维,也就是某个原因导致某个结果的点对点的思维方式,现实生活中,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系统思维。

那什么是系统思维呢?

在《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一书中,作者彼得·圣吉写道:

为了使我们更好得理解系统思维,先让我们理解其基本要素。那什么是系统呢?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要素、关联以及功能或目的 。

要素是系统的参与者,例如在人体的循环系统中,要素是人的心脏、肺、血液、血管、动脉和静脉。它们运转着这个系统。该系统的关联是血液、氧气和其他重要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输送流动。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让血液、氧气、其他气体、营养物质和激素通过在人体中的流动输送给所有细胞。

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关联和目的或功能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都在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的目的或功能往往是最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但是它却明确决定了系统的行为。

关联是系统内部的关系,当它们发生改变时,系统的行为通常也会改变。

一般来说,要素在系统中最显而易见,但是它不太可能给系统带来显著变化,除非在要素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系统的关联或目的。

系统的各部分都很重要,因为它们相辅相成,但是改变系统的目的对系统的影响最大。

系统无处不在。个人、公司、城市、政府都有自己的系统。此外,多个小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大一统。例如我们的人体系统就是由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小系统共同构成的。

那怎样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是系统问题呢?

在《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这本书中,作者史蒂文•舒斯特给出了八条线索:

1问题的大小和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匹配。

2 人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去解决。

3 你已经多次尝试去解决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成功——如果你长时间尝试解决某个问题,但是它变成了一个相关的问题,或者总是反复出现,那么说明你还没有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

4 有情感障碍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5 如果这个问题有一个模式,而且似乎是可以预测的,那么它很可能是一个症状。

6 如果一个问题始终存留在某个组织内,那么也许是组织在潜意识中喜欢这个问题的存在。

7 如果组织看起来有很大的压力,十分焦虑,那么很可能他们只是关注到了症状,没有碰触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8 你刚“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就取而代之。

如果出现上述八种情况,很有可能你遇到的问题属于系统问题,这时候你就不能用线性思维分析问题了,而应该用系统思维去分析它。

那怎样分析一个系统问题呢?

当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所展示的行为是一致的时候,很可能存在一个控制和创造该行为的机制。这个机制以反馈回路的方式运行。

反馈回路有两种模式: 增强回路和平衡回路。

这些反馈回路的主导地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主导”是系统思维的一个重要概念。当一个回路相对于另一个回路占主导地位时,占主导地位的回路对系统的影响更强大。

在《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一书中,作者指出:

没有任何一个系统是孤立运行的,每一个系统的延迟和决策都会对其他系统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个系统中都有许多子系统和个体参与者,他们会从各自的视角去看待行为模式和系统问题。他们都想要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与整个系统的目标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当子系统的目标和整个系统的目标出现不一致时,就会出现 “政策阻力” 。这时候他们会相互竞争,朝着各自的目标努力,最终系统会被卡在没有人希望停留的地方,停滞不前,维持着现状。

在《如何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一书中,列举了不同国家对于如何增加人口出生率的解决方案,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一

1967年,罗马尼亚政府认为罗马尼亚需要增加人口。于是罗马尼亚政府宣布禁止四十五岁以下的女性堕胎。

政策刚出来时,罗马尼亚的出生率翻了三倍,但随后不久出生率又降低至之前的水平。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人们表现出了他们自己的“政策阻力”形式。想要重新掌控自己生活的女性只能诉诸危险的非法堕胎,结果导致产妇的死亡率增加了三倍。当女性生下计划之外的孩子或在经济上负担不起的孩子时,就会把这个孩子遗弃到孤儿院。政府期待他们养育多个孩子,罗马尼亚家庭知道自己负担不起,所以决定抵制这一政策,这对他们自己和那些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罗马尼亚政府强制执行的这一政策以及随后民众的抵抗导致了令人心碎的难以想象的悲剧。

案例二

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匈牙利,然后匈牙利在解决问题时,先花时间分析了导致他们国家人口出生率低的原因。

最后匈牙利政府发现拥挤的住房条件是导致家庭规模小的原因之一。于是他们制定了政策给大家庭提供更大的居住空间。因为居住空间只是出生率低的原因之一,所以该政策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不过显而易见,冷静的处理方式和竭力压制政策阻力的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

案例三

20世纪30年代,瑞典政府面对同样的问题,然而瑞典政府从提高出生率这一目标和公民的目标入手希望找到两者的共同点。

最后发现虽然对于家庭规模的大小这个问题他们未必能够达成一致,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每一个生下的孩子都是他们想要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好好养育。

瑞典人民和政府齐心协力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医疗。

尽管出生率很低,政府还是提供免费的避孕药具和人工流产以保证所有生下来的孩子都是想要被留下来的。瑞典的政策还包括加大教育和医疗投资,加强帮扶有需要的家庭,免费的产科护理及其他措施。

尽管瑞典的出生率有上下浮动,但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有了更多的信任感,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为了更上一层楼而共同为目标努力。他们放弃了个人目标,把整个系统的利益放在首位。

瑞典政府解决出生率低的问题就是一个解决系统问题的经典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把整个系统的目标与子系统的目标融合在了一起,让大家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系统思维的核心是:

面对一个系统问题时,史蒂文总结了五点建议,理解这些对我们大有裨益。

1每个行为和决定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花点时间仔细分析一个系统,而不是匆匆忙忙去找到快速简单的方法,这一点很关键。

2如果你想要改变一个系统,改变其中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功能要比改变组成要素有效得多,改变规则和关联最终往往会创造一个全新的系统。

3深入并以开放的心态多角度观察问题,将会增加持续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4如果我们想要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那就花时间去研究,通过提出新的问题来寻求更深入的理解,审视系统的行为模式。这些对于我们解决复杂的问题将至关重要。

5对于系统思维者来说,没有最终的确定答案,一个答案往往是一个新问题的开始。

情感

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思维

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个人认为情感偏感性,思维偏理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75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