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名家散文,第1张

 梁实秋,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1987年11月3日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梁实秋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梁实秋经典散文:《寂寞》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构造原是一样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

 好像是王尔德说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友谊存在的。”就一般而论,这话是对的,因为如有深厚的友谊,那友谊容易变质,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谊。过犹不及,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显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人望而生畏,轻薄儇佻则人且避之若浼。单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为他的情感无所寄托,漂泊流离之中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他有红袖添香稚子候门的时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不过“狎而敬之”是很难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Mark Twain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难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比共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梁实秋经典散文:《谈友谊》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过,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不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严格地讲,凡是充分具备一个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过来亦然。

 我们的古圣先贤对于交友一端是甚为注重的。《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我觉得近代的作家在这个题目上似乎不大肯费笔墨了。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谊没落的象征呢我不敢说。

 古之所谓“刎颈交”,陈义过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与Pythias,David与Jonathan,怕也只是传说中的美谈吧。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你出门在外之际对于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顾而又不照顾得太多者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构造原是一样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

 好像是王尔德说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友谊存在的。”就一般而论,这话是对的,因为如有深厚的友谊,那友谊容易变质,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谊。过犹不及,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显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人望而生畏,轻薄儇佻则人且避之若浼。单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为他的情感无所寄托,漂泊流离之中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他有红袖添香稚子候门的时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不过“狎而敬之”是很难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Mark Twain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难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比共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梁实秋经典散文:《旅行》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 —寿终正寝。至于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我记得做小学生的时候,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内,八十多岁,没有逛过一次西湖,最后总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没有再回来─—葬在湖边山上。

 古人云,“一生能着几两屐”这是劝人及时行乐,莫怕多费几双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其中是否含着有多少苦恼的成分呢

 出门要带行李,那一个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要捆得紧,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经就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在某些国度里,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携带铺盖究竟还容易办得到,但是没听说过带着床旅行的,天下的床很少没有臭虫设备的。我很怀疑一个人于整夜输血之后,第二天还有多少精神游山逛水。我有一个朋友发明了一种服装,按着他的头躯四肢的尺寸做了一件天衣无缝的睡衣,人钻在睡衣里面,只留眼前两个窟窿,和外界完全隔绝,─—只是那样子有些像是KKK,夜晚出来曾经几乎吓死一个人!

 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尘世旅行,还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钻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来欣赏。我惋惜米尔顿所称述的中土有“挂帆之车”尚不曾坐过。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于舟车之不易得,车夫舟子之不易缠,“衣帽自看”固不待言,还要提防青纱帐起。刘伶 “死便埋我”,也不是准备横死。

 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大隐藏人海”,我们不是大隐,在人海里藏不住。岂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成年的圈在四合房里,不必仰屋就要兴叹,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不必牛衣也要对泣。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只有那么一大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走在街上,熙熙攘攘,磕头碰脑的不是人面兽,就是可怜虫。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虽无勇气披发入山,至少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下次忍耐不住的时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的折腾几回,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哈兹利特Hszlitt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如果你说路那边的一片豆田有股香味,你的伴侣也许闻不见。如果你指着远处的一件东西,你的伴侣也许是近视的,还得戴上眼镜看。”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晚,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到美国落矶山上旅行过的人告诉我,在山上若是遇见另一个旅客,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脱帽招呼,寒喧一两句。这是很有意味的一个习惯。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

我愿是急流

[匈牙利] 裴多菲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匈牙利著名诗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曾做过演员,当过兵。1844年从故乡来到首都布达佩斯,担任报社编辑。1846年创办文艺刊物《生活场景》。1848年参加民主革命的起义,为匈牙利从奥地利的统治下得到解放而英勇奋战,次年7月在同俄奥联军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裴多菲善于以诗歌来抨击封建专制,歌颂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匈牙利人民,反映他们对幸福生活与爱情的努力追求,其创作突破了贵族文学的陈套,在匈牙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至今还有许多成为民歌流传于匈牙利民间。主要作品有叙事长诗《农村的大锤》、《亚诺什勇士》、《使徒》、,政治抒情诗《反对国王》、《为了人民》、《民族之歌》,散文集《旅行记》,剧作《老虎与土狼》,长篇小说《绞吏之绳》等。

我愿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太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孙用译)

提示

《我愿是急流》作于1847年6月,在裴多菲这首名诗中,我们会感受到一种悲凉而沉静、寂寞而坚韧的爱的力量。诗人欣赏的是一种高傲孤独的爱,一种蔑视流俗的爱,一种价值在自身的爱。

作品以热烈奔放的真挚情感抒发了对“我的爱人”的恋情。全诗共分五个自然段落,分别用五组意象来比喻和对应“我”和“我的爱人”的爱情关系:诗人愿意是“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爱人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前者的意象给人以艰难严峻、荒凉索寞之感,这也是诗人人生之路的象征;后者则给人柔和、温暖之感,是一个依附者、依恋者的形象,但又突出了“我的爱人”的伟大精神力量。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希望爱情平等,并在为革命事业的奋斗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观念。

这首诗除了意象的对比关系运用得当外,更重要的是全诗以激情表达所形成的内在气韵贯穿始终。全诗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这种格式,反复吟唱,不仅结构完整,而且加强了感情表达的效果。(李建明)

芭蕉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

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死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

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

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在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下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

(选自郭沫若《学生时代•山中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3月)

提示

《芭蕉花》是郭沫若在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夜写于福冈的童年往事:母亲得了头晕病,呻吟呕吐,十分痛苦,需要芭蕉花入药治疗。当年才五六岁的郭沫若和二哥,爬进了私塾的园子偷摘了一朵芭蕉花。郭沫若兴奋地捧着芭蕉花赶到病床前献给母亲,母亲问清了花的来历后,非常生气,立刻叫郭沫若和二哥跪在床前,呵斥他们为“不争气的孩子”,称“为娘的倒不如病死了好”。父亲对此还对他们动了家法,并责令他们将芭蕉花送还原处。面对母亲的叹气,父亲的训斥,孩子“伤心”了,“我哭了,哥哥也哭了。”两个人的哭含义不同,因为他们的年龄不同,对世事的阅历也不一样。

一朵普通的芭蕉花,一对活泼天真的孩子,两位严厉的父母,构成了一个小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病中的母亲盼花心切,但没有忘记育子的重任,父亲也能体察到孩子的孝心,但他坚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信条,第一次责罚了心爱的孩子。他们把孩子的品德看得比治病还重要,比生命还可贵,他们对孩子的爱才是真爱,爱得有价值。1939年郭沫若的父亲病逝,毛泽东撰挽联:“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克享遐龄,明德通玄趋往古;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评价得恰如其分。

文章的立意还把对母亲的思念与作者当时在日本的飘泊生涯联系起来,发出感喟,母亲的伤心,是儿子不自爱,但在父母的训诫之后,却连童年的无邪和勇敢也失去了,让世间的风雨尘垢销蚀了幼年时代的自信和勇气。

《芭蕉花》语句平实,用词讲究,含义隽永,力透纸背。文章如千里来龙,来去无踪,看似散漫,实是丝丝入扣,前文写战乱、流亡、早婚、多子都是为芭蕉花故事张本,作者巧用过渡句,放收自如,有草灰蛇线之妙。(李建明)

出自谢锡龄、李建明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

 名家短篇经典散文,一起来品读,以下的名家短篇经典散文美文,欢迎往下阅读:

 名家短篇经典散文1

 母亲的花儿

 秋天过去,所有的繁华都已落尽,母亲把那些月季花的枝条剪去,而它们的根,母亲用一些细炉渣埋下,等待着明年重新萌发。

 这是母亲的花儿,母亲呵护着它们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母亲保护着它们就像保护自己的身体。

 每年母亲细心地关怀、照料着它们,为它们盛开得更艳丽而浇水、施肥,为它们一天天的茁壮成长而付出自己的心血。

 每年的夏季,母亲的花儿们整齐地盛开,家门前庭院的花圃里,一派争奇斗艳,一片明灿犹如母亲此时的笑靥。

 此时的母亲搬来一把板凳,手摇着一把蒲扇,傍晚的时光中安祥地坐于一边,此时的她无比的惬意和幸福,这便是母亲辛劳之后获取的一笔小小的财富。

 于是,偶有乡邻闲至,便会对母亲的花儿啧啧地赞叹,母亲的笑脸此时娇艳地盛开,就像是听到有人夸奖自己孩子的可爱------她的心儿就是夏季里的一朵月季花,在风雪过后一次次绽开,奉献着自己全部的温柔与爱!

 今年春节,我要把这篇《母亲的花儿》做为一件精美的礼物献给她,我要看到冬天里母亲依然安祥的笑脸,我要让她的花儿永远如此深入地盛开,盛开在每一个人的眼眸、心田,盛开成一张张微风中摇曳的笑脸!

 搬家

 结婚三年,我们按计划攒下一笔钱,可以在小城某个偏僻的地点买下一所房子,以解决我们每天从城郊的母亲家到城里上班,一路顶风冒雪的艰难。

 那个房子我们看了几次,虽位置较偏又年代久远,且高度有些眼晕,但由于面积适中、价格合理,我们便商定买下。

 搬家的那天,我把自己的物品从母亲家的屋里一件件搬出,与父亲一起装载到从村子里临时雇来的一台四轮车上,待一切整理得差不多我坐在车上刚要出发,突然想起那个小时候我最为钟爱的仿红木书架。

 那是个带点镂空艺术的上面雕刻着一只奔跑着的梅花鹿的小书架,它横不过一臂宽不过一掌,放在一旁小巧玲珑。

 虽只装得下十几本书,却是我曾经视若珍宝的挚爱。

 我从一切整理完毕的车上下来,重又返回母亲家的仓房,在一个衣柜的磨沙玻璃拉门后面,我找到了那个早已布满灰尘的小书架。

 一丝惊喜闪过,我轻轻拂去它身上罩着的一层灰网,在它的上面我看到几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小本子。

 随手取下一个翻开,一行行熟悉的字迹呈现在我的眼前,那是一篇篇书写凌乱的心灵日记,我想不起它们何时被放入这个小书架上,此时拿在我手中的一本,是弟弟几年前在外地打工时所记,一些潦草的字里行间隐藏着异乡的岁月里不尽的沧桑、悲苦、失落与彷徨以及对于家的深切思念,我匆匆浏览忍不住阵阵伤感,仿佛我即将带走的是一段人生中曲折的道路、是一片岁月里隐约的风雨。

 外面传来一阵四轮车发动的声音,好像催促我快点离开。

 我手捧那个小小的书架,从那个阴暗的小仓房里走了出来,我不记得自己的脚步是否有些凌乱,但时至今日,当我经历过又一次搬家,而最终住上了城市中心的一座颇为高档的花园小区时,我仍没有忘记,带上那个小小的书架,带上那些字迹潦草的心灵日记,带上一段时光深处珍存的记忆与情感,沿着自己脚下的道路出发。

 河流的馈赠

 世上的河流中,离我最近的当然是家乡的大清河了。

 而大清河中,令我最亲的是流过母亲家附近的一段。

 童年的时光中,我与弟弟常随同父亲一起,去体验与水相嬉的快乐。

 幼小的孩童天性近水。

 在浪花的激荡与欢腾中得享独特的乐趣,这是河流送给我的第一笔财富。

 及至长大了些,便同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去河边的小树林里采蘑菇、挖野菜、捡拾秋风中飘零而下的落叶,将它们夹在彼此的书页中,留作永恒的纪念。

 虽然那些少年的时光早已如梦幻般消逝不见,可那份纯真而浪漫的情怀,却化为我一生坚持的追求,以一些诗意的字句承接。

 这是河流送给我的第二笔财富。

 犹记得,一片绚丽的晚霞中,我与邻家的小妹相约一起去河边拾河蚌,黑黑的河蚌散落一地,犹如一颗颗黑色的珍珠镶嵌在平静的河滩上,夕阳的辉光里,拾得累了的我坐于高高的堤坝上,悠闲地看着远处河滩上仍在捡拾河蚌的邻家小妹,曾经我眼中极其平凡的身影,此时在辉光的映衬下竟显得如此娇柔、妩媚——只见她微笑如粉红的花儿,美丽的裙裾随风飘起,给我一种隐隐的朦胧与神秘。

 虽然后来,邻居一家搬至村东,与我家隔了几条胡同,却从此隔断了我们童年时珍贵的友谊与一生的音讯,从此我们再没能有过一次那样美丽的相约。

 这是河流送给我的第三笔财富。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过一条自己的河流,也许它不叫大清河,也许它不在你亲切的近旁流过,但无论哪一条河,它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只要你靠近它、走进它,体会它的每一处灵魂与细节,你将会得到的,必定是一份珍贵的馈赠,一份永久的财富!

 三毛:回乡小笺2

 各位朋友:

 回到台北已经二十多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收到无数过去与我通信的读者、我教过的学生、以及许许多多新朋友的来信与电话,我也在台北街头看见自己的新书挤在一大堆花花绿绿的书刊里向我扮着顽皮的鬼脸。

 每当我收到由各方面转来的你们的来信时,我在这一封封诚意的信里,才看出了我自己的形象,才知道三毛有这么多不相识的朋友在鼓励着她。

 我多么希望每一封信都细细的回答你们,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写信给我的人,在提笔时,也费了番心思和时间来表示对我的关怀。

 我怎么能够看见你们诚意的来信,知道你们一定在等着我的回音,而那一封封的信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声。

 请无数写信给我的朋友了解我,三毛不是一个没有感情也没有礼貌的人。

 离开家国那么久了,台北的亲情友情,整整的占据了我,我尽力愿意把我自己的时间,分给每一个关怀我的朋友,可惜的是,我一天也只能捉住二十四小时。

 生活突然的忙碌热闹,使我精神上兴奋而紧张,体力上透支再透支,而内心的宁静却已因为这些感人的真情流露起了很大的波澜。

 虽然我努力在告诉自己,我要完完全全享受我在祖国的假期,游山玩水,与父母亲闲话家常。

 事实上,我每日的生活,已成了时间的奴隶,我日日夜夜的追赶着它,而仿佛永远不能在这件事上得到释放。

 过去长久的沙漠生活,已使我成了一个极度享受孤独的悠闲乡下人,而今赶场似的吃饭和约会,对我来说,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昏头转向,意乱情迷。

 每日对着山珍海味,食不下咽,一个吃惯了白薯饼的三毛,对着亲友感情的无数大菜,感动之余,恨不能拿一个大盒子装回北非去,也好在下半年不再开伙。

 我多么遗憾这些美味的东西要我在短短的时间里全部吃下去啊!

 在这种走马灯的日子里,我一方面极感动朋友对我的爱护;另一方面,我却不能一一答应来信及电话中要求与我单独见面的朋友的盛意。

 我恨不能将我的时间,分成每一个如稿纸似的小格子,像写稿一样,在每一格里填上一个朋友的名字、时间、和见面的地点。

 在我,写两三千字是易,而要分别见到那么多朋友,却是力不从心的憾事啊!

 我真愿意爱护我的朋友,了解我现在的情况,请不要认为我们不能见面就是一件可惜的事,因为文学的本身,对每一个读者,在看的时候,已经成了每一个人再创造出来的东西,实体的三毛,不过是一个如她一再强调的小人物,看了她你们不但要失望,连她自己看了她的故事,再去照顾镜子,一样也感到不真实。

 因此我很愿意对我的朋友们说,我的文章刊出来时,我们就是在默默的交谈了。

 在台北亲友聚会里,常常会遇到许多我过去不认识的人,他们对我刚出的书——《撒哈拉的故事》里的每一篇,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甚而每一句话,都好似背通过了似的熟悉。

 这种情形,令一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惊讶、木讷,再而更觉得惭愧而不知所措。

 我所能说的,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谢谢,但是这份关怀,却成了我日后努力写作下去的力量。

 我一向没有耐性,尤其讨厌把自己钉在书桌前爬格子,但是当我回国的第一天,我听到居然有许多学校的同学,整班整班的在预约我的新书时,我的心一样受到了感动。

 许多人对我谈起《撒哈拉的故事》,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过去只期待着大人看我的书,没想到,竟也有小学生,托了我的侄儿和外甥们,要请他们带着,来拜望这个沙漠里的姑姑。

 我多么为这一个发现而骄傲欢喜,我真愿意我也做一个小朋友的三毛,因为《圣经》上一再的说——“你们要像小孩子,才能进天国,因为天堂是他们的。”

 亲爱的小读者,我是多么的看重你们,但愿三毛的书,能够在沉重的课业之外,带给你们片刻轻松的时光。

 如果朋友们还没有厌倦了这个如我一样的小人物三毛,我愿意不断的做一个说故事的人。

 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因为我没有学问,但是,我愿意在将来的日子里,仍做不断的努力,以我的手,写我的口,以我的口,表达我的心声。

 也许有时候我会沉寂一阵,不再出稿,请不要以为我是懒散了,更不要以为三毛已经鸿飞无痕,不计东西。

 如果我突然停顿了,那只表示我在培养自己、沉淀自己;在告诉自己:写,是重要,而有时搁笔不写,却是更重要。

 目前我仍有写作的兴趣和材料,我因此仍要继续我过去已经开始了的长跑,但愿在不久的将来,当三毛一本一本的新书出版时,使爱护我的读者看见我默默的努力。

 我的书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之内,已经出了第四版了,我要感谢读者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在我,写作的本身,并不是为了第三者,更不是为了成名。

 但是,因为读者热烈的反应,使我一个平凡而简单的家庭主妇,认知了今后要再努力去奔跑的路,这是我一生里要感谢你们的啊!

 下个月,我为了对家庭及对丈夫的责任,不得不再度告别我的家,我的国,回到千山万水外的北非去。

 我是多么的不舍,也多么的不安,不能给每一个爱护我的`朋友充足的时间,来聚一聚,谈一谈。

 我的朋友,我们原来并不相识,而今也不会相逢,但是人生相识何必相逢,而相逢又何必相识。

 在台北,我不觉得离你们近,在非洲我也不觉得离你们远,只要彼此相知欣赏,天涯真是如比邻啊!

 我再谢谢你们的关爱,请不要忘记,三毛虽然是个小人物,却有一颗宽阔的心,在她的心里,安得下世界上每一个她所爱的人。

 给我生命,养我长大,不变的爱护着我的双亲,他们给了我一个永远欢迎我的家,在这个避风港里,我完全的释放自己,尽情的享受我在外得不着的温暖和情爱。

 感谢上帝,给了我永恒的信仰,她迎我平安的归来,又要带着我一路飞到北非我丈夫的身边去。

 我何其有幸,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上,一样都不缺乏。

 我虽然常握着我生命小船的舵,但是在黑暗里,替我挂上了那颗在静静闪烁的指路星,却是我的神。

 他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我心的深处,没有惧怕,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

 因为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习着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谢谢你们,没有见过面的朋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祝

 平安喜乐

 三毛上

 老舍散文:英国人3

 据我看,一个人即使承认英国人民有许多好处,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和他们交朋友。

 自然,一个有金钱与地位的人,走到哪里也会受欢迎;不过,在英国也比在别国多些限制。

 比如以地位说吧,假如一个作讲师或助教的,要是到了德国或法国,一定会有些人称呼他“教授”。

转载▼

标签:

原创

从名家眼里

看天下女人

情感

分类:散文

据说,当时以《女人》为题写散文的名家,除了梁实秋和朱自清之外,尚有夏丐尊、俞平伯和林语堂等。俞平伯的散文,我最近就在看,但吃不准《性(女)与不净》是否就是同题作文。夏丐尊和林语堂的,或许以前看过,但现在手头上没有;唯有梁实秋的以前看过,现在又有朱自清的一起重温。这便是我忽然想到些什么,并斗胆写篇东西的原由。

梁先生的散文,是我爱看的一种,机智、幽默、渊博和风趣。我一向固执地认为,这些绝妙的美文,是西装革履的梁生生坐在最宜月夜的雅舍里,信手“涂鸦”出来的;尽管我知道他的雅舍,“篦墙不固,门窗不严”,“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这篇《女人》就出自《雅舍小品》。文章以“有人说女人喜欢说谎”开局的,说“屋顶渗漏,塌下盆大的灰泥,在未修补之前,女人便会向人这样解释:‘我预备在这地方装安电灯’”。说女人善变,“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别针位置也常变,午前在领扣上,午后就许移到了头发上”。说女人善哭,“一哭二睡三上吊”。说女人的嘴万一堕入“长舌”型就如何如何,万一堕入“喷壶嘴”型又如何如何。说女人胆小,“看见一只老鼠而当场昏厥”。说女人聪明有学问,“对任何问题能继续谈论至半小时以上,不但不令人入睡,而且令人疑心她是内行。”

这篇《女人》所揭示的,完全不是某个男人对女人的看法,而是全世界男人对女人的看法了。有时候我对梁先生“中外逢源,古今无阻”的文字很不服气,很想鸡蛋里挑剌,但只是徒劳,就像孙猴子在如来佛手上翻筋斗一样;梁先生的文章不但精致精美,而且面面俱到得很,读时除了臣服,就是心如止水。不记得是谁说的,说一个大师就是一座精神的粮仓。梁先生就是这样一座大粮仓。我看他所有文章的感觉,都是如此,并非仅止于《女人》。

朱先生的《女人》,角度非常特别,先是由一个老实有趣的白水先生就女人而谈天;说自己是个喜欢女人的人,“到什么地方,第一总是用我的眼睛去寻找女人。在火车里,我必走遍几辆车去见女人;在轮船里,我必走遍全船去发见女人。我若找不到女人时,我便逛游戏场去,赶庙会去──”于是作家插进话去,说可以去参观女子学校,那也是女人多的地方;于是说女人曲线的可爱,水做的女人的世术魅力,并反驳“赞颂女人的体态,也是侮辱女人”的错误观点;于是说女人除了人格外,美也是一种价值。再没有一个“聪明”而“高雅”的作家,像朱先生这样大声地跟人说,自己十一二岁起就看女人了,而且发现艺术的女人,有着“秋山那般瘦、秋水那般平”的双肩,小鸽子般“伶俐到像要立刻和人说话”的眼睛,“像天空的乱云一般,点缀得更有情趣”的乌发,和“半开的花朵,里面流溢着诗与画与无声的音乐”般的微笑。有如此眼光的作家,自然看到了别人不曾看到的女人,飘着薄薄香泽的教堂里的“安琪儿”,湖风舞弄雪白衣裳的“湖之女神”,和朦朦胧胧与月一齐白的“月姊儿”。

或许是开篇的这位白水先生,不但侃侃而谈,而且直率得一丝不挂,而且在鬼不知神不觉中,叙述者已经由白水先生变成同样直率与无忌、真诚和痴心的作家本人,告诉世人欣赏艺术女人的天然丰采;所以很长时间以来,许多选家都不敢问津朱先生这篇很特别的美文。但就是这一点,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朱先生的美文和他同时代的徐志摩、俞平伯不同,他们多为华丽而华丽,读之给人以“云深不知处”的感觉,也和梁实秋、林语堂不同,他们带着贵族意味,与朴素的生活距离太远。朱先生的文章,正如扬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所说的,“风华从朴素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其华美的文采,与朴素的风格、平常的构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凡常见的境界中有着新颖独到的发现,在朴素无华的构思中闪烁警世醒人的思想。

 每一个精选的名家 散文 ,都有它不一样的意义。在阅读这些短篇的名家 文章 时,你会有怎样的感悟呢?下面是我收集资料的名家短篇散文以供大家学习。

名家短篇散文: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 夏至 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董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搿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 种植 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名家短篇散文:爱怕什么

 毕淑敏

 爱挺娇气挺笨挺糊涂的,有很多怕的东西。

 爱怕撒谎。当我们不爱的时候,假装爱,是一件痛苦而倒霉的事情。假如别人识破,我们就成了虚伪的坏蛋。你骗了别人的钱,可以退赔,你骗了别人的爱,就成了无赦的罪人。假如别人不曾识破,那就更惨。除非你已良心丧尽,否则便要承诺爱的假象,那心灵深处的绞杀,永无宁日。

 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爱需要行动,但爱绝不仅仅是行动,或者说语言和温情的流露,也是行动不可或缺的部分。我曾经和朋友们做过一个测验,让一个人心中充满一种独特的感觉,然后用表情和手势做出来,让其他不知底细的人猜测他的内心活动。出谜和解谜的人都欣然答应,自以为百无一失。结果,能正确解码的人少得可怜。当你自觉满脸爱意的时候,他人误读的结论千奇百怪。比如认为那是——矜持、发呆、忧郁……

 一位妈妈,胸有成竹的低下头,做出一个表情。我和另一位女士愣愣地看着她,相互对视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你要自杀!她愤怒地瞪着我们说:岂有此理!你们怎么那么笨!我此刻心头正充盈着温情!愚笨的我俩挺惭愧的,但没等我们道歉的话出口,那妈妈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每次这样看着儿子的时候,他会不安地说:妈妈,我又做错了什么你又在发什么愁

 爱是那样的需要表达,就像耗竭太快的电器,每日都得充电。重复而新鲜地描述爱意吧,它是一种勇敢和智慧的艺术。

 爱怕犹豫。爱是羞怯和机灵的,一不留神它就吃了鱼饵闪去。爱的初起往往是柔弱无骨的碰撞和翩若惊鸿的引力。在爱的极早期,就敏锐地识别自己的真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果敢。爱一桩事业,就奋不顾身的投入。爱一个人,就斩钉截铁地追求。爱一个民族,就错骨扬灰地献身。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悔。

 爱怕模棱两可。要么爱这一个,要么爱那一个,遵循一种“全或无”的铁则。爱,就铺天盖地,不遗下一个角落。不爱就抽刀断水,金盆洗手。迟疑延宕是对他人和自己的不负责任。

 爱怕沙上建塔。那样的爱,无论多么玲珑剔透,潮起潮落,遗下的只是无珠的蚌壳和断根的水草。

 爱怕无源之水。沙漠里的河啊,即便不是海市蜃楼,波光粼粼又能坚持几天当沙暴袭来的时候,最先干涸的正是泪水积聚的咸水湖。

 爱怕假冒伪劣。真的爱也许不那么外表光滑,色彩艳丽,没有精致的包装,没有夸口的 广告 ,但是它有内在的质量保证。真爱并非不会发生短路与损伤,但是它有保修单,那是两颗心的承诺,写在天地间。

 爱是一个有机整体,怕分割。好似钢化玻璃,据说坦克轧上也不会碎,可惜它的弱点是宁折不弯,脆不可裁。一旦破碎,就裂成了无数蚕豆大的渣滓,流淌一地,闪着凄楚的冷光,再也无法复原。

 爱的脚力不健,怕远。距离会漂淡彼此相思的颜色,假如有可能,就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直到水乳交融亲密无间。万万不要人为地以分离考验它的强度,那样你也许后悔莫及。尽量地创造并肩携手天人合一的时光。

 爱像仙人掌类的花朵,怕转瞬即逝。爱可以不朝朝暮暮,爱可以不卿卿我我,但爱要铁杵磨成针,恒远久长。

 爱怕平分秋色。在爱的钢丝上不能学高空王子,不宜做危险动作。即使你摇摇晃晃,一时不曾跌落,也是偶然性在救你,任何一阵旋风,都可能使你飘然坠毁。最明智最 保险 的是赶快从高空回到平地,在泥土上留下深深脚印。

 爱怕刻意求工。爱可以披头散发,爱可以荆钗布裙,爱可以粗茶淡饭,爱可以风餐露宿。只要一腔真情,爱就有了依傍。

 爱的时候,眼珠近视散光,只爱看江山如画。耳是聋的,只爱听莺歌燕舞。爱让人片面,爱让人轻信。爱让人智商下降,爱让人一厢情愿。爱最怕的,是腐败。爱需要天天注入激情的活力,但又如深潭,波澜不惊。说了爱的这许多毛病,爱岂不一无是处

 爱是世上最坚固的记忆金属,高温下不融化,冰冻不脆裂。造一艘爱的航天飞机,你就可以驾驶着它,遨游九天。

 爱是比天空和海洋更博大的宇宙,在那个独特的穹窿中,有着亿万颗爱的星斗,闪烁光芒。一粒小行星划下,就是爱的雨丝,缀起满天清光。

 爱是神奇的化学试剂,能让苦难变得香甜,能让一分钟永驻成为永远,能让平凡的容颜貌若天仙,能让喃喃细语压过雷鸣电闪。

 爱是孕育万物的草原。在这里,能生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爱都会给赠予你。

 在生和死之间,是孤独的人生旅程。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

名家短篇散文:写给生命

 席慕容

 (一)

 我站在月亮底下画铅笔速写。

 月亮好亮,我就站在田野的中间用黑色和褐色的铅笔交替地描绘着。

 最先要画下的是远处那一排参差的树影,用极重极深的黑来画出它们浓密的枝叶。

 在树下是慢慢绵延过来的阡陌,田里种的是番薯,在月光下有着一种浅淡而又细致的光泽。整个天空没有一片云,只有月色和星斗。我能认出来的是猎人星座,就在我的前方,在月亮下面闪耀着,天空的颜色透明又洁净,一如这夜里整个田野的气息。

 月亮好亮,在我的速写本上反映出一层柔白的光辉来,所有精略和精密的线条都因此能看得更加清楚,我站在田里,慢慢地一笔一笔地画着,心里很安定也很安静。

 家就在十几二十步之外,孩子们都已经做完了功课上床睡觉了,丈夫正在他的灯下写他永远写不完的功课,而我呢我决定我今天晚上的功课要在月亮底下做。

 邻家的狗过来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后也就释然了,在周围巡视了几圈之后,干脆就在我的脚旁睡了下来。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会儿跑回去一会儿又跑过来的,在番薯的茎叶间不停地拔弄出细细碎碎的声音。乡间的夜出奇的安静,邻居们都习惯早睡,偶尔有夜归的行人也只是从田野旁边那条小路远远经过,有时候会咳嗽一声,声音从月色里传过来也变得比较轻柔。

 多好的月色啊!满月的光辉浸润着整块土地,土地上一切的生命都有了一种在白昼时从来也想象不出的颜色。这样美丽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虚幻也非梦境,只是让人无法置信。

 所以,我想,等我把这些速写的稿子整理好,在画布上画出了这种月色之后,恐怕也有一些人会认为我所描绘的是一种虚无的美吧。

 我一面画一面禁不住微笑了起来。风从田野那头吹过,在竹林间来回穿梭,月是更高更圆了,整个夜空澄澈无比。

 生命里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澄澈的时刻吧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只是一笔一笔慢慢地描摹,在月亮底下,安静地做我自己该做的功课。

 (二)

 对着一班十九、二十岁,刚开始上油画课的学生,我喜欢告诉他们一个 故事 。

 这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故事。我这个同学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人又认真,进了大学以后发愿要沿着西方美术史一路画下来,对每一个画派的观念与技法都了解并且实验了之后,再来开创他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画出真正扎实的作品来。

 一年级的时候,他的风景都是塞尚的,二年级的时候,喜孜孜地向我宣布:

 “我已经画到野兽派了!”

 然后三年级、四年级,然后教书,然后 出国 ,很多年都不通音讯,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他终于得到了博士学位,成为一个美术史与美术理论方面的专家了。

 我每次想到这件事,都不知道是悲是喜。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像布朗库西能够把他的“空间之鸟”打磨得那样光滑,让青铜的雕像几乎变成了一种跃动的光与速度。而麦约却要把流动的“河流”停住,在铅质的女体雕像里显示出一种厚重的量感来。毕沙洛的光影世界永远安详平和,而一样的光影在孟克的笔触里却总是充满了颤栗和不安。

 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走到极致的时候,就好像在生命里为我们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在一扇又一扇不同的风景之前屏息静立,在感动的同时,也要学会选择我们所要的和我们不得不舍弃的。

 (三)

 当然,有些人是例外,就好像在生命里也常有些无法解释的例外一样。

 在美术史里,有些例外的艺术家,就像天马行空一般地来去自如,在他们的一生里,几乎就没有所谓“极限”这一件事。

 像对那个从天文、数学到物理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达文西,我们该怎么办呢

 也许只能够把他放在一旁,不和他比较了吧不然,要怎样才能平息我们心中那如火一般燃烧着的羡慕与嫉妒呢

 (四)

 我相信艺术家都是些善妒的人。

名家短篇散文:浴着光辉的母亲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名家短篇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 方法 ,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自身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以自己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花。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两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和悬崖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无数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们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名家短篇散文:前世与今生

 有一个人来问我关于前世的问题,说他常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前世,他问我:“前世真的存在吗”

 前世真的存在吗我不能回答。

 我告诉他:“我可以确定的是,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它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掌握今天吧!”

 前世或来生看起来遥远而深奥,但我总是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很好的领悟力,就能找到一些过去与未来的消息。

 就好像,我们如果愿意承认自己的坏习惯与坏思想,就会发现自己在过去是走了多么偏斜的道路。我们如果愿意去测量,去描绘心灵的地图,也会发现心灵的力量推动我们的未来。

 因此,一个人只要很努力,就可以预见未来的路,但再大的努力也无法回到过去。

 所以,真正值得关心的是现在。

 我对那时常做前世梦的朋友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前世的梦,还不如活在真实的眼前。”真的,世人很少对今生有恳切的了解,却妄图去了解前世,世人也多不肯依赖眼前的真我,却花许多时间寄托于来世,想来令人遗憾。

名家短篇散文:与父亲的夜谈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 教育 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看了名家短篇散文的人还看:

1 名家优秀短篇散文

2 名家优秀短篇散文欣赏

3 优美短篇名家散文推荐

4 名家短篇散文诗歌朗诵

5 优秀短篇散文

6 优秀的短篇散文

名家散文 | 蒋勋:人生的滋味

1

 甜太简单,回甘才有味

 我小时候完全不吃苦瓜,不知道为什么到这个年纪,愈来愈爱吃苦瓜。而且是那种客家腌苦瓜,还带着臭味,然后掺些小鱼豆豉。忽然发觉,我现在不爱吃甜的,我觉得甜对我来说,太简单了。还有一种味觉叫“回甘”。我们会说这个茶好好喝,用"回甘"。回甘的意思是,一开始有点涩、有点苦,可是慢慢地从口腔起来一种淡淡的甜味。人生是经过这些涩味以后,才有所谓的甜,而那个"甜"不等于糖的甜,它不是单纯甜味,而是人生经验很多的复杂的变化。

 有一次去绍兴,朋友请我去吃饭。他说:你没有听过那个“三霉三臭”,你不配来绍兴。这个很狠喔,等于说人家要来作客,你还要通过那个三霉三臭。就是那个发霉的酸菜干,真的很臭,闻到以后会想吐的。我们在绍兴被他们灌得醺醺大醉,吃了三霉三臭之后,晚上我一个人在街上走。我走过鲁迅纪念馆、蔡元培纪念馆、秋瑾纪念馆,走过她被砍头的那个广场。我不晓得这个小镇记载多少近代历史的记忆,好像人被压抑、发霉的记忆,最后在味觉上出来。通过霉和臭之后,还要存在、还要活着、还要有生存下去的力量。

 我们现在再去读《阿Q正传》这样的书,感觉那种生命好像真的发霉的感觉。可是在那样的环境,我们还要存在、还要活着,而且还要自己想办法,去通过那个臭、那个腐烂,重新生长出来。

 也许因为我们在这么幸福、安逸的环境中长大,对甜味的感觉很多,所以对苦味和臭味不太能感受到。在台湾因为环境很好,有很多苦味和臭味被降低了。有一个法国朋友跟我说,其实古老的文化最精的品尝是臭味,臭的品尝。我们会发现苦也好、臭也好,都是生命里的卑微、生命里的哀伤,都是生命里痛的记忆。

 2

 苏东坡从甜到甘的人生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好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

 ——苏东坡《临江仙》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河边写出最美的诗句。他原来是一个翰林大学士,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就说把那个地方的军营靠东边的地,拨给苏轼夫妇使用,所以苏轼就改名叫苏东坡。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个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所以他那时候写出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点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

 “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彷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仗听江声。”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

 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后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我觉得是了不起生命的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苏东坡经过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觉都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觉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觉。

 3

 无目的的人生清凉

 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做官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做官,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出来。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

 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感受到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淡的可贵。所以他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散文有的雄奇,有的醇厚,有的深沉,有的奔放,有的朴实,有的明丽,使散文园地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现代短篇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现代短篇散文随笔:曾经的诱惑

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太多理由,一个就足够。比如爱情。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的一场事故,连思考都来不及,我比我所想象的还要无可救要地陷进去了。

于是,我让爱在夜间飞行。每一个普通的天气,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我心的某个角落,有一朵波斯菊开得莫名其妙的快乐。

有人说,女人是花,那么,我说,爱情就是最好的养料。

只要有你,我可以以二氧化碳为生。

女人在爱情上是用不餍足的。我希望这种幸福的状态可以延续下去,但同时又有一种好景不长的预感。

我的快乐行走在美人鱼的足尖上。

在这个时代的如鱼得水和言不由衷,对他的心疼超过了心动。所以,我的心欢迎你,而我的身体却不做任何回应。

这一生,就让我们这样擦肩而过吧。

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选择了一份固定的情感,这就意味着你我放弃了未来无数的可能。

赵传在午夜的夜晚低吟:“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

对喜欢的人和事,我一向选择在十分时放手,甚至不肯看它凋零的过程。

今天,一个普通的天气,普通的日子,一个普通的眼神,心,竟突然地柔软起来。这不是爱,绝对不是,只是迷惑。对,只是迷惑。

每想念一次,就有一种迷惑在心头。

 现代短篇散文随笔:似火枫叶

枫叶似火,这是我的情怀;明清了然,这是我做人的信念。踩着霜棱走过秋冬,披着风雨淌过人生,穿过秋的季节,经过秋的浸染,我满腔热情似火!多少年,我一路上下求索;多少回,历尽艰辛折磨。为了事业及家庭的欢乐,我向往生活、追求完美,一身如血如故。为明天的美好奋斗穷一生也不退缩,我依然执着。

一片枫叶红似火,满腔热情比天高!一生的执着,我从不轻言放弃;梦想永远是最美丽,但要看我们去如何努力!努力了,你一生无悔;虚度了,时光却不再回。亲爱的朋友们请千万牢记:无论你怎样的不屈、努力,却总也是无法去勘悟生命的真谛。几千年来勘悟生命者有谁因此,你奋斗的里程便是你生命最好的延续,最美丽的勘悟!是你一生最好的点缀。为社会尽自己的一点付出,点亮瞬间的烛火!

做人一生,诚实恭谦。虚伪是做人的末路。为人处世,坦荡明然。留下一生的透明,给后人留下几丝感悟。行一路,目不旁鹜,任红尘万象不沾染陋气习俗。观一生,怡情坦然,带一颗平常心,用真爱换真情赢得无悔如故。抛却红尘愁与恼,拈来诗文著素笺。这就是我一枫叶明然!有道是:枫叶枫叶,如火如血。一片真心,满怀情结。怡然人生,山川河岳。诗文词赋,笔底诉说。蓝天白云,星晨日月。江海潮生,风霜雨雪。坦然从容,无私胸阔。寄情书斋,岸步履阅。

满山飘飞的枫叶是我的思绪;秋霜染血的颜色是我的赤诚。我寄情于江河湖海、山川河岳。无私无畏的胸怀让我无所顾忌,从容走过人生旅途,任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欢笑喜悦!做人一生坦诚了然,这是我一生的追求、不变的信念!

 现代短篇散文随笔:感谢一路有你

不知何时风向转为西北。萧萧落叶在风中翻转,旋舞,路边的草地也已斑驳,枝秃了,草枯了。不经意间,又近岁末年尾,时光又去了一程。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缠绕。眼角、发间又多了岁月的痕迹。然而,在感叹和无奈中,心中竟升腾缕缕感动,为你,为他,为我,为我们……

曾记否,风雨凄迷的日子里,面对失去至亲揪心般的疼痛,我彷徨,我流泪,我不知所措,我需要一个心灵依偎的臂膀。你来了,迎着我纷乱的脚步,抚慰我孤寂无助的灵魂,伴我走过难忘的一段岁月。你给我释放烦恼的空间,给我心灵停泊的港湾。从此,心中有了一份依赖,找到了相知相惜的共鸣。感谢-----苦恼时有你的陪伴。

曾记否,在需要帮助的日子里,轻轻的一声召唤,你毫不犹豫地来到我的身边。句句安慰与开导,如缕缕春风吹进心房,似冬日暖阳融融。时光带走了已逝的岁月,却带不走你的真诚与付出。感谢----风风雨雨中你的相携。

曾记否,无数平凡的日子里,那些无悔的相守,那些离别的思念,你在温馨的牵挂……每一寸细琐的时光里,都有关爱的音符谱就的生命合弦,是你,你们,是他,他们,给我快乐,伴前行,让我感动。

细细地盘点着日日夜夜,春夏秋冬,开心苦痛,失落收获,点点滴滴,难忘的是你的一路暖暖的相扶相伴。让我送上一朵悠悠的白云给你,那里飘动着我感激的诗行;让我送上一条清澈的小溪给你,那里流淌着我幸福的篇章;让我送上一抹晨晖中的朝霞给你,那里融进了我浓浓的心意和祝福……

春花秋月,风霜雨雪,感谢:一路有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7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