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儿子吴王李恪是个怎样的王爷,为什么千百年后还人为他惋惜、嗟叹?

唐太宗儿子吴王李恪是个怎样的王爷,为什么千百年后还人为他惋惜、嗟叹?,第1张

吴王李恪是李世民与杨妃的儿子,排名第三,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生于武德二年(李渊的年号),公元619年。武德三年,封为长沙郡王,武德八年,改封为汉中郡王。

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为帝,李恪被封为汉王。贞观二年,改封为蜀王,并且担任益州大都督,不过这个时候才十岁,年纪太小,所以并没有实际赴任,仍住在长安城。

贞观五年,封秦州刺史,贞观七年,封齐州刺史。贞观十年,李恪被改封为吴王,封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贞观十一年,封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李恪因为喜欢游猎,踩坏了庄稼,所以被御史柳范弹劾。李恪最终被免去安州都督,并且削去三百食邑。

贞观十二年,李恪再次担任安州都督,李恪临行前,李世民对其多有劝诫,李恪也一直记在心上,李恪就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喜欢游猎了。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为担心自己的太子的之位被魏王李泰夺走,所以预谋造反,最终被平定,李世民本打算立魏王李泰为太子,后来在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的劝说下立李治为太子,因为只有这样,李承乾与李泰才能都存活下来。

但没过多久,李世民有点后悔了,因为李治这个人实在有点仁弱,有点像西汉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李世民跟长孙无忌说:我觉得李治这个孩子有点懦弱,不能过守国,你看李恪怎么样?他比较像我,有勇有谋,我觉得他比较合适。

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李世民说:是不是因为李治是你的亲外甥,所以你才样反对吗?长孙无忌说:李治那不是懦弱,而是仁德厚道,这样的人才是守成之君呀,再说太子都定下了,怎么好随便又换了呢?

李世民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李恪与长孙无忌就产生了矛盾。

李治继位成唐高宗之后,在永徽四年,高阳公主为了能让自己的丈夫房遗爱能够继承房玄龄的爵位,所以就告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最终却扯出了,房遗爱、荆王李元景的谋反案。

而房遗爱为了活命,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之下,诬告李恪也参与了谋反,最终,李恪被谥杀于长安宫内,终年三十四岁。而长孙无忌,最后也在公元659年,被许敬宗诬告谋反,也自缢身亡。

从李恪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有打算传位给李恪,但也因为如此,才让长孙无忌和李治给记恨上了,后人为其惋惜、嗟叹,主要是因为李恪是冤死。另外,李世民传位给李治,李唐的江山才会落入武则天的手里。

吴王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作罢。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李恪,唐朝长安人,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李恪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女杨妃之子,排行第三。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毛主席曾经评价李恪为“英物”,为李世民不立李恪为太子而感到惋惜。李恪之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

主要是因为李世民那十四个儿子个个不争气,甚至不如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再加上朝中的大臣也是各种意见,所以立太子时,才左右为难。不过最终李世民选的太子还是因为太软弱,导致后来的武则天时代,这也再次说明李世民这几个儿子,确实不怎么样,尽管当时李世民安排了多个辅臣来帮太子登基,但最后还是让武则天得手了。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最开始也是按照规矩,立最大的李承乾为太子,但奈何太子实在太不争气了,只会沉迷于酒色,身边还聚集了一批溜须拍马的小人,毫无治国理政能力。所以唐太宗很快就想废掉这个太子,毕竟当时的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唐太宗立马就想到了他的第四个儿子李泰,虽然这个李泰辈分不高,但才华横溢,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地理书括地志,其实就是这个李泰来主持大家去编写的。所以李泰也自然成为老大之后,最好的选择了。但李泰等人知道这点之后,慢慢的他周边也开始聚集一些讨好巴结的人,这让唐太宗又犹豫了,不知道该如何立这个太子之位。

到了最后,唐太宗李世民终于痛下决心立了李治为太子,这也是各方妥协后的结果,主要是唐太宗自己很明白,如果他在李泰和李承乾之间选择,毕竟会引发他们兄弟之间的不和,甚至还有引发更大的动乱,所以最终还是立了李治为太子。

当然是了~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颇有传奇色彩,其母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如此说来,他与隋唐两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称天潢贵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一生的命运确是不幸的,因为毕竟不是嫡出,再加上其隋朝宗室身份,想在激烈的宫廷权力斗争中安身立命谈何容易。

唐太宗英明一世,可惜他没有选好接班人,终于造成武则天之乱,在唐宫搅出一番腥风血雨。

固然,李世民不该选“逆反青年”李承乾,不该选“阴毒后生”李泰,但是最终选择柔弱不明的李治作为接班人,显然也不是一个好选择。于是有人就想,如果李世民选择第三子李恪为接班人,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

之所以大家觉得选李恪为接班人更好,是因为李世民曾评价过李恪“英果类我”,也就是说,李恪像他李世民一样英武果敢。因为这一点,李世民打算废了李治,立李恪为太子。但因为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李恪的生平,其实可以发现,他在当藩王期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反而是因为耽于游猎,不顾及老百姓的庄稼,被罢官。后来虽然李世民派权万纪给他当长史,权万纪相当厉害,他才有所收敛,但这主要是权万纪的功劳。从这些地方,实在看不出来李世民说李恪“英果类我”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世民之所以那么喜欢李恪,大约有两点:一是李世民一向舐犊情深,只要是他的儿子,他就喜欢。儿子犯了错误,往往责怪在别人身上。比如李恪犯了错误,李世民不说李恪不对,说李恪当时的长史柳范不对。二是李恪相对于李承乾、李泰来说,知错能改。

那么,李恪如果真的当了皇帝后,就一定是个好皇帝吗?我看未必。就说他知错能改这一点,也是因为权万纪很严厉,压住了,同时他已经吃过一次亏,害怕李世民再次责罚他,才不敢这样。原先给他当长史的人,也多次劝说过他,但他并不以为然。如果将来他当了皇帝,没有了约束,他还会这样吗?这是值得怀疑的。

李恪一生并没有多么突出,后世却对他充满怀念。

后世对李恪很怀念,至少有两个证明:

一是《新唐书》在写李恪的时候,有意地隐藏李恪所犯的错误。《旧唐书》说李恪当初被罢官,是因为“游猎”。同时因为游猎破坏了老百姓的庄稼,才遭致罢官。但是《新唐书》在写这一段的时候,说的却是李恪和他乳母的儿子玩“博簺”的游戏。“博簺”是什么?《旧唐书》上并没有解释。但仅仅是玩一种游戏而已,其罪错,显然是比游猎破坏庄稼轻了很多。

但实际上,《新唐书》这样记载,不过是有意掩饰李恪的罪错而已。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先生考证,“簺”其实是一种打猎捕兽的设置。那么,李恪实际上也是在“游猎”,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二是南唐为了让国家显得正统,特地在李唐宗室中找了一个人来作为他们的“义祖”。他们找的人,就是曾当过吴王的李恪。要知道,李恪最终是被杀掉了,而南唐还要将他作为“义祖”,显然就是因为怀念,对他的一种认可。

那么,后世为什么这么怀念李恪呢?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除了李世民说他“英果类我”外,还在于他确实死得很惨。

不得不说,李恪最后的遭遇,李世民是要负责任的。当初他决定不选择李承乾和李泰为接班人的时候,就不该冒然选择李治。选择了李治后,又对他不满意,想要选择李恪。而他想换成李恪,不找别人,偏偏找长孙无忌商量。找长孙无忌商量,不是白商量吗?长孙无忌怎么会同时把自己外甥废黜,选一个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当太子?李世民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当时就对长孙无忌说,你一定要坚持不废李治,无非他是你外甥而已。李世民错误就在于,你既然已经认识到这点,你就应该防范,而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可以说,李世民想换李治最后又没换这一点,给了长孙无忌很大的刺激,让他如坐针毡。最后才利用房遗爱造反案,冤枉李恪,造成李恪被冤杀。

也正是因为他被冤杀,大家又都觉得他能力“不错”,所以千百年来,才那么怀念他。

李恪确实是李世民非常欣赏的一个儿子,而且李世民一度想立他为太子。《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但是,正是因为李恪受李世民赏识,李恪不但没获得太子之位,还被冤枉致死。不过,唐中宗李显继位后,立刻给他平反昭雪。五代时期,南唐甚至把他追封为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世民立的太子是长子李承乾。李承乾腿有毛病,但是李世民对他倾注了巨大的希望,派了不少名臣去辅佐他。但是辅佐的效果适得其反,李承乾耽于喜乐,又变得阳奉阴违。同时,因为李世民非常喜欢第四子李泰,而李泰又经常陷害李承乾,因此,李承乾决定造反。不过,并没有付诸行动,便已经被告发,一场宫廷政变胎死腹中。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

同时,李世民认为,如果立李泰为太子,他将来一定会杀掉李承乾。再加上李泰在立太子问题上用力太猛(他竟然对李世民说,将来他会杀掉自己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因此,最后李世民连李泰也不立。不立李承乾、李泰,在大臣长孙无忌等人的极力撺掇下,李世民立了第九子李治为太子。但是,李世民一直觉得李治很柔弱,怕他将来不能主政,就想改立太子。

他把长孙无忌找来,对他说,想立第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当时,李世民直截了当地对长孙无忌说,你之所以反对,那是因为你是李治的亲舅舅,不是吴王李恪的亲舅舅罢了。长孙无忌还是坚持认为李治很不错,不应该换太子。李世民最后听从了长孙无忌的。不想,正是这件事,最后害了李恪的命。

那是在唐高宗李治当皇帝的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谋反的时候,李恪被牵涉进去了。高阳公主(李世民的女儿)是房遗爱(房玄龄的次子)的妻子。房玄龄去世后,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继承了爵位和财产,高阳公主觉得不公平,找房遗直闹。李世民斥责了高阳公主。后来,又发现了高阳公主与一个和尚私通,李世民更加生气,处死了那个和尚。因此,高阳公主非常恨她的爹李世民。李治继位以后,高阳公主觉得李治柔弱,就联络了一大帮人造反,准备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

这件事很快就败露了。败露以后,就要调查并抓同伙。长孙无忌因为一直非常忌惮吴王李恪,于是就把李恪也牵涉进来,诬陷李恪也是参与造反的人。李恪有冤无处伸。当时李治向大臣求情说,李元景是他叔父,李恪是他兄长,可不可以不杀?但是长孙无忌等大臣不同意。就这样,李恪被冤死。死前,他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长孙无忌后来被武则天削爵流放,自缢而死。

李恪的死,可以说间接帮了武则天的大忙。这让武则天后来在打击李唐子孙的时候,没有像李恪一样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站出来,最后李唐江山被武则天夺得。唐中宗李显继位后,为了增加李唐的势力,给李恪平反昭雪,并把他的儿子们封王。后来南唐为了彰显自己是唐朝的嫡传,把李恪追认为他们的祖先(李恪是吴王),并追封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

参考资料:

《新唐书》《资治通鉴》)

李恪

史书关于唐太宗第三子的记载甚是寥寥,仅留给后世人一个模糊笼统的印象。

李世民共有十四子,系长孙皇后及九位嫔妃所生。 《旧唐书·太子诸子传》记载: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中也记载。”从史书的记载看,李恪身上有着暴君和明君的血脉。

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资治通鉴》所记与此相同,并综合评论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

从唐书记载来看,李世民的儿子中以中山郡王(前太子)李承乾为最彪悍聪敏,以魏王李泰为最博学机智,此两者皆有王之才,由此引起皇位之争,双双被废,然李世民对嫡三子的柔善多有不满,而庶子中长子宽(太宗二子)早逝,庶次子恪文武相对出众,曾有次提及让恪继承皇位,然长孙一席话即打消了皇帝想法,从侧面看,多有为了激励李治的意思。

某些人通过电视,觉得李恪非常出色,甚至应该继承皇位,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历史上,李恪是一个不错的皇子,然无论是被称为“愚兄”的李承乾,还是李泰都是有帝王之才的皇子,这造成李恪在太宗诸子中不突出,直到两人被废,李恪就突出来了,但是,李治作为李世民亲自带大的孩子,感情是非常深的,所以即使没有长孙无忌,李治是不会被废的。高阳公主谋反,以李恪为帝,导致李恪谋反的冤案,但本质是李治稳坐皇位的第一步。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

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

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

,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

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我想恪的母亲为什么会成为世民的妃子,这其中也应该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是因为隋亡了她成了亡国奴,为了生存才在后宫中谋取一席之地的吗?还是因为他们之间本身就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因为因为爱情她才挣脱一切,跟随了这个理论上是她仇人的男人?从感情上讲,我更愿意相信后者,我更愿意相信恪是一段爱情的结晶,而不是一场战争或者说是一个王朝覆灭一个女子受屈辱的见证。可是我所看到的史书以及后来很多关于世民的传记中都没有提及这件事。他们津津乐道于世民的纳弟妃为己妃,表示他们人道的批判或理性的同情,他们津津乐道于长孙皇后的仁德贤淑,表示他们最原始的崇敬或最虔诚的赞美。可是没有人想到恪的母亲,或许他们是不屑于这样一个零星的没有意义的片段,或许他们是不愿意这样一个“有伤风化”“没有气节”的女子玷污他们的纸笔。他们把一切都表现的那么理所当然,恪理所当然是一个帝王和一个前朝公主的儿子,一个前朝公主理所当然该成为下一个王朝帝王的妃子。

我一直在想,或许当恪的母亲还是公主的时候,当世民还属于平常的官宦子弟,当他们还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识了,然后这个情窦初开的公主就喜欢上了这个风度翩翩才貌双全的青年,而世民也一定被公主的纯真美丽所吸引。在世民晋阳起兵后,公主一定是痛苦的,但是她目睹了隋王朝的腐败专制,目睹了她父皇的奢华暴戾,最终她跟随了世民,成了隋王朝的叛逆者。

我一直相信,公主是为了爱情才跟随了王子,而不是为了苟求活命。

在我的感觉里,公主总是温柔而坚强的。她是一个没落王朝的背叛者,而这样的背叛是没有过错的。可是在当时她要接受多少世俗的冷嘲热讽,要遭受王子宫殿里多少人的鄙夷唾弃?然而她不去仇恨不去报复,她放弃高贵的身份甘心做王子身边的一个妾。

我不得不想起另一个和她遭遇完全相反的女子,她出身名门,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世民成了他的妻。在世民登上宝座面南坐北的时候,她理所当然捧起了皇后的贵冠母仪天下。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德皇后长孙氏,史书上给过这位皇后很高的赞誉,然而我并不喜欢她,或许是因为她实在太好了,好到让我不得不怀疑,她是否有着沽名钓誉的企图。可是公主是不同的,她在王子的宫殿里找了一个空间——兴许就是她过去做公主时的那个宫殿,她隐居在那里,过她自己的生活。她不去表白什么,毋庸证明什么,她用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她对亡亲的哀思,她用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她对爱情的执着。

所以在历史上我们没有看到这样一位公主——她声泪俱下的痛陈着对丈夫对爱人的控诉,她迫不及待的表明着她的清白与无辜。

恪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中长大的,他有这样一个父亲,他奠定了大唐王朝国富民强的千秋基业;他有这样一个母亲,她敢于放弃敢于追求堪称女史中的奇葩。

我不知道恪是怎么知道他的身世的,或许他自小就在兄弟的冷嘲热讽的话语中不解着,在大臣冷漠敌视中疑惑着,然后有一天,他的母亲认为他有能力承担或者不得不承担上一辈人的恩怨的时候,她退开了所有宫人使女,一盏长信青灯,昏暗的灯火摇曳着两个孤独的影子,她娓娓道来,从文帝开国的丰功伟业一直到炀帝的暴虐无道,从晋阳起兵的人心所向一直到玄武门的血流成河。她细细道来他所受一切不公平待遇的根源:他的身上流淌着两代帝王的血液。

我一直在想恪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一定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或许还会痛苦的质问上苍“为什么”。可是在我的感觉里他会微笑,微笑着对他的母亲说:娘,我懂了。恪会小心翼翼的藏好自己的伤口,不让人发现。

史书上说恪最终因为谋反被诛杀,我一直不相信恪会谋反,我更相信那是长孙无忌的阴谋,他有着不可告人的野心,太宗皇帝的“以史为镜”对他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他自然知道当年文帝是怎样从宇文氏家夺了天下,而高祖皇帝又是怎样让他的登位变的名正言顺。他也想要“以史为镜”,而恪无疑成了一个障碍,恪“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太宗皇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这怎不让长孙无忌不心惊胆战?如果立恪,他将如何安置?如果立恪,他的野心又将何去何从?他当然“固争”,他为他自己固争,为他的野心固争。他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他的外甥保住了将来,也为他自己保住了将来。可是他并不能安心,恪太过于优秀,既“善骑射”,又有“文武才”,他的优秀让很多人惴惴不安,那些跟随他父皇开创天下的大臣们,那些思想僵化冥顽不灵的官员们,以及那个高高在上却懦弱无能的新皇帝。而长孙无忌正是利用了这无数人的惴惴不安,除掉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我一直恪守着这样的情景,当世民当着恪的面宣布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恪躬身向他行君臣之礼,李治扶住恪,他说的不是“免礼”,不是“请起”,他说“三哥,谢谢!”他是从他三哥手里接过了皇位,三哥把皇位心甘情愿的让给了他。

我想恪他是痛苦的,他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应有的不该只是一个藩王的名号,一块小小的封地。他应有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坐北朝南的荣耀,是整个大唐的江山。可是他无法得到,或者说他不想得到。

我常常在这个地方陷入矛盾,有时我真的怀疑自己能否很好的诠释李恪。我不相信他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但我又希望他具有这样的野心。他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东西,他应该以自己的方式编织他的皇冠,可是他又不该是残忍的,他不该为了一己的私利加重玄武门的血腥。

所以我只好说他是善良的,他的善良迫使他放弃他的梦想,放弃他的野心,放弃皇位,甚至放弃生命。我一直不相信恪会谋反,我一直觉得长孙无忌所谓的“吴王谋反”就像现在的思想犯罪一样,他没有证据,他能列举出恪招了多少兵买了多少马吗?他能说出恪招募了多少谋臣死士吗?他自然可以说很多很多,多到不计其数——只是尚在恪的头脑里。他向世人解释说他在未雨绸缪,他是在把坏事物扼杀在摇篮里,他真是个伟大的先知,他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圣人。

我把死亡看成是对恪的解脱,是对一个纯洁高尚的灵魂的释放。从那以后他可以不在矛盾不在痛苦,他在天国一定过的很好唐太宗第三子李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39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