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得:
情感的哲学定义: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由此可见,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变化为基础,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俗话说,“蛇打七寸”,再凶猛的动物,也有其弱点,只要我们能掌握其弱点,就能一招制敌。
有人说,“女人是老虎”,在追女生的过程中,如果,男生能找到女生的“情感弱点”,那么,往往就能做到一招制敌,追到喜欢的女生。
那么,关键问题是:男生如何找到女生的“情感弱点”?找到女生的“情感弱点”之后,又该如何把握住?
其实,每个女生的“情感弱点”都不一样,但也有共同之处。
如果,你现在有喜欢的女生,你想追求她,那么,学习这篇文章之后,相信你能做到更有效地追到她。
照顾好女生的“名声”,让她得到生存上的满足。
对于女生来说,在生存上、感情上都需要得到一个“好名声”。
男生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操作。
1,保护女生的“矜持”,让她感觉得到你的尊重。
没有哪个女生会希望被别人认为她是一个“随便的人”,所以,在感情中,女生会矜持。,
男生在追女生的时候,如果能保护女生的矜持,她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会更愿意跟你相处。
比如,在两个人关系没有那么好之前,不要跟女生约会太晚,可以主动提醒她早点回去。
当女生觉得你足够尊重她、为她考虑,对你的好感自然会增加。
2,给女生带来“荣誉”,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自古以来,女生对自己的名誉都特别看重,所以,女生喜欢英雄、喜欢领袖人物,就是因为这样的男生能给她带来荣誉感。,
男生如果自身的实力足够强大,自然就能给女生带来荣誉感。
如果,男生实力不够强大,那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你的闪光点,很帅、打篮球很厉害、做饭很好吃,等等。
再比如,高调秀恩爱,让女生周围的朋友都羡慕她,在朋友圈秀合照、送花到公司,等等,当然这些秀恩爱的行为,要考虑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合适这样做。
做到以上两点,当女生的“名声”得到满足之后,她会更容易爱上你。
让女生开心,给她一个“舒适”的爱情。
追女生有一个规律:当女生觉得跟某个男生相处起来,很舒服、很开心,那她自然会有欲望跟这个男生在一起生活。
而想要给女生一个“舒适”的爱情,就必须让女生觉得,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很开心。
这个道理,很多男生都懂,于是,他们就去网络上找一些笑话,逗女生开心,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大错特错。
如果追女生是这样追,那么,相声演员岂不是在感情里很“吃香”?
真正想让女生开心,需要用你的情绪去感染她,我们都知道,情绪是可以传递的,当你跟一个乐观的人相处,自然也会变得开朗。
所以,在跟女生相处时,男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自己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女生。
我记得之前有一个男生,他问我:最近发生了很多糟糕的事情,心情很不好,我是不是还需要联系女生?
其实,这个男生已经把联系女生当成是一种任务,追女生,是一种“更随意”的行为,在自己状态好的时候,跟女生相处,会更加有效果。
当你能做到给女生一个“舒适”的相处环境,那么,她就会有欲望跟你过下半辈子。
把女生当“小孩”,她会更加依赖你。
从古至今,女生在生存上、感情上都很依赖男生,这是一种社会定律。
所以,男生跟女生相处时,能把她当成小孩一样,去带领她、保护她,她就会越来越依赖你。
想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方面的操作。
1,学会带领女生。
带领女生,就像一个父亲带领女儿一样,能保护她、带她走出迷茫、减少她的烦恼,让她依靠你。,
这样一来,女生就会有安全感。
2,真的把女生当“小孩”。
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任性、撒娇,偶尔事情做得好,送她一个小礼物,给她一点小奖励。,
当然,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无节制,要控制好度。
当男生能做到以上两点,女生就会越来越依靠你,直到离不开你。
都说,女生的思维很感性,男生的思维很理性。
所以,男生想追女生,就要理清女生的“感性特点”,也就是女生的“情感弱点”,这样才能保证追女生的有效性。
追女生并不难,难的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对情感做出如下定义:
情感:人对事物的价值率高差△P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定义为人对该事物的情感,用μ来表示。
情感发生的逻辑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正向情感(如满意、愉快、信任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正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不断趋向于该事物,以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正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负向情感(如失望、痛苦、顾虑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负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背离该事物,以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缩小而上升,负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等于零时,人通常不会产生情感,从而维持了事物原有的作用规模。
这里要注意,一般的生物规律或生理规律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并不是以等值函数的形式反映到人的情感强度之中,也不是以线性函数的形式反映到人的情感强度之中,也就是说,情感的强度并不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正比,而是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函数关系。
情感的哲学本质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价值观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而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情感强度与事物价值率高差之间的函数关系遵循着生物学的一般刺激感受的强度定律(即韦伯定律),即情感的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指数函数关系。
人的情感看起来是变幻莫测,不可捉摸的,其实,它只是在表面上体现出很强的形式多样性、产生随机性和作用模糊性,而实际上却遵循着较为深奥的内在规律性,只要沿着正确的逻辑思路,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难发现情感变化的内在规律性。
然而,仅仅认识事物的价值率是不够的,人仍然无法真正确定对事物的价值资源的投入原则(投入方向和投入规模)。事实上,当事物的价值率较小时,人不仅不会对它投入价值资源,而且还会不断把以前投入的价值资源抽调出来,只有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某个确定值时,人才会不断追加对它的价值资源的投入规模。这个确定值就是主体的“中值价值率”。
中值价值率:根据主体所有活动的价值率以及相应的作用规模,可以求出一个加权平均价值率,称为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或平均价值率,用Po来表示。
“中值价值率”是主体一个最重要的价值特性,它反映了主体的价值创造能力或本质力量的最重要方面——价值增长速度,主体的情感将会以它为参考系,确定对于所有事物的基本态度:凡是价值率大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正向的情感;凡是价值率小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负向的情感。即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以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为基准,识别事物的价值率相对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从而为主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提供精确、有序和恰当的驱动力。显然,对于经济领域,“中值价值率”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
不难证明(从略):
中值价值率分界定理: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减少其价值资源投入量。
可以看出,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是主体对于不同事物确定不同的价值资源投入原则的分界点,主体只要识别出事物的价值率与自己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就可以确定对于不同事物的价值资源投入方向,以实现价值资源的最佳配置。为此做出如下定义:
价值率高差:事物的价值率P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Po之差值,称为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用△P来表示,即
△P = P—Po (1)
根据这个定义,“中值价值率分界定理”又可理解为: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主体就会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主体就会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
由此可见,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特性参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对该事物基本的“立场、态度、原则和行为取向”,决定着人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方式和投入规模,因而必然会反映了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一种特定的主观意识——情感。
由此可见,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它是事物价值率高差的主观反映值,人在情感的引导下,可以对不同价值率高差的事物产生不同的选择倾向。
情感的产生与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情感计算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情感理论的基础之上,才是现实的,没有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情感理论作指导,要研发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机器人是不可能的。这种全新的情感理论必须突破心理学的局限,也必须突破社会科学的局限,成为一门独立的、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性科学理论,其根本目的在于:情感数字化。这种全新的情感理论就是“数理情感学”,它以“统一价值论”为理论前提,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分析情感现象与情感规律的科学。
归纳起来,“统一价值论”与“数理情感学”主要通过如下步骤共同完成情感机器人的理论框架。 ①建立各种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与调控各种情感模式;②推导出“情感强度第一定律”(即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μ=Kmlog(1+ΔP)),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与调控情感的强度系数;③对情感“八大动力特性”(强度性、稳定性、细致性、层次性、效能性、周期性、时序性与差异性)进行精确定义,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与调控情感的动力特性;④对意志的“八大动力特性”进行精确定义,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与调控意志的动力特性。情感调控的客观目的就是为了使情感的动力特性与主体所处的价值关系的变化特性相适应。意志调控的客观目的就是为了使意志的动力特性与主体各种行为价值关系的变化特性相适应。
为什么付出的感情越多就越容易受伤:
为什么付出的感情越多就越容易受伤
因为过分对一个人付出和示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自己的“奖品属性”。
情感市场中有这样一个定律: 对方眼中你的价值,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你自己的价值,以及你的“可得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可得性”过强,你对这个人太好,好到对方可能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付出什么就可以享受到你的照顾的时候,你对这个人而言往往可能就没什么价值了。
就好像同样的物品,一个是你省吃俭用买回来的,一个是你朋友送给你的,你会对着两者的态度完全不同。
那么怎么样在对一个人好,爱一个人的同时,又能增加自己的“奖品属性”呢以下是多年以来总结下来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持续提升自己的价值。一段关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自我提升的结束。很多人,尤其是女生在感情当中都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
一旦进入了一段长期关系之后,就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这段关系当中,对自己的事情留心的越来越少。
尤其是一些人,自从结婚之后,自己的事业放弃了,社交圈子不经营了,到了最后一心都扑在家庭上面,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生活。
人性其实有的时候是很悲哀的,你可以发现在很多关系当中,“我当年付出过什么”根本不好使,对方只看这个人现在的价值,以及未来可能会创造的价值。
感情也是同理,你任劳任怨,为了这段关系舍弃了自己的提升和发展,这个人或许会短暂的念一下旧情,但是时间长了之后,这个人一定会开始觉得你没有魅力,你不能吸引自己,你和自己没什么共同话题。
而一旦让这个人觉得你“越来越不行了”,你们的关系也就快走到尽头了。
其次,就算是亲密关系,也必须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感”。
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女生会觉得没有“距离感”的感情才是亲密的感情:我们无话不说,我们天天见面,我对你毫无保留,我一直黏在你身边,这才叫做亲密。
恰恰错了,越是不懂得在感情当中保持一定“距离感”的情侣,其实越容易厌倦,情侣之间的感情越容易被消耗殆尽。
一段好的关系,要是想要持续走下去,是一定需要一定的距离感的,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捆绑到一起做,一点空间都不给彼此留。
很多女生和男生在一起之后,没谈多久恋爱就恨不得直接搬过去照顾对方的生活起居,结果不仅对方不领情,两个人之间还产生了不少的矛盾。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就是因为:你们之间没有距离感了,你没有给对方足够的个人空间,所以对方当然会十分排斥你,也并不会珍惜你的付出——在这个人没有需求的时候强行塞给对方的照顾,对于对方来说都是一种打扰和累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 要懂得给对方设立标准。为什么这个人到了最后不懂得珍惜你了答案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清楚的知道,只要对你稍微好一点点,你就会特别主动,立马示好了。
很多女生之所以在感情当中被糊弄,究其原因就是只要别人稍微给她们一点正向反馈,她们就激动地不能自已,仿佛自己收到了多大的恩惠一样。
但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你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你是值得对方对你好的,你是值得对方付出的。
当然,不是要你无限制的去向对方索求,只是说你最起码应该心里有一个标准:对方做到什么程度是你正常应对就好的,对方做到什么程度你需要积极反馈对方,对方做到什么程度你要特别主动地鼓励对方……
设立一个标准,让对方在和你相处的过程当中逐渐明白,你是有门槛的,你是有标准的,这样这个人才会尊重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