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个人只有在情感方面发展是健全而丰富的,他的智力、体力和品德才能协调一致地发展。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幼稚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 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每个孩子其实都是热爱音乐的,只要给予他们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每天都接触音乐、倾听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那么每个孩子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惊人发挥。
音乐家冼星海也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每名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因此,我们借助录音磁带让幼儿欣赏倾听悠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为孩子创设了一个个欣赏的天地。如每天入园、进餐、午睡前、起床、离园等时间都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孩子时时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让音乐充满着幼儿的生活,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当他们听到各种美妙的旋律、优美的歌曲时,就会情绪安定,心情始终保持愉快,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同时他们对歌曲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久了歌词就能很清楚地唱出来了。
实践中我们看到,孩子非常热爱音乐,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去听、去想,去感受歌曲愉快高兴的情绪。通过耳濡目染,渐渐地熟悉了音乐的旋律后,他们就会在平时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来,所以在我们的歌唱教学中,教师已不再急于一时间马上让孩子唱出来、有成果,只要幼儿当时喜欢倾听,情感得到满足就行,以后逐渐就会唱了。
二、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区中,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近几年来,我园在改善办园条件,优化幼儿生活、教育环境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室外是塑胶活动场地、嬉水池、大型玩具、饲养角、种植园地等,整洁幽雅、安全卫生,让幼儿尽情玩耍;进入一楼大厅,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使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情趣的童话世界;走廊里的每一个墙面、每一个空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级级的台阶,被巧妙制做成幼儿认知教育区域;二楼走廊的拐角,被开辟成为美容美发厅、“我行我秀”服装设计和模特表演区;三楼楼梯拐角处,是小朋友们下棋、投球、编织京剧脸谱的好地方……类似这样利用现有条件创设的教育环境还有很多,通过对一个个不起眼角落的利用、一块块空白墙壁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布置,使这些原本闲置的空间扩充成为幼儿教育园地,让幼儿在不经意间感受到知识的存在,进而汲取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在活动区布置上我们遵循艺术化的原则,在创设的“小剧场”、“小舞台”等区角内,放置了各种道具及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小乐器、头饰、绸带、录音机等材料,为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提供机会,并随时向幼儿开放,尽情让幼儿游戏、 自由探索,自由玩耍,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为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敲敲、打打、玩玩、乐乐、说说、唱唱、动动、跳跳,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有的幼儿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为大家表演节奏乐,有的小朋友担任小指挥,还有的在边歌边舞。每次活动,孩子们都乐不思蜀、尽情表现,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由于在音乐区中,自始至终都是孩子来跳、孩子来舞,是孩子即兴创造性地发挥,而不是机械、呆板地表演,能够充分激发了幼儿对音乐表演本能的喜爱,因此,幼儿在这片天地里,玩中乐、乐中玩,真正做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由此可见,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使孩子的发展,良好的音乐环境,能使孩子在浓厚的音乐兴趣中,一点点、一天天逐渐的听懂音乐、学习音乐、表演音乐。
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让音乐教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回归儿童生活世界”也是这些年来教育界最为热切的呼声。这既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幼儿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
1、加强生活体验,让音乐活动源于生活。
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审美又是以体验的方式存在的。体验是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状态。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不同的气质、性格和生活史。同样的事物或作品,会激活不同幼儿独有的鲜活体验。这种体验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如形象的、声音的、肢体动作的等来加以表达。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都具有宝贵的发展和享有的价值。我园正是将体验做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双手、心灵去感受和活动。例如:在《奶牛——牛奶》主题活动中,我园组织了课题班的幼儿来到升泰牛奶加工厂,孩子们在饲养场看到了鲜活的奶牛,通过区分与比较,他们直观的感知了澳大利亚奶牛、种牛和三个月之内牛犊的特点,通过介绍与观察,幼儿形象地感知了奶牛的生活习性与动态。来到加工车间,通过透明的大玻璃孩子们亲眼看到了牛奶从煮沸、灭菌、消毒,到包装、装箱等一系列的生产程序,最后品尝了厂家送给小朋友们的礼物——鲜牛奶。在这之后开展的一系列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由于有了生活体验,那些来自每个孩子内心的情感表达就显得真实、生动、别具匠心了
幼儿音乐的意义:
1、有益智的功能。
幼儿音乐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哼唱或是拍击出一个旋律或节奏的片断,或者表演了什么动作,可能很幼稚,甚至不可能再重复,但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活动,是儿童尝试对已经感知了的东西进行变化与重新组合。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
2、利于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儿童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儿童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孩子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
3、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
作为情感艺术的一种,音乐能够有效地传达人类感情,而情感的培养也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核心内容。情感上的体验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通过这种体验,儿童能够得到宁静、松弛、紧张和愉悦等种种不同的感受,这些情绪都会带给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
儿童是能够正确辨认音乐作品的情感。
1、大班幼儿已开始懂得音乐作品是表达的思想内容。
2、大班幼儿能正确地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
3、幼儿能感知作品中得各个细节部分。
音乐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而且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稳定情绪的平衡, 健康 成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音乐教育融入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不仅关系到儿童音乐素养的高低,而且影响儿童的 情感 体验和智力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音乐教育融入儿童教育教学过程,提升教育效果,开发儿童的智力领域,不仅关系到儿童音乐素养的高低,而且影响儿童的 情感 体验和智力的开发。
1 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存在认识不足
有些老师简单地认为音乐教育只是唱唱跳跳就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技巧教学,忽略培养儿童主动学习和充分利用身体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的现象。
2 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误解
绝大部分家长在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中仅仅扮演了一个学习条件的提供者角色,却忽视音乐教育中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
3 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 情感 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因此,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着重关注儿童对美的感受,为儿童提供机会,并为儿童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而实践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儿童内心的感受, 同时,对于如何认识、处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传授之间的关系,也心存困惑,这些困惑的是造成“音乐教育重技巧练习”的重要原因。
4 音乐老师教学的模式化,影响着儿童创造力的发挥
在学到儿歌时,如果请幼儿园的孩子用动作表现“花”,会发现绝大多数幼儿的动作是:双手托腮,头儿稍歪,两腿半弯,嘴角上扬,好像他们见过的都是同一个品种的花。 这就是模式化的产物,教师上学时学的花是这样开,她做了教师后也不走样地传授给了她的学生。 正是这些在我们看来已经习惯了的定式,禁锢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阻碍了儿童创造力的发挥。
5 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差异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别也大
有些学校有自己编写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设计,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有些学校的音乐老师是由其他课目的老师兼任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多少音乐知识,别说教学水平了,上音乐课只是教孩子唱唱儿歌而已。
1运用适当的音乐旋律,促进学前儿童教育艺术化
学前儿童的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在幼儿园场所开展,因此为了调动儿童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组织设计学前儿童的教育期间可以将音乐渗透于多个环节里。 由于儿童的 社会 阅历不丰富、同时认知面窄,在身心发育上尚未成熟,在生活过程中偏向直观性及具体性,音乐能刺激儿童的感官,有助于儿童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内容。 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教育模式上还应关注教育的生活化理念。为了提升音乐内容的吸引力,教师在音乐组织方式设置上应兼顾直观性及趣味性。譬如当儿童情绪由兴奋变得低落后,教师可以借助轻快明亮的乐曲来调整幼儿的情绪; 为了能使儿童尽快进入睡眠状态,教师可以借助舒缓的旋律帮助儿童平复心情;在户外活动中充满了种类丰富的事物,儿童常常被其吸引,难以将视线转移到教学环节中, 教师可以通过拍击音乐乐器的方式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该过程也能直接刺激儿童感官,对其今后乐感的培养具备积极意义。
2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促进儿童生活规范化
学前儿童在学习方式选择上存在多样化特征,借助感官的刺激能增强认知意识,有助于儿童在体验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教师应在幼儿园生活的实践中注重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锻炼儿童的生活技能,从而推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当教师将音乐教育贯穿于生活教学中,有助于儿童在跳舞、唱歌的 游戏 中协调自身的自理能力与肢体运用能力。 生活中含有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儿童在聆听期间能逐渐感受到音乐作品中存在的 情感 元素,因此儿童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其情绪具备差异性特征,该过程能有效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
为了保障教学活动的规范科学,教师在音乐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国际著名儿童乐曲。 譬如在儿歌《虫儿飞》中,这首乐曲歌词优美,儿童在聆听强烈的音乐节奏期间,对其感官的刺激较为明显。 教师可以在音乐歌曲播放完后,提问儿童“小朋友们最喜欢《虫儿飞》中的哪句歌词呢”,该问题能使儿童积极思考,同时按照个人爱好选择最喜欢的歌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还需要做示范,不断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儿童会主动按照教师设置的问题思考,教师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进行纪律管理,使儿童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又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教学中的音乐用途:哪些音乐代表开始上课、哪些音乐要求小朋友们保持安静、哪些音乐含有下课之意等,并且注意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中严格运用音乐,培养儿童形成遵守纪律的意识。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很多幼儿园将音乐教育引入学前儿童教学活动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教师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将音乐审美元素渗透于儿童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儿童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幼儿音乐的意义:
1、有益智的功能。
幼儿音乐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哼唱或是拍击出一个旋律或节奏的片断,或者表演了什么动作,可能很幼稚,甚至不可能再重复,但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活动,是儿童尝试对已经感知了的东西进行变化与重新组合。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
2、利于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儿童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儿童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孩子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
3、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
作为情感艺术的一种,音乐能够有效地传达人类感情,而情感的培养也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核心内容。情感上的体验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通过这种体验,儿童能够得到宁静、松弛、紧张和愉悦等种种不同的感受,这些情绪都会带给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也是音乐感受感知能力培养的过程。审美能力可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敏锐的“音乐语言”感知能力,其次是音乐想象力和情绪情感的培养,第三是审美理解能力。让孩子用各种方法去领悟“音乐语言”中所蕴含的乐思,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替换角色去体验不同感觉,并且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这里所说的“音乐语言”是指音乐皆以表现抒发乐思的各种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结构、表情色彩等等。
音乐的节奏
音乐的节奏对幼儿的音乐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节奏蕴涵在音乐作品中,听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的时候,幼儿们会不由自主的舞动起身体。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通过打击乐器还是律动,幼儿都可以在一种愉快轻松的,不带有强迫性质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听节奏,按着音乐的节奏去进行,这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调性和整体的节奏感就会提高,这样,幼儿的音乐能力和素质素养一定会高于普通人群。在很多的音乐游戏中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听音乐中节奏的变化,以便于变换动作或者是有特定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也帮助幼儿去记忆这个音乐在什么地方是不同的节奏变化。
音乐的旋律
旋律是一种具有音高的声音连贯起来,产生高低起伏的变化。旋律是音乐中最明显的因素之一,幼儿可以通过唱歌或演奏来体验流畅的旋律,美丽或向上,向下,各种音高,调试变化等。如果能听到声音可视化,显示该行的跌宕起伏,能够证明的声音抽象,让幼儿们学习的旋律更深入,所以教师应利用这些图像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敏感度,多感官地感受旋律。旋律的感知也为日后掌握歌曲的音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的结构
音乐结构,音乐的形式,表达它们之间的音乐,关系到各种结构元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因此,音乐结构是音乐的最基本要素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合理的逻辑安排可以激发人的情绪在有限的时间。第一步是确定作曲家自己创作的音乐形式。这就是音乐的结构。换句话说,理解音乐的关键是理解音乐的形式。
帮助儿童理解音乐的组成,我们要采用游戏化图谱等多种方式,要引导儿童认识音乐的对比、排列等组成方式,这被称为曲式结构,那么就是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的,也是可以实施的。比如《单簧管波尔卡》这样的多段体的音乐通常会重复某一些旋律或者进行变化,我们可以借助小蚊子音乐形象让儿童去分辨,小蚊子飞行的路线哪里是重复的,哪里有变化等等。
音乐的表情
就像人有喜怒哀乐,一样,音乐也有。比如,有的音乐让幼儿开心地跳起来,有的音乐让幼儿随之舞动,有的音乐雄壮有力。这些都是音乐的表情语言。音乐中有的地方声音生硬很强有力,可能就是大人物要出场了,而且有威严愤怒的表情;有的地方又是连贯的声音不断、柔美轻盈;有的地方欢快跳跃,有的短音急促而且紧张……
什么情况下会有这些表情?譬如:很伤心、很兴奋、很紧张、很累、很幸福……教师可以用一种简单的即兴表演游戏,让幼儿用角色的表情来理解音乐的表情。
总之,音乐让孩子们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和一颗感动的心,让他们对事对人拥有一理解多个侧面的能力;让他们有容乃大,不仅懂得欣赏音乐,也懂得欣赏他人,欣赏世界,欣赏人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年的歌
唱教学的探索实践中,我发现枯燥、机械地教学方式,只能让更多的孩子厌烦音乐,体会不
到音乐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感,加之教师枯燥乏味的说教,幼儿在音乐课上丝毫调动不起
兴趣。因此,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幼儿对音乐有了兴趣,这才是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呢?
一、有效导入----引发兴趣。
引趣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诱导和引导幼儿对当前所要
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要使儿童对音乐活动感兴趣,一开始就进入状态,这需要教师在
导入环节上下功夫,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引导孩子对当前所要进
行的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1.动画导入
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而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就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材料,颇受孩子们的
青睐。因此,在音乐活动开始,我尝试用动画导入活动,让孩子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都
参与进来,将他们引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从而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如在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活动的导入部分,我精心设计了精美的动画课件“动物狂欢图
”,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动物吸引了,仿佛自己来到了形象生动的动物王国,很快就进入了音
乐活动情景之中。
在音乐活动《春天的小草》中,为让孩子们了解小草在泥土中发芽,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
的滋润下快乐生长的过程,我设计了“小草生长”的动画课件,在活动的导入部分呈现在孩
子们面前,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欢快活泼的音乐活动中。
2.故事导入
幼儿都非常爱听故事,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故事,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故事足以把歌曲的题材、
内容表达出来,教师就利用这个特点把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边讲故事,边让学生学习歌曲
,那么会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较好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集中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好奇,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可以引起他们学习音
乐的兴趣。
在中班韵律活动《打喷嚏的小老鼠》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喜欢的形式——动画演示。活动
一开始孩子们就被电视画面上那只可爱的小老鼠深深地吸引了,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我讲述了
创编的“小老鼠感冒”的故事,引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回顾整个活动,在我
的引导下,孩子们将一个去看病的老鼠表演得活灵活现。
3.游戏导入
中班幼儿具有好动、好玩的特点,编排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这对他们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又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在歌曲《老母鸡》的教学中,我先带领孩子们玩母鸡捉虫的游戏,接着母鸡吃饱了,我又
和孩子们玩起了母鸡下蛋的游戏,一边玩一边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母鸡下了蛋很高兴,它
是怎样叫的吗?然后请他们模仿老师“咯咯咯咯哒”,这样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
了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因此,游戏导入的方式能很快地带动每个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歌曲,充分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理念。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
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幼儿通过在自己假想的情境中扮演周围生活中熟悉的人或动物,体验用
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满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
的积极性。因此,一个生动的情境创设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好奇,把他们带入一个色彩缤纷、
声像同步的优美意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兴趣盎然地学
习音乐。
1.创设环境
在歌曲《新年好》活动之前,我在教室四周挂上红灯笼、小鞭炮等装饰品,使教室呈现出一
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让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温馨的意境里,享受美妙的原唱音乐声,孩子
们较快地就能唱好歌曲了。
2.添画激趣
在教唱《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曲时,我创设了添画游戏,先画出没有耳朵的小白兔,没有
尾巴的小马以及四条腿的螃蟹。让幼儿先观察出示的图画中缺少了什么,然后再用彩笔一边
添画完整一边教歌词,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记住歌词,在兴趣中学习唱歌
。
三、借助道具----增强兴趣。
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但持久性差,不可能长时间静听音乐,要想使幼儿在乐中学、学得乐,
我们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新奇而生动的教具或有趣的图谱等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的
求知欲得到满足,这是增强兴趣的重要手段。
1新奇的教具
如在音乐活动《小鸟找家》中,我将一次性方便面碗切成两半,粘在硬纸板上,并将它做成
“鸟窝”的形状,再将“鸟窝”镶嵌在自制的大树上。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被大树上的“鸟
窝”深深地吸引住了,满怀好奇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在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蛋壳玩具,还让孩子们在蛋壳上
画上眼睛、嘴巴等活泼可爱的蛋宝宝形象,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活泼可爱的蛋宝宝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浓烈且生动,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
2.有趣的图谱
在教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活动中,我设计制作了有趣的图谱,丰富孩子们的视觉效果,
增加音乐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看着图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幼儿增强学习歌
曲的兴趣。
在进行《咚咚锵》这一打击乐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看着图谱和小鼓“说话”,孩子们的兴趣
极高争着和小鼓“说话”,接着我请孩子们按照我的节奏语言“我敲 小鼓| x x| ”再次
看着图谱敲出咚咚,只见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各种自制的鼓(易拉罐、奶粉桶、月饼盒、饼
干桶)上按我的要求敲出了各种音质不同而节奏相同的“鼓”声,他们如此的投入,在活动
中的兴趣也相应增加了。
四、体验表演——保持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学唱歌、舞蹈、或欣赏音乐,幼儿的兴趣往往是短暂的,他们不满足
于安安静静地听听音乐和学唱歌曲,而是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用多种
形式和方法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帮助幼儿保持兴趣。
如在教幼儿学习《幸福拍手歌》时,我让孩子们进行拍手打节奏学唱的同时,还让他们尝试
用跺脚、拍桌子等手段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爱好,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唱《学做解放军》这首歌时,我根据歌词的内容边唱边做敲锣、打鼓、吹喇叭等一系列
动作。因为动作较形象地展示了歌词的内容,孩子们的兴趣很高,边唱边表演,唱了一遍又
一遍,都不觉得累,很快地就掌握了歌词。
在韵律活动《摘果子》中,我准备了许多箩筐,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拿着箩筐,表演摘果
子,孩子们在音乐中无拘无束、尽情地自由表演,真正做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在歌曲《蚂蚁搬豆》活动中,幼儿戴上头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蚂蚁洞口”,随着优美的旋
律一边演唱一边表演,当小蚂蚁叫来好朋友,大家抬着“豆子”一起往前走时,孩子们更是
兴趣高涨。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增强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将知识性、思想性
、趣味性融于一体,音乐持久兴趣的保持效果十分显著。
五、情感投入----延长兴趣。
投入感情,进入氛围是音乐教唱活动的重要保障。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上
面教唱,孩子在下面被动的学唱,老师教完了,孩子的表情呆滞结束活动。其实教唱活动对
于幼儿来说,无论老师怎样的口头讲解,孩子很难进入歌唱氛围,投入感情演唱就显得更难
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
谐的气氛,使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在歌唱活动中,我就以自己的“情”去拨动孩子情
感的琴弦,去牵动着无数颗幼小的童心,使之产生共鸣,使孩子们融入教师的情境之中,延
长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教唱歌曲《不在麻烦好妈妈》的时候,我用快乐的眼神、抑扬顿挫的语调加上高兴的情
绪演唱,让孩子们感受歌词里传达的那份浓浓的母子情,把孩子们带入歌唱活动中,带着对
妈妈的爱和感情蕴含于演唱之中。
如在欣赏歌曲《大树妈妈》时,我用温柔的眼神,轻柔的的姿态,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
表情来教唱,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摇篮曲的恬静优美,把幼儿的情感带入
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在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我扮演乌鸦妈妈,当孩子们扮演的小乌鸦给妈妈叼来虫子
后,我就像妈妈一样抚摸小乌鸦的头,亲亲小乌鸦的脸,孩子们高兴极了,争着喊我“妈妈
”。我以真实情感的投入换来了孩子们真情实感的回报,也让教唱活动在延伸了幼儿兴趣的
同时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教师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灵活地采
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接受音乐、进入音乐;运用各种手段
和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不断引趣、激趣、增趣、持趣和
延趣;今天的幼儿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唱唱、跳跳、玩玩。我们应该以孩子为本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挖掘孩子歌唱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插上音乐的翅膀,
在艺术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使歌声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并成为心灵里美好的东西,伴着
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