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从小性格懦弱,甚至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所以周明非常担心孩子以后长大了难以融入群体,会吃亏。
我们周围有许多孩子,确实比较胆小懦弱,这些往往是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造成的,要赶紧纠正了。
1、家长经常有中国式“吓唬”,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小区里有户人家,孩子从小就经常被妈妈吓唬,比如说话声音大一些,妈妈就吓唬他“小声点,不然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比如有时候闹着要玩具,妈妈也会吓唬他“别闹了,不然把你赶出门去!”
许多父母意识不到吓唬孩子的危害性,其实和打骂一样,吓唬也是教育的无能,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不利于成长。
2、不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张文从小懂事乖巧,父母说做什么他都很听话,包括上什么中学、考什么大学,甚至交什么样的女朋友,都按照父母的意思来。但与此同时,张文的性格却越来越胆小懦弱,自己拿不定主意,事事依赖父母,是同学眼中的妈宝男。
父母要注意了,如果从小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权力,他们只会渐渐失去了判断跟行动的能力,变得胆小懦弱。所以想让孩子将来更有出息,一定要从小让他们独立做事。
3、不对孩子表达爱。
中国式父母很少向孩子表达爱,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国外的爸爸妈妈每天会对孩子说“我爱你”,但中国的父母则很少这样做。
其实,如果从来不对孩子表达爱,那么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在性格上表现出来会胆小内向,自卑懦弱。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请尝试着多对孩子说一声“我爱你”吧。
4、爸爸陪伴太少,孩子缺乏勇气。
作为中国式父母,妈妈往往是带娃的主力,而爸爸则经常缺席,其实爸爸的陪伴对孩子非常重要,爸爸的形象一般阳光、高大、勇敢,而且喜欢冒险、运动,爸爸带得多的孩子会更容易感受到这种积极向上的男性力量,性格变得更加勇敢。反之,孩子会变得柔弱偏女性化,甚至胆小懦弱。
人一生的安全感大都是在儿童时期建立的,儿童时代的美好可以让一个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对社会更有安全感,更加的自信,更加的独立坚强。而儿时的各种标签和家人或者环境的刺激都会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缺乏安全感、自卑、患得患失、焦虑等等。
孩童时代的教育是多么的珍贵,想让孩子自信、独立、坚强,以下5点父母就不要再做了:
一、经常吵架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父母吵架、冷战伤害最大的是孩子而非自己。也许你们为吵架大打出手的时候,孩子正在某个角落吓的直发抖。处理不好夫妻之间的关系还怎么来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呢!
二、惯用招数:恐吓
什么“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妈妈不爱你了”,再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语句实在是太常见了。逼孩子就范是很多家长的拿手好戏。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内心真的很脆弱,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家人的这种说话方式。孩子变的敏感、内向、胆小都是这个环境教的。
三、金钱上的穷不代表精神上的穷
小时候穷过的人,即使在成年后有钱了,也依然会有“穷”的阴影在。孩子想买东西时,家长总说“没钱,不买”,这句话看似好用,却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家真的很穷,压抑正常的需求,除此之外更会变得自卑,内心也无法富足。
四、孩子受欺负时,认为是小事不放在心上
小孩子被别的大人逗的哇哇大哭,父母还在旁边跟着取笑他太小心眼;孩子在学校承受着校园暴力,回家向父母寻求帮助,却得到“为啥他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老老实实回学校去”的回复家长是孩子最信赖的依靠,如果连父母都无法帮助他,又怎么能建立起安全感呢?
五、将脾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甚至有强迫症。心情不好很容易转移到孩子身上,或者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想想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没有缺陷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小纯是曾经的小学同学,家庭条件不好,不好的原因不是父母好吃懒做,而是超生。小纯是大女儿,下面还有个妹妹,为了生个儿子,母亲又怀了第三胎。
小纯的父亲本是小学教师,生活原本不错,因为超生,把工作丢了,只能回家种地,教惯了书,手脚自然比不上人家利索,家境越来越差。
和同龄人相比,小纯显得胆小而内向,不大爱与人接触,也很少去小卖部买东西。虽然学习很刻苦,但成绩一直都是中等偏上,每次考完试都看她诚惶诚恐的样子,好像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刚好从她家门口路过,远远就听到有大人厉声责骂的声音,隐约中还有断断续续的啜泣。
走近一看,原来是小纯的父亲在骂她:
“为了你们,我把工作都丢了,我容易吗?”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谁啊?你怎么就不能好好读书呢?”
“你考成这样,对得起我们吗?”
小纯的母亲则默默地坐在远处,偶尔插一句:“你爸骂你也是为你好,你自己好好去反思。”
只有小纯无助地坐在角落低声啜泣,那样子着实令人心酸。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为何我们的父母会如此频繁地将我们的辛苦与不易灌输给孩子?
怕孩子不知道?实际上,孩子的感知能力远比大人的敏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辛苦与不易?然而,这样的方式丝毫不起作用,只有身临其境,孩子才能真正感受生活的滋味。
或许在不少父母的内心深处,都将养育儿女当作是一种超出自身义务的付出和牺牲,而这些付出与牺牲本不是应该由我承担的,既然我付出了,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有了掌控、指责、索取的权利。这样的父母自我存在感极差,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他们吃了多少苦。
越是自我存在感差的父母,越是喜欢对孩子诉苦。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早早就背上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总觉得自己是欠父母的,是生来就有罪的,有种深深的愧疚之感。性格变得内向而压抑,对自己的诉求与欲望不敢表达。最后,在重重障碍下徘徊不前。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明明那么努力,成绩却一直不甚理想,小小年纪就带着如此大的压力在学习,没有精神错乱已经不错。
初中毕业后,小纯没能考上重点高中,父亲便不让她继续读书了,只好外出打工,没有学历,也没有工作经验,不但工作辛苦,工资还低。
即便如此,每年依旧能省出不少钱,寄回家里,但一年之中却很少回家,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想回。
出来后,小纯谈了个男朋友,打算结婚。小纯的父母却不同意,一是嫁得太远,二是对方家境也不怎么好,接下来就是父母诉苦的说教: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就是为了让你嫁那么远吗?”
“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就不能体谅下父母吗?”
小纯没有作声,只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断绝了与男朋友的关系。
后来,在父母的介绍下,将小纯嫁给了当地一户人家,小纯没说什么,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小纯终于爆发,对父亲说:
“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们!”
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不寒而栗,只有无知的父母才会把自己的辛苦和汗水一股脑地往孩子身上灌输,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灌输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在愧疚的压力之下,孩子或许会选择顺从,然而,有多顺从,背后就有多深的压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终会爆发,最后是两败俱伤。
第一,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6岁以下的孩子对父母充满了依恋,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但父母吵架时,平日里温馨、亲切的氛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这种反差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当父母吵得比较激烈的时候,容易迁怒于孩子,将孩子当作出气筒。这很容易使孩子将父母吵架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父母不爱自己了”,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伤、无助等消极情绪。
第二,使孩子形成自卑、暴躁的性格。父母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容易使孩子误以为父母吵架的原因与自己有关,产生“自己不够好”的想法,从而经常怀疑自己、否认自己,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甚至发生自残行为。比如,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夫妻俩歇斯底里地吵架、摔东西时,儿子当当拿出小刀割破自己的手,以引起父母的注意,从而阻止他们争吵。另外,父母吵架时情绪失控,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导致孩子遇到问题时常常变得非常暴躁。
第三,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孩子生活在充满冲突的家庭中,容易变得不合群,无法与同伴正常交往。遇到问题后,孩子不是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就是暴跳如雷、大打出手。这两种情况都妨碍他们与同伴建立信任关系,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
第四,影响孩子的婚恋观。经常面对家庭冲突的孩子,容易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容易对未来的婚姻产生恐惧感。比如,对婚姻产生错觉,认为婚姻都是不幸而可怕的,不愿意结婚,徘徊在婚姻的边缘。
美国研究者于1999年对1021名1-3岁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家庭情况分析后发现,有一半以上(621名)患儿在哺乳期内,父母吵闹离婚,母亲情绪不佳,身体经常分泌出有害物质,并通过乳汁进入要婴儿体内,使婴儿各个脏器、神经等各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免疫功能下降,致使发育迟缓。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瓦尔什博士及其同事对58名17-19岁青少年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者让其父母回忆孩子从出生至11岁期间所经历的家庭问题,如父母争吵、言语或身体暴力及家庭成员间感情淡漠或缺乏沟通等。研究者据此将这些家庭分为“好家庭”(家庭问题为较少)和“坏家庭”(家庭问题较多)。结果发现,11岁前经历过中度及以上家庭问题的孩子小脑部分相对较小。小脑与学习、压力调节及感觉运动控制关系密切。儿童小脑较小可能会导致成年后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瓦尔什博士指出,发生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不畅、争吵斗嘴、缺少关爱、情感淡漠和关系紧张等也会对孩子大脑早期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