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婆婆。我的婆婆有一头黑白交错的头发,一双弯弯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就眯成了一条线,像一个可爱的小孩。婆婆的嘴巴很小,薄薄的嘴唇,说起话来细声细语,总让人觉得很温暖。婆婆有一双巧手。虽然婆婆的手皱皱巴巴,不想年轻小姑娘那样漂亮白嫩,可是这双手可厉害啦!织毛衣,缝衣服,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样样在行。
婆婆做饭很好吃。不仅家常菜很拿手,她还非常勇于尝试新品种。有一次我突然想吃西餐。要吃西餐怎么办?正在公公一筹莫展的时候,婆婆站出来说:我来做!我和公公都很惊讶,除了惊讶还有很多的担心:婆婆不要说做西餐,连吃都没吃过几次,能做好吃吗?!
我干脆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厨房,看婆婆怎么把这顿西餐做出来。之间婆婆袖子一捋,从冰箱里搜罗出一大堆食材,一个一个放在灶台上收拾起来。牛排,土豆,胡萝卜,包菜,蘑菇,奶油,牛奶,黄油等等等等,还真不少呢!一切准备就绪,婆婆叮叮当当开始做饭了。
不一会儿,菜就一碟一碟的`端上了桌。我和公公瞪大了眼睛一看,哇!煎得想象的黑胡椒牛排,炸得金黄发亮的薯条,再配上香浓的奶油蘑菇汤。这顿西餐简直帅呆了!
瞧,这就是我可爱又能干的好婆婆!
第一,碰到婆媳矛盾,要主动去和解。
碰到一些矛盾的时候,要主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去和解,维护家庭的关系,婆媳矛盾化解需要相互理解。
第二,不要和婆婆发生直接的矛盾纠纷。
如果发生家庭矛盾,千万不要和婆婆直接发生争吵,更不能用武力去解决家庭矛盾,千万不要升级矛盾。
第三,日常生活要多关系婆婆的需求。
因为是两个年龄层次的关系,婆婆有很多需要是我们年轻人无法理解的,我们应该多照顾婆婆的日常生活。
第四,学会做一手好菜,家庭菜品。
学会一两个拿手好菜,是家庭幸福的基础。
第五,婆婆和媳妇要多去外面旅游。
有空多带婆婆一起去旅游,和婆婆一起到外面旅游才能更好的放松,交流感情的方式就是要不断去创造机会。
第六,婆婆和媳妇有共同的爱好。
婆婆和媳妇之间如果要找到共同爱好,是非常不容易的,当两个人兴趣爱好不同的时候,也要相互尊重对方的爱好。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作文 篇1看到如今的婆婆,满头的白发 娇小的身躯,暗淡无神的双眼。蓦然想起曾经婆婆健壮身躯,为我撑起一片天,婆婆是那么溺爱我,纵容我,如果我受到别人的欺负,婆婆一定会替我找回公道。
婆婆的院子不大,里面种满啦蔬菜当然都是我爱吃的蔬菜。每当夏季院子里面绿油油的一大片,我和婆婆坐在院子里的杨树下乘凉,微微的困意卷席而来,一股股清凉的风温柔地吹拂着我的脸,我似乎感到一丝凉快,我微微睁开双眼婆婆慈祥的看着我,双手使劲的扇扇子。这把大葵扇很虽然陈旧,但它充满啦婆婆对我爱!
放学回家 开开婆婆院子的门总会看到她在哪个老位置,嗒嗒嗒嗒缝纫机声音,年事已高的婆婆眼睛不太好带着老花镜忙活着,灵巧的双手在上面绘制着对子女的爱。我最喜欢婆婆做的鞋子,鞋子很轻,透气,在垫上一双婆婆做的鞋垫子,那真是完美无瑕。
最好吃的就是婆婆的蒸的馒头,婆婆蒸的馒头吃着有种甘甜的味道,下肚易消化。婆婆腌着一手的好酱豆,酱豆配上馒头那真的是人间美味。
每当秋季我和婆婆就忙着晒 辣椒 花生 芝麻 韭菜 大豆之类的,晒制一到五天即可。具体的做法我也不太清楚。吃过好多地方的馒头,感觉还是婆婆蒸的馒头好吃。
婆婆曾经见证了多少光辉岁月,经了几多似水年华。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我无法改变,只能任时间流逝,一切都在变化,婆婆的手上又添了一道生活的印记。我愿做婆手上那一片指甲,永远拉着婆婆那双渐渐老去的手。
初三作文 篇2秋天是一个既奇特又丰富的季节,它带给我们一片片奇形怪状的树叶,这些叶子在秋风中舞蹈,给秋天增添了许多趣味。
一串红的花很美,在秋天是一个亮点,但它那默默无闻的叶子呢在阳光下,晶莹的水珠在玩滑滑梯,叶子在凉爽的风中赛跑,活像一群顽皮可爱的小孩,又像一个个簇拥着的爱心。它们的`生命力真强,在金秋十月,不但没有变黄,还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我真是太佩服秋天那鬼斧神工啦!
叶子中的“毛毛虫”——合欢树叶,也是秋天造就的一个奇迹,它们一片片相拥在一起,排成一条线,就像毛毛虫一样,它们向着阳光起程,向着美丽起程!我手中采的这条“毛毛虫”,真是一个双色版,金**夹着翠绿,远看就像金黄的草地上长着的嫩芽。它们给我们净化空气,让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啊!美丽的秋天,你给世界美丽,将奇特的事物留给我们去发现、去留念、去探索、去学习,也让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
金秋十月,每一片叶子都洋溢着秋天的气息,我们都应该感谢秋天,感谢秋天给予我们的美。我们也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去吧,去发现吧,这样,就会成为一个时时快乐的人。
初三作文 篇3有很多人说幸福是一种纯粹心灵上的感动,而在我眼中的幸福却带了那么不平凡的温度……
每天早晨,我是喜欢懒床。
伴着“起床啦!”闹钟铃声,我又不自觉地把头埋进了被窝里时,妈妈只能及时地冲到我的面前,熟练地掀开被子,帮我把衣服扔到了面前,打开了话匣子:“快一点啊!再又迟到……”我打了个哆嗦,挣脱开被窝温暖的“怀抱”,仰起身来,一边“愤愤”地回想着我迟到的原因:
蹑手蹑脚地背起了书包,面带“平静”的笑容,“妈,我去上学了!”“嗯,路上小心。”妈妈不经意回答道。我暗自高兴,不料,“咦,不对,你吃过早饭了吗?”“嘿嘿,那个妈,我快要迟到了啦!在路上买点儿就好了!”我央求着妈妈。“不行。你总感冒,如果一边走一边吃,早饭就吃了,吃了会更严重,而且胃也不好……”妈妈轻轻走过来,一手拎过了背上的书包放在一边,再三叮咛着:“一定吃了早饭再出门!”我无奈点头,捧起冒着热气的碗,让我冰冷的手也带上了一些别样的温度,只是看着那一缕缕飘散着的白烟,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了这浓浓的暖意中,任指缝间时间飞逝。
“铃铃——”上课铃已经响起,我气喘吁吁地跑进了教室,迎着全班同学注视的目光,我决定再也不家里吃早饭了!
可是,妈妈却比我还要固执:坚持要让我吃完早饭再出门。也许是不想让妈妈担心,也许是真的喜欢那种暖意融融的感觉,反正我总在家吃了早饭才出门,只好改掉赖床的毛病。
渐渐地习惯了这种还冒着热气的早饭的温度,便不再觉得这肃杀的严冬有多寒冷。每当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个莘莘学子们正捧着被寒风侵袭着的早饭,还不时搓手取暖时,心里总是暖暖的,像是早餐带来的暖意,又像是幸福所独有的温度吧!
初三作文 篇4凉风习习的午后,阵阵秋风从窗外徐徐闯进,惹得室内顿时尘土飞扬,可以清晰地听见,风掠过书本发出的“哗哗”声。咳嗽声接连不停地响起,一张张抽出的纸巾肆意作乱。
前排的一个矮个子男生身上裹着厚厚的外套,“刷”一下,他手里的纸屑晃晃悠悠地朝垃圾桶正中飞去。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改变了纸屑的航道,只见它落寞地躺进了角落。那个同学却自顾自地,不以为然。
之后,大家更加嚣张了。从近处投,而后变成远处的“三分投球”,甚至把它当作一场比赛,尽情地破坏环境。一只只白色的纸团,从四面八方往垃圾篓方向飞来,在同学们一阵阵哄堂大笑中落到了地上,地上一片雪白。
总是把“多一个我也没关系”当作借口挂在嘴边的我也一起跟风。
正当我用完纸巾又想随手一扔敷衍了事时,看到了一个默默的身影正在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起身去拾起地上的垃圾丢进桶里。她挡在垃圾篓的前方,所以总有纸团打到她的身上,然后又弹落到地上。
那一瞬间,我连忙停下了挥动的手,心里涌起了千千万万个后悔。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的话:“如果所有人都不支持你,那你也必须要护住心里仅存的坚定。”我不能这样做,我还是一班之长啊!我的脸开始变红,发烫,手心里的纸也被我揉捏得不成样子。
于是,犹如离弦之箭一般,我冲到了那个同学身边,轻轻拍了拍她弱小的肩膀,我们相视而笑,我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动作从容了许多,地上的纸团开始越来越少。
教室里的喧闹声也一点一点没有了,依稀的,好像听到了每个人心中止不住的惭愧,还有我心里,从来没有的,那一份责任和坚定……
窗外,风依旧呼啸。只是渐渐地,乌云里透出了温暖的阳光。人们身上暖洋洋的,拂过来的风都是春天的。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舟曲县元宵活动的高潮,在全县 汉族村寨广泛流传,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民俗宗教活 动,又称“圣母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史前文 化气息,是舟曲县各族群众最隆重也是最后一个年节活动。 舟曲县每个汉族村寨都供奉“婆婆”,各村的“婆婆” 不尽相同,有的供奉“太乙元君九天圣母子孙娘娘”,有的 供奉“三霄圣母”,有的供奉“百子娘娘”,有的供奉“送子 观音”,当地人统称“婆婆”,据说都是掌管婚育大权的女神, 是“女娲娘娘”的化身,慈悲为怀,能帮助人们人丁兴旺, 万事遂心。 据传,舟曲迎“婆婆”活动始于隋朝时期。当时经过三 国至南北朝300 多年的战乱,北方地区人丁稀少,万户萧瑟。 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 并复兴宗教教化安民。当地官民在举行元宵庙会时祭请当地 苯教善神“婆婆”“出巡散福”,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九“迎婆 婆”的定例。 舟曲县“迎婆婆”活动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开始准备。 大家把木雕的“婆婆轿”精心装扮,挂上香包、绣品、工艺 品、彩灯,缀上彩花、明镜,给“婆婆”雕像戴上凤冠,穿 上蟒袍、霞披、绣花鞋。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大家到“婆婆 庙”进香,观赏香客敬献的各种工艺品。没有子孙的妇女则 求儿求女求孙,发心许愿,并摘取“婆婆”的饰品,在愿望实现后偿还。不许愿的妇女则细细欣赏各种手工艺品,学习 “女红”技艺,并摘取自己中意的饰品拿回家学,来年加倍 偿还。舟曲县大部分汉族村寨每年正月十九在本村和邻村举 行“迎婆婆”活动,但舟曲县城附近的十多个村的“婆婆” 都于正月十九到县城“聚会”,一起“出巡散福”,规模十分 浩大,数万人赏灯迎福,热闹非凡。 正月十九夜幕降临,舟曲县城内外 16 位“婆婆”从四 面八方汇聚城东驼铃山集会,整个县城尽收眼底,万家灯火 灿若繁星,千家万户燃放烟花遥拜“圣母”。晚上 巡礼炮鸣响,16位“婆婆”按约定俗成的次序依次下山进城。 每位“婆婆”都有鼓乐开道,牌灯、彩旗前导,金瓜、斧钺、 朝天镫、乾坤圈巡护,道士、高僧诵经,华盖、芭蕉扇随行, 数百人前呼后拥。“婆婆”轿周身数十盏灯笼、彩灯流光溢 彩,“婆婆”好像海市蜃楼腾云驾雾徐徐而来。16 位“婆婆” 和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在松棚灯廊下缓缓行进,两边人家设 香案具供品焚香化马叩拜接迎,并燃放烟花爆竹,给抬辇护 卫者敬酒递茶。信男善女争先恐后从“婆婆”轿底下钻过, 以“接福祛病”,消灾免祸。新婚未育的青年争相“请轿”(抬 轿),请“圣母”早赐贵子。数万人观灯接福,争睹“婆婆” 芳容,随“婆婆”游走,万头攒动,人山灯海,前不见头后 不见尾,极其壮观。16 位“婆婆”列队穿过主街道,分道各 自回宫,沿途转村歇庙,群众一路接送,通宵达旦才送回神
从古至今婆媳问题都是一大难题,甚至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婆婆提及儿媳妇怒不可斥,儿媳妇想起婆婆忧愁连连。儿媳妇嫁到婆婆家里,要想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实属不易,不同的文化素质、饮食习惯、生活作息、行为习惯交织在一起短时期内很难彼此融合。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婆媳没有端正自己的身份。婆婆总想着儿媳妇对待自己要和对待亲生母亲一样,总是挑挑捡捡,不论媳妇儿做什么都不满意,不如把儿媳当做儿子最爱的女人,爱屋及乌这样的心境也许会不一样。而媳妇儿想着婆婆应该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自己,但事实并非如此,婆媳关系是不可能超越母女关系的,所以儿媳对婆婆意见重重,不如把婆婆当做老公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自己是老公生命中最爱的女人,也许这样会让儿媳妇的心里稍稍平衡一些吧。
婆媳之间应该相互多多体谅,婆婆在家"作威作福"了那么多年,突然有人要接手了,这心里肯定会不平衡。而且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不听自己的话了,不跟自己亲密了,什么都想着媳妇儿不考虑这个妈,这看媳妇顺眼才怪。媳妇儿在娘家娇生惯养了二十几年,所有人对她都是言听计从,无限宠爱。结了婚突然有个佘老太君大事小事都要掺和一脚,心里没有意见才怪。

所以婆媳之间相互包容。婆媳所处的角色不同,没有孰对孰错,不同角度看待的事物不同、心境不同处理的方式也就不同。媳妇体谅这个在家里付出这么多年的婆婆,要是让她放下整个大权,这不是要了她的命吗?婆婆包容这个"外来人口","十年媳妇熬成婆"自己当媳妇儿时也有亲身体会,应该多加谅解才对。
作为母亲的儿子,媳妇的丈夫,夹在她们两个中间很是为难,男人在这中间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婆媳之间的关系,但男人应机智的处理婆媳关系,因为男人不管偏向哪一边都会对另一边造成伤害。说白了她们都是为了你才大动干戈。男人在中间要起到调和的作用不要添油加醋,想办法让媳妇对婆婆心存敬意,婆婆对媳妇儿心存善意。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坚实的后盾,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迎刃而解,家是最温暖的港湾,不要让这避风港屋逢连夜雨。
那是寒假的一天,妈妈和外公有事要到镇上去,让我和婆婆在家。
我正沉浸在电视节目里,刚砍柴回来的婆婆走了过来。把烧得正旺的火盆推到我面前,又将盛满瓜子的盘子放到离我最近的小板凳上,拍拍我的肩膀说:“军军,我给你留了一万块钱。我这几年身体不好,要是哪天突然走了,你就不晓得这些钱是婆婆给你留的。这些钱是留给你上大学的,以后要认真读书,别像我和你外公一样,一辈子都只会种田喂猪。”我想都没有想,脱口而出:“我不要,你们留着自己用吧!”婆婆有点儿生气,坚决地说:“不行!这是我留给我孙子的钱,除了你,哪个都不许动!”我惭愧极了——婆婆一辈子生活在这座大山上,挣几个钱非常不易,再说她老了,哪里还有力气挣钱?这一万块钱她该是攒了多少年啊!身为她的外孙,我很少陪她,甚至连一根柴都没帮她拿过,真是白费了自己强壮的体格。我沉默着,眼眶湿润,低着头,去数地上的瓜子壳。
歉疚密密麻麻地爬上心头:寒假期间的我,懒散到了极点。每天日上三竿的时候婆婆才舍得叫我起床。“军军快起来,饭都做好了,再不起来就饿坏了。”我总是磨磨蹭蹭地揉着蒙眬的双眼,迷迷糊糊地吃饭,话都很少讲。一吃完,把筷子一扔,就去嗑瓜子看电视玩手机了,作业也彻底变成了副业。婆婆每天做了些什么,我从来没关心过。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多陪陪婆婆。不是因为外婆给我攒了一万块钱,而是婆婆那句“要是哪天突然走了”把我惊醒!
第二天,我定了闹钟。天刚亮,我就和婆婆同时起了床。她切菜,我架火,她炒菜,我添柴。坐在老式的灶门口,看着灶膛里跳跃地火苗,听着木柴烧着的“啪啪”声,闻着渐渐从大铁锅里飘出来的香味,我的心里安稳了些。这天早上的婆婆精气神特别足,她不时嘹亮的指挥我尝尝菜的咸淡,摆摆干净的碗筷,欢快在小小的厨房里飘荡。
吃完饭,婆婆要去弄些引火柴回来,我第一次背着背篓跟她去了松树林。她教我用耙子在松树下扒松针,把松针扒到一堆。松树林里有许多灌木,耙子施展不了身手,好不容易把松针和松果搂到一块,却又扫不到竹篓里去,我只好用手去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竹篓装满,我用力一提,手从背带里穿过,背篓很轻松地爬上了我的背。婆婆拍拍我:“军军长大了!婆婆老了,没用了,每次背这么点儿东西都要放到坎子上才站得起来!”想着瘦瘦小小的婆婆把背篓艰难得放到比自己高的田坎上,慢慢撑着膝盖爬起来,慢慢地一个人弯着腰往回走,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背着装满松针的背篓一路小跑,怕婆婆看见我的泪。
这一天,我像影子一样跟着婆婆:帮她喂猪,赶羊,洗菜,抱柴……婆婆笑得像个孩子。
望着婆婆,我含着泪,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