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养多久才对人有感情
你知道狗养多久才对人有感情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一旦狗狗喝人类有了感情,它不会再离开你。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狗养多久才对人有感情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欢迎大家与我交流讨论。
狗养多久才对人有感情1狗养1~5个月左右对人有感情
狗是很常见的宠物,温顺且忠诚,对人有很深的感情。狗狗在养护期间,幼小的狗狗在主人养护1~2个月左右,会对主人产生感情,会很依赖主人。
成年的狗狗在养护3~5个月后,会渐渐的对主人产生感情,遵循主人的吩咐。主人真心待它,它就会很听话,会把主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
狗狗具有灵性,有很强的记忆力,会记得对它好的人,从而对其产生感情。养护狗狗,要根据狗狗的习性进行合理的养护,能够使其更好的成长。
狗养多久才对人有感情2现在有很多的家庭,家里都是养着一个“小祖宗”的,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心爱的狗狗。而作为一个铲屎官,我们也是十分高兴的,不管有什么样的辛苦,也从来不感觉有什么。但是你知道狗狗们的心里是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吗?在它们刚开始来到家里之后,它们又是会花多少时间,才能够接受你呢?
现在在每个铲屎官的家里,我想狗狗肯定都是十分粘人的,当然除了一些特殊的品种,它们表现总是那么的奇怪。但是大多数的狗狗,一般都会缠着我们,感觉每时每刻都是离不开。其实这完全是时间太长了的缘故,当它们刚到家里的时候,这些陌生的环境,它们也是很不适应的,尤其是一些狗狗,它们是很小的时候就来到我们这里的。
像我们的小孩子一样,狗狗们在小时候心理素质也是比较差一点的,它们对于陌生环境,接受程度并不是那么的好。但是狗狗发现,有一个人经常抱着它,经常给它好吃的,那么就会有一种错觉,这个人就是一个好吃的骨头!只要靠近他,那么就会填饱肚子,其实这个时候还没有任何情感的存在。有可能跟着你,就是想到一些好吃的东西,你的吸引力和罐头是一样的。
如果你的时间多一些,经常在家里陪着它们的话,那么狗狗们接受你,时间并不是需要很长的。通常我们认为也是需要1到3个月的,这是和狗狗们的聪明程度有关系的。如果你平时很忙,那么这个时间又会变得更长一些。有很多的人可能不同意,但这确实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因为我们这个“认可”的标准,是指要付出感情的。
所以狗狗们在到了我们家里之后,我们真的应该要对它们温柔细心一些,这样就可以使这段时间尽可能的缩短一点。其实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一些特殊的品种,有一些狗的确是有着不一样的特性,它们无论看到什么样的人能够轻易的接受。但是不要以为它们是把所有人都当成主人的,它们也是能分辨出好坏的。
其实从古至今,狗狗们和人类的感情一直都非常的特殊,从驯化它们的那一天起,这些年我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在慢慢的发生的变化。以前我们可能只是把它们当成工具,但是现在更多的当成了一种情感上的陪护。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狗狗们一直都在那里忠诚的完成任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喜欢它们的原因。
我觉得总有人会问"他爱我吗?他会一直爱我吗?我已经察觉不到老公的爱了,我们之前的爱情已经变成了亲情。""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为什么有玩游戏的时间,却没有陪我出去逛街的时间呢?"
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到一大批在感情中患得患失的女人或者是男人,这些人察觉不到对方的爱,开始怀疑对方的真诚。
刚刚认识他的时候,总感觉他在这段感情中游刃有余,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相反,我总是患得患失,担心他对我失望,随时都能离我而去。
那段时间,无论他做什么,都不敢相信他是否喜欢我。不厌其烦地问他,到底喜不喜欢我?尽管他每次都很真诚地说,我喜欢你。
然而,这些回答不足以让我不再患得患失。为什么我和大部分人一样,会在一段感情中患得患失?为什么我们希望有一份白头偕老的爱情,却始终在患得患失中,让彼此疲惫不堪?直到我看了这本《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给我提供了一个解释。
1感受爱的重要性
人的行为受什么影响?最主要受到两个情绪的影响:爱和恐惧。当我们觉得害怕,担心,会下意识地选择逃跑。自我保护机制被激活,为了让自己不受伤,拒绝接受可能让我们受伤的一切。
2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我们感受爱?
(1) 服用抗抑郁药物。感知情绪是人的本能,当我们服用抗抑郁药,减少对抑郁感觉的同时,也会减少对所有良好感觉的感知。书中故事的主人公得了抑郁症,靠吃抗抑郁药度过了最初的治疗期。但是在戒药的时候,出现的某一些症状让人以为抑郁症旧病复发。偶尔服用抗抑郁症的药可以,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赖药性,甚至于限制人的行为。
最妥当的方法是,服药的同时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锻炼,冥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治疗抑郁症,这些生活方式远比服药有效果。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
摘 要:大学生幸福感既受外在客观因素影响,也受内在主观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客观因素,以及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认知模式、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生为本,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的协同作用,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追求幸福、实现幸福和享受幸福,过真正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 幸福感;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18-04
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追求和渴望。现代技术不断进步,经济日益增长,物质生活逐渐富足,但大学生幸福感的失落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一些大学生对生活感到烦闷、苦恼、无聊,感到自己不幸福。心理学研究中,幸福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幸福感则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被视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极其复杂,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客观因素,二是内在的主观因素。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客观因素,以及个体人格特质、情感因素、认知模式、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都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1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思想启蒙之所、情感依托之地,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更是直接影响孩子幸福感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情感温暖养育方式与孩子的幸福感呈正相关,拒绝否认养育方式与孩子的幸福感呈负相关,父母偏爱对儿童情感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母亲个人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均不同程度影响孩子的幸福感。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幸福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条件、合理的父母教养方式不仅是影响孩子幸福感的直接因素,还会通过影响孩子的自尊等人格因素从而间接影响其幸福感。[2]还有研究表明,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个体,其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比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和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高得多。[3]显然,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体验到幸福与快乐,而家长的粗暴、父母关系的不和谐、家长对子女的不尊重等都会让大学生的幸福感大为减低。
(2)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与幸福感的关系历来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有研究表明,收入与幸福感呈正相关。据此,他们认为较高收入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原因是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力与地位,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有研究认为,收入与幸福感关系比较复杂,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的影响就变得非常小了。[4]我们认为,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有比较大的影响,尤其对贫困大学生。一方面,不少大学生都把拥有金钱财富的多少当成衡量幸福及成功的主要标准,认为赚钱越多越幸福,权力越大越幸福,这种功利性的认知造成经济因素影响大学生幸福感。另一方面,当今的高校,学生中相互请客、互相攀比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环境对正在成长之中的大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这种影响尤为明显。有的贫困生生活比较艰苦,不仅在校园里过着缩衣节食的生活,而且时常为自己的学费、日常生活费用等担忧,甚至连最基本的需要都难以得到满足,这种环境之下,主观幸福感自然很低。[5]
(3)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生活事件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仍存在争议。严标宾等人研究认为,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产生显著影响。[6]我们认为,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其心理并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极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情感体验,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如受人歧视或错怪、考试失败或不理想等等,会引起他们主观幸福感的变化。不少研究结果也发现,重要的生活事件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如甘雄等人认为,学习压力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幸福体验都有显著影响。[7]顾凡等研究认为,学习压力成为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此外,人际关系也是贫困大学生产生消极情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4)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人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重要体现。人总是在一定群体之中生活的,有获取群体中他人认可和支持的愿望。因此,社会支持对人的幸福感有重要影响。来自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的支持,通过提供物质等实质性支持或信息上的帮助等情绪情感支持,能增加大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等正向情感,进而使他们更容易体验到快乐感和幸福感,特别是当他们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从而抑制负性情感;反之,缺乏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的支持和认可,会使他们产生较多的负向情感,因而也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
2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1)人格特质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客观的外界因素往往是通过主观加工而起作用的。人格特质是预测幸福感的最稳定的和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最核心的因素。人格开朗、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评价比较客观,容易适应,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比较容易形成幸福体验。而人格不稳定的大学生往往比较焦虑、敏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刺激反应强烈,与人格稳定的同学相比,不容易产生幸福体验。郑雪等人研究发现,外向型人格维度与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有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稳定外向型人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稳定内向型和不稳定外向型人格次之,不稳定内向型人格的幸福感水平最低。他们认为外向型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8]
作为妈妈在育儿方面
第一关:昼夜颠倒总闹觉新生儿的睡眠习惯保持着在妈妈肚子里的习惯,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刚出生时一天能睡20次觉,经常半夜突然醒了大哭,宝妈也跟着遭罪,宝宝一醒就得起来管理,经常熬夜精神状态也变差了。
第二关:黏人宝宝要抱抱新生儿在吃奶的过程中习惯了妈妈身上的味道,妈妈身上的奶香让他有安全感,长此以往妈妈一离开就哭闹,拽不到妈妈的衣角就又哭又闹,妈妈上厕所得抱着,睡觉得抱着,吃饭还得抱着,一天下来妈妈总是腰酸背痛。
第三关:喝奶一天十顿也不够新生儿唯一的营养来源就是母乳,身体的发育促使宝宝新陈代谢加快,总是频繁的需要妈妈哺乳,几乎每醒一次妈妈就要喂一次,又担心配方奶粉不好,所以妈妈为了方便喂奶只能选择不出门,一出门就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喂奶,严重限制了妈妈的社交。
第四关:衣服尿布换不停新生儿的排便系统和大脑神经发育不完善,无法自主控制,妈妈经常吐奶了换衣服,尿不湿脏了换尿布,每天在孩子身边的任务比上班还要繁忙,而爸爸做也做不好,众人只能落在妈妈身上。
第五关:小病小灾也吓人新生儿皮肤、器官都非常脆弱,平日里爸爸妈妈小心翼翼的照顾,换个尿不湿都生怕硌到孩子。但是新生儿疾病又多种多样,不知道孩子哪天哭着进医院检查出什么病,不忍心看着孩子吃药打针的妈妈也是操碎了心。
作为爸爸在育儿
方面一:哄宝宝睡觉
这是一项考验爸爸耐性的工作,估计大多数的爸爸都很难坚持到最后,尤其是在宝宝0-5个月大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宝宝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睡觉还没有形成规律,妈妈可以用喂奶抚慰的方法哄宝宝睡觉,而对于爸爸来讲确实有点太难为他们了。但是到了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爸爸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比如读书、说话,试试一边换声音、表情一边说话,或者一边抚摸宝宝的身体一边和他说话等等。
总之,哄宝宝睡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做不好不要气馁,要慢慢习惯这项工作。
二:让宝宝停止哭闹
这算得上是最头疼的一件事了,各种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这个时候,爸爸要学会冷静分析,找到宝宝哭闹的原因,是因为饿了、热了还是撒娇等等,除去生病的原因,有的时候正是因为爸爸不经常和宝宝在一起,宝宝认生了,所以会哭闹,那么你就得花点时间和心思好好培养和宝宝的感情,比如,你要用一些新奇的小玩具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或是抱着宝宝跟着音乐轻轻摇动。也可以给宝宝唱歌,他认得你的声音,那么你抱着他,他就会感觉很安全啦。
三:给宝宝换纸尿裤
看到宝宝拉臭臭就不知所措了,尤其是小宝宝的便便稀一些的,该怎么给宝宝换啊嫌脏用湿巾擦拭好辛苦这些都是借口吧,妈妈处理的时候一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现在想想自己的爸妈当年有多不容易了吧,所以,既然都当爸爸了,这就是你该做的事呀。
你可以简单帮宝宝擦拭小屁屁,再用流动水冲洗一下,注意水湿要稳定,而且一定要及时帮宝宝更换,这样也不会刺激他的小屁屁,当然,也能让臭味尽早散出去,免得沾的到处都是。
四:给宝宝洗澡
洗澡对爸爸和宝宝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时刻。如果想和宝宝一起洗,一定要先准备好母婴用品、婴儿洗浴用品,而且不管是盆浴还是沐浴,一定要小心“伺候” 着,因为宝宝湿漉漉的时候身上会很滑。同时也要避免宝宝溺水和洗澡时间过长就可以了,爸爸给宝宝洗澡时可以唱歌给他听,宝宝会很开心哦。
孩子也是国家的,应该给母亲三年产假,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依恋关系;
在孩子初生的前三年,除了吃喝拉撒、翻身需要成年人帮助以外,孩子还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
不想养个“熊孩子”,在孩子6岁前,家长要学会对他说“不”……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都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
近日,在2019年上海市家庭高峰讲坛活动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发表了一席演讲,其中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或许能给你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启发。
01、孩子3岁前,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
“应该给母亲3年产假,利于培养婴幼儿正确的依恋关系。”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这样公开呼吁。她认为,孩子3岁以前,是与家人建立一对一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这种依恋会不断积累,直至12岁。
所谓依恋,是在幼儿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联结。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安慰。婴儿期依恋的质量会影响成年人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发现,自己孩子对自己有一脖子的仇视,为此他们感到恐惧、不解,似乎孩子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
还有很多父母告诉我说:孩子出生后,就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我们再把他接管回来。可他跟我们就是不亲,而且根本不听话……
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青春期出现隔阂的原因在于依恋形成期。这样的孩子大多在12岁以前不是由父母养育长大,情感联系并未形成。
在《妈妈是超人2》里,包文婧在节目开始前,就说自己从没有照顾过饺子,包括做饭、洗澡、换尿布、陪孩子睡觉。
在她单独陪伴孩子的第一天晚上,她使尽了好好哄、摔东西、扔娃娃、情绪爆发等各种办法,可饺子就是不想睡觉,到最后,她和饺子两个人一起崩溃大哭。
因为一直是姥姥带孩子,所以在2岁的饺子心里,姥姥是她最亲密的人,而妈妈是那个可有可无的人。
儿童心理学家鲍尔比说:“错过孩子建立依恋对象期,如果推迟到2岁半以后,再好的母亲抚养都没有用了。”
此外,一些错误养育理念的盛行,也会阻碍婴儿形成良性依恋。比如源于美国的“哭声免疫法”,曾一度让年轻的中国父母追捧不已——孩子哭闹时不能马上抱起,这样有利于提升孩子免疫力,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好习惯。
而在李玫瑾教授看来,这样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一岁以内孩子的哭闹完全是生理性哭闹,也就是说,哭闹是孩子痛苦时向家长发出的信号,此时应该立刻抱起孩子进行安抚。”
反之,长期哭闹得不到安抚的孩子,他们内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形成过度紧张的记忆,影响孩子的脾气秉性。比如,生活中有不少“路怒族”或“键盘侠”,殊不知,他们这“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恰恰源于一岁以内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02、成年人的性格,大多源于家庭的养育方式
一次,李玫瑾在电梯里偶遇一个5岁小男孩。还没等李玫瑾站定,孩子开口便提醒她说:阿姨,你还没按几层呢!“不用问,这个孩子一定是在多个成年人抚养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个小话痨。”李玫瑾笑言。
在孩子初生的前三年,除了吃喝拉撒、翻身需要成年人的帮助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粑粑,抚养人也是在爱意浓浓、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
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当时听了没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它可以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叫翔宝的3岁小朋友火了,他不仅词汇量很大,还经常“语出惊人”,是一个妥妥的小暖男。
在擦拭伤口时,他会强忍泪水忍着痛说“我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怕痛,妈妈你别心疼”;
为了想吃到雪糕,翔宝跟妈妈说“吃雪糕可以降火呀”,还一本正经地说“爱就像爸爸妈妈生你气,从来不讲道理”;
在爸爸犯错时,翔宝会嘟着嘴指出爸爸的错误,妈妈则会在一旁引导孩子“你认为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更合适呢?”
很多网友看完后又羡慕又好奇,孩子才3岁啊,爸爸妈妈到底是怎么教的?
小翔宝的妈妈表示,他们每天都会给孩子讲绘本故事,生活中也很喜欢跟孩子沟通,经常询问孩子的意见,久而久之,孩子的词汇量越来越大,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性格也越来越外向、开朗。
反观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的亲戚生活,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
当其他的孩子想吃糖可以找家长要,想哭、想分享的时候,都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而那些留守的孩子呢?他们该向谁说呢?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变得内向、不自信,不善言辞,进入青春期还会变得十分叛逆。
更有调查发现,儿时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缺爱,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自卑、敏感、社交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也更容易走向极端。
所以,在家庭养育的环境中,父母不妨给孩子耳边多一点的声音,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因为父母亲自抚养的过程,就是孩子复制抚养观念与性格的过程。一般而言,成年人的性格,大多源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03、在孩子6岁前,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
记得有一位母亲就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
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让孩子永远只感受到快乐。
人生中的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需要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于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也就是哭得在地上滚来滚去。
可你若等他到青春期后,再开始对TA说“不”,他不会再哭闹,也不再打滚,而是会离家出走、服毒自杀,或以跳楼方式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的TA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
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所以,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如果说,父母在孩子3岁前主要实施情感抚养,那么3-6岁主要是实施性格抚养,因为“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具有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对孩子说“不”,哭不能解决问题
比如生活中,很多孩子会因为得不到心仪的玩具满地打滚,在商场里哭闹。此时家长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抱回家,与孩子单独待在卧室里,面带微笑地看着孩子哭闹。
直到孩子哭累了,家长可以起身离开去拿一个热毛巾给孩子擦擦脸。待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以后有什么样的需求,应该好好跟爸爸或者妈妈说话,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李玫瑾提醒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做到“四不要”原则:不要骂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不要离开孩子。
因为对于哭闹中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大道理仿佛噪音,根本听不进去;同样的,若把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反思,相当于关禁闭,没有丝毫的教育意义。
有计划地给孩子买玩具,学会等待
选择一个轻松的周末,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商场里去挑选玩具。
孩子挑好后,家长可以说:“哎呀,你这个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妈妈的预算计划,我们只能买100元的玩具。”
然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爸爸工作赚钱很辛苦,家里的生活要有计划,“如果妈妈这个礼拜辛苦工作加加班,下周末就可以把这个玩具买回家了!”
正如前段时间,朱丹在主持亲子类节目《童言有计》时提到给一岁的女儿买钢琴,应采儿却表示,儿子Jasper也曾对她说“妈妈我很想要一架钢琴”,不过她却对儿子说:“太贵了,家里还没有办法给你买,如果你真的要的话,你就要好好学,如果学得好的话,在生日的时候可以送给你这样一个礼物。”
应采儿在表面上吊足了儿子的“胃口”,而Jasper在听到妈妈这样的话后,也特别用功的去学琴,同时会非常期待,特别珍惜这个礼物。
因为此时的延时满足,不仅会让孩子懂得感恩,还会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巧克力的诱惑:让孩子懂得自律
孩子从三岁起,自律能力也应该逐渐养成。这时候,家长还可以适当利用诱惑训练,来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能力。
准备一份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比如巧克力。把巧克力分成三份,拿出其中的两份对孩子说:“宝宝,这两份巧克力都给你,你可以自主管理。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另外一份,那么明天妈妈再额外奖励你一份。”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首次掌握决定权,一定会把两份巧克力一次吃掉,自然也就拿不到第三份巧克力的奖励。
这时候家长不要问不要看,找个事走开。然后第二天拿着那份奖励找到他,说:“对不起,不是我不给你,是你自己不想要。”他最多不高兴而已。
而当我们第二次做类似的选择实验时,孩子就会吸取教训,按照计划品尝巧克力。而当你给他奖励时,一定要说这是妈妈对你的考验,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你长大了,以后有些东西要慢慢拿,不要急。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作为父母,不仅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陪伴,还要在爱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然后坚定地遵守。
爱与规则并行,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不要让孩子成年后,为你的缺位买单;更不要让你的骄纵,毁了孩子一生。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一道光,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素养的影响一出生就“定”下了,受环境和接触的人影响,从骨子里带出来的东西,文化素质一般看文凭,但素养看人,活生生的人。毕竟古人常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这也让我警醒,他日对后代的培养,除了文化素质要提高,还要教他们做人做事,素养的提高亦为重要。
情感容易让人失去判断。尼采警告我们,不要把那些缺乏情感的人等同于好人。富有同情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德行,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在处境没有丝毫情感,你一定要审视和他的关系。
但是,如果一个人存在爱心、同情心泛滥,你也要怀疑他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斯多葛哲学在一个混乱时代产生,强调人应该坦然面对个体的命运,在他们看来,世界本来就是悲哀的,人更多应从事那些符合宇宙规律的,能让这个世界更加完美的事情中去,让这个世界符合正义、更加勇敢和智慧的事情中。
可是,哪些事符合正义、如何更加勇敢和智慧?这些问题的判断,会让人陷入到苦恼之中。更多人权益一定就是正义吗,勇敢只是个人品行,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吗?躲避了受伤害的命运就是智慧吗?有人说,符合集体的情感需要,符合大众的利益。
集体的情感在很多时候容易被人称为被绑架的情感。战争的狂热、种族主义以及一切大屠杀的激情,也许都源于一些集体错位的激情,多少人是打着为众人谋利的口号而结党营私。他们感受到,情感背后有着太多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