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摄影师艺术境界的摄影领域之一。以笔者拙见,人像摄影的艺术境界从低到高,可以概括为赏心悦目、惟妙惟肖、张扬个性、诠释生命四个层次。
一、赏心悦目
赏心悦目是一般大众也包括一般摄影师对人像摄影作品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商业人像、家庭留念照、新闻人像乃至任何一个摄影领域中涉及的人像,无论是被摄者、摄影者和观看者,只要无特殊目的,无不希望看到赏心悦目的人像,而使观众、听众的身心得到愉悦是任何艺术形式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赏心悦目首先成为商业摄影师和顾客共同追求的目标。而现代摄影的发展从技术上以较轻易地解决了很多前辈摄影家很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使实现赏心悦目这一境界变得相对轻松一些,对于商业摄影来说。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除了对摄影师本身的素质提出要求之外,还依赖于一些客观因素,如:优秀的化装师、美丽的服饰、精致的道具,高档的摄影器材、高级的灯光、设备先进的摄影棚,高级的照片后期加工系统、精美的装裱和精心的编辑策划等等。
对于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来说,非摄影本体语言过多的介入和摄影本体语言的淡化是最大的缺陷。所谓摄影本体语言就是摄影技术、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段,包括胶片的运用、曝光的控制、摄影用光和构图的经营等等。而非摄影本体语言主要是指原本对摄影起辅助作用的非摄影表现手段,如化装、服饰、道具等等。
在这些人像摄影中,摄影本体语言一般较为淡化,而在所剩无几的摄影本体语言中,绝大多数已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甚至还会有所扭曲。比如在用光上说,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更多地采用了正面光和柔光;在曝光上说,为了使肤色显得更白,经常采用曝光过度的方法。
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顾客,这是无可厚非的。赏心悦目就是使顾客和普通大众的身心得到愉悦,所以,这种人像摄
影本身就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种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把万千大众吸引到影楼里,而这成为中国摄影艺术尤其是业余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
既然摄影作品具有吸引大众的能力,就说明摄影作品具有引导大众的审美倾向的能力。这种以赏心悦目为代表的商业人像摄影流行十年以来,大众的审美倾向已经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而且,近年来,随着一批极富艺术表现力的青年摄影师对商业摄影的突出贡献,使的目前的人像摄影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惟妙惟肖
摄影术的出现使得人像再现的“相象”问题变的轻而易举,当代人像摄影的发展又似乎脱离了这一发展方向,尤其是流行的当代商业人像越来越不象本人,而离惟妙惟肖的距离也显得更为遥远。这里的惟妙惟肖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相象”,而是在赏心悦目基础上的神形兼似。
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摄影本体语言和非摄影本体语言的正确运用
摄影本体语言的运用不以是否赏心悦目为唯一依据,而以能否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为主要依据,用光自然考究,曝光准确,体现正常肤色及质感。化装道具不过分张扬和哗众取宠。化装的目的不时掩盖什么,而是要进行衬托,道具只是修饰而不是表现什么。
2:精妙的神态捕捉和眼神塑造
神态的捕捉是摄影师永恒的主体,也是一幅人像摄影作品能否做到惟妙惟肖的关键。,在柔美型的当代人像摄影中,应该说在这一点上做得是很不错的。
在在眼神的塑造上就有所欠缺了。这主要是由于摄影用光的平淡造成的。正面的柔光所营造的高调是很难突出眼神的。所以通过光线的运用来表现人物的眼神是这一境界的人像作品的关键。
三、个性飞扬
人像摄影中个性的张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张扬被摄人物的个性,二是张扬摄影者的个性。
从被摄影者的角度出发,拍摄人像的目的无非是留念、欣赏及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从这一点上说,摄影师就是要帮助被摄者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而从摄影者的角度出发,他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要通过摄影手段、借助于模特的表现能力来表现自己的摄影创意,来体现自己的摄影风格乃至通过摄影语言来诉说自己对生活的确理解。
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独特的摄影本体语言
从摄影语言的运用上说,第一境界人像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一般流于平淡,第二境界人像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趋于自然,第三境界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重在卓然不群。
用光是摄影最独特的本体语言。
如谢墨拍摄的《对影双姝》,巧妙地利用阴影,营造了奇妙的错觉,令人过目难忘。又如朱恩光的《圣徒》,柯林•托马斯的《一线光明》,萨博•亚历萨顿的《纯》等等。摄影本体语言妙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2:独特的而简练的戏剧性情节
如阿德莱尔•穆萨威拍摄的《生命中的阴影》,画面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摄影者苦心经营的光影效果中诉说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它不是一部电视剧,但却似乎比一部电视剧要说的更多。当然,这幅作品在用光和构图上也都有独到之处。
3:展现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
纯粹的人像摄影也许是不包括自然的,但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危机时代,不少摄影者把镜头对准了自然,对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或是热情的讴歌,或是尖锐的批评。
不管是卡尔•考雷的《人与太阳》还是易水生的《人与太阳》,都表达了人与自然融合的渴望。
4:强烈的视觉冲击
无论是匠心独具的光影、别出心裁的构图还是创新大胆的镜头运用,其目的都是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张扬被摄人物的个性就是使拍摄出来的人像摄影作品要与众不同而富于戏剧性的。而摄影者个性的张扬要通过自己个性化的摄影本体语言来展现自己对摄影的理解、对被摄人物的理解、对人像摄影的理解,甚至对生活的理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作品就是摄影者无声的自白。
四、诠释生命
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刻画了人物的灵魂,是因为它讴歌了生命的伟大,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因为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大悲大喜。
从人的个体来看,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深刻地记录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悲伤或是喜悦,或是思索或是呐喊。也正是因为它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这样的摄影作品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同时它讴歌了生命的可贵与伟大,面对这样的作品,每一个观众都将为拥有生命而自豪。
从人类社会的总体来看,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大悲大喜。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的意义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肖像的意义。它是社会的象征,是时代的象征,是历史的象征,从这一意义上说,人像摄影的意义远不止被摄者的留念和摄影者的个性张扬。
伟大的人像摄影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强烈的情感冲击
2:反映了生命存在的价值、讴歌了生命的伟大
3: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大喜大悲
4:反映了被摄人物特殊的人格魅力
5:摄影本体语言的淡化
比如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系列照片中的《大眼睛的小姑娘》,由于它拍摄出了失学儿童渴望的目光、承载了无数失学儿童的希冀,所以她震撼了无数国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这幅看似普通的人像摄影作品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如倍受布勒松推崇的匈牙利摄影家马丁•芒卡西拍摄的《三个黑人小孩奔向大会》的照片,虽然连三个主人公的脸都没有看到,但却使所有观察者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伟大。这幅摄影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能会令观察者终生难忘。
又如哈尔斯曼拍摄的邱吉尔,冷峻的面庞、犀利的目光无不显示了这位铁腕政治家的心灵世界,也是那一难忘时代的精神象征。而他拍摄的爱因斯坦者几乎成了科学的代表符号。据说在拍摄这张照片时爱因斯坦者正陷入对在广岛爆炸的原[敏感字]的沉思,可以看到,在爱因斯坦睿智的目光中,有沉重的悲哀,而这也是这张照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当然,这两幅摄影作品的成功与被摄人物的特殊人格魅力不无关系。而这些伟大的摄影作品似乎有一共同的特征,即摄影本体语言又趋于平淡。
以上对人像摄影作品艺术境界的分析并不是对人像摄影作品的简单的高下评判,具体的一幅摄影作品也很难明确的划入哪一境界。但任何一种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都可能可以达到使观察者得到艺术享受的目的,只是体会不同而已。
你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作品:用光、构图、影调、景别、主题内涵
用光:这幅作品中采用的是什么光,自然光还是灯光,顺光,逆光,顶光,底光还是侧光,侧逆光;作者这样用光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是什么
构图:根据作品构图具体分析,一般不用说的太深,明白把被摄主体放在九宫格的那个位置上大致能有什么作用就行
影调:也就是整张照片的色调,冷色还是暖色,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和气氛
景别: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作者采取的是那种景别拍摄
主题内涵:这是最重要的,这张照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或是艺术理念,甚至它的社会意义在没有接触到人像摄影以前,我也拍过不少人像照片。在每次拍摄之前总要警惕的告诉自己,一定要注意构图,别把照片拍歪了。一定要把脸上的曝光过一点,这样显的好看等等。一些模式化的提示,似乎这样就能拍出好照片。慢慢的我也习惯了这种传统的拍摄方式,甚至有些喜欢上了它。通过四周课程认真细致的研究,我对摄影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人像摄影方面,当我把我的理解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来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叫我头痛的难题,那就是如果把自己的想法直接打出来,并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必须找到一个平台,或是一个载体。我在一堆又一堆的人像摄影中苦苦的寻找着,最终邓伟拍摄的世界名人的照片打动了我。我决定用他的摄影作品作为我最后一周分析作业载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为了拍摄以色列总理拉宾,邓伟前后联系了三年。1994年底,他接到了拉宾总理办公室发来的传真“如果您的时间合适,拉宾总理也有时间,我们希望能安排一次在特拉维夫的愉快会面。”拉宾总理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在去领奖前的忙碌当中,特意留给邓伟十几分钟的拍摄时间。 当邓伟如约来到拉宾的办公室,他正在会议室开会。邓伟选好了一个靠窗的角度,支起了相机。背景的选择是肖像摄影的造型元素之一。在布置背景时,邓伟有意搬开了影响主体形象视线表达的许多小纪念品。他注意到一旁有一个阿拉伯人送给拉宾总理的礼物、是落在橄榄枝上的和平鸽。他把它放在了画面的背景处,认为它是人们共同渴望和平的精神实质的外化。 瞬间抓拍的成功在于激发拍摄对象的兴奋感。在为以色列总理拉宾拍照时,可能是连续工作的缘故,他显得精神有些疲惫。因为邓伟知道他是一位有着28年军旅生涯的老兵,于是大声提醒道:“您昔日驰骋疆场的军人风采哪里去了”拉宾被问话刺激得亢奋起来,他脸上的倦意一扫而光,肌肉收紧,目光深远。在拍摄的过程中,他就那么挺直了身子、一动未动。(摘自--<<我眼中的世界名人—邓伟看世界>>) 在邓伟写的说明中,我明白了在人物摄影中两大要素。一是策划,二是控制。所谓策划就是在拍摄前一定要计划好,要揣测人物的心理,性格,从各个渠道了解他,然后做出一个自己对拍摄对象独特的判断。我认为策划这一步,是人物摄影中最自由的一步。因为它几乎不受限制。你可以用所学到的全部的美学知识和摄影理论来完成你眼中这个人物的塑造。控制是服从于计划的,计划好后的一系列工作是非常烦琐和多变的,如果摄影师不能有效的控制的话,那么再好的计划也是白费。我在观看邓伟的作品时还发现邓伟对作品中的细节刻画十分注重。通过细节来突出人物神态最终拍出一张带有灵魂的作品。这张照片在细节刻画上可算是精彩至极。那一行行模糊的公式,抛物线,衬托着大物理学家杨振宁那祈祷式的姿势。仿佛从艺术角度阐释了这位大物理学家一生的追求。现在回想起我以前拍摄的人像照片,可以说没有任何细节刻画。至多是摆了几个哗众取宠的样子,现在怎么看都觉得空洞无聊。我认为摄影与美术十分相似,它们都是对事物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在评价标准上我想抛去风格和不同的审美见解,剩下的就是看谁的作品表达的更充分了。作品的充分与否在于对作品主题的刻画是否深入。细节的刻画决定着深入的程度,细节越精致,主题就越充分。对细节的创作和把握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它需要摄影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除此之外还要有敏锐的,对生活的观察力。我坚信一个没有生活的摄影师永远只是一台死板的摄影机。关于生活实在是太深奥了,确实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坐下来好好的钻研它。在这四周的研究课中,我们对摄影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我想在今后的摄影道路中还需要我们更好的去摸索,去发现。
浅谈人像摄影三大法则之人像摄影技巧
人像摄影是最受欢迎的摄影题材之一,人像摄影着重在对人物姿态与神韵的充分表现,这有赖柔美的焦外成像、精准的用光及补光,以及灵活有创意的构图。人像摄影技巧,不只可以运用于外拍美少女题材,也可以用在人文摄影主题,来看看专业摄影师的人像摄影三大法则。
镜头推荐
人像摄影对镜头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大光圈上,以获得良好浅景深效果。在焦段的选择上,人像摄影也有其独特之处:通常85至135mm被称为人像焦段,因为在这焦段范围内拍摄人像时,摄影师和被摄者的距离适中,容易获得更为自然的透视效果。相比之下,广角镜头容易表现出夸张的面部透视,而超过135mm的长焦镜头则容易把人脸「拍平」,使立体感不足。
但凡事总有例外。对范围较大的环境人像而言,有时也可以用到35mm的广角镜头;而介于35mm与85mm的50mm标准镜头由于视角平实,成为可进可退的特殊焦段,应用也比较广泛。
推荐镜头(以Canon为例)
人像焦段推荐镜头:EF 85mm f/12L USM II
环境人像推荐镜头:EF 35mm f/14L USM
特殊焦段推荐镜头:EF 50mm f/12L USM
应用灵活长焦变焦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USM II
摄影技巧01:光线的运用
顺光
是最常见的用光方式,也最容易掌握,不必考虑太多光线控制问题,有助初学者把握模特儿的姿态,获得自然拍摄效果。缺点是戏剧感相对较弱,须在模特儿姿态和构图上多下工夫:第一,光线要和人物错开一定角度,以强化层次感;其次,尽量选择黄昏和黎明时拍摄,避免光线过于强烈生硬。
侧光
和顺光相较,侧光的拍摄更容易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使人物轮廓鲜明立体,非常适合强化性格。侧光拍摄时须注意反差,如果明暗反差较大,则须在另一侧适度补光,以免造成过于严重的「阴阳脸」。
逆光
逆光和顺光正好相反,光线从模特儿身后往镜头方向照射,这种特别的光线会产生非常别致的效果。逆光拍摄最好使用M模式,以准确控制曝光。视曝光参数不同,逆光有三种表现方式。其一是对主体曝光,使背景过曝,能产生强烈光感,给人温暖宁静的感觉;其二是对背景曝光,使得主体欠曝,形成剪影,表现人物线条感;其三依然是对背景曝光,但对主体追加补光,使得人物和背景均能充分曝光,而人物由于逆光亦产生轮廓光,制造出特殊光感。
顺光运用在人像拍摄时效果较为平实,因此需要在人物姿态和构图上多下功夫。
创造光线
人像摄影是使用人造光最多的摄影领域之一。在实际拍摄中,自然光难免有种种限制,这时「创造」可以操控的光线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外拍时带上一两支可以灵活操控的外接闪光灯,按照拍摄意图布好位置、设定无线引闪,能为外拍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反光板也是人像摄影的一大利器。闪光灯在室外使用时容易使人物看起来偏蓝,使用反光板补光则没有这种顾虑;且由于借用的是自然光,效果非常柔和自然,非常适合室外拍摄的补光。在室内拍摄时,巧妙利用墙面反光(跳灯)拍摄,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特殊光线的处理
顶光和底光是最不适合人物表现的光线。顶光会让模特儿的鼻子产生难看的阴影,底光则会让眼睛陷入阴影之中。如果外拍时必须在中午时拍摄,可采用反光板、外拍灯等器材改变光线方向。此外,也可在树荫或建筑物屋檐下拍摄,不仅能柔化光线,往往也能产生戏剧性的光效。
摄影技巧02:构图的运用
构图的主要目的在于突出主体,同时弱化与表现主题无关的内容。在人像拍摄中,主体自然是人:环境杂乱的时候,可以让背景虚化突出主体;若不使用浅景深,也可利用环境,使色彩和线条适于烘托人物,从而更清楚地突出主体。
永恒的黄金分割
将人物放在画面黄金分割的`位置,可取得和谐的画面效果。若是拍摄半身像或面部特写,通常会将面部或眼睛放在黄金分割点上,看起来效果最佳。
点构图远景环境人像
在开阔场景拍摄时,可将人物作为一个点置入画面中,使人物和环境巧妙结合在一起,让整体效果更协调。这种拍摄方式与传统人像较不同,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对角线构图
拍摄使将相机略微倾斜,使模特儿横亘画面对角线,能打破平衡感也会给人新鲜感,使画面更有活力。
S形构图让模特儿头、胸、臀三部位不在同一平面上,而呈现S形曲线,能使画面展现动感。
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通常来自坐姿。比如你可以让模特儿侧坐,弯起一条腿形成三角形构图,这样能使画面产生一种内在的稳定感。
这些当然并不是人像摄影中所有的构图方式。事实上当你拍得多了,就可以凭着感觉来决定构图,只须将人物形态抽象成简单的点线面,再分析其造型特征,就能妥善掌握画面构图。
外拍时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创造光线为人物补光,可轻松拍出更符合理想的画面。
摄影技巧03:人像摄影姿态处理
站姿
站姿是人像摄影中最常见的姿势,比较适合下肢修长、身材比例较好的模特儿使用,可展现全身曲线和动作。运用站姿时要避免人物姿态僵硬古板。
坐姿
协调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表情,同时呼应下半身。应尽量避免模特儿小腿和手的呼应过于对称,否则容易显得死板。
躺姿
表现模特儿轻松惬意的感觉时也常用到。侧躺较平躺更为常见,而两只手的位置务必根据角度变化灵活调整,以丰富画面构图。
蹲姿
蹲姿较适合可爱但身材不高的模特儿,以凸显纯真可爱的效果。和坐姿相比,蹲姿可突出模特儿腰部的曲线,但会让画面下半部显得较重,上半身略显单薄;可找一些植物或道具作为前景,往往能有意外的惊喜。
动态姿势
以摄影师抓拍为主,主要是跑、跳等运动中的姿势。摄影师必须透过各种方式,尽量强化动感;侧面的角度、剪影的使用、水平线的打破、广角镜头的夸张变形都可能用到。能营造漂亮的虚化效果,这在人像拍摄中非常讨喜。
手部的姿态处理
模特儿的手多半是画龙点睛的元素,可平衡画面或塑造情绪。手可说是最灵活也最复杂的体态元素,处理好手的姿态,就能成功处理模特儿的体态了。
摄影师与模特儿的沟通
为摄影师须在拍摄时给模特儿清楚指示,例如姿势和表情是否到位,哪些动作可以再更强一点。千万不要闷着头调整器材,这会让你的模特儿难以维持在最佳状态。当然,工作之余休息一下还是必需的,在每个拍摄阶段结束的空档,可以让模特儿看一下之前拍摄的作品,不但可以活络气氛,亦可指出模特儿的不足,提供下个阶段的行动参考。
眼神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Canon EOS 5D Mark III+EF 400mm f/4 DO IS USM, f/45, 1/320, ISO 800。
;1 定好构图:找好拍摄场景,选好角度和光线,尽可能避免背景杂乱或干扰,保持主体突出。
2 控制光线:选择合适的光线强度,不要过于强烈或柔和,投射角度要合适。
3 调整相机设置:选择大光圈的光线、快速反应的相机快门,使画面更清晰、亮度更合适、色彩鲜明。
4 管理拍摄位置:选择适当距离或放大倍数,使主体可以清晰且全面地出现在拍摄者的镜头中。
5 清晰焦点:调整合适的聚焦距离,让人像清晰明朗,主题清晰,不带明显模糊感。
6 处理后期:可以用软件处理和优化照片,调整色彩和亮度等,以使照片更具审美、更好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