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表达了什么情感

广陵散表达了什么情感,第1张

嵇康与《广陵散》

二 嵇康与《广陵散》的精神契合

《广陵散》有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底蕴,其旋律如何呢?“现代音乐史专家对该曲研究十分细致,他们认为:《广陵散》的旋律显得非常丰富多变,感情起伏也较大。正如北宋《琴苑要录·止息序》所说,它在表达“怨恨凄感”的地方,曲调幽怨悲凉;在表达“怫郁慷慨”的地方,又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的气势不仅有戈矛杀伐的悲壮,更有战鼓雷鸣的慷慨,可见此曲弹奏的难度极高,综合了各种技巧,据书载“能弹《广陵散》者,唯叔夜一人而已”。《广陵散》虽“声调绝伦”,但本即具有激昂,愤慨之曲调基础,《太古遗音》之跋即谓之“其声忿怒急噪,不可为训”。全曲一种愤慨不屈之浩然之气,跌宕起伏,变化急剧,所谓“纷披灿烂,戈矛纵横”,以致触怒大儒朱熹,斥之“其声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著有《声无哀乐论》的嵇康强调音声来源于自然的本质,而与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无关,嵇康临刑前,神气不变,但曲为心声,以此曲来发泄心中的感情。

其次,嵇康与《广陵散》也具有神秘性。嵇康在当时是士人心目中的领袖,而且随着时空的推移,使嵇康形象更为神秘和扑朔迷离。《晋书》载:“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其神心所感,每遇幽逸如此。”加上他的个人修养,连王戎亦常说:“与康居山阴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更使他蒙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色彩。其潇洒俊逸的风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仰俯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一直是世人模仿的对象,却无人能及。《文选》注引孙绰《嵇中散传》:“嵇康作《养生论》,入洛,京师谓之为神人。”而颜延之在《五君咏》中描述:“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晋书·嵇康传》载“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这些都给人一种不是凡人的感觉,很神秘。他傲视整个社会,“尚任奇侠”,其卓越风姿的不可企及性,更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而且嵇康相信有神仙的存在的,他在《养生论》中称:“夫神仙虽不目见,染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使其形象更为飘逸悠远,如坐云端而不可捉摸。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共同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其崇高形象影响力之大,不得不让人钦叹称奇。而他与《广陵散》的结缘更是神奇古怪,众说纷纭。据《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说嵇康夜投月华亭,此亭由来杀人,但康“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一声称“身是故人”的鬼魅提头相见,与康“共论音声之趣”,授之《广陵散》,且与康誓曰:不得教人。天明而去。其间以鬼魅现身授琴,给嵇康与《广陵散》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关于《广陵散》的流传问题更是各抒己见,有人说《广陵散》并没有随着嵇康的死亡而失传,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一为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谱前记云:“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六年矣!”再,明汪芝《西麓堂琴统》有两个不同的谱本,称甲、乙谱。对于《广陵散》的传说至今不断,今有金庸,将其写成《笑傲江湖》,并在书中描写“曲长老一连掘了二十九座古墓,终于在东汉蔡邕的墓中觅到了《广陵散》,二人依此自创了《笑傲江湖曲》”,颇有神秘色彩,而书中正邪两派的领袖人物却因此成为了知音,“此辈俗人,怎懂得你我以音律相交的高清雅致?”可见《广陵散》的绝世而独立的崇高形象。而聂政作为《广陵散》的一个主要人物,其刺杀行为也充满了神秘和悲壮感,后人也有不少以他为原型的文学作品出现。

再次,嵇康与《广陵散》都有着悲剧性。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谈到魏晋文人的觉醒之时说:“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与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经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伪的或值得怀疑的,他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由此形成了魏晋风度这样率性而动,慷慨任气,以及服药饮酒,扪虱而谈等等放达不羁的行为。《世说新语》说:“名士不必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而这“只是魏晋风度的表象,产生这种表象的内在精神,却不是这些行迹本身所表现出的绝对自由精神”, “而是文人名士主体自身的内在冲突,即追求自由的自我与另一个遵从传统价值的自我之间的冲突”[3](P.303)。在放荡不羁的外表下隐伏着的是强烈的儒家入世情怀。有人评品嵇康为魏晋之时能称得上真名士第一人,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冯友兰先生曾说:“嵇康本来是一个矛盾的人,如果把他的《幽愤诗》和《家诫》和《与山巨源绝交书》比较起来,他的思想和行动中的矛盾就更大,更显著了。也许在他看来,这些并不算是矛盾。”确实如此,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嵇康慷慨陈词:“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宣言:“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幽愤诗》中“恃爱肆姐,不训不师。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庄》《老》,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而在《家诫》中对于子女的嘱咐却是截然相反,充满了庸俗的生存之道,“失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非之形著失,故不可不慎”,叮咛儿子“守之无贰”,“坚执所守”,“慎言语”。也就是说,其实在嵇康内心遵从的又是封建礼教的那一套的。可以说嵇康是人格分裂,他的思想极为复杂,内心向往出世的山林隐士的闲适生活,而现实的压力及常态却又让他无法逃避,但是他骨子里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热血男儿。一种健全,正常,完善的人格,应是内在理想人格与外在行为人格完美的统一,但当嵇康看到他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时,他的思想就承载着巨大的痛苦,而痛苦就是来源于以历史与理想关照现实之后发现的无法忍受的巨大落差,正如加缪所说:“就是希望着的精神和使之失望的世界之间的分裂”,这意味着主体精神的极度彷徨与痛苦。人的历史其实是人与自然分离的历史,人类文明努力把人从自然中解脱出来,成为现实的、社会的人。但是长此以往人与自然间就很容易失去平衡点,魏晋南北朝就是对人性压抑的一次控诉与反叛,努力寻找人与自然的平衡,与春秋战国时生命本体意识萌发遥相呼应,而嵇康就是发展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乌纳穆诺曾说过“除非我们受到压抑,否则我们从来不注意我们曾拥有一颗灵魂。”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而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在乱世中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酷刑。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也同时寓示着精神层面的无主性,这就容易造成人精神上的彷徨。嵇康亦是如此,旧礼教在面前坍塌,新的教化又没有建立起来,个人对于社会及历史的反思,造成自我的分离,也就是牢固的旧礼教思想,与在现实体验中获得的感受相冲突,从而酿成了他矛盾性格的悲剧性。

中国的文人名士,最容易被英雄人格所吸引,嵇康亦是如此,希望之于行动前彻底毁灭,而内心又不能完全放弃。有句话说得好,魏晋时期的士人的悲剧就是“他们分明已经知朝政腐败到无可为的地步,而且以其一片忠心,强扶持之,披潇洒风流之举世荣名,而未能脱尽儒生之迂腐,最后当然就非走向悲剧结局不可。”

中国传统的思想就是“和”与“中庸”,就算是在魏晋时期,这种思想依然在当时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追求的是保持名教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强调的是个人服从社会,而嵇康的高蹈迈世和崇尚隐逸,时不时触及当政者的敏感处,是玄学发展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不能被完全接受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封建时期不能被明显地摆在台面上讲的人,却成为他死了五十年之后,人们竞相模仿的偶像,形成了“嵇康情结”。但他们模仿的也不过是表面的皮毛而已,不能真正懂得嵇康真实的内心世界。只是嵇康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有着飘逸的风度,能保持自我的高洁,追求个性自由,散发出与传统所不同的奇异的美,将当时人们内心向往而不可及与内心承受的折磨和痛苦宣泄出来了,也就是通过嵇康将痛感转化为快感,也只是一种风尚而已。唯一让每个人心中感动并震撼的,应该就是嵇康视死如归的殉道精神。他们身上也正是缺少这种品质,所以对自己心中向往却又不能真正去实践的理想充满了崇敬的感情。

在魏晋这样一个混乱无序的时代,生命短暂,今日不知明日之命,生命的无常激发的生命意识也是最强的。既然明日不可知,那就暂且享受今日,“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与众人纵欲的消极人生态度不同,嵇康却是以另一种方式珍爱生命,还因此著作了《养生论》,主张节欲养生,“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丧里俱济”,形神兼养,全面养生,强调“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等精神上的自我修养功夫。并与向秀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可以说是对当时广泛的纵欲行为的一种反思。但是就算怎么养生,也免不了政治的迫害,抵挡不住来自社会权力机构的威胁,有句话说得好“人的历史就是人被压抑的历史”,人总是被自己所创立的东西困住,受制于文明暴力。生命不能自主,这是当时士人的无奈。

总的来说,嵇康这是一种“正义的毁灭”,也可以说是“自我的毁灭”。在他死后,“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晋书·嵇康传》)但这都只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与逃避。“中国本来就少有哭抚叛徒的吊客,那些曾为嵇康出狱上书的名士或许会在暗夜处扼腕叹息,但绝不敢再站出来以身试法”。[2](P.165)陶源明的挽歌写得好:“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广陵散》包含的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也具有悲剧的意义。《抱朴子》这样评价聂政:“荆轲、聂政,勇敢之圣也。”在《聊斋志异》中以聂政为原型写的《聂政》,描述了聂政死后化为魂救女的事迹,异史氏评曰:“其视聂之抱义愤而惩荒*者,为人之贤不肖何如哉!噫!聂之贤,于此益信。” 可见对于聂政的好感。郭沫若曾写历史剧《棠棣之花》,歌颂聂政的侠义精神。然而,聂政又的确是一个悲剧人物,不管他是士为知己者死,还是为父复仇,他的目标都是那么的明确和坚定,放弃生命中的一切,就只是为了刺死韩相/韩王,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他没有嵇康那样的双重人格,有的是悲壮的刺杀行动。唐睢曾说:“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唐雎不辱使命》)然而他虽然勇猛,却也有着一颗对亲人的爱心,也有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才会在成功之后自刎,甚至“犁剥面皮,断其形体”,就是为了不让亲人认出来。聂政的行为显示了刺客与文人性格的极大不同,却又都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牺牲精神,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共通点,相信嵇康在临刑弹《广陵散》的同时,一定会想到聂政,通过琴穿越时空把彼此的命运连接了起来。可以说的是,聂政是死于忠义/孝的,是封建思想的一个典型表现,他是一个武人,对于乱世,厮杀等都没有太多的思考与反省,相反,这正是他的人生;而嵇康呢,看似是“迕世”,可是骨子里却是传统的封建礼教,也可以这样说,他其实一部分原因是死于这个的。就象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讲到嵇康,阮籍这样说的:“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但又于此可见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一语道破天机,串联起嵇康与聂政相同的人生根基。

嵇康与《广陵散》都具有一种打破常规的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平衡”。而嵇康恰恰是愤世傲俗,在温情脉脉的传统文化长河里展现一种绝尘的美,与“中庸”、“平和”相距甚远。《广陵散》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古乐中有着“杀伐之声”的乐曲,也有着悲壮的历史内涵,与嵇康人格相契合。而琴作为“士”的精神表征,其声纤细、柔和,是“养心”之物。如此脆弱的琴弦如何能承载如此激烈愤慨情感的音乐?而嵇康做到了,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之,却创造了中国文化历史上流传千古的绝唱。

虽然两者都笼罩着悲剧色彩,然而也都因此而具有了崇高性。死亡并不是终结,“大悲剧作家席勒说:生命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这是“悲剧”给我们最深的启示。悲剧中的主角是宁愿毁灭生命以求‘真’,求‘美’,求‘神圣’,求‘自由’,求人类的上升,求最高的善”。嵇康就以他悲剧式的一生,体现了他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三 嵇康对《广陵散》的精神超越

同时,嵇康对于《广陵散》又有超越。首先,在琴艺上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嵇康熟悉各种乐器,尤其擅长操琴。向秀《思旧赋》云:“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再加上他的聪慧“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晋书·嵇康传》)。由嵇康手中弹出《广陵散》,相信果真是声调绝伦。

其次,就是嵇康与《广陵散》情感上的共鸣。如上述,嵇康与聂政共同的悲剧性,让嵇康对于《广陵散》中所表现的情感深有体会,而且借此抒发心中淤积的复杂的感情。嵇康当时的心理状态是如何的,我们只能推测,应是悲愤与后悔之后沉淀的坦然,一如聂政事成之后从容自刎,脱离了现实的苦痛,真正可以将自己从生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了,大胆地抒发心中所想,再无左右为难之牵绊,所以能给世人留下如此充满“杀伐之声”的乐曲,也确实流露了心中的情绪。就此,《广陵散》净化了嵇康复杂的感情,同时嵇康也升华了《广陵散》,扩大了它的视听范围,使其原本可能籍籍无名,通过嵇康的重新理解与演绎,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再次,临刑弹这一场景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广陵散》已经是“愤怒躁急”了,而刑场又是关乎性命的场所,就如同坟场,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在这里要讲到的是音乐与环境的问题,一曲出色的音乐,如果配上与音乐意境相合的环境,这对于演奏者和欣赏者都是大大有利的,更容易让人容入到音乐的情感中,从而体会出音乐深层次的内涵,所谓“言外之意”和“弦外之声”,超越物化层面而达到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其“顾视日影,索琴而弹”,这样一幅悲壮的画面与《广陵散》结合,产生了更好的效果,画面为声音提供形象和气氛,声音为画面提供意境和想象。美国著名的记录片制作人托马斯·斯金纳认为,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应该是“1+1=3”的关系,也就是说,音乐与画面在一起能够创造出第三种意境,引导受众心理的联想。即将冤死的命运和刑场,再与《广陵散》这一充满抗争与怨恨的曲子配合,可以说是最佳的搭档。将几百年前聂政的悲壮事迹一一再现,并给予升华的演绎,使心和物,主体和客体,内涵和形式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还有,就是此次弹奏的唯一性。纵观古今,世上如此唯美地演绎《广陵散》,除了嵇康恐怕再无第二人。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此情此景此人,已不复在。所以说,正因为它的不可再,它的唯一性,所以更让他深入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段千古神话。“斯人已远逝,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嵇康与《广陵散》渊源颇深,之所以他们的名字总是被人一起提起,是因为他们相互的促进,同时嵇康对于《广陵散》,除了共通之外,还有超越。通过了嵇康对于《广陵散》的演绎,使其两者都在中国史上熠熠生辉。

嵇康与《广陵散》

二 嵇康与《广陵散》的精神契合

《广陵散》有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底蕴,其旋律如何呢“现代音乐史专家对该曲研究十分细致,他们认为:《广陵散》的旋律显得非常丰富多变,感情起伏也较大正如北宋《琴苑要录·止息序》所说,它在表达“怨恨凄感”的地方,曲调幽怨悲凉;在表达“怫郁慷慨”的地方,又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的气势不仅有戈矛杀伐的悲壮,更有战鼓雷鸣的慷慨,可见此曲弹奏的难度极高,综合了各种技巧,据书载“能弹《广陵散》者,唯叔夜一人而已”《广陵散》虽“声调绝伦”,但本即具有激昂,愤慨之曲调基础,《太古遗音》之跋即谓之“其声忿怒急噪,不可为训”全曲一种愤慨不屈之浩然之气,跌宕起伏,变化急剧,所谓“纷披灿烂,戈矛纵横”,以致触怒大儒朱熹,斥之“其声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著有《声无哀乐论》的嵇康强调音声来源于自然的本质,而与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无关,嵇康临刑前,神气不变,但曲为心声,以此曲来发泄心中的感情

其次,嵇康与《广陵散》也具有神秘性嵇康在当时是士人心目中的领袖,而且随着时空的推移,使嵇康形象更为神秘和扑朔迷离《晋书》载:“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其神心所感,每遇幽逸如此”加上他的个人修养,连王戎亦常说:“与康居山阴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更使他蒙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色彩其潇洒俊逸的风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仰俯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一直是世人模仿的对象,却无人能及《文选》注引孙绰《嵇中散传》:“嵇康作《养生论》,入洛,京师谓之为神人”而颜延之在《五君咏》中描述:“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晋书·嵇康传》载“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这些都给人一种不是凡人的感觉,很神秘他傲视整个社会,“尚任奇侠”,其卓越风姿的不可企及性,更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而且嵇康相信有神仙的存在的,他在《养生论》中称:“夫神仙虽不目见,染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使其形象更为飘逸悠远,如坐云端而不可捉摸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共同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其崇高形象影响力之大,不得不让人钦叹称奇而他与《广陵散》的结缘更是神奇古怪,众说纷纭据《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说嵇康夜投月华亭,此亭由来杀人,但康“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一声称“身是故人”的鬼魅提头相见,与康“共论音声之趣”,授之《广陵散》,且与康誓曰:不得教人天明而去其间以鬼魅现身授琴,给嵇康与《广陵散》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关于《广陵散》的流传问题更是各抒己见,有人说《广陵散》并没有随着嵇康的死亡而失传,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一为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谱前记云:“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六年矣!”再,明汪芝《西麓堂琴统》有两个不同的谱本,称甲、乙谱对于《广陵散》的传说至今不断,今有金庸,将其写成《笑傲江湖》,并在书中描写“曲长老一连掘了二十九座古墓,终于在东汉蔡邕的墓中觅到了《广陵散》,二人依此自创了《笑傲江湖曲》”,颇有神秘色彩,而书中正邪两派的领袖人物却因此成为了知音,“此辈俗人,怎懂得你我以音律相交的高清雅致”可见《广陵散》的绝世而独立的崇高形象而聂政作为《广陵散》的一个主要人物,其刺杀行为也充满了神秘和悲壮感,后人也有不少以他为原型的文学作品出现

再次,嵇康与《广陵散》都有着悲剧性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谈到魏晋文人的觉醒之时说:“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与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经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伪的或值得怀疑的,他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由此形成了魏晋风度这样率性而动,慷慨任气,以及服药饮酒,扪虱而谈等等放达不羁的行为《世说新语》说:“名士不必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而这“只是魏晋风度的表象,产生这种表象的内在精神,却不是这些行迹本身所表现出的绝对自由精神”, “而是文人名士主体自身的内在冲突,即追求自由的自我与另一个遵从传统价值的自我之间的冲突”[3](P.303)在放荡不羁的外表下隐伏着的是强烈的儒家入世情怀有人评品嵇康为魏晋之时能称得上真名士第一人,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冯友兰先生曾说:“嵇康本来是一个矛盾的人,如果把他的《幽愤诗》和《家诫》和《与山巨源绝交书》比较起来,他的思想和行动中的矛盾就更大,更显著了也许在他看来,这些并不算是矛盾”确实如此,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嵇康慷慨陈词:“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宣言:“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幽愤诗》中“恃爱肆姐,不训不师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庄》《老》,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而在《家诫》中对于子女的嘱咐却是截然相反,充满了庸俗的生存之道,“失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非之形著失,故不可不慎”,叮咛儿子“守之无贰”,“坚执所守”,“慎言语”也就是说,其实在嵇康内心遵从的又是封建礼教的那一套的可以说嵇康是人格分裂,他的思想极为复杂,内心向往出世的山林隐士的闲适生活,而现实的压力及常态却又让他无法逃避,但是他骨子里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热血男儿一种健全,正常,完善的人格,应是内在理想人格与外在行为人格完美的统一,但当嵇康看到他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时,他的思想就承载着巨大的痛苦,而痛苦就是来源于以历史与理想关照现实之后发现的无法忍受的巨大落差,正如加缪所说:“就是希望着的精神和使之失望的世界之间的分裂”,这意味着主体精神的极度彷徨与痛苦人的历史其实是人与自然分离的历史,人类文明努力把人从自然中解脱出来,成为现实的、社会的人但是长此以往人与自然间就很容易失去平衡点,魏晋南北朝就是对人性压抑的一次控诉与反叛,努力寻找人与自然的平衡,与春秋战国时生命本体意识萌发遥相呼应,而嵇康就是发展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乌纳穆诺曾说过“除非我们受到压抑,否则我们从来不注意我们曾拥有一颗灵魂”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而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在乱世中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酷刑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也同时寓示着精神层面的无主性,这就容易造成人精神上的彷徨嵇康亦是如此,旧礼教在面前坍塌,新的教化又没有建立起来,个人对于社会及历史的反思,造成自我的分离,也就是牢固的旧礼教思想,与在现实体验中获得的感受相冲突,从而酿成了他矛盾性格的悲剧性

中国的文人名士,最容易被英雄人格所吸引,嵇康亦是如此,希望之于行动前彻底毁灭,而内心又不能完全放弃有句话说得好,魏晋时期的士人的悲剧就是“他们分明已经知朝政腐败到无可为的地步,而且以其一片忠心,强扶持之,披潇洒风流之举世荣名,而未能脱尽儒生之迂腐,最后当然就非走向悲剧结局不可”

中国传统的思想就是“和”与“中庸”,就算是在魏晋时期,这种思想依然在当时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追求的是保持名教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强调的是个人服从社会,而嵇康的高蹈迈世和崇尚隐逸,时不时触及当政者的敏感处,是玄学发展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不能被完全接受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封建时期不能被明显地摆在台面上讲的人,却成为他死了五十年之后,人们竞相模仿的偶像,形成了“嵇康情结”但他们模仿的也不过是表面的皮毛而已,不能真正懂得嵇康真实的内心世界只是嵇康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有着飘逸的风度,能保持自我的高洁,追求个性自由,散发出与传统所不同的奇异的美,将当时人们内心向往而不可及与内心承受的折磨和痛苦宣泄出来了,也就是通过嵇康将痛感转化为快感,也只是一种风尚而已唯一让每个人心中感动并震撼的,应该就是嵇康视死如归的殉道精神他们身上也正是缺少这种品质,所以对自己心中向往却又不能真正去实践的理想充满了崇敬的感情

在魏晋这样一个混乱无序的时代,生命短暂,今日不知明日之命,生命的无常激发的生命意识也是最强的既然明日不可知,那就暂且享受今日,“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与众人纵欲的消极人生态度不同,嵇康却是以另一种方式珍爱生命,还因此著作了《养生论》,主张节欲养生,“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丧里俱济”,形神兼养,全面养生,强调“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等精神上的自我修养功夫并与向秀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可以说是对当时广泛的纵欲行为的一种反思但是就算怎么养生,也免不了政治的迫害,抵挡不住来自社会权力机构的威胁,有句话说得好“人的历史就是人被压抑的历史”,人总是被自己所创立的东西困住,受制于文明暴力生命不能自主,这是当时士人的无奈

总的来说,嵇康这是一种“正义的毁灭”,也可以说是“自我的毁灭”在他死后,“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晋书·嵇康传》)但这都只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与逃避“中国本来就少有哭抚叛徒的吊客,那些曾为嵇康出狱上书的名士或许会在暗夜处扼腕叹息,但绝不敢再站出来以身试法”[2](P.165)陶源明的挽歌写得好:“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广陵散》包含的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也具有悲剧的意义《抱朴子》这样评价聂政:“荆轲、聂政,勇敢之圣也”在《聊斋志异》中以聂政为原型写的《聂政》,描述了聂政死后化为魂救女的事迹,异史氏评曰:“其视聂之抱义愤而惩荒*者,为人之贤不肖何如哉!噫!聂之贤,于此益信” 可见对于聂政的好感郭沫若曾写历史剧《棠棣之花》,歌颂聂政的侠义精神然而,聂政又的确是一个悲剧人物,不管他是士为知己者死,还是为父复仇,他的目标都是那么的明确和坚定,放弃生命中的一切,就只是为了刺死韩相/韩王,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他没有嵇康那样的双重人格,有的是悲壮的刺杀行动唐睢曾说:“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唐雎不辱使命》)然而他虽然勇猛,却也有着一颗对亲人的爱心,也有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才会在成功之后自刎,甚至“犁剥面皮,断其形体”,就是为了不让亲人认出来聂政的行为显示了刺客与文人性格的极大不同,却又都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牺牲精神,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共通点,相信嵇康在临刑弹《广陵散》的同时,一定会想到聂政,通过琴穿越时空把彼此的命运连接了起来可以说的是,聂政是死于忠义/孝的,是封建思想的一个典型表现,他是一个武人,对于乱世,厮杀等都没有太多的思考与反省,相反,这正是他的人生;而嵇康呢,看似是“迕世”,可是骨子里却是传统的封建礼教,也可以这样说,他其实一部分原因是死于这个的就象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讲到嵇康,阮籍这样说的:“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但又于此可见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一语道破天机,串联起嵇康与聂政相同的人生根基

嵇康与《广陵散》都具有一种打破常规的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平衡”而嵇康恰恰是愤世傲俗,在温情脉脉的传统文化长河里展现一种绝尘的美,与“中庸”、“平和”相距甚远《广陵散》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古乐中有着“杀伐之声”的乐曲,也有着悲壮的历史内涵,与嵇康人格相契合而琴作为“士”的精神表征,其声纤细、柔和,是“养心”之物如此脆弱的琴弦如何能承载如此激烈愤慨情感的音乐而嵇康做到了,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之,却创造了中国文化历史上流传千古的绝唱

虽然两者都笼罩着悲剧色彩,然而也都因此而具有了崇高性死亡并不是终结,“大悲剧作家席勒说:生命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这是“悲剧”给我们最深的启示悲剧中的主角是宁愿毁灭生命以求‘真’,求‘美’,求‘神圣’,求‘自由’,求人类的上升,求最高的善”嵇康就以他悲剧式的一生,体现了他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三 嵇康对《广陵散》的精神超越

同时,嵇康对于《广陵散》又有超越首先,在琴艺上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嵇康熟悉各种乐器,尤其擅长操琴向秀《思旧赋》云:“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再加上他的聪慧“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晋书·嵇康传》)由嵇康手中弹出《广陵散》,相信果真是声调绝伦

其次,就是嵇康与《广陵散》情感上的共鸣如上述,嵇康与聂政共同的悲剧性,让嵇康对于《广陵散》中所表现的情感深有体会,而且借此抒发心中淤积的复杂的感情嵇康当时的心理状态是如何的,我们只能推测,应是悲愤与后悔之后沉淀的坦然,一如聂政事成之后从容自刎,脱离了现实的苦痛,真正可以将自己从生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了,大胆地抒发心中所想,再无左右为难之牵绊,所以能给世人留下如此充满“杀伐之声”的乐曲,也确实流露了心中的情绪就此,《广陵散》净化了嵇康复杂的感情,同时嵇康也升华了《广陵散》,扩大了它的视听范围,使其原本可能籍籍无名,通过嵇康的重新理解与演绎,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再次,临刑弹这一场景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广陵散》已经是“愤怒躁急”了,而刑场又是关乎性命的场所,就如同坟场,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在这里要讲到的是音乐与环境的问题,一曲出色的音乐,如果配上与音乐意境相合的环境,这对于演奏者和欣赏者都是大大有利的,更容易让人容入到音乐的情感中,从而体会出音乐深层次的内涵,所谓“言外之意”和“弦外之声”,超越物化层面而达到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其“顾视日影,索琴而弹”,这样一幅悲壮的画面与《广陵散》结合,产生了更好的效果,画面为声音提供形象和气氛,声音为画面提供意境和想象美国著名的记录片制作人托马斯·斯金纳认为,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应该是“1+1=3”的关系,也就是说,音乐与画面在一起能够创造出第三种意境,引导受众心理的联想即将冤死的命运和刑场,再与《广陵散》这一充满抗争与怨恨的曲子配合,可以说是最佳的搭档将几百年前聂政的悲壮事迹一一再现,并给予升华的演绎,使心和物,主体和客体,内涵和形式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还有,就是此次弹奏的唯一性纵观古今,世上如此唯美地演绎《广陵散》,除了嵇康恐怕再无第二人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此情此景此人,已不复在所以说,正因为它的不可再,它的唯一性,所以更让他深入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段千古神话“斯人已远逝,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嵇康与《广陵散》渊源颇深,之所以他们的名字总是被人一起提起,是因为他们相互的促进,同时嵇康对于《广陵散》,除了共通之外,还有超越通过了嵇康对于《广陵散》的演绎,使其两者都在中国史上熠熠生辉

  咏史怀古

  一、

  积累咏史怀古诗的基本常识

  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咏史诗: 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诗: 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代表作家:

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3、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5、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6、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

  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⑴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⑵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⑶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③李商隐的《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⑷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

  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杜甫的《蜀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⑸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7、常用的技巧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1)抒情方式:①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②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A、《桂枝香》王安石 金陵怀古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B、《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赁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2)描写手法:①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对比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③虚实结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联想想象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修辞手法:拟人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第二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

  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象征、衬托、比喻、对偶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二、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体悟意图、领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

  弄清史实 → 体悟感情 → 分析技巧

  ★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

  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这是最基本的。

  举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解题步骤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 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怀什么古);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2)比喻。(手法)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1)、请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反衬。一二句先从视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再。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

1 关于柳的诗句及情感

关于柳的诗句及情感 1 关于描写柳的诗句以及其所表达的感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 关于描写柳的诗句以及其所表达的感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 写柳的诗句,以及表达的感情

咏柳诗歌赏析 柳树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

围绕它,无数文人学士创作了无数的华章名篇。研究它们,分析它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现择其一些名篇加以分析。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该诗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树比成一个风姿绰约的小家碧玉,妩媚动人,又运用设问加比喻的妙句,把春风比做一位能工巧匠,歌颂了充满生机的春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诗歌首联作者好象站在云天之上,视野从长安的章台街巷延伸到楚地的郢路,到处都是满目的柳树。人人都说它风流无比,我来到这儿又正是它最漂亮的时节。

沿着小桥一路走去,小桥到了尽头,而放眼望去,顺着长堤看去,一眼望不到头。颈联对仗工整,表现了作者对柳树的热爱之情。

尾联“忍”其实是不忍。怎能忍心看着柳絮飘花,飞上酒楼,扑打酒旗。

因为柳絮一飞,春天就即将过去。表现了作者对春光的热爱。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复带烟。

本诗描写的是秋日之柳,却先从春柳写起。柳条飞舞,追逐着东风,在酒筵之上,跟随着舞女翩翩起舞。

旖旎的春光使人如痴如醉,乐而忘返。三四句却陡起波澜,如何肯到了凄清的秋日,在斜阳之下,在阵阵蝉鸣声中,垂柳又该多么伤感呢?诗歌欲扬先抑,寄托了作者个人的无限感慨,自伤时光飞逝,而个人却无报国之门,郁郁不得志。

李商隐对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诗集中,单以柳为题的诗,就多达十几首,诗句中用到柳字的就更多了。大致分来,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咏柳喻人 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是较早的,因此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捉来描写春天。约定俗成,杨柳成为春天的象征。

这类诗的代表作是《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首联写柳树从北到南,无处不在。“掩映”“参差”写出了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点出时间是春天。

颔联写柔长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翩跹起舞。“风流”“婀娜”写了柳的体态轻盈,宛若妙龄女郎,非常动人。

颈联、尾联写绵延不断的柳色牵引着诗人的目光,越过桥堤,来到了繁华的人间。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而其中也暗含离凋谢不远的意味,透露出诗人的痛惜之情。

全诗八句,纯用白描,篇中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写柳,而字里行间仿佛晃动着一位窈窕女郎的身影,婀娜多情。咏柳实际是咏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

二、咏柳自伤 杨柳柳枝纤细苗条,与美女的身材相吻合,因此古人常以杨柳作为美女的写照。这类诗的代表作是《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

“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

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

三、咏柳送别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这类诗的代表作是《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于无可奈何的分别,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

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惜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量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却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生怨? 四、渲染气氛 在李商隐的诗中,有不少诗句借用柳树,或正衬,或反衬,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前者如《隋宫》中的两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正面渲染了隋朝亡国后的凄凉景象。

后者如《二月二日》中的两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花、柳、蜂、蝶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但它们却不会顾及人的悲欢哀乐,这和失去了生命的春天的诗人形成了鲜明对照,从而反衬出诗人的凄苦心境。

《咏柳》赏析 马茂元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

4 关于柳的诗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5 关于“柳”的诗句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6 柳树的诗句 表达悲伤情感

1、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⑤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3、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4、刘禹锡《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周德华《杨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6、李白 《劳劳亭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0 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先说一句题外话,但也不是题外话,那就是对人物历史的了解,是一个基本功。比如读苏轼的诗词,就要了解苏轼所处的历史背影及仕途,才能把握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地方有感而发。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总离不开自已的境遇,这是一个规律。

咏史怀古诗,总体上来讲就是围绕物、事件,地点,来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来抒发感慨。

它的常见内容及情感大体有五种。

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最典型的莫过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中年在乌台案后,终保性命而被一贬再贬。到了黄州,面对昔日赤壁古战场,想到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枉受乌台案之苦,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令苏轼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也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是典型的对比型的怀古伤已。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典型的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借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当然现实中,眼前的燕子根不一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没有直抒胸意,而仍旧借助对物的描形形成鲜明对比,王谢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象。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再比如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两首都有手法上有相似特征,大家可自行分析鉴赏,这里不展开了。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典型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六十六岁,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上片借古意而抒今情。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充满爱国主义情怀。词中用典颇多,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还有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 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李商隐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在此不展开了,大家可以进行体会。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停息,尽管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志向,但苦于仕途崎岖,志向无法发挥。眼看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已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创建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敬慕,倍加尊敬,而写下这首诗,同时也抒发自已心理的感叹。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直入历史主题,以理性分析,评论入手,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表达了自已的见解。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

比上分析了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五种内容及情感,其中内容借鉴部分文献资料,还请大家归纳总结。我们可借鉴其中的律绝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希望对我们的创作有帮助。

大多都是和唐朝的发展有关。

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开始时醉心于李贺那种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清倩流丽的诗体,他有意加以仿效而写了许多歌唱爱情的诗篇。但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使他目睹了朝官大量被杀、宦官擅权的血淋淋的黑暗政局,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转变,写下了不少批判黑暗现实的政治诗。 如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愤怒声讨了宦官的罪行,称颂了敢于反对宦官专权的将领,热切盼望铲除宦官、恢复皇帝的权力的《重有感》。又如有意效法杜甫《北征》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

  李商隐的政治诗又多半以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出现。如《咏史》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愚昧和无能。《隋宫二首》其一,意在提醒晚唐统治者要接受前车之鉴。又如《马嵬二首》其二,对唐玄宗为皇帝而弄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宠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结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贾生》深寓作者对晚唐统治者佞佛信道以求长生,而不恤国事的讽刺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又如《瑶池》借周穆王讽刺唐代皇帝们求仙,《随师东》借古事影射朝廷东伐李同捷。

  李商隐咏史诗的成功之处,在于注意构思的凝练、取材的精当,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或用假想之辞创作出带有虚构色彩的场景,突破史实局限,更深刻地揭示讽刺对象的本质;或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或微物,深入开掘,使之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与此同时,将自己的感情和议论自然地寓含在鲜明的形象之中,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长的情韵,达到寓意的深刻性与形象的鲜明性、情昧的隽永和谐统一,增强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力。

小题1(5分)“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2分)“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阴蔽日的样子。(2分)“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1分) 小题2(6分)第一首诗中作者极力渲染隋宫外杨柳残败衰颓的样子,借以衬托隋宫的破败;(2分)而第二首诗中,作者极写宫树的郁葱茂盛、景色迷人,但属于以乐景写哀情,以宫树的葱郁茂盛来表现隋宫的破败荒芜。(2分)这两首诗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样是写树,虽一残败衰败,一葱郁茂盛,但都渲染了隋宫的破败荒芜,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兴衰之叹。(2分) 解析 小题1 分 析: 本题考查形象中的语言中的炼字,做此类题目,规范的做法是,先解释所炼字的字面意思,再结合所炼字所在句定向翻译,然后写出这样表达的作用或效果。坚持这样做下去,你的答案有时会比参考答案还完美。“数”说明现在数量少,过去多;“残”写出杨柳残败,当年茂盛。“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写出了隋宫外杨柳的残败,映衬出隋宫的破败景象。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分 析: 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情景关系里的正衬和反衬。第一首诗是正衬,以哀景衬哀情,用隋宫外杨柳的残败衰颓衬托隋宫的破败;第二首诗是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用宫树的郁葱茂盛来衬托隋宫的破败荒芜。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手法有区别,一正衬,一反衬,但都渲染了隋宫的破败荒芜,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昔盛今衰的感叹。手法题,要先回答术语,然后结合原文阐释术语,本题就是用什么衬托什么,最后回答体现了什么情感。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642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