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施暴者 (Bully)” 是指直接实施暴力的人。而“旁观者 (Bystander)” 则是指目睹暴力事件但未采取任何措施干涉的人。
因此从定义上来看,两者并非相同。
然而,旁观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被认为是施暴者。这是因为当其中一方处于弱势或者受害状态时,其他人如不能为其辩护和依保护和支持,那么他们就是为数不少的暴力事件相关方之一。以校园欺凌为例,如果同学群起攻击一个孤立的弱势学生,即使存在一部分旁观者不直接参与,但若他们置之不理或不关注,这种无声的协议或者默认,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暴力事件买单。
因此,从道德、伦理、心理学的角度,现代社会十分重视旁观者理解和积极参与的重要性。当有人在遇到施暴时,直接帮助他们可能显得有些“冒险”,
但是如果大家都无视旁观的行为,这样势必会促进暴力事件持续发生,也加剧受害者的负面体验和损失。 因此,应该积极鼓励社会成员向突破历史惯性并付出一定代价的个人倡导,并更广泛的意识到消灭各种形式的暴力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巨大意义。
1 什么是施暴者?
施暴者是指对他人实施侵害、威胁、恐吓等行为的人。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身体上的伤害、心理上的压迫、言语上的攻击等。施暴者行为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可以导致受害者产生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不良后果。
施暴者的行为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人动机、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问题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无论是什么原因,施暴行为都是不被社会和法律所容忍的,需要受到谴责和制裁。
2 什么是旁观者?
旁观者是指在某个事件或者场景中,没有积极参与或者干预,只是被动地观察或者旁观的人。在施暴行为中,旁观者通常没有直接参与施暴行为,而是作为目击者,可能对事件进行评估、判断、评论等。
旁观者的存在往往可以起到监督、制约和提醒的作用,但是在某些场景下,旁观者的存在可能会加剧施暴行为的发展,造成更大的伤害。
3 施暴者和旁观者在道德和心理上的不同
在道德和心理上,施暴者和旁观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在道德上,施暴者通常会被认为是“罪人”,有必要受到批判和惩罚。这是因为施暴行为本身就违反了基本的人类伦理和法律规范,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相比之下,旁观者的行为并没有这样明显的道德倾向,其行为不一定违反伦理和法律规范。
其次,在心理上,施暴者和旁观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施暴者通常有着攻击性、嫉妒心、自卑等心理问题,他们通过施暴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获得短暂的快感和满足感。而旁观者则通常没有这样的心理问题,他们之所以保持旁观态度,往往是因为缺乏勇气、自我保护意识、道德想象力等方面的原因。
4 旁观者的行为是否和施暴者一样有害?
旁观者的行为虽然没有那么直接、明显地伤害到他人,但是在某些场合下,旁观者的行为可能会对受害人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旁观者的行为可能会给受害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恐惧。在施暴行为发生的时候,受害人往往会处于一种非常脆弱和无助的状态,这时旁观者的存在可能会使他们感到被冷漠或者排斥,加剧其心理压力和痛苦。
不停有网友问我对网上的“吵架”怎么看,又有网友注意到我从来不吵架,对那些前来挑战的网友也不回应。所谓“吵架”,无非是大家意见不合,看法不同后,展开的激烈争论,有时会发展到对骂甚至打架。你要去吵架的理由无外乎说服对方,或者让大家知道你是对的——既然吵架,就有这样的问题:谁来裁判吵架双方的是是非非?判断吵架输赢的标准又是什么?如果没有标准,没有裁判,你和人家吵架,意义何在?
吵架犹如比赛,如果没有裁判,没有标准,自然不可能有任何结果。于是我们看到,目前大陆网上的吵架几乎99%会发展成恶性的攻击与辱骂,很少分出对错,更没有人会从善如流或弃暗投明。听说最近一些作家与教授还发展到要单打独斗,相约去“决斗”——完全可以理解,西方也曾经有这样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缺乏判断吵架的标准与最终的“裁判”,吵架的双方自说自话,“鸡同鸭讲”,“对牛弹琴”——这里不是说鸡比鸭强,或鸭比鸡壮,而是指他们不是同一类动物,说不到一起去。
在当今社会,暴力事件和欺凌行为时有发生。然而,我们通常只关注施暴者和受害者。但是,在暴力事件中还有另一群人:旁观者。旁观者是指目睹暴力事件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人。然而,有些研究表明,旁观者也应该被视为施暴者之一。本文将探讨施暴者和旁观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旁观者也被认为是施暴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上的概念。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演员-观众效应”。这个概念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拉廷·达尔格伦提出,指的是人们在观看他人行为时,会根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感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或权力来采取行动,他们通常会选择不做任何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暴力事件中选择不采取行动的原因。
然而,这种行为不是无害的。在某些情况下,旁观者的沉默和无所作为可能会加剧施暴者的行为。这就是另一个心理学概念——“社会认同”。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处于群体中,并且他们的行为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一致时,他们更有可能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动。在暴力事件中,如果旁观者的行为方式得到其他旁观者的认同,那么他们更可能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行动,这可能会导致施暴者行为的加剧。
此外,还有另一种心理学概念称为“群体惯性”。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跟随别人的行动,而不是采取自己的行动。在暴力事件中,如果旁观者认为自己的行动不会改变局势,他们通常会跟随其他人的行为,而不采取自己的行动。这可能会导致暴力事件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施暴者和旁观者是相同的。旁观者的沉默和无所作为可能会加剧施暴者的行为,而且他们也会因为群体惯性和社会认同而放弃采取行动的机会。所以,旁观者也应该被视为施暴者之一。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阻止暴力事件的发生。如果我们都选择不采取行动,那么暴力事件就会继续发生。
其次,我们需要鼓励个体采取行动。如果我们采取行动,可以改变局势,让施暴者无法得逞。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干预就可以打破整个循环。比如,喊出一句“停下来!”或者报警,可以让施暴者感到惊慌失措,从而停止暴力行为。
此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支持和鼓励个体采取行动的社会环境。政府、学校、组织等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公众意识,鼓励人们采取行动。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让那些遭受暴力事件的人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施暴者和旁观者是相同的。旁观者的沉默和无所作为会加剧施暴者的行为,因此我们都有责任采取行动,阻止暴力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鼓励个体采取行动,并建立一个支持和鼓励个体采取行动的社会环境,从而打破这个循环,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