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张良拜师
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中原以后,经常到各地方去视察。公元前218 年
[218+1949=2167,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167 年]春天, 他带着大队人 马到了博浪沙[在河南省]。车队正在拐弯的时候,突然哗喇喇一声响,不知 道打哪儿飞来个大铁椎〔Chui〕,把一辆车打得粉碎。秦始皇就在前面的车 上,半截车档迸[beng]到他的跟前,差点儿打着他。好险哪!一下子车队全 停下来。武士们四面授查,没费多大工夫就把那个刺客逮[dai]住了。
秦始皇一定要手下的人把主使刺客的人查出来。主使的人当然是有的, 可是那个刺客就是不说。他骂着,骂着,不知不觉地露了点儿口风,又怕他 们追问下去,就自己碰死了。
从刺客的话语中,他们推想那个主使刺客的人是从前韩相国的儿子。秦 始皇立刻下了命令,捉拿那个韩国的公子,韩国〔在河南省〕一带更加搜得 紧。那位韩国的公子只好更名改姓叫张良,又叫张子房。
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就是后来的宰相]。韩国被灭的时 候,张良还年轻,他决心替韩国报仇,就变卖家产,推说到外边去求学,离 开了家。其实他是到外边去找机会暗杀秦始皇。果然,他交上了一个大力士,
情愿替他拚命。那个大力士使的一个大铁椎,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秦汉时 候的一斤,只有现在的半斤〕。
他们到处探听秦始皇的行动。这会儿探听到秦始皇到东边来,就在博浪 沙埋伏着,给了他一大椎。哪儿知道打错了一辆车,刺客自杀了。张良逃哇 逃哇,一直逃到下邳[在江苏省;邳PT],躲了起来。他虽然逃难出来,好在 身边有钱,就在那边结交了不少朋友,还想替韩国报仇。不到一年工夫,他 在下邳出了名。临近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可不知道他就是
跟大力士在博浪沙行刺的韩国的公子。
有一天清早,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走到一座大桥下,瞧见一个老头儿 穿着一件土**的大褂,搭着腿坐在桥头上,一只脚一上一下地晃荡着,那 只鞋拍着脚底心,象在那儿哼歌儿打板眼。真怪!他一见张良过来,有意无 意地把脚跟往里一缩,那只鞋就掉到桥下去了。老头儿回过头来对张良说: “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拣上来。”张良听了,不由得火儿了。可是再一看 那个老头儿,哪儿还能生气呐?人家连眉毛带胡子全都白了,额上的皱纹好 几层,七老八十的,就是叫他一声爷爷也不过份。他就走到桥下,拣起那只 鞋来,上来递给他。谁知道老头儿不用手去接,只是把脚一伸,说:“给我 穿上。”张良一楞[leng] ,觉得又好气,又笑。可是他已经把鞋拣上来了, 干脆好人做到底,索性跪着恭恭敬敬地拿着鞋给他穿上。那老头儿这才理了 理胡子,微微一笑,慢吞吞地站起来,大摇大摆地走了。这一下可又把张良 楞住了,天底下会有这号老头子,人家替他做了事,连声“谢谢”都不说, 真太说不过去了。
张良盯着他的背影望着,见他走起路来又快又有劲,心想这老头儿一定 有点来历。他赶紧走下桥去,跟在后头,看他往哪儿去。约摸走了半里地, 老头儿知道张良还跟着,就回过身来,对他说:“你这小子有出息。我倒乐 意教导教导你。”张良是个聪明人,知道这老头儿有学问,就赶紧跪下,向 他拜了几拜,说:“我这儿拜老师了。”那老头儿说:“好!过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再来见我。”张良连忙说“是!”
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匆匆忙忙地洗了脸,就到桥上去了。谁知道一 到那边,那老头儿正生着气呐。他说:“小子,你跟老人家定了约会,就该 早点儿来,怎么还要叫我等着你?”张良跪在桥上,向老师磕头认错。那老 头儿说:“去吧,再过五天,早点儿来。”说着就走了。张良楞楞瞌瞌地站 了一会儿,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脸也不洗,就跑到大桥那边去。他还没 走上桥呐,就恨恨地直打自己的后脑勺儿〔勺Shao〕,自言自语地说:“怎 么又晚了一步!”那老头儿瞪了张良一眼,说:“你愿意的话,过五天再来!” 说着就走了。张良闷闷不乐地憋了[bie-le]半天,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来, 只怪自己不够诚心。”
这五天的日子可比前十天更不好挨。到了第四天晚上,他翻过来掉过去, 怎么也睡不着。半夜里,他就到大桥上去,静静地等着。
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那老头儿可一步一步地迈过来了。张良赶紧迎上 去。他一见张良,脸上显出慈祥的笑来,说:“这样才对。”说着,拿出一 部书来交给张良,说:“你把这书好好地读,将来能够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张良挺小心地把书接过来,恭恭敬敬地道了谢,接着说:“请问老师尊姓大 名。”老头儿笑着说:“你问这个干么?”张良还想再问个明白,那老头儿 可不理他,连头也不回地走了。
等到天亮了,张良拿出书来,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太公,就 是周文王的军师姜太公]。张良白天读,晚上读,把它读得滚瓜烂熟。他一面 钻研《太公兵法》,一面还留心着秦始皇的行动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张衡制造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无盐女钟离春;诸葛亮丑妻黄阿丑;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国古代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民族和亲的使者王昭君;陆游与唐婉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号称巾帼首相第一人班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立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应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李晟练成神箭手。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王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稳重的风格。”卫夫人流着泪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虽然这个传说本身有些夸张,但是用以比喻书法功力好和分析问题透彻却十分贴切! 书成换白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坦腹东床 坦腹东床,又叫东床坦腹。故事主人就是王羲之。王羲之被当朝太尉郗鉴选中为快婿,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来历。东床快婿或称 “东床娇婿”、“东床娇客”。 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璇,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 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 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这些刻意打扮的王公贵族,无不卯足了劲,唯盼雀屏中选。 王羲之在来相府半路上再三赏玩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相亲的事早忘光了。当他急急忙忙来到相府,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边喝着茶,边想着蔡邕的书法。阮裕见他这般神情,惊呆了,问他话也不答理。 后来阮裕把王羲之袒胸露腹的事,禀告郗鉴,郗鉴不禁拍手道:“真有此事!好一个任性率真,胸襟豁达的公子呵!”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这“东床快婿”王羲之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序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 右军将之传给子孙,直至七代孙智永,遗付给辩才,后来被唐太宗「骗」入内廷,唐太宗对他的字着迷不已,曾命搨书人赵模等各搨数本赐给王、臣、真迹则陪他殉葬在昭陵了。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但此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定究竟原来是什么样子。 羲之三吃 王羲之是书法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一生的功名成就与吃有很大关系。这里仅说他的三次吃。 一次吃,使他成为知名人士。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宰相。王导带他去谒见尚书。尚书知道王羲之很有才学,刮目相待。当时的人很重视吃牛心炙,说吃了可以补心。在座的人还未动箸,尚书便亲自挟牛心炙给王羲之吃。同席的客人也就都十分看重他,知道他很有才学,从此成为当地知名人士。 二次吃,使他成为太尉的女婿。 晋太尉郗鉴想选女婿。他知道王导门下几个儿子都是俊才,欲选一个做他的快婿。王导几个儿子都准备迎接挑选,唯有王羲之未加打扮。选婿的人来了,只见王羲之敞坐在床上吃胡饼。选婿的人回去如实禀报了郗鉴。郗鉴听后高兴地说:“此正吾佳婿也!”王羲之便成为郗鉴太尉的女婿。成语“东床袒腹”的典故就出于此。 三次吃,使他的书法更趋成熟。 他因特别喜爱鹅,常常观灿陟的行走姿态,并将此与书法结合起来,水平便日趋成熟。会稽有孤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弭日。山阴有一道士,为求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之而归,甚以为乐。[8] 王羲之不避“之” 斐松之、刘牢之、寇谦之、司马孚之、司马亮之、司马景之、司马昙之……王羲之的儿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子桢之、静之。上述人为什么不避家讳?这里藏着个大秘密,与西汉张良有关的秘密。王羲之一辈人名有“之”字的12个,子侄辈有“之”22个,孙辈12个,曾孙13个,玄孙9个,五世孙4个……陈寅恪说这些人所以不避讳是因为都是天师道成员,这个“之”是暗号、徽章。而天师道老大张天师,是张良的八世孙。[9]
一,杀次子王获,为其赢得圣人清誉,为其重返权利巅峰创造条件。王莽,出生于公元前45年。他很幸运,因为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是其姑姑,王家是炙手可热的外戚。他又很不幸,因其父王曼早逝,他只能依附叔父们生活,未能得到高官厚禄。他却未流露出丝毫怨言,依旧侍叔父甚孝。他亦一直保持着勤奋好学,崇尚简朴之风。尤其是其兄逝后,他抚养孤侄视如己出,更为赢得了忠孝仁义的声望。
西汉时期举荐官员除了注重家庭出身,其次就是注重社会威望。王莽洞悉世事,其实他所做一切都在为自己打造宣传名片,藉此在王家子弟中脱颖而出。他也确实成功得到叔叔重视,引起了姑姑注意。随着汉元帝逝去,王政君成了皇太后。可是继位的汉成帝只知贪恋女色,朝政一直把握在王政君手中。这亦成了王莽鲤鱼跳龙门的机会,王莽从黄门郎做起,一直做到了大司马一职。其位之高只在汉成帝与王政君之下,可惜好景不长,汉成帝因荒*无道早亡。
可是汉成帝未留下子嗣,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其侄汉哀帝继位。王政君虽保住了太皇太后之位,可是西汉一朝天子一朝外戚,汉哀帝更想重用其母家势力,王莽无奈之下只得自辞返乡。王莽回到家乡杜门避客,实际他在韬光养晦,谋求复出之机。王莽一生不贪钱财,只恋权势,让其舍弃高位并不甘心。他知道自己在社会已经积蓄了贤名,只有再造更大圣名作为政治资本,才有可能被再次举荐重返朝堂。
就在王莽闭门踅摸怎样秀一把时。其次子王获失手打死了一个家奴,要说这事在西汉真的不算是大事,西汉实行奴隶制度,各豪门多蓄养大量家奴。奴隶的地位在西汉比平民也低很多,其性命就如草芥一般。主人杀死家奴只要向官府通报一声,就可以小事化了一笔勾销。可是此时的王莽并未像寻常父亲一样,包庇儿子将此事压下,他反而表现的异常尊重家奴性命,他逼着儿子自杀以命相偿。王莽用儿子性命,赢得清誉,赢得了重返朝堂机会。
二,杀长子王宇,为其赢得大义灭亲的清誉,助其铲除异己扫除障碍。王莽重任大司马,虽说汉哀帝未给他太大权利,可是汉哀帝很快就病逝了,这就给了王莽天大机会。当时王政君依旧在世,这姑侄二人一商量就立了只有九岁的汉平帝,并直接将汉平帝的母家卫氏家族禁锢在封地,不得踏入京城半步。当时的政权就由姑侄二人共同把持,王莽还将女儿嫁于汉平帝为皇后,其一跃成了皇帝岳父,那真的是权倾天下的权臣了。可是这一切都还不是他的终极梦想,他还想更上一层楼,可是前进路上障碍丛丛,他又琢磨怎样清除障碍。
就在这时其长子王宇,看着父亲薄待汉平帝母家独揽大权,心中开始为未来担忧了。父亲如此行事终遭汉平帝及其母家忌恨,将来平帝成年一定会报复王氏一族的。他自知说服不了父亲,就想了一种迷信之法,将狗血泼在父亲大门之上想令父亲醒悟回头。
王宇未料到此事很快被父亲识破,要说也不算什么大事,可就是被父亲当做了又一次政治机会。王莽抓住机会,不惜将王宇夫妇一起杀死,并上报朝廷,声言王宇被奸人蛊惑,他们同西周时参加三监之乱的管叔等人相仿,自己不敢隐匿,才将其除之。王莽杀长子夫妇,为其赢得了大义灭亲的清誉,同时他亦借株连之机将汉平帝母家,以及所有反他的异己一并铲除。可以说,王莽用儿子鲜血,为自己创造了清除障碍的机会。
三,杀四子王临,为维护声誉掩盖家丑不外扬。王莽后来未等平帝长大,就将其毒死了。他又立只有两岁的汉婴帝,自己先做摄皇帝,然后凭其旧日积攒的圣人的政治资本,一步步成功篡位,还要美其名曰是婴帝禅位于己,开了平稳夺权的历史先河。
王莽篡汉开创新朝,他本来有四位嫡子,已经让他杀了两个,还剩三子王安、四子王临,他就立王临做了太子。要说王临也确实不争气,放着太子不好好当,他偏勾搭上了母亲身边宫婢。后来他才得知父亲与此婢亦有染,父子同喜一女吓坏了王临。他亲见父亲杀两个哥哥,他怕父亲知情后亦不放过他,他就妄想勾结宫婢想伺机杀了父亲,自己称帝。谁知事不机密,阴谋很快败露。
王莽知情后为自己清誉,掩盖后宫丑闻,他不但将所有知情者,甚至审讯官员一并除掉,而且他还令王临服毒自尽。王莽唯留下的一子王安,没过几天也死了,据说是被吓死的。
四,杀嫡孙王宗,怕其报复以绝后患。当日王莽杀长子王宇时,尚留下王宇的一个遗腹子王宗。我们试想王莽杀其父母,王宗心中怎能不恨?后他又见叔叔们都死了,王家只剩他一个继承人,他就天天在家中穿天子朝冠晃悠。也许他是在向祖父炫耀自己终有扬眉吐气的一日,反正王莽得知其举动,深怕孙子日后报复于他,为绝后患直接逼其自尽。
有人说不理解王莽行为,其实他的一切行为,包括恭谨未篡时、杀子匿情求名等不只是为了权臣之位,登上帝位才是其终极目标。可是他踏着儿子鲜血得到的一切,终究还是一场虚梦而已。
1、林则许禁烟时,是眼看就要失败的,因为在他禁烟之前皇帝就把他调走了、是一位王爷搞的鬼。但他在黄飞鸿苏乞儿等人的协助下,直接到储存鸦片的地方,并制服了走私的中国人,鸦片才得以销毁。
2、甲午战争中 北洋水师中威海卫保卫战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为避免资敌炸毁旗舰定远, 后来定远舰的残骸被日军打捞起来运回日本放在陈列馆内,至今仍在日本。
3、一次理发师为周总理刮脸时,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不小心把他的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不用着急,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从周总理身上看到了一种美德——宽容。
4、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5、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扩展资料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
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参考资料:
历史 上真实的西汉,一共存在210年。不过,很多人可能不太知道的是,西汉真正的巅峰,其实并不是在最有名的汉武帝时期,而是在汉宣帝时期。在此之前,汉朝的国力一直在不断提升。而在汉宣帝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西汉出现了外戚把持大权的现象,最后也因此而灭亡。
西汉王朝从开国走向极盛,再由极盛走向衰败,这个故事,真的是说来话长了。
秦朝末年,一场汹涌的农民起义,摧毁了秦朝政府对国家的统治。与此同时,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反秦,建立割据势力。在这期间,沛县人刘邦也趁势而起,拉起了一支队伍,并且很快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主力。
此后,刘邦更是率先带兵冲进关中,入主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但在这之后,因为反秦联军中的霸主项羽,对刘邦十分不满,刘邦不得不让出了咸阳,并且承认项羽的领导权。此后,项羽大封诸侯,将刘邦分到了巴蜀之地。
再后来,刘邦趁着各大诸侯之间内乱,任命韩信为大将,挥师东出,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经过数年的战斗之后,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成为了新的霸主。
不过,刘邦成为霸主之后,却并没有像项羽那样,选择继续施行分封制,而是选择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制度。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西汉正式开国。
接下来的几年里,刘邦一方面休 养生 息,恢复国力,另一方面开始着手解决异姓王的存在。经过数年的努力后,汉朝终于解决了所有残存的诸侯国,彻底统一了天下。但与此同时,刘邦为了稳固统治,却开始大肆分封刘氏宗亲,并且留下了非刘氏不得封王的祖训。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其子刘盈少年登基。然而刘盈刚刚在位七年之后,便英年早逝。因为刘盈是少年即位,很难压服群臣,所以刘盈登基之后,他的生母吕雉便开始插手朝政。而刘盈去世后,其子刘恭又是少年即位,根本无法处理朝政,所以吕后开始临朝称制。
吕雉一共称制八年。在此期间,随着刘恭逐渐长大,刘恭因为自己的生母被吕后所害,所以扬言要复仇。此后,吕雉囚禁并杀害了刘恭,改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宏为帝。
公元前180年,吕雉去世。此后,西汉的功臣党发动政变,诛杀了吕氏一族,而后又拥立刘邦第四子刘恒为帝,这就是汉文帝。汉文帝在位23年,在位期间,一直秉承着休 养生 息的政策,西汉的国力再次得到显著提升。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其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汉景帝登基后,继续执行休 养生 息的政策,西汉又过了一段好日子。而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的近四十年时间里,后世史称文景之治。
不过,到了汉景帝时期,因为刘邦之前大封刘氏诸侯王,导致地方藩王势力过大,终于发生了叛乱,后世史称七国之乱。好在汉景帝还比较有能力,最后任用周亚夫平定了叛乱,并没有让国家遭受大的损失,反倒是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景帝去世后,下一个即位的,就是著名的汉武帝了。汉武帝登基后,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国力。对内执行推恩令,将原本强大的诸侯国,分裂成多个小国,继而解决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对北方的匈奴发起战争,痛击匈奴,将汉朝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域。
另外,汉武帝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择将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纲领,这也成了后来中国上千年沿袭的主流思想。
汉武帝在位期间,对中国 历史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汉武帝常年发动战争,也让汉朝的国力大为折损。尤其是到了晚年,汉武帝听信奸臣谗言,误杀自己的太子,导致汉朝一度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
汉武帝去世后,他的幼子汉昭帝八岁即位。因为年龄太小,朝政只能交由霍光等人处理。而汉昭帝刚刚成年之后,却又英年早逝,而且没有子嗣。所以接下来,大臣们只能从宗室当中,挑了昌邑王刘贺做皇帝。
但刘贺上位之后,却十分荒唐,根本无法承担皇帝的责任。所以仅仅在位27天后,便被权臣霍光给废了。而后,霍光又拥立了另一位宗室成员刘询,这就是 历史 上著名的汉宣帝。
汉宣帝即位后,前期大权一直由霍光把持。但霍光死后,汉宣帝很快坐稳了皇位,并且成了一位好皇帝。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虽然高层经常会发生动荡,但汉朝整体上却开始以休 养生 息为主。汉武帝时期消耗的国力,也被弥补了回来。
到了汉宣帝后期,汉朝国力终于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同时也是整个西汉王朝的巅峰。此时的西汉,不但在西域设立的西域都护府,第一次将西域实际纳入中原王朝的控制范围。同时更将匈奴彻底打垮,解决了北方的安全问题。
汉宣帝去世后,其子汉元帝即位。汉元帝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在北方继续压制匈奴。那句著名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出现在这个时代。同时,汉元帝为了安抚归降的匈奴部落,还开始重新执行和亲政策。 历史 上的昭君出塞,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不过,汉元帝并不是那种雄才大略的皇帝。虽然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事情,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西汉的问题。当时的西汉,因为建国时间超过百年,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央集权再次开始衰弱。而这些问题,汉元帝都没能解决。
另外,汉元帝娶了个皇后,叫王政君。这个王政君不太会教孩子,汉元帝死后,其子刘骜登基,史称汉成帝。汉成帝登基之后,贪图享乐,不理国事。再加上土地问题进一步恶化,汉朝内部开始渐渐产生了农民起义。
更要命的是,因为汉成帝不喜欢打理朝政,导致外戚王家趁势掌权,为后来篡位埋下了伏笔。
汉成帝去世后,因为汉成帝死时没有儿子继承,所以只能由侄子刘欣即位,史称汉哀帝。刘欣也不是什么好皇帝,而且在位六年后就去世了,这进一步加强了汉朝统治机器的腐坏。而刘欣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所以权臣王莽便从宗室当中,挑了一个当时只有九岁的刘衎即位,史称汉平帝。
汉平帝上位后,王莽全面把持了大权。因为当时刘氏宗亲,大多被压制,而底层百姓又对汉朝统治者比较失望。所以最后,王莽篡取了皇位,逼汉平帝禅位给了自己。公元八年,王莽正式登基,改国号为‘新’,西汉至此灭亡。
汉朝刚开局的时候,压根就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治国。 所以刘邦和吕雉,基本上就是什么管用便用什么,并没有章法可言。
汉文帝的老妈薄姬是个性格孤僻的人,没事儿就喜欢读《道德经》,结果连带着儿子、儿媳一起,养成了无为而治的习惯。
因此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采取了道家的无为而治。这种做法,虽然对民间有休 养生 息的效果,可也纵容出了一大堆土豪劣绅。
汉武帝通过扶持自己的外戚力量(卫青、霍去病集团),拿到了汉朝的最高统治权,他也在考虑,该用什么手段治理国家比较合适。
这个时候,一个叫董仲舒的大胡子跑来告诉汉武帝: 跟我一起搞儒学!这玩意儿我改良过了,非常适合你们老刘家的统治。
汉武帝跑去一看, 哟呵,孔子要是活着,非得把董仲舒这个不孝徒孙摁在地上狠狠揍一顿不可!因为孔子的儒学,已经被董仲舒改得面目全非了。
不过汉武帝对此非常满意,为啥?因为这套儒学思想,完全是按照守护皇权为己任而改造的。因此汉武帝宣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霍光、汉宣帝深刻领会到了汉武帝式的治理方式。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真的彻底罢黜百家了吗?当然不是,因为百家之中,法家是最实用的。把谁给废了,也不可能把法家给废了。
所以说, 儒学在当时来说,类似喊口号的作用。
而法家的作用,则体现在办实事上。
口号喊得再响,那也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有身体力行,把事情给办好了。才能真正地获得收益。
因此法家在汉武帝时期,不仅没有被废除,反而得到了大力发展。也正是由于汉武帝这么玩,才会在多年战争的情况下,依旧保证了王朝不断向前的势头。
这事儿霍光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 他明白那帮儒生可以宣传主导思想,但绝对办不了实事。因此霍光对此心领神会,他成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后,严格按照汉武帝的那一套办事。所以霍光统治期间,汉朝依旧蒸蒸日上。
汉朝最巅峰,不在汉武帝时期,而是在汉宣帝时期。汉宣帝刘询,深得霍光真传。因此汉宣帝时期,依旧严格执行这套做法:儒家搞宣传,法家办实事。
二、汉元帝刘奭完全搞不懂祖辈们在搞什么。
汉宣帝在位期间,将汉朝推向了巅峰。这也得归功于汉武帝、霍光,为他开辟了一种治国套路。可是到了汉元帝刘奭上台以后,事情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当初汉宣帝还活着的时候,之所以把刘奭立为太子,主要是因为他怀念刘奭的生母、自己的原配皇后许平君而已。但是汉宣帝对刘奭这个人,却非常不爽。
为啥?因为刘奭就认死理,在刘奭的心目中,汉武帝就是天神。既然汉武帝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他就坚定地认为,这世上只有儒学是正派,其他的学术都是歪门邪道。
这可把汉宣帝给急坏了,儿子不开窍啊!汉宣帝也曾经暗示过自己的儿子: 治国这种事儿,宣传是一方面,做事是另一方面,我们汉朝的皇帝治国,本就应该将王道和霸道兼而用之,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呢?
可惜刘奭一直捂着耳朵: 不听不听,我就是不听!
这下好了,汉宣帝叹了口气: 我大汉朝,恐怕要毁在这个臭小子手里了!
所以说,这事儿还是得怪汉宣帝,既然明知道刘奭不给力,为啥不换个继承人呢? 这下好了,等到汉元帝刘奭继位以后,大力重用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治理国家,这帮人喊口号一级棒,真拉上战场,全都成了手足无措的胆小鬼。
他们干不了实事,也就导致了大汉王朝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犹如儒家讲究德政,所以汉元帝真的打算以德服人。
好家伙,你以为你是雷老虎吗?以德服人真的可以服人吗?当然不行。 因为地主豪强们可没那么好的良心,他们看朝廷管理不严格了,整天在那儿喊口号,就是不办事儿。所以这帮人开始兼并土地,做大做强,使得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三、外戚、儒臣、宦官,三大集团互相争斗。汉元帝登基以后,开始重用儒臣,这可把外戚出身的史高给气坏了。为啥?因为汉朝自古以来都是外戚当政,什么时候轮到儒臣了?
汉惠帝时期的吕家,汉景帝时期的窦家,汉武帝时期的卫家,全都是权倾一时的外戚家族。史高的父亲史恭,是汉宣帝的奶奶史良娣的亲兄弟。
所以说史高本是汉宣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之首,如今却被晾在了一边。他当然很不爽,可自己的实力又不够。所以史高便联系上了宦官,外戚与宦官联合,共同收拾这帮儒臣。
最终儒臣代表萧望之就这么被外戚、宦官联手逼死了。 萧望之一死,其他儒臣纷纷遭到贬谪,反倒让宦官集团走上 历史 舞台。
汉元帝特别宠幸宦官,即使知道是他们逼死了萧望之,汉元帝依旧选择放权给他们。所以说,汉元帝时期造成的宦官、外戚合伙乱政,是汉朝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汉元帝之后,皇室家风越来越差。
汉宣帝没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刘奭,这就是汉朝走向衰败的根源。因为这一代做不好,势必会影响汉朝日后的皇帝。
果然,汉元帝的儿子汉成帝刘骜,也是个荒*无道,沉迷于酒色的皇帝。因此他在位期间,皇权逐渐被太后王政君以及老王家外戚给掌握了。
汉成帝死后,没留个儿子,所以汉哀帝刘欣就这么继位了。刘欣本来还打算好好干一场,只可惜身体不好,25岁就去世了。
此后的汉平帝刘衎已经孺子婴,都是王莽手里的傀儡,压根就没有实权可言。西汉王朝自此宣告灭亡,再无回天之力了。
总体来说,西汉就是从汉宣帝将皇位传给汉元帝的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而后期所有的下坡路,都是汉元帝以作死的方式铺垫好的。
参考资料:
任何王朝的兴盛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开始衰败,就像抛物线一样。西汉王朝,昭宣中兴是抛物线的最高端,从汉元帝开始,这个抛物线开始下滑。
汉宣帝曾经说自己的太子刘奭,后来的汉元帝,乱我家的一定是这孩子。不过,因为刘奭是汉宣帝和发妻许平君的儿子,尽管他觉得这孩子会让大汉帝国陷入混乱状态,但他还是舍不得废掉他。
汉元帝一生经历平平,从他任职时期,开始了皇权旁落。他信任宦官石显,信任到偏听偏信的地步,结果导致宦官专权,让国家正常运转遭到破坏。这时候王朝抛物线下滑的还不太明显。
汉成帝的荒唐加速了西汉王朝下滑的速度。他宠幸赵飞燕姐妹,为两姐妹挥霍无度。为了讨赵合德高兴,他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致使他连个继承人都没有。
汉哀帝从小就是个可怜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太强势的奶奶。他的皇位是奶奶替他争取来的,当了皇帝后,他的家也是奶奶给他当的。傅太后极力提拔自己娘家人,孙子不给娘家人封官她就不高兴。
好不容易傅太后死了,汉哀帝自己也不学好,看上貌美如花的董贤,跟这个美男子搞起了断袖。他不但赏给董贤大官做,还赏给他很多东西,到最后,为了表达对董贤的感情,他甚至还要把皇帝的宝座要让给美男。这样一个荒唐的皇帝,怎么能管好国家?怎么会不让皇权旁落?
汉哀帝和他奶奶的所作所为,让西汉王朝抛物线直接下滑到接近底端。
至于汉平帝,基本上就是王莽的傀儡,谈不上下滑多少的问题。
和这些荒唐的皇帝相比,王莽真的是学而优的人才,他有学识,人缘好,25年韬光养晦终于达到目的。
评价伟大的王朝,是应该用如同评价一部电脑手机一样,是硬件和软件都要优秀,但是硬件所带来的优秀是基础起点,西汉是中华民族承接了大秦帝国的统一带来的好处,但是硬件设施还很粗糙,硬件基础还很薄弱,软件更是没有后续更生的跟进,民族国家还是随时有硬软件崩盘的可能的,休 养生 息的治国方式还是让国家民族处于半分裂状态,汉武帝采用高压的政治军事手段,让国家民族统一思想行动,强化了汉领土文化意识,西汉的硬件水平提高到无以伦比的高度了,但是硬件上去了,显然软件经济无法支撑硬件的需求,于是就开始频繁进入死机的阶段,之后由光武帝刘秀重新制作一套好软件,让汉朝又重新换发光彩,运行顺畅好用起来了。
一、大汉盛世,强汉帝国之颠峰(公元前141年-前87年)
西汉中期算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段汉景帝刘启死后,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一上台便改“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对外三度攻匈奴,把匈奴驱逐至漠北地区、打通西域,造成“丝绸之路”;对内则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并召开“盐铁会议”将制盐和制铁的事业收为国有
但武帝对外的战争也是有代价的武帝三打匈奴后继续对匈奴攻伐,令匈奴边患再次复燃;武帝时国家的税收再次增加,同时武帝将刑罚也再次加严,武帝后期因此发生了一些暴乱;开销甚大,因此创立“均输”、“平准”官,与民争利另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潮流
武帝晚年,发表了著名的轮台之诏,这也表达了汉武帝对自己深刻的反省,国家也渐渐稳定下来,使汉武帝虽有亡秦之失却无亡秦之祸
二、昭宣中兴,帝国的回光返照(公元前87年前48年)
武帝晚年,因为“巫蛊”之祸致使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被逼身死武帝临死前,指定钩弋夫人之子,时年八岁的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并由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弟霍光辅政
昭帝极为聪明,只是天妒英才,21岁即病死死后无子,霍光等大臣先迎立宗室刘贺继位后因刘贺德行有亏,遂废之,改立卫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己为帝,即为汉宣帝
汉宣帝继位之前,因巫蛊之祸落难民间,深知民间疾苦继位后宣帝先是忍辱负重的除掉权倾一时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后秉持中庸之道执政他在位期间,国力民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恢复,匈奴也表示了臣服的意愿,呼韩邪单于以臣子的身分晋见汉宣帝,汉匈的百年大战,终告落幕宣帝和先前的昭帝御宇期间,被称为昭宣中兴或昭宣之治
三、元、成、哀、平,西汉帝国之败亡(公元前48年公元9年)
衰于元、成
汉宣帝于43岁时病死,太子汉元帝刘即位汉元帝和他的儿子汉成帝刘骜,即为元成之世,是西汉帝国国势日趋衰落的转折期这与当时土地兼并再起,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元帝刘表面上“柔仁好儒”,实际上姑息、纵容宦官、奸佞迫害贤臣,政治黑暗
而成帝刘骜“湛于酒色”,宠任外戚―其母后王政君的王家乱政,自王政君的弟弟王凤以来,全由王氏子侄出任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在朝廷的势力日渐巩固,最终又王家的庶出子王莽篡取了汉家江山
败于哀、平
汉成帝无子而终成帝皇后赵飞燕联同元帝昭仪傅氏合力排挤王氏迎立傅昭仪之子、成帝之弟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并把哀帝祖母傅太后及生母丁太后入主宫禁大司马王莽见大势已去,向太皇太后王政君建议暂时退让,结果王莽辞官回到新野新乡封国汉哀帝的“断袖之癖”,让汉朝逐渐衰弱二十二岁的宠臣董贤拜为大司马辅政
汉哀帝死后也无子,王氏权力再起,迎立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的儿子刘为帝汉平帝在位5年,一说被王莽毒死,一说病死终年14岁王莽以君子之姿逐渐干预朝政最后,他毒杀平帝,废黜其后继位的宣帝玄孙孺子婴,于公元9年初正式称帝,改汉为新,煌煌一时的西汉帝国终告灭亡
西汉由盛转衰的关键是汉武帝,刘彻把西汉推向了巅峰,但西汉衰落的关键原因也是刘彻造成的,甚至秦汉(含东汉)为代表的中华第一帝国衰落的根本原因,也是刘彻造成的。
寻找根源的话,还得从刘彻武功巅峰的漠北之战说起。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大军远征漠北,大破单于和左贤王部,歼敌9万余人,汉军损失不到匈奴的一半,是汉匈战争史无前例的大胜仗。
但为汉军提供后勤的50万头耕牛全部损失,50万民夫损失40多万。这些民夫和耕牛都是从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等黄淮海平原地区征集的,当时被称作关东。
要知道在农耕 社会 ,男性是第一劳动力,耕牛的重要性几乎与男性相等,这个损失意味着50万户农民破产了,家里两三百万老弱妇幼生活没有了保障。
其实前期的多次对匈作战已经让民力枯竭,这次漠北大战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大铁棒,注意我是用大铁棒形容,而不是稻草,因为这次的损失本身就是最大的一次。
在这个时候,刘彻没有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集中资源去保障这些老百姓的生活;反而继续大肆犒赏、大搞巫术、求仙问药,继续挥霍老百姓的血汗,甚至后来还干出了亲率18万大军,在汉匈边境武装游行的荒唐之举。
可想而知,第二年关东就爆发了大饥荒,饿殍遍野,流民数百万,盗贼横起。无法生活的农民要么饿死,要么成为流民到处乞讨,还有的被逼上梁山成了强盗。
但是乞讨死亡率极高,即便当时活下来也不是长远之计,上山当强盗也只是极少数人才能有的选择。
在这个情况下,流民和大家族进行了双向互选,大家族救济了流民,流民给大家族干活,成为大家族的奴婢,这样豪强地主就形成了。
即便在汉武帝发出罪己诏之后,包括霍光主政期间恢复经济,有一些流民回到了故土,但依然有大量流民害怕朝廷的暴政,或者在大家族家里生活的还可以,所以选择继续留在豪强地主家里为奴婢。
这个阶段是豪强地主的兴起之时,虽然还不足以对朝廷形成威胁,但已经有了跟朝廷对抗的资本。
这些豪强地主又本身是贵族或者官员,有一定程度免税免劳役的特权,是汉朝统治的支撑力量。
在汉朝最荣耀的事儿莫过于封侯了,这些豪强地主家里有1000户奴婢,实际上就相当于千户侯的经济实力了,所以豪强地主形成之后他们都不遗余力的扩大自己的实力。
豪强地主在这个时候就有多重面目了,第一他们是贵族拥有免税特权,第二他们是官员替朝廷执行政令,第三他们自身又是大地主。
豪强地主与朝廷争夺的核心就是人口与土地,因为这是财富的来源。
朝廷想争夺只能发出政令让官员执行,但这些官员中很多人本身就是豪强地主,不可能自己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无论朝廷的政策看起来有多好,经过官员的执行都成了迫害百姓。
即便不是豪强地主的官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自己也会成为豪强地主,从朝廷的支持者走向了反面。
西汉后期的君臣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很清楚,皇帝派非豪强的官员去清查户口和赋税,这些官员前期努力,过了一段时间自己也成了豪强地主之后就不再努力了,开始跟其他豪强一样破坏朝廷的政策。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民发现去豪强地主家里做奴婢比做朝廷的编户齐民舒服,所以去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朝廷总是要有相当大的开支,这些负担就压在越来越少的编户齐民头上,这些百姓的负担更重了,于是带着土地投奔豪强地主。
朝廷去治理,但是越治理越严重,那怕是坚决反对豪强地主的官员,只要治理一段时间,成为豪强地主后就开始摸鱼了。毕竟千户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才能有的,但一个郡守几年时间就能吸引上千户农民成为自己的奴婢,过上千户侯甚至万户侯的日子,谁还会给朝廷卖力?
西汉其实就是死在这个问题上,通俗的说法是土地与奴婢问题,实际上就是朝廷与豪强地主争夺土地和人口失败了,无力支撑局面。
东汉成立后,刘秀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不断派官员进行度田清查户口和土地,但面临的问题跟西汉一样,这些官员干不了多久就摸鱼了,所以刘秀不得不停止了度田行为。
而东汉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得不承认豪强地主的存在,给予他们合法的地位和权力。所以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并多以外戚面目出现掌握实权,而东汉的朝廷也远没有西汉强大,皇帝动不动就成为了傀儡,只能靠宦官进行反击。
这些豪强地主实际上就是魏晋世家大族的前身,也是中华第一帝国的掘墓人,这些家族的问题,是到武则天时期才最终解决的。
读过资治通鉴,大致来说,后年连着几个皇帝都没有儿子继承,而且都短命,去世后,不得不匆忙从其他儿子或者侄子中,选一个当皇帝,可想而知,皇帝的质量是比较差的,直到刘氏家族的太奶奶的亲属家族王莽篡权,西汉终于结束。王莽从始至终伪装的很好,直到登基的时候,还要假意推脱,让别人喊他登位。他杀死了刘氏家族的诸多皇亲,以及稍有不同意见的,全都杀掉。直接导致全国混乱,大部分灾民无法生存,上山当了匪徒。直到南方出了一颗新星就是汉光武帝刘秀,创立了伟大的东汉,恢复汉王朝的强大。而王莽最终穷途末路,被最后身边跟随的8个人合谋杀死在,河上的小船上,头颅献给了当地的官员。可以说,恶人到底还是没有好报,所以不要去做恶人,没有好报,即使是王莽又能怎么样,还是被杀的下场。
我的观点是成也汉武帝 败也汉武帝 汉武帝雄才大略 南征北战 拓张版图 消耗国力 汉武后期 国外各种奇技*巧 魔术杂耍进入中国 使人心志不专 人不应该沉浸在这些没用的感官刺激中 这是人性的衰败
汉武后期 重用酷吏 重用酷吏是因为法律已经没有了威严 但越重用酷吏 法网越密 人们越受束缚 越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生产中 而这时候法律越成了摆设 老百姓只是怕酷吏刑法 而不是怕法律 这是法性的衰败
病根已经有了,到了昭宣 勉强用药病没发作
西汉由盛转衰发生在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对匈奴作战先后占据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是西汉政治达到顶点的标志。匈奴由此失去牲畜繁殖期重要的越冬地,导致牲畜饲养量的大幅下降,随之人口数量下降,失去与西汉对抗的能力。而西汉的这两次大规模作战也大幅透支了国力,无力支持进一步的开边拓土。武帝的罪己诏标志着西汉正式承认这一现实,进入了收缩时期。
自此以后,西汉再无力通过对外拓展来增强实力。 社会 压力开始加速积累, 社会 矛盾日渐突出。所谓昭宣之治不过是国势下跌过程中的小反弹而已,并非西汉的又一个顶点。后续几代帝王的错误加速了国家上层矛盾和问题的演化,给王莽代汉创造了条件。而王莽在夺取了西汉政权,自己登上帝位的同时,也代替西汉承受了 社会 压力,代替刘氏承受了国家衰落的民怨,使得光武中兴得到了民意基础,为东汉建立做了铺垫。
财政破产。
弄姓王 和同姓王
西汉刘邦消灭了异姓王,文景二帝摆平了同姓王,汉武帝则连军功集团147位侯国都干掉了。同时汉武帝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土地增加一倍人口减少一半。豪强开始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同时通过读书形成士族门阀。而为了对付流民,他们组织私人武装(部曲)、修建城堡(坞堡),屯集武器和粮食。皇帝收不上税,征不到徭役和兵役,只能加大力度征税、抓壮丁。不堪税役,汉武帝晚年开始出现流民。京城一度出现几十万流民,皇帝下罪己诏,丞相辞职,但流民是无解的。
汉武帝死后,开始休 养生 息,国力得到恢复,史称昭和中兴。但积重难返,天下所有人都对汉帝国失望了。恰逢此时出了个圣人王莽,于是公推他当皇帝。王莽限制土地和人口兼并,新政让官僚地主失望。政策执行不下去,平民也很失望,王莽也失败了。直到刘秀打压了一批士族,帝国才勉强重新站起来。
马致远被列为元代“关、马、郑、白”四大戏曲家之一,更是在当时有“曲状元”之称。他年轻时,颇有志于功名事业,但未曾得志。经历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世事饱谙多”,“人生宠辱都参破”以后,便林泉隐居起来。这时,他已经是“半世蹉跎”,年过半百的人了。
《汉宫秋》是马致远历史剧的代表作,在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改写,反映作者深感于民族、国家之痛,借历史之“酒”以浇己愁。剧中主要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奸佞贼臣毛延寿,美丽刚直深明大义的王昭君,统治阶级的代表者汉元帝。并以汉元帝的情感发展变化为线索,演绎一场“毛延寿叛国开边衅,汉元帝一身不自由。沉黑江明妃青冢恨,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的悲剧。关于剧作主题的阐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政治主题和爱情主题间进退维谷,或侧重于王昭君形象的历史内涵,或观照民族矛盾的犄角……或许可以结合作者的所处时代和人生遭遇理解为作者借历史的伤疤来表现自己失去精神家园的迷茫,理想被黑暗社会碾压的愤懑等等,而这些可以从作者精心塑造的汉元帝这一形象种看出。
一、汉元帝眼界狭小,安于现状,贪图享乐,沉迷女色,缺乏忧患意识。首先从作者塑造的汉元帝所处背景出发,在楔子中道“嗣传十叶继炎刘,独掌乾坤四百州;边塞久盟和议策,从今高枕已无忧。”“自朕嗣位以来,四海宴然,八方宁静”,可见汉元帝已满足于现状并且沾沾自喜着,殊不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他眼界狭小,只看到眼前一片祥和景象,不曾把目光放长远,关注到匈奴民族的虎视眈眈,不思安民乐业,招兵买马,却思“后宫寂寞,如何是好?”他全然没有顾虑到内忧外患,对待朝政也是如第一折所云“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如醉,久不临朝。今日方才升殿,等不的散了,只索到西宫看一看去”,由此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伏笔。
二、宠信奸臣,没有立场。楔子中毛延寿云:“因我百般谄谀,哄的皇帝老头儿十欢喜,言听计从……我又学的一个法儿,只是教皇帝少见儒臣,多昵女色,我这宠信,才得牢固。”从侧面证实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诸葛亮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侵颓也”,汉元帝没有做到亲贤远佞,反而宠信奸臣,竟能重用毛延寿为“中大夫之职”,才会使得毛延寿无视权威,肆意违法。倘若汉元帝能够有一点正确的判断,哪里会有毛延寿叛国投敌,哪里会有王昭君在第一折中所云“一日承宣入上阳,十年未得见君王;良宵寂寂谁来伴,唯有琵琶引兴长。”的积怨,选贤举能,广开言路是一个国家长久治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汉元帝反其道而行之,必然招致奸臣当道,朝纲衰弱,文臣谄媚,武臣怯勇的局面。在面临单于和番没有办法是,也只是一味埋怨群臣,束手无策。这是悲剧产生的主观原因,毛延寿只是作为悲剧产生的导火索的角色。
三、缺乏身为天子的沉着冷静,受人摆布。“[牧羊关]可不食君禄,名悬君手。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汉元帝此
时的无奈更与满朝文武的贪生怕死软弱无能紧密相联,面对皇帝的唱词,尚书却引商纣王为宠妲己,国破身亡为鉴,把国家兴亡系于一个柔弱女子这样可笑的话为什么历来在一个个儒臣的观念里根深蒂固?汉元帝对王昭君的一往情深,对昭君出塞的无限挽留,在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中权衡利弊,别无他策,只能慨叹“我则恨那忘恩咬主贼禽兽,怎生不画在凌烟阁上头?紫台行都是俺手里的众公侯,有哪桩儿不共卿谋,那件儿不依卿奏?……从今后不见长安望北斗,生扭做织女牵牛”,三煞中将汉元帝对现状的无奈,对群臣的失望,对离别的被痛表现的极为形象,这些或许也是这出悲剧的终极原因。
综上,汉元帝虽贵为天子,却诸事身不由己,这种命运悲剧像一把无形的枷锁,被迫忍痛割爱舍弃昭君,悲从中来,作者让他含恨唱道“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不自由”三字正能体现作者塑造汉元帝形象时的苦心孤诣,正如李商隐那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第四折中,秋夜、汉宫、幽梦、孤雁,引起元帝的无限伤感和对昭君的刻骨思念,纵然思念也是徒增悲哀,这种人生如梦的幻灭感,身不由己的无力感,和盛极而衰的悲凉似乎和作者身处南宋末年的民族压迫时,对于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一种无奈和痛苦相契合,所以作者在最后会对汉元帝寄予同情,把他塑造成一个没有了强大的汉朝天子的威严,成了一个被异族统治者欺凌、压迫的弱者,一个对昭君有着深厚爱情的多情君王,一个充满 “感伤”、“哀怨”、“凄怆”、“悲切”的悲剧形象,从而寄寓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对历史和人生的体悟,和命运无法由自己掌控而任由拨弄的哀痛。
算不上扮猪,但也应该是忍辱负重,最终也是吃了大老虎。
“汉宣帝即位,年方十八,以久在民间,习知霍氏专恣。然当霍光稽首归政,犹谦让委任,迨光殁后,始亲政事。禹、云谋逆,咸服其辜,诚不愧为中兴令主。”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1] ,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 ,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
从昭帝年间,到昌邑王刘贺(史称汉废帝)短暂的27天,再到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初,朝政差不多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当时,霍家权力极大,霍光除了权倾朝野之外,他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还是统率宫卫郎官的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车都尉侍中,统率禁卫部队胡越骑兵;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和西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堂兄弟、亲戚也都担任了朝廷的重要职位,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遍布西汉朝廷的庞大的势力网 。至此,霍光已经成为当时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势和声望在废除了昌邑王刘贺的帝位、拥立汉宣帝之后,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
早在民间时,汉宣帝对霍光的权势和威风就有风闻。尤其在他一夜之间由一个平民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之后,更领教了霍光的权威。他一即位,就明显地感觉到了朝廷内部来自霍光集团咄咄逼人的政治压力,所以在他登基之日谒见“高庙”时,霍光陪同他乘车前往,他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如“芒刺在背”。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心里明白,自己初即位,力单势薄,仅凭着一个皇帝的称号是不能和羽翼丰满的霍光相抗衡的,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所以在即位伊始,当霍光表示要还政于他时,汉宣帝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的援立之功,益封七千户 。每次上朝,汉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汉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缓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为他的统治创造一个良好政治气氛起到了极其明显的积极作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免于变成“昌邑王第二”。
汉宣帝即位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地节二年(前68),霍光去世。宣帝亲临葬礼,按皇帝葬制的规格埋葬了霍光,并加封霍光的侄孙霍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的官职领尚书事。[56-57] 与此同时,汉宣帝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亲理朝政。他重用御史大夫魏相,让魏相以给事中的身份参与朝中的机密决策,后来又提拔魏相做了丞相 。继而任命邴吉为御史大夫,又委以他的岳父平恩侯许广汉以重任,逐渐把权力收归己手。
汉宣帝深知,霍光虽然死了,但霍家的势力还很大,霍家的亲属和亲信还控制着中央政府的各个机要部门,兵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为此,汉宣帝首先采取行动,削夺霍家把持的权力。他先解除了霍光两女婿东宫、西宫卫尉的职务,剥夺了他们掌管的禁卫军权。又把霍光的两个侄女婿调离了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让自己的亲信担任南北军和羽林郎的统帅。最终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他提拔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明升暗降,剥夺了他掌握右将军屯兵的实权。还对上书制度进行了改革,下令吏民上书,直接呈皇帝审阅,不必经过尚书,把霍山、霍云领尚书事的职务架空起来。通过这一系列步骤,霍家掌握的权力剥夺殆尽,权力逐渐集中在汉宣帝的手中。
面对汉宣帝全面夺权的行动,霍家集团内部惶恐不安,决定铤而走险,举行叛乱,推翻汉宣帝,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但叛乱在严阵以待的汉宣帝面前很快瓦解了。汉宣帝大规模地镇压了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参加叛乱的人都处以极刑,并废除了霍皇后(霍光次女霍成君),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一朝覆灭,汉宣帝最终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
终霍光之生,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就只有一件事例外,这就是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如今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群臣揣摩上意,开始一个个请立许平君为皇后[104] 。许平君与刘询于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后来成为汉元帝的刘奭。 至此,宣帝如愿以偿。依例,皇后的父亲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却始终不允。后来才封了个“昌成君”。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从此开始流传,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王子对贫女的许诺。
而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女儿成君作皇后。本始三年,许平君再度怀孕,生下一个女儿,霍显命御用女医淳于衍(掖廷护卫淳于赏的妻子)在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让许平君在坐月子时服用。许平君服用后不久毒发逝世。汉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为“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也称少陵)。
许平君死后不久,霍成君如愿以偿当上皇后,她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与许后提倡的节俭、贤德完全违背。刘询装作对她千依百顺,而霍成君也没有为刘询生下子嗣。地节二年(前68),霍光去世,刘询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葬礼。地节四年(前66)七月,霍家发动政变未遂,招致族灭,霍光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妻子霍显都被杀或者自杀。八月,汉宣帝以阴谋毒害太子为由,废掉霍成君,令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十二年后的五凤四年(前54)再度令其迁往云林馆,霍成君自杀。葬于蓝田县昆吾亭东。废后诏书原文:皇后荧惑失道,怀不德,挟毒与母博陆宣城侯显谋,欲危太子,无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庙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呜呼伤哉,其退避宫,上玺绶有司。至此,刘询终于为发妻许平君报仇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