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印度神猴哈努曼怎么吓坏孙悟空 在《西游记》的感召下,最有名气的人物,无疑变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有趣的是,“邻邦”印度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神猴——名叫“哈努曼”,谁也想不到,这一只印度“神猴”享有超过了孙悟空的地位,要知道,印度的全国各地,都建有“哈努曼神庙”呀。
据说, “哈努曼”的神奇故事记载于古老史诗《罗摩衍那》当中。相传,“哈努曼”是印度大神罗摩的大徒弟。他的父亲是风神瓦竽。
“哈努曼”神通广大,本领高强,变化多端。他纵身跳过大海,变成一只猫,潜入魔王的城中,发现了被囚禁的罗摩妻子,随后,又率领猴子大军渡海攻城,奋力拼打,解救出了罗摩妻子,使他们夫妻团圆。可见,“哈努曼”不但本领极高,而且具备了奋不顾身、救危解难的优秀品德。
在印度的“哈努曼神庙”里,“哈努曼”浑身上下都涂成朱红色。祭司会在前来祷告的人前额上点一个“朱砂痣”作为赐福。这种习惯来源于《罗摩衍那》里的历史故事。
那么,这颗神奇的“朱砂痣”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某个星期二的早上,“哈努曼”的肚子饿了,他来找罗摩的妻子悉多要吃的东西。他看见在悉多的头发分缝处涂有红颜色,便问,为什么你的头发缝中有红颜色悉多笑着说,这个红颜色是“已婚妇女”的象征,是婚姻生活幸福的吉兆。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她的丈夫健康长寿,就一生都会涂上这个红颜色。这个记号也象征着丈夫满意。
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古大家都把尽孝挂在嘴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儿子杀父母的新闻浮现,是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近日印度一男子,竟然一巴掌把76岁的老母亲掌刮致死,这是多么让人寒心的信息。平时我们看到电视上印度人总是一脸憨厚,朴素的气息,完全不能想象居然会有如此残暴的一面,那么纠结是因为什么事情引起印度男子的动手的念头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引起印度男子杀心的事情是什么?
根据印度媒体3月16日的报道,印度警方根据附近的监控还原了这起悲剧的经过,印度一位老太因和邻居吵架,老太的儿子竟扇了妈妈一耳光,把她当场拍死。据了解警方现在已将老太的儿子抓获逮捕。一开始邻居以为争吵已经过去了,但是阿夫塔尔的45岁儿子兰比尔,知道他母亲和邻居吵架后居然大发雷霆,不仅大声地质问母亲,还突然出手突然扇了母亲阿夫塔尔一巴掌。随后他母亲便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不省人事。老太随后已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救,但是她在被送医前已经死亡。 这是大家都没想到了,仅仅是一巴掌就把母亲送走了。
二、事件最后怎样了?
据了解当警察赶到现场时,邻居已经告诉警察问题已经解决,她不想再追究此事了。 这样的做法让人很不解,为什么要放过这样的一个人渣,就应该追究他的责任,让他得到该有的惩罚啊。如此狠心的人,面对陌生人岂不是更加没有良心?
三、是什么原因导致男子这么狠心?
不管父母做错了什么事情,作为子女都不该动手打父母,更不可以去辱骂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应该要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子女对自己大呼小叫,或者是大大动手,溺爱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造成大错。事件中的男子,很大原因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家长教育方式不正常造成的,孩子不尊重不爱父母,必然是个祸害。对于这种殴打父母的人来说,这人人就是没心肝的,自己的父母都能殴打,可见心眼多坏。错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印度男子下半生必定会遭到世人的指责,虽然警方以及邻居都说不追究责任,但是该名男子真的应该受到谴责的。
印度的等级制度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在印度,人分三六九等,等级森严,不同阶层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高阶层的女人不会嫁给低阶层的男人,即使他们结婚了,生下的孩子,也被叫着杂种姓。
因为,印度的这种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两个阶层,也就是两个不同的种姓,两个不同的种姓结婚生子,当然就是杂种姓了。
当然了,低阶层的女人要想嫁给高阶层的男人,得付出高昂的嫁妆,这也导致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出现为了嫁妆谋杀妻子的现象。
印度民众
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儿,在中国,你可能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可能偶尔会抱怨为什么没投胎在有钱人家。
但生在中国已经很幸福了,虽然出生在穷苦人家,但只要肯努力,也能够走上人生巅峰,引娶白富美。
在印度,投胎那才真的需要技术,一旦出生在下流阶层,一辈子都难以改变这种身份,一锤定音,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印度**《起跑线》刚开始的时候,在服装店内,老板拉吉对店员说:“我说过很多次了,乔图,你要了解顾客,在介绍前要先了解她们的阶层,她们老家是什么地方,她们喜欢什么款式,哪里颜色适合他们,这个时候再拿出商品,她们的防范之心就融化了。”
**《起跑线》剧照
这部**看似在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实质上是在探讨印度森严的等级观念,且不说影片中拉吉与太太米塔的女儿面临的上学问题,就连买个衣服也要分等级。
在中国,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如果考上了名校,那么他将很快融入那个圈子,成为天之骄子。
而在印度,就像**《起跑线》讲述的那样,低层阶级孩子,别说很难进入名校,就是进去了,也基本不可能融入进去。
**《起跑线》剧照
从2006年起,印度教育部宣布大幅提高"保留配额"比例,以便增加社会低种姓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将来自低种姓家庭的入学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
此举竟然引发了高种姓学生抗议逆向歧视。
相比起来,中国的高考,那真是公平得不能再公平了。
那么为什么印度会有这么森严的种姓划分呢?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第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雅利安人原来是活跃在东欧中亚一带的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主要以驯牛为生,并随着牛车慢慢游移,这也是后来牛在印度地位崇高的起因。
后来他们遇到了蒙古人,学会了驯马,开始成为了马背上的战斗民族。
“雅利安人”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印度的祭神圣典《梨俱吠陀》之中,原意为“高贵的人”。
从这个自大又自恋的称谓上,就能看出人们的等极观念是与生俱来的。
《印度历史》: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一路南下,四处寻找牧场,有的到了希腊,有的去了小亚细亚,其中一支到到了伊朗。
他们在伊朗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一部分经阿富汗,越过阿姆河、兴都库什山脉及帕米尔高原山口,进入了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他们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吠陀语,后来的印度吠陀文化也就以此命名的。
进入印度五河地区以后,雅利安人和当地的土著进行长常的征战,最后雅利安人胜出。
他们俘虏了大量的土著,并将其称为“达萨”,也就是后来种姓中的一种。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印度进入了吠陀文化时代。
《印度历史》一书中说:“在吠陀文化时代早期,印度基本也就两个社会阶层,一个是雅利安人,另一个就是奴隶达萨。”
那个时候,虽然是父系社会,但女性的地位很高,有着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有权利参与家庭管理、宗教祭祀和社会活动。
《梨俱吠陀》记载,雅利安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进行部落居住,氏族内部平等,但氏族之间已经有等极划分了,弱小的氏族的爱强大氏族统治。
随着部落长久定居,政治组织开始慢慢形成,在部落之上有了大王,一个大王管理一个地区的几个部落。
但王不是世袭的,也不是终身的,属于选举制,其下还有部落民众大会和部落长老议事会,大王必须在联合会中宣誓后方可被承认。
直到到“十王之战”,也就是由十个弱小的部落部落组成的联盟,共同讨伐强大的婆罗多部落。
“十王之战”以强大的婆罗多部落取胜告终,从此之后,国家这一机构开始慢慢形成,阶级社会正式开始出现,君权神授思想开始出现,世袭制出开始了。
《阿闼婆吠陀》中说:“领土由王据有。”
这个时候,妇女的地位由原来的男女平等,变成了家庭的包袱和不幸的根源。
女子无财产继承权,不得参加祭祀典礼或政治事务,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童婚和殉葬习俗也开始了。
他们甚至将妇女和酒、投骰子共同列为罪恶。
第二、种姓制度的正式确立
其实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已经有了三个阶层,分别是武士、祭司和部落民。
但这算不上是种姓制度,确实的说,只是一种职业划分,武士和祭司都不是世袭的,有能者居之,而且相互之间还可以通婚。
应该说,印度种姓制度出现的源头,是“达萨人”的出现,也就是被雅利安人俘虏的土著。
雅利安人身形高大,白皮肤,高鼻梁,很帅气。
而当地的土著几乎个个都是扁鼻子,黑皮肤,和雅利安人比起来,可以说是丑陋。
《印度历史》中说:当时雅利安人的氏族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解体,为了保持自己纯正的血统,又要将这些俘虏来的达萨人纳入他们的社会中,于是出台了一项“瓦尔那”制度,也就是根本“色”和“质”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区分开来。
《梨俱吠陀》中将雅利安人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非雅利安人称为“达萨瓦尔那”。
随着社会的演变,雅利安人内部也出现了阶级分化,相应的社会劳动分工也已形成,于是瓦尔那制度有了新的划分,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印度的发现》中也说:“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从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严格界限中开始的。”
为什么要这么分呢?
当然是有依然的,而且还是神的旨意。
祭祀神典《普鲁沙赞歌》是这么说的:“梵天大神从他的口中生出了婆罗门,从双臂生出了刹帝利,从腿生出一吠舍,从脚生出了首陀罗。”
梵天大帝
很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故事婆罗门的僧侣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后来加入这本书中的。
当然,除了梵天大神生出的四种等级之后,还有一种人,那就是野生的,也可以说是后娘生的,不是梦天大神的亲儿子,属于溅民。
第三、种姓阶层的划分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话一点都不假。
梦天大神生出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同样是他的儿子,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1、大儿子婆罗门:
他们的社会地位最高,是神权掌握者,思想高超,地位超然,主持宗教祭祀活动,同时又垄断文化化和教育,不用纳税,不可杀。
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献这三样工作。
他们不负责具体的国事,但却是一主九鼎,有着最高的话语权,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绝对领袖,就连国王也要听命于他们。
2、二儿子刹帝利
刹帝利说白了就是皇族及掌权者,相传是由早期吠陀时代的王族演变而来的,他们是国家的军政领导,握有实权,负责片战和国家管理,不用纳税,但依旧得听命于婆罗门的决策。
其负有保护婆罗门之责。
3、三儿子吠舍
《印度历史》中说:吠舍当然于当今社会的普通民众,是总人口中数量最多的,原指氏族部落成员,大多数人是村社的农民和小生产者,从事农牧商和手工等职业,少数人是富裕的城市工商业奴隶主。
他们拥有财富,地位仅次于刹帝利。
他们在政治上无权,必须纳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贡献者,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供养者。
4、四儿子首陀罗
这个最惨,都是一个妈生的,何必呢?
首陀罗是种姓制度中最后一个阶层,他们属于受奴役、压迫和歧视的无权等级,大部分是由被俘虏过来的土著“达萨”组成,后来也加入了一部分雅利安人。
他们是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除了奴隶和雇工以外,也有独立的小生产者,从事农业、牧业和手工业。
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供养婆罗门人和刹帝利的人,是他们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GDP。
但他们却是最穷最苦最被人看不起的人。
梅尧臣>说得好: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更有趣的是,这些从梵天大神脚上出生的人,在宗教仪式上,只能为高级种姓的人洗脚,因为他们是由生主神的脚创造出来的。
但是有一点,首陀罗虽然地位低下,但他们也是由梦天大神生出来,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亲兄弟,所以除了一部分奴隶以外,人身是自由的,可以自由的活动。
但是有点是最悲催的,大哥二哥三哥这种享受完了,下辈子还能托生为人,被称为“再生族”,而老四首陀罗就不一定了,他们被称为“一生族”,意思是下辈子不一定能托生为人。
5、溅民(不可接触者)
这类人比首陀罗还不如,因为他都不是梦天大神生的,是后娘生的,被称为不可接触者,即达利特,意思是接触了就会倒霉。
据说,到了现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
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
所以,**《起跑线》中的男女主角才会想方设法的要把女儿送进高级学校,因为一旦摆脱了现有的阶层,她将过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后记:
有人说,印度的这种种姓划分最开始是由分工来界定的。
这话也说得也一些道理,除了被俘虏的“达萨”,其它人都是雅利安人,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为何别人能成为首领而自己不行,还不是自己的原因。
就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大家都一穷二白,大家都不富裕,贫富差距不大,为何到现在会出现这么大的贫富差距,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大家都是人是吧?
当然了,这只是说的初期,在等级观念还没成形的时候,大家同处一条起跑线,每个人都有机会。
但一定这种等级成形了,或者说贫富差距已经形成了,再想改变,还是很难。
特别的印度的这种等级制度,发展到后面,也只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了。
要想改变身份,只能下辈子,而悲催的是,首陀罗下辈子还不一定能变成人。
对于印度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你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印度,寺庙背后的冲突
去印度,印象最深的就是寺庙林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只要人稍微多一点的地方就有寺庙,香火旺盛,热闹喧嚣,教徒虔诚。
去印度之前,我一直把印度看作是一个虽然经济落后但非常稳定的国家,原因有二:一、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二、印度是佛教发源地,想来也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国家。佛教讲究宽容、慈悲,与人为善,提倡减低欲望,人们之间的冲突相对就会减少,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此外,甘地提倡的“非暴力运动”,也是我所欣赏的。但在印度呆了十多天,观察和讨论了有关印度宗教的问题后,我改变了看法。朋友问我,我说:印度存在的问题恐怕不比我们少,尤其宗教问题,是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果然,说完这话不到一个月,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地区就爆发大规模宗教冲突,自2月27日开始,700多人丧生,至今尚未完全平息。
刚到印度时,我最大的一个震惊就是佛教在印度的彻底衰落。表面看,印度到处都是寺庙,香火旺盛,每个寺庙似乎都充斥信徒,从早到晚黑鸦鸦的人头聚集。我想当然地以为这里和泰国等国一样,佛教兴盛,佛教信徒甚多,所以寺庙兴旺。但走的地方多了,发现有的寺庙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小孩子在其中钻来钻去,热闹异常,有的寺庙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甚至房屋墙角都开始出现裂缝,地面都开始长草了。我开始留心,发现这一现象还很普遍,终于忍不住问陪同的印度朋友。他告诉我,那些热闹非凡的寺庙是印度教的,而那些破落寂静的寺庙是佛教的,有些佛教寺庙甚至已经完全荒废了,久无人迹。我大吃一惊,第一次知道佛教在印度已如此衰落。在当今的印度,印度教为第一大教,教徒占总人口的83%,伊斯兰教为第二大教,信徒占总人口的12%,其次是锡克教徒。佛教徒仅为1%。近年来,基督教在印度的发展势头很猛,估计也已超过佛教。佛教宣扬的“无为”、“杀戒”、非暴力等,未能成为宗教冲突异常激烈的印度社会的主流。据印度朋友介绍,由于佛教主张退让,不杀生,早期一些其他教派为驱赶佛教徒,就将割了脖子、滴着血的鸡扔进佛教寺庙里,鸡流着血四处乱窜,佛教信徒一见血就乱了,后来守庙的僧人也只好躲开了,就这样,其他宗教乘虚而入。
印度最大的宗教冲突自然来自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说起来,印度的宗教冲突真是一部不堪回首、令人寒心的血与泪交织的历史。印度的宗教矛盾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纠缠不清的一个难解的结,连圣雄甘地这样的伟人也毫无办法,最终被极端印度教徒刺杀。1947年的印巴分治将此矛盾推到极点。1947年,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民族独立成为大势所趋之时,只好退出印度,但它在退出之前捅了印度最后一刀子,仓促地造成印巴分立,即分裂为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一个以穆斯林教徒为主的巴基斯坦。据当时统计,短短几个月内,宗教冲突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十多万妇女遭劫持或强奸,1200万人逃亡。现在的估计则是112亿人被迫移民,死亡人数大约1000万左右。宗教冲突从此更加激烈,埋下根深蒂固的仇恨、猜忌与不信任。1984年,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被锡克教徒所杀,又是大规模的仇杀与报复,成千上万人无辜丧生。宗教矛盾似乎毫无商榷、缓解的可能,宗教冲突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之中。印度著名政治家尼赫鲁说过:“除非在自由的基础上,印度或其他各处都不会有和平可言的。”
就说这次古吉拉特邦爆发的大骚乱吧,其实不仅跟宗教,跟政治也很有关系。这次骚乱的起因是所谓“寺庙之争”。10年前,宗教圣地阿约迪亚曾有一座建于16世纪的巴布里清真寺。但在印度教中,巴布里清真寺的地基被认为是印度教大神罗摩�印度教最高神毗湿奴的化身,据说出生在1万年前 的诞生地,印度教称这是400年前穆斯林占领者强行拆掉原先的罗摩庙建成的。因此,这座清真寺必须拆掉以重新盖一座罗摩庙。穆斯林们则认为罗摩只是传说中的人物,诞生地之说无从查考,而清真寺已有400多年历史,因此不能拆掉。但由于印度教徒人多势众,加之政治党派插手,1992年10月30日,印度教徒强行进入巴布里清真寺,用锤子和镐头捣毁了这座有着464年历史的古寺,导致大规模的宗教冲突,2000多人死亡。
1994年1月7日,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判定这一有争议的地基及其周围土地共约27公顷暂归政府接管,谁也不能动用。印度高等法院做出了“维护阿约迪亚现状”的裁决,印度政府也禁止任何一方在阿约迪亚修建寺庙。教派冲突暂时得到平息,但争议时断时续。实际上,目前印度联合政府中的主要党派印度人民党就是当时主张在阿约迪亚建罗摩庙,并提出“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要印度斯坦的非印度教人民接受印度教文化和语言,学会敬畏印度教”,因而赢得印度教徒的支持,逐渐起家的。因此,人民党执政后,印度教组织要求人民党兑现当初的诺言。人民党此时为执政党,知道此事不能冒失,否则会酿成国家分裂,故采取安抚加拖延的办法。
2000年12月6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向全国宣布:“重建罗摩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这项工作还将继续下去。”此言一出,宗教冲突又掀波澜。印度教徒再次跃跃欲试,联合政府内部其他党派则因瓦杰帕伊不遵守执政加盟时“搁置建庙日程”的协议弃他而去,反对党指责如此政策将祸国殃民。另一方面,激进的印度教徒也因罗摩庙迟迟未建而对政府极端不满。“世界印度教大会”公开指责印度人民党领导“当年利用了罗摩庙问题夺取中央政权,而现在又逃避过去的承诺,阻止志愿者前往建庙”。今年年初,“世界印度教大会”又开始向政府发难,要求同意在有争议的清真寺遗址旁边建造罗摩庙。“世界印度教大会”还选定了印度教节日“湿婆之夜”之后的黄道吉日——3月15日为建庙的日子,并号召全体印度教徒“到阿约迪亚去”。2月24日,大批印度教志愿者开始前往阿约迪亚。2月27日,从阿约迪亚乘火车返回的印度教徒在古吉拉特邦遭袭,57人丧生,古吉拉特邦教派骚乱骤起,700多人死亡,并引发全国性的社会危机。政府只好将此事交由法院裁决。3月13日,印度最高法院宣布不允许在政府已经接管的土地上举行任何形式的宗教仪式的法令,彻底打破了“世印会”想在靠近有争议地基的地方举行仪式的企图。但是印度教徒并不甘心,以集体自杀相要挟。为缓和越来越紧张的气氛,打破僵局,14日,北方邦政府提出一个变通的建议,即让“世印会”在离政府接管的土地1公里多的地方举行一个象征性的圣柱移交仪式。15日上午,印度政府采取了妥协的办法,同意“世印会”举行象征性的圣柱移交仪式。15日下午,“世印会”在重兵包围之中较为平静地举行了这一让人们担心已久的仪式。总理办公室一高级官员出席了仪式,并接受了两根雕刻好的大理石圣柱。“圣柱移交仪式”举行之后,印度朝野对这一结果都采取了认可的态度。但对于政府出面接受圣柱一事,印度主要的反对党都表示反对,认为这是政府向教派势力屈服,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主要的穆斯林组织“全印巴布里行动委员会”对“世印会”没有在有争议的地基上举行仪式表示满意,认为是“正义”的胜利。“世印会”领导也认为是自己的胜利,因为政府接受了圣柱就等于承认了他们可以在有争议的地基上建庙。但瓦杰帕伊总理声明说,圣柱只有在法院将来作出对“世印会”有利的判决后才能使用,“法院是最后的权威”。显然,局势只是暂时得到控制,隐患并未清除。彻底的和平遥遥无期。
在印度,我常常陷入一种悲哀与矛盾之中。宗教给印度带来的究竟是福是祸,真是一时难以说清。一方面,宗教给印度带来了和谐安定。印度人因为信教,大部分人物质生活需求都极端简单,甚至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包括一些大人物、知识分子,他们视精神生活为最大享受,视其他一切为身外之物,甚至视金钱为粪土。这样的自我满足的人生观,无疑为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有限的印度提供了某种带来稳定的意识形态基础。鼓励民众追求精神满足、鄙弃物质要求,使得印度在仅相当于中国1/3的土地上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很少对外扩展掠夺,谋求霸权,虽然这样的人生观因为过于压制消费也可能牵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一种宗教一旦走到极端,容不得其他不同信仰者时,宗教又会带来极端可怕的后果。虽然印度有过甘地这样的智者的企盼,“印度的文化,既不完全是印度教的,伊斯兰教的,也不是任何其他别的教的;它是一切宗教的融合物”,但在如此水火不相容的宗教矛盾中,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甘地自己也承认:这是“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
我还是喜欢那些普通的印度人,那些在数不清的林立的寺庙里认真地跪拜、祈祷的人们,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恪守严谨的生活与纪律的人们。他们的那种虔诚、坚定、节制和艰苦朴素,在我们身边是很难见到了。比如甘地,他面对英国人威胁禁运物资时说:“我们宁愿赤身裸体也不穿英国人的衣服。”他带头纺纱、自制衣服,现在,印度农村不少人还习惯穿自己制做的服装,用自己制做的肥皂等日用品。还有印度的***,他们现在已在两个邦执政。他们的一些要求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印度***居然有这样的纪律,凡抽烟喝酒乱搞女人的不得入党,入了党的一旦发现即予处分甚至开除。普通的印度人,也多是些反感物质追求,信守古老而原始的日常生活的苦修者。所以,印度的生态主义、反全球化势头之猛,在全世界都是比较强烈的。他们从心底厌恶追求吃喝玩乐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他们只吃素,只强调心灵的和谐和生态的平衡。他们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是一群异见者,他们独立的坚决的不合群的姿态,在这个日益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平面化的世界上显得是那样突出。
(摘自《南风窗》2002年4期下)
《书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