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幽州台歌感情基调,表现手法

    登幽州台歌鉴赏百科名片《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诗的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

    9月前
    1900
  • 登幽州台歌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在其壮志难酬、抱负未展、怀才不遇而经历种种仕途风雨和官场挫折后,悲愤至极而以豪语道出的无奈。当他渴望建功立业以求与天地同垂不朽的愿望落空以后,这才认识到天地悠悠、宇宙无穷,而人类的任何事功都会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如烟消

    9月前
    1100
  • 登幽州台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作者孤独的情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失落悲观的思绪暗暗流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9月前
    2200
  •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陈子昂的生平经历:24岁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38岁时父死,居丧期间受射洪县令迫害冤死狱中。《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

    9月前
    1500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一句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赏析: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一句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2、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二、《登幽州台歌》全文: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三、解析:⑴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

    9月前
    2200
  • 登幽州台歌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作者(唐代诗人陈子昂)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赏析这首诗

    9月前
    1500
  • 登幽州台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

    9月前
    2500
  • 《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俯仰古

    9月前
    1000
  • 《登幽州台歌》这首古诗蕴含了怎样的感情和哲理?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这是一种在对

    9月前
    1800
  • 黄鹤楼与登幽州台歌 试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两首诗的不同 虽然已经讲过了,但还是谢谢你了

    表现手法:《登幽州台歌》全篇无一句写景,直发胸臆,将诗人的情感像火山一样喷发而出《黄鹤楼》写景、抒情并有借景抒情,情景相融表达情感:《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寥无奈的情怀《黄鹤楼》:表达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

    9月前
    2300
  • 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幽州台是哪儿

     《登幽州台歌》创作于初唐时期,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著名诗歌,全诗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二句俯仰古今,第三句登楼眺望,第四句描绘诗人的情绪,那么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9月前
    1400
  • 登幽州台歌的背景

    《登幽州台歌》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

    9月前
    1300
  • 登幽州台歌和贾生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怀才不遇的落寞尽境遇的苦闷与悲愤之情。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陈子昂借吊古以来抒发自己内心寂寞苦闷心情的同时,也揭露出当时黑暗社会下那一批知识分子们所面临的相同遭遇。《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

    9月前
    1700
  • 登幽州台歌的中心思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

    9月前
    1900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一句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

    9月前
    2300
  •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

    10月前
    2900
  • 从念天地之悠悠你体会到什么?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

    10月前
    3400
  • 登幽州台歌中表达情感上的手法是:?

      吊古伤今  时间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人,面对辽阔的山河,前思古人,后念来者,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

    10月前
    2800
  • 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要是没那个词怎么办

    文本相似度。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依赖人工标记的词典,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如果遇到是情感词但是词典里没有,就设计到另一种在NLP经常用到的技术文本相似度。以上步骤可以更加优化,比如用决策树来判断句法规则。下一步实现,基于朴素贝叶斯的情感分析。

    10月前
    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