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人可以在榆林市领结婚证吗

米脂人可以在榆林市领结婚证吗,第1张

这要看是否有一方或一方的父母户口在榆林市了。

《婚姻登记办法实施细则》第四章 第十一条规定:

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双方必须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不得委托亲友、律师或其他人代办。

  男女双方户口均不在本市,但一方的父母户口在本市的,可到父母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当事人须提供能反映其父子(女)或母子(女)关系的户籍证明,或提供当事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父子(女)或母子(女)关系证明。

米脂女人漂亮是因为米脂出产的小米养人。

米脂因“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水好土肥,出产的小米很养人,女人喝了这种小米汤后,个个肤如凝脂,起到了养颜美容的效果。所以,米脂便有了出产美女的好名声,正如陕西当地人所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米脂县位于榆林市南部,有8镇1街206村,总人口约223万,其中农业人口约168万人。米脂是陕北地区唯一荣获“中国千年古县”称号的县,古称“银州”,因“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素有“美人县”之美誉,米脂唢呐是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色生态小米、苹果非常出名,境内岩盐占全国总储量的17%,是榆林市盐化工基地。

米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榆林小曲

陕西省榆林市传统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陕北榆林地区的曲艺唱曲形式。唱腔音乐十分丰富,唱腔体裁为曲牌体,或单曲反复,或联曲串唱。传统的节目有短有长,《日落黄昏》、《妓女告状》、《放风筝》等。

2、米脂剪纸

作为陕北剪纸的源头和根基,米脂剪纸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朴重厚、生动典雅,具备中国北方剪纸粗狂豪放、写意大气,保持了浓厚的黄土气息。秉承了汉化像石的基本艺术特质,浑厚圆润、洗练夸张,剪纸的主要题材多以生肖、人物、花鸟、动物、婚礼、巫术、劳动场面为主,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在历史的岁月里形成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据《米脂县志》记载:三国时的天下美人貂蝉是米脂人。《绥德县志》记载:“才貌双全的吕布是绥德人”。貂蝉嫁吕布,吕布戏貂蝉,史书记载各异,且不去管它。但是,米脂的女子长得漂亮,绥德男子长得英俊,却是事实。

陕北那句名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可以说,家喻户晓。就连毛泽东1935年到陕北后,在他的谈话里和文章中都引用过这一谚语。那时米脂中学的不少女学生,毕业后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她们之中大部分和***各级军政人员结了婚。全国解放后,这些军政人员,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成了省级或中央级领导,因此,米脂又有“丈人县”的戏称。米脂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明、贤惠、能干。

例如,1920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米脂姑娘高佩兰和妇女领导干部杜瑞兰、冯云、安建平、杜利珍、杜彩珍及革命烈士杜焕卿、张惠明等,都是很有作为的女中豪杰。

扩展资料:

米脂和绥德的景象:

每天清晨,在陕西米脂县城与绥德县城之间的柏油路上,一队队骑自行车的男男女女如水如波奔涌。右边一行自行车队,源头是米脂城,尽头是绥德城,蹬车的多是女子,地道的米脂婆姨。

左边一行自行车队,起点是绥德城,终点是米脂城,骑车的大都是男子,标准的绥德汉。米脂婆姨的车辆匆匆地朝绥德城驶去,又匆匆地向米脂城返回。

同样,绥德汉的车辆匆匆地朝米脂城驶去,又匆匆地向绥德城返回。这也成了当地一景观。

从米脂到绥德路程40公里,乘汽车40分钟可到达。两城之间有一个名叫四十里铺的小镇。小镇距米脂城40里(20公里),离绥德城也40里(20公里),所以叫四十里铺。骑车的米脂婆姨与骑车的绥德汉,在四十里铺相遇、相识、相爱。请听代代传唱的信天游:

米脂婆姨绥德汉,

不用打问不用看。

小伙子跑马一溜风,

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

石狮子守门钻不进猫,

绥德汉一个比一个好。

—米脂婆姨绥德汉 (中国历史人物)

您好!一个户口是宝鸡的,一个是米脂的,不可以在榆林登记结婚。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必须带上双方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去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法律依据如下:

《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第五条 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米脂人,有权利回答这个问题,米脂婆姨不仅外表漂亮更是贤惠,善良的名片!

“米脂婆姨”这一独特的文化观象却名扬四海,这自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米脂地处黄土农耕文化与大漠游牧文化的结合带,具有“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的独特地理优势;同时绥米一带是陕北文化的原生区,自古以来就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时地利就十分钟情这里的男男女女。从米脂出土的汉画像石《伏羲女娲图》、《乐舞百戏图》中可以发现,在汉代之前.这里的女性并不依附于男性,而是承担着梳理家庭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重托;这里的女性俊俏雅致,能歌善舞,聪慧干练,持规执矩,成为陕北妇女的姣姣者。传说三国时期,绥德出了吕布,力大无比,勇贯南北;米脂出了貂蝉,羞花闭月,大义除奸。明清之际,闯王李自成的夫人高秀英,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上世纪之初,封建、闭塞、战乱锁困的陕北社会,让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然而中华民国的钟声刚刚敲响,米脂的有识之士就在1913年前后,办起了女子小学堂、杨家沟女子学校,1919年,高佩兰女士在陕北地区率先创办了米脂女子高级小学校。米脂女子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用革命理论解放自己,纷纷投身革命洪流,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涌现出了诸如革命烈士杜焕卿、人民教育家杜岚、党和国家高级干部安建平、杜瑞兰等一大批女中豪杰。如今的米脂婆姨,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奉献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日益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她们抓住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有了更加美好的前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米脂婆姨用勤劳、勇敢、智慧与娴淑,书写了自己的光辉历史,米脂婆姨的形象具备历史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44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