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是什么意思?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是什么意思?,第1张

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是陕西的一大骄傲。

貂婵,陕西米脂人。米脂出美女,据说和当地居民的白部鲜卑血统有关。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开创了北魏、后燕等朝代。也许是由于陕北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较差,保留了一些特殊的基因,使得米脂的婆娘能够成为四大美人之一。

三国时期的一代豪杰吕布就是绥德人,伴随人们记忆的还有他与米脂姑娘貂禅英雄爱美女的动人爱情故事。绥德县城高高耸立的宋代名将韩世忠的雕像,似乎在注视着家乡今天的发展。做农机生意的雷锡忠走南闯北,他告诉记者,只要提起自己是绥德人,外地的很多客户立刻就会说起米脂婆姨绥德汉的俗语。他正在琢磨着如何利用"绥德汉"这一历史人文品牌的商业价值。

白部鲜卑有白人的基因,额宽,鼻隆,眼大,皮肤白净。这些特征放在女性身上,不刚好符合一般民众的审美标准吗?鲜卑人当了皇帝,逐渐汉化,鲜卑族很快被融化到了汉族当中。

不过,在四大美人当中,貂蝉留下的记录最少。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既不知道出生何处,也不知道安葬何地。

感觉这两个地方都是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然气候很好,所以长期居住的人类也都是皮肤特别白皙。再有,这也是人类最先生存繁衍的栖息地。文化氛围特别好。所以这两个地方的美女应该都特别的多。

截止到2021年10月,米脂县的美女名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因此米脂县还有一个美誉——“美人县”。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推翻权臣董卓的荒*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连环美人计),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

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有很多人对米脂的姑娘美表示质疑:

他们认为米脂县地处黄土高原,降雨量少,空气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些环境因素都不容易出产美女。但是他们不知遗传基因才是美不美的最根本因素;米脂姑娘的美正是源于独特的基因。

但是随着米脂县的姑娘越来越多的外嫁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有很多人担心在米脂县当地这种“美人”基因得不到“遗传”,而使的米脂县的美人变少。

但是米脂县的姑娘外嫁他乡,米脂县的小伙娶他乡的姑娘,这种基因融合会造就更多的米脂美人,因为米脂县多美人的原因就是长久的不同种族之间联姻造就的。

王致富。《米脂婆姨》是一部展示陕北米脂姑娘深明大义、勇敢顽强的电视连续剧,剧中写了秦乐兰回家乡躲避战乱,回到家乡之后嫁给了王致富。由著名导演郭少雄执导,由马境,桑叶红,叶静,李东翰主演。

貂婵,陕西米脂人。米脂的婆娘绥德汉,是陕西的一大骄傲。米脂出美女,据说和当地居民的白部鲜卑血统有关。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开创了北魏、后燕等朝代。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道武帝拓跋圭,雄才大略,威镇一时。据说,大同云岗石窟中的佛像就是仿照拓跋焘面容所刻。怎么看,这些大佛的特征也和我们黄种人不一样。白部鲜卑有白人的基因,额宽,鼻隆,眼大,皮肤白净。这些特征放在女性身上,不刚好符合一般民众的审美标准吗?鲜卑人当了皇帝,逐渐汉化,鲜卑族很快被融化到了汉族当中。也许是由于陕北交通不便,人员流动性较差,保留了一些特殊的基因,使得米脂的婆娘能够成为四大美人之一。不过,在四大美人当中,貂蝉留下的记录最少。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既不知道出生何处,也不知道安葬何地。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真是的,既然已经成功地塑造了貂蝉这样一个人物,干啥不再写几个字交代一下她的结局?

杜仲。在《米脂婆姨》中,乐兰遭遇了人称二爷的女匪首秦乐青的抢劫,被随行脚夫杜仲挺身相救,二爷也因杜仲是条汉子而喜欢上了他,杜仲也接受了二爷的感情。《米脂婆姨》是一部展示陕北米脂姑娘深明大义、勇敢顽强的电视连续剧,由著名导演郭少雄执导。

在男性主导的封建社会里,女性被禁锢在家庭禁锢在锅台,那颗想远足的心灵也就被无情地剥夺了。但在米脂却不同,当地的水和小米养育出了米脂女子桃花般粉嫩的脸庞。“米脂婆姨”一跃成为风闻大江南北的文化现象。

1——古代美女

貂蝉。貂蝉之名随着《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而被推举为中华的四大美女之一,但真正的貂蝉是否实有其人,依然是个谜。好在米脂县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的窑洞——貂蝉洞,洞口不大,且幽深,流传着貂蝉出生、成长的故事。

高桂英。李自成夫人,她高大奇岸,伴随闯王左右,不仅料理生活,更多的是辅助了许多战事。

2——现代传奇

女子小学堂、杨家沟女子学校。在1913年前后就已办了起来。

米脂女子高级小学校,简称“米脂女校”。1919年在米脂开办,率黄土高原女子教育风气之先。当年秋天,米脂女校教师高佩兰发起组织“天足会”,会员30多人,走出家庭,走上街头,倡导女子放开足,剪短发,进学校,不戴纱,自己解放自己。

三民二中。1927年创办,与榆林中学、绥德师范并驾齐驱,再一步将女子引入知识殿堂。

陕甘宁边区时期,一大批米脂女子来到延安。她们有知识有文化,很多都成了文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白毛女》上演的高潮期,扮演“喜儿”成功的米脂女子就有近30名。细想,陕北不仅米脂,处处出美女,只是米脂婆姨上了学、识了字,有了文化,才登上了文艺舞台,登上了革命舞台,直至登上政治舞台。

米脂婆姨,她不是单个人,是一个群体。在整个革命时期,在那个延安时代,她让“米脂婆姨”走出了米脂,走向陕甘宁边区,走向全国。

陈水河整理于2021年8月9日下午

米脂县特色文化有米脂民歌、秧歌、米脂剪纸等。1、米脂民歌:米脂民歌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代,它很少见诸文字,但男女老少都有会唱爱唱的,直接用它来抒发宣泄感情。2、秧歌:秧歌在米脂久传不衰,新春佳节,各村镇爱好“红火”的人自动聚会,商议办社火。村中一般自备秧歌服装、化妆品。

米脂县特色文化有米脂民歌、秧歌、米脂剪纸等。

1、米脂民歌:米脂民歌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代,它很少见诸文字,但男女老少都有会唱爱唱的,直接用它来抒发宣泄感情。

2、秧歌:秧歌在米脂久传不衰,新春佳节,各村镇爱好“红火”的人自动聚会,商议办社火。村中一般自备秧歌服装、化妆品;锣鼓一响,30-50人参加。

3、米脂剪纸: 陕北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创作的重镇,米脂剪纸是陕北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米脂剪纸以刚劲有力、粗犷、豪放见长。种类有窗花、炕壁画(炕围子)、顶棚画、极架挂画、小孩鞋头画、裹肚画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194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