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的简介和相关资料

长江大桥的简介和相关资料,第1张

你是说那个长江大桥啊?

以下是中国的大部分比较著名的长江大桥,你参考者看吧

江苏省境内7座:苏通大桥(在建)、江阴长江大桥、扬中长江大桥(注:未跨长江南北)、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南京长江三桥(在建);

安徽省境内3座: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铜陵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

江西与湖北省界之间1座:九江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

湖北省境内17座(含隧道):黄石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在建)、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在建)、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隧道(在建)、武汉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宜昌长江大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铁路桥)(在建)、葛洲坝三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巴东长江大桥;

重庆市境内24座:巫山长江大桥、奉节长江大桥(在建)、云阳长江大桥、万州长江二桥、万宜铁路万州长江大桥(铁路桥)(在建)、万州长江大桥、忠县长江大桥、石忠高速公路忠县长江大桥(在建)、丰都长江大桥、涪陵李渡长江桥(在建)、涪陵长江大桥、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在建)、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铁路桥)、重庆大佛寺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长江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鹅公岩大桥、重庆李家沱大桥、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马桑溪大桥、白沙沱大桥(铁路桥)、地维长江大桥、江津长江大桥;

四川省境内6座:泸州泰安长江大桥(在建)、泸州铁路长江大桥(铁路桥)、泸州长江二桥、泸州长江大桥、江安长江大桥(在建)、宜宾长江大桥(在建);

★ 崇明越江通道

建设崇明越江通道的设想1993正式提出,通过长达10年的讨论,2003年2月,崇明越江隧道工程项目建议书终获国务院批准立项。2004年8月中旬,崇明越江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8月中旬正式获国务院发改委批准。该项目含上海长江隧道、上海长江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及相关接线道路等组成部分(见示意图),总投资达123亿元,是交通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上海-西安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南接上海的浦东区五号沟(东线)、宝山区罗泾(西线),经长兴岛、崇明岛,北接江苏省的海门市、启东市,与江苏省的宁通启高速公路相连。东线先实施,其走向为:浦东五号沟——长兴岛——崇明陈家镇——崇明接线高速公路——崇明牛棚港——江苏海门青龙港——江苏宁通启高速公路,全长约 106公里 。 2004年12月28日 东线的上海长江隧道、上海长江大桥正式奠基启动, 2005年8月30日 获7616亿元银行贷款,此后工程项目的进度将大大加快。上海长江隧道全长 895公里 ,起自浦东五号沟郊区环线(远东大道——五洲大道)立交,穿越南港水域,于长兴岛新开河处登陆,接长兴岛潘园公路立交。隧道圆形盾构段长度为 697公里 ,隧道按双向6车道布置,两圆形隧道间每隔 12公里 自由设置一座横向通道,共4座横向通道;隧道盾构直径为 152米 ,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 上海长江大桥全长 1027公里 ,起自长兴岛北岸,跨越北港水域,于崇明岛奚家港处登陆,接崇明陈海公路立交。桥梁主通航孔和辅通航孔采用斜拉桥形式,斜拉桥主跨 670米 。

★ 苏通大桥

公路桥。建设中的苏通大桥连接江苏省的苏州市与南通市,距江阴长江大桥约 82公里 ,距长江入海口 108公里 ,总投资627亿元,分为主桥和南北接线3大块,其中北接线长 151公里 ,止于与通启高速公路相交的小海;南接线长 91公里 ,止于与沿江高速和苏嘉杭高速交汇处的董浜;主桥全长 2088米 ,斜拉桥主跨为 1088米 ,该主跨比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日本多多罗大桥长 200米 左右。该桥索塔高 3004米 ,为世界第一高桥塔,比国内现有最高桥塔高出近百米。该桥基础埋置深度达 80米 ,通航净空高度 62米 ,5万吨集装箱货轮可从桥下通过。该桥设计风速为 47m /秒,相当于12级台风的2倍。该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斜拉桥(斜拉桥是各类桥形中跨越能力仅次于悬索桥的一种)。该桥于 2003年6月27日 开工,2005年5月主墩的桩基础及承台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索塔施工。该桥计划于2008年底建成通车。

★ 江阴长江大桥

公路桥。江阴长江大桥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现为中国第二,世界第五)的悬索桥(悬索桥是跨越能力最大的一种桥,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桥是连接日本的本州与四国之间的海峡大桥——明石海峡大桥,主跨 1991m ,建成于1998年;排名第二的是丹麦的大带桥,主跨 1624m ,建成于1998年。我国正在施工中的更大跨径悬索桥为舟山西堠门大桥,主跨为 1650m ,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是国家主干道跨越长江的特大型公路桥梁。是江苏省境内跨越长江南北的第二座大桥。该桥是国家规划2000年前建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中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的跨江“咽喉”工程,是国家和江苏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西山与靖江市十圩村之间。大桥全线建设总里程为 5176公里 ,总投资3625亿元。大桥全长 3071米 ,悬索桥跨径布置为 369m + 1385m + 309m ,索塔高 197m ,两根主缆直径为 0870m ,桥面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宽 338米 ,设计行车速度为 100公里 /小时;桥下通航净高为 50米 ,可满足5万吨级轮船通航。该桥于 1994年11月22日 开工,1999年9月竣工通车。

★ 扬中长江大桥

公路桥。扬中长江大桥是一座由民间集资建造(扬中市地方政府筹资建造)的大桥,全长 1172米 ,宽 15米 ,共有30个墩台,总投资152亿元。该桥于1992年5月正式开工,1994年10月建成通车。扬中长江大桥的建成结束了江苏扬中岛与外界无桥相连的历史。但扬中长江大桥未跨长江南北,只是长江中的扬中岛与长江南岸的连接桥(详见扬中市地图),因此我个人认为该桥并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越长江的“长江大桥”(长江的江心岛很多,有些离江岸较近,建一座几十米或一两百米的桥就可以连接,南京就还有一座这样的桥,但它们显然不能称“长江大桥”。但由于过去许多资料上都把扬中长江大桥当成典型的长江大桥,因此仍把它列在这里)。2002年9月扬中市开工修建夹江二桥,也就是“扬中长江二桥”,是该岛东侧的另一座长江南岸与该岛的连络桥,该桥含引道总长为 65公里 ,其中主桥全长 1755公里 ,结构形式为普通的梁桥。扬中市在 2004年10月28日 进行扬中建县100周年、设市10周年暨扬中长江二桥竣工通车综合庆典活动。鉴于“扬中长江二桥”未跨越长江并且不是跨越长江的主河道,故不再把它单独列为一座长江大桥。

★ 润扬长江大桥

即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公路桥。润扬长江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南北跨长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联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南接沪宁高速公路和312国道,西距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约 60公里 ,东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约 110公里 。大桥连同两岸接线全长约 23公里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整个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该项目主要由南汊悬索桥和北汊斜拉桥组成,南汊桥主桥是钢箱梁悬索桥,索塔高 2099m ,两根主缆直径为 0868m ,跨径布置为 470m + 1490m + 470m ;北汊桥是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 1754m + 406m + 1754m ,倒Y型索塔高 1469m ,钢绞线斜拉索,钢箱梁桥面宽。该桥主跨径 1385m 比江阴长江大桥长 105m ,该桥取代江阴长江大桥成为“中国第一”的桥梁,全世界排名第三。该桥2000年10月开工,目前北汊的斜拉桥主体已于2003年10月完工,南汊桥已于2004年4月合拢, 2005年4月30日 正式通车。

★ 南京长江二桥

公路桥。南京长江二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 11公里 处,由南汊桥、八卦洲(长江中第三大岛)公路连接线、北汊桥“二桥一路”组成,全长 12517公里 ,总投资335亿元。其中,南汊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 585m + 2465m + 628m + 2465m + 585m ,以其 628m 主跨而成为继日本多多罗大桥、法国诺曼蒂大桥之后世界第三大斜拉桥。北汊大桥为预应力连续梁桥,主跨径 165米 ,桥长 2212米 ,桥面宽 32米 。全线采用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该桥于1997年10月开工,2001年3月竣工通车。

★ 南京长江大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砣长江大桥之后的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是全部由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形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世界最长的公、铁路两用桥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该桥主桥10孔,铁路桥长 6772米 ,公路桥长 4589米 ,宽 15米 。1960年1月,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兴建。196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道首先建成通车; 12月29日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

★ 南京长江三桥

公路桥。南京长江三桥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全长约 156公里 ,工程投资概算296亿元,是江苏省五个战略性过江通道之一。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下横梁当以上部分的索塔采用钢结构,在国内尚属首次。该桥的桥面铺装层跟南京长江二桥一样,采用环氧沥青。主跨跨径 648米 ,设计为6车道高速公路。该桥于 2003年8月29日 正式动工, 2005年5月22日 合龙,该桥准备在2005年10月9通车迎接十运会,比原计划提前1年。

★ 芜湖长江大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芜湖长江大桥位于安徽芜湖,是国家“九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大桥主跨 312米 ,桥梁铁路全长10616万米,公路 6078米 ,主桥 2193米 ;大桥铁路为双线,公路桥面总宽 21米 ,通航净高 24米 ,是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该桥于1997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于2000年9月底竣工通车。

★ 铜陵长江大桥

公路桥。铜陵长江大桥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羊山矶下游 600米 处,是国家“八五”计划的重点工程,是世界上同类型第3位大跨径桥梁。桥型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索面斜拉桥,全长 2592米 ,主桥长 1152米 ,最大跨径为 432米 ,桥面宽度 23米 ,其中4车道 15米 ,人行道 5米 ,通航净高 24米 。两岸引桥分别与合铜、铜屯二级汽车专用道相接。两岸引道全长 2169米 ,为一级公路。该桥于1991年12月开工建设, 1995年12月26日 竣工通车。

★ 安庆长江大桥

公路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全长 598566米 ,其中跨越长江的主桥 1040米 ,南、北两岸引桥、高架桥总长 494566米 ,工程总造268亿元。主桥为 50m + 215m + 510m + 215m + 50m 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倒Y型主塔高 1791m ,钢箱梁主梁宽 26米 。2001年12月开工,主塔于2003年12封顶,2004年7月主体结构完工, 2004年12月26日 正式通车。

★ 九江长江大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九江长江大桥位于赣、鄂、皖三省交界的一段长江上,南岸引桥横跨白水湖,北岸与湖北黄梅县的小池口镇相接。大桥是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桥,钢桁架结构,上层是汽车20级的4车道公路桥,桥长 4460米 ,宽 18米 ,其中行车道宽 14米 ,两侧人行道各宽 2米 ;下层为中载重的双线铁路桥,长 76756米 。该桥于1973年12月动工修建,1993年1月公路桥全部建成,1994年7月铁路桥开通。

★ 黄石长江大桥

公路桥。黄石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黄石市,是国家公路干线上海至成都312国道上的特大型桥梁,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大桥全长 258008米 ,其中主桥长 1060米 ,主跨长 245米 。该桥于1991年7月开工,1995年12月建成通车。

★ 鄂黄长江大桥

公路桥。湖北省鄂黄长江大桥由主桥、南北引桥组成,大桥全长 3250m ,总投资91亿元。主桥为五跨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斜拉桥,跨径布置为 55m + 200m + 480m + 200m + 55m ,倒Y型主塔高 1723m ,斜行钢丝斜拉索,混凝土主梁,桥面 245m 。该桥于1999年10开工, 2002年9月26日 建成通车。

★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公路桥。该桥在长江二桥下游约 2719公里 。大桥北岸为新洲区阳逻镇,南岸为洪山区向家尾村。大桥设计全长 10公里 ,由 27公里 主桥、 73公里 接线及一处互通式立交桥构成。大桥桥面宽 33米 ,双向6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 120公里 /小时。2003年5月经交通部审定,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桥型方案正式选定为“主跨 1280米 双塔单跨悬索桥”,建成后的阳逻长江大桥将在同类桥中排名国内第3,世界第8。该桥于2003年11月开始施工拆迁,2005年4月索塔顺利封顶,开始上部结构安装施工,目前正在进行猫道架设,10月完成猫道并开始架设主缆索股,2006年4月开始吊装钢箱梁。计划于2007年建成通车。

★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它将是继芜湖长江大桥之后的我国的第二座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工程总投资约1106亿元人民币,由武汉市与中国铁道部合作建设。该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 10公里 处,北起汉口平安铺,南止武昌武青主干道。该桥总长度为 93km ,其中主桥长 4657m ,主跨 504m ,将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上层为6车道公路,设计时速 80公里 ;下层为可并列行使四列火车的铁道,设计时速 200公里 。公路引桥长 51公里 ;新建铁路线长 226公里 。该桥2003年12月奠基, 2004年9月28日 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2号、3号主墩的钻孔灌注桩直径达 34m 。该桥预计于2008年建成通车。

★ 武汉长江二桥

又称武汉长江公路桥。武汉长江二桥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大桥全长 32274米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为 180m + 400m + 180m ,宽 265米 ,设6车道,H型主塔高 1536m ,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该桥于1994年底建成通车。武汉长江二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 68公里 处,大桥北起汉口黄浦路三层立交桥,跨越长江至武昌徐东路,日通车能力5万辆。该桥于1991年开始兴建,1995年6月通车。

★ 武汉长江隧道

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按设计方案,隧道在汉口胜利街建进口道,在天津路建出口通道;在武昌友谊大道建进口、出口通道。该隧道总长约 3630米 ,工程概算投资20486亿元,是一条左、右隧洞隔离的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车道净高 45米 ,设计车速 50公里 /小时。武汉长江隧道2004年12月开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进行洞口施工,计划于2006年3月开始采用盾构设备掘进,日掘进8 -10米 ,到武昌江边时入地深度可达30 -40米 。预计开2008年底竣工通车。

★ 武汉长江大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是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位于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主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形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主桥长 11555米 ,铁路桥长 1315米 ,公路桥长 1670米 。 该桥于1955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 武汉白沙洲大桥

公路桥。武汉白沙洲大桥是长江武汉段的第三座公路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 86公里 处,全长 358638米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栓焊结构钢箱梁斜拉桥,跨径为 50m + 180m + 618m + 180m + 50m ,全宽 302m ,桥面净宽 265米 ,6车道,A型主塔高 175m , 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设计时速 80公里 ,日通车能力5万辆次。该桥于 1997年3月28日 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9月竣工通车。

★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公路桥。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武汉关上游 28公里 处,是京珠、沪蓉两条国道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共用桥梁,也是武汉市绕城高速公路的过江工程,总投资13亿元。主桥为5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为 48m + 204m + 460m + 204m + 48m ,倒Y型塔高 1635m ,桥面全宽 388米 ,设双向6车道,是目前中国最宽的公路桥。该桥于1998年12月开工建设,2001年12月建成通车。

★ 荆岳长江大桥

又名监利长江大桥,公路桥,已通过立项审查,尚未正式开始施工。 2002年7月12日 ,鄂湘两省计委、交通厅联合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关于审批荆岳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建议书的请示》,2003年5月该桥进行了勘察设计招标,2004年8月通过了预可行性省级专家审察,2005年7月最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审批。该桥方案经过几次变化,根据2005年8月预审通过的《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工可报告需上报国家发改委最终批复),桥梁起点在随岳高速公路湖北南段终点,即监利县白螺镇以北 15公里 处,终点为随岳高速公路湖南段起点,即湖南省岳阳市道仁矶镇枫桥湖畔大鼓山;推荐桥型为主跨 600米 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面宽 335米 ,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 100公里 。大桥由连续T梁、连续箱梁和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组合而成,全长 4206米 ,估算总投资21亿元。该桥即将进入拆迁及施工招标阶段,可望于2005年冬2006年春的枯水季节开始施工,计划于2008年建成通车。

★ 荆州长江大桥

又名荆沙长江大桥,公路桥。荆州长江大桥全长 43976m ,接线长 4444m ,桥面宽 245米 ,其中斜拉桥部分宽度 265米 ,双向四车道。大桥由北岸的引桥、荆江大堤桥、北岸滩桥、北汊通航孔桥、三八洲桥、南汊通航孔桥、南岸滩桥、荆南干堤桥和南岸引桥等九个部分主组成,总投资1373亿元。

北汊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桥,是目前中国主大跨径的混凝土梁斜拉桥,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二。跨径布置为 200m + 500m + 200m ,H型主塔高 1392m ,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南汊桥为姊妹塔(两个索塔一高一底)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跨径布置为 160m + 300m + 97m ,H型主塔,较高的一塔为 1248m 。三八洲6孔 150m 连续梁桥创国内之最。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于 1998年3月28日 开工, 2002年10月1日 通车。

★ 湖北枝城长江大桥

又名宜都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湖北枝城长江大桥位于湖北枝城,是焦枝铁路在枝城跨长江处。该桥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和公路都设在一个桥面上,是一座钢桁架结构桥。其中铁路桥长 1742米 ,公路桥长 1744米 。该桥于1971年9月建成通车。

★ 宜昌长江大桥

公路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位于宜昌市犭虎亭区("犭虎"为一个字)虎牙滩,距宜昌市中心约 10公里 ,距三峡工程坝区约 四十公里 ,是318国道在湖北境内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桥。主桥为双塔单跨双铰悬索桥,全长 1187479米 ,主跨 960米 ,钢箱梁桥面全宽 30m 。该桥于1997年12月开工,于2001年9月建成通车。

★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

铁路桥。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位于宜昌港烟收坝水域,在葛洲坝下游,距上游的夷陵长江大桥约 5公里 ,距下游的宜昌长江大桥约 10公里 。是宜万铁路(或万宜铁路,即宜昌到万州的铁路)在宜昌过江的一座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与钢管混凝土拱桥组合结构,其连续刚构部分跨径 275m ,在同类型铁路桥中位居世界第一,整座大桥全长 244682米 ,总投资519亿元。2004年2月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该桥预计2007年建成。

★ 葛洲坝三江大桥

葛洲坝位于长江三峡出口、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坝址距西陵峡口南津关 23公里 。长江水出南津后,江面豁然开朗,江面由 300米 骤然展宽至2200多米。江水被江中的葛洲坝和西坝两个小岛分为三股,分别称为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和三江只在洪水期过水,葛洲坝水利枢纽就修建在这里。三江大桥是一座连接长江北岸和葛洲坝这个江中小岛的桥梁,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后,现在就可以进一步通过长江大坝的坝顶来到长江南岸(详见宜昌市地图),因此“葛洲坝三江大桥”(葛洲坝大坝和三江大桥配合)就成了名符其实的跨越长江的大桥。三江大桥全长 763米 ,主桥94+158+ 94m ,双箱单室T型刚构,引桥8×30+7×20+1634mT型梁,桥面净宽11+2× 2m ,设计荷载汽-36级, 钢筋混凝土空心墩,桥高 52667m ,T构采用悬浇施工。该桥于1981年建成通车,由于年久失修、路况极差,宜昌市在2004年对它进行全面维修。

★ 夷陵长江大桥

公路桥。夷陵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湖北省宜昌市,总投资61亿元人民币。桥梁全长 3246米 ,跨江主桥为三塔单索面斜拉桥,跨径为 120m + 348m + 348m + 120m ,两个 348米 的主跨跨度在世界同类结构桥梁中位居第一。倒Y型主塔高 126m ,钢绞线斜拉索,混凝土主梁宽 23m 。该桥于1998年11月动工兴建,2001年12月竣工通车。

★ 西陵长江大桥

公路桥。西陵长江大桥位于三峡大坝中轴线下游 45公里 处,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悬索桥,为单跨 900米 的钢箱梁悬索桥,刚建成时其跨度在同类型桥梁中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七。大桥全长 111866米 ,主跨 900米 ,全宽 21米 ,双向4车道。常水位最大通航净空 30米 。该桥于1993年12月动工兴建,1996年8月建成通车。

★ 巴东长江大桥

公路桥。巴东长江大桥是国道209线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上距巫峡口约 25公里 ,下距三峡大坝约 72公里 。桥梁北岸接209国道复建工程(三峡库区淹没还建工程),南岸接巴东新县城沿江大道。该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桥型布置为工型组合梁4× 40m +斜拉桥 170m + 388m + 170m ,全桥长 908m 。斜拉桥的混凝土主梁全宽 22m ,边跨肋高 25m ,主跨肋高 272m ,顶板厚 32cm 。A型索塔,北塔高 218m ,南塔高 213m ,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该桥2001年4月正式开工, 2004年7月2日 竣工通车。

★ 巫山长江大桥

又名巫峡长江大桥,公路桥。当游人乘船沿长江而上,刚进入重庆境内,在巫峡口会看见一道彩虹般的大桥。它就是被视为重庆门户的巫山长江大桥。巫山长江公路大桥是一座钢管中承式拱桥,总投资19亿元。大桥全长 6122米 ,主跨 492米 ,桥宽 215米 。该桥于 2001年12月28日 开工, 2005年1月8日 竣工通车。

★ 奉节长江大桥

又名夔门长江大桥、奉节长江三峡公路大桥,公路桥。该大桥位于渝、陕、鄂两省一市陆运与长江水运的交汇点,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总投资18亿元。大桥大桥全长 893米 ,桥宽 205米 ,主桥跨径布置为 304m + 2026m + 460m + 1477m + 253m ,A型索塔高 2140m ,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该大桥工程于1999年12月开工,后来因建设资金问题几度停工、复工,索塔于2003年8月封顶, 2005年3月16日 主跨合拢,2005年7月底,主桥全部完工,但因引桥、引道尚未完工而无法通车。计划在2005年底全面竣工通车。

★ 云阳长江大桥

公路桥。大桥起于北岸云阳新县城,止于南岸磐石镇,与四川到湖北的省道开(江)利(川)路相接。其桥梁结构形式为高低塔斜拉桥,全桥长 12786米 ,主桥长 637米 ,引桥长为 6416米 ,主桥跨径组台为132+318+ 187米 ,单箱双室空心截面塔柱主墩,双江镇岸引桥为9× 30米 简支T梁,盘石镇岸引桥为7× 50米 简支T梁。2002年11月开工建设,进展顺利,主桥已于2005年7月6月合扰,计划在 9月28日 竣工通车。

★ 万州长江二桥

公路桥,位于万州主城区下游聚鱼沱河段,北接天城移民开发区枇杷坡,南连五桥移民开发区陈家坝南山寺。大桥全长 121620米 ,桥面全宽 205米 ,主桥为 289m + 580m + 289m 米的悬索桥,行车道为4车道,行车速度 60公里 /小时。主桥于2001年10月开工建设,截止2004年2月,已全部完成了引桥工程、锚碇施工、塔柱施工、主缆架设、索夹安装、钢桁架加劲梁吊装。2004年初预计于 7月1日 实现通车,后来因主缆锚固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竣工时间推迟。该桥在 2004年9月28日 竣工通车。

建设地点:南京市西北面长江,连通南京市区与浦口区

  开工时间:1960年1月18日

  竣工时间: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

  桥塔高度:70米

  桥梁长度:正桥长1577米,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

  结构形式:双孔双曲拱桥形式

  桥孔高度: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

  建筑造价:287亿元

  设计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建设用途:公路和铁路双用

  施工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英文名称:Nanking Yangtse River Bridge

[编辑本段]

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

  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的。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最大的一座大桥。大桥通车后,津浦、沪宁两线接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的已贯通。

[编辑本段]

大桥结构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共有9墩10孔,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正桥两端有4座70多米高的桥头堡。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

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十分壮观。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绵延十余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编辑本段]

特殊的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的建成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在即将迎来新中国60华诞的日子里,这些昔日的建桥英雄怎么样了呢?

  9月7日,记者来到铁道部大桥工程局采访,遇到了当年的工程师万方、施工队长宋培起及技术员李连新。这几位昔日的“骁将”,如今已都退休,然而因为对大桥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大桥。

  一提起大桥,两鬓已发白的万方顿时来了精神:“1960年,大桥工程刚上马,就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加之当时的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中断钢梁供应,所有的问题必须靠自己解决。1964年9月18日,在5号墩悬浮沉井入水达142米时,沉井导向船组的边锚多根锚绳相继被秋汛的洪峰急流冲断,巨大的浮体在江中连续摆动,情况十分危险。 9月28日,4号墩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这种险情在建桥史上从未有过,大家焦急万分。当时的二桥设计组组长林荫就带领全体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边研究边设计,边设计边修改,饿了就啃一口冷馒头,累了就在船上打个盹。经过一个多月奋战,最后终于设计出了平衡重止摆法,成功地制止了4、5号墩的摆动。”

  一旁的李连新补充道:“记得有时工作到深夜1点多钟,肚子饿得咕咕叫,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充饥,主管工程师苏源仙就把葱洗净切好,加上酱油冲上两碗汤,我们一边喝,一边继续商量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当年的施工队长宋培起说:“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大桥工人的辛苦。冬天,在空旷的江面上,寒风凛冽,手摸钢铁能粘掉一层皮,一天下来,常常手指都无法伸展。夏天,混凝工人仍必须每天闷在严密的模型板和钢盘中间,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模板里面不通风,温度要比外面高出10来度,一天下来,他们的衣服上就结了厚厚的一层盐霜……可我们的建桥工人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创造了许多第一。”

  二桥工程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质量堪称一流,这支建桥队伍因此声名远扬,当初的十几位工程师也频频被各建桥工程部门争相聘用,“像我们的万工程师,不知有多少国内、国外的建桥公司请他去工作,并许以高薪,但几十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我们的二桥工程处。”

  南京长江大桥30多年来已经有100多万趟客货列车和3亿多辆次的各种汽车从它巨龙般的身躯上驶过,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谈到大桥的前景,万工程师不无自豪地说,“大桥的质量再用70年也不成问题!”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江宽水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1927年,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来南京实地勘察后,留下一句话:在南京造桥,不可能。然而就是在这个“不可能”的地方,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工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起了一座争气的大桥。

[编辑本段]

桥梁美学及环境景观

  桥

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桥头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等五人雕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具有典型的文革文艺风格。在桥头堡堡身周围刻有“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等浮雕。三面红旗的桥头堡在建成后,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而且在60-80年代成为南京的城市标志之一,一直到今天南京长江代大桥桥头堡仍然是著名旅游景点。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而且成为古城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

  大桥南北两岸的桥下,有面积约20公顷的大桥公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并有电梯直抵大桥桥面的桥头堡。其中大桥南岸的南京长江大桥南堡公园,还设有展览馆介绍长江大桥的历史。这些使南京长江大桥更加雄伟壮丽。

  

南京长江大桥事件

  

  1956年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决定进行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5月,开始进行大桥草测工作,12月完成。

  1957年8月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提出了下三山、煤炭港和宝塔桥三个桥址方案送铁道部审查。

  1958年8月确定宝塔桥桥址方案为桥址建议方案,决定按公路、铁路两用桥设计。8月,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初测工作,12月完成。

  1959年1月南京大桥定测工作开始,6月完成。1960年5月批准了南京工学院提出的南京大桥桥头堡为复堡式红旗方案。6月,大桥工程局编就南京大桥技术设计文件报铁道部鉴定。

  1958年9月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惠浴宇,副主任委员彭冲、彭敏、王治平。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9月,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进驻浦口岸工地,承担4号墩及其以北工程。

  1960年1月18日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大桥正式开工。之后,南京大桥正桥9桥墩陆续开工,至1966年4月27日全部竣工。

  1965年11月17日正桥桥梁架设,至1967年8月22日竣工。

  1968年9月30日南京大桥铁路通车。12月29日,南京大桥全桥通车。

  1968年10月1日南京大桥铁路正式交由上海铁路局接管使用。

  1969年1月1日大桥公路交付使用。

  1978年南京长江大桥获1978年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及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编辑本段]

设计施工单位和人员

  单位设计: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结构工程: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施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人员

  总工程师:梅旸春(1962年逝世于南京长江大桥第一线工地)

  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李国豪

  设计总工程师:胡兢铭

  钢梁总设计师:方秦汉

  桥头堡建筑设计师:钟训正

[编辑本段]

交通

  乘12路、15路、38路、67路、69路、117路、149路、307路、809路可达大桥南堡公园;乘盐葛夜间线、盐浦线、鼓扬夜间线、鼓扬线、156路、159路、168路、172路可达南桥头堡

;乘盐葛夜间线、盐工线、盐葛线、汉江线、131路、132路、136路、150路、151路、157路、159路、172路可达北桥头堡;往浦口、六合去的郊区公交车过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 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1955年9月1日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全长1670米,正桥部分为1156术,两岸引桥共514米。上层公路路面宽达18米,可以并行行使六辆汽车、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在长江大桥的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次采用大型管柱基础和管柱钻孔施工方法,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以后各地大桥采用大型管径的管柱基础提供厂宝贵经验。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 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桥梁名称:武汉长江大桥 桥梁位置:龟山、蛇山

全桥总长:1670米 正桥长度:1156米

桥梁跨度:每孔128米 桥梁宽度:18+2X25米

跨越河流:长江 桥梁类型:钢桁架三孔连续梁

建成时间:1957年10月15日 设计单位:铁道部勘测设计院

施工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建设单位:武汉大桥工程局

管理单位:郑州铁路局长江大桥桥工处

武汉市建设局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并通车,它是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大桥分两层,上层公路,面宽18米,4车道;下层铁路,全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武昌岸引桥长211米,正桥有2座桥台,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

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建成通车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比计划将近提前了两年时间。设计总投资138亿元,由于采用管柱钻孔法先进技术,以及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节约投资近40%。

在大桥建设中曾得到了前苏联技术专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首创了新型的管柱基础结构施工技术,使水下的桥墩修建工作全部改在水面进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施工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工程造价。 武汉长江大桥,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建筑特征。武昌、汉阳两均建有离地面35米高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个大桥异常雄伟瑰丽。堡亭高出公路桥面8米,两层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在桥头堡内的地面大厅里,有大型雕塑。桥面两侧,齐胸的铸铁镂空栏杆上,铸有各种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大桥两侧各有143块花板对称排列,花板内容取材于我国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引人入胜。 站在大桥桥面,可俯视滔滔江水东流去,一艘艘轮船来来往往;湖北广播电视塔耸立于汉阳边的龟山之巅,而“江南第一楼”-黄鹤楼则屹立在武昌侧蛇山上,林立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使人不禁感叹武汉这座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长江,自古被称为不可逾越的天堑,而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则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

在武汉修建长江大桥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近百年来的渴望。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曾在龟蛇两山之间铺设长江浮桥。清末,邮传部开始拟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提出“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为一市”的设想。1913年,詹天佑请北京大学德籍教授乔治米勒带领13名土木科毕业生来汉测量长江大桥桥址。1929年,国民政府铁道部请美籍顾问华德尔博士来汉勘测,在江中钻了8孔,计划沿武昌蛇山至汉阳凤凰山线建桥,长4010英尺,共15孔;中孔主跨300英尺,设升降梁,桥面一层由公路铁路共用。1934年,茅以升主持的钱塘江桥工处又对长江大桥桥址作测量钻探,并请驻华莫利纳德森工程顾问团拟定又一建桥计划:桥址在武昌黄鹤楼到汉阳莲花湖北刘家码头,桥长1932米,设两台7墩8孔,6、7号墩间主跨23774米,以拱形钢梁架设于6、7两墩之上;桥面一层,公路铁路并列;桥下在最高洪水位时净高30米,可通航最大江轮;在汉江上分设铁路桥与公路桥,工期4年。这两个计划均给后人建桥以启示。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0年,政务院责成铁道部进行勘测和设计,1953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延聘苏联专家进行指导并委托苏联交通部对设计方案鉴定。1955年初,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编制了技术设计,9月1日建桥工程开工,1957年9月底竣工,10月15日正式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西北始于汉阳龟山南坡,东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头。由于龟蛇锁江,江面狭窄,缩短大桥的长度。

江底为两山余脉,除7号墩地质条件较差外,正桥的7个桥墩都立在坚固岩石上。利用两岸山势,桥下净空高,可满足通航需要。大桥为公路铁路双层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正桥8墩9孔,每孔桥跨128米。桥墩基础施工采用“管柱钻孔法”,开创了中国建桥史上的新工艺。正桥钢梁由平弦菱形连续梁组成,钢梁设计三联,每联三孔。钢梁制作精确,由两岸平衡悬臂向江心拼接合拢。连续梁由一组绞式固定支座和三组辊轴式支座所支撑。在最高洪水位时,桥下净高18米,可满足上行大型轮船的通航要求。

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桥长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过172米,均为钢筋混凝土门式拱桥。

连接正桥与两岸引桥的桥台为8层楼式桥头堡,第8层在公路桥桥面两侧各设一对仿古双檐小角亭,成为桥头附近黄鹤楼与晴川阁之间的连结点。

桥面上下两层。下层设铁路双轨,南北列车可同时对开。两侧有225米宽小道,专供大桥养护人员行走。上层为公路桥桥面,车行道宽18米,可并行6辆汽车,设计荷载汽—18、挂—100,其两侧人行道宽225米。正桥人行道外缘为铸铁雕花栏杆,图案有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雄鸡报晓、鸟语花香、菊黄蟹肥、石榴结籽、猕猴摘桃、鱼跃荷香等。人行道内缘后来增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撞护栏。每隔32米矗立一对灯柱,兼作无轨电车供电线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桥灯远望如过江银龙,壮丽奇绝。

大桥管柱基础、墩台、梁体及铁路联络线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施工,公路桥桥面及两岸引道由武汉市建设局协同施工。大桥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263万立方米;安装钢梁24372吨;打入钢筋混凝土管桩3 000根,总长625公里;直径155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224根,总长3752米。总结算投资138亿元,大桥主体工程投资7 189万元。

公路桥桥面由武汉市建设局负责维修管理,其余均由郑州铁路局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维修管理。经过30多年运行检验,虽因航运事故大桥钢梁严重受撞两次,桥墩受船舶撞击多达50次,正桥的稳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长、负荷已趋饱和的状况下,仍能保证火车和机动车的正常通行。桥梁的常年维护内容为:钢梁油漆翻新,桥面易损件翻修和桥头堡装饰层的维修。汉阳岸引桥发生过严重的病害,经维修加固后趋于稳定。

大桥通车前,一列铁路货车车厢经轮渡过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个多小时。大桥通车后头5年,铁路通过货运量800多万吨,缩短运输时间约2400万车小时,货运费用的节约已超过大桥造价。公路桥部分,30多年中过桥车流量逐年增长,1988年昼夜行车在3万辆次以上。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修建为以后长江各处修建大桥积累了成功经验,培养造就了大批建桥骨干

武汉长江大桥景区介绍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约20米,为4车道。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6704米,其中正桥长11555米,两端引桥长51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极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桥面两侧,是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有“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极具民族气息;在大桥两端是高约35米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桥头堡的堡亭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桥头堡内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厅之中有建桥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观看、欣赏,追忆逝去的岁月,感触英雄的博大气概。

与武汉长江大桥一并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和观景平台,他们与武汉长江大桥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余吨,南面镌有毛泽东同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观景平台则是游人赏长江、看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 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E%E4%BA%BA%B3%A4%BD%AD%B4%F3%C7%C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8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