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小说采用了传统艺术形式如 说书等的结构形式,以矛盾冲突为中心,不断设置悬念,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小说采用以人物引出人物、以故事引出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的艺术手法,在解开悬念的同时又推动悬念,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又是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强烈地吸引读者。小说运用了多重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两位神仙二诸葛和三仙姑不仅内部构成对比,即一男一女,一下神,一占,相映成趣;而且他们作为老一代落后的农民形象与新一代年轻进取的农民形象小二黑和小芹构成了对比。小说人物语言个性化,叙述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活泼有趣。
赵树理“评书体”小说大量运用经过加工提炼的群众口语进行叙述、描写,沿袭中国传统小说“讲故事”的结构特点,讲究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人物的来龙去脉、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但又摒弃传统章回体的形式框架,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放到矛盾冲突中进行塑造,不作静止的心理描写。例如《李有才板话》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语言驾驭上,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所创造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小说民族形式,开辟了新文学发展的新生面。后来人们把这一群体的作家,形象而友善地称为“山药蛋派”,赵树理是这一文学流派的当然的领袖。
《小二黑结婚》写于1943年5月,取材于太行山农村。当时“土改”刚刚开始,地主利用农民群众的愚昧和封建迷信思想妄图阻挠“土改”。为了使“土改”顺利进行,反对封建意识、破除愚昧思想就具有必要性。
基于以上背景,《小二黑结婚》就表现出了对时代的强烈的关注意识,它虽然是以农村日常生活、家庭婚姻为题材,但是蕴含着尖锐的现实针对性。它对农村问题的揭示,也成为对农村生活的启示录。
简介
《小二黑结婚》是现代小说家赵树理写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两个落后农民和小二黑、小芹两个年轻进步农民的形象,通过这两对思想观念截然相反的农民的对照,揭示了当时农村中旧习俗的封建残余势力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以及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同时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重大变化。
小说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语言通俗,富于地方色彩,开创了中国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是里面的一个桥段,是讲在小芹小时候,三仙姑在装神弄鬼,这时候他们家煮米饭已经开了,小芹又不在,所以三仙姑一着急就喊:米烂了……被人听见了,就知道她并没有鬼神上身,只是在装了,这是一件三仙姑的陈年窘事,经常被人拿来说笑。
《小二黑结婚》是现代小说家赵树理写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
作品评价
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
原中国文联主席周扬:《小二黑结婚》是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
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欧家斤:《小二黑结婚》的出现,是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坛发生彻底变化的报春花。
在第一次听“山药蛋派”这个词之后我就对赵树理很感兴趣。这个派的名字感觉很接地气,赵树理先生的文字也很有意思。
我从小就喜欢看一些故事性很强的书或文章,在翻遍我初中所有的语文书和作文书之后,我把目光投向了我姐的那一堆课外书。里面有篇名字很有意思的文章,叫《小二黑结婚》。初看题目,我就觉得里面写的肯定是以小二黑为主,写他和另一个姑娘之间的爱恨情仇,但是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发现它和我想象中差距很大。
它的内容不是很多,对于上初三的我来讲故事也很有吸引力。它的每一个小结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从一个人的事情讲到另一个人,然后再讲述他们之间的事情。看似轻松的语气,讲述了抗战时期老一辈和新青年对于婚姻自由的看法,通过老辈包办婚姻的封建思想和新一代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对比,肯定了婚姻自由的新思想。
书中的语言更偏向口语化,易于理解,特别是对于山西人来说更显亲切。从这种通俗化口语化的语言中,作者不急不缓地向我们讲述了一场关于婚姻的闹剧,其中还穿插着对于封建思想的讽刺,对于基层干部中思想不纯洁现象的批判。同时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重大变化。小说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语言通俗,富于地方色彩,开创了中国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