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筠连18日打黑赫鸿

宜宾筠连18日打黑赫鸿,第1张

2011年10月18日,筠连赫赫有名的老大,其子结婚,婚车数十辆,宾朋满座,然侧14点左右,有数辆警车,军车,防暴车以及200余名,浩浩荡荡开进筠连县城,包围婚宴现场,带走数人,并封存HAO家其违法所得煤矿、房产、车辆及其他资产。现场观者上万人,并在出城方向设卡拦截,造成拥堵,此次打黑行动连筠连县局都不知道,事情发生了之后,才知道,场景很是壮观。

芦笙苗族人喜欢的一种乐器,据说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黔东南苗族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和弦。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和弦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萧筒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 30— 40 厘米 ,竹管上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 芦笙筒” 。也有写作 莽筒” 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 200 厘米 左右,小的有 40 厘米 左右。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苗族大唢呐苗族竖吹双簧乐器。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体硕大,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是很有特色的低音乐器。流行于四川筠连、洪县和云南威信、彝良等苗族聚居地区。 相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的小唢呐三吱子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后来又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人民喜爱的大唢呐。 演奏大唢呐时,因管体较长,上轻下重,需要坐势吹奏。奏者将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大唢呐的音域由 bb ~ b1 ,有两个八度。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吹奏)两种,常用于婚丧喜庆活动。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舍之际,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登门吹奏。唢呐曲调租犷、质朴,最适于表现深沉、稳健的旋律。 大唢呐由哨子、尖子、子杆和碗四部分构成,通体木制,全长约 120 厘米。 唢呐哨用野麦子(又称油麦子)的麦杆,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麦杆需蒸露处理,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但不能受雨淋。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方可使用。 尖子起着连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予杆即唢呐杆,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杆身上开有 8 个(正 7 背 1 )圆形音孔,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即底孔)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即背孔)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 唢呐碗较大,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木质较硬的山棘子树干制作。其尺寸通常以杆底端至第四孔的高度为准,故在苗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着掩三个半眼(即把子杆放进唢呐碗里,正好看到第四孔的半个眼)的说法。如今的唢呐碗,已大部分在碗口处加上了一圈薄铜片,既增大了音响共鸣,又使音色更加深厚。 夜箫、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五音孔夜箫有簧,音质柔和纤细,柔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笛也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七音孔之分。无簧,音质清脆响亮,也是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 弦乐乐器 黔东南苗族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 古瓢琴” 、二胡、月琴等几种。 古瓢琴” 流行于丹寨县排调镇一带,是民间古老的乐器,状如半边葫芦瓢,故称 古瓢琴” 。该琴将一泡桐木削成半边葫芦状,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着两根牛筋弦,安一码头,弓为马尾丝或棕丝,一般为二至四弦,用左手按弦,右手推弓,音质流雄浑厚,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或跳舞用。 此外,还有二胡,月琴等,多用于对歌伴奏用。 打击乐器 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黔东南苗族铜鼓属麻江型,直径最大的约有 100cm 左右,一般为 50—— 60cm 。铜鼓制作精细,鼓面为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刻有蛙、龟、牛、马等主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打击时,常以小木桶于鼓背助音,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 木鼓各地式样不同,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尺许,小的只有四五寸,长约五尺,短约一尺,将树干挖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作为祖先的象征,无故不能乱动。 此外,皮鼓、手鼓、腰鼓等乐器经苗族千百年来的兼收并蓄和改造,已成为苗族人民的民族乐器之一。 板凳流行于贵州苗族地区的打击乐器。板凳用坚硬的木料做成,长 20 厘米 左右,宽约 15 厘米 。演奏时,左右手各持一个,互相碰发出声音,音色清脆、响亮。

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弦乐乐器、打击乐器。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和弦。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和弦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萧筒: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 30— 40 厘米 ,竹管上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 “ 芦笙筒 ” 。也有写作 “ 莽筒 ” 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 200 厘米 左右,小的有 40 厘米 左右。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苗族大唢呐:苗族竖吹双簧乐器。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体硕大,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是很有特色的低音乐器。流行于四川筠连、洪县和云南威信、彝良等苗族聚居地区。

相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的小唢呐三吱子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后来又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人民喜爱的大唢呐。

演奏大唢呐时,因管体较长,上轻下重,需要坐势吹奏。奏者将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大唢呐的音域由 bB ~ B1 ,有两个八度。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吹奏)两种,常用于婚丧喜庆活动。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舍之际,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登门吹奏。唢呐曲调租犷、质朴,最适于表现深沉、稳健的旋律。

大唢呐由哨子、尖子、子杆和碗四部分构成,通体木制,全长约 120 厘米 。

唢呐哨用野麦子(又称油麦子)的麦杆,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麦杆需蒸露处理,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但不能受雨淋。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方可使用。

尖子起着连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予杆即唢呐杆,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杆身上开有 8 个(正 7 背 1 )圆形音孔,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即底孔)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即背孔)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

唢呐碗较大,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木质较硬的山棘子树干制作。其尺寸通常以杆底端至第四孔的高度为准,故在苗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着掩三个半眼(即把子杆放进唢呐碗里,正好看到第四孔的半个眼)的说法。如今的唢呐碗,已大部分在碗口处加上了一圈薄铜片,既增大了音响共鸣,又使音色更加深厚。

夜箫、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五音孔夜箫有簧,音质柔和纤细,柔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横笛也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七音孔之分。无簧,音质清脆响亮,也是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

弦乐乐器

黔东南苗族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 “ 古瓢琴 ” 、二胡、月琴等几种。

“ 古瓢琴 ” 流行于丹寨县排调镇一带,是民间古老的乐器,状如半边葫芦瓢,故称 “ 古瓢琴 ” 。该琴将一泡桐木削成半边葫芦状,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着两根牛筋弦,安一码头,弓为马尾丝或棕丝,一般为二至四弦,用左手按弦,右手推弓,音质流雄浑厚,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或跳舞用。

此外,还有二胡,月琴等,多用于对歌伴奏用。

打击乐器

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黔东南苗族铜鼓属麻江型,直径最大的约有 100cm 左右,一般为 50—— 60cm 。铜鼓制作精细,鼓面为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刻有蛙、龟、牛、马等主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打击时,常以小木桶于鼓背助音,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

木鼓:各地式样不同,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尺许,小的只有四五寸,长约五尺,短约一尺,将树干挖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作为祖先的象征,无故不能乱动。

此外,皮鼓、手鼓、腰鼓等乐器经苗族千百年来的兼收并蓄和改造,已成为苗族人民的民族乐器之一。

板凳:流行于贵州苗族地区的打击乐器。板凳用坚硬的木料做成,长 20 厘米 左右,宽约 15 厘米 。演奏时,左右手各持一个,互相碰发出声音,音色清脆、响亮。

人口:约39万人

人口密度:311人/km2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 高原北麓川滇两省结合部,地跨东经104°17′—104°40′、北纬27°50′—28°14′之间。北界四川高县,东接珙县,南靠云南威信、彝良,西邻云南盐津。东西长485公里,南北宽434公里,幅员面积125613平方公里,略成圆形。筠连县总面积1254平方千米 ,现有总人口39万人。

筠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济作物。年降水量14587毫米,日照12258小时,无霜期>7365天。但因地势起伏较大,立体气候差异明显,地处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气温91℃,海拔3685米的沐滩河谷,常年平均气温19℃,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5℃。县境夏秋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的809%,冬春降水最少,占全年降水的191%。由于大气降水时分配不均,常形成春干、冬旱、夏洪、秋洪等自然灾害。

筠连资源极其丰富。县境内优质无烟煤储量高达2812亿吨,是四川最大的煤田之一;岩溶地貌普遍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奇峰异洞比比皆是,瀑布流泉处处可见,间歇泉与长流水并列,温泉与冷泉共生,咸泉与淡泉齐名,地表露头多达352处,形成以古楼峰丛为中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筠连苦丁茶作为乡土特有品种,经过广大群众和技术人员的驯化,已在县境内普遍栽培,面积达52万亩,经过特殊工艺精制的香茗苦丁,畅销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筠连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回顾历史,继往开来,掌握县情,科学决策,是振兴筠连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筠连县委、县政府立足筠连县情,围绕2010年建成二级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解放思想宽环境,招商引资促发展;调整结构壮支柱,增收聚财脱困境;基础建设树形象,协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奇泉之乡”三大品牌,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根据筠连的历史和现状,农业要不断发展,以推广科技成果为先导,以农田基本建设作后盾,并以资金投入作保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烤烟、茶叶、林业等各种经营项目;工业以能源为龙头,走煤电与相关产业结合的道路,国家、集体、私营一起上,在煤炭、建材、冶铁、食品上大做文章,逐步扩大规模,提高加工精度,拓宽中外市场,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振兴筠连,教育为本,科技先行,是使工农业生产实现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筠连的田地

自然地理

筠连县境地势南高北低,东南大雪山 顶峰最高,海拔17772米,东北沐滩河谷最低,海拔3685米,极差14087米。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岩溶和地质构造对筠连地貌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奇异多姿的低中山峡谷带地貌。

低山槽坝

低山岩溶槽坝,海拔420—600米,面积约1143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07%。包括筠连镇、巡司镇、腾达镇、双腾镇、塘坝乡、沐爱镇、乐义乡、镇舟镇、落木柔镇等乡镇沿河两岸的10几个坝子。坝的两侧山峰挺拔,谷地宽阔平坦,长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地表多为坡积和冲积物。

浅切低山

海拔380—900米,面积648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439%。包括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武德乡、双腾镇、塘坝乡、沐爱镇、维新镇、落木柔镇等乡镇范围内的105个村的部分区域。山头状如馒头,坡度较缓,间有溶蚀小盆地。地块大而平整,地表多为残积物质发育成的山地黄壤。

中切低山

海拔500—1000米,面积301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596%。包括筠连镇、巡司镇、大乐乡、塘坝乡、乐义乡、镇舟镇等乡镇范围内48个村的部分区域。主要是飞仙关组紫色砂岩、页岩,山岭绵延,地面起伏较大,坡较陡,地表多为残积物质。

中山深谷

海拔900—17772米,面积82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355%。多在县境南部,包括蒿坝镇、龙镇乡、高坪乡、联合乡、解放乡、高坎乡、团林乡等乡镇的56个村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谷狭涧深,谷坡陡峭,地面破碎,地表多为古生界泥岩砂岩的残积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

筠连县位于四川南部,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霜雪较少。春季天气变化剧烈,初夏多干旱,盛夏多洪涝,秋季多绵雨,冬季寡日照,地域气候差异显著。全县气温由东北向西南随海拔高度增高而下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略下降065℃。雨量由北向南,由低向高逐步增多。在海拔940米的原平安乡,地处迎风面上,由于特殊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我县降雨中心,常年平均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加,海拔每增加100米,年平均相对湿度略增加1%。日照随地形不同而变化,山顶日照多于山脚,坝区日照多于山区。

经县气象局资料统计,筠连县多年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23℃。多年年平均雨量11136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716毫米。多年年平均日照为10529小时。出现夏旱的频率为57%。其中94年从4月2日开始到6月27日出现75天的严重夏旱。出现伏旱的频率为11%。大于0℃的总积温,多年平均为64139℃。

矿产资源

筠连煤炭储量占四川储量的三分之一,石灰石储量163亿吨,此外有菱铁矿、黄铁矿、铜矿、耐火粘土、硅石、磷矿、辰砂、黄金及稀有矿物镓等。

筠连境内煤炭分布区域的地形外貌:南高北低,东南面最高一点为马岭光,海拔标高11955米;东北角最高点顶古山11851米;西部最高点四方地山头标高1185l米;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为东角之腾达沐滩,海拔380米。相对高差:南部800米左右;北部400~500米。南部多高山峡谷,悬岩绝壁,属中、低山区;北部相对高差较小,山势较缓,属低山区和丘陵区。煤层露头分布皆高于当地最低点,有利于平硐开拓的有景阳坝、镇舟、金銮、大乐、武德、乐义、维新、鲁班山下,塘坝、孔雀、双腾等地。千百年来,当地小煤窑均沿着煤层露头分布,开采浅部煤炭作燃料,如今尚在生产者亦有多处。全县煤藏覆盖面积885平方公里,占县境幅员面积125537平方公里的7052%。

生物资源

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有木本植物358种,藤本植物25种,草本植物140余种,竹类植物19种,蕨类植物40余种,药材1455种。 动物 ,常见兽类有17种,禽类33种,鱼类20多种,节肢类、软体类亦不少见。已查明各类农物作的天地昆虫和蜘蛛、螨类共两纲8目49科273种,天地昆虫共7目34科157种。

珍稀植物

桢楠,分布全县各乡,从幼龄到300龄参差不齐。联合、塘坝与楠竹呈混交生长,两乡现有35亩。

岩桂,又名香桂、三股筋,筠连镇古楼大洞湾一带有3000余亩。

桫椤,又名树蕨、刺桫椤、山棕,芭茅坡国营农场的几条沟内广泛分布,形成群落特点。树高l~12米,树径006~024米,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树形美观,颇具观赏价值。

粗叶榕,俗称牛奶子树,在大地的大龙溪内呈零星生长。由于全身果实累累,胜似儿女缠身,当地群众呼之为儿多母苦树。

罗汉竹,生长在海拔1300米的山区。多与笔杆竹、白夹竹混生,其竹节膨大,与主杆协调配置,给人一种奇异美的感受。

水竹,生长在海拔600~1400米的小块平地。为块壮成片生长,生长快速,l~2年即可伐用。县内分布较广,有几亩、几十亩或上百亩的纯水竹林,一经成林可年年伐用。

珙桐,别名水梨子桐,又称合子花树。其花美丽奇特,极具观赏价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为我国特产珍贵树种之一。现解放乡雪山村有74单株,树龄45年,树高5米,生长茂盛。

红豆树,别名鄂西红豆、何氏红豆。全县3株,其中联合1株,高坎2株,树龄约160年以上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山苍子,别名山鸡椒、毕登茄、山胡椒、猴香子、山苍树、赛樟树、香叶,香料油植物。全县1200米以上海拔均有生长,以双河、落水柔区及海银顶峰村最多。

杜仲,又名思仲、思仙、木棉、五丝次、乱银丝、儿仙木。是一种名贵药材,多为散生,县内南部山区较多。

兰花,属草本植物,全县广为所见。其品种有春兰、春剑、送春、惠兰、套叶兰、寒兰、夏兰、免耳兰及变异品种等。筠连属四川省重点产兰县之一。

筠连的风景风土人情男女若另寻新欢,妻子有权另嫁他人,并可带走一部分劳动所得的财产。苗族男女青年均豪爽大方,能歌善舞,有着广泛的社交自由。通过各种会期,民族节日,走亲戚,赶歌场,互相结识,对山歌,勾通情感。表达爱恋之意。进而互赠信物表示订婚,在订婚后双方仍是自由地参加各种会期和社交活动。如果一方发现对方在爱情上不专一,就主动地退回信物表示毁约。从订婚到结婚都是自己作主,父母很少包办,也很少提到嫁妆和彩礼的多寡。

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导致一些青年早恋,解放前一般在15至17岁就结婚,18岁以前都有第一小孩,俗称三十六岁做爷爷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婚姻法》禁止了早婚,但在一些偏僻山区仍有早婚早育现象。 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于春节期间去几个小伙挑着糍耙,腊猪腿、坛子酒,糖果等去女家拜年一、二次。苗族结婚仪式非常隆重,在结婚前一月,女方开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 会陪哭,嫂子们劝解亦哭,统称“哭嫁”,实际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礼到女家。女方则宴请宾客,舅爷,姑爷及亲友礼作贺。这时“哭嫁”也达到高潮。

结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宾客齐集,男方必须在插花日派迎亲队伍去女方家。迎亲队伍由年青的7----11人单数组成。领队的男人叫“娶亲大哥”,女子叫“娶亲婆”另外还跟随一班吹鼓手[乐队]。迎亲队到女方家寨外即鸣放鞭炮,女方紧闭大门,必待娶亲大哥送 上开门礼红包,讲一番娶亲客套话,才准进门, 迎亲队坐席饮酒时。女方村中的姑娘们会向迎亲客人们劝酒,必将迎亲客人灌醉,姑娘们还借劝酒、上菜、上茶、盛饭等伺机向迎亲人脸上摸抹锅底黑,摸得娶亲人个个成为大花脸,名曰“打粑”, 或用豆渣和荨麻叶对娶亲人围攻,打得娶亲人遍体都是豆渣;荨麻叶蜇得娶亲火焦辣疼,叫“打亲”“打发”,既越打越亲,越打越发。要女方待老年人出来制止才停。然后,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对唱山歌,通宵达。结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开始发亲,由女方送亲大哥[兄弟]背新娘从正门出换新鞋送入户门外的花轿中,抬去男家。若途中与别寨娶亲队伍相遇,则各抢先从高处绕过。到了男家门外就由娶亲大哥背新娘从门前火盆上走过,然后新郎新娘行礼拜堂,男方则大摆宴席三天,答谢亲朋好友等不在话下,过完三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亲小住几天。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筠连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年来,筠连县委、县政府立足筠连县情,围绕2010年建成二级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解放思想宽环境,招商引资促发展;调整结构壮支柱,增收聚财脱困境;基础建设树形象,协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奇泉之乡”三大品牌,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根据筠连的历史和现状,农业要不断发展,以推广科技成果为先导,以农田基本建设作后盾,并以资金投入作保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烤烟、茶叶、林业等各种经营项目;工业以能源为龙头,走煤电与相关产业结合的道路,国家、集体、私营一起上,在煤炭、建材、冶铁、食品上大做文章,逐步扩大规模,提高加工精度,拓宽中外市场,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振兴筠连,教育为本,科技先行,是使工农业生产实现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行政区划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 高原北麓川滇两省结合部,地跨东经104°17′—104°40′、北纬27°50′—28°14′之间。北界四川高县,东接珙县,南靠云南威信、彝良,西邻云南盐津。

Junlian Xian

511527

645250

县人民政府驻筠连镇

2004年,筠连县辖9个镇(筠连、镇舟、腾达、巡司、蒿坝、双腾、沐爱、维新、大雪山、)、8个乡(武德、大乐、塘坝、龙镇、孔雀、乐义、高坎、解放)、3个民族乡(联合苗族、高坪苗族、团林苗族)。

风景名胜

筠连古楼山景区位于宜宾地区筠连县境内,面积130平方公里。景区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受内外地质力的作用,形成了奇特多姿的景观。这里有四川盆地内水温最高、流量最大、水质独特的“巡司温泉”,有海瀛乡陈家沟的间歇潮涌泉,有类似黄龙寺钙华彩池的腾达乡仙人洞内的大型边石坝钙华景观,有塘坝乡董家湾的“千鸟归林”、巡司乡的“千亩茶园”、巴茅坡的森林公园等生物景观,有廉溪乡的“横山桂榜”、 塘坝乡的“木浪晓晴”等气象景观,有_人人悬棺、龙碗大埝、玉壶井公园莲花石佛等人文景观。景区内峰丛、溶洞、地下河也较丰富。

古楼景区的海瀛潮涌泉最为奇特,泉水出口为一水平溶洞,每当涌潮前,在洞口可听到隐约的嗷嗷声,似猪吼,故当地人俗称母猪洞。未涌潮时,洞中涓涓水流清澈见底,水面只有1-2米宽,水深不到10厘米。涌潮时,水流变浑浊并夹有较多泥沙,洞内水深增到40-60厘米,水面增宽到3-5米,此时洞内吼声如雷,景象奇特壮观。

光明寺位于风景秀丽的巡司镇以北山上。此山虽不算高,但巡司镇可尽收眼底。据史料载,光明寺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明清,该寺因主供燃灯古佛而得名,文革初被毁。受益于改革开放、善于经商致富的巡司工商界及其它有识之士,于80年代中期即开始集资修复光明寺景区,在风景旅游建设方面成为全县之先导。

人们登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见义勇为爱民英雄“徐洪刚纪念碑”。沿石级而上,有洞窟可探,泥塑、石刻佛像可供瞻仰,寺前有壮观的山门,寺内建有三大殿、茶厅、亭台及其它设施。该景区比较重视绿化,菊花的培育为一大特色。深秋季节,秋菊满园,是筠连人游览光明寺的最佳时节。

石佛岩(报恩寺)距筠连城北约3公里筠连镇果木材境内一座陡峭的山崖之下,天然形成宽敞的石窟,人们利用石窟及山势,因势利导修建令观,形成多处景点。所到之处,都能观赏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石佛。石佛岩相传建于唐代。打造石佛的工匠相传曾参与建造著名的乐山大佛。由于时代变迁,石佛岩寺观一度成为废墟。

80年代初,深埋在石佛岩下的二百多尊石佛被发掘出土,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海内外媒体竞相报道。筠连县人民政府将此定为筠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美华人范伯超先生曾游此,即兴挥毫,给景区以很高的评语。石佛岩以“石佛”和“岩窟”见长,特色鲜明,是游览和休闲的好去处。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筠连县位列第33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筠连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筠连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

2019年3月,筠连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苗族乐器有管乐乐器、弦乐乐器、打击乐器。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和弦。

从吹奏形式来看,芦笙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排芦笙(也称为套芦笙);一类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两个八度的大芦笙和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一类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为齐奏芦笙);一类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套芦笙有两种,一种由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四支四个八度芦笙组成,长短不一,长的有丈余,短的有尺许。高音芦笙有六音,中音芦笙有三音,低音芦笙有二音,倍低音芦笙只有一个和弦伴奏音;一种由特高芦笙、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六支芦笙组成。芒筒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用它独立吹奏曲调,只能起到为芦笙伴奏的作用。

萧筒:一种吹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云南、贵州省的苗、彝、瑶族地区。用小竹制成,全长 30— 40 厘米 ,竹管上开有 5 到 7 个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瑶族萧筒顶端和后方开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萧筒的顶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开一出音孔。声色轻柔,用于日常娱乐生活。

芒筒:亦称 “ 芦笙筒 ” 。也有写作 “ 莽筒 ” 的。是流行于贵州、广西的苗族、侗族地区的吹奏乐器。在一根细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处安上一个簧片,然后将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为它的共鸣筒。芒筒大的有 200 厘米 左右,小的有 40 厘米 左右。音色低沉雄浑,作低音配合芦笙齐奏。

唢呐普遍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各地,样式与汉族相同,有的地区配有大号,有五孔、六孔和八孔几种,一般有成套曲调,旋律很强。

苗族大唢呐:苗族竖吹双簧乐器。外形和汉族地区的唢呐相同,但形体硕大,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民间吹打合奏,是很有特色的低音乐器。流行于四川筠连、洪县和云南威信、彝良等苗族聚居地区。

相传 200 多年前的清代,戏曲艺人将流行于南方的小唢呐三吱子改成了中音唢呐二节子,后来又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才逐步发展成为现在苗族人民喜爱的大唢呐。

演奏大唢呐时,因管体较长,上轻下重,需要坐势吹奏。奏者将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唢呐碗靠在左腿上。大唢呐的音域由 bB ~ B1 ,有两个八度。演奏形式分为单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吹奏)两种,常用于婚丧喜庆活动。每当苗家红白喜事或修盖房舍之际,民间艺人便敲锣打鼓、登门吹奏。唢呐曲调租犷、质朴,最适于表现深沉、稳健的旋律。

大唢呐由哨子、尖子、子杆和碗四部分构成,通体木制,全长约 120 厘米 。

唢呐哨用野麦子(又称油麦子)的麦杆,它的采摘和制作很有讲究,必须在野麦子含苞时进行采摘,麦杆需蒸露处理,即白天用热气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让露水淋一夜,但不能受雨淋。经蒸露九次后再修剪加工,方可使用。

尖子起着连接哨子和子杆的作用。予杆即唢呐杆,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空心木棍制作,杆身上开有 8 个(正 7 背 1 )圆形音孔,自下而上称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即底孔)至杆身底端的距离与第八孔(即背孔)至杆身顶端的距离相同。

唢呐碗较大,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木质较硬的山棘子树干制作。其尺寸通常以杆底端至第四孔的高度为准,故在苗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着掩三个半眼(即把子杆放进唢呐碗里,正好看到第四孔的半个眼)的说法。如今的唢呐碗,已大部分在碗口处加上了一圈薄铜片,既增大了音响共鸣,又使音色更加深厚。

夜箫、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五音孔夜箫有簧,音质柔和纤细,柔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横笛也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七音孔之分。无簧,音质清脆响亮,也是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

弦乐乐器

黔东南苗族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 “ 古瓢琴 ” 、二胡、月琴等几种。

“ 古瓢琴 ” 流行于丹寨县排调镇一带,是民间古老的乐器,状如半边葫芦瓢,故称 “ 古瓢琴 ” 。该琴将一泡桐木削成半边葫芦状,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着两根牛筋弦,安一码头,弓为马尾丝或棕丝,一般为二至四弦,用左手按弦,右手推弓,音质流雄浑厚,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或跳舞用。

此外,还有二胡,月琴等,多用于对歌伴奏用。

打击乐器

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黔东南苗族铜鼓属麻江型,直径最大的约有 100cm 左右,一般为 50—— 60cm 。铜鼓制作精细,鼓面为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刻有蛙、龟、牛、马等主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打击时,常以小木桶于鼓背助音,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

木鼓:各地式样不同,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尺许,小的只有四五寸,长约五尺,短约一尺,将树干挖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作为祖先的象征,无故不能乱动。

此外,皮鼓、手鼓、腰鼓等乐器经苗族千百年来的兼收并蓄和改造,已成为苗族人民的民族乐器之一。

板凳:流行于贵州苗族地区的打击乐器。板凳用坚硬的木料做成,长 20 厘米 左右,宽约 15 厘米 。演奏时,左右手各持一个,互相碰发出声音,音色清脆、响亮。

巡司镇的茶叶最多。

巡司镇是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名单,是筠连产茶大镇。

筠连县旅游资源有以生物景观、地学景观、水体景观、温泉景观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古建筑、古遗址、史前文化、龙碗大堰的人文景观资源,以苗族花山节、民族服饰、大唢呐芦笙的苗族文化风情,以休闲农业、名优特产品、手工艺品的产业景观;初步形成玉壶休闲观光区、温泉岩溶度假区、大雪山生态旅游区3大景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551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