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一天省一把,十年匹马。
三年不抽烟,省下一个老牛钱。
若要发,种西瓜。
富不离书,穷不离猪。
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
洗头洗脚,顶上看病吃药。
拄棍拄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在家不敬人,出门人不敬。
一个儿女一条心,养儿方知父母恩。
丈母娘见女婿,炖个老母鸡。
酒肉朋友,米面夫妻。
人情一匹马,争分毫。
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见婚姻说合,见官司说散。
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父子爱财子不孝;兄弟爱财失同胞;亲威爱财休来往;妯娌爱财家分了。
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穿上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
三张纸画得个驴 ——好大的脸面。
红萝卜挨刀子——干红不出血。
老鼠的尾巴——肿了也粗不了。
拦羊的打酸枣——捎带活。
拦羊拾柴——捎带事。
枣核子上解板哩——不够一锯(句)。
柳木锯牛角——一物降一物哩。
裹上被子看戏哩——尽家当抖哩。
爬到花椒树上咧——麻蹄蹄麻爪爪。
羊油滴的石板上——冷 咧
狗尿在石头上——渗也不渗。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瞎子推磨——由驴转。
不吃蒜——不想蒜(算)。
木匠的板斧——面砍。
烟雾地里撵狼——冒吼。
石匠断磨——实打实铲。
和尚的帽子——平不塌。
豆芽的丢了秤——乱抓
蚂蚁脑上害毒疮——脓水不大。
羊圈里的驴粪蛋——大家伙
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半个月。
水缸里拔杆杖——端出端入。
支桌子——全赁一张嘴。
狗舔碾子——没大的油水。
荞麦三棱麦子尖,
十里乡俗不一般。
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不听老人言,一辈子受艰难。
人到世上,猴到树上。
欲知世是理,将人比自己。
陕北有三宝,熟米、炒面、羊皮袄。
延安气候怪,早晨冻,上午晒,下午黄风刮的太。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洛川的豆腐丝,甘泉的豆腐干。
富人过年哩,过难哩。
有钱没钱不连毛过年。
有福的生到初一日,无福的死到月尽日。
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做活。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光棍光棍你甭扎,一个婆姨两个娃。
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三年不吃烟,省个大老犍。
一天省一把,十年匹马。
小窟窿不补,大了得尺五。
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儿,就怕匣匣没底儿。
庄稼活用学。
七十二行庄稼为强。
纳了粮不怕官。
文魁武魁,顶不上锅盔。
一年庄稼二年性命。
三早加一工。
人怕做活,活怕人做。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鸡儿蛋,粮食换。
人勤地是宝,人懒地生草。
财东家贯骡马,家爱娃娃。
穷乐呵富忧愁。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男忧愁唱曲子,女忧愁哭鼻子。
家贫出孝子。
圪劳里种的好麻子,丑婆姨生的好娃子。
人生怕死人,生下人喜煞人。
炕上没有拉屎的,灵里没有烧纸的。
人心疼下不疼上,娶了个媳妇忘了娘。
妇大自巧,狗大自咬。
老不教小不会。
从小看大,八十岁看老。
宁教儿气死,不教儿想死。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豁在外。
一个老能养活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养活不了一个老子。
养儿方知父母恩,娶了妻子不忘娘。
会管的管自己,不会管和管别人。
对孩子要给好心,不能给好脸。
人没钱就灰了,灯没油就黑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香不过猪肉,亲不过姑舅。
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养儿随娘舅。
外甥外甥越喂越生。
女婿外甥顶半子。
丈母娘见女婿,杀个大母鸡。
麦熟一响,蚕老一时。
有个憨女婿,没个憨丈人。
五年六月七日八时。
前十年看父的敬子,后十年看子的敬父。
狗咬穿烂的,人爱有钱的。
人闲了抽烟,驴闲了啃碱。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是人,鳖是鳖,剌叭是铜锅是铁。
吃了人家的口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涝池大鳖也大了。
娃娃勤爱死人。
三勤加一勤,想赖不得懒,三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
苦做的美吃,闲坐的饥。
煎饭尝不得,婚姻忙不得。
龙多不治水。
三家撕靠倒了锅灶。
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的寺里人。
骂了一个和尚,满寺人脸上发烧。
法看谁犯哩,事看谁办哩。
大理通天,小理由人辩。
见婚姻说成,遇官司说散。
为富不仁,未发一家,先穷四邻。
亲戚盼有哩,邻居盼走哩。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亏是福,人人不,利是害,人人爱。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鞭打的是快牛。
人比人话不成,驴比骡子驮不成。
一把筷子折不断,十个指头不一般。
老牛力尽马尖丧,保国忠良无下场。
为人一条路,惹人一堵墙。
在家敬人,出门人不敬。
门户紧如债,拔的锅儿。
亲戚有个亲不亲,朋友个已不已。
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好朋友不怕勤算帐,亲弟兄也应高打墙。
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眼大眉稀,一个人一个脾气。
牛吃蒺藜为扎哩,人吃辣椒为辣。
低借高还,再借不难。
捎话捎多哩,捎东西捎没哩。
在家靠娘,出门靠墙。
柱棍柱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一个树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心难防,海水难量。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夫妻同床睡,人心隔肚皮。
夜饭少吃,赢官司少打。
一辈坐官,十辈打砖。
不怕官,就怕管。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米儿面搅搅团,抓儿不如抓老汉。
爬坡上山老骡子,知心合意老婆子。
人前教子,背后教妻。
饥不反食,穷不择妻。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会跳神。
好菜费饭,好婆姨费汉。
十冬腊月,猪狗不离窝。
错钱还债,窟窿还在。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人在人情在,人死人情散。
金圪塔银圪塔,顶不上我的土圪塔。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咱这土窝窝。
老牛卧草地,就看下这个弯。
人离地地贱,物离此地贵。
树挪死,人挪活。
哪里黄土不埋人。
青皮核桃红皮蒜,谁家烟囱不冒烟。
若要小安,常常受饥寒。
瞎人多作怪,好馍多掬菜。
虎瘦搜山。
有钱难老来瘦。
猫老吃儿子,人老惜儿子。
老虎不吃人,威名在外。
人老了心小了,鼻涕多了胯倒了。
人熟了生宝,人生了狗咬。
好话不出门,瞎话传千里。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你看人八尺,人看你一丈。
有理不打上门客,有志不在年高迈。
山不转的路转,不走的路走三回。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俊不在巧打扮,牛俊不在带脑环。
死狗扶不上墙,沙子打不成墙。
漆漆的油(由)不得。
吃屎的狗忘不了吃屎的路。
丢了讨吃棍,见不得要饭的。
话说三遍淡如水。
淡淡长流水,艳艳不倒头。
既在一伙,不论你我。
吃饭要吃米,做事要讲理。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欺人不欺帽,欺关不欺窍。
人心是偏偏的,狗鸡儿是尖尖的。
英雄是真的,笔尖是金的。
虽然不饿,时间难过。
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
一顿伤,十顿汤。
三夹不如一棉,一棉不如一缠。
左手不如右手,娘有不如自有。
在外的金子,不如在手的铜。
天天防客,夜夜防贼。
有钱难回头望,自不小心笑死贼。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小心没大岔。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贼咬一口,入骨三分。
饥寒生盗心。
有钱不半置半年闲。
锣烂了还是铜。
铲锅、发锯、驴叫唤,听了必教你心烦。
猪的骨头,羊的髓,黎明的瞌睡鸡大腿。
铁匠的砧子石匠錾,小娃鸡儿金钢钻。
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吞细粮。
好汉出门问酒,松汉出门问狗。
急猫猴性子,记起一阵子。
人见语言知高低,水搭丈杆知深浅。
久病床前无孝子。
床上有病人,地下有难人。
公鸡尾巴长,婆姨比娘强。
枕上教妻,人前教子。
在家孝父母,何必要烧香。
牛交三年角对角,人交三年刀对刀。
年轻人混帐,燕麦衣子煨炕。
寡妇想起汉,饭碗撂不办。
骑驴等圪台。
三年等个闰腊月。
姐姐穿着妹妹的鞋,照样打扮照样来。
腿长打露水,嘴长惹是非。
铜盆遇上铁刷子,腌萝卜对上快擦子。
腰里别三弦,带弹不带唱。
猪尿泡打人不疼,臊气难闻。
踏住脖子割瘿瘿瓜瓜。
二百五成神。
孙猴子得了弼马温。
荞麦地里刺棘花,别人不夸自已夸。
王婆瓜,自自夸。
瞎雀儿碰在谷垛上,碰巧。
精沟子断狼,胆大不识羞。
讨吃的挖洋芋,捞到圪蛋上了。
鞋帮子做帽沿,高抬了。
长虫的沟子没深浅。
蚂蚁上了锅盖了。
脱了裤子放屁,白费手续。
瞎子点灯,白费蜡。
羊圈里的驴粪蛋,数它大。
背锅睡到粪堆上,不知道手脚高低。
秃子头的的虱子,明摆着。
聋子的耳朵,样子货。
上集不夹口袋,安下不籴(良)之心。
会打的打百下,不会打的打一下。
一手拍不响。
裹上被子看戏,尽家当抖里。
豆腐跌到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
困难显忠臣,家贫出孝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一乡。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甘草根连根,心连心。
身上的汗,财主碗里的饭。
富人思来年,思眼前。
盼个来年富,年年穿的没裆裤。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情理不顺敢开言,不怕你初一不拜年。
一人舍了命,十人不敢动。
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官断十条路,九条人不知。
志、吴有三宝,荞面、羊肉、地椒草。
三边有三宝,食盐、皮毛、甜甘草。
天下黄河一壶收。
站在壶口边,无云雨满天。
一里壶口十里雷。
黄帝手植柏,七搂八砸半,疙里疙瘩不上算。
烂皮袄里裹珍珠,土窑洞里有马列。
延安三座山,宝塔、清凉、风凰山。
枣园的枣儿延长的梨,洛川的苹果甜似蜜。
狐儿子,(指胡宗南部队)钻进包围圈,刘戡死在黄龙山。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兔子危了咬一口。村看村,户看户,众看的党支部。
摔起胳膊,扬起手,党员咋走咱咋走。
人穷心多,马瘦筋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夜长梦多。
锣鼓长了没好戏。
牙疼长,腿疼短。
说话想的说,不要抢的说。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不怕虎生三只眼,就怕人怀两样心。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黄金虽贵,分量赢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没有伤心事。
虱多不咬,帐多不愁。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梦从心头起。
一醉解千愁。
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吃不了酒的够。
好事多磨。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
金盆打烂分量在。
虎毒不食子。
羊毛出在羊身上。
煮熟的黄豆不发芽。
长上十双手,按不住众人口。
隔行不取利。
要问山中路,须寻砍柴人。眼见为实,耳闻是虚。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吃饭要尝,栽树要量。
话过三人口,白羊变黑狗。
懂事的两瞒,不懂事的两头扇。
偷人婆姨肯锁门,嫁汉婆姨肯说人。
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十里路上没真言。
官字两个口,是非凭舌头。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东家长西家短,四个八只眼。
一个槽里拴不了两个叫驴。
挣下功劳唐三藏,弄下乱子孙悟空。
树大招风,钱多招祸。
三个婆姨一面锣,五个婆姨一台戏。
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全因强出头。
灯蕊不亮要拔哩,事情不公要说哩。
尽陈古事观异同,不与时人道短长。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庄稼看见别人的好,娃娃看见自己的亲。
儿是娘身一块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人心掺不得假,眼里揉不得沙。
人不亲行亲。
鱼爱鱼,鸭是鸭,豆角不结葫芦荚。
八十老,亲的小。
一窝狐子不嫌臊。
人在难处想亲人,虎在难处想森林。
不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清油调苦菜,各取心里爱。
恩多了怨深。
同行是冤家。
贼绺有钱的,狗咬可怜的。
世上有三恶,道姑、媒人和蛮婆。
云里的日头,洞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
狸猫似虎并非虎,恶人装笑并非笑。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志长立。
雁过留声,我过留名。
行行出状无,事事在人为。
和活名望,树活阴凉。
宁穿朋友衣,不戏不朋友妻。
货一张皮,人凭一颗心。
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影斜。
家贫出孝子,乱世显忠臣。
受人一饭,报人一石。
人小鬼大,腰里别个斧把。
死猪不怕滚水浇。
一个死老鼠,坏了一锅汤。
鸡肥不下蛋,人富就啬皮。
浪子回头金不换。
人怕出名猪怕壮。
官大易奸,官久易贪。
不怕杀人的,只怕递刀的。
自己头上顶着屎,还嫌人家尿臊气。
小人得志攻破天。
一朝天子一朝臣,青年人爱的年轻人。
有恩不报非君子,见死不救枉为人。
好汉眼里火星多,松汉眼里尿水多。
没有老虎胆,不敢进深山。
胆大的吃肉,胆小的跑路。
风吹草帽,水推艾腰。
鸟靠翅膀兔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英雄在后头。
精婆姨忙九月,憨婆姨忙腊月。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罐。
高叫一声哥,少走十里坡。
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出门小三辈。
问遍千家成行家。
痒处自己抓,好处别人看。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
婆姨不生娃,怪炕的事。
被子窝里拾枕头。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会待的待匠人,不会待的待丈人。
河里淹死会水的,崖下跌死费事的。
天旱不望圪塔云,人穷不上亲戚门。
年怕中秋月怕半,一日怕的午时饭。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人没尾巴比驴难认。
七十二行,赶驴的最忙。
雨前盖好,雨来不着忙。
冷言冷语听不得,冷茶冷饭吃不得。
人穷说胡话,牛乏拉下洼。
马瘦毛长深,说话没有人听。
只说出五关斩六将,不说喝米汤拉一炕。
老鼠攻墙,家贼难防。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小早偷针不教,大时偷金戴镣。
小贫不算贫,老贫贫死人。
铁匠炉旁少站,赌搏场中少转。
赢来的钱财不养家。
宁走十里远,不走一步险。
酒色财气四堵墙,十个撞上九个亡。
天上云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
家里人多心不公,地河里鱼多水不清。
天是蓝的,求人是难的。
才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
做贼不犯回数少,打树不倒茬口小。
屋里有个叨叨虫,一年四季不受穷。
成全一对子,多活半辈子。
官凭印,虎凭山,婆姨凭的男子汉。
妻贤夫祸少,子教父心宽。
烟锅对火镰,好女配好男。
黄蒿烟多,女娃声多。
娶了媳妇是美事,养了孩子是喜事,要吃要喝是难事。
屋要看梁,娶妻要看娘。
七猪狗见了躲着走。
家有七口,勺把不离手。
铁要铁打,贼要贼抓。
吃米不如吃面,投亲不如歇店。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龙生一子定乾坤,猪生一窝拱墙根。
宁叫一百一,不叫九十九。
正月的光棍二月的猫,三月的叫驴满山嚎。
懒地怕好汉,好地怕懒汉。
年轻人破柴胡抡哩,老汉破柴寻纹哩。
天旱雨涝不均匀,世上的事情说不成。
临黑早歇店,鸡叫早看天。
吃不上瓜搂蔓哩,打不上婆姨摔罐哩。
人穷不如鬼,酒淡不如水。
灯盏底下是黑的,人背后是都是鬼的。
顶花的黄瓜,谢花的蒜,新娶的姑娘回门的汉。
狗不咬巴屎的,官不打送礼的。
有赔本的贩子,没有贴面的厨子。
好客不换店,吃的来回饭。
人有三年旺,神鬼不敢撞。
憨憨笑的多,母猪尿的多。
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你是推磨鬼。
小娃的,醉汉的嘴,老爷的板子,衙役的腿。
千补万补不如饭补。
大有大难,小有小难。
树大影大,树小影小。(
十大九不输。 一寸不牢,万丈无用。
一百个星星不如一个月亮。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水牛再大也撵不上兔子。
牛大压不死虱子。
大拳头打不着小跳蚤。
老鹰爪子大,不一定捉得住苍蝇。
有千斤的臂力,却不能把一片树叶扔过河岸。
大刀可以砍下头颅,却砍不断一根细发。
再大的也挡不住车。
花香不在多,室雅不在大。
人不在小,要有本事;山不在高低,要有景致。
小事是大事的根。 海水只怕一滴漏。
眼睛虽小,可以看到世界。(尔族)
珍珠虽小,价值千金。
小小石头,砸坏大缸。
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蚂蚁虽小,大象却怕。(柯尔克孜族)
蚂蚁能啃大骨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钻石虽小,能穿瓷器;麦垛虽大,压鼠不死。
绊人的桩不在高。
卒子过河能吃车马炮。
寸草能挡住大风。
尺水能兴百太浪。
泉水虽小,但它还是海洋的哥哥。
橹樯虽大随人转 ,秤锤虽小压千斤。
秤砣小,压千斤;胡椒小,辣人心。
辘轳虽小,能提千斤。
一根绣花针虽小,却能绣出美丽的图案;一口漏锅虽大,却煮不出喷香的米饭。
大船只怕钉眼漏。
粒火能烧万重山。
石头虽小能砸烂罐,火种虽小能烧掉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暴雨能够穿通屋顶,细雨能够穿通岩石。
大漏漏不长,细漏漏干塘。
一条小毛虫,能把树蛀空。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差一线,隔一山。
钢再贵,也比不上金子;头发再粗也比不过大腿。
小泥鳅掀不起大浪。
小数怕长算,零数怕整算。
人在山外觉山小,人在山中觉山深。
胳膊扭不过大腿。
蜘蛛丝扳不倒石牌楼。
一根瓜藤绊不住骆驼前进的脚步。
拳头再硬也比不上锤子。
兔子回头凶似虎。
如果总是勒紧缰绳,最驯服的马也会踢人。
刺人的蒺藜,初生也是软的。
以毛投炉无不焚,以卵投石无不碎。
软藤缠死硬树。 朽麻绳熬断铁链条。
最软的是水,最硬的也是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先长的眉毛,不如后长的胡子长。
先出世的耳朵短,后出世的犄角长。
先发制人。
后上船者先登岸。
譬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十个厨师九个淡。
厨师无巧,烂淡就好。
好厨师一勺汤。
青油炒菜,各有所爱。
大锅饭,小锅菜。
紧锅粥,慢锅肉。
蒸咸煮淡。
油多不坏菜。
咸鱼咸肉,见火就熟。
千煮豆腐万滚鱼。
千滚豆腐万炖鱼。
老姜蒸牛肉,子姜好炒鸭。
头锅饺子二锅面。
煮饺子要水多,蒸包子要猛火。
气上,不用尝。
火急烙不好饼。
三滚不如一捂。
揭揭锅,三把火。
一香能解百百臭,一辣能解百瘟。
一滚胡椒千滚姜。 酱里没有错放的盐。
不咸不淡,十一斤半。(指一人每年的用盐量)
烧火瞅着锅肚脐。
灶前灶后千里路。
小菜煮在锅里,味道闻在外面。
好饭不怕晚。
公鸡的腿,鲤鱼的腰。
斤鸡,马蹄鳖。
诸肉不如猪肉,百菜不如白菜。
肉的精华是汤汁,奶的精华是酥油
鱼吃跳,猪吃叫。
猪前(腿)狗后(腿)。
大头菜,小头鱼。
鲤鱼不满斤,好象白菜根。
鳙鱼头,青鱼尾。
青鱼尾巴白鱼头。
春鲢夏鲤,秋鳜冬鳊。
夏鱼吃鲜,腊鱼吃腌。
生吃螃蟹活吃虾。
河蟹圆,海蟹尖。
霜蟹雪螺,什么味也比不过。
生葱,熟蒜,老鱼,嫩猪。
吃了河豚,百样无味。
不吃河豚,不知鱼味。
咸鱼就饭,锅底刮烂。
宁吃尽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
吃了狗肠,(热得)衣裳;吃了狗肝,(热得)衣衫。
立冬白菜赛 羊肉。
生姜老的辣,甘蔗老的甜。
茄子越大越嫩。
青皮萝卜紫皮蒜。
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姜。
生姜越硬越辣。
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
吃山芋拣心,吃胡萝卜拣头。
七月菱角八月藕。
辣椒无补,两头受苦。
萝卜有三分辣 韭菜、葱,八月老,九月嫩。
花下韭,莲下藕,正好吃。
韭菜、黄瓜两头香。
歪瓜裂枣甜。
吃柿宜红黄。
霜打过的柿子才好吃。
柿子开花吃枇杷,枇杷开花吃柿子。
青椒吃辣的,柿子挑软的。
吃葱吃白胖,吃瓜吃黄亮。
一个荔枝三把火。
瘪瘪干干,千年不坏。
吃饭要吃家常饭,穿衣要穿粗布衣。
衣贵洁,不贵华。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人是衣裳马是鞍。
好饭吃个合适,好衣穿个服贴。
千层纱,万层纱,抵不过四两破棉花。
十层单不及一层棉。
一层布,一层布,十层布,过一冬。
图俏棉,冻死也应该。
冷不择衣,饥不择食。
衣冷加根带,饭少加碗菜。
一带当三衣。
穿衣戴帽,各好一道。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
领不差分,衣不差寸。
衣不大寸,鞋不大分。
宽鞋紧袜。
鞋大吃袜,袜大吃鞋。
二八月,乱穿衣。
拆拆洗洗,锁到柜里。
陈丝烂草。
漂布见了汗,自己烂。
斤花织丈布。
宁要宽一寸,不要长一尺
李火镰是编剧虚构的,历史上并无此人。李火镰是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的角色。由演员李艺科饰演。
历史档案清很清楚的写着邓少圣,邓希贤(邓小平)和另外几个四川同学一同赴法留学。所以在电视剧中出现了一些虚构的角色。历史档案如下。
十六岁的年轻学子邓希贤怀着一腔救国济世的热忱,告别了父母,与叔父邓少圣、同乡纪德铭一道历尽艰辛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旅。刚到法国他被西方的文明所震撼,立志学好本事,为国效力。在巴黎,他结识了同乡聂荣臻。
不久他们进入巴耶中学读书。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他们读书、踢球、跳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由于中国政府停止了对这批留学生的资助,迫使他们停止了学业,生活也陷入了绝境。交不起学费,求工也无望,举目无亲。
纪德铭不顾耻辱扮小丑为饭馆拉客。邓希贤则以自己的毅力和执著,维系住他和伙伴们的生存希望。就在进退维谷之际,邓希贤结识了法国工人米歇尔一家。在米歇尔的帮助下,邓希贤走上了为生存打工的道路。在他十七岁生日时,米歇尔为他送来了面包和牛奶。
邓希贤去米歇尔家探望,发现米歇尔的生活竟十分拮据。米歇尔的女儿失业在家。希贤把自己的工钱悄然留给他们,黯然而去。赴法中国留学生大都像他一样,苦苦地挣扎在生存线上。前途茫茫心路茫茫。命运考验着年轻的邓希贤。
邓希贤在最困难的时候结识了开小书店的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是陈独秀的儿子。他们借钱给邓希贤,鼓励他去寻找在施奈德钢铁厂打工的聂荣臻。
邓希贤在钢铁厂打工时又结识了赵世炎和王若飞,通过他们,他知道了还有一类“盗火者”的中国青年在法兰西求索着战斗着,正在做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情。他被这些先进青年的人格魅力和理想精神所吸引。
不久,周恩来和赵世炎等人发起组织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政府借外债打内战的“拒款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邓希贤结识了周恩来,并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周恩来等人的出现,改变了邓希贤的人生命运。自此他完成了求学求生存的人生阶段,开始了九死不悔地追随共产主义理想人生之旅和精神之旅。
扩展资料: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是由康洪雷执导,朱亚文、钟秋、李梁、张念骅、袁文康、林栋甫等领衔主演的大型革命史诗题材电视剧。
该剧以二十世纪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时代背景,讲述了青年时期的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等社会主义革命先驱与伟人在法国艰辛寻求救国之道并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故事。
参考资料: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邓小平-
羌族的禁忌有: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在上面镶制银饰。
节日、礼祭食俗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无论年节或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九大碗,菜肴与川菜相同。炖全鸡,习惯于用竹签撑起鸡头,使之昂起。以鸡头飨上宾(如舅父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进行各项节日活动。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新娘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
典型食品 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1—2两清炖。以上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过去多以刻木、刻竹,记数、记事,通用汉语。
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及四邻的勐旺、勐养、勐罕,勐腊县的勐仑、象明也有少量基诺族散居。
1979年,基诺族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基诺族的人口数为26025人。
中文名 :基诺族
另 译 :攸乐
分 布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语 种 :基诺语
信 仰 :太阳
目录
1 族称
2 历史
3 人口
4 政治
▪ 社会结构
▪ 习惯法
5 经济
▪ 种植业
▪ 畜牧业
▪ 手工业
6 文化
▪ 信仰
▪ 服饰
▪ 饮食
▪ 建筑
▪ 文学
7 科技
▪ 历法
▪ 教育
▪ 医疗
8 艺术
▪ 音乐
▪ 舞蹈
9 习俗
▪ 节日
▪ 成人礼
▪ 婚姻
▪ 丧葬
⒈族称
“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可释意为“舅舅的后人”或 “尊重舅舅的民族”。
过去汉语译为“攸乐”,故又习称其居住的基诺山为“攸乐山” [1] 。
⒉历史
基诺族
关于基诺族的族源,有土著说和南迁说两种。“基诺”一词源于基诺族先民在杰卓山居住的时代,当时出现了“基诺洛克”的名称,“基”为舅舅,“诺”为跟在后面的,直译是“跟在舅舅后面的人”。相传基诺族的发祥地是“司杰卓米”。它是基诺山东部边缘一座海拔近1440米的高山,现在称为孔明山。至今,阿哈、阿希两支系以及居住在勐旺乡补元行政村的乌优支系居民,回顾祖先迁徙路线,都不约而同地把发祥地指向这座高山。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基诺族的先民就生活在基诺山及周围地区。
基诺族定居在基诺山之初,可能还处在母系社会发展阶段。传说最早居住在“杰卓”的是一个寡妇,生了七男七女,兄妹互相结婚,后来人口繁衍,便分化出两对寨子——可以通婚的两对氏族集团。第一对寨子是词通和曼锋,词通是“父寨”,曼锋是“母寨”,往后他们又发展出曼雅、窝庄、回真、生牛等10个儿女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基诺山的前半山。另一对寨子是曼坡(父寨)和曼飘(母寨),其繁衍的儿女寨有竜帕、莫羊、炸共等九寨,是为后半山。
关于两对父母寨的世系已经不得而知,但子女寨的世系还可以获得。据1958年调查,曼雅寨是词通寨分出来的“大儿子”,建寨人是姐右,后经右保、保姐、巴保姐、姐腰、腰八、八撒、撒姐、姐白腊、白腊腰、腰子、不勒姐等已有12代,若以25年一代计算,曼雅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半山的曼卡寨分离出来的时间较晚,从建寨人不腊腰算起,已经历了8代,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从曼雅等寨父子连名的情况看,这些子女寨在建寨时已确立了父权制,也就是说至少在300多年前,基诺族已从母系时代发展到了父系时代。18世纪中期以后,以血缘为基础的父系制家庭公社仍在继续发展,到19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家庭经济出现, 父系制家庭公社才向农村公社过渡。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仍顽强地保留着氏族血缘关系的纽带,各儿女寨还要到父母寨去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照惯例,父母寨的“寨父”、“寨母”(均系男性头人)每三年要巡视子女寨一次,届时儿女寨的人们要远出迎送,组织隆重的祖传仪式进行欢迎,热情招待。
当地人传说,在远古的时代,洪水淹没大地,只有一对善良勇敢的同胞兄妹玛黑、玛纽受仙人保护和指点,幸免于难, 经过各种艰难波折,最终结为夫妻。仙人曾赐予他们10颗葫芦籽,种下后只长出1颗,结出的100个小葫芦中,仅长成1个,却长得像房子一样大,里边还有人在说话,打开一看,葫芦里出来4种人,先出来的是基诺人,依次而出的是汉人、傣人、哈尼人(有的说还有第五种人,是布朗人)。后来,他们各自找到了乐土。从这个传说里,可以反映出基诺族同汉、傣、哈尼等民族在远古时代的密切关系。
另一传说,基诺族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迁徙时曾经过昆明和峨山县的“没且竜”,后又辗转至西双版纳的勐遮和勐养,最终定居于基诺洛克。基诺族的巫师为死者送魂,也都送往北方。基诺族来到基诺山,先定居在一个叫“杰卓”的山梁子上,至今人们仍把这块地方称为“特巴特前”,意为基诺人共有的地方。据说基诺族居住在“杰卓”时,以树叶、兽皮为衣,以采集、狩猎为食,生活相当艰难。由采集狩猎经济到山地农业经济的转化,是基诺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巨大进步,可是他们的旱稻种籽来得却不容易。相传,基诺人因得不到旱稻种籽,于是设法带猎狗深入到产稻区,让猎狗在谷堆上打了几个滚,结果在狗毛里带回了数十粒稻种,此后稻种逐渐繁殖,就使基诺族进入了以种植旱稻为主的山地农业时代。
基诺族尊奉诸葛孔明。传说基诺族的祖先是孔明南征部队的一部分,因途中贪睡而被“丢落”,进而以“丢落”附会为“攸乐”,这就是“攸乐”一名的来源。这些人后来虽追上了孔明,但不再被收留。为了这些落伍者的生存,孔明赐以茶籽,命其好好种茶,还叫照他帽子的样式盖房。基诺族男童衣背上的圆形刺绣图案,据说是孔明的八卦,祭鬼神时也呼喊孔明先生。上述传说的真实性虽有待考证,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基诺族同汉族的密切联系。
据现有的资料看,基诺族最早的隶属关系可以追溯到1160年,叭真统一勐泐各部落,建立勐泐景龙金殿国时,基诺山即为叭真王族的世袭领地。元朝在云南设置行省之后,西双版纳纳入元朝的统治范围。元朝政府设立彻里路,委任傣族土官进行统治。明朝改置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土司统治一直沿至清代。基诺山也是隶属其辖地。清朝鄂尔泰任云南总督时,为开拓西双版纳,于雍正七年(1729年) “江内六版纳”,实行改土归流,基诺山隶属普洱府,雍正七年至十三年(1729年—1735年)在攸乐山的茨通寨筑砖城,派骑兵、步兵约500人驻守该地,设攸乐同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因“烟瘴甚盛”,驻军和行政官吏病死颇多,清廷撤消了攸乐同知,委任基诺族首领为“攸乐土目”,作为代理人直接管理基诺山区。后来基诺山区长期受傣族封建领主管辖,傣族封建领主“召片领”在基诺山头人中委任“叭雅”、“扎”、“先”。民国年间,国民政府曾将基诺山归小勐养乡管辖,后又推行保甲制,在基诺族上层头目中任命保长、甲长,于是,基诺山区形成“三位一体”的政治组织。
1941年,基诺山约有8000人,共28个寨子,由于无法忍受国民党政府的各种差役赋税,基诺族人民在搓约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武装起义,迫使当局撤职查办了车里县县长王字鹅,此后三年,民国地方政府不再向基诺族人民多加兵役赋税 [1] 。
⒊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总人口数为23143人 [1-2] 。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基诺族的人口数为26025人,其中男性13005人,女性13020人。
⒋政治
①社会结构
新中国成立前,基诺族的基本社会结构已经不是以血缘为单位,而是由不同的氏族共居所形成的地缘单位——农村公社。这里的每个村社,就是一个独立的村寨。村寨的疆界都有刻着刀枪状的木、石界标,界内的土地归村社公有,他人不得侵占。每个村寨都有两个以上的互通婚姻的氏族,而且有两个长老按传统习惯处理村社的行政、祭祀和生产等事,俨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天地。基诺山的土地,名义上属于西双版纳最高领主“召片领”所有,但他对于这一块世袭领地所有权的体现,只是每年派员去收取贡赋,摊派杂役,这并不影响基诺族对山区土地的实际占有和使用权。
基诺族村社内部土地占有制形式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以村寨为单位的土地共有制,二是以氏族或姓氏为单位的土地共有制,三是个体家庭的私人占有制。这三种土地占有制形式,在各村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就多数村寨而言,占优势的则是以父系氏族为单位的土地共有制。竜帕寨可谓氏族共有制的代表。这个村寨的土地在每年砍树辟荒前,就以氏族为单位重新进行分配,收获时按劳动力平均分配产品。竜帕寨也有少数村寨共有和家庭私有的土地。曼雅寨是土地私人占有制的代表,这种私有土地被称作“柯德柯多”,可以长期占有使用,甚至能够转让,但当迁离村寨时,必须交还氏族。曼雅寨也有部分村寨共有的土地。由此可见,尽管基诺族村寨的土地占有形式有所不同,但无论那一种,都还没有达到严格的土地私人所有制的程度,基本上处于村社共有私人占用的阶段,这也正是农村公社的一个基本特点。农业生产广泛实行公有共耕、伙友共耕、私有共耕的形式,也盛行换工互助,狩猎所获也用原始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萌芽性质的土地的私有、租佃、买卖关系开始出现,当时已有借贷、雇工和类似家内奴隶的“养子”,村寨成员内部有了贫富分化,富裕者称“搓果”,穷困者称“绕赤”,居中的叫“卖马亚”。极少数人就其经济地位而言是剥削者,但尚未形成一个脱离生产、以剥削奴隶或农民为生的阶级。在这里,劳动力的强弱同经济地位的穷富密切相关。比如,同是一个村社的头人,有的劳动力多就年年有余粮,因而具有放债的能力,而有的头人劳动力少或多病,就要缺衣少粮,不得不向人借贷或依靠亲友接济。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多数村寨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村社或父系氏族共有制。
村寨的主要领导为“卓巴”(寨父或称老火头)、“卓色”(寨母或谓老菩萨、大斋),他们是村寨中两个古老氏族的长老,是村寨里享有最高威望的人。担任此职的唯一条件是年龄最大,而不是勇敢善战,经济富裕,能说会辩。即使他碌碌无为,甚至是个瞎子或哑巴,也得义不容辞地担任村寨长老的职位。他们去世之后,继承人也是同一氏族的最年长者。有些较大的村寨还按年龄安排好了继承者,“卓巴”的继承人称“巴努”, “卓色”的继承人叫“生努”,他们作为当权长老的助手,在“卓巴”、“卓色”没有去世前就要从事村寨的具体管理事务。长老的职能主要是主持村寨生产、生活和祭祀活动。譬如,每年播种前只有经过他执行的杀牲祭鬼仪式,并由其先撒几颗种后,全村才能播种;过年的日期也由他们决定。一旦长老家中独有的被村寨成员敬畏的大鼓、芒锣敲响时,便宣告了新年的开始,村社男女老幼齐至长老家歌舞作乐。
长老与开始建寨的父系氏族联系在一起。有的村寨人丁不旺,若两个长老所在的氏族其中有一个灭绝已无长老可立,往往引起整个村寨的迁移。长老虽不具有政治特权,但拥有特殊的地位。傣族土司时,在基诺族中设立“帕雅”、“扎”、“先”的政治统治,国民党政府也曾建立保甲制,但他们往往都与村寨长老制相结合,并没有也无法取代长老的地位。
1950年勐养建立区政府后,基诺山归勐养管辖。1954年4月,党和政府派民族工作队进入基诺山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知名人士和疏通民族关系,发展生产。在政治上团结了广大群众,培养了一批民族工作的积极分子,保证了民主建政的顺利进行。党和政府针对基诺族社会特点,按照“团结、生产、进步”的工作方针,采取了不经过民主改革而采取发展其生产文化的办法,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得到了广大基诺族人民的欢迎和拥护,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56年底,普遍成立了换工互助组。1957年2月成立了“攸乐山区生产文化站”(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协商选举出基诺族的站长和副站长,全基诺山36村寨,963户人家,5284人开始享受到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1958年攸乐山区生产文化站改称为基诺洛克区政府,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诺族人民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81年基诺洛克公社将基诺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基诺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撤销基诺公社,代之以基诺山区公所,作为景洪县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8年初,基诺区改为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隶属景洪县,境内居住着基诺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 。
②习惯法
基诺族在社会组织内部有一种原始的习惯法,作为待人处事的规矩、判别是非的标准和调解内部矛盾的法度,以此来维护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正常运行。
这种习惯法又与原始宗教、伦理道德有着天然的联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诺族一敬畏鬼神,二敬畏长老,如在年节中举行祭祀时,卓巴、卓色两家各杀一只鸡,以“神的使者”名义宣布传统的村规民约。
基诺族一直保留着以酒代罚之习,凡违反了村规民约或做错了事的人,一般要罚其10碗酒,重者要罚两头猪、百余斤大米和几十斤酒,请全村老少共餐一顿。
在离婚仪式中,男方出一壶酒,由女方的舅舅各倒一杯酒,男女各喝一口,余者倾注于地,男方说:“你活着不是我家人,死了也不是我家鬼。”婚姻即正式解除。
习惯法与伦理道德以民谚、歌曲、古训等形式来传播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如俗语说:“巴什不结亲,死后可配对。家族内不嫁,兄弟间不婚。两只公鸡不住一个窝,一个姑娘不恋两个小伙。没有媒人不成婚。把女儿当财产,有情人也难成亲。不长草的地方不出庄稼,爱虚荣的女人不会当家。”
基诺族保存着天然的平等观念,他们把公平公正的观念比作天平。烧地时,由“沙奇”(公证人)看拦火道的宽与窄是否符合规定来判断烧地者的责任。男女恋爱要请一个女子做“沙奇”,结婚时要由她证明嫁妆和礼金的数量。分家时,特别是巴卡村村民离婚,夫妻双方各请一位“沙奇”作为离婚证明人,以公平的古规来监督双方分家产的过程。
基诺族社会保持着原始天然淳朴的道德风尚。大家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他们勤劳、好客、重信用,传统美德蔚然成风。基诺族生产力水平低下,常常缺衣短粮,但他们的粮食却储存在地边或屋外的小草棚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基诺族中还保留着原始平均主义的习惯,所猎获物即使是一只小麂子,也要按村社人口人均一份。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就可分得一份,熟时还以可去吃,直到吃完为止。饮酒待客也非常真诚,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1] 。
⒌经济
①种植业
基诺族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的原始状态,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以“刀耕火种”为主要手段和特点的山地农业是其经济生产的主要形式。它主要靠毁林开荒、轮歇耕作。垦荒时伐木刈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用草木灰作肥料,稍事平整,即行播种。一年种一季,不选种、不施肥。播种时,男子用剁铲或手锄在前面挖坑,女子随后点种、掩土。在平缓的坡地上才有少量的条播和撒种。他们采用轮种制的方法,开荒的山地一般种一、二年,较肥沃的才种三年。第一年种棉花,第二年种旱稻,第三年种包谷,种完后就抛荒,再开新地。砍刀、剁铲、钐刀、弯刀、镰刀、火镰、小手锄等是基诺族主要生产工具。
基诺山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传说三国时,基诺族人民就已开始种茶,并能进行初步的茶叶加工。清朝初中期,普洱茶盛极一时,西双版纳六大茶山最高年产量曾达8万担,其中车里、攸乐山、大勐龙等产茶5000余担。1729年清政府设立“攸乐同知” 始派官员征收茶捐赋税,当时有许多茶商和马帮前来收购茶叶,基诺山的竜帕寨曾是清政府设立的茶场,是当时的制茶中心,茶叶生产曾兴盛一时。
1981年基诺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1984年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基诺族人民因地制宜,积极对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粮食种植,使原来粗放落后的旱地耕作方式向粮食种植的科学化目标迈进。旱稻亩产量从1980年的100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133公斤。全乡水田面积稳定在6000亩左右,在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粮食从1979年的478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628公斤。 2003年全乡有耕地面积30715亩,其中水田面积6655亩。粮食播种面积30669亩,总产量5345.6千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525公斤。
依靠科研部门科技上山的支持,基诺族广泛种植经济作物,不仅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茶叶、砂仁、橡胶成为基诺乡的三大支柱产业。在对山区经济进行综合开发的同时,国家又实施了“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基诺乡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有86215亩,国有森林447758亩,占全乡总面积的578% 。
②畜牧业
至20世纪80年代初,基诺族的养殖业尚处在原始放牧阶段。大牲畜有黄牛、水牛,但不是用来耕地,而是用于祭祀和食肉,还普遍饲养猪、狗、鸡等家畜家禽。除狗外,牲畜都自行放牧于村寨周围的山坡草地上,也无专人照管,让其自由栖息、觅食。
基诺族人善于狩猎。狩猎是基诺男子的一项基本技能,猎获动物的多少,狩猎知识和经验是否丰富成为衡量男子能力的主要标志。男子外出或劳动时多随身携弩弓、弯弓、弹弓或荷挎猎枪,随时射杀飞禽走兽,他们也能设置陷阱、扣子、篱道、跳签、压木等捕捉野兽。猎获归途中,狩猎汉子敲响一种用竹子做的打击乐器,声音铿锵有力,狩猎英雄还会唱起动听的狩猎歌。盛行集体围猎,参加者平均分配猎获物,唯击中者多得兽皮。
捕鱼也是基诺族居民的重要副业。小黑江、勐旺河、卜天河等,沟箐纵横,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人们有空就去捕鱼,农闲时还集体捕捞,用作小菜或做成“干巴”,烧烤后便成为待客、佐食的佳肴。
采集是基诺族妇女的重要生产活动。基诺族日常生活的佐餐、副食主要靠妇女采集的各种野菜、野果和虫类。基诺山生长着许多山珍野味,如各种菌类、竹笋、木耳、白生等,野果有一二十种,野菜达二三十种,虫类20多种。基诺妇女在生产劳动中习惯背一个棉布大筒帕,以备随时采集各种野菜和果子,有的现采现食,有的则要加工后方可食用。基诺妇女耕作之余就四处采集,收工回家,全家吃的佐食汤菜都有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基诺族大力发展养殖业,大牲畜从1954年的627头发展到2003年的1263头,生猪从1954年的1960头发展到2003年的11052头。基诺族过去从不养鱼,至2003年,养鱼125亩,产量10700公斤 [1] 。
③手工业
基诺族的传统手工业规模小,尚未形成商品生产,基本上还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一种补充,也没有从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
纺织和刺绣是基诺妇女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基诺山,随时都可以看到妇女或手持纺轮捻线,或穿针引线刺绣。纺线的技艺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织布是成年女子特别是已婚妇女的一项活计。她们用一种原始的腰机织布,把经线的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拴在对面的木柱上,席地而坐,双手持梭将纬线来回牵引,然后用砍刀状的木板打紧,织出厚实耐用的“砍刀布”。每年秋收之后,妇女们忙着去除棉籽,弹花、纺线、染色。刺绣主要用于服饰。基诺族女子从小就必须学会刺绣、缝纫的技能,成年后便要亲手刺绣手帕、挎包、花带等信物送给恋爱对象,定亲后女孩还得纺织和刺绣一批衣被作为陪嫁。
基诺族男子的传统手工业则为竹篾编制。基诺山漫山遍野的竹林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用品,他们住的是竹楼,吃的是竹笋;桌、椅、板、凳、床、箱是竹编的,甑、碗、瓢、盆、筷是竹做的;刻木记事用竹板竹片,吹拉弹奏也离不开竹;农耕用的剁铲,狩猎用的弯弓、跳签……小到烟盒,大到背篓,无一不是基诺男子技巧技能的表现。他们用两抬两压、三抬三压和双抬双压等方法编制各种生产生活用品,造型美观大方。
基诺族的民间手工艺还有雕刻,即用木、竹和牛角等雕刻出神龛、棺材、耳环、鼓、烟斗以及饭甑、碗、勺等生活用具。他们擅长泥塑,主要是做些祭祀用的人、马、猪、牛、羊、蛇、蟹、鸡等。
几乎每个基诺山寨都有铁匠,他们能生产斧头、镰刀、锄头、铁犁等生产工具和刀、铲、锅等生活用具。铁匠技术据说是从汉族那里学来的,他们不具有冶铁的能力,打铁用的原料多是与马帮或外商以物换物而来 。
⒍文化
①信仰
基诺族除具有一定的祖先崇拜和对诸葛孔明尊奉外,最具特色、占主要地位的宗教观是万物有灵思想。
基诺族认为山有山神,地有地神,寨有寨神,谷有谷神。每年祭祀的活动很多,传统节日、喜庆丰收,生儿育女、天灾人祸都要祭祀神灵。
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特懋克” 节时的祭太阳鼓。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一般有两面,分公鼓和母鼓。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祭祀活动还有“喏嫫洛”祭创世神阿嫫杳孛和“好希早”节时祭祀祖先。还有叫谷魂、“祭大竜”、“祭小竜”等十多种。
祭祀活动均有特定的规矩,一般要杀猪、杀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祀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大的宗教活动由“卓巴”、“卓色”主持,全寨人参加,并由不脱产巫师“白腊跑”和“莫培”念经。
基诺族的巫师有一套独特的占卜术,且巫医并行,能用草药治病。巫师既是熟知习惯法和历史掌故的人,又多为著名的歌手,同时又是长篇史诗的口传人,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
②服饰
基诺男子通常上穿无领无扣对襟黑白花格麻、布褂,上衣背面正中缝上一块方形红布,上绣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一说是孔明的八卦图案),下身着白色或蓝色宽大长裤或短裤,扎宽布腰带。新中国成立前,多数男子头顶留三撮头发:中以纪念武侯,左右以怀父母。有的说,左为父母留,右为自己留。
女子上身穿无领镶绣对襟杂色小褂,下系镶红边黑色前开合短裙,现在也有改穿长裙的。基诺妇女习惯裹绑腿、挽发高髻,她们头上还戴有白厚麻布,后披翅长及肩部的披风尖顶帽,显得既庄重大方又活泼俏丽。过去男女均赤足,喜欢嚼食槟榔或用花梨木黑汁染牙。男女皆两耳穿孔,内塞竹管、木塞,以耳孔大为美 。
③饮食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喜吃青玉米。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也有直接把米带上山,就地砍竹筒、采集野菜,把米和菜放在竹筒里烤熟而食。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其中有瓜豆及随时采集和猎获的山菜野味,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平时肉类多来源于狩猎所获。
基诺族喜酸、辣、咸口味,尤其喜酸。酸笋是主要的家常菜。把格里罗果捣烂后加辣椒、盐成为每餐必备的调料。基诺族的烹调方法主要是烤、煮、炒。竹筒烤饭、酸笋煮狗肉、苦刺果煮牛肉、火烧飞蚂蚁、烤蜘蛛、竹鼠煮稀饭、芭蕉叶烧肉、金条肉都是基诺族最具特色的风味佳肴。基诺族普遍喜好饮酒,民间有不可一日无酒的说法。所饮用的酒大都是自家用大米或玉米酿制。在酿制过程中,通常要加一些锁梅叶等植物,酒呈浅绿色,带有一种植物的自然香味,有健脾强身之功效。基诺人多喜喝老叶茶,喝茶时一般都将老叶揉炒后放入茶罐加水煮至汤浓才饮用。
在毛俄、茄玛等寨的部分基诺族妇女中,还有一种食用当地特有的胶泥的习惯。有的老年妇女已食土成癖,一日不食就有不适。研究表明,这种胶泥中含有少量人体必需的铜、铁、钙、锌等元素 。
④建筑
基诺村寨喜建于平缓向阳的小山坡上。房屋是用竹木和茅草修建的“干栏式”竹楼,貌似孔明帽,相传建房式样是孔明教的。竹楼由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竹片排列铺成,将茅草编成草排覆盖在楼顶上。竹楼上层住人,下层不设四壁,用于堆放工具、什物和家畜栖息。竹楼上有前后两个晒台,前晒台连着楼梯口,后晒台是晒衣、纺织之处。楼上用篾笆隔开,里屋按人口多少隔成数间卧室,外屋为“客厅”,兼厨房、饭堂,“客厅”中间有火塘,三块锅桩石作三足鼎立状,火塘上面悬挂着竹编吊笼,放置食品。火塘和锅桩石是家中神圣之物,饮茶、谈天、商谈家务、安排生产都在此进行。竹楼屋脊两头装饰着茅草扎的耳环花,一般群众的竹楼共饰6朵,村寨“长老”家则饰10朵。装饰着耳环花的竹楼使人一眼就识别出其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传统基诺族房屋与现在稍有区别,大致有两种:一是有一个火塘的竹楼,内居一个父系家庭的全体成员五六人至十余人。据说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军队进山镇压基诺人民起义前,许多村社都存在着有五六十人的父系大家庭,几代人在一个男性家长领导下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另一种是竜帕寨的长方形竹楼,长约三四十米,宽8至10米,楼内共居着同一父系氏族的数代人,进楼有一通道,用石头砌边的土台上等距离并排着各个小家庭火塘,火塘两旁是他们的卧室,进门右边第一间为家长寝室。这种大长房虽然也有一个男性家长,但各小家庭已有了自己的家庭经济,按小家庭为单位独立消费。1940年时,竜帕寨的一个大竹楼曾住着同一父系氏族的的3
在内地许多人的心目中,牛粪又黑又脏,形象丑陋,难登大雅之堂。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嫁给一个老实憨厚的丈夫,人们便扼腕叹惜,用“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来形容,牛粪的地位由此可见!
在我长期生活过的西藏,牛粪的处境和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不仅是生产中的肥料,生活中的燃料,更是民俗节日中的吉祥物,藏人心目中的好宝贝。民间有句谚语:“一块牦牛粪,一朵金蘑菇。”又说:“老阿妈不嫌牛粪脏。”在这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过路的老阿妈发现路边有一块干牛粪,便会像捡到宝贝似的,赶紧揣进自己怀里带回家。我的好友边多先,给我唱过一首“牛粪歌”,据说是西藏的妇女们,一边做牛粪饼一边唱的:
“牛粪,牛粪,宝贵的牛粪,
你比金子还贵重;
你把自己燃烧尽,
给人们奉献温暖和光明。”
在这首短短的劳动歌里,牛粪在藏民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显现无疑了。
在广大的牧区,牧民们四处游牧,逐水草而居,无论冬季牧场还是夏季牧场,到处留下一团团牦牛粪。它们中的小部分被牧民捡回帐篷当燃料,大部分散落在野外。经过雨水的冲刷,牛粪渗入泥土,使土质肥沃,牧草丰茂。由此,牛羊能吃上新鲜细嫩的青草,长得膘肥体壮。而在农区,烧过的牛粪灰被倒进厕所和积肥坑,经发酵以后,成了效用极强的有机肥,施放在小麦田和青稞地,会带来粮食的丰收,从而改善农人的生活。牛粪不是宝贝又是什么?
比起在生产中的用途,牛粪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是重要。在拉萨、日喀则、泽当及周边地区,山上没有森林,平地树木稀少,燃料极其缺乏,广大市民和农牧民,主要靠牛粪烧茶做饭,牛粪是当地居民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燃料。
作为西藏人主要燃料的牛粪,自有它的特点和长处。首先牛粪的燃点很低,即使在含氧量较低的高原,一张报纸就能引燃,不像那些不干不湿的木柴,主妇们又是用火点,又是用口吹,弄得满脸脏黑,满脸眼泪,还不能把火生起来。牛粪大都是草料构成,烧起来不但没有臭气和烟雾,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使人心舒气爽,倍感愉快。我有个朋友曾写下这么两句诗:“牛粪上烤饼饼更甜;牛粪上烧茶茶更香!”。烧牛粪产生的火苗是蓝色的,特别柔和美丽,所谓“炉火纯青”,也许就是这个意思。牛粪火的火力不是很冲,热度比较温和。它不像煤火或者柴火那么高温、那么燥热、那么呛人。在炉边烤火的人会感到暖洋洋的,周身有说不出的舒服感。我在西藏时,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经历,在旷野遭受风吹雪打之后,享受一炉牛粪火,那种美妙愉快的感受,真是非语言所能形容的。
牛粪被藏人们认为是吉祥和财富的象征
藏族人有过“林卡”的习俗,在天气良好的时候,喜欢到园林、野外去生活或者过夜。他们喜欢外出打猎和放牧,有空就去朝拜神山圣湖。藏民们出门的时候,行装非常简单,每当人们走到一处水草丰美之地,必会停下来搭灶煮茶做饭。只要三块石头即可垒起一个“三石灶”,然后从溪流中打一锅水,再从野地里捡一些干牛粪,就可以烧水熬茶了。高原上的风一般都很大,没有相当的技术,生牛粪火还是很不容易的。在没有火柴的年代,人们用火镰和火石磨擦生火,点燃干牛粪。现在虽然有了火柴,但火柴无法直接点燃牛粪。因为在野地里,风很容易就会把火柴吹灭。通常人们是使用高原盛产的一种苔藓来助燃。干苔藓为灰色,很柔软,燃点很低,又称为火绒草,可以被搓成灯芯状在火柴盒里存放。点火的时候,把火绒草和火柴放在一起,火柴擦燃后,明火很快会被风吹灭,但可以将火绒草点燃,然后将火绒草埋进牛粪末里,用风囊轻轻地吹,不一会儿就会有青烟升起,再吹三两下就有明火出现了。烧好茶后的第一口茶是要用来献给神灵的。把烧好的茶往壶盖里倒上少许,分三次洒向旷野,并用藏语说“哈嘉洛”(意思为祭神了)。祭祀完毕以后人们才从口袋里抓一些糌粑,配着热乎乎的茶水,开始吃饭。
藏族人每天都离不开酥油茶,而酥油茶讲究的又是温热适度、口感良好。所以,煮酥油茶的时候,既不能使它沸腾(因为沸腾将导致酥油茶中的油水分离,上面浮着一层酥油,而下面则是又苦又涩的茶水);又不能让它冷却(因为人们如果喝了凉的酥油茶不仅难受,而且还会闹肚子)。最好的办法是在火钵里装上燃烧未尽的牛粪灰,上面撒一层碎牛粪,再在上面放上茶壶,壶里的酥油茶便会保持适当的温度,放上半天也不会凉。
在藏区,人们还有用牛粪火灰烙饼的习俗。他们在用牛奶和成的面中加入酥油,摊成饼状,扒开牛粪火灰,将饼平放在火灰上,再盖上一层牛粪火灰。这种饼吃起来香甜酥脆,非常可口。在日喀则一带,人们会把面饼做成手镯形的面圈,非常好看。这种面圈在藏语中叫“帕廓”。在甘肃和青海的牧区还有一种用牛粪烤的大饼,这种大饼一是用于祭神,二是用于敬献活佛。大饼至少要用二十斤面粉,大的甚至百十来斤。烤这种大饼所需的牛粪也有特别的要求:一定要用黄牛牛粪的火灰来烤,这种火硬而且旺,烤出来的大饼外脆内香。
在民间节日和喜庆场合,牛粪被藏人们认为是吉祥和财富的象征,它的身价非常高,而且金贵。在藏历新年即将到来时,藏人家中的老人们都会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的晚上,在牛粪炉子里面用牛粪和荆棘生火,然后在上面烹制藏族的传统食物“古突”(一种由糌粑、人参果、奶渣、红糖为原料的藏族年夜饭)。这种传统食物要在炉子上烹煮很久,所以需要的燃料—牛粪也必须是上选。而且人们还会在”古突”中,用糌粑包上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白石子、辣椒、木炭、盐巴等),吃到哪种东西就预示这个人的某些性格或者运气。这既是一种娱乐,又是一种占卜。如果有人吃到包有牛粪的面疙瘩,象征这个人来年会有好运降临。
日喀则一带在藏历初一有“纳新”的习俗。初一早上,每家每户的人端上祝福吉祥的“切玛”(五谷斗) 和糌粑出门纳新,在路上看到谁家的牛粪好,就乘人不备时拿上几块装进背篓里,然后在取走牛粪的地方撒一些糌粑,祝那家人吉祥。到泉水处汲水时,向泉水献上哈达后,还要用烧得半透的牛粪来煨桑,往桑烟上撒些糌粑,答谢水神,象征吉祥。回家后,在拿来的牛粪上贴上酥油花,称为“牛粪新”,放进牛棚,再把取来的“水新”供奉在正屋护法神面前。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招福纳祥,还可以防止庄稼在新的一年中受霜、雹之灾。
婚礼上也有牛粪扮演的重要角色
西藏人最为重视的婚礼上也有牛粪扮演的重要角色。当新娘骑马或步行从自己家走向举行婚礼的地方时,沿途路过亲朋好友家,朋友们都要出门敬酒和献哈达。人们在各家门前摆上一桶净水和一筐牛粪,无论迎亲人还是送亲人,都会觉得非常喜庆。婚礼时,在特定的位置悬挂用五彩哈达扎成的彩箭,在彩箭下面摆放一袋上好的牛粪和一桶清水,各系上一条哈达。在这里,牛粪是吉祥圆满、人兴财旺、红红火火、百年好合的象征。在过去的年代,某些家境穷窘的青年男女结婚的时候,新娘往往要用一只筐子,背一筐牛粪到男家,表示我家虽然没有什么金银财宝作为陪嫁,但是我带来了勤劳肯干的好品德,发家致富的好运气,带来了一种好兆头。
西藏人在搬新家的时候,首先举行“康索”(暖房)的庆典,这个仪式也和牛粪有关。搬家前,先要背一桶净水和一筐牛粪到新房里供奉。然后拿出一个陶钵,里面装一些红红的牛粪灰,上面撒一些用酥油、糌粑和茶叶做成的“糌苏”颗粒。主人捧着陶钵,一边朝新房走,一边高喊“曲晓!曲晓!”(上供啊上供)“拉吉罗!拉吉罗!”(神来了!神来了!),表示把灶神和家宅神引导到新房里去安居。
在藏区,老人过世后,家人要从售陶小贩处买来一个小陶锅,用烧得半透的牛粪作火引,放在陶锅里,撒上糌粑、红糖、白糖、牛奶等食品,将陶锅悬挂在家门口,一则报丧;二则让其始终冒烟,象征着死者食物。一直持续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把陶锅送到拉萨河,顺水漂走,祝福死者魂归西方极乐世界。
西藏的面具久负盛名,在众多的面具中,有一种是以牛粪为主要原材料做成的。这种面具是将牛粪与各种草药、植物胶混合后,再以布等纤维材料压制成型。此类面具的特点是重量轻、有韧性、防虫、防蛀、防腐,一般作为供奉的圣物悬挂。
藏医中有一种独特的嗅烟疗法,藏语谓之“龙杜”,即将一种安神藏药撒在牛粪火灰上让其冒烟,让病人用鼻嗅。病人嗅到这种烟味,能起到镇定、安神的作用,且疗效显著。
在西藏,做梦梦见牛粪,也是一件好事。例如,梦见自己捡到了牛粪,梦见遇到背着满筐牛粪的人,梦见自己一脚踩在牛粪上,哪怕牛粪还是湿漉漉,热乎乎的,这都会被认为是喜庆、吉祥、招财进宝和交好运的预兆。
为什么在西藏,人们会这样看重牛粪呢?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请教过西藏剧团编剧、藏族民俗专家柳梧群培先生。他说,牛粪是肥料,也是燃料;牛粪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欢快和美食,驱除了饥饿和寒冷。像这样的财宝,当然是美好幸福的象征。别说人喜欢,神也喜欢!
满族服饰特点
至本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2] 所谓的京派旗袍,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满族妇女穿的旗装。 2007年,满族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满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内蒙古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松峰被列为传承人。 2011年,刘淑芬、陈玉秋被评为满族旗袍制作工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满族婚礼服饰特点(一)男子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竟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
(二)女子旗装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要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这样缝制的旗袍是最完美的'。
(三)鞋子特色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满族服饰组成帽饰。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服饰。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
鞋饰。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年迈老人多数穿高腰毡鞋。女人穿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