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70岁娶30岁保姆的老大爷吗?儿子与他13年不来往,后怎样了?

还记得70岁娶30岁保姆的老大爷吗?儿子与他13年不来往,后怎样了?,第1张

法国的科贝特说过“一切爱皆始于家庭”。家庭是无数人温暖的避风港,可是季羡林的儿子却在他的《清华园日记》中写道“家庭对我来说总是没有缘分的,我一看到它就讨厌。”其中包含的厌恶之情让人唏嘘。

想必大家都学过季羡林的散文《老猫》,“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

短短几句话把猫憨态可掬的性格刻画得如此生动,想必一定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可是在他的儿子季承口中,季羡林完全是一个生活上的失败者。季承说,季羡林是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的父亲,我们还得回顾季羡林的家庭生活……

季羡林生于1911年,活了将近100岁。 普通农民家庭出生,在1917年投奔远在济南的叔父之前,他只学习过如何认字。到了济南才有机会进入私塾念书,接触到例如《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

季羡林叔父的教育思想超前,在小学时就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看到了英语的发展前景。之后念了高中,季羡林又开始学习德语。

一路学习成绩优异,在日军占领济南的一年里,季羡林被迫休学。也是那个时候,为了宣泄情感,季羡林创作了如《文明人的公理》等多篇小说在《益世报》上发表。笔名希道的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

有良好的英语和德语基础的季羡林,还是一位出名的翻译家,在他19岁的时候,就开始翻译诸如屠格涅夫的《老妇》、《老人》和《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作品。年纪虽然小,但能力不比别人差。

高中毕业后,考进清华大学专门学习德语。在大学毕业之后,季羡林几乎一生都在从事教育事业,他任教过的学校可以罗列出近十个。

季羡林的学问研究不可否认的优秀,但是要解决为什么父子关系冷淡的问题,我们还得从季羡林先生的爱情故事讲起。

才子多浪漫,季羡林在结婚之后其实还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1935年,季羡林已经回到了济南高中教书一年,后来他在清华提交的去德国做交换生的批准下来,同年9月便赶赴了哥廷根大学。

在异国他乡,人总是会冲动地做出一些超乎理智的事情。在德国,季羡林读博士经常会需要打印论文,恰巧通过好友认识的迈耶一家的**伊姆加德会打字并且有一台打字机。二人通过论文打印就逐渐熟悉起来。

在德国,读完博士之后,季羡林又因为学业研究弥留了四五年,将近十年的时光,两个人一来二去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对方。甚至伊姆加德的母亲都默认了他们早晚会是一对恋人。

他们的爱情是美好的,不过爱情的基础是要符合道德礼法,季羡林在国内不仅仅有妻子,还有儿有女,如果真的不顾一切和伊姆加德在一起,破坏的不单单是他的家,还有他的亲人。

如此考虑清楚的季羡林最终决定回归家庭,终身不再与伊姆加德联系。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伊姆加德女士一辈子都在等他,终身未嫁,只守着一台老式的打字机!

季承的母亲彭德华,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朴素女子,两个人没有感情基础,是旧时候的包办婚姻。彭德华温柔贤淑,对季羡林几乎百依百顺,对公婆也是孝顺有加。而且还为季羡林生育两个子女,所以在季羡林眼中看来,彭德华是对他有恩情在的。

季羡林在文章中是一个充满仙气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会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点。

譬如他不允许女儿用自来水拖地,不同意买洗衣机、冰箱等电器、甚至不让人给他洗衣服。这样的行为让是亲人的姐姐和季承难以接受,像是刻意的疏远!季羡林很少花时间陪伴儿子,这使得父子俩的感情从小就淡泊。季承认为季羡林虚伪,把时间和感情花在一只猫上面也不肯多陪陪家人,并且还在外人面前营造家庭幸福的假象!

季承埋怨父亲给予的一丁点爱,也恨父亲和母亲貌合神离的婚姻。在1994年,父子俩因为一盆花得去留爆发了争吵,最后有季羡林的秘书调和两人才休战。

在1994年,季承母亲重病,季羡林对来看望母亲的季承说“你很聪明。今后你不要来北大了。等你母亲去世后我再找你谈”。听在季承的耳朵里,父亲实在委婉地宣布自己遗弃了他。

母亲住院,需要大笔的医疗费,季羡林要求自己和季承一人承担一半。季承不愿意,他坚持认为父亲亏欠母亲,那些钱是他该承担的责任。

季承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他孤身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逐渐年老的他发现他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他。当时季承找了一位叫做马晓琴的保姆来照顾季羡林。一来二去没有想到两人居然互生情愫!马晓琴比季承整整小了40岁,他们的额恋情遭到季羡林的坚决反对。

季承不会遵循季羡林的想法,既然你想管我为什么不在我小时候教导我?季承毅然决然的和保姆结了婚,并且生育了两个孩子。为此,季羡林和季承断绝了父子关系13年。

在季承第二个孩子出世时,他突然明白亲人的意义,带着儿子认了爷爷。两个人冰释前嫌。在季羡林弥留之际,季承向父亲说对不起,季羡林回他“你何错之有?”

我想,季承有错,季羡林也有错。

季羡林的自私辜负了一个家对他的期待,辜负了一个孩子对父爱的渴望,他的思想出轨辜负了一个女人的默默等候。季承错在太固执,他对父亲的执迷不悟表现了太多的不满,也明白得太晚。

也许,季羡林能够早一些知道自己得一点点感情或许会改变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的话,他们的家庭生活会幸福圆满很多。他们应该互相道歉,也该互相原谅。

季羡林少年时离开老家官庄,寄身于济南叔父家。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

季先生终生遗憾的,应该还有婚姻。季羡林在《寸草心》中叙述道:“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幼女,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季羡林对妻子十分敬重。但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1946年回国,直到1962年,他的妻子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现在很多家庭,孩子在外地工作,老人身边没人照顾,生活不方便,只得请保姆来家中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可是找保姆也是个有风险的活,首先得工作好的,会做家务手脚麻利;还要人品好的,对老人有善心,照顾细心不虐待老人的;还要自觉地,不随便拿主家的东西,要有规矩。但是光要注意这些还不够,尤其是独身老人,子女还得防着老人和保姆的“第二春”,最经典的就是《都挺好》里的苏大强了,郭京飞的“图你年纪大,图你不洗澡”如在耳边,但是这也是大部分的想法,一个年轻的保姆和一个大几十岁的老头在一起,图什么呢。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人会遇到这种说不明的爱情,这种事只要是遇到了可能当事人都觉得是正常的。季羡林季老大家都知道的吧,中国文学泰斗,国学大师,是中国文学发展中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季老一生名声斐然,但是却牺牲了家庭。年轻的时候季老去德国留学,一去就是十一年,当时正值二战,十一年没有一点音讯,生死不知,他走的时候他的儿子季承才三个月大,所以父子之间一直很疏远,到现在提起季羡林,季承对他的称呼不是父亲而是季先生。但是两人的矛盾不只是因为接触少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季承在70岁的时候和前妻离婚娶了照顾自己的保姆,而且保姆比他小了接近四十岁。

1959年季承24岁,在家里人的撮合下结婚了,婚后儿女双全,但是他和妻子之间却一直感情不和,两人经常因为生活的琐事而争吵。当时的环境这些都是正常的,很多那个时代的家庭都是伴随着争吵过来的,本来以为他们能和别的家庭一样,吵着吵着就好了。可是到了季承69岁的时候,两人选择了离婚,离婚当年季承就和小自己40岁的保姆马晓琴结婚了,当时这事收到季羡林先生的强烈反对,季羡林先生毕竟是传统家庭的人,季承年近70岁都是当爷爷的人了,怎么能做这种有违社会伦理的事情。但是本来就生疏的父子根本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父子反目如同仇人。

话说这个马晓琴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其实她就是个普通保姆,家里生活不好,十几岁就出来闯荡贴补家用,因为做家务做得好,被人介绍到季羡林家里做保姆,照顾季羡林先生和妻子的生活。可是后来季羡林和季承父子矛盾,季承和父亲分开居住,马晓琴就去了季承家做保姆,季承还出钱让马晓琴去上学,希望她能变得有知识。在季承离婚以后,两人就迅速结婚了,四年以后马晓琴生了儿子,而季承看到儿子的出生,想起了季羡林先生和自己,十三年没见父亲的季承去医院看望了季羡林,父子矛盾一下消除了。

我们不知道季承和马晓琴之间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有感情的,但是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总是少不了小三上位和抛弃糟糠之妻的不好说法,任谁也无法相信,两人之前会没有感情,却在季承刚离婚就结婚在一起了。感情的事情外人说不清,但是夫妻之间起码要感情纯粹,彼此真诚。如果两人有感情就应该好好过,如果没有感情了就应该早做决断,彼此放手。一手牵着这边,一手露在外边,剪不断理还乱,伤的到底是谁呢。

  季羡林是中国语言及文学方面的行家,季羡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文学研究上。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季羡林的一生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季羡林的一生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卒于2009年。季羡林从小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没有很好的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全凭母亲一人,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因此季羡林在启蒙教育阶段几乎就只能学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季羡林刚成年后便被家里要求娶了一位知识水平低的传统妇女,尽管交流有障碍,但他们也十分和谐的度过了彼此的一生。

在六岁的时候被叔叔接到济南读小学,初高中,虽然当时季羡林成绩一般,但他在文学及语言方面的天赋已经显露出来,在高考中成功考取清华大学,专修小语种德语,在这期间季羡林对语言学十分感兴趣,他十分用功的学习换来的是知识的硕果,在此时期季羡林已经有机会发表各种论文,之后去了德国读研究生博士,在顺利完成学业后,季羡林回到北京大学教书,职位是节节攀升,因为能力高,从主任升到了副校长的职位,最后进入科学院。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担任著政协委员一职。因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季羡林还学习了梵文等因此对佛学及历史也有着一番造诣。所以季羡林有能力担任中国语言学会长一职位。

季羡林婚姻怎么样

季羡林从小生活在叔叔家,然后再十八岁的时候就和彭德华结婚了。季羡林婚姻是典型的旧式婚姻,父母之命,但是彭德华只有小学文化,其实说起来和季羡林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在生下儿子之后,季羡林觉得自己的婚姻太过窒息于是离开。之后的十年时间季羡林都在德国留学,还结识了一位德国的女人。

  这个德国女人和季羡林非常的默契,并且还帮助季羡林列印论文,他们走过了哥廷根的每一个角落,季羡林虽然对自己的婚姻有些失望,对这位德国**也有些喜欢,但是季羡林身上的责任感让他停止了这份感情,并且回到了中国老家。

季羡林婚姻中,其实双方都是不幸福的,就连他的儿子季承也认为彭德华是孤独的过了一生,她没有享受到来自丈夫的关爱,在季羡林出国那么长的时间内,彭德华在老家照顾长辈,抚养孩子,为这个家付出了一生,但是她和季羡林婚姻却是冰冷孤寂的。

季羡林的这种做法也让儿女们对他很有意见。但是季羡林却也是无奈地。当时他的包办婚姻让他感觉到痛苦,可是他没有勇气反抗旧式的规则,只能让这段婚姻,这样慢慢过下去。

季羡林人品怎么样

季承对于自己的父亲始终是无法理解和释怀的,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出国留学,回来后又对他的母亲冷漠,这是季承心病的主要根源。但是在德国期间,季羡林曾经和一位德国女人有过感情,但是他知道自己是有家庭子女的,为了身上的责任他毅然回国。这样的人其实非常有责任感的,难道这还不能说明季羡林人品吗他明明可以放弃,可是却毅然承担,只能说明季羡林人品非常的出众,他是一个自制力和责任感都非常强的一个人。

除此之外,其实季羡林人品在其他问题上也可以看的出来。在学术研讨和工作中,季羡林总是耐心的倾听每一个后辈的观点和言论,细心的指导和用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季羡林还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场所提拔这些年轻有为的后辈。而且在和自己同时代的人们身上,季羡林也愿意谦虚的学习,季羡林人品定然是好的,是让人无话可说的。

在生活中,季羡林同样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虽然有保姆在,他也愿意自己清洗床单被罩,自己能做的,绝不愿意麻烦别人。而在其他事情上,季羡林也是非常出色的,他愿意自己设立奖学金制度,鼓励每一个出色的学生

一 季羡林的事迹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二 关于季羡林的故事有什么

岩松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回开始了,一答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后来他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参考资料: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三 季羡林的事迹,我要全的,谢谢!

季羡林少年时离开老家官庄,寄身于济南叔父家。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

季先生终生遗憾的,应该还有婚姻。季羡林在《寸草心》中叙述道:“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 ,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季羡林对妻子十分敬重。但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1946年回国,直到1962年,他的妻子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四 季羡林的小故事

季老小时候很顽皮,打架很厉害,而且上课还偷看书。“他的桌子上放着课本,桌底下偷看各种书。他什么书都偷看。在中学时代他把《金瓶梅》看了。”此外,季老小时候文理偏科严重,高考数学百分制的考卷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出身贫农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23岁科去留洋在德国十年,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这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小时穷得吃不饱饭,给一个亲戚割牛草,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现在仍极为节俭,害怕浪费,厌恶虚荣。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报名处,就对他说:“大爷,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手续。”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一打听,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一点也看不出来。”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后来他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五 季羡林的小故事有什么

岩松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回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答,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后来他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参考资料: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六 季羡林的故事

在1994年,季羡林的妻子彭德华因病去世后,需要4万元丧葬费用,季羡林要求儿子季承出2万,但一个要求出,一个不愿意出,导致了父子交恶。那时的季羡林便扬言要与儿子断绝关系。因为季承自小很少得到季羡林的教诲,父子关系一向冷淡。

到了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13年不曾相见。13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2002年,季羡林住进301医院前,季承想见季羡林很方便。在2002年后,季承再想见季羡林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2008年11月7日,73岁的季承,到北京301医院看望98岁的父亲季羡林老先生。13年无法见面的一对白发父子,久别重逢, 喜极而泣。

(6)季羡林的勤奋故事扩展阅读:

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字希逋,又字齐奘。季羡林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先生并称为“南饶北季”。

季羡林先生早年曾留学国外,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其精通于吐火罗文,这种语言是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而季先生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的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689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