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社戏的创作背景

鲁迅作品社戏的创作背景,第1张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刚刚经过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

鲁迅于1902年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留学于日本,1909年至1911年年底先后任教于杭州、绍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主义的清王朝,于1912年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对此,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和支持,并应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员,后随教育部迁北京。

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

《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扩展资料

《社戏》的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这篇小说以看戏为线索,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

2、围绕中心取舍材料。题目是《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社戏”作为一条线索,在文中起着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3、景物描写,细致逼真。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魅力的因素之一。

4、语言生动简练,富于表现力。

5、用笔的浓淡疏密,即详略问题,也是这篇小说最值得揣摩的地方之一。

现代作家何孔周评价《社戏》:借助形象化的、凝炼含蓄的、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把富有特征的各个生活片断和场景绘声绘影、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构成一幅开阔复杂的有机的生活图画,从而把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思索形象地表述了出来。

-社戏

日本的成人年龄规定较为“奇葩”:男女年满20岁才被视为法律上的成年人,但另一方面在家长的许可下,男性18岁、女性16岁就可以结婚。这样的规定从1876年开始,已经执行了140多年。

其中缘由是因为日本民法是在明治维新时代制定的,1876年公布的民法第731条规定:女16岁,男18岁,准予结婚。因为规定成人的年龄是在明治维新时期,但是举办“成人节”是战后的事情。日本的“成人节”是在战败后不久的1948年,由日本政府发文作出规定!故出现16岁可以结婚,但成人礼却在20岁的矛盾存在。

对于16岁可以结婚,日本社会学家的解读说是受了中国古代“二八剖瓜”一说的影响。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平均寿命只有50几岁,因此期望女孩早点结婚生育孩子。不过,现在的日本女孩16岁想结婚,需要父母等监护人的签字同意,不然得不到法律承认。

2000年之前,“成人节”定在1月15日的小正月这一天。在2000年后,日本政府调整时间,规定在1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作为“成人节”。在这一天,年满20岁的成年男女身着盛装,聚集在市政厅或社区中心,参加成人礼。年轻人在这一天会接受亲朋好友及当地政府的祝福。参加成人仪式的年轻人,女孩子必须穿和服,而且是成人式专用的那一种艳丽和服,同时配小包和白毛围巾。男孩子大多穿黑色男式和服,或者西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熙宁变法推行了四年,不仅遭到右派社会精英反对,百姓也深受其害、怨声载道。就在这时,一场持续九个月的大旱,让宋神宗改变了力挺新法的立场。  熙宁六年七月至次年三月,大宋国几乎滴雨未降。大旱造成饥荒,加之官府聚敛,河东、河北和陕西出现大批流民涌向京城。流民们剥树皮、食草根,饥肠辘辘、衣不蔽体,有的甚至卖妻鬻子,真是哀鸿遍野,累累不绝。灾情传进宫中,王安石不以为然,认为是反对派夸大事实、吹毛求疵,即使有问题也不过是变法的微小代价,就像“9个指头和1个指头”。

禁卫宫门的下级官员郑侠,见状心如刀绞,决心冒死向神宗进言。他先将在皇城安上门见到的景象绘成《流民图》,又写就《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朝廷罢去新法。这份文件几经周折才到达神宗手中。郑侠为谏言赌上性命,他说:“我根据在宫门每日所见,绘成一图,百不及一,更别说千万里之外的惨象!陛下观臣之图,行臣之言,如十天不下雨,请斩臣于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好在老天开眼,郑侠上书三日后果然大雨。此事给宋神宗带来极大的震动,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反对派的意见,不久后,暂时罢了王安石的官职。关于流民问题,王安石曾与神宗争论,要求与进言者对质,神宗推托说“忘记是谁说的”。预感变法将夭折的王安石感叹:“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那羹何时才能熟呢?”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再次为相,但神宗自觉羽翼已成,不再对他言听计从。王安石曾着力提拔的吕惠卿也见风使舵,不断向神宗打小报告说王“罔上欺君”。失去皇上信任的王安石逐渐无心政事,加上儿子王雱早逝,更让他悲伤不已。八个月后,王安石提交辞呈,淡出北宋政坛。元丰年间,神宗继续推行新法,直至37岁驾崩。神宗死后,“右派”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目睹新法被废,王安石心痛不已,他叹息道:“亦罢至此乎?!”王安石的生命也由此走向了终点。

在最近颇为流行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托克维尔提到,“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王安石坚信宋夏必有一战,他要通过改革,先富国而后强兵。“与民争利”的新法带来短期“国富”,却导致大宋朝国运转衰,此后,反变法派和变法派轮流坐庄,到徽宗年间,贪官蔡京尽复新法,将司马光、苏轼等309人扣上“元祐奸党”帽子,立“党人碑”以示全国。反复的“折腾”耗尽北宋国力,最后引起金兵入侵和靖康之变,北宋自此灭亡。

王安石是个理想主义者,甚至可以说是“道德楷模”。对于变法,他有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崇高道德激情。个人生活上,他也勤俭自律,是不恋权、不贪财、不好色的“三不”官员。

据说,朝廷召他去中央做官时,他拒不接受,使者追着要给他诏书,他竟然躲进厕所,如此往返八九次,他才接受征召。后来,他官至宰相俸禄甚厚,但对自己的薪水从不过问,全部交由家人、部署甚至下人花费。王安石终生不纳妾,王太曾给他买过一位美貌的负债军官之妻做小妾,他竟诧异于家里多了个陌生女子,问明来历后,立刻将女子送回夫家,还送了一笔钱给他们。

正是这种“仰望星空”般的道德典范,让王安石内心无比强大,要以天下为己任,同时,也让他赢得宋神宗的信任,给予他放手改革的机会。但是,道德的高尚,并不意味着行动的正确,正如《通往奴役之路》的作者哈耶克说:“在我们竭尽全力依据崇高的理想缔造未来时,却发现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了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

王安石的道德主义,却制定出“倒退”的国策。从宋代建国之初,国家就不抑制土地兼并,允许土地私有化。皇权保护私产、肯定财富的自由流转,是当时士大夫的共识,苏辙说:“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从均田制到不抑兼并,从人头税到财产税,是时代的进步。但王安石反对土地兼并,并有诗云:“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这种道德政策,其实是逆历史潮流、阻碍社会发展的。

纵观中国历史,凡社会得以发展,都因为政府“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王安石好言“利”,但“利”却不从百姓出发。儒家思想讲求“民为贵,社稷次之”,王安石变法立意理财,却加重百姓负担——民不聊生,国富又能如何?《文献通考》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国富却短命,亡国之后,官仓内的粮食竟供唐朝吃了二十年。

南宋以后的政学两界,一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彻底失败的政治实验。二程、朱熹道学的兴起,就是对王安石变法的反对。可以说,变法的失败刺激了道学发展,道学家摈弃事功、厌恶改革,醉心于辨析义利、王霸、理欲等道德话题,强调用天理、族规、家范来收拾人心,新儒家最终得以成为国家正统意识。

中国历史发展至宋,拐了个大弯,华夏文明基因突变,转而“内向”,从追求“外王”变为崇尚“内圣”,士大夫们从此也精神内敛、因循守旧,再也没有汉唐时期的豪迈闳放。明清之后的社会专制和精神阉割,即基于此!

那场九百多年前的变法,早已尘埃落定,尽管后人对其褒贬不一,但当我们进入新世纪,依然有对其重新审视的必要——道德与政治的边界之辩、政府与百姓的利益之争,这些问题,都可以史为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7099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