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请帖长辈模板

结婚请帖长辈模板,第1张

结婚的时候会邀请长辈来参加婚礼,来看看结婚请帖长辈模板,给长辈的结婚请帖范本,给长辈写结婚请帖范文。

一、结婚请帖长辈模板

1、以父母的名义

送呈XX钧启

谨于定2019年 8月22日(星期一)为 爱子XX 儿媳 XX 女士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

敬请光临

XXX XXX 敬邀

席设:XX酒店XX厅

时间:公历 X月X日X时

农历 X月X日X时

2、以自己的名义

送呈舅舅、姑妈、二姨、三姨 XX(姓名)钧启

谨于定2019年 8月22日(星期一)本人XX和XX将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

敬请光临

XXX XXX 敬邀

席设:XX酒店XX厅

时间:公历 X月X日X时

农历 X月X日X时

二、给长辈的结婚请帖范本

1、写请帖称呼

(1)给长辈发请帖要注意,将长辈称呼写上然后再写名字,如果只写名字会没有礼貌。

(2)父母还在的话,并且与长辈是平辈,那么可以按照姓名加上“全家福”来写。

(3)父母不在,选择写XX姑父大人、姨夫大人、舅父大人加钧启。

(4)具体称呼

妈妈的兄弟——尊舅舅

老婆的妈妈——尊岳母

老婆的父亲——尊岳父

妈妈的姐夫——尊姨丈

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

爸爸的姐夫/妹夫——尊姑丈

妈妈的表兄弟——尊表母舅

爸爸的表兄弟——尊表伯/尊表叔

2、写请帖格式

(1)写请柬的时候要分为横式和竖式,横式如下。

送呈:____先生台启

公历XXXX年X月X日 谨订于(星期一) 农历XXX年X月X日 为XX先生和XX**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 恭请 光临_________________敬邀。

(2)竖式是从右边往左边写,从上往下。

被邀请者称呼 送呈/台启

谨定于XX年XX月XX日(星期X)

为 ( 一对新人姓名 ) 举办婚典喜筵(宴会)

(注释:新人姓名写好,男方在前或左,女方在右或下)

敬请 ( 被邀请者称呼 ) 光临

(注释:写为一对夫妇或者单独对某人的敬语)

XXX、XXX、XXX、XXX 敬邀

(注释:写双方父母及新郎新浪,并排写,以长辈为先。)

总结:本文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结婚请帖长辈模板,以及给长辈的结婚请帖范本,相信大家对于结婚请帖怎么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结婚请柬给亲朋好于传达了新人的喜悦及幸福,所以在写请柬时不仅要注意格式,还要注意的就是亲朋好友的称呼,不论是长辈还是平辈都要做到有礼有节,建议新人们可以多参考结婚请帖称呼的写法。

一、家族长辈称谓

(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

曾祖父、母—曾孙、孙女

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

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

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

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

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

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

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

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

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

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

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

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

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

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

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

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

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

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

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

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

二、亲戚长辈称谓

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夫)—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

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

祖姑丈(祖父的姐妹夫)—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

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

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姨夫(祖母的姐妹夫)—姨甥孙、姨甥孙女

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

姑丈(父亲的姐妹夫)—内侄、内侄女

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

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

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

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

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

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

姨丈(母亲的姐妹夫)—姨甥、姨甥女

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

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

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

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

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

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

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

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

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

三:家族平辈称谓

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

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

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

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

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

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

夫弟(丈夫的弟弟)—嫂

弟妇(丈夫的弟媳)—嫂

爱妻(本人的妻子)—夫

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

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

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

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

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

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

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

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

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

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

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

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

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

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

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

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

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

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

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

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

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

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

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

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

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

四:亲戚互称

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

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

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

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

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

姻翁(亲家)—姻弟

姻姆(亲家姆)—姻室

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

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

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

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

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b

1 写给亲家的请帖怎么称呼

结婚请帖,看似一张简单的卡片,但是要注意的细节却有很多,比如结婚请帖称呼怎么写?所以写结婚请帖是最能体现新人的文化涵养和礼仪素质的。

一、结婚请帖中对长辈的称呼

妈妈的兄弟——尊舅台

妈妈的姐夫——尊姨丈

老婆的父亲——尊岳父

老婆的妈妈——尊岳母

爸爸的姐夫/妹夫——尊姑丈

爸爸的表兄弟——尊表伯/尊表叔

妈妈的表兄弟——尊表母舅

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

二、结婚请帖中对兄弟辈的称呼

亲兄弟/堂兄弟——尊老兄/贤弟

表兄弟——尊表兄/尊表弟

姐妹的老公——尊姐丈/贤妹夫

表姐妹夫——尊表姐丈/贤表妹夫

堂姐妹夫——尊姐丈/贤妹夫

妻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姐妹夫——尊襟兄/贤襟弟

妻堂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表兄弟——尊表兄/贤表弟

三、结婚请帖中对子侄辈的称呼

本族侄——贤侄

亲姐妹之子——贤甥

堂姐妹之子——贤甥

表兄弟之子——贤表侄

表姐妹之子——贤表甥

妻兄弟之子——贤内侄

妻姐妹之子——贤姨侄

男家/亲家之子——贤舅台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拘小节,但结婚请帖的称呼还是应该规范郑重,不论是长辈、兄弟辈还是子侄辈,都要有礼有节,这样的婚礼请柬才算完美。

2 给亲家结婚喜帖怎么写

1 结婚喜帖是即将结婚的新来人所印制的邀请函。。此邀请函上通常印有结婚日期和典礼地址、婚宴举行时间和举行方式,通常也会印上男女双方家长的名字自。结婚喜帖的寄出时间通常是婚礼前六周。

2 结婚请帖姓名用百全称: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家庭成员的顺序写清。和字要出现。日期、星期度、时间写清。年份不问必出现在请帖上。在请帖一角附上婚宴的信息:地点、时间顺序等或在卡里另附一页加以说明。结婚喜帖为竖式写法,顺序为:从右往左,答从上往下。

3 男方给女方亲家的诚意邀请柬怎么写

亲家,

两位好!

如前日商定,你我两家将于XX年XX月XX日喜结秦晋之好。百

贵千金温柔善良,贤淑大度方反正选些表扬的话说嫁于小儿实是小儿只福。

能得如此佳媳,我俩心中甚喜,多番挑选终定席设X地X宾馆,广邀亲朋共赴喜宴。地址如下,XXXXXXXX

望二位亲家届时前来共同主持儿女婚礼。从此两家成一家,你我成亲家。

XX父母敬邀

我觉得你们结婚,女方和男方的家长内一样都是主婚人。因此不能已你父母是主人邀请客人的语气写。如果语气上感觉只是通知一容下对方的话,是很不礼貌的。

你好,例1:本人具名

请 柬

我俩谨订于××月××日×午×时假座××饭店××厅举行婚宴谨请光临 ××× 谨订 ×××

例2:家长具名

请 柬

谨订于××月××日×午××时假座××饭店××厅为小儿×××(女×××)举行婚宴谨请光临 ××× 家长 谨订 ×××

写邀请信应注意:

①被邀请者的姓名应写全,不应写绰号或别名。

②在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用顿号或逗号。

③应写明举行婚礼的具体日期(几月几日,星期几)。

④写明举行婚礼的地点。

(3)喜幛通用贺词

三星在户/才子佳人/天作之合/天缘巧合/天赐良缘/五世其昌/凤凰于飞/心心相印/龙腾凤翔/玉树琼枝/乐赋唱随/永结同心/百年好合/百年佳偶/有情眷属/团结友爱/并肩前进/如鼓琴瑟/花开并蒂/花好月圆/志同道合/连理交枝/幸福美满/昌宜五世/佳偶天成/诗咏关雌/诗题红叶/诗咏好逑/相敬如宾/带结同心/钟鼓乐之/美满姻缘/珠联璧合/莺歌燕舞/爱河永浴/鸳鸯比翼/海燕双栖/乾坤定奏/笙磬同音/情深似海/情真意切/鸾凤和鸣/喜成连理/燕尔新婚。

结婚请柬的格式范本及注意事项

结婚为正式场合,正规的请柬遵循一套固定的用辞格式。婚礼办得越体面正式,结婚请柬就更应遵循正规的请柬

套用模式。

姓名用全称: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

家庭成员的顺序写清。

"和"字要出现。

日期、星期、时间写清。

年份不必出现在请帖上。

在请帖一角附上婚宴的信息:地点、时间顺序等或在卡里另附一页加以说明。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请设为好评哈^^

结婚请帖中对于长辈的称呼可以是在辈分后加上“大人”或者“尊”字加上辈分,比如尊姨丈、伯父大人、舅父大人等。

对于平辈兄弟姐妹可以称呼贤弟、尊表姐、贤妹夫等。送给普通同事朋友的请帖可以称呼女士为“XXX**芳启”,称呼男士为“XXX先生台启”。

如果邀请一家人来参加,可以在姓名后加上“全家福”或者“阖府统请”,后面就不用再加上“收“或者“启”了。如果是邀请夫妻二人,可以是姓名后加上贤伉俪台启或者钧启。

扩展资料

结构

从撰写方法上说,不论哪种样式的请柬,都有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和日期等。

1、标题

双柬帖封面印上或写明“请柬”二字,一般应做些艺术加工,即采用名家书法、字面烫金或加以图案装饰等。有些单柬帖,“请柬”二字写在顶端第一行,字体较正文稍大。

2、称谓

顶格写清被邀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其后加冒号。个人姓名后要注明职务或职称,如“××先生”、“×× 女士”。

区别

请柬的样式

请柬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单面的,一种是双面的,即折叠式。

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在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这类书信使用广泛。

分类

结婚请柬、个性请柬、邀请函、单位请柬等。

样式

请柬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单面的,直接由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构成。一种是双面的,即折叠请柬式;一为封面,写“请柬”二字,一为封里,写称谓、正文、敬语、落款等。

请柬的篇幅有限,书写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达、雅兼备。达,即准确;雅就是讲究文字美。

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的使用文言语句,显得古朴典雅;有的选用较平易通俗的语句,则显得亲切热情。不管使用哪种风格的语言,都要庄重、明白,使人一看就懂,切忌语言的乏味和浮华。

参考资料:

-请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739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