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东北秧歌组合

如何学好东北秧歌组合,第1张

  一、东北秧歌的学习模式

 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单一动作组合、从手脚分解到手脚配合、从单一的组合到高级别的综合组合、从训练意义的慢慢转换可以看出,要学好民族民间舞是急不得的。东北秧歌的学习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东北秧歌是有规的进行授课,以训练目的不同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跳踢步组合”的头、脚配合的协调能力练习开始,到最后的技巧性、表演性组合之间,经历了步法、呼吸、身体、头、手、等多方面的学习。如:挽花踢步组合、扑蝴蝶组合、饲养员组合、小蹉步组合、别步组合等。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任务。到了学习更高级别的组合时,表演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强调动作的感觉,在民族民间舞中不用做高难的翻腾与旋转,但必须要有每个民族的韵味,只有感觉对了,才能体现出民族舞蹈的美。所以,在东北秧歌中,综合的表演性组合也就成为了最难的高级别组合。

 (一)初学者的授课内容

 东北秧歌在民族民间舞中起重要作用,任何一位受过专业舞蹈院校熏陶的舞者,在入学的第一学期都会先从东北秧歌组合学起。简单的压脚跟、手巾花与身体摆身,训练了初学者的协调能力,为之后的高级别练习打好基础。在初期学习组合中还会涉及到踢步组合的训练,其中又分为前踢步、后踢步、跳踢步组合。踢步是一切动作的根本,是最常用、最普通的秧歌步法,也是最难领会的秧歌步法。要将踢步的“哏劲儿”做好是很困难的,跳舞、学秧歌也是一样的,看似简单的不一定是好理解的,看似容易的不一定是好掌握的。在初期学习东北秧歌时,教师往往都是从简单的教起,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帮学生打好根基,让学生领悟到动作要领、特点等。除了上面说过的组合以外,还会涉及到向扑蝴蝶组合、片花组合、挽花组合等。每位教师在教授内容上都会有不同,可根据学员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组合,但东北秧歌的几个组合特点、音乐和学习顺序基本上是不变的。经过了第一学期的基础训练之后,开始不断加强难度,步法和手巾花也都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像步法不再把踢步作为唯一步法,而是加入了e步、顿步、颤步等多种步法。手巾花也会加入缠头花、碎绕花等动作。所以在不断的学习中,舞者的协调、接受能力在提升,经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之后的学习内容。

 (二)综合训练意义浓厚的东北秧歌组合

 经过长期的基础训练课程,在大学或社会团体中东北秧歌的组合学习都是综合的表演性组合。加入了高难度的手绢技巧,充分表现动作风格、特色等。表情、动作感觉也是衡量一个东北秧歌舞者好与坏的标准。

 东北秧歌组合的学习虽然是困难的,但经过系统的学习后,要跳好东北秧歌组合也不是不可能的。在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后进行有规划的学习,经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舞者会对东北秧歌组合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二、东北秧歌的动作风格和特点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味道,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秧歌也是个娱乐活动,在大街、公园、广场上经常有中、老年同志在“扭”秧歌。所以大家常把“扭”字当成秧歌的动律。其实除了“扭”以外,“摆”和“圆”也是东北秧歌的动律。在东北可以说秧歌是家喻户晓的民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的表演特点及动作特点是:逗、媚、哏、俏、浪。我们常常会说这是东北秧歌的“五字真言”。在东北秧歌的动作里,哏、俏、稳中浪用的最多,而逗与媚则是表演中女性特有的风格。

 (一)哏、俏、稳中浪

 哏是以下肢带“哏劲儿”的步法带动腰部运动,顺延至上肢及手腕。所以东北秧歌韵律的核心是“哏中俏、俏中扭、扭中浪”。“踩在板上,扭在腰眼上”就是秧歌的本质体现。哏、俏相融的东北秧歌,体现在步法、身体韵律、手腕灵活上。稳中带浪则是指动作要稳。收是收、出是出,要干净、利落。浪是指秧歌扭得要活、要俏、要美,通过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动、静、快、慢、点、线”中体现“稳中浪”的风格特点。如:踢步要求短而脆、快出快回、稳落、慢移重心。东北秧歌的动作将“哏、俏、稳中浪”很好地表现出来,从头到脚的配合更是将其发挥到极致。

 (二)动律扭、摆、圆

 “扭”是集韵律、体态、手巾花于一体的组合动作。主要体现在东北秧歌特色体态“三道弯”上。在动作中“扭”的灵活,要做到“一圆二活三抖”。“摆”是以胸部为动力,在左右摆动时配以肋部力量,带动头,要平均的没有附点的。“摆”作为基础动作在“动律组合”中开始学习。也就是说做不好“摆”就跳不好秧歌。“圆”是用肩、胸带动上身,双肩交替向前或向后画圆。做圆肩动作时,身体是划八字形的。所以上身的扭、摆、圆是体现秧歌韵味的重要部分。

 (三)逗与媚

 作为表情标志的“逗与媚”是东北秧歌表演的特色。有时动作中的一个小晃肩、摇头、低头、掸巾、跺脚,则表现的是有情节的“不好意思、假装的生气、含蓄的讨厌”等等意思。而这些小动作,为东北秧歌增添了色彩,体现了逗与媚。在东北秧歌中男演员称下装,女演员称上装。男演员以“逗相为主”,而女演员以“媚相为主”,称之为“男逗女媚”。在女演员单独跳东北秧歌时也会出现一些看似与男演员配合的动作、表情。东北秧歌不是一个人在表演,而是有一个隐性男演员在和你配合。

 东北秧歌将东北人豪爽、泼辣、热情的个性完美呈现出来。动作里体现了稳中带浪、浪中带俏、哏俏相融的风格特征。表演中“哏与媚”将东北女孩的羞涩、泼辣等展现得淋漓尽致。上身特色则体现在“扭、摆、圆”上。所以风格是民族民间舞的精髓,是体现民族性格特征的主要目标。

  三、东北秧歌的技巧

 技巧分很多种,有旋转类、跳跃类、翻身类,还有特定的道具类技巧。在具有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秧歌文化中,道具也有很多种。如秧歌手绢、扇子、鼓等。都是秧歌的特色道具。在东北秧歌组合中,扇子的用法有打扇、合扇、抖扇等多种。扇子和手绢也有同时配合使用的时候。但在东北秧歌中手绢是主要道具,因此技巧自然也与手绢相关。东北秧歌的手绢技巧与东北二人转是密不可分的。基本的秧歌手绢技巧有:顶转、立转,其他复合技巧是在顶转、立转的基础上发展的。像过肩、过腰、平转、大出手等。像这种发展的手绢技巧也成了东北秧歌中常见的技巧。有些技巧也常常用双片花连接,动作看起来会更连贯、舒畅。手绢技巧为组合增添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片段。手绢技巧是多变的、灵活的、具有创新性的,是东北秧歌中的特色与亮点。

 (一)东北秧歌手绢技巧的根基

 顶转是最基础的手绢技巧,是“民间”的技巧,有些老年人在扭大秧歌时也会加入一些顶转动作。当然,对于专业院校出身的舞蹈学生来说,练顶转是最早期的学习任务。立转大多数是起到“起范儿”的作用,如在过肩中利用立转的速度与顺劲儿等作用,使其看起来更美。舞者的动作也会更连贯、舒畅。可以说只要练好立转就可以学好手绢技巧。所以在手绢技巧中,顶转、立转是根基,像盖楼一样为后面的技巧奠定基础,打好根基。

 (二)复合式的东北秧歌手绢技巧

 在东北秧歌中手绢是多变的、灵活的,手绢技巧更是将“活”表现得惟妙惟肖。在东北秧歌手绢技巧中,双片花的连接动作是活的代表。如过脖、过腰、双手竖过肩等。双片花连接的动作能起到连贯、舒畅的作用。所以双片花也成了东北秧歌手绢技巧组合中不可缺少的动作。除了双片花的连接动作以外,抛接的技巧性也是东北秧歌手绢花的特色。最经典的大出手直观地体现了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抛接的动作有很多种,像最基础的是单一立转抛接,还有复合形式东北秧歌手绢技巧中地面技巧的滚背抛接、翻类技巧中踏翻的抛接和加入云里、蛮子、侧手翻、前桥的抛接等。

  四、如何学好东北秧歌

 (一)语言要清晰、表达能力强、示范动作规范

 老师应在教动作前讲出动作或这个组合的含义,以及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清晰地说出动作的要领和特点。言传身教是民间舞教学,也可以说是形体教学的共同特点。在民间舞教学中,教师就要在语言传授和形体示范中给予学生明确的指示。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的讲解、示范,都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示范动作的好与坏、是否清晰明白,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判断。像在东北秧歌组合中的一个踢步动作,学生都知道是短而脆、快出快回等要求,但是如何做到短而脆、快出快回呢?这就要看一个教师与讲解相结合的示范动作了。学生在初学时会进行模仿,慢慢用教师做动作时的感觉要求自己,所以示范动作是学好东北秧歌的一个重点。

 (二)勤于钻研、掌握要领

 对于一名热爱、喜爱舞蹈的学生来讲,不管你是学习东北秧歌还是其他任何民族舞蹈,你都应该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有不明白的就要问,自己做不出来的感觉就要用身体尝试。舞蹈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多的是要求你在学会教师教你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揣摩、尝试,添加自己领悟到的感觉与味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范儿”。只有这样,你才会进步,才会跳出自己的味道,才会有突破有进步。当然,如果你只一味地模仿老师而不多加思考的话,那也就失去了学舞蹈的深层意义。

  五、东北秧歌的音乐

 东北秧歌的音乐是多元化的,每个组合都有一个特定的音乐。有的也会边唱边跳来体现民族特色。加以音乐的配合才能将东北秧歌跳好,音乐中的强弱、刚柔、符点等,更可以将表情、呼吸、眼神、动作的大小自然带动。如果提到东北秧歌的音乐,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叫鼓”,无论什么组合基本上都会以“叫鼓”收尾。“叫鼓”的花样很多,有三鼓、五鼓、七鼓、十二鼓,在组合中叫鼓往往是一个亮相或是上、下甩巾,或是单踢步、撤步等。叫鼓动作是带顿点的,每个鼓的停顿,也是每个动作的停顿,古典舞中的一些跳、转、翻也被收入到叫鼓的动作中,加强了秧歌的表现力。所以东北秧歌的音乐是多种形式的,配合好音乐才可更好地学习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是满、汉文化的结晶,是东北人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特征的体现。它作为民族民间舞的一部分,是文化遗产中的典范,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延续发展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文化的产物。我们不仅要把古老传统的东北秧歌继承下来,还要随着时代的步伐使其不断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移动重心,平时行走时重心就是在不断地移动,就是坐着、站着,也可以随时移动重心,人体的中心点一移动,重心就要随之移动,反过来说:重心一移动,中心点就会移动,这才能保持平衡。在舞蹈中亦是如此,几乎所有的舞蹈,缺少了重心移动就流动不起来,而舞蹈中的步伐,就是最典型的重心移动。在民间舞蹈中,所有的步伐,如朝鲜舞的平步、胶州的碾步、花鼓灯的风柳步都是独具风格的重心移动。在东北秧歌中,最有特色而又最能体现重心移动的步伐便是“踢步”了。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及泼辣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其实就是一个小弧线,做前踢步重心移动是下弧线;做后踢步与侧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就是“浪”的弧线型动感了。

从“踢步”的慢移重心来说,“慢移”本身就给人连绵不断,非常连贯优美的视觉形象,充分流露出成熟汉族女性的委婉、细腻、温柔、羞涩、含蓄的曲线美。所谓的“美劲儿”,在这时就表露无遗了。“双花”中的“双颤步”又别有特点。“双颤步”重心移动是上弧线,其节奏较为平均,移重心后踢所占的时间值基本上是相等的,加上音乐多用小快板,就给人轻松愉快、欢乐向上的感觉。“缠花”中的“顿步”是典型快移重心的步伐,由于重心移动的过程非常快,无形中使整个格调向热情火爆的气氛中去,体现了东北秧歌风格中的“艮劲儿”及“泼辣劲儿”。东北秧歌的训练点是自下而上,连锁反应的协调。组成这一连锁反应的三个主要环节便是脚下的步伐、身上的动律与手上的手巾花。手脚不能协调运动是一般人的通病,而这恰恰是掌握动律风格的最基本要求。面对一个初学者,要让他协调起来运动,就必须把这三者的关系分析清楚。尤其是要点出三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以方便记忆,使学者更快地掌握协调动作的窍门。三者的运动都是有“点”有“线”的,在动律与手巾花中都存在着“快吸气、停止呼吸、化为长叹”三个过程,在绕花中,花绕犹如快吸气,刚绕完的顷刻是停止呼吸的瞬间,从手腕到另一次绕花之间所走的弧线是化为长叹的时候,动律同样也是有“点”与“线”的关系。动律犹如钟摆一样,到弧线的尽头,就“点到为止”,立即回到动作过程(即“线”)中去,踢步、动律、绕花是平行进行的,动律与绕花的“点”与踢步的重心移动同步进行,这样三者便协调了起来。

“踢步”之所以显得“稳”、“艮”,是因为其速度之快,如果没有“稳落”、“慢移”来缓冲对比,恐怕这个特点就不是特别突出了。如古典舞中所说的“欲左先右,欲上而下”,在东北秧歌中成了“欲快先慢”,或“欲急失稳”了。因此,“踢步”的“艮”,重心移动才显得格外的“稳”。

一般而言,舞蹈中的慢板是不容易掌握的。“浪”在东北秧歌的慢板中占有重要地位,要跳好慢板就得先“浪起来”。这时就必须从动作与动作衔接的过程中着手,只有把动作过程做好了才能跳好慢板,有了细腻的动作过程就不容易出现抢节拍的现象。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是不可缺少的过程,是“浪起来”的基础,它起着掌握节拍、灌满音乐的作用,从前到脚的运动过程,速度及幅度都由它牵动及控制。重心移动的过程越慢、越细腻,走的路线越长,弧度越大,那身上的“浪”,就越清楚,与此同时,整体动作就显得较有力度、有韧劲、有文化、有内涵。

看民间舞最过瘾之处莫过于其动作中所蕴藏的韵味,这个韵味包括了很浓郁的地域特色。当跳得非常娴熟时,风格韵味都是在不自觉中流露出来的,这是一种非常巧妙而又自然的流露。但在这之前,就要下一定的功夫去揣摩其中的奥妙,只有掌握了这微妙之处,呈现出来的舞蹈才不会流于一般,才不会成为一串不值一看的“动作”。同样的道理,如果要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就得抓住其奥妙所在。这妙处所在便是脚下的重心移动。我认为,解决好“踢步”与重心的移动,是掌握东北秧歌动律风格的最好方法。

我们说的是,说的是

我们日落西山黑了天,

家家户户把门关,

十家都有九家锁,

就有一家门没关,

鸟奔山林虎奔山,

喜鹊老呜奔大树下,

家雀哺鸽奔房檐,

行人的正人奔旅社,

耍钱的哥们上了梁山

帮兵我家此地,

头顶着天

一步两两步三三三就转到台前,

来到台上往下观,

看繁华来的真全

我给人人没有其余唱,

唱唱一段东北的二人转神调大全

我们说的是在左手拿起来文王鼓,

右手拿起来二狼神的竹芥鞭

文王鼓驴皮幔,

里边栓上横三竖四八根线,

四根朝北,四根朝南,

这四根朝北安世界,

四根朝南定山河

上面还有一串铜钱,

有乾隆,有道光,乾隆道光配开元

这把鞭是好鞭五彩飘带上边拴,

打一下颠三颠,

打三下颠就颠,

梁山一百单八将,

打了一百单八鞭

扩展资料:

二人转(Er ren 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

参考资料:

-二人转

摘要: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黑龙江汉族地方戏曲之一。龙江剧的伴奏乐器以板胡、唢呐、二胡、琵琶、笛、笙、扬琴等为主,配以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龙江剧的艺术特色吧!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黑龙江传统地方戏曲之一。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区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要发展东北地方戏曲后,黑龙江省以二人转、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吸收东北民间音乐,把说唱和歌舞演唱的形式,逐步丰富、发展成戏曲形式,1960年8月正式命名为龙江剧。

一历史发展

二人转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分为二人转、单出头和拉场戏。建国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从1956年起由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着手进行对拉场戏的改革,试图创建起新的大戏剧种。

1958年10月,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1959年以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地方戏队和黑龙江省评剧院青年队为基础,成立了黑龙江省新剧种队,并正式定名为“龙江剧”。1960年新剧种队改变建制,成为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1960年5月,在全省地方新剧种座谈会上.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延泽民提出地方戏要有“独特”之处,应当反映现实生活,为今天和明天而创造.为工农兵而创造。同年7月,在黑龙江省地方戏曲新剧种汇报演出会上实验演出了《寒江关》、《五姑娘》。在这两个剧目中,人物念白采取了辙韵化的地方语言,人物的语言上则运用了二人转“套子口”;并把二人转手绢功--顶绢、立绢、片绢、腕花绢揉合于戏曲水油功之中,变形为双弹袖、面缠油、外撩袖、鸳鸯片袖。还将拉场戏中的一些专腔专调加以变化。如改〔反西凉调〕节奏的平稳、缓慢为明快、跳跃;对〔梨花五更调〕作了慢、中、散等板式变化。新剧目在音乐上采用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的综合体,选取了二人转音乐当中表现力较强的、较有代表性的〔红柳子〕、〔文咳咳〕、〔武咳咳〕、〔帽腔〕,作为龙江剧的主要曲调。

1961年12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集中省内文艺界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召开了关于加强龙江剧创造的座谈会,成立龙江剧研究顾问委员会。会上,就剧种的实验方针、剧目、音乐、表演诸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明确规定:“龙江剧的创作方向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实验步骤可从古典戏着手;音乐以二人转、拉场戏音乐为基础,运用曲牌联接、板式变化或两者相结合的戏曲音乐结构进行尝试;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造革新,从内容出发,从生活出发,以二人转、拉场戏表演方法的运用和创作为形成龙江剧表演个性的基础。”以此为指导,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排演了《樊梨花》、《春灵庵》、《双锁山》等剧目,对音乐唱腔进行多种试验;同时要求编导、作曲、演员熟悉掌握二人转、拉场戏艺术,提出“过好二人转传统关”。因此,聘请老艺人传授民歌、小帽、二人转、拉场戏唱腔、戏曲基本功和有关教师教授东北秧歌、古典舞、芭蕾舞,并开设了声乐课,从多方面提高演员素质。在“多用、选择、考验、积累”的方针指导下.龙江剧音乐在实验中不断运用适合戏曲音乐发展的二人转曲牌、拉场戏唱腔。自1962年起,在前两年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三种声腔(柳腔、咳腔、帽腔)的实验,实验剧目一律改为现代戏。先后排演了《寒梅花》(柳腔)、《李双双》(咳腔)、《龙马精神》(柳腔、咳腔)、《千万不要忘记》(柳腔)、《阮文追》(咳腔)等剧目。到1966年为止,共创作、改编、移植实验剧目三十二个。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也经常到省内城乡各地演出,赢得广大人民的一致好评,群众说:“这真是咱们的家乡戏,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文化大革命”中,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下放到哈尔滨市。1970年,根据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的“不搞龙江剧团”的决定,部分龙江剧工作人员并入哈尔滨市文艺工作团。直到1972年3月,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龙江剧实验剧院才恢复原先的建制,并排演了《农牧曲》、《艳阳天》等十一个剧目。柳腔、咳腔、帽腔三种声腔继续进行实验,乐队也增添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在舞台美术的表演上则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

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种实验逐渐回归到原来设想的正常轨道上来。两年中,创作、改编、移植《刘三姐》(帽腔)、《蝶恋花》(柳腔)、《红楼梦》、《奇案良缘》等十三个剧目。在对二十年来的剧种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统一了关于龙江剧的地方性、戏曲性、时代性等问题的认识。在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而排演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双锁山》、现代戏《俩新媳妇》,在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其中在《双锁山》中运用了二人转的“夸相篇”、“套子口”,并选取了东北秧歌、民间武术、京剧武打的一些动作,将其揉合在一起,对刀马旦、武丑两个行当的表演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验。在表演上则是将二人转的切身、腕花、抖肩、叫点翻身等舞蹈动作,发展为龙江剧行当的表演程式。在《俩新媳妇》一剧中,以[文武咳咳]、〔四平调〕为基础,进行龙江剧成套唱腔的实验。

1980年后,富裕县、德都县、富锦县先后成立龙江剧实验剧团。全省龙江剧表演团体由一个发展成为四个,从事龙江剧实验工作的人数近三百人。1981年5月,黑龙江省文化局举办了全省龙江剧观摩研究会,成立黑龙江省龙江剧研究会,并进一步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龙江剧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从事龙江剧实验的指导思想。自1982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实验剧目。其中的《皇亲国戚》(见图龙江剧-1),在唱词运用中突出了二人转“篇”的运用;在表演中突出了二人转的手绢功、扇子功;在音乐中以{花四平}为基础。对女腔、男腔、男女分腔、板式等做了系统的尝试。还在《张飞审瓜》、《结婚前后》、《花子巡按》等剧目中作了不同程度的实验。这时,各个龙江剧实验剧团都更加注重把握住母体的艺术特色,突出剧种个性。

1980年以来,逐渐对音乐唱腔进行了规范:确定{四平调〕、〔穷生调〕(又名[盘家乡调])为主调,规范成两个腔系([四平调]腔系、[花四平]腔系),并且以此确定了以主调贯穿、联接,融合辅助曲调,并赋予曲调慢、中、快、紧、散的板式变化,形成一个板腔体与曲牌联缀体相结合的音乐体制。还提出“四定”(定腔、定调、定板式、定过门)的音乐创作方法,使龙江剧唱腔音乐向规范化的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表演上,龙江剧深入地发掘二人转、拉场戏的表演手段,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长处,并积累各行当的表演程式。在舞台美术方面,运用以虚代实、以简代繁和夸张、点缀、渲染等手法,结合黑龙江的风土人情,借鉴民间剪纸、版画技巧,进行创新,体现时代风貌及粗犷、质朴、凝重的地方风格。

二音乐唱腔

龙江剧音乐唱腔的结构形式,确定了以群众熟悉的(四平调)、(盘家乡)为主调,选用(红柳子)、(文咳咳)、(武咳咳)、(打枣调)、(哭糜子)等曲牌为辅助曲调。音乐唱腔的结构形式是以主调贯穿、联接、融合辅助曲调的板腔体(兼用曲牌联套)戏曲音乐形式。文学语言朴实风趣,龙江剧的表演,粗犷、俏美。有异于京剧大戏。它是在二人转、拉场戏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大秧歌等东北民间舞蹈,借鉴和吸收兄弟戏曲剧种的一些表演程式,揉合、提炼、创新,逐渐积累了一些表演手段。尤其是“手绢”、“扇子”、“秧歌步”的运用均有独到之处。表演动作歌舞性强,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特色。历年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寒江关》、《春灵庵》、《双锁山》、《俩新媳妇》、《结婚前后》、《张飞审瓜》、《皇亲国戚》等

三角色行当

龙江剧的角色行当来源于拉场戏,通过借鉴京剧、评剧等剧种的角色行当特征,逐步实验,创建出自己的角色行当体制。最初开始的时候,以拉场戏《寒江关》、《五姑娘》中的分行,来进行实验。后来,根据实践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为创造各类型人物,必须分行。”;“在传统戏中应继承其它剧种固有的生、旦、净、丑的行当,并根据需要加以适当的创造。”;“表现现代戏虽然不分得那么科学,但也必须按照传统的规律使人物性格化。”(以上均见《关于进一步创造龙江剧意见的报告》)等指导方针。据此,在第一批传统实验剧目《寒江关》、《双锁山》、《春灵底》当中,既继承运用戏曲固有的行当表演方法,又不死守行当,而是能够从剧情出发,从人物出发,着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创造出具有龙江剧地方特色的角色行当。如在《寒江关》一戏中,演樊梨花,改武扮为文扮,突出了“思夫忧国”的复杂情感,虽是青衣应工,亦兼有刀马旦的架子相;演姜戌,则是武扮道袍丑,既诙谐、幽默,又不失大将风度;演**的贴身丫环,虽小花旦应工,又不失战场上武旦表演的气质。在现代戏《天鹅饰新装》、《李双双》、《死心眼》、《龙马精神》、《三世仇》、《千万不要忘记》等剧的行当实验中,让行当服从表现现实生活,又从反映现实生活中发展行当,使行当带有时代的和地方的特色。如在《李双双》一剧中,塑造李双双形象,运用青衣质朴大方和彩旦粗犷、泼辣、火爆的外化特点,表现李双双忠诚纯朴、爱憎分明、敢说敢做的性格。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龙江剧的角色行当的实验中断,演出剧目全是移植“样板戏”,在表演上则是完全照搬“样板戏”。“文化大革命”后,在有关当局的支持下,剧团进一步开拓了角色行当的实验,在重点剧目《双锁山》、《春灵庵》、《俩新媳妇》、《结婚前后》、《皇亲国戚》、《张飞审瓜》的实验中,生、旦、净、丑的行当化表演又前进了很多。但整体而言,角色行当的实验仍是文戏多,刀马花旦的表演还是仍然基本处于对打中的架子活。

四角色分类

1生行

生行,可以分为老生、文小生、武小生、穷生。

老生:大多扮演年龄大的男性角色:如现代戏《千万不要忘记》中的丁海宽,穿中山装,粘黑胡,动作深沉稳重,演唱唱腔浑厚洪亮,为人耿直正派,塑造的是一个基层中年干部的形象。

文小生:多扮演刚直正派、儒雅潇洒的男青年形象。如《春灵庵》中的梁山伯形象,穿道袍,持招扇,走圆场方步,伴以“水袖腕花”,表现其举止大方、文雅洒脱的风度。

武小生:多扮演能征善战的男青年。如《双锁山》中的高君保,穿着白色大靠,或穿白色改良靠;跨马持枪,急行时走圆场快步;观景抒怀时则走十字步,动作敏捷、姿态优美,感情浓郁热烈。表演时运用京剧的“把子功”和二人转的舞蹈结合,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对打时文武场伴奏。文场时唢呐吹〔黄河套〕曲牌,武场把京剧打击乐点和秧歌锣鼓套子结合起来,气势宏伟,形成一种龙江剧独有的武生表演风格。

穷小生:多扮演穷苦的青年书生和劳动青年。如《皇亲国戚》中的憨郎,穿紧袖裤褂,扎腰箍;用大嗓唱,声音多带有哀叹,表现悲愤深沉;走十字步、圆场步、后踢步;时而矫健舒展,时而则沉缓情抑。通过这些唱、做的表演形式,塑造出这位遭遇难辛、朴实善良、未涉世事的古代劳动青年的形象。

2旦行

旦行,有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花旦、彩旦、老旦几种角色。

青衣:多扮演端庄大方、心慈面善的中、青年妇女形象。如现代戏《蝶恋花》中的杨开慧,梳短发,穿长衫;唱念急缓相间、刚柔相济;行动稳健庄重,表情含蓄沉稳,而且柔中见刚,沉中见烈。通过这些表演,塑造出这位坚定、沉着、文静、智慧的革命先烈的形象。

花旦:多扮演热情单纯、生动活泼、胆大心细的少女形象。如《双锁山》中的秋香,梳大头,戴面牌,穿战裙、战袄;走快步、碎步、云步、拧步、十字步、前踢步、后踢步,并交替变换;手绢时抛时转;单腕、双腕、五花腕随时变化;唱念婉转甜脆。用这些穿戴、动作、声音,塑造出天真活泼、聪明伶俐而又具有土色土香韵味的古代少女形象。

闺门旦:多扮演年轻貌美、聪慧和善的闺阁淑女形象。如《奇冤良缘》中的孙翠兰,梳大头,穿裤褂,步法稳重,表情含蓄,大嗓唱念,刚柔相济,并常以水袖的掸、撩、抖、片等动作,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刀马花旦:多扮演文武兼备、性格豪爽、感情丰富的青年妇女。如《双锁山》中的刘金定形象,梳大头,穿帔,后装饰大难鸡翎尾,穿改良靠。持枪跨马,走路常用圆场步、三步半、十字步、前踢步、后踢步,变化多样。肩腕动作常用抖肩、压腕、翻腕、五花腕,随时变换。唱念时高亢激越,时而深沉低回。武技表演以二人转舞蹈为基础,借鉴京剧、评剧的武功,融汇武术技巧,舞中有打,打中带舞,打舞结合,边舞边打边唱,合声、动作、情于一身,别具一格。结合运用这些戏剧表演手段,塑造出文武兼备、英武豪爽、感情丰富的古代女英雄形象。

彩旦:大多扮演能说会道、随机应变、泼辣粗俗的中老年妇女形象。如现代戏《李双双》中的压塌炕,《结婚前后》中的夏大妈,穿现代裤褂。出场时双手弄绢,拱肩,做五花腕动作,两眼乱转;走路时用三步半、前踢步、后踢步、左右踢步。招扭捏捏.摇择摆摆:念白时多用“套子口”,声音时大时小,油腔滑调。通过这些表演,表现压塌炕和夏大妈泼辣、粗俗、油滑的性格。

老旦:大多扮演老年妇女的形象。如演《春灵商》中的老尼姑,穿大油衣、披坎肩、扎腰包;走路用前踢步、后踢步;唱念则采用宽阔、苍老、刚烈之音调,以塑造这位老年妇女深沉、朴实、庄重的人物形象。

4净行

净行,多扮演粗犷豪爽的男性人物形象。如演《张飞审瓜》中的张飞,穿短官衣,以二人转中“扭”的韵律来走十字步、三步半;并用前踢步、后踢步,以及耍扇、舞袖、持髯等技法和动作,表现张飞粗中有细、爽朗豪放的性格。

5丑行

丑行,有文丑、武丑两种。

文丑:大多扮演油滑、刁钻的县令、纨绔公子、穷酸秀才、小店主等形象。比如《刘三姐》中的三个秀才,穿道袍,扎丝绦;走路用跨步、颤步,身段摇晃轻飘不稳;念白时多用“套子口”、歇后语,油腔滑调。还常以眼神传情,表现其狡黠轻浮的性格。

武丑:多扮演机灵聪慧、热情大胆、勇敢善战、幽默滑稽的男青年形象。多穿箭衣、道袍、穿打衣裤、小开甲。表演时动作灵活,反应敏锐,表情多变,步法轻盈,唱少白多,多用“套子口”,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如《樊梨花挂帅》中的姜戌,《双锁山》中的王凯等角色。

三艺术特点

手绢功是龙江剧表演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程式动作,来自于二人转,但又有新的发展。比如《皇亲国戚》中的杏花出龙江剧场,随着音乐的节奏先抛出一个回旋绢,表现了她小鸟出笼般的喜悦心情。扇子功源自二人转,但比原来更为夸张,如《张飞审瓜》中张飞的扇子造型特大,表演中运用了许多大抛扇、立抛扇等动作,突出了莽张飞的性格。

道白分乡音白、普通白、韵白三类。乡音白以当地方言音韵为准;普通白则为带有节奏变化的普通话;韵白为配的音乐伴奏,具有朗育吟咏性质的念唱。此外还有一种两三句至七八句不等、带有韵脚的“说口”。

在舞台美术方面,龙江剧主要是吸取京剧和评剧的长处,虚实结合,既有实景,又有象征性、装饰性的设计。服装上走的是京剧的路子,但又有所改革。根据剧情和所表现的时代的需要,对服装的样式和纹样作了适当的修改。

龙江剧的音乐唱腔属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的综合体,音乐大多从二人转、拉场戏中发展而来,逐渐形成了两个腔系([四平调]腔系、[花四平]腔系),完成了男女分腔。唱腔以主调贯穿联结,融合有亲缘关系的辅助曲调。有慢、中、快、紧、散等板式。在音乐结构上,有些剧目是联曲体和板腔体的混合体,也有的是单用联曲体。唱腔则主要有“四平调”和“盘家乡”两个,此外尚有从“四平调”演化而来的“花四平女声主调”和“花四平男声主调”。“四平调”善于抒情,叙事、绘景,上下句结构,带甩腔,其辅助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架)、(哭糜子)等。

龙江剧的伴奏乐器以板胡、唢呐、二胡、琵琶、笛、笙、扬琴等为主,配以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

黑龙江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约你看冰雪大世界赏二人转识黑龙江文化

黑龙江有哪些特色节庆活动黑龙江的特色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独居魅力的冰雕艺术文化概况冰雕艺术起源介绍

东北秧歌有什么特点东北秧歌历史起源及特点介绍

传统手工技艺之方正剪纸艺术文化概述方正剪纸艺术特征盘点

桦树皮制作技艺有哪些艺术特征桦树皮制作技艺的起源及特征概述

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兰西挂钱起源什么时候兰西挂钱形态特征介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24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