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3U8633空中惊魂:我还活着,真好

川航3U8633空中惊魂:我还活着,真好,第1张

“ 

人生福祸无常,

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

死神来了的一刻,

你会感慨活着真好。

” 

这个新闻事件相信你应该都知道了,“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破碎,川航客机上演史诗级备降”,被大家怒赞!

这比起**《萨利机长》有过而不及,外媒也纷纷第一时间报导了此事。

5月14日上午,由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飞经四川雅安上空9800米高空时,驾驶舱右侧前风挡玻璃毫无征兆,突然爆裂脱落。

坐在一旁的副驾驶险些被吸出驾驶舱,面对突发情况,机组人员冷静应对,实施紧急下降,最终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飞机上9名机组人员和119名乘客全部平安落地。

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属于石英类材料,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有5-6厘米,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可以承受300公里一公斤左右鸟撞击。

1990年英国大英航空5390航班发生过类似事件,机长被吸出机舱外,原因为更换风挡玻璃时,螺丝型号使用有误。

此次3U8633航班事件后,民航局迅速展开事故调查,目前调查情况显示:

飞机前右侧风挡、驾驶舱前FCU右侧的三分之一在空中脱落,机型A319法国造,机龄68年,无任何故障记录,没有维修更换过。

后续调查还在进行中。

3U8633航班当时的飞行高度是32000英尺,约9800米

在接近万米高空,飞机风挡脱落到底有多危险呢?

网上有篇论文科普:

在海拔18000英尺的高空时,

人体血液的氧气饱和度会降至73%左右,

“人的大脑会很痛苦,大概30分钟后就会死去。”

在海拔25000英尺的高空时,

人体血液的氧气饱和度会降到致命水平,

“人的意识只能维持3-6分钟。”

在海拔30000英尺的高空时,

“人的意识只能维持1-2分钟。”

飞机驾驶舱风挡缺失之后造成环境巨变,

机组面临低温,低压,缺氧,风噪,操控系统失灵等多种危险状况。

低温 :

飞行员在座舱里的一般温度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

突然间温度会降到零下40度左右,

这样温度下人的身体是很难经受长时间考验的。

失压 :

仓内气压瞬间丢失,

气压丧失同时气流大量外涌,

舱内低压,飞行员直接面对恶劣环境考验。

缺氧 :

近万米高空,空气稀薄,客机舱氧气有限,

必须在有限时间内降落至安全高度范围,

否则就会缺氧窒息。

风压 :

800公里气流,通过破洞灌进驾驶舱,

风压大到可以把人吹变形,

需要消耗很大体力去操作飞机。

噪音 :

什么都听不见,无法通过无线电有效通话。

冷静果断发出7700指令。

(民航遇险应答机特定编码,地面二次雷达可以看到,

通过识别编码,确定位置,速度等信息)。

操控系统失灵 :

仪表盘被掀开,大多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进行操作。

最紧张的,是近似于盲飞那段,全靠人工操作。

这样复杂、突变的恶劣环境下,意志力不能持续太久,人是有生理极限的。

此前英国某航空公司,

曾进行高空失压模拟测试,

结果发现,

学员在短时间内会出现缺氧昏厥情况,

最后开始无法集中注意力,陷入昏迷状态。

刘传建是这次3U8633航班的责任机长,在备降过程中的沉着表现,被誉为“英雄机长”,曾担任第二空军学院的飞行教员,有20多年飞行经验。

徐瑞辰担任此次航班副机长,梁鹏为航班第二机长,毕楠为当时航班乘务长,有11年的空乘经验,吴诗翼是此次航班安全员,负责维护乘客秩序。

根据他们回忆,我们来看看整个事件发生到脱险过程。

5月14日早晨7点08分,

刘传建和坐在右侧副驾驶位的徐瑞辰,

同时听到砰的一声,发生了爆炸,

两人被眼前突发状况惊愕住,

飞机前风挡玻璃发生破裂。

此时飞机已经飞行了42分钟,

距离地面9800米高空巡航,

此时必须下高度减小舱内外压力,

刘传建立即调转机头下高度,

同时向塔台申请降低飞机高度,

返航备降距离150公里的成都机场。

就在此刻,意外又一次发生,

就在刘传建话音刚落,

挡风玻璃“砰”地整个都爆了,

这是他们都没有料想的。

刘传建回忆到:“爆了三次,没有反应了当时”

就在此时,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已经被吸出舱外,

上半身悬挂在窗外,可谓生死危急关头。

此时风速大概达800公里左右,

飞机转着弯地急速下降。

强烈的风扑面而来,整个人都是被撕裂变形的感觉。

刘传建来不及多想,只想必须操控好飞机,不能让飞机掉下去。

其实当时刘传建心里也恐慌“完了,完了”,

但是当时的状况由不得他多想,

他还是尽力想控制好飞机,不能让飞机掉下去,不然真完了。

风挡玻璃破裂后,整架飞机剧烈抖动,

强风瞬间灌进舱内将操作台部分组件吹翻,

驾驶舱前控制面板三分之一已经脱落,自动驾驶系统失灵,

机组人员的衣物被风撕裂,几乎扯成了布条,

机长的手已经冻僵。

与此同时待命的第二机长梁鹏也发现情况不妙,进入驾驶室给与协助。

梁鹏用手摩擦机长刘传建背部给予温度及安抚鼓励,同时指挥副机长徐瑞辰监管7700指令,确保地面塔台接收。

此时客舱内机组人员和乘客并不了解发生了什么。

但驾驶舱和客舱连接的门被风吹弹开,发出啸叫声,飞机剧烈的抖动,急速的下降,氧气面罩突然全部脱落,另每一个乘客惊恐万分。,有人哭泣尖叫,机舱内弥漫着窒息的紧张氛围。

“请相信我们,我们可以安全的把您送到目的地”,

这是乘务长毕楠对乘客说的话。

她冷静专业,依然用甜美的声音对乘客不停地播报,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氧气面罩,如何保持安全姿势,不要恐慌,听从他们的指挥。

事发时,坐在第三排的安全员吴诗翼,严格监控乘客反应,避免乘客慌乱中起身失衡,机组上每一个空乘人员都在尽责尽力安抚乘客。

乘客回忆惊魂20分钟:

乘客1 回忆说:“飞机起飞将近一小时后,原本飞行平稳的飞机突然发生剧烈颠簸,并随之吹进一股强大的气流,像沙尘暴一样,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机舱突然变暗,四周响起刺耳的声音以及乘客的尖叫声,飞机急速下降,许多物品被吹落到到机舱的地面。”

乘客2 回忆到:当时迫降的时候,觉得耳朵特别疼,我都以为流血了,出事的时候正在派餐,餐车上东西全部滚翻。

乘客3 :突然间灯一黑,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中,然后又跌落下来。听到砰的一声,飞机急速下降,所有的指示灯都熄灭了。每一排掉了氧气面罩下来。

乘客4 :当时我们正在就餐,突然听到“嘭”的一声,然后飞机就急速地下降,下降的时间大概持续了4到5秒吧,然后过了2分钟,当时突然所有的指示灯就已经熄灭了。

乘客5 :飞机急速下降了45秒吧,然后过了两分钟,机组人员安慰我们,叫我们不要慌张,相信他们,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处理好。

事发时,正在派餐,餐车倒了,餐盒,水、饭一片狼藉,过道里全是垃圾。

一位不具名的乘客发布了长微博,复原了机上的情况。

当时,飞机正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由于这一带山地密布,山高大多在5000-6000米,飞机不能贴着山头飞行,至少要有600米的安全裕度。

客舱一旦失压,最低安全高度必须保持在7300米左右,也就是23000英尺高度。

意味着驾驶舱失压的飞机不能一次性下降到有氧气而且温度适宜的高度,飞行员必须要咬牙坚持在7千多米即23000英尺的高度上继续飞行,直到飞出群山到达盆地上空后才能再次下降。

万幸当时未进入青藏高原,天气良好,控制飞机也有了条件。

不到一分钟,下降到相对安全的有氧区域,一万英尺也就是海拔3000米以下,如果在青藏高原上空,飞机无法迅速下降,后果无法想象。

幸运的是驾驶舱和客舱是隔开的,除了短暂失重,乘客并没有遭遇极端情况。

幸运的是,风挡玻璃爆裂二三十秒后,被强力压差吸出驾驶室的副驾驶徐瑞辰顺着风吹爬进了驾驶舱。

在机长镇静的操纵下,各机组人员专业的协作下,地面监控部门的配合下,最终,机上所有人都安全着陆。

其中副机长受轻伤,一名乘务员因腰部撞击餐车受伤。

梁鹏:“我们两个,他侧过来,我们看着,我们俩就握了个手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还活着。”

刘传建:“飞机落地一刻长长舒一口气,我和他同时在那儿,我们都还活着”。

“ 我们还活着 ”,是他们听得到说的第一句话。

飞机停稳后,很多人崩溃了。开始有人大吼大叫,有人哭,有人晕过去了。

这都是来自劫后余生的百感交集, 我还活着,真好 。

经历生死之后,才能真切体会到活着的美好。

END

晓闻世间冷暖,浅说心的温度。

愿您在

柴米油盐的苟且里,也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当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飞行高度9800米时,飞机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出现爆裂,将副驾驶上的徐瑞辰抛出飞机半个身子,同时,飞机也出现了故障,很多设备都不工作了,已经无法自动驾驶,只能依靠手动来完成。但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机长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的辅助下最终平安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无人遇难,仅有副机长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在危难情况下,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样一些特质,或许能将事故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一、 沉着镇定

一个人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尤其需要沉下心来,冷静思考应对办法,越慌乱越容易出错。机长刘传健在遇到此次突发状况时,没有恐惧没有慌乱,冷静地思考处理办法,连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都没有感觉到。因为他的沉着镇定,他才能凭借自己多年驾驶飞机的经验,去手动驾驶一辆失控的飞机,并将其平安降落在最近的机场,挽救全飞机一百多号人的生命。

二、 乐观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在逆境中可以有较强的感染力,会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和向上的力量。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积极的心态是战胜挫折的一剂良药。如果机长刘传健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就抱着一种消极的心态,认为无论如何都没法逆转危机,然后坐以待毙,那全机的人就不能平安抵达地面了。人,首先不能自己先把自己打败,无论当下的情况有多糟糕,也要去尝试,去挑战,要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你不迈那一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三、 团队协作很重要

一支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副机长被甩出飞机半截身子,帮不上什么忙,二机长梁鹏就上前提供帮助,给机长戴上氧气罩,找到失压程序,并负责导航通讯,还给机长搓手增加热量,同时也安抚副驾驶被压差吸回来的徐瑞辰。而地面上的西部战区空中作战指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在密切关注川航3U8633飞行轨迹,紧急调配和组织军机随时待命,并释放进藏航线以北空域,由民航航班调配使用。如果机长刘传健是一个人的战斗,那可能他就顾得了驾驶,顾不上导航,飞机很有可能还是会撞上冰山;如果没有地面空中作战指挥控制中心的配合协助,他们也不一定能准确找到降落位置。所以团队协作的力量才能最终战胜困难。

四、 强烈的责任心

不得不说我们川航3U8633的驾乘人员都是很有责任感的一个集体。危险降临,全体工作人员想的都是如何保障全体乘客的安全降落,哪怕在那如此危难的时刻也没有人弃机跳伞逃离,而是坚守岗位直至飞机成功降落。

五、 过硬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强,才能有本事攻克技术故障,将失去控制的飞机通过经验判断进行人工驾驶。驾驶员只有13秒反应时间,其中七秒的愣神反应时间,当时飞机时速800公里左右,在自动驾驶失效并面临超低温强气流的情况下,操作飞机完成降落,其迫降难度史上最难。连现在的我们听起来都要为全机人员捏一把汗,可想而知,机长刘传健拥有超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最终化险为夷。

综上,一个人成功做成一件大事,需要具备诸多的特质。我们应该像机长刘传健学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稳扎稳打,坚守岗位,提升自我。(蒲小明)

来源:搜狐网

好在,在机组人员的配合下,尤其是机长刘传健的驾驶下,飞机成功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备降,飞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安全着陆。

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事件中出现的风挡玻璃脱落,这是民航历史上的第二次,这一次的危险系数更高,可以说是“史诗级备降”,而刘传健机长也被称为是“中国版萨利机长”。

刘传健是一名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的机长,他还看过很多航空题材的影片和纪录片,所以对这种危险的处理比较专业一点。他的这条航线飞过一百次了,对线路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当天出现危险的时候,天气也很好,能见度很不错。要是阴天或者是下雨,后果还真的无法估计。

川航3U8633

川航3U8633机组是指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机组。在2018年5月14日,该航班从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机组临危不乱,成功处置世界级航空险情。

事件经历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执行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面对突发状况,机长刘传健等全体机组成员沉着应对,克服高空低压、低温等恶劣环境,在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成员名单

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分别是:飞行机组责任机长刘传健、第二机长梁鹏、副驾驶徐瑞辰,客舱乘务组成员毕楠、张秋奕、杨婷、黄婷、周彦雯,航空安全员吴诗翼。

相关荣誉

2018年6月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决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还给予机长刘传健500万元奖励,给予第二机长梁鹏200万元奖励,给予副驾驶100万元奖励,给予其他6名机组人员100万元奖励。

2018年6月29日,川航3U8633机组荣获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荣誉。

“四川8633,收到请回答!”

“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

“四川8633,四川8633!”

在七八千米的高空,与空管部门失联的川航3U8633正在穿越厚重的积雨云,它的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

客舱内一片狼藉,所有旅客惊慌失措,寒风从驾驶室猛吹进来,副驾驶受伤、机长紧紧抓着操纵杆目视前方、第二机长一直为他按摩胳膊取暖……

这是**《中国机长》里让人揪心的一幕。短短几分钟,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为过。截至10月2日19时,**票房已突破74亿。

来源:《中国机长》预告

9800米、-40℃、34分钟

《中国机长》是一部没有悬念的**。但它的原型故事,一提起还是让很多人感到紧张:

2018年5月14日6时27分,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就在7:06时左右,平稳飞行的飞机突然爆发一声巨响。机长刘传健发现,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内层出现了网状裂纹。

来源:《中国机长》预告

通常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有三层,一般认为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仍然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但出于职业敏感,刘传健第一时间拿起话筒向地面管制部门报告:申请下高度、立即返航成都。

就在刚报告完的瞬间,又是“砰”的一声,挡风玻璃突然完全爆裂,在9800米的高空,驾驶室瞬间暴露在零下40℃的低温和缺氧环境中:

“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来源:《中国机长》预告

有乘客回忆,当时乘务员正在给他们发早餐,飞机突然剧烈颠簸,一股强大的气流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脱落,推着餐车的乘务员整个人腾空,又跌落下来。

来源:视频截图

刘传健试图拉副驾回来,但根本够不到,而飞机正在急速下降:“我当时一个想的就是把飞机状态控制好,不要让飞机掉下去。”他发现操纵杆还能用,顿时有了信心。

此时,机长需要尽快降低航班到有氧气并且温度适宜的飞行高度,但下方就是青藏高原,飞机必须在7千多米的高度上继续飞行,直到飞出群山后才能再次下降。

在“破了一个大洞”的驾驶室内,飞行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许多设备出现了故障。时速八九百公里,巨大的风噪让无线电指令难以被听见;狂风、噪音、低温、缺氧,刘传健的每一个操作都异常艰难,又必须非常谨慎。

来源:视频截图

7:11时左右,3U8633航班下降到7200米高度,刘传健完全凭借目视和驾驶经验飞行,靠毅力在掌握方向杆,让飞机进入到相对平稳的状态。

在客舱的第二机长梁鹏赶来,把氧气面罩给机长和副驾驶带好,向塔台报告飞机情况。从二十多度的室温突降到零下四十度,刘传健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梁鹏就为他抚摸胳膊取暖。

来源:视频截图

此后,3U8633航班继续平稳下降,在事故发生34分钟后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除副驾驶头面部擦伤、一名空乘腰部受伤,其他人除耳鸣外身体基本无其他异常。

飞机终于落地的一刻,刘传健和梁鹏握了个手,说了第一句话:“我们现在还活着”。

尽管有大量的文字资料,人们往往只能靠想象来记住这个故事:而走进影院,在巨大的风噪嘶鸣声中,看到剧烈颠簸的飞机,瞬间被吸出窗外的副驾,被冻到身体僵硬的机长……命运未卜的紧迫感才扑面而来。

来源:《中国机长》预告

奇迹,源于专业

这惊心动魄的34分钟,被称为世界民航史上的“迫降奇迹”。但奇迹的发生并非偶然。

机长刘传健是一名有着25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同时也是一名模拟机高级教员,对待飞行和教学,从不放松分毫。饰演机长的张涵予透露**里有一个细节,是他用冷水洗澡:

“他告诉我他可以一口气憋4分钟,所以当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在宝贵的4分钟里让飞机下降,这是要有非常专业的驾驶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所以抓住这点对我创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在**开启点映后不久,袁泉饰演的乘务长也成了网络上的热搜话题:

来源:《中国机长》剧照

事发突然,乘务长与驾驶室失去联系,还要应对乘客们吵吵嚷嚷的质疑,只见她尽力克制自己的恐惧,用平静的声音告诉大家:

“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在真实事件中,空乘人员说出了类似的话,她们引导乘客拉下氧气面罩吸氧,帮助身体抽筋的旅客按摩放松,尽最大努力安抚乘客、给他们信心。

来源:视频截图

一架飞机的顺利飞行,是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专业协调与配合。**的开头还展示了一系列飞机起飞前的流程:六点多起飞的航班,机长和乘务员三点多就进入准备状态,清跑道、给飞机加油加水、展开各种例行安全检查……

在3U8633发生意外后,西南空管局全体值班管制员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指挥空中6架飞机紧急避让,同时协调军方配合特情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跑道外的8架飞机在指挥下立即停止起飞,停机坪上的15架飞机停止推出,为航班紧急迫降提供最优的空域环境。

来源:视频截图

事后,刘传健被公众冠以“英雄机长”的称号。他说:“能把飞机安全备降非常高兴,但这个荣誉不是属于我,是属于整个中国民航界,其中包含了我的机组、我的第二机长,还有其他的空管部门、地面和公司的高效应急管理指挥,这是属于中国民航人的一个荣誉。”

被大书特书,是因为他们值得

在**《中国机长》拍摄前,主创团队找到西安飞机制作厂,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架需要10个月才能做完的1:1原大小、三段分离的模拟机。

影片中的英雄机组有9名成员,他们每个人都在现实里对应着一个原型人物。在开拍前,演员们接受了几个月的突击培训,学习如何驾驶模拟机、学习怎么为乘客服务。

从开拍那天起,每个演员都会跟原型通过微信和视频联系,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要跟原型沟通确认。同时,剧组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三大机场实地拍摄。

这一切努力,是为了向一年前成功迫降的真实场景致敬。

从《烈火英雄》到《中国机长》,**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些大家熟悉又很陌生的行业展现在大家面前:每一次平安出行的背后,都有着他们的专业在“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机长》预告

**《萨利机长》里曾有一句台词:我不喜欢当英雄,我只是尽本分。而在中国民航界,也有着类似的一句话:民航界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干这行我知道,每次飞行我的后面是旅客,这是我一个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证旅客的安全和飞机的安全,作为机长是我的首要责任,其他我真的没考虑太多。每次飞行的时候,都是把这个放在最前面的。”刘传健在事后的采访时说。

**用戏剧化的方式展示了真实世界的一个片段,已经足够撼动人心,这些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英雄”,值得被大家认真铭记。

中国机长真实事件指的是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至拉萨飞行途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导致座舱失压。随后,机组成功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

据悉,飞机风挡玻璃脱落,在整个民航历史上此前仅有一次,而且川航这次的危险程度要高得多,称之为“史诗级备降”毫不为过,机长刘传健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随后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决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副驾驶、第二机长等均获表彰。

据百度资料显示,2018年7月,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拍摄《中国机长》,在国家**局备案立项。

在《中国机长》中,张涵予饰演机长,欧豪饰演副驾驶,杜江饰演第二机长,被网友们赞为“机长天团”。袁泉、张天爱、李沁等组成“英雄机组空乘”。

作为娱乐圈公认的硬汉代表,张涵予曾拍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集结号》等**,塑造出诸多各具特色的硬汉形象,此次出演英雄机长,张涵予收获一众好评。

片中饰演乘务长的袁泉表示,张涵予身上有一种自带的威严感,“当他在片场出现的时候,整个乘务组都会下意识地站起来,有一种‘机长来了’的感觉”。

而欧豪今年出演了多部献礼片,除了《中国机长》,还有《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国》。这次《中国机长》中他饰演副驾驶,因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被吸出窗外,面临生死攸关。

另外,因曾多次出演医生、警察、消防员等职业角色,杜江被观众封为“制服男神”。在**《中国机长》中,杜江再次挑战职业角色饰演第二机长。

在真实的“5·14”特情事件中,第二机长梁鹏为责任机长刘传健提供飞行计划,还承担起了飞机备降的导航通讯等工作,保障备降顺利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28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