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渔鼓的主要价值

柞水渔鼓的主要价值,第1张

柞水以迁徙到此的两湖、两广人居多,以南部方言为基本语言腔调,有一里乡音九不同之说。柞水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而柞水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如今极富特色的柞水渔鼓声腔派别。

柞水渔鼓有别于南方各类渔鼓,是基于它南北交合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接楚纳秦,融秦蓄楚,取南北之长,扬当地之风,形成了独有的渔鼓腔调、渔鼓内容。柞水自古交通经济文化落后,古文化落脚当地后保持着少有的古朴与原始,可以说很多唱腔调,均应为清朝时代传过来后与当时民歌结合而生的原生态曲艺,非其它地方可比,原始、古朴、不失当年韵与致。

从渔鼓唱腔我们可以研磨并获得几百年前先人们说话的语调以及文化、经济、生活背景、社会现状等信息。从渔鼓曲、词、表现形式来看,由于柞水地处偏僻、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流不畅,它的曲调、曲目保留了很多原生态东西,实为研究清以及以前各朝代曲、词提供了良好的历史记录,是研究这一地域音乐文化史、社会发展史、思想道德史最好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做为典型的山区地域环境,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存在必然是在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接受、喜爱的基础上得以传承的。柞水渔鼓存留发展数百年,它植根于民间,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呵护培植才有今天依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表现形式与艺术价值凝聚了一方人民的思想、智慧。这种说唱形式走村入巷把人民群众的喜好爱恶都表现无遗。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发展、壮大必然有坚定的社会群众基础。柞水渔鼓由最初的道士传道布经到艺人的传唱谋生是由中国几千年儒、道思想做为基本内容的一种主流思想的宣扬,是为“正道”。它的主题和主流是和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相一致的,有助于统治阶级的施政。渔鼓进入柞水后虽然加入了柞水民歌、小调等形式多样的唱腔、唱词,丰富发展了渔鼓艺术,但他的宣讲主题依然不变。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没有一种思想使其凝聚,必估会导致众多社会问题,渔鼓恰恰在当地就起到了这种纽带作用。

做为打节奏的渔鼓鼓点敲法,难度不是很大,但做为唱腔却有相当难度,没有当地语言基础,对方言没有掌握的人很难在发音吐字上过关。唱腔丰富,有古代传下来的各种声腔调式,也有结合当地民歌小调衍变而来的杂腔。渔鼓曲没有存流曲谱,几百年间只是靠艺人口传心授,师徒传承,唱本亦是如此。因之,正宗的唱腔唱本尤为难得。

在中国音乐艺术发展史上,道情最初做为道教文化形式在全国广为流传,并形成了南北渔鼓风格。做为汉江流域文化一支的柞水渔鼓,更多继承发扬的是南渔鼓特点,但又有别于其它地域的渔鼓。柞水有南来迁徙至此安居的两湖、两广、江西等南方诸省人,也有从秦地及其以北区域迁徙居住的北人,语言杂汇、文化交融,在柞水的渔鼓曲中也存留有关中道情腔调的影子。因此,柞水渔鼓绝不能简单的定为南渔鼓,它的特色地理位置注定了它的丰富性,多样性。

祁东渔鼓是湖南衡阳的汉族民间曲艺。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衡阳渔鼓不仅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加入月琴、云板伴奏,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素为衡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

龚本槐(1907-1993),男,汉族,沔阳(今仙桃市)长埫口人。是沔阳渔鼓皮影队创始者。解放前,怀抱渔鼓沿门赶酒,茶馆清唱。七七事变后,随同黄玉堂等艺人流浪黄陂、应城、孝感、武汉等地。解放后,沔阳县人民政府将四散的皮影艺人组织起来,还拔优成立县级皮影队、办皮影剧院,固定于仙桃、彭场等大集镇演出。皮影艺人从此有了施展才华的场所,生活也有了保障。皮影队自一九五二年在长徜口成立后,参加土改运动,清匪反霸等宣传工作。一九五三年,他改编的皮影戏《武松打店》在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一等奖。一九五八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把沔阳渔鼓推向全国,正式定名“湖北渔鼓”。

他的渔鼓各种唱腔在《湖北说唱音乐集成》第一集上刊登。原沔阳曲艺皮影队在他的带领下,改革创新,是江汉平原最有艺术的皮影队。文革前期,曲艺皮影队走遍湖北各地。

别道洋,艺名别洋(1912-1988),男,汉族,沔阳毛嘴光华人。别道洋从小跟随舅父吴运年学唱渔鼓腔沿门赶酒,以后唱茶馆皮影戏。聪明的别道洋在演唱技艺上超越了前辈艺人的演唱水平。他对渔鼓唱词很有研究,用成语与民间的方言土语(即顺口溜)相结合,每一段唱词让人们听了是哄堂大笑。解放前他在徐渊一带演唱《四下河南》一戏,孀妇田氏夜叹家事,用渔鼓悲腔唱得满场观众鸦雀无声。戏场内一寡妇听得流涕痛哭,回家要寻短见,多亏领居相救。别道洋是天、潜、沔渔鼓皮影戏最有名的老艺人。他的唱词与唱腔流行江汉平原各地,别洋是仙桃最大一门派(即别派),他的传承人高凤成是仙桃德高望重的皮影艺人。一九八八年,别道洋与世长辞,仙桃各地的皮影艺人都去参加丧葬,吊唁别洋名老艺人。

江汉皮影“汤格”汤先成,江汉平原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汤格”皮影第八代传承人,2008年二十七岁的儿子汤瑞华已成为“汤格”皮影第九代传人;

江汉皮影“郭格”刘年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徒何良田、赵善信、朱代雄、刘执慧等人,长期带领土地在江汉平原一代巡演,刘年华之女,江汉平原皮影雕刻艺术的下一代传人之一。

山东大鼓(网络)

山东曲艺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享有书山曲海之美誉,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曲艺中的鼓就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八角鼓、山东渔鼓、东路大鼓、西河大鼓(含阳信木板大鼓)等。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 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梨花大鼓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山东大鼓抒情交融。

胶东大鼓是流行于胶东半岛上的一种鼓曲形式,该曲种产生已有250年左右的历史。开始时为盲人所创,早年的演唱者都是说书兼算卦,到了清嘉庆之后,才结合“靠山调”慢慢发展成早期大鼓的曲调,后吸收东路大鼓、莱阳弹词、茂腔等唱腔曲调,得到新的发展。胶东大鼓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山东渔鼓系源于唐代道曲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南宋始用渔鼓简板伴奏,元明以来流传很广,与各流行地区民间俗曲相结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调。演唱内容以历史传统与民间故事为主,宗教色彩日渐淡薄。因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渔鼓”,流行于山东境内的统称“山东渔鼓”。渔鼓演出形式简单,用渔鼓、简板伴奏,唱白自由,语言通俗,曲调适于述说,几近吟诵。

东路大鼓亦名“老东口”,在山东东部农村小唱基础上,受茂腔等地方戏曲影响,逐渐演化而成。清末,因其久已流行的梨花大鼓相对称,而叫做“东路大鼓”。其演唱形式一般采用大鼓和钢板伴奏,演唱者边击鼓、板,边说唱,唱词为韵文,兼以散文念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东路大鼓的曲调刚健有力、活泼流畅,语言通俗质朴,深受群众喜爱,故当时以说书为业的民间艺人数不胜数。

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山东等地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也有少数演员专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有弦子书和木板大鼓两种演出形式。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演员自击木板和书鼓说唱。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 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11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