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月发五千,留孩子在家结婚,如何看待年轻人的啃老现象?

父母每月发五千,留孩子在家结婚,如何看待年轻人的啃老现象?,第1张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从心底里瞧不起那些啃老的年轻人的,但是熟不知自己在无形中也加入了啃老大军,也成为了别人眼中啃老的人。可能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面就会觉得啃老就是在大家有了工作之后还伸手向老人要钱,但是除了这种情况算作是啃老以外,毕业之后不工作一直在家中让父母养着,也是一种新型的啃老,这也就是为什么啃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变多的原因。

其实有些时候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啃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叫做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作为旁观者可能会比较心疼这些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这么大的年纪本应该要赚钱孝顺父母的,到头来还要靠父母养着,但是实际上父母他们在给孩子钱这件事情上是没有什么怨言的。所以说到底只有我们旁观者在为他们抱不平,作为当事人的他们内心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就像这个父母每个月给孩子发五千块钱,就是为了把孩子留在家中。接下来我就说说我对啃老的看法。

首先,家长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每当我们看到那些啃老的年轻人时,大家都会吐槽他们,无非就是说他们这么大年纪了还伸手向父母要钱,这样的行为是很不耻的,但是实际上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倘若孩子在第一次伸手要钱的时候父母没有答应,孩子自然就不会要成习惯,更不会成为啃老族。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于纵容,只要跟自己要钱就会给,所以才造就了孩子如今的模样。

其次,年轻人到一定的年纪就要肩负起责任。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期间内还需要父母给自己一定的生活费,这个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有一个过渡期。但是作为年轻人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时间期限,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要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了,不要一味地给自己找退路,必须要逼着自己成长。

面对结婚后,依然在啃老年轻人,作为年轻人父母,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切断对年轻人经济支持;其次便是给年轻人讲道理,告知他们幸福生活,需要自己努力去创造;最后还需要给儿女压力,让他们知道去努力赚钱。

随着互联网兴起,“啃老”这个流行词,也红遍了网络。“啃老”指的是年轻人成年以后,不愿意自食其力,依然需要父母来供养,榨干父母身上“最后一滴血”。这类情况,在未婚年轻人身上较为常见,已婚年轻人身上,相对要少一些。

如果我们摊上了结婚后还在啃老的孩子,现在教育已然来不及,只有用现实又残酷生活,来结束孩子啃老这一现状。给孩子创建稳定生活环境,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创造。改变孩子啃老现状,需从下面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个方面:言语上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虽然说此刻教育孩子,已经来不及,但为人父母,还是需要苦口婆心教育。长久以来的溺爱和大包大揽,使得孩子养成了依赖、啃老心理。现在想要改善这一心理,还需要从口头教育开始。

已经成家的孩子,应该告诉他们,何为责任和担当。成家以后,也就意味着他们也真正长大成人,也需要开始肩负家庭责任和压力。孩子成家后,就成为了一名丈夫(妻子),需要适应这个角色,尽好应尽义务。

老话说得好:“先成家后立业”,啃老的孩子想要转变思想,不妨让他们生育孩子。看着孩子出生,责任和压力也就到来,一些人思想和行为也就会转变,啃老现象也就慢慢消失。

第二个方面:切断对孩子“营养供给”

口头教育能够改变孩子思想,让他们不再啃老是上策,为人父母最怕孩子“油盐不进”。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只能够狠心,切断自己同孩子“营养供给的脐带”,不再给孩子输送营养。

孩子会啃老,全赖父母持续不断,满足孩子日常生活经济需求。如果父母切断了经济支柱,让孩子没有了依靠,也就能够刺激他们,积极主动去找工作,面对现实生活所带来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会影响到父母和孩子关系。在我个人看来,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成长起来,就能够明白父母良苦用心,也会主动向父母道歉,寻求父母谅解。

第三个方面:给孩子压力,逼他们前行

常言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想要让孩子早点结束“啃老”,切断经济往来,如果还不好用,就要让孩子有经济和生活压力。父母可以隐藏财力,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存在的“困境”,还可以给孩子设置压力,让他们在压力推动下,自发主动前行。

生活中就有一些,曾经啃老的孩子,在家庭遭逢变故后,看到父母的衰老和悲伤,瞬间变得懂事起来。这种成长发生于瞬间,孩子的变化,也会让父母感到惊奇和高兴。

因此面对家庭中,存在啃老的孩子,父母需要用言语劝诫,让其结束啃老状态。言语无效情况,就需要切断经济支持,给孩子压力,逼着孩子成长,推着他们向前行走。父母的狠心,会在短期内“害苦”孩子,却会对孩子余生有益。

这个我觉得你得看看你男朋友家的经济情况吧,那要是有矿的话就算是啃老你也可以选择和他在一起,但是要是没什么经济基础。

这个还得看你是不是喜欢他,就像我朋友之前的情况,家里很有钱,但是关键问题是,我觉得他配!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人品好,不自私,连异性朋友都不暧昧!最大的兴趣就是看书,各种学科的书籍。 有责任感,很会为对方考虑,而且,他兜里有十块钱,就会把十块钱全部给我花 婚前观察他了很久,发现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没钱 所以我愿意不介意他的一切!

我觉得首要的是先让儿子停止啃老,因为他36岁事业未成,很少会有人愿意和他结婚的,所以我们要先停止他的啃老行为。

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作为家长就应该狠下心来。先把孩子赶出家门,也不再支付她任何生活上的费用,让他自己有危机感。

孩子在家啃老,肯定也有父母太宠溺的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双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把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全部都一一列举出来。且要给孩子提出要求,他住在家里可以,但是要相应的支付哪些费用给他列举出来,如果说他不愿意的话,就想办法找一个公正的人,把所有的财产都公布一下。按照相关的法律途径,逼着他走向社会。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家长主动离开孩子,家长可以出去旅行,或者说是在周边的乡镇买上一套房子,离孩子远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他不想独立也得独立。他已经习惯了父母的长期照顾,那就把他这种习惯改掉,从根源上断绝他的依赖。

此外,36岁还要依靠家里面的话,确实也挺丢人的。那就找一些亲朋好友,也别怕家丑外扬。或者说是孩子比较吸引的人,劝他一下,如果说自己有一定的能力的话,可以安排他做一些工作,慢慢的有勇气走向社会。

另外要看一下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如果说在36岁这个年纪,他还不愿意到社会上去闯去拼的话,这个确实有可能是他自己的问题,不是需要心理疏导的话,尽量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慢慢的帮他建立新的价值观。

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减少孩子的依赖性,培养他的独立人格,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父母狠下心来,过度的宠溺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成事儿。孩子形成了健康独立的健全人格,才能够彻底的走向社会,这个过程需要孩子和家长相互配合完成。

不啃老怎么可能买的起房子,拿的出聘礼呢。

中国人不光结婚啃老,结婚后一样啃老,而且生子后还是一样啃老,这种情况不知道还会延续多久。

有些人把这些原因归根到女性的身上,觉得是因为女生要房要车又要聘礼,所以才造成了这种情况。

但现实里真的是这样吗,小可觉得并不是,一个男孩子如果结婚的年纪在二十六岁左右,那他就有四年半的时间可以用来工作挣钱结婚。

比如小可的丈夫,他在结婚前一直工作很稳定,收入也基本都是存起来,当时的收入不是很高,但结婚时我们婚礼的钱,聘礼的钱加上买房子的一半都是他自己出的,当然房子是在自己老家买的。

虽然父母也有帮忙,但没有让父母觉得压力太大,而结婚后小可跟丈夫也是一直不愿意去花老人家的钱。

有些男生又会说,可能你丈夫会存钱抠门,是的他是很抠门,但人家至少存了钱,没有把这些钱用在了吃吃喝喝花上。

再说一个跟我们一起买房的94年的小伙子,人家自己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钱都存起来,自己贷款买房子,首付只借了父母五万。

而他如果再存几年,会不会就有钱娶媳妇了呢?

小可不得不为女性抱屈,你们男人自己浪,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存钱,最后结婚啃老了,又说是女生要房要车造成的。

如果你自己能够在毕业以后出来就好好工作,努力存钱,你会在结婚的时候,结婚用的费用全是父母出吗?

结婚有小孩了还啃老?

这可能是小时候父母过度溺爱有关系,很多孩子小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照顾的很周到,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即使孩子长大了上了小学初中,很多简单的事情还不会做,家务活也没干过,衣服也没洗过,家长总说:“别的事情不用你管,你只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剩下的交给我们!”

孩子从小有了依赖心理,所以我们看到有些高学历的人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全部包办!甚至孩子找工作买房结婚,全是父母包办,孩子无法独立,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即使自己结婚了有小孩了,还是啃老让父母出钱!这样只能养出巨婴!

如果是孩子懒,不愿意辛苦付出赚钱,老是问父母要钱,那么父母要狠狠心,不给他钱,他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结婚了孩子都有了,应该自己赚钱养活家庭,甚至还应该给父母生活费。如果生活在一起,建议父母搬出来单住,孩子有孩子的生活,让他们学会独立,自己解决经济问题,父母帮只能帮一时,还能帮一辈子?

作为子女来讲,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自己已经长大了,都结婚生子了,怎么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呢?父母辛苦把你拉扯大付出了时间和金钱,如今他们老了,该享福啦,怎么还能问他们要钱呢?不应该努力赚钱让父母的生活过的好点吗?不是问父母要钱而是给父母钱才对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24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