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纳雍

初识纳雍,第1张

初识纳雍

 作者| 郭春柏

虽然在纳雍生活、工作了三十余年,但是,对纳雍的认识,仍然有些粗浅,有些模糊。别的不讲,单是纳雍的20多个乡镇,至今也还没走完呢!

离开纳雍到外地谋生,不觉已近20个年头。

20年前,纳雍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贫穷、落后。“纳(雍)威(宁)赫(章),去不得”这一句恶毒的“魔咒”,像一重阴霾,笼罩了纳雍多少年!

多年以前的纳雍县城,可是一个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地方。几条逼仄的街道,点上一支烟,三下两下就走完了。晨昏之际,鸡犬之声不绝于耳;每有亡者升天,孝家当街办着丧事,哀乐、唢呐、地炮吵闹几天几夜,白天夜晚,一派乌烟瘴气……小小县城,就像当地那些灰头土脸的煤二哥,一点精气神也没有。

前些年,纳雍这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搭上了贵州发展的快车:杭瑞、厦蓉两条高速公路在纳雍县境内交汇,从省城贵阳到纳雍的铁路通车,制约纳雍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破。如今,这个土拉吧唧的“煤二哥”一下子脱掉了身上的土布衫,甩掉了一身土气,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桥飞架东西,县城新区向居仁方向拓展,工业、教育等业态布局也纷纷落地居仁片区。一座充满朝气的新城,一条崭新的发展大道,让纳雍对外形象得以大幅提升,同时也让纳雍人的自信心得以重树。

对于纳雍,自是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认识!

除了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的县城,还有那些山,那些水,那些花,那些充满迷幻色彩的远方!

纳雍是一个山的世界,一个山的“王国”,除了山还是山!

过去,对纳雍的山,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轿子山和马鬃岭。上世纪70年代末期,纳雍在县城东方的轿子山上建了县内第一座电视差转台。那是黑白电视这一新生事物刚来到这个闭塞小县的时候,从外界传来的信息,通过轿子山的差转台,传到那些有黑白电视机的人家。因此,那个时候,轿子山对许多人来说,无疑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其神秘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那些拥有佛光和寺庙的“神山”!

至于马鬃岭,据说,那曾经是天马运煤的地方,一匹飞奔的“天马”,昂扬着高贵的头颅,鬃毛迎风招展。因此,多年以来,马鬃岭,它一直是“纳雍精神”的象征:预示着纳雍正如一匹骏马,奋蹄扬鬃,飞奔向前……

少年时代,去大方县猫场硫磺厂玩,途径九洞天、六仲梯子岩到达枪杆岩。第一次看到枪杆岩,感觉那一根笔挺的“枪杆”好生神奇!这些年,纳雍已经把枪杆岩打造成一个集经果林、观光农业、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枪杆岩村容村貌今非昔比,焕然一新。

走在枪杆岩村,那清澈明亮的山溪曲曲弯弯淙淙流淌。看到这样清澈的山溪水,我突发奇想,要是在此搞个娃娃鱼养殖场,怕还可以为这个旅游景点挣一些分值呢!

走在山间小路上,听到不远处传来的苗族少女的“飞歌”,感觉那歌声无比纯净,纯净得如同那些清澈见底的淙淙溪流!

还在纳雍工作的时候,就听朋友说过,位于羊场乡的“癞疙宝大山”,是纳雍的最高峰,号称“纳雍的西藏”。由于没有机会,也就一直无缘到达“纳雍的西藏”!

纳雍人将“蟾蜍”称作“癞疙宝”,因此,目前的“癞疙宝大山”,已经有了一个十分体面的名字:金蟾大山。近年来,纳雍用于打造金蟾大山的人力物力是够多的,在宣传上也花了大力气。若干年后,想必金蟾大山将会变成纳雍的旅游“高地”!

纳雍的另一座名山,那便是大坪箐了!

过去,我并不知道纳雍还有大坪箐这么一个地方。我只知道,纳雍县城附近有一大山,名叫“斗篷箐”,那是位于纳雍县城南面的一道屏障,从南边一直向西延伸,与马鬃岭形成一个半包围构架,将纳雍“圈”起来。斗篷箐和马鬃岭一样有名,过去,纳雍的多位文人曾经抒写过它们。

如今,大坪箐的名气却比斗篷箐要大得多。原因很简单,大坪箐已成功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此前,曾经看过相关介绍,得知大坪箐有许多珍稀动植物。我在想,这样的地方,或许是上帝留给我们纳雍的一片净土!

从纳雍县城出发,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蛇行,走了40来分钟,终于到达大坪箐山顶。

站在大坪箐山顶,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遥望远处峰峦、云海,听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呼吸着清新无比的空气,顿感心旷神怡。

在大坪箐顶端有一突兀山峰,观景台就建在山峰顶端。站在观景台上,还可看到山峰脚下那一片水域,水面上雾气弥漫,四周山色倒映水中,有些如梦如幻……

这么高的大山顶上居然拥有这么一潭清泉,真是应了那句“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古话!

号称“高原水乡”的纳雍,水,也算是纳雍的一大特色。

乌江上游支流的总溪河,在纳雍与大方交界处形成地下暗河,这便是有名的九洞天风景区。她从北向东北再在向东一路流淌,从瓜仲河流淌成木空河,在纳雍与大方两县交界形成的峡谷中滔滔滚滚,向乌江流去,像一半“括号”,将整个纳雍囊括在她的怀里……

在木空河的下游,洪家渡电站已经下闸蓄水;在总溪河的上游,夹岩水电枢纽工程正在实施。一篇因水而为的大文章正在改变着纳雍的明天!

同样,在纳雍的西边和南边,上游的三岔河,下游的纳雍河,仍像另一半“括号”,将纳雍囊括在自己怀里。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使纳雍河以一片优美的湖光山色尽显丰姿。蓝天白云之下,袅袅牧歌之间,纳雍河之美令人流连!

要说纳雍的湖泊,我最早认识的,当数过浉河水库。当年的初中毕业野炊,就是在过浉河水库边上进行的。没有见过世面的是时候,觉得过浉河水库好生壮观、好生神秘!后来到王家寨路嘴小学教书,几乎每个星期都从过浉河水库边路过,对过浉河也便产生了审美疲劳。

到过了金沙江上的向家坝、溪洛渡以及澜沧江的小湾、糯扎渡等大型电站的水库后,也便觉得过浉河水库实在太小、太微不足道。

没想到的是,20年后重返过浉河,她却又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远处的小山包倒映水中,水面薄雾弥漫,如渺渺轻纱。站在水库坝埂上,空气是那样的清新,远处的湖光山色是那样的迷人!她虽然不像溪洛渡、向家坝那些“巨无霸”那么气势恢宏,但她却有小家碧玉般的灵秀!

纳雍县城三面环水,杨家河、旮旯河在象鼻岭十二弯山脚下交汇,出鱼洞河,经龙古、义中,与扯瓜河交汇,从水落洞进入地下暗河,从出水洞流出后,经后河到下木空,与木空河交汇后流入乌江……

对此,纳雍民间曾有这样的神话传说:多年以前,有一名叫“小黑龙”的“孽障”祸害纳雍一方,天庭得知后,差遣二郎神下界捉拿小黑龙。二郎神一路追赶小黑龙,到了龙古、义中一带,天黑了,二郎神弄了把稻草作火把照亮,结果,稻草燃烧的灰烬一路撒落,因此,龙古、义中一带便有了煤炭;二郎神追到扯瓜河,准备在那里过夜。夜间蚊子较多,不住的叮咬二郎神,二郎神大怒,骂道:“这些死绝的蚊子。”结果,扯瓜河的蚊子就被二郎神骂“死绝”了,扯瓜河至今仍然没有蚊子。小黑龙还用自己的身子把河水堵起来,企图把龙古、义中一带淹成泽国。二郎神找来一根铁棒,用力一捅,就捅成了现在的落水洞和出水洞。二郎神追赶小黑龙到了象鼻岭脚下,便拔出宝剑,一刀砍在小黑龙的“七寸”那儿,顿时把小黑龙的心脏砍跳了出来,形成了今天的“龙头山”和“龙心子包包”这一大一小的两座山头……当然,这些仅仅是纳雍当地的民间传说罢了。

不久前得到消息,说纳雍正在酝酿一件大事:将筑一大坝,把杨家河、旮旯河堵起来,形成一座大水库,那时,纳雍县城旧城区将成为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高原水乡”的格局将不再停留在规划图纸上。

同时,水乡纳雍,还正在酝酿着一场花事呢。

说起老家的花事,于我来说,记忆犹新的是大尖山那如火如荼的杜鹃花海。那是初春时节,布谷鸟的歌唱正在唤醒沉睡的大地,暖风中隐隐约约传来了蜜蜂的嗡嗡嘤嘤,一阵阵嫩嫩的幽香让人如梦初醒。抬眼望去,只见大尖山那边的杜鹃花将整个山头点燃……

离家太久太久,我不知道大尖山的杜鹃花是否还依旧红火如初。只是偶尔从老家的一些媒体平台上看到,初春时节,总溪河边的玛瑙红樱花开得汪洋恣肆,纳雍河库区的油菜花开成一片金黄的图景,大坪箐的鸽子花像一只只白色的精灵在山间舞动……

说到鸽子花,不得不说说我们纳雍的“县花”。鸽子花学名“珙桐”,最初知道珙桐和鸽子花,是在云南省水富县,听一位搞旅游开发的老板介绍,说水富县铜锣坝风景区生长着较多珙桐,还说珙桐是植物界的“大熊猫”云云。自那时起,一直对鸽子花充满好奇感。

后来才知道,我老家纳雍,却是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光叶珙桐自然分布区域之一,因而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珙桐之乡”,鸽子花也被定为纳雍的“县花”了。于是,《我在鸽子花城等你》《鸽子花城》等等一首首与鸽子花有关的歌曲也便风靡纳雍。纳雍,也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鸽子花城”了。

虽说大坪箐是鸽子花分布较多的地方,在大坪箐,我却没有看到珙桐。真正看到珙桐,是在骔岭镇一个名叫小屯的地方。

小屯,无疑是纳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整个村庄家家户户住着新建的楼房,村道硬化一新,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栽种花木盆景,其人居环境让城里人看了大为艳羡。好几户人家的院子里就种植着珙桐和大树杜鹃。要是赶在春天来看小屯,鸽子花开了,杜鹃花也开了,肯定又会给人另外一种感受!

骔岭镇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小屯,另一张便是高山生态有机茶——这还不仅仅是骔岭镇的名片,甚至是纳雍的名片,纳雍号称“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或许也与骔岭镇的生态有机茶种植有关吧!

一个名叫谭正义的煤矿老板,过去在“山肚子”里采煤,现在却选择在山梁子上种茶园,并投入巨资建生态养殖场,养了数千头本地糯谷猪,猪粪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液用来浇灌茶园,茶园里铲除的杂草用来饲养糯谷猪,这样的循环经济,确实值得推崇!

糯谷猪算是纳雍的一大特产。生态养殖的糯谷猪肉质较好,肥而不腻,糯而生香,这个由茶叶派生出来的附加产品,也正在形成纳雍的一大品牌。

此前,我参观过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大益茶业、陈升茶业等大型茶企,看过景迈山、武易等茶山上的古茶树,喝过凤庆县、昌宁县的红茶。看到纳雍老家对姑箐古树茶和高山生态有机茶的宣传,我曾为老家茶叶的前景捏过一把冷汗,我曾在心里犯着嘀咕:纳雍搞茶叶,能做大吗?

可是,喝过了谭正义的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所生产的红茶后,我的担心终于释然了。万没想到,老家纳雍居然也能做出口感如此好的红茶来!

说起纳雍的名片,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早就知道“滚山珠”很有名,但一直没有身临其境看过表演。

有一年,在云南省水富县采访,该县两碗镇三角村党总支部书记熊启亮知道我是纳雍人,于是倍感亲切。他告诉我,他曾多次到过纳雍县观摩学习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以及其他苗族文化,他还邀请“滚山珠”表演团队到坪头苗寨,参加当地花山节表演。这时,我才知道,纳雍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果然是名声在外,影响不凡了。

真正得以观看“滚山珠”表演,是在东关乡游客服务中心,一群十多岁的苗族少年随着音乐起舞,其舞姿粗犷、雄浑,演员边吹着芦笙,时而用头在地上滚动,时而做起叠罗汉的惊险动作,再现了苗族同胞披荆斩棘,战胜自然的宏大史诗!

“滚山珠”旧称“地龙滚荆”。纳雍自古号称“黑羊大箐”,荆棘遍地,生存环境恶劣。世世代代纳雍人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正如苗族同胞,用身体在荆棘丛生的荒野“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滚山珠”,正是这种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当然了,在广袤的纳雍大地,一出别样的“滚山珠”大戏,正在跌宕起伏的山水间如火如荼地上演!

传统美术:我市的少数民族在解放前大多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艺术、绘画等形式来表达。他们不仅将各自民族的历史融于口头文学中,也描绘于服饰艺术中,成为传世的“无字史书”,在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梭戛箐苗彩色服饰、南开小花苗花背艺术、布依族服饰等。

传统技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都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基本涵盖了各类别的器具或物件,同时也蕴含着古老的技艺信息和民族文化信息,如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苗族芦苼制作、直箫制作、花背制作工艺、刺绣工艺、织布工艺、盘县老厂的造纸工艺、盘县砂陶制作、六枝布依族油团粑制作、背兜制作工艺、竹编工艺、剪纸工艺等等。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构想

  (一)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1、八大山自杞国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区域内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婚嫁习俗》、《羊皮鼓舞》等17个项目。

  《彝族婚嫁习俗》:盘县彝族婚嫁习俗自古流传,是贵州乃至中国彝族婚嫁习俗的重要表现区域,盘县彝族文化区域处于贵州彝族文化圈和云南彝族文化圈的结合部,这里是云贵彝族文化积淀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其特有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盘县彝族婚嫁礼俗是千百年沿袭下来的古制,是盘县彝族深厚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二,彝族的毕摩文化在盘县彝族婚姻仪式中有重要的体现;其三,盘县彝族的婚嫁习俗中展现的民族音乐和歌舞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其中的酒礼歌和哭嫁歌完整地以歌代言,描述了男女双方从相识到成亲的过程,俗蕴含了彝族丰富的传统文化。

  《羊皮鼓舞》:盘县羊皮鼓舞是一种源于民间道坛娱神傩舞,它是一种祭祀舞蹈。最初主要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的刘官屯、鸡场坪、羊场等乡镇的汉族中,其中鸡场坪乡的最具特色。是一种面具舞,有判官、和尚、观音、土地、彝王五个角色。表演人数的多少视情况而定,至少不低于两个,一般是三个,也可以十几人一起表演。表演时服饰没有特殊的要求,也没有固定的跳舞场所。舞步基本上都是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伴奏主要为羊皮鼓、锣。舞者听鼓、锣声迈步,队形多变,动作原始古朴、情节随鼓锣声展开,起伏跌宕,并且充分展现了男性的阳刚大气,极具观赏性。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舞蹈艺术研究、历史研究价值。

  主题定位:民俗文化。

  开发区域:盘县四格、坪地、普古、松河、鸡场坪、淤泥、保基;水城县营盘、龙场、顺场、新街、杨梅、玉舍、勺米、坪寨、纸厂、双戛;六枝特区折溪等彝族乡。

  保护内容:八担山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古村落文化。

  2、钟山区新华村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此区域内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铃铛们》、《彝族莫蒿亩》等4个项目。

  《彝族铃铛们》:新华村彝族铃铛舞,彝语称“恳合呗”,是该民族为告别和悼念死者而跳的一种祭祀舞蹈。流传在民间的《恳合呗》一般为四人所跳,四个勇士,各站一方,把关四个方向,预防外敌入侵,维护中央政权,保护自己的民族和家园,跳舞之前要选“恳合”(即唱)悼念歌,按先歌后舞、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秩序,不零不乱、井井有条。舞者左手拿彩带,右手拿铃铛(喻意为武器),腰部系一红底白边分叉式围腰,彝语称“亩仔撒喉”(意为骑马而站时所用的盔甲),无任何伴奏,全凭舞者之间相互的默契感,以手中的铃声作为节奏,歌毕即舞。该舞动作古朴简单,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场面热烈;步伐交错,进退有序;舞者腰肢前后左右扭动,或前伏后仰,或相互背驮,有步步逼人之感。舞时,族人们或打灯火照明,或鸣枪放炮、呐喊助威,整个场面犹如骏马奔腾,气势相当豪迈、恢宏,而且撼人魂魄,审美价值很高也极具观赏性。

  《莫蒿亩》:新华村彝族“吹唢呐”,彝语“莫蒿亩”,别称“木唢呐”。它是居住在乌蒙山脉腹地的彝族世代相传的、在节庆民俗活动中吹奏的、以手工木唢呐、羊皮鼓、铁制镲、“Y形木棒为道具,以吹奏彝族传统曲目《迎宾曲》、《送亲曲》、《阿西里西》等为吹奏内容,以三人男性为一个吹奏组合的一种彝族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其唢呐一支高音,一支低音,每曲唢呐曲目都有合音,是和谐音程。其吹奏特点为高音起调,低音附和,鼓音定调。其曲调主要表现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吹奏唢呐是其思想、感情流露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

  主题定位:民俗文化。

  开发区域: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华村及周边村寨。

  保护内容:新华村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古村落文化。

  (二)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1、青林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国家级、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苗族民间故事》、《苗族服饰》等5个项目。

 《苗族芦笙舞(箐鸡舞)》:“水城苗族芦笙舞(箐鸡舞)”是苗族同胞在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该舞蹈起源于苗族“老谱”在民族斗争及生产生活中的经历,尤以水城县南开乡“小花苗”支系民族的芦笙手所跳的最具代表性。南开苗族彝族乡位于水城县北部,东接青林乡,南邻保华乡,西伴木果乡,北靠金盆乡。它是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对挖掘、整理、研究“小花苗”支系民族的繁衍、迁徙、征战、历史着有重大意义。它的影响面和涉及钟山、纳雍、赫章等县(区)“小花苗”族支系村寨,是黔西北“小花苗”支系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小花苗”支系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之一。上世纪50年代末,素有“黔西北芦笙王”之称的张文友代表中国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89年7月,南开偏坡苗寨的苗族芦笙舞蹈艺术家祝兴荣、祝兴智兄弟俩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有中国、前苏联、日本、德国参加的四国艺术节上,以粗犷奔放的舞姿,变化多端的演技,干净利落的步伐,激烈快速的旋转及出色的脚下功夫将“箐鸡舞”推向高潮,给外国朋友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苗族民间故事》:居住在水城县陡箐乡坪箐村的“大花苗”支系是县境内唯一一个人口较少,传统文化较为独特古老的“西部方言苗族”支系。其民间故事传承久远,原始,具有与“东部方言苗族”、“中部方言苗族”以及“西部方言苗族”中其他支系完全不同的内容和特色。如已搜集到的开天辟地神话《太阳月亮怎样来的》、自然天象的传说《“闪谷包”的来历》、动物故事《小黄麂和豹子》生活幻想故事《担莫早斗虎》、《虎妻》、《莫嘎都和莫各斗彩》、《芦苇冲》以及机智人物故事《阿奴堵换妻》等,从中就可窥见当地苗族怎样从历史走来,怎样开“黑洋大箐”,怎样和恶劣的环境进行不屈的斗争,和顽强的抗争等。给人们充分认识“西部方言苗族”的不平凡的艰辛生存发展历程洞开了一道五彩斑澜的窗口。

  开发区域:水城县南开乡、金盆乡、青林乡、陡箐乡等地。

  2、梭戛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清代初年,六枝梭戛社区的这支苗族人,为躲避战乱的冲击,经历了长途而艰难的迁徙来到梭戛的崇山峻岭中定居至今。长期以来,他们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中,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交往文化。在这支苗族女性的头上装饰以木制新月状“长梳”挽“发髻”为头饰的标志,同时,也以这种头饰为认同标志,并与本民族的其他支系相区别独特标志。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梭戛三眼箫艺术》等4个项目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安柱村安柱寨,高兴村陇嘎寨、小坝田寨、高兴寨、补空寨,新华乡新寨村大湾新寨、双屯村新发寨。

  3、马场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直箫乐艺术》、《苗族采花节》等3个。

  《苗族直箫、大筒箫艺术》:直箫、大筒箫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器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贵州苗族音乐中的奇葩。大筒箫在器形也是民乐里极少见的倍低音竹管乐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民乐里倍低音乐器的不足。也是中国乐器化程度较高,可演奏复杂曲目的倍低音竹管乐器。直箫在贵州西部的部分苗族地区,不仅仅是乐器,还是礼器,与婚嫁礼仪等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其特殊的语言方式在当地苗族生活中含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文化载体。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及邻近区域。

  (三)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1、羊场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族盘歌》等项目。

  《布依族盘歌》:布依族盘歌伴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萌发,伴随着布依族的产生、繁衍、发展而逐步丰富起来,是布依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发展至今,布依族盘歌的内容、形式、谱调等已较为完整。从内容上分,布依族盘歌涉及到了劳作、时政、仪式、爱情、生活环境、历史传说等诸多方面;从演唱场合分,有室内演唱和野外演唱两种形式;按演唱曲调分,可分为情歌调、礼教调、婚庆调、丧葬调等。布依族盘歌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道德、宗教等众多领域,甚至对布依人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倾向都有生动描述,是布依族人民记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布依人的一部无字百科全书,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盘县羊场乡。

  2、猴场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布依族服饰(五等装)》等项目。

  《布依族服饰(五等装)》:布依族人口在水城县境内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彝族和苗族。主要居住在北盘江沿岸的猴场、红岩、花嘎、野钟、鸡场、发耳一带。各地支系装束不一,尤以猴场、红岩一带的“喜鹊布依”支系(因其长见的青年装多为白色上装配青色无袖外衣,形似喜鹊毛色,俗称为“喜鹊布依”)的五等装最具特色。其中以猴场打把村保存较为完好。五等装分为:特等装、一等装、二等装、三等装、四等装。特等装一般在办丧事祭祀场合穿;一等装在婚嫁场合穿;二等装在吃酒、聚会时穿;三等装在青年聚会赶表等社交场合穿;四等装在干活和平时穿。五等装的最多的为五至八件套,最少的为一至二件套。五等装上所用的刺绣、挑花,是布依服饰的核心和灵魂,其工艺有平绣、盘绣、辫绣、缠丝、锁扣、打子绣等。刺绣中各种技法相间,绣工严谨。传统花纹有盘龙、飞风、游鱼、蝴蝶、云勾、树叶、白果、牵牛、刺梨、稻穗等图案形式,用色多以青、紫辅底,用白、黄、绿、桃红、大红、深蓝、浅蓝等色相互衬托搭配,色调明朗鲜活,绣法或平顺满铺,或盘结缠绕,有较强的立体浮雕效果。五等装用料过去家家都有台土织布机,由自己种麻织布,制靛并染制剪裁装饰缝制。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猴场乡、六枝特区中寨乡,果布戛乡、蟠龙乡、红岩乡。

  3、月亮河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布依族民间故事》、《布依族服饰》等项目,另外,在陇脚月亮河已经建设有《月亮河布依族文化风情园》。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陇脚乡。

  (四)居都仡佬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资源评价: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浓厚,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区域内有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仡佬族吃新节》等

  《仡佬族吃新节》:六枝特区箐口乡居都村是贵州省内仡佬族语言保留得较为完整的仡佬族社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语言基础,居都仡佬族创造了古朴、独特、神秘的祭祀文化。其中,以“吃新节”最具代表性。吃新节是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或第二个虎场天,居都仡佬族“吃新节”便开始了,整个节日持续三天,目的是祭祀天地、缅怀祖先、祈祷丰年。它不但保留了许多远古时代的风俗信息,而且“吃新”气氛热烈,充满情趣。祭祀文化是“吃新节”的核心,其内涵体现为祖宗崇拜和自然崇拜。祭祀活动由长房主事人主持。长房主事人是本宗姓的长房长子,地位世袭。祭祀用语全为仡佬语,不准说其他民族语言。祭祀宰牛(宰马),讲求“血祭”,崇尚雄性和神力。祭祀物品除用牲畜、米饭之外,长房主事人还要上山采集数种野生植物,以此纪念祖先“开荒辟草”的艰辛。居都仡佬族“吃新节”为我们真实地记载着中国历史衍进过程中的仡佬族民俗风情,它承载着仡佬族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是我们研究仡佬族原始信仰和仡佬族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一部“活态”教材。

  主题定位:民族文化。

  开发区域:居都寨、松林寨、丫口寨、旧寨。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下辖村委会包括姑开社区、安坪村委会、高山田村委会、合心村委会、火把村委会、前进村委会、胜利村委会、田坝村委会、引底村委会、永德村委会、阿楷箐村委会、寨块村委会、永安村委会、联富村委会。

截至2019年8月,纳雍县辖29个乡镇(其中6个街道、13个镇、10个民族乡)。

一、6个街道

居仁街道、文昌街道、雍熙街道、宣慰街道、利园街道、珙桐街道、

二、13个镇

鬃岭镇、阳长镇、维新镇、龙场镇、乐治镇、百兴镇、张家湾镇、玉龙坝镇、曙光镇、水东镇、沙包镇、寨乐镇、勺窝

三、10个民族乡

新房彝族苗族乡、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董地苗族彝族乡、化作苗族彝族乡、姑开苗族彝族乡、羊场苗族彝族乡、锅圈岩苗族彝族乡、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左鶂嘎彝族苗族乡、猪场苗族彝族乡。

扩展资料:

2019年8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纳雍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设置宣慰街道,辖原居仁街道的坝子社区、糯克社区、法那社区、宣慰社区,街道驻宣慰社区;

设置利园街道,辖原居仁街道的和瑞社区、马家营社区、利园社区、蟠龙社区,街道驻利园社区;

设置珙桐街道,辖原居仁街道的白水河社区、良丰社区、家猫社区,街道驻白水河社区;

行政区划调整后,居仁街道辖干坝社区、路嘴社区、路尾社区、老窑社区、街上社区、桃园社区,街道驻街上社区。

-纳雍县

  纳雍,位于黔西北乌蒙山区,毕节地区中南部,是一块投资宝地,待开发的热土。辖25个乡镇,幅员2448平方公里,人口80万。纳雍,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清凉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辖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织纳煤田”纳雍境内储量123亿吨,驰名于国内外的“纳墨玉”大理石储量为50亿立方米,二十余种矿产资源享有盛誉。盛产烤烟、生漆、核桃、柑桔、茶叶、竹荪。名贵的中药材杜仲、银杏、黄柏、天麻、半夏、黄莲等与纳雍山水同伴,生长在这块沃土上。

  纳雍,山海苍莽,江河清沏,林鸟同居,风光壮丽。

  纳雍,名洞之乡,江河长廊,湖水碧波,鸟语花香,著名的“乌江第一漂”山峦重叠,峡深流急,宏伟壮观。神奇“九洞天”“白龙洞”壮丽奇伟,天外有天,洞中有洞。山水林鸟共居的过狮河、吊水岩、浪绿金波,珍禽奇鸟云集。中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黔电送粤”的纳雍火电一厂烟囱林立,唱响了煤从空中走的战歌。

  纳雍,山水神奇,人文荟萃,风情浓郁,清代万寿桥,水西征战猴儿关,红军长征路上梯子岩,展示着古人和先辈足迹。战斗英雄刘兴文,打虎英雄苗家儿子罗学方,功勋卓著,名震天下。苗家村寨,原始古朴,二月跳花节,五月瑞午神仙坡,五彩服饰,独特音乐,拙朴舞蹈“滚山珠”,深受海内外青睐,厚醇的风情,令人陶醉。

  纳雍,人民勤劳、善良,民风纯朴,已迎来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招商政策优惠,环境宽松,发展前景广阔,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来这里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29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