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兔子杨帆小公主2022亲生妈妈叫什么名字是谁刘志英

卯兔子杨帆小公主2022亲生妈妈叫什么名字是谁刘志英,第1张

2022年1月7日凌晨1时47分,毛主席儿媳、志愿军烈士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1月13日上午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刘思齐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在公墓东礼堂大厅,刘思齐遗体静卧在鲜花翠柏中,遗体上覆盖着一面中国***党旗。大厅两侧摆放着中央领导、刘思齐亲人、朋友以及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

在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我爱你,中国》的小提琴曲低回婉转。约10时许,毛主席孙子毛新宇、女儿李敏李讷子女、外孙女孔东梅等人缓步走到刘思齐遗体前肃立默哀三鞠躬,紧接着他们走到刘思齐子女面前,跟他们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也是在这个场合,很多人才知道,原来刘思齐有4个孩子。很遗憾,刘思齐丈夫杨茂之以及李敏李讷都因年事已高,腿脚不灵便,都无法来到现场送别。

也是因为刘思齐病逝,人们才从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得知她4个孩子的姓名,分别是:杨小英、杨冬梅、杨密、杨钧。杨小英是长子,这个名字别有寓意,是刘思齐和杨茂之为了纪念毛岸英。

刘思齐的4个孩子

长久以来,人们只知道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改嫁了,至于她的第二任丈夫杨茂之个人情况就鲜为人知了。那么,刘思齐跟杨茂之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杨茂之究竟有何特殊的身份?这一切都要从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说起。

1950年10月7日,毛岸英被批准参加志愿军,职务是彭德怀的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毛岸英报名参加志愿军这件事,妻子刘思齐并不知情。10月14日,毛岸英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当时他是北京机器总厂的党支部副书记。

毛岸英决定利用这一天时间跟工厂同事、亲朋好友等人告别,结束后他骑着自行车前往北京301医院,向妻子刘思齐告别。刘思齐在国庆节前夕患上了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北京301医院接受手术。

毛岸英有点内疚,他工作太忙了,上次跟刘思齐见面是她接受手术的第二天。那次见面两人也只是聊了一会,毛岸英就因临时有事离开了医院。如今时隔近半个月要再次见到妻子,而次日他又要去沈阳参加军事会议,结束后将从那里奔赴朝鲜战场。

中国派兵入朝需严格保密,毛岸英想来想去决定还是以出差为由,这样刘思齐就不会怀疑。晚上9时许,当毛岸英走进医院病房时,刘思齐正坐在病床上看书,脸色苍白,一眼看去就是很虚弱。

毛岸英和刘思齐

看到丈夫来了,刘思齐高兴之余又有点生气。毛岸英则赶紧上前紧紧握着妻子的手,自责地说:“现在怎么样了,手术的伤口还疼吗?”刘思齐摇了摇头,看着满头大汗的丈夫,她颇为心疼。

“这些天你都到哪里去了?”刘思齐小声问道。毛岸英则把这些天所做的事情叙述一遍,但隐瞒了报名参加志愿军这件事。沉默一会后,毛岸英说:“思齐,明天我还要出差。”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后,刘思齐继续读书,毛岸英则经常出差。

刘思齐不太高兴了,因为第二天就是他们结婚一周年的日子,但她没有询问丈夫究竟去哪出差。这是因为两人结婚前就有定了一个原则,毛岸英出差后刘思齐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说的不说。

刘思齐后来说:“1950年对我来说,迷信的话是血光之灾。8月份我做扁桃体手术,原本是很简单的事,结果马上大出血,咳血痰。”如今毛岸英又要出差了,这一次不同以往,他决定交代妻子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后来被刘思齐称为“毛岸英的遗嘱”。

毛主席和毛岸英、刘思齐

毛岸英交代了四件事情:第一、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有多艰难,都要先完成学业;第二、每周六放假时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不要他不在北京就不去了;第三、毛岸青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希望刘思齐多照顾他;第四、多注意一些人,少跟他们接触。

毛岸英还告诉刘思齐,他这一次要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出差,如果暂时没有收到他的来信千万别着急,一定会有他消息的。夜深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来临了。晚上11点,毛岸英离开医院,刘思齐坚持要把他送到医院大门。

毛岸英劝说刘思齐回病房,他走出几步后突然转过身来,向着妻子深深鞠了一躬。刘思齐回忆说:“当时我吃惊得呆住了。他慢慢地伸直腰,倒退了几步,几次欲言又止,两眼痴痴地望了我一会儿,然后急切地转过身匆匆地走出了大门,再也没有回头。”

毛岸英去朝鲜不久,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不过是从组织内部送到刘思齐手中,没有邮戳。信中,毛岸英再三询问刘思齐身体情况,对婚后没有跟她多呆一些时间,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此后,刘思齐再也没有收到毛岸英的信件。

毛主席和毛岸英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壮烈牺牲,年仅28岁。一个月后,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噩耗,他决定暂时向儿媳隐瞒。毛岸英离开后,刘思齐每周放假都去中南海看望爸爸,毛主席看着眼前的儿媳,他不忍跟她说出真相。

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无数个日日夜夜,刘思齐都在等待着丈夫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1952年的一天,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科长侯波送给刘思齐一张毛岸英的照片。照片中的毛岸英身穿志愿军军装,头戴朝鲜人民军军帽,面露笑容。

“岸英去朝鲜战场了?”刘思齐又想到之前他见到李克农,对方看她的眼神复杂,没有询问她毛岸英情况,似乎有什么事情隐瞒她。刘思齐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再也忍不住了,她拿着照片前往中南海。

当毛主席看到照片后,沉默一会后,以无比悲痛的口吻说:“岸英两年前已经牺牲了,我也是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思齐,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来之前刘思齐有过怀疑,可他万万没想到毛岸英牺牲了。

毛岸英和刘思齐

刘思齐崩溃了,头脑一片空白,瘫倒在地大哭起来。刘思齐不知道哭了多久,只听见耳边有人说:“思齐,你爸爸手都已经冰凉了。”刘思齐这才清醒过来,抬头看到毛主席坐在沙发上,脸上表情极度痛苦。

刘思齐赶紧上前紧紧握着毛主席手,擦干眼泪后说:“爸爸,我再也不哭了,岸英如果知道我这样,他一定也会伤心的,我要坚强起来!”看着眼前才22岁的儿媳,毛主席点点头,从此将她视为亲女儿一样。

刘思齐离开时,毛主席一想到儿媳突然得知噩耗,晚上一定无法睡觉,便把自己常吃的安眠药给了她3颗,让她晚上实在无法入睡时就吃上一颗。为了让儿媳尽快从丧夫悲痛中走出来,毛主席关心着刘思齐的方方面面。

1954年,刘思齐从高中毕业,毛主席安排她去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大学数理系读书。身处异国他乡,毛主席很关心刘思齐的情况,多次写信给她。刘思齐需要学习俄语,加上课程压力很大,又水土不服,这让她学习压力很大,结果经常生病。

毛岸英和刘思齐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当即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思齐儿: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们都好,勿以为念。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

1957年刘思齐利用放暑假的机会回国,她把自己希望转学回国内学习的想法告知毛主席。毛主席当时外出视察,收到刘思齐来信后,他当即回信表示理解,但毛主席处理此事又颇有原则。信中,毛主席写道:

“转学事是好的,自己作主,向组织申请,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苏联,改学文科,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不论怎样,都要自己作主,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注意为盼。”

刘思齐向组织上提交了申请,后被批准。1957年秋,刘思齐转学回国内进入北京大学就读,先是在北大俄文系学习,之后又转入中文系读古典文学。1961年秋,刘思齐从北大顺利毕业,被分配进入解放军工程兵某科研部门,负责翻译方面的工作。

毛主席和刘思齐

毛岸英牺牲已经11年了,刘思齐也过了而立之年,可她还是单身,平时母亲张文秋一跟她说起改嫁事宜就被拒绝。事实上,毛主席一直有一桩心事,就是劝说刘思齐尽快改嫁。早在1959年,毛主席曾对刘思齐语重心长地说:

“思齐啊,你对岸英的那份情,爸爸心里清楚,也能理解,所以这次爸爸安排你去朝鲜看望岸英,就是让你永远地记住他。但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人不主张望门守节、从一而终。你单身已过了十年,我心疼啊!你还年轻,重建个家庭,对身心健康,对工作,对发展中的建设事业都会有益,也是对岸英最好的纪念与安慰,让爸爸给你介绍个对象吧!”

如今刘思齐已经31岁,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毛主席决定正式劝说刘思齐改嫁,为此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杨茂之(右一)

毛主席如此关心着自己,刘思齐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知道自己是时候重新组建家庭,于是同意了。毛主席很高兴,随即给刘思齐安排合适的相亲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推荐了杨茂之,当时在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担任教员。

很快,关于杨茂之的背景调查报告送到毛主席案头。杨茂之,1932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父母是朴实的渔民,在当地口碑很好。新中国成立后,杨茂之选择了参军,成为刚刚筹建不久的空军第一批学员。

后来,杨茂之表现突出被上级送到苏联留学,进入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杨茂之来到莫斯科第二年,刘思齐也来到莫斯科学习,当时中国在苏联的留学生很多,大家定期都会参加各种联谊会。

刘震向毛主席表示杨茂之是一位很优秀的年轻人,在单位里颇受大家尊敬。于是,毛主席便安排杨茂之跟刘思齐见面,未曾想两人当年在莫斯科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相处一段时间后,刘思齐和杨茂之有结婚的想法。

刘思齐全家福

那天,刘思齐跟杨茂之来到中南海,他们告诉毛主席即将举行婚礼。毛主席特别高兴,还将自己创作不久的词《卜算子·咏梅》抄写一份赠给他们。1962年2月,32岁的刘思齐和30岁的杨茂之在北京举行了婚礼。

结婚仪式很朴素,只有普通的酒菜。毛主席没有当场,但他让秘书送来300块钱和一封亲笔信。信中,毛主席再次对两人结婚表示祝贺,希望刘思齐好好经营家庭,如果遇到困难就告诉他,常回中南海看看。

在之后的日子里,刘思齐和杨茂之生下了4个孩子。当长子出生时,杨茂之跟刘思齐商议,给他取名“杨小英”,以此来致敬为国捐躯的毛岸英。虽然刘思齐改嫁了,可她对毛岸英的思念有增无减,生前多次前往朝鲜给毛岸英扫墓。

2020年10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朝美术交流展”在朝鲜万寿台美术馆举行,已经90岁高龄的刘思齐也来到了现场。开幕那天,刘思齐应邀为朝鲜艺术家柳河律创作的毛岸英雕塑揭幕。

90岁刘思齐

这一幕令无数人感动不已,刘思齐深情地说:“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和朝鲜牺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毛岸英也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和骄傲,愿中朝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友谊万古长青。”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广告

亏虚男士有福了,小心别补太过,睡前吃它,真实调理肾亏肾虚

打开

腾讯新闻

邵华和毛岸青相爱一生。

2007年毛岸青去世,邵华泣不成声,尽管毛岸青临终前对孩子嘱咐了很多,但一家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殊不想,一年后,邵华也去世了,毛新宇说,妈妈有一个心愿,本来想在2008年完成的,可是现在都无法实现了。

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党的好儿女,是人民的好战士, 也是毛主席的好儿媳。

毛新宇说,妈妈临走的时候,依然念念不忘韶山的红杜鹃,我们知道,她是要告诉我们,未来任重道远,无论风吹雨打,我们的心都要像红杜鹃那样火红。

毛岸英和刘思齐热恋的时候,邵华还是一个小孩子,没有入学的她多么渴望和姐姐一样,去学校拿着课本看书。

1949年10月底,已经11岁的邵华一直没有等到上学的机会,监狱和战争,在摧毁时间和生命的同时,也在浇灌出抗体极强的花朵的心灵。

邵华的母亲是张文秋,父亲是陈振亚,1938年10月出生在延安,在邵华小时候,张文秋就告诉邵华,要坚韧乐观,特别是不怕苦难。

多少年的颠沛流离,让这个仅仅几岁的小姑娘,一直没有真正地走入学校,张文秋擅于把枯燥难懂的“四书五经”传授给邵华,教给她儿歌,民谚,谜语等,既培养了她的兴趣,又扩展了她的想象力。

自从毛主席入驻西柏坡,邵华便时常跟随在姐姐刘思齐的身边,刘思齐爱学习,爱读书,爱提问,这个好习惯一直影响着这个小妹妹,甚至邵华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毛主席和刘思齐谈论学习情况的时候,邵华也会在旁边边看边学,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了婚礼,刘思齐便居住在了中南海,张文秋正在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忙的不可开交,留在家里的就只有邵华一个人了。

11月,刘思齐带着毛岸英回到家,正好看到邵华一个人在家,便把邵华带到了中南海,去看望毛主席。当时的中南海孩子不少,李敏李讷都在,刘思齐把自己的妹妹叫做: 托尾巴虫。

一向静谧的丰泽园顿时热闹了起来,一群人围在毛主席的身边叽叽喳喳,老少欢聚一堂,这是毛主席难得的喜悦,但是邵华很内向,不敢和别人说话,看到李敏李讷在讨论学习,邵华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对毛主席说:“伯伯,我也要上学!”

毛主席看着这个只比李讷大两岁的娃娃心疼地说: “哎呀,这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怎么还没上学。” 邵华难过地摇摇头。

毛主席说:“好娃娃,不哭不哭,委屈你了,这件事我来帮你办。”邵华高兴极了,高兴地跳了起来,但是毛主席说:“不过有个条件,就是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期末考试,伯伯要看你的成绩单。”

邵华高兴地答应了。

在毛主席的帮助下,邵华如愿以偿去了育英小学读书,当时育英小学三年级有两个班,学生大多都来自中央机关家属,而且是寄宿制,每周六才能回家。

刚到学校的时候,老师给邵华举办一个欢迎仪式,面对新老师新同学,新课本,邵华高兴极了,邵华的基础很好,学习又很用功,不到半年,邵华的语文和算术 历史 等,都赶上了同学们。

毛主席得知后非常高兴,实际上,如果从“游学”的角度来说,邵华跟随妈妈曾经从遥远辽阔的大西北到人口密集的华北平原,在这万里跋涉期间,学到的东西显然要比课堂上的多。

或许,毛主席也没有想到,日后这个十分可爱的女孩子,也就是刘思齐的妹妹,居然成为了自己的另一个儿媳妇。

邵华跟随刘思齐在毛主席身边玩耍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毛岸青。在邵华眼中,毛岸青只是一个大自己15岁的哥哥,并且经常和毛岸青玩耍,毛岸青性格内向,也会时常关心邵华的学习,给予了她哥哥的温暖。

此时的邵华和毛岸青还没有爱情的萌芽,1950年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后,对毛岸青的打击很大,多少年来,毛岸青在哥哥毛岸英的关心下茁壮成长,毛岸英出国前还特地嘱咐刘思齐,照顾好毛岸青,如今哥哥一去不返,毛岸青痛哭流涕。

当时毛岸青病情加重,毛主席把他送到苏联养病,回国以后,毛岸青多次给邵华写信,其中已经表明了一些爱意。

1959年邵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李讷考入了北京大学 历史 系,这两个**妹,时常在一起玩耍,渐渐地和邵华的关系很好,而李讷也慢慢发现了邵华的“秘密”。

李讷说,那时候毛岸青哥哥经常给邵华写信,邵华不敢回复,李讷就帮助邵华调节心结。或许在邵华眼里,毛岸青只是一个对自己很好的好哥哥,如此一来竟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讷问邵华:“信是岸青哥哥写来的?”

“是的。”邵华有点不好意思。

“那多好呀,为什么我看到你有点心神不宁的?”李讷又问。

“我不知道该不该回信,我也只是把他当哥哥而已。”

“哎呀!”李讷坐在邵华的身边,笑着说:“他给你写信,你给他回信,来来回回,周而复始,就熟悉了,一对男女相爱了,一个小家庭就出现了,这是好事,爸爸一直盼望着这一天呢!”

经过李讷的劝说,邵华整理一下自己的状态,认认真真地给毛岸青写了一封回信。

实际上,在此之前,毛主席就一直在关心毛岸青的恋爱,1957年6月,毛泽东到达青岛后,会议筹备组安排到了青岛市委交际处,听说儿子毛岸青就在大连休养,便安排工作人员去把毛岸青接过来。

青岛和大连一水之隔,200海里的航程用不了多长时间,现在毛岸青34岁,身体不好,也没有结婚,和父亲毛泽东一别已有多年了。

陪同毛岸青来的是一个小护士,毛主席此前曾说一个小护士对毛岸青不错,便问道: “我听说你和人家小护士挺好的,你看上人家了吗?”

“没有,我俩的文化、阅历,差别很大。”

毛泽东叹了一口气说: “你要人家那样的阅历干什么,人家女孩子喜欢你就行了,娃娃,你都34了,该结婚了,爸爸就你这一个儿子了,今年我也64岁了。”

可能想起来了牺牲的岸英,毛泽东有点说不下去了,默默点燃了一支烟。毛岸青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海水,心情如同那波涛,久久不能平静,他中意邵华,但没有向父亲表明心意。

1960年4月,邵华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并提出想去大连看望毛岸青,毛主席十分高兴便同意了,向来心思细腻的毛主席已经洞察出了一些猫腻,结果李银桥告诉毛主席说: “看样子,邵华可能要和毛岸青处对象。”

毛主席一听很高兴,他说: “思齐很懂事,邵华也是个好孩子,希望他们好!”

彼时,毛岸英结婚了,李敏结婚了,如果毛岸青也有了对象,毛主席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放下了。

邵华临走时,毛主席特地让邵华姐妹俩给毛岸青捎去一封信,毛主席在信中这样写道:

从毛主席的信中看,父亲已经猜出了毛岸青的心思,毛岸青天生内向,毛主席这样说也是对毛岸青的嘱咐。

毛岸青看到信的时候,看到“邵华是个好孩子”这一句话,会心地笑了,毛岸青望着邵华,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样。

那段日子,他们生活的非常幸福,有时来了兴致,毛岸青弹琴,邵华唱歌,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一时间毛岸青仿佛吃了仙丹圣果,把疾病抛到了九霄云外,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两个人的亲昵行为经常被院长看到,他认为他们俩的 情感 发展已经成熟,撮合在一起有利于岸青的身体康复,也可了结毛主席一桩心事。趁陪岸青去海边散步的机会,院长向毛岸青把话挑明:“岸青同志,你与邵华同志结婚吧,婚后照顾起来更方便,这样你爸爸和组织上都放心了。”

毋庸讳言,兄妹归兄妹,毕竟亲情不是爱情,要说嫁给毛岸青,还直让邵华犹豫起来。要说了解毛岸青吧,从初次见面到眼下也十年多了,毛岸青除去身体还未痊愈外,他的才艺天赋和浪漫多彩的生活情趣,哪一点都不比别人差,让邵华非常饮佩。

当毛岸青询问邵华意见的时候,邵华也涨红了脸,表示了答应。

从大连回来,邵华前脚刚进门,毛岸青的信就来了,张文秋也发现了女儿的猫腻,原来是两个孩子恋爱了,邵华为了照顾毛岸青,提出想要转到大连师范,这样一来,两家人就都默认了这件事。

毛主席得知后既兴奋又高兴,专门把亲家母 张文秋 请到怀仁堂。毛主席说:“老亲家,不知道你清不清楚,两个孩子谈得来,现在到了一如不见如隔三秋的地步,你这个当家长的有什么看法。”

张文秋笑的合不拢嘴:“主席啊,我一个女儿成了你儿媳妇就是好事了,这又一个,我其实也想让邵华早日成亲。”

毛主席说:“这不能怪亲家操不上心,你这个当妈妈的做了不少工作了,孩子对你还是说心里话的。”

张文秋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主席,我是担心邵华给您当不好儿媳妇。”

毛主席叹气说道: “女孩子性格开朗是好事,不是坏事,再说一句笑话,我毛家顶门立户,还真的需要像邵华这样的直心眼。”

毛主席一锤定音,两个家长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毛岸青和邵华就只剩结婚一步了。

邵华转到大连师范学院后,每个星期天都去陪伴毛岸青。毛岸青开始读书看报了,有时也翻译一点东西,又拿起了他心爱的小提琴、冬不拉,沉浸于爱情和音乐的天堂,两颗纯洁而燃烧的心连在了一起。

1960年的“五一”节前夕,37岁的毛岸青与22岁的邵华在大连宾馆会客厅举行婚礼。大连市委书记主持了婚礼,摆了一桌宴席。本来张文秋受毛主席之托应该及时赶到大连,但因公务脱不开身,直到他们婚后一个多月,才到大连看望了新婚女儿。

光阴似箭。

1969年,毛岸青46岁,这是他和邵华结婚的第9个年头,邵华还没有生育。毛岸青觉得没什么,但是要当爷爷的毛泽东可是着急了。毛泽东不知道当年自己出生的时候,他的爷爷是怎么期盼,但他对邵华怀孕的期盼却苦苦地体验了。

然而就在毛主席很着急的时候,医院传来了好消息,邵华怀上了宝宝。消息传到毛主席耳边,毛主席高兴的不成样子。

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沉浸在添丁入户的喜悦中,便问:“您对毛岸青还有什么嘱咐吗?”毛主席拍拍桌子说:“能有什么嘱咐,让毛岸青照顾好邵华就行了。”看的出来,即将当爷爷的毛泽东比平日要开心许多。

实际上,在对待儿媳妇怀孕的问题上,毛主席还是略有担心的,遥想当年自己的母亲文七妹连失去二子的时候,在怀一个有的是时间,来日方长。可是人过中年的毛岸青哪有这样的条件,如今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毛主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喜悦。

1970年,邵华和毛岸青的儿子出生,起名字这个重任又落到了爷爷的头上,毛主席想了想,给孩子取名 “新宇 ”,从字面上看,是要有开拓一片新天地,意指毛新宇要如昆仑山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环宇的理想实现后建立新的世界!

在爷爷的关心下,毛新宇茁壮成长,每次去中南海,毛新宇都会在办公室跑来跑去,习惯白天睡觉的毛主席也不觉得烦躁,反而更喜欢和孩子一起玩,但毛主席早已七十有八,身体大不如从前了。

对于毛新宇来说,噩耗来的猝不及防,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 ,那年毛新宇才6岁,爸爸妈妈带着他去参加追悼会的时候,他独自蹲在地上泣不成声,虽然陪伴爷爷的时间不算长,但毛主席对这个孙子的教育不比当年教育毛岸青的少。

当然,于毛岸青来说,这个消息更加的沉重,因为他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似乎难以用一言一语去形容,所有的悲伤都化成了泪水,在毛主席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毛岸青都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

每年的12月26日和9月9日,毛岸青和李敏李讷等,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抑或是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看看。

不去还好,一去,那泪啊,便再也止不住。

秉承着父亲的遗志,多年以来,毛岸青对毛新宇的教育丝毫没有懈怠,作为毛泽东唯一的嫡孙,毛新宇也从没有让爷爷失望,1988年,毛新宇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

1992年7月毕业后,专注毛泽东思想和明史研究。2003年7月份获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毛新宇和江苏姑娘刘滨相识,结为了夫妻。婚后他们十分幸福,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值得高兴的是,他们的孩子在200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这一天出生,为了纪念爷爷,毛新宇给孩子取名毛东东。

本想着父亲毛岸青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但2007年,毛岸青撒手人寰,毛新宇说,父亲去世后,妈妈十分伤心。 他说,妈妈邵华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和爸爸一起去北京参加08年奥运会开幕式,可惜爸爸没有等到那一天。

毛岸青去世后,邵华曾说:“明年是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还有奥运会,我们两个本来还有很多很多愿望,现在这些愿望,对他来说不能实现了。”殊不知,一年后,邵华也去世了。

毛新宇这样回忆说: 现在,这个愿望,对于妈妈来说,也同样不能实现了。那些天,有人问东东:“你知道奶奶去哪儿了吗?”不到五周岁的东东伤心地说:“我奶奶上天堂了,跟岸青爷爷在一起了。”

邵华去世2个月,毛家迎来了又一个孩子,这是毛新宇的第二胎,是个女孩,他为女儿取名毛甜懿,这一切,要是邵华可以看到多好。

毛新宇说:亲爱的妈妈,您的瞩附我们记住了。我们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合格的***员,做爷爷毛泽东的好后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把良好的家风传递下去。我们将继续务力学习和工作,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如邵华在《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中说的: 今天,我们沐浴在金色的霞光里,注视着绿茵茵的青山,湘江北去,不舍昼夜,就像我们心底永久的怀念……

1951年1月,寒意凛冽。周恩来捏着一份电报,叹息道: “ 不要瞒了,总瞒着也不是办法,报告主席吧!”

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领命,拿着电报闷着头走进了办公室。毛主席正在沙发上休息,叶子龙小声地喊了一句“主席”,沉默着把电报纸交给他:

读完寥寥数语,毛主席的头埋得很深,他上牙紧紧咬着下唇,极力地压抑着痛苦。整整一天,他没有落泪,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沉默着,一根接着一根地吸烟。

他最心爱的长子,自小经历过数不清的离别与重逢。岸英离开他在上海流浪过,去苏联学习过,去农村锻炼过,唯独这一次,没能平平安安地回到他身边……

1922年,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当时的生活环境艰苦,他的父亲毛主席只有一件白衬衣,母亲杨开慧只有一件陈旧褪色的旗袍,连洗衣服都要计算好时间,不然临时要出门就会遇上没有衣服可穿的窘况。

生活的艰难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政局动荡,不到六岁的毛岸英跟随母亲和弟弟四处躲藏,辗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国民大革命失败,杨开慧又带着毛岸英回到家乡长沙隐蔽。

杨开慧的父亲是闻名三湘的学者,因而她也是有文化的女性。流亡的过程中,她不忘教儿子识字,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给小岸英开蒙教育。

长沙的反动派到处抓人,尽管杨开慧十分谨慎,还是被探听到了消息。军阀何健的下属闯进杨开慧家里,连同八岁的毛岸英和保姆一起捆走,关押在警备司令部,一关就是十多天。

周围的人一个个凶神恶煞,偶有笑脸也是用糖果哄骗着毛岸英说出父亲的下落。毛岸英听母亲的话紧咬牙关,一句话都没有说,可内心的恐惧却越来越浓厚。

这件事发生在1930年10月24日清晨,这一天,是毛岸英八周岁的生日。

岸青、杨开慧、岸英

这生日蒙上了血色,因为他眼见着五六个手持凶器的敌人审讯拷打着母亲,将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整整二十天。毛岸英听到的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杨开慧被敌人带走前,指着他对保姆说: “他们长大了,你们就会过好日子的。”

他眼见的事实却是,母亲被拖出了牢房,再也没有回来。

十多天后,得不到有用情报的敌人无可奈何地释放了毛岸英。他和弟弟被外祖母送去上海,送到叔叔毛泽民身边。他哭着求叔叔给他找爸爸,毛泽民看着痛哭的孩子,无奈地道: “你爸爸不在上海,他在离上海很远很远的地方。如果他来上海,会来看的。”

党中央决定让毛岸英进入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儿园学习,叔叔鼓励他: “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给妈妈报仇。” 毛岸英果真听话,不但自己乖巧懂事,还承担起兄长的担子,照顾弟弟岸青和岸龙。

安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党组织遭到叛徒顾顺章的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住进“红色牧师”董健吾家中,受董妻的照顾。

然而在生活条件恶化之后,董妻对毛岸英兄弟的态度也变坏了,甚至虐待打骂他们。三个孩子忍受不了,最后从董健吾的家中跑了出去。

九岁多的孩子,能做什么工作养活自己和弟弟?他们没有住的地方,毛岸英带着弟弟住进了法租界内的一个破庙里,白天带着岸青一起去卖报纸。他卖大报,弟弟卖小报,没人照顾的幼弟岸龙留在庙里,和一群小乞儿一起坐在稻草堆里。

毛岸英年纪小,不明白卖报的“潜规则”: 分片包干。他走到了别人抢占的卖报地,为此没少挨流氓报头的打。

为了在上海生活下去,他甚至去翻过垃圾堆,能吃的就吃掉,能卖的就卖掉。他还给黄包车夫推车,一次有两个铜板。冬天睡稻草堆,夏天睡门洞。某一天毛岸英回到“家”,也就是那个破庙里,却发现,生病的弟弟岸龙已经没有了呼吸。

苦日子在地下党重新找回兄弟俩的时候终于画上了句号。十四岁那年,毛岸英被送出国,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开始了苏联生活。

他从小受到母亲和外祖父的教导,连卖报期间都坚持查字典认字。受过苦难的孩子比同龄人更加成熟,他很快成为了少先队大队长,满十八岁后加入了共青团,成为支部书记。

中苏两党有过约定,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但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坚持要参战,之后进入军校学习,在获得中尉军衔后进入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46年1月,二十四岁的毛岸英带着斯大林送给他的手枪,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他离开上海十年了,他离开父亲十八年了。从五岁之后,毛岸英对父亲形象的记忆就成了画报和照片上的静止人物,而今阔别多年的父子即将重逢,两人都辗转难眠。

飞机从寒冷的莫斯科起飞,裹挟着滚滚烟尘降落在黄沙漫天的延安。毛主席拖着病体亲赴机场,看着高大 健康 的青年从舷梯上奔下,父子相拥,激动非常。

“你长得这么高了!”

“爸爸,爸爸,我多想你啊!”

一方是中国父亲特有的含蓄深沉的父爱言语,一方是苏化的青年直抒胸臆的热情表白。两人语言习惯迥异,可对亲人的思念都那样真诚。

毛主席给儿子取名“岸英”,希望他伟岸英俊,而现在站在他面前的青年同志,不正和他期望里的样子完美地重叠了吗?

尽管爱子心切,毛主席还是狠下心严格对待毛岸英。他教给毛岸英中国的礼节,让这位苏式的奔放青年尽快地磨合适应。毛岸英仅仅在家里吃了两天的饭,就被父亲赶去吃大灶饭。

“你在苏联住的是洋学堂,我们中国还有个学堂,这就是农业大学、劳动大学。 ” 父亲的一句话让毛岸英拿起了锄头,住到劳动大学学习开荒、种地、养骡子。

半年后,毛岸英回到家中,已经完全是一副中国农村小伙的打扮:头上是白毛巾扎的英雄结,身上穿着的是灰土布做成的汗衫,小麦色的皮肤晒得黝黑。毛主席心疼又欣慰地摸着毛岸英长满血茧的双手: “ 这就是你在劳动大学的毕业证书!”

毛岸英在农村锻炼完回来,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给恋人刘思齐的信中,他毫不避讳谈起自己的缺点。在和贫下中农接触的过程中,他甚至有了编纂一部民间谚语的中俄词典的想法,虽然最后没能实现,但也写了满满两本手记。

刘思齐是毛岸英的结发妻子,毛岸英刚回国的时候,她才十四岁。一开始毛岸英只是鼓励她多学习,打好文化基础,在日常的相处中,这份 情感 逐渐升温转变,两人成为了男女朋友。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举行了节俭的结婚仪式。周恩来夫妇、刘少奇夫妇、朱德夫妇等一众长辈都到场。

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对新婚夫妻是“裸结” :新房是 社会 部分配的宿舍,屋里的桌椅板凳都是向公家借的。他们的个人财产只有两床薄被子和一对枕套——没有枕芯,小两口把暂时不穿的衣服填在里面充作枕芯。

毛泽东对这位他看着长大的大儿媳是满意的,信中常亲切地唤她“思齐儿”或是“娃”。可是物质条件有限,百废待兴,主席送给小两口的新婚礼物只是一件青色的海军呢夹大衣。

“我也没有什么贵重礼品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岸英穿,夜里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毛主席的话愧疚中带着风趣,在场的人们都笑了起来。

婚后第二年,毛岸英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俄语翻译的身份跟随李克农访苏,而后下到基层,立决心要在北京机器总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

与此同时,一场牵涉甚广的战争正在无声的酝酿,山雨欲来。毛岸英观察到父亲休息的越来越少,整日眉头紧锁,神情一天比一天严峻。

他天天跟随彭德怀元帅出入,在消息中看到了鸭绿江边的惨状,明白了父亲忧心的原因,自己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1950年10月初,中国决定出兵朝鲜。毛岸英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奔赴战场。他交代完手上的工作,立刻动身向亲友告别。

他的妻子刘思齐彼时正在阑尾炎手术的恢复期,躺在北京医院的病房里。毛岸英问着妻子的恢复状况,心下愧疚:他刚刚出差回来没多久,又要离开。他不仅没能陪妻子做手术,还无法照顾她康复。

“又要到哪里去呀?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知道。明天,10月15日,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刘思齐嘴上埋怨着聚少离多的丈夫,实际上却是通情达理。她没有去探听国家大事和涉及党的机密内容,只是珍惜和丈夫为数不多的共度的时光。她看到毛岸英身上的钢笔漏水了,让丈夫回去拿她拿着一直舍不得用的派克笔换上。

毛岸英就带着这支寄托着妻子思念的钢笔,在他结婚周年纪念日当天跟随志愿军向朝鲜开拔。

鸭绿江边寂然,只有呼啸的风声和江水的呜咽声。毛岸英跟在彭德怀身后,时不时回望令他眷恋无比的祖国——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捍卫这片土地!

在志司,毛岸英的身份不是秘密,因而其他同志和他交往时总带着十分的拘谨,和他说话时站起来回答。

毛岸英无奈,主动打破了这种尴尬氛围:“ 我不是妖怪吧,大家为什么总躲着我?”“不用把我当外人看待,咱们多接触熟悉了,才不至于多年以后,把同一战壕的战友给忘了呢。”

他的肺腑之言破除了大家的拘束,从此他和同志们打成一片,亲密无间。

11月24日的晚上,毛岸英到机要处退电报,嘱咐大家提高警惕,最近敌机的轰炸很猖狂。次日,彭德怀的住处被炸毁,大家紧急转移。毛岸英在回指挥部取材料的过程中不幸遭到敌机轰炸,以身殉国。

讣告电报发回,无论是朝鲜战场还是国内的同志们都默默无语。毛岸英最后寄出的一封信成了绝笔,信中他嘱咐妻子照顾好残疾的弟弟,要时常去看望日渐年迈的父亲。

刘思齐直到毛岸英抵达朝鲜才知道他去抗美援朝,接到丈夫的死讯,这位新婚才满一年的女子当场痛哭失声。

而接到这份电报的毛泽东,在办公室内沉默了整整一天。香烟点了一根又一根,那缭绕的烟雾不断,仿佛是缠绕在他心头的丧子之痛。

“战争么,总有牺牲。”

失去爱子的老人喃喃自语着,呓语般: “ 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可是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

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在此之前,他已经因为战争失去了五位亲人。他的长子毛岸英,成为了第六位。

这位聪敏踏实的青年的人生,永远停留在了二十八岁。

刘思齐在抚摸岸英雕像

他五岁离开父亲,八岁失去母亲,九岁流浪上海,一流浪就是五年。幼弟病逝、二弟残疾,他身为少年长兄,带着岸青出国留学,背井离乡整整十年。

待到回到祖国,回到朝思暮想的父亲身边,又被严厉的毛主席赶去下乡, 新婚第一年,就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他少小离了父母,从不以领袖子女的身份行特殊化。漂泊的岁月里,他和无数青年人一样为了梦想和国家奋发图强,却没能在故土上老去,安享一段盛世华年。

憾之,叹之。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文|闻汐

谈秦说汉(363)毛岸英朝鲜捐躯,毛主席劝儿媳改嫁,50年后刘思齐在墓前泪如雨下

1949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5天,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为毛岸英与刘思齐举行了简朴而又庄重的婚礼。毛岸英穿着北京机器总厂的新工作服,刘思齐身穿灯芯绒上衣,两人端起幸福的酒杯一起向毛主席、张文秋敬酒。

在婚礼之前,毛主席对毛岸英、刘思齐说:“你们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我请你们吃顿饭。你们想请谁就请谁。”于是,他们列出了一长串名单,都是工作上、生活上的好伙伴、好朋友。毛主席看后若有所思,说:“婚事还是要简办呀”。

毛岸英与刘思齐按婚礼一切从简的原则,决定不通知其他人,除了毛岸英的父亲毛主席与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外,只有家里的直系亲属,但徐特立、谢觉哉等人不请自到。桌上的菜都是湖南风味,有腊肉、腊鱼、红辣椒,一顿饭后宾主尽欢。

毛主席拿出一件旧军大衣送给毛岸英、刘思齐当作新婚礼物,这件旧军大衣是当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穿过的,意义非凡,主席笑着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礼物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酒足饭饱后,大伙吵着要闹洞房,毛岸英与刘思齐的新房在朝内大街中联部李克农办公室院内的一间旧平房,布置得极简单,就一张木床,两条花布被子,其中一条被子还是刘思齐带过来的嫁妆,除了生活用品外,其他就没啥像样的东西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还不富裕,***的子女也不能搞特殊,所以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房虽然是简陋了一点,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 婚后毛岸英与刘思齐相敬如宾,虽然平时要各自工作,在单位食堂吃饭,但周末也会买点菜一起在家做饭 。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军队一度打到了韩国汉城,但美国与多国组成联合国军,由麦克阿瑟指挥,在仁川登陆,凭借优势装备,兵锋直指鸭绿江边,朝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金日成紧急向中、苏两国求救。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决定发动全国民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正在北京机器总厂工作的毛岸英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很多人反对, 毛主席知道后,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

1950年10月14日,刘思齐因阑尾手术正在住院,志愿军已经整装待发,毛岸英前往医院跟刘思齐告别。刘思齐看到毛岸英十分高兴,因为次日就是他们结婚周年纪念,以为毛岸英给她带来了什么惊喜呢,结果毛岸英却说要出一趟远差。

远差到底有多远,毛岸英没有说,刘思齐也知道不该问的不能问。虽然心里因为不能一起度过结婚纪念日而不高兴,但还是愉快地祝他早日完成任务,回来补过结婚纪念日。但她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一别后却再也不能相见,50年后物是人非。

1950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收到了毛岸英在美军的空袭中壮烈牺牲的电报。毛主席强忍丧子之痛夜以继日不停地处理国家大事,又担心刘思齐承受不了丈夫牺牲的打击,要求将毛岸英牺牲的事情暂时保密,待一个合适的时候再告诉她。

其实刘思齐已经知道毛岸英去了朝鲜,但她不知道毛岸英已经牺牲,涉及保密制度,她不能打听,当然也收不到片纸只字。这样一等就是三年,抗美援朝也结束了,停战协议也签署了,毛岸英还没有回来,她实在忍不住,就直接去问毛主席。

已经无法再继续隐瞒下去了,而刘思齐也已经或多或少打听到了一些情况,隐约感觉到毛岸英可能出了事。但是, 当她亲耳听到从毛主席嘴里说出毛岸英已经牺牲的消息时,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将她瞬间击倒 。她开始成天以泪洗脸,日渐憔悴。

刘思齐是革命烈士刘谦初与传奇地下工作者张文秋的女儿。刘谦初1897年出生,毕业于燕京大学,他在北京求学期间,刘谦初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6年,投笔从戎来到武汉参加北伐军。

1927年,在北伐军第11军政治部工作的中共党员刘谦初与京山县委副书记张文秋结婚。同年,刘谦初、张文秋路过武昌时恰逢毛主席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开学典礼,于是拜访毛主席。当时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正怀有身孕即将临产。

刘谦初与张文秋在毛主席家里看到5岁的毛岸英与4岁的毛岸青很乖巧,十分喜爱。毛主席就打趣地说“我有几个儿子,我祝你们早生几个姑娘,我们好对亲家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文秋把话记下了,后来真的与毛主席结为亲家。

1929年6月,刘谦初从福建省委书记调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张文秋任省委妇女部长兼省委机要秘书。他们途经青岛,准备前往上海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刘谦初与张文秋先后被捕。张文秋被捕时,已经怀有身孕。

1930年1月,张文秋被组织营救出狱,于3月2日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思齐,思念刘谦初与张文秋曾经一起工作过的齐鲁大地之意。但不幸的是,刘思齐刚出生一个月,刘谦初就被军阀韩复榘杀害。后来,张文秋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1937年9月,张文秋带着女儿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担任延安抗属学校总务工作兼文化教员,八路军115师留守处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兼《生活星期刊》主编,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后方留守处主任、党总支书记,并与陈振亚组成了家庭。

1938年春节晚会,话剧《弃儿》演出很成功,特别是小主角演得惟妙惟肖,工作人员告诉毛主席,小主角是刘谦初烈士与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毛主席让人请来话剧团的负责人,郑重地说:“思齐是烈士的后代,我们都有责任好好培养她。”

张文秋与陈振亚组成家庭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叫少华,随母姓,后来改名为邵华。再后来,陈振亚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了,组织决定将其送到苏联医治,张文秋及刘思齐、邵华陪同前往。但他们途经新疆时,被国民党新疆督办盛世才扣留下来。

1941年,陈振亚在医院里被人下毒害死了。次年,盛世才公开与我党决裂,张文秋、刘思齐、邵华与新疆100多个中共党员一起,被抓进了监狱。11岁的刘思齐带着妹妹,与革命同志们一起在新疆的监狱内熬过了漫长的四年非人生活。

1946年,在组织的营救下,刘思齐与100多名同志回到了延安。而这时,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也刚从苏联回来,这一年,毛岸英24岁,刘思齐16岁,两人因为工作经常见面。毛主席对刘思齐十分喜欢,让毛岸英与她以“干兄弟”相称。

毛岸英8岁母亲遇害,在上海大同幼稚园念书时,由于党组织遭到敌人的破坏,他曾带着弟弟在上海街头流浪,几乎磨难去到苏联学习归来。 而刘思齐与毛岸英的经历十分相近,刚出生父亲就遇害,11岁进了监狱,于是两人有点惺惺相惜。

1948年,26岁的毛岸英与18岁的刘思齐在平山县西柏坡确立了恋爱关系。但当时毛岸英正忙于参加土改工作,他们约定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举行婚礼,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次年,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不久,毛岸英却在朝鲜战场为国捐躯。

1954年,为帮助刘思齐尽快走出生活的阴影,毛主席决定给她换一换环境,将她送去苏联莫斯科大学数理系深造。刘思齐去到苏联之后,经过时间的洗礼,情绪渐渐平复,尽管远隔万里,一直保持着与毛主席的书信联系,主席对她十分关心。

1959年,刘思齐生了一场大病。当时毛主席正参加庐山会议,主席了解情况后,抽空给刘思齐写信,问候她的身体康复情况,让她在条件许可时多做点运动,在比较空闲的时候多读点古典文学,既可以加深对 历史 的了解,又可以消除愁闷。

1961年秋,刘思齐学习结束,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科研部门从事翻译工作。而这时毛岸英离开她11年了,刘思齐也31岁了,仍然孑然一身。 毛主席给她写信,劝她早点下决心改嫁,重组家庭 。刘思齐收到毛主席的信后,总是沉默不语。

毛主席对刘思齐的终生幸福很着急,多次劝她改嫁,刘思齐就是不愿意。这时,刘思齐的妹妹邵华已经嫁给了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于是,毛主席让二儿媳邵华去开导姐姐刘思齐,花有重开日,人有再嫁时,不能一辈子永远地守着伤心往事。

毛主席也托人为刘思齐物色合适的人选,开国上将、时任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的刘震介绍了一个合适的对象,是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一起前往苏联红旗空军学院留学归来的杨茂之,是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副师级教员。

毛主席给张文秋写信,告诉她为刘思齐物色了一个对象,并把杨茂之的背景情况告诉她,征求张文秋的意见。张文秋对杨茂之很满意,也尽力撮合,刘思齐渐渐地对杨茂之产生了好感。1961年底,刘思齐向毛主席汇报,准备与杨茂之结婚。

毛主席看到刘思齐终于走出了毛岸英牺牲后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非常高兴,将自己亲笔书法,两首诗词——《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送给刘思齐以作纪念。结婚那天,毛泽东又让叶子龙送去300元钱作为陪嫁的礼金。

后来刘思齐在回首往事时说,当她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感觉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了绝境,不知如何面对,是毛主席对她特别的关爱,给她点点滴滴精神上的支持,让她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毛主席一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晚辈也是十分关怀与慈爱的。而毛主席劝儿媳改嫁,也说明主席的胸襟像大海一般的宽广。

刘思齐再婚后改名为刘松林,她和杨茂之养育了两男两女,大儿子取名为“小英”,就是纪念为国捐躯的毛岸英之意。刘思齐虽然改嫁了,但在毛主席的心里,刘思齐永远是他的儿媳,刘思齐经常到中南海看望慈祥的毛主席,并与长辈亲切交流。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非常想念为国牺牲的毛岸英,主席曾请求刘思齐应该抽空去看看埋骨朝鲜的毛岸英。而刘思齐虽然改嫁了,心里又何尝不是时常思念着这位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毛主席去世,刘思齐未能成行。

200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刘松林(刘思齐)率领代表团,前往朝鲜北方靠近鸭绿江的大榆洞缅怀 历史 ,这里是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司令部的第一个所在地,毛岸英就是在这里被美军轰炸机投下凝固汽油炸弹而壮烈牺牲。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一位76岁的老人,双手抚摸着毛岸英的雕塑,她是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 毛岸英长眠朝鲜已经50多年,再一次触动了这位老人尘封的心事。刘思齐站在墓前回首往昔,怎能不泪如雨下 。

2021/3/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60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