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齐现在还活着吗

刘思齐现在还活着吗,第1张

不在了

扩展资料:

思齐,1930年3月2日出生在湖北,毛岸英的妻子,刘谦初烈士和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与毛岸英的婚姻生活虽然不长,但他们两家却有着深厚的渊源。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是毛泽东的革命战友,

不仅刘思齐与毛岸英喜结连理,她的同母异父妹妹邵华与毛岸青后来也组建了家庭。

1946年,毛岸英秘密回到延安。不久,他遵照父亲的嘱咐,去乡村劳动。因胡宗南进犯延安,毛岸英才回到毛泽东身边。建国后,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支部副书记。1949年10月15日与刘思齐结婚。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参加志愿军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牺牲。同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儿子一样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要求去朝鲜前线。但是毛岸英对刘思齐说的却只是去执行任务。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毛岸英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可是自始至终,刘思齐一直蒙在鼓里,直到三年后,她才知道毛岸英当时出差去的地方是朝鲜,而岸英已经牺牲在了朝鲜战场。

后来刘松林请示毛岸英遗体如何处理,毛主席写的电文稿中引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诗句,表明了他胸怀天下,不徇私情的对儿子遗体的处理意见。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在毛泽东的同意下去苏联留学。1955年9月至1957年9月,刘思齐在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学习。

1961年秋天,她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某部从事翻译工作1962年2月,刘思齐与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结婚,生有两子两女,其中长子叫杨小英,是为怀念毛岸英起名的。后来,经过“文革”的曲折坎坷,刘思齐被分配到军科院工作,直至退休。

1951年1月,寒意凛冽。周恩来捏着一份电报,叹息道: “ 不要瞒了,总瞒着也不是办法,报告主席吧!”

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领命,拿着电报闷着头走进了办公室。毛主席正在沙发上休息,叶子龙小声地喊了一句“主席”,沉默着把电报纸交给他:

读完寥寥数语,毛主席的头埋得很深,他上牙紧紧咬着下唇,极力地压抑着痛苦。整整一天,他没有落泪,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沉默着,一根接着一根地吸烟。

他最心爱的长子,自小经历过数不清的离别与重逢。岸英离开他在上海流浪过,去苏联学习过,去农村锻炼过,唯独这一次,没能平平安安地回到他身边……

1922年,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当时的生活环境艰苦,他的父亲毛主席只有一件白衬衣,母亲杨开慧只有一件陈旧褪色的旗袍,连洗衣服都要计算好时间,不然临时要出门就会遇上没有衣服可穿的窘况。

生活的艰难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政局动荡,不到六岁的毛岸英跟随母亲和弟弟四处躲藏,辗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国民大革命失败,杨开慧又带着毛岸英回到家乡长沙隐蔽。

杨开慧的父亲是闻名三湘的学者,因而她也是有文化的女性。流亡的过程中,她不忘教儿子识字,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给小岸英开蒙教育。

长沙的反动派到处抓人,尽管杨开慧十分谨慎,还是被探听到了消息。军阀何健的下属闯进杨开慧家里,连同八岁的毛岸英和保姆一起捆走,关押在警备司令部,一关就是十多天。

周围的人一个个凶神恶煞,偶有笑脸也是用糖果哄骗着毛岸英说出父亲的下落。毛岸英听母亲的话紧咬牙关,一句话都没有说,可内心的恐惧却越来越浓厚。

这件事发生在1930年10月24日清晨,这一天,是毛岸英八周岁的生日。

岸青、杨开慧、岸英

这生日蒙上了血色,因为他眼见着五六个手持凶器的敌人审讯拷打着母亲,将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整整二十天。毛岸英听到的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杨开慧被敌人带走前,指着他对保姆说: “他们长大了,你们就会过好日子的。”

他眼见的事实却是,母亲被拖出了牢房,再也没有回来。

十多天后,得不到有用情报的敌人无可奈何地释放了毛岸英。他和弟弟被外祖母送去上海,送到叔叔毛泽民身边。他哭着求叔叔给他找爸爸,毛泽民看着痛哭的孩子,无奈地道: “你爸爸不在上海,他在离上海很远很远的地方。如果他来上海,会来看的。”

党中央决定让毛岸英进入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儿园学习,叔叔鼓励他: “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给妈妈报仇。” 毛岸英果真听话,不但自己乖巧懂事,还承担起兄长的担子,照顾弟弟岸青和岸龙。

安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党组织遭到叛徒顾顺章的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住进“红色牧师”董健吾家中,受董妻的照顾。

然而在生活条件恶化之后,董妻对毛岸英兄弟的态度也变坏了,甚至虐待打骂他们。三个孩子忍受不了,最后从董健吾的家中跑了出去。

九岁多的孩子,能做什么工作养活自己和弟弟?他们没有住的地方,毛岸英带着弟弟住进了法租界内的一个破庙里,白天带着岸青一起去卖报纸。他卖大报,弟弟卖小报,没人照顾的幼弟岸龙留在庙里,和一群小乞儿一起坐在稻草堆里。

毛岸英年纪小,不明白卖报的“潜规则”: 分片包干。他走到了别人抢占的卖报地,为此没少挨流氓报头的打。

为了在上海生活下去,他甚至去翻过垃圾堆,能吃的就吃掉,能卖的就卖掉。他还给黄包车夫推车,一次有两个铜板。冬天睡稻草堆,夏天睡门洞。某一天毛岸英回到“家”,也就是那个破庙里,却发现,生病的弟弟岸龙已经没有了呼吸。

苦日子在地下党重新找回兄弟俩的时候终于画上了句号。十四岁那年,毛岸英被送出国,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开始了苏联生活。

他从小受到母亲和外祖父的教导,连卖报期间都坚持查字典认字。受过苦难的孩子比同龄人更加成熟,他很快成为了少先队大队长,满十八岁后加入了共青团,成为支部书记。

中苏两党有过约定,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但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坚持要参战,之后进入军校学习,在获得中尉军衔后进入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46年1月,二十四岁的毛岸英带着斯大林送给他的手枪,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他离开上海十年了,他离开父亲十八年了。从五岁之后,毛岸英对父亲形象的记忆就成了画报和照片上的静止人物,而今阔别多年的父子即将重逢,两人都辗转难眠。

飞机从寒冷的莫斯科起飞,裹挟着滚滚烟尘降落在黄沙漫天的延安。毛主席拖着病体亲赴机场,看着高大 健康 的青年从舷梯上奔下,父子相拥,激动非常。

“你长得这么高了!”

“爸爸,爸爸,我多想你啊!”

一方是中国父亲特有的含蓄深沉的父爱言语,一方是苏化的青年直抒胸臆的热情表白。两人语言习惯迥异,可对亲人的思念都那样真诚。

毛主席给儿子取名“岸英”,希望他伟岸英俊,而现在站在他面前的青年同志,不正和他期望里的样子完美地重叠了吗?

尽管爱子心切,毛主席还是狠下心严格对待毛岸英。他教给毛岸英中国的礼节,让这位苏式的奔放青年尽快地磨合适应。毛岸英仅仅在家里吃了两天的饭,就被父亲赶去吃大灶饭。

“你在苏联住的是洋学堂,我们中国还有个学堂,这就是农业大学、劳动大学。 ” 父亲的一句话让毛岸英拿起了锄头,住到劳动大学学习开荒、种地、养骡子。

半年后,毛岸英回到家中,已经完全是一副中国农村小伙的打扮:头上是白毛巾扎的英雄结,身上穿着的是灰土布做成的汗衫,小麦色的皮肤晒得黝黑。毛主席心疼又欣慰地摸着毛岸英长满血茧的双手: “ 这就是你在劳动大学的毕业证书!”

毛岸英在农村锻炼完回来,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给恋人刘思齐的信中,他毫不避讳谈起自己的缺点。在和贫下中农接触的过程中,他甚至有了编纂一部民间谚语的中俄词典的想法,虽然最后没能实现,但也写了满满两本手记。

刘思齐是毛岸英的结发妻子,毛岸英刚回国的时候,她才十四岁。一开始毛岸英只是鼓励她多学习,打好文化基础,在日常的相处中,这份 情感 逐渐升温转变,两人成为了男女朋友。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举行了节俭的结婚仪式。周恩来夫妇、刘少奇夫妇、朱德夫妇等一众长辈都到场。

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对新婚夫妻是“裸结” :新房是 社会 部分配的宿舍,屋里的桌椅板凳都是向公家借的。他们的个人财产只有两床薄被子和一对枕套——没有枕芯,小两口把暂时不穿的衣服填在里面充作枕芯。

毛泽东对这位他看着长大的大儿媳是满意的,信中常亲切地唤她“思齐儿”或是“娃”。可是物质条件有限,百废待兴,主席送给小两口的新婚礼物只是一件青色的海军呢夹大衣。

“我也没有什么贵重礼品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岸英穿,夜里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毛主席的话愧疚中带着风趣,在场的人们都笑了起来。

婚后第二年,毛岸英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俄语翻译的身份跟随李克农访苏,而后下到基层,立决心要在北京机器总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

与此同时,一场牵涉甚广的战争正在无声的酝酿,山雨欲来。毛岸英观察到父亲休息的越来越少,整日眉头紧锁,神情一天比一天严峻。

他天天跟随彭德怀元帅出入,在消息中看到了鸭绿江边的惨状,明白了父亲忧心的原因,自己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1950年10月初,中国决定出兵朝鲜。毛岸英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奔赴战场。他交代完手上的工作,立刻动身向亲友告别。

他的妻子刘思齐彼时正在阑尾炎手术的恢复期,躺在北京医院的病房里。毛岸英问着妻子的恢复状况,心下愧疚:他刚刚出差回来没多久,又要离开。他不仅没能陪妻子做手术,还无法照顾她康复。

“又要到哪里去呀?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知道。明天,10月15日,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刘思齐嘴上埋怨着聚少离多的丈夫,实际上却是通情达理。她没有去探听国家大事和涉及党的机密内容,只是珍惜和丈夫为数不多的共度的时光。她看到毛岸英身上的钢笔漏水了,让丈夫回去拿她拿着一直舍不得用的派克笔换上。

毛岸英就带着这支寄托着妻子思念的钢笔,在他结婚周年纪念日当天跟随志愿军向朝鲜开拔。

鸭绿江边寂然,只有呼啸的风声和江水的呜咽声。毛岸英跟在彭德怀身后,时不时回望令他眷恋无比的祖国——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捍卫这片土地!

在志司,毛岸英的身份不是秘密,因而其他同志和他交往时总带着十分的拘谨,和他说话时站起来回答。

毛岸英无奈,主动打破了这种尴尬氛围:“ 我不是妖怪吧,大家为什么总躲着我?”“不用把我当外人看待,咱们多接触熟悉了,才不至于多年以后,把同一战壕的战友给忘了呢。”

他的肺腑之言破除了大家的拘束,从此他和同志们打成一片,亲密无间。

11月24日的晚上,毛岸英到机要处退电报,嘱咐大家提高警惕,最近敌机的轰炸很猖狂。次日,彭德怀的住处被炸毁,大家紧急转移。毛岸英在回指挥部取材料的过程中不幸遭到敌机轰炸,以身殉国。

讣告电报发回,无论是朝鲜战场还是国内的同志们都默默无语。毛岸英最后寄出的一封信成了绝笔,信中他嘱咐妻子照顾好残疾的弟弟,要时常去看望日渐年迈的父亲。

刘思齐直到毛岸英抵达朝鲜才知道他去抗美援朝,接到丈夫的死讯,这位新婚才满一年的女子当场痛哭失声。

而接到这份电报的毛泽东,在办公室内沉默了整整一天。香烟点了一根又一根,那缭绕的烟雾不断,仿佛是缠绕在他心头的丧子之痛。

“战争么,总有牺牲。”

失去爱子的老人喃喃自语着,呓语般: “ 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可是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

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在此之前,他已经因为战争失去了五位亲人。他的长子毛岸英,成为了第六位。

这位聪敏踏实的青年的人生,永远停留在了二十八岁。

刘思齐在抚摸岸英雕像

他五岁离开父亲,八岁失去母亲,九岁流浪上海,一流浪就是五年。幼弟病逝、二弟残疾,他身为少年长兄,带着岸青出国留学,背井离乡整整十年。

待到回到祖国,回到朝思暮想的父亲身边,又被严厉的毛主席赶去下乡, 新婚第一年,就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他少小离了父母,从不以领袖子女的身份行特殊化。漂泊的岁月里,他和无数青年人一样为了梦想和国家奋发图强,却没能在故土上老去,安享一段盛世华年。

憾之,叹之。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文|闻汐

1938年,一出名为《弃儿》的话剧在延安中央党校的礼堂里上演,舞台上,一个小小的人儿顶着寒风,凄凄奔走,嘴里不断地喊着妈妈的场景让当时坐于台下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深受感动。

这个小弃儿的扮演者就是当时年仅八岁的刘思齐(又改名刘松林)。

表演结束后,毛主席招手将小演员叫到了身边,一问之下,才知道,小姑娘是烈士刘谦初的遗孤,母亲是同为革命党人的张文秋女士。

当年,刘谦初和张文秋在进行革命工作时双双被捕,两人被捕时,刘思齐还在母亲张文秋的肚子里。

后来,刘谦初被敌人杀害,而张文秋被营救出狱后不到一个月,刘思齐就呱呱坠地,张文秋一边抚养刘思齐,一边继续着地下革命事业,而小思齐之所以能将《弃儿》演得入木三分,不仅因为她热爱唱歌跳舞,更因为年幼的她也曾经历过相似的遭遇。

“我做你干爸爸,你做我干女儿好吗?”

将烈士后代好好培养长大其实不仅仅是作为母亲张文秋的责任,也是中共党员们共同的责任!小思齐就这样成为了毛主席的干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的刘思齐还没有遇上毛岸英,1922年出生的毛岸英在1936年就被送往苏联学习,因此两人幼时并不曾见过。

而从1938年到1946年,刘思齐经历了继父陈振亚遇害,张文秋也再次被捕入狱,刘思齐也随母亲被关入监狱,这一次,她和母亲在监狱中度过了六年春秋。

1946年6月,在中共代表与国民党谈判及多方努力下,包括张文秋等在内的一百三十多位革命工作者被营救出狱,之后,他们在武装力量的护送下,再次抵达延安,阔别八年,毛主席再一次见到了干女儿刘思齐。

“明天到我家里来玩啊!”

如同多年前一样,作为干爸爸的毛主席再次热情邀请刘思齐到家里玩儿就是这一次的做客,刘思齐与毛岸英相遇了。

彼时,毛岸英是远赴苏联留学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而刘思齐是刚在狱中度过六年光阴的懵懂少女,但命运就是如此奇特,两人之间不仅没有沟通上的障碍,还相处的很融洽。

想起曾经许下的要好好照顾烈士遗孤的诺言,又看到眼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和自家儿子,毛主席忽然想起,刘思齐被关押了六年,六年来文化学习方面都已经被耽误了,于是,一翻沟通后,将刘思齐送到了大学就读中文系。

青春蒙昧之时,最易让年轻男女产生好感,毛岸英与刘思齐也是如此,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兄妹”之间的包容,更有些许还未被挑明的互生情愫。

但年长的男士觉得,少女尚且年幼,自己应该多多去帮助她,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对于刘思齐身上的一些缺点,毛岸英总是不避讳的指出,提醒刘思齐改正。

于情窦初开时遇见你大约就是刘思齐当时的写照,她对这位“大哥”心有爱慕,可任哪一个年轻的姑娘,大概都不会希望自己的缺点暴露于心慕对向的眼前,还总被其“教导”,于是,矛盾也就产生了……

“您儿子和您干女儿有个矛盾,能不能调和一下?”

“我与思齐的父亲在大革命时期就是无话不谈的同志,小辈之间有什么矛盾要解决,就让他们好好交交心吧!”

这是刘少奇与毛主席的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无关当局,无关战争,仅关于对后辈的关心,这场谈话让刘少奇知道,毛主席其实并不反对毛岸英与刘思齐两人相爱。

刘少奇私下里找了毛岸英,点破了年轻男女的那点心思,同时还教导毛岸英,既然喜欢人家,那么就要直说,好好和刘思齐谈一谈,否则,怕是两人只能如刘思齐赌气时说的那样——永远只能是“兄妹”关系!

“我想要和刘思齐同志结婚!”

这是和刘思齐确定关系后毛岸英向父亲提出的请求,但是这个请求被毛主席驳回了,理由有三:

其一,二人相处的时间还不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磨合,因为虽然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算流氓,但婚姻与恋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才开始恋爱就着急忙慌的步入婚姻殿堂,是不明智的决定;

其二,当时的毛岸英虽然已经25岁,但是刘思齐只有17岁,解放区的婚姻法规定,女性年满十八周岁才能结婚;

其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时局不稳,以胡宗南为首的国民党军队企图消灭陕北解放区,其中攻占延安更是胡宗南最为明确的目标,当时,延安是我党的“星火之地”,也是解放军的大后方,如果延安被占领,对于我党和解放军可谓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在毛主席看来,这时候提出与刘思齐成婚的毛岸英就是在“搞事情”,大环境如此恶劣,国尚且顾不过来,作为大好男儿的毛岸英怎么都不该耽误于儿女私情才是。

所以,毛主席表示:等战役结束了,腾出手来,再提你们小儿女结婚的事儿。

但是初识情滋味的年轻小伙子哪里等得住,此时的毛岸英与许多普通小伙子一样,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捧到心爱的姑娘跟前,任卿取予!

毛岸英认为,自己只是想让刘思齐做自己的妻子,让两人的关系更名正言顺,怎么就和时局政事扯上关系了?!于是,也不愿退让,坚持要求尽快与刘思齐结婚。

为人父母的,总是拗不过孩子!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普通人家,即便是伟岸的毛主席,也同样拗不过毛岸英的软磨硬泡,在毛岸英递交保证书并“装病”一场后,毛主席的态度最终还是软化了。

“你就网开一面,不要把岸英逼上绝路喽!”

这是了解过事情始末后的周恩来夫妇等人劝说毛主席的话,为了毛岸英,也为了战友们一句句的劝说,这位一生坚持原则并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毛主席最终还是无奈的为毛岸英开了“绿灯”。

但是,即便同意了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事,毛主席还是很坚定地拥护法律的权威,他要求毛岸英必须等到刘思齐年满十八周岁才能举办婚礼,对此,毛岸英也没有表示异议。

因为工作与种种原因,两人的婚事还没等来,就先等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终于腾出手来给儿子操持婚礼。

这时,毛岸英已经快年满二十七周岁,而刘思齐也早在半年多前,年满十八,10月15日,在长辈们的祝福下,两人迎来了新婚之礼。

“为岸英与思齐的幸福,也为你的 健康 干杯!”

这是毛主席在两人婚礼上对“亲家母”张文秋说的话,这时的毛主席退去了“***”的身份,仅仅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对一对新人和亲家母进行祝愿。

而嫁女的张文秋,似乎还未从女儿嫁人的恍惚中走出来,一时间,不知用什么话来同毛主席交谈,直至收到了周恩来的提醒,她才回过神来。

“谢谢您百忙中为孩子们的婚事操心,思齐年幼,不懂事,希望主席多加批评指教!”

婚礼过后,毛岸英与刘思齐过得相当甜密,新中国建立了,毛主席及中央领导班子开始更多的着手于新中国的建设,同样,为了祖国的建设,毛岸英也响应了“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号召, 成为了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部副书记。

当时,党中央对国家的发展规划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恢复生产, 1950年到1951年,国家预算中的军费支出需从占比43%降到30%,另外的70%国家预算将全部投入到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去。

而毛岸英也同样有着自己的人生计划,他原打算,在北京机器总厂干上几年,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但可惜的事,无论是国家的建设计划,还是毛岸英的人生计划都在1950年6月被彻底打破,当时,朝鲜爆发了南北内战,很快,美国也加入了这场原本属于朝鲜人民的内部战争。

当时美国不仅派遣远东军协助韩国作战,更派遣舰队驶入台湾海峡游弋,这一举动,不仅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更是阻碍了我国对台湾的解放计划。

于是,当年7月,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抗美援朝的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同年9月30日,周恩来发表了“不容忍外国侵略”的言论,10月1日,美国籍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隔空回应:

“在 历史 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麦克阿瑟的回应可谓相当嚣张,因为他不仅没有把中国的表态当一回事,更是暗搓搓的表示:我们不仅要攻占朝鲜,还会跨过鸭绿江……

美帝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这是国人知道麦克阿瑟讲话时的第一反应,于是,在10月8日,朝鲜求援的消息抵达时,党中央当即决定响应朝鲜求援,并紧张组织志愿部队。

“你要到哪里去?”

“有个地方叫朝鲜半岛,你知不知道?”

这是毛岸英与刘思齐的最后一次对话,对话中,毛岸英没有告诉刘思齐自己将以翻译与机要秘书的身份前往朝鲜,反而哄着刘思齐,说他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并且去的地方过于偏远,也许通信也会很困难。

年轻的刘思齐相信了,接受了毛岸英在自己阑尾炎住院期间、甚至是她们的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当天离开,也接受了毛岸英将去进行一趟她不知目的地,也不知归期的“出差”。

10月19日,彭德怀元帅率领着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毛岸英跟随在侧;

10月23日,志愿军部队抵达朝鲜战场;

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入朝第一场战役,初步稳定战局;

10月25日到11月25日,中国志愿军成为美国联合国军的主要轰炸目标,

11月25日清晨,美空军再次对中国志愿军总部进行突袭轰炸,当时毛岸英还在岗位上处理电报,当警卫员发觉情况不对时,强行将其拉入防空洞才躲过了这次轰炸。

轰炸过后,毛岸英与战友再次从防空洞回到作战室,继续电报处理工作,不曾想,这次美军轰炸机杀了个回马枪!

这次,美空军用了汽油弹,中国志愿军总部在还来不及反应之时便已经火光冲天,毛岸英在这场空袭中牺牲,遗体被烈火烧焦。

“主席……”

“战争嘛……总会有牺牲……”

毛岸英牺牲一个月后,机要秘书向毛主席递上简短的电报时欲言又止,甚至连声音都放得比平常更轻,但是,这份电报由彭德怀司令亲自拟发的战报却不得不交给毛主席,即便……站报上传回的是会让毛主席心痛的消息。

毛主席沉默地看完了战报,无论于国于家,毛主席对于这份电报只能表示接受,甚至,从接到毛岸英死讯到恢复成那个果敢的国家***,毛主席只给了自己三,四分钟的时间。

接受不代表不心痛,毛主席甚至用余生的时间来将丧子之痛埋在心底,这是何等压抑啊。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当彭德怀问毛主席,是否将毛岸英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时毛主席的批复,因为这一句批复,毛岸英与很多抗美援朝英烈一样,葬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思齐还年少,与岸英感情很深,岸英牺牲的消息就先瞒着她吧……”

这是继毛岸英遗体不归国之后毛主席的又一决定,周围的人包括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在内,都统一口径,未曾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刘思齐。

年轻的刘思齐也没有想过还算新婚的丈夫已经牺牲,只是不经意间总会想,什么时候才能收到丈夫的来信呢?

刘思齐这一等就是将近三年,这三年里,刘思齐谨记着毛岸英离开时的嘱托:

多去看望毛主席;一定要坚持完成学业;拜托岳母张文秋多看顾弟弟毛岸青。但是毛岸英的杳无音信和周围人的避而不谈终究还是让刘思齐发觉了不对。

“爸爸,我已经两年八个月又十八天没收到岸英的来信了……”

当刘思齐看到毛主席手里那张毛岸英身穿朝鲜志人民军服的照片时,刘思齐终于明白告别那日毛岸英为何会提起朝鲜,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会说通信不方便,因为,他去的是战场,战场上,更多的是国与天下,哪有那么多家长里短、儿女情长。

可是,朝鲜战争已经结束,志愿军也已经归国,毛岸英却没能再次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毛岸英牺牲在了朝鲜。

面对刘思齐悲伤的、甚至不忍询问的话,毛主席最终不忍心继续瞒着刘思齐,只能沉痛的告诉她:她的丈夫毛岸英在1950年11月25日就已经牺牲在了朝鲜战场。

为了宽慰刘思齐,毛主席还用自己与杨开慧生死两隔以及自己的弟妹等人也在革命过程中牺牲的事情对其进行劝导。

但于刘思齐而言,毛岸英是她的情窦初开,更是她的倾心以待,便是有那么多革命先驱的例子在前,也抹不平毛岸英牺牲对她带来的伤痛,因为她远没有那么坚强……

为了转移刘思齐的生活重心,毛主席选择将刘思齐送到了苏联留学,或许去苏联进修,将心神沉浸到学习中,刘思齐能够更快的熬过失去毛岸英带来的打击。

同时,也可以去看看毛岸英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地方,踏过毛岸英走过的路,刘思齐会更明白毛岸英的选择。

刘思齐在莫斯科大学的数学系进修两年后归国,这次回来,她的精神状态已经比刚知道毛岸英牺牲时好了很多。

1958年冬,中国赴朝鲜的最后一批志愿军也成功凯旋,毛主席也开始为这个年轻的长媳做打算,毕竟,1958年的刘思齐也不过是个27岁的女青年,芳华正好。

“思齐,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

听闻毛主席让自己再找一个丈夫的打算,刘思齐哭得很伤心,但是,她也知道,在忙于国家大事之余,毛主席还能抽空关心她的个人生活是多么难得。

可是……作为妻子,她没能陪伴毛岸英战斗是失职,没能见到毛岸英最后一面是失职,未曾给毛岸英的坟头添一抔黄土,上一柱清香更是失职,这样的自己,又何谈所谓改嫁呢?

“姐姐想要到朝鲜去,去给岸英哥哥扫墓,她说,若没能祭奠过岸英哥哥,她不愿改嫁……”

邵华将姐姐的心思告知毛主席,毛主席也才发觉,虽然时间过去八年,但是长媳的心中依然还有执念,其实毛主席本人又何尝不想亲赴朝鲜,去祭奠自己曾寄予厚望的长子呢?

可是,作为国家的***,他不能去,但是若刘思齐以个人的名义赴朝鲜扫墓却是没多大关系的,只不过,刘思齐得悄悄地去,不能惊动政界人物,也不能见报。

刘思齐只是想去给丈夫扫墓而已,对于毛主席“悄悄地”这个要求自然满口答应。

1959年春,在邵华陪同下的刘思齐低调地抵达了中国驻朝大使馆,又在大使馆的安排下,到达朝鲜桧仓郡,在那里,刘思齐见到了一个圆形的白色坟包,坟包里埋葬的就是她的丈夫毛岸英。

“我来看你了,代表父亲来看你来了,这么多年才来,我来晚了……”

抚摸着刻了毛岸英名字的那块墓碑,刘思齐痛哭失声,八年多了,她终于可以以一个妻子的身份来“看望”她的丈夫。

只是她的字字泣血,也只能在丈夫的墓前晕染出很小很小的一片水渍,并且,就如毛岸英会在记忆中渐渐被冲淡一样,这一小片泪渍也终究会蒸发。

1962年,这是毛岸英牺牲后的第十二个年头,十二年,子丑寅卯,中国的十二生肖跑了一个轮回,而刘思齐也在毛主席的牵线搭桥下,与曾在莫斯科留学时就见过的杨茂之成婚。

当时的杨茂之已经是中国空军学院的强击机教研室副师级教员,以当时中国的情况,说杨茂之是“国宝”也一点儿不为过。

“女儿,你要听劝,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

这是毛主席写给刘思齐的信,信中他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刘思齐再婚,不要因为沉湎于过去而耽误了未来,毕竟,年轻人的未来还很长。

刘思齐这一次听劝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刘思齐与杨茂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婚姻得到了毛主席的祝福。

并且,毛主席还提笔写了两幅字给两人作为纪念,还给刘思齐送去三百元人民币的“添妆”。

与杨茂之成婚后,刘思齐也认真经营起了新的人生,甚至为了与过去告别,她还给自己改名为刘松林,因为毛岸英牺牲的地方,处处苍松翠柏,而她,将带着毛岸英那一份儿,一起活下去。

此后,刘思齐被分配进了国家军科院工作,并安稳地工作到退休。

刘思齐一生中生育了四个孩子,孩子们的父亲是杨茂之,但为了怀念毛岸英,在丈夫杨茂之的应允下,她给长子取名杨小英。

此外,她还一直惦记着毛岸英当年的嘱托——多去看看父亲,所以,刘思齐在与杨茂之结婚后,不仅自己去看望毛主席,更会带上杨茂之。

后来,还会带上孩子们,她会让孩子们叫毛主席爷爷而不是外公,大概,这也是刘思齐这个曾经的长媳对毛主席丧子之痛的另一种抚慰。

“岸英,你不在了,我带着丈夫孩子,将你该给父亲的那份孝敬,一并做了,远在异国他乡,你且安息……”

大抵,这就是刘思齐当时的内心写照吧!

  刘思齐改嫁给了杨茂之。

  自从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为刘思齐的婚姻大事确实花了不少心思,托过不少人。

  1961年6月13日,毛泽东提笔给刘思齐写了一封家书:“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从以上主席给刘思齐的信件就可以看出主席操了多少的心。刘思齐在朝鲜看过毛岸英的意愿实现以后,在主席的介绍下认识了杨茂之,相互了解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刘思齐同意了。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的婚礼在北京南池子刘思齐的四合院中举行。

  附相关信息的链接:http://bookjrjcomcn/2013/07/12082015520238-cshtml

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在毛T泽T东的同意下去苏联留学。1955年9月至1957年9月,刘思齐在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学习。1961年秋天,她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某部从事翻译工作。1962年2月,刘思齐与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结婚。后来,经过“文T革”的曲折坎坷,刘思齐被分配到军科院工作,直至退休。他们养育了4个子女,皆学有所成。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1006htm#1

刘松林

编辑

刘思齐,1930年3月2日出生于湖北,毛岸英的妻子,刘谦初烈士和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与毛岸英的婚姻生活虽然不长,但他们两家却有着深厚的渊源。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是毛泽东的革命战友,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见到张文秋,知道她结婚才3天,就开玩笑说:如果你生了女儿,我们就要“对亲家”。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成了事实。不仅刘思齐与毛岸英喜结连理,她的同母异父妹妹邵华与毛岸青后来也组建了家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30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