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倒台后。为何伊拉克的人口反而增长了?一夫多妻起到作用?

萨达姆倒台后。为何伊拉克的人口反而增长了?一夫多妻起到作用?,第1张

首先想说的是萨达姆死了,但不等于伊拉克人民就没了国,更不等于他们没了家。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03年萨达姆下台时的人口为2564万人,萨达姆伏法那年的人口为2745万人,而到了2018年伊拉克人口为3843万人。

根据人口时钟提供的数据,伊拉克2019年最新数据——总人口为41826311人。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不由惊呼萨达姆死了,为什么伊拉克的人口长速怎么那么快呢?

当看到下表查到萨达姆在位时期(1979年-2003年)的伊拉克人数增长率和之后的对比时,却发现增长率最高的竟然2013年和2014年,都达到了345%了,而这个时候正是ISIL在伊拉克闹得正凶的时候。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能得出经济越发达人口增速就越快;也不能得出社会越安定,人口增速就越快。伊拉克人均GDP最高值不是一些答友所说的12000美元,而是103269美元(来自国家统计局网),萨达姆战败后其2004年人均GDP为1392美元。

萨达姆去世5年后也就是2011年以来,伊拉克的人口增长率,为何超过了萨达姆的任何时期呢?

第一、早婚。

伊拉克规定的结婚年龄为18周岁,但为了鼓励生育,伊拉克又进一步规定,在监护人的同意下,女孩子15岁就可以出嫁了。

而在2014年伊拉克议会批准了一项法律草案,该法律规定伊拉克女生9岁就可以出嫁了,并且必须承担做妻子的义务。

这项法律很有伊朗之风,遭到了一些民众的强烈反对。

第二、多妻。

伊拉克是有钱男人的天堂,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娶四个夫人。其实伊拉克允许男人多妻的目的也是为了多子。

不过,现在多妻对贫穷的伊拉克男人是灾难。因为伊拉克的女人只占498%,这就意味着有一些男人娶不到妻子。

第三、多子。

多妻的目的也是为了多子,而多子加上之前的早婚和多妻,也为让一些努力拼搏奋斗的伊拉克老男人找到不是老伴,而是小伙伴。

在伊拉克只要你想生,生多少也没人管你,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一般在伊拉克都能生个五六个,尤其是那些个重男轻女的伊拉克男人,他们往往会不生出男孩就不停地生。

这样反而对于男女失衡有很好的纠正,伊拉克官方对于执着要男孩的家庭还是很欢迎的。

第四、抗敌。

ISIL的肆虐,库尔德的闹腾,对于伊拉克也是一种挑战,加上战后的伊拉克经济复苏,这种“多子多福”的思想也就变成了行动。

孩子多了,家里人也允许他去当兵,如果就是独生子,那就不会同意了,怕断了香火。

此外,人口暴增的原因,也跟伊拉克的生活水平上升有关,寿命提高了,自然人就越来越显得多了。

白晓保,染过黄毛,揍过老师,当过混子,呆过夜场,给好莱坞超级巨星当过保镖,为了百万报酬跑去伊拉克战场出生入死四年。这经历放到普通人身上也算是传奇了。他说,活着是一种奢侈。究竟怎样一个人才能拥有如此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他的现状又如何呢?

陕西小伙为100万报酬

白晓保的祖籍是陕西醎阳,他还有一个相差两岁的弟弟。童年时期,白晓保和弟弟也即是我们都熟悉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白晓保和弟弟则由爷爷奶奶照顾。和父母的长期分离,让白晓保的性格敏感、自卑,感觉身边的同学看不起他。为了让大家对自己刮目相看,他开始用逃课,跟老师做对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混到初中,白晓保已经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小地痞,在学校,女同学见到他都要绕道走。

后来白晓保带着一身伤痕只身到北京闯荡。在一个大爷的引荐下,他当了一位保安,一个月有三千左右的收入。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同事,其中一个同事看他体格好,身手也很厉害,告诉他到伊拉克当雇佣兵挣得多,一个月两三万。

2012年,白晓保踏上了去伊拉克的飞机,想到国外去感受不同的地域风情和享受高额的工资。刚到伊拉克的时候,白晓保和大家一起从事安保工作,相对比较安全轻松,只是工资没有之前说的那么多。

跑到伊拉克当保安

4个月之后,白晓保听说到库尔德聚居区的北部地区,那里因为局势还非常混乱,所以给出的工资高很多,加上各项福利,白晓保的年收入达到100万。只是,这里外出执勤的任务比原来安保的工作危险很多。2016年,在伊拉克当了4年雇佣兵的白晓保,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时此刻,他不敢回忆在伊拉克的日日夜夜,自己一同前去的有六个人,却没有全部回来。

在伊拉克的时候,他时刻都在思念自己国家,为了100万的年薪,他付出的代价太大,每一天都像是和死神擦肩而过。在伊拉克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敢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怕自己会在睡梦中被人干掉,他像一头机警的狮子,为了活命,随时都准备迎战。

被“雇佣”期间,他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在非洲的雇佣兵,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在睡梦中意识不清醒的状态下,开枪打死了同宿舍的另外三名战友。他终于体会到了把命提在别人手里的恐惧,所以,在伊拉克当雇佣兵4年之后,他提出了回国的申请。

今已回国创办公司

在伊拉克当雇佣兵的经历带给了白晓保难以磨灭的伤痛和巨额回报。在自己女朋友的建议下,回国之后,白晓保注册了一家安保公司。经历了太多血雨腥风的日子,他已经不是当年鲁莽的少年,他渴望安定的生活。有时间和父母吃一顿饭,和女朋友逛逛街。

随着自己安保公司的壮大,他还接受泰国方面的邀请,成立了中泰企业协会,加深了两国的交流。白晓保在采访中曾经说到,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生在中国,一个和平祥和的国家里,在伊拉克的4年,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谈到伊拉克这个国家,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是混乱,战争和破败。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人们觉得战争的影响似乎不曾消散,实际上这个国家现在和当初战争结束时比也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但这次我们不聊伊拉克这些年的发展变化,而是要聊一个他们国家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美女,也是我们这次的主题。

因为人种和基因的关系,伊拉克这个国家的女性五官立体,身材高挑,一双大眼睛有神又漂亮,是实打实的美女。

看到这可能会有朋友奇怪,要说美女我们国家也有啊,而且我们国家的美女还美得极具特点,各不相同。

南方温婉,北方秀丽,还有带着异域风情的少数民族美女们。咱们国家有这么多美女,伊拉克的女性有什么不同呢?

单从美这一点来说,伊拉克他们国家的女性确实没有什么不同。但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国男女比例有些略微失调,有3000多万男性可能难觅配偶。

因此在这种局面下,如果我国这部分男性能和一部分他们国家的女性喜结连理,这样既能解决我国一部分男性的婚姻问题,也能引进一部分伊拉克美女。

想想也不失为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那么我国男性可以娶到伊拉克的女性吗?其实也是可以的,目前已经有这样的例子了。但男同胞们不要着急,如果想要娶一位伊拉克女性,有些事情是需要事前了解一下的。

1伊拉克女性贤淑明理,婚后是丈夫的贤内助

伊拉克女性十分贤淑,在物质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生活中也十分持家。一般婚后不会再去工作,而是在家安心相夫教子。

并且根据之前的调查来看,因为在战后我们国家为伊拉克恢复建设提供了援助,加上中国男性踏实肯干,关怀贴心等性格特点,她们对中国男性还有一些好感。

从这个层面来说各位男同胞还是有点优势的。不过,要想顺利博得美人芳心,还是有些问题需要去克服的。

2想要和伊拉克女性共同生活,就要学习阿拉伯语并尊重她们的信仰

婚姻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也是构筑婚姻和谐的重要前提。那么既然要沟通,肯定就要学习伊拉克的语言。

她们国家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因此,为了日常交流的通畅,熟练掌握阿拉伯语极为必要。

其次,除去语言外,第二个问题就是宗教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伊拉克的女性几乎都有宗教信仰,信伊斯兰教。

并且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信仰伊斯兰教。换句话说,就算你不想做伊斯兰教的教徒,也要在言行上尊重她的信仰。

3和伊拉克女性结婚前,男方家属要正式上门提亲并出一笔彩礼

如果你成功牵手了一位伊拉克美女,并且对方表示愿意嫁给你,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商议婚事了。

按照伊拉克的风俗,提亲时男方家庭里的女性亲属出面,而女方不管是否答应婚事,都要热情招待男方家人。

如果女方同意婚事,接下来就是商讨彩礼,订婚,最后举行盛大的婚礼。

在这里特别提一下彩礼,在伊拉克,商议彩礼的环节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一般女方家长会说一个较高的数字,男方还价,最后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数字。这笔钱不是太固定,但相比国内还是低一些的。

4总结

总结一下,想娶一位伊拉克美女做妻子的话,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了解她们的语言和习俗,并且尊重她们的宗教信仰,还要能承担相应的彩礼。

看起来的确是有些麻烦,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想娶一位异国美女回家,总会有麻烦的地方。

目前我国也有一些在伊拉克的外企,在这些外企中工作的男同胞们如果有实力和想法的话,其实也可以试着接触一下伊拉克女性。

而且虽然上面说的各方面条件都挺重要,但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有时候还得看缘分不是吗?最后,希望这些有想法和能力的朋友求爱顺利,早日觅得心上人。

新娘要8800元下车钱,我觉得每一个地方的习俗没有好与坏对与错的区分,关键是新娘或新朗要掌握好一个尺度,在结婚的当天是喜庆的日子要冷静地处理好事情。

我们国家新娘和新朗在结婚的时候各个民族,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作为一个习俗,出发点是好的,没有对与错的区别。比如闹洞房,本来是图个高兴,在花烛夜的时候亲戚老表年轻人快乐一下,说些文雅的话启发和引导新娘和新朗,但现在的年轻人,无限的夸张和扩大,搞的是下流低庸俗,已经失去习俗本本的意义。还有的地方彩礼,本来是双方父母为孩子结婚准备的份子钱,而现在互相的攀比,你要十万,我要二十万,搞得像买女儿一样,把彩礼钱作为养老钱,不根据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有的家庭为了结一次婚而借钱,给婚后生活带来了隐患。还有的协商不好,出现分手的情况。

本来结婚是新娘和新朗最开心和最快乐的日子。根据本地的风俗要下车钱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但新娘要有一个度,要根据新朗家的实际情况,根据新朗的承受能力。作为结婚的双方父母或子女,不管什么钱,不管有多少的红包,都要事先进行沟通,不要到结婚的当天才来给男方或女方一个下马威,大家都不好下台。我们这儿结婚之前,男女双方的家庭都要在一起商量,要经过什么程序,准备几辆婚车,婚车双方谁出钱,出多少钱,准备多少个红包,有那些人要红包,至于下车钱,可多可少,如果男方家庭经济条件好,愿意给多少都行,88元行,888元也行。不要为了面子而失去了自己的里子,造成了双方的不快。作为结婚的双方,都是情投意合才可能结婚,如果事先沟通没有说不好的。

入乡随俗,地方的的习俗我们肯定要的。就是外国人嫁到中国人,都会遵守那个地方的习俗,才会被那个地方的人所接受和尊重。没有习俗规定了红包必须要给多少钱,也没有那个习俗规定了下车钱必须是多少。作为新娘和新朗都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说是成年人,遇到问题都应该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作为男方为了结婚都出了一大笔彩礼钱,并且说好了彩礼钱用于一部分嫁妆,而女方没有按约定办,新朗在事先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拒绝给8800元钱,并且说不结婚就算了。这可是你们的结婚的日子。

可能新朗没有准备这么多钱,可能他的承受能力也只是880元钱,也可能新朗觉得结婚花了那么多钱,不应该再出那么多的下车钱,但我也觉得新朗也不够大度和冷静,在结婚的日子,一切以结婚喜庆为重,想一下,那怕给了一万二钱,给的钱还是你妻子的,你们是夫妻,妻子的钱还不是你们一家的,只不地是周转一下。可你给了新娘的多大面子,给结婚带来了多大的喜庆和回味,结婚的新娘和新朗一闹,如何收场。如何让以后的日子过好,说不定今天结婚,明天就会离婚,想想看,值吗?

2004年1月7日,我去拜访战后首批返回巴格达的中国商人陈先生。从我住的曼苏尔区到陈先生所在的商业大街,大约40分钟的车程,这也是我首次有机会穿越巴格达主要市区,看一看这座战云阴影下的城市,对伊拉克战后生活做匆匆的一瞥。

 “堵城”

 蓝天、白云,高大的椰枣树,在雨水中被唤醒的格外鲜绿的青草,中东地区的冬季是最美丽的季节,巴格达也不例外。马路宽阔,但明显破旧,路上跑的车也大多破烂不堪,有的像是从垃圾场捡回来的。

 我们路过一个很大的加油站。由于战争对电力、炼油能力的破坏非常严重,加上对抗双方对输油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以石油著称的伊拉克竟闹起了严重的油荒。市区各个加油站都是限量供应,加油经常要排几个小时的队。这样,油贩就应运而生,并且很快形成了黑市。在巴格达,如果问起汽油的价格,他们首先回答的大半是黑市的价格,因为所谓的平价油实际上是很难加到的。

 在加油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队美国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同事说,一般看到这么严密的保卫架势,就知道可能是一个加油站。美国的军车停在公路边上,当地的汽车在一旁往来穿梭,似乎各不相扰,显然人们已经有些习惯了这种占领下的街头一景。

 我拿出相机,拎着枪转来转去的当地伊拉克警察立即摆起姿势,示意我给他们照相。他们都喜欢照相,连街头卖大饼的青年人看到我拿出相机,也用手势要求我给他们拍合影。正要按下快门,路边又会跑出一个人加入到合影行列。就连在街头各个店铺伸手讨要零花钱的流浪汉,看到我在拍照,也会大度地配合。

 但是美国大兵很快阻止了我的拍照。他们并不像我所习惯的以色列士兵那样,看到有人接近就如临大敌,而是继续聚拢一堆,一边继续他们的聊天,一边似乎很不经意地告诉我,“不要拍照,这里是军事禁区”。

 一进入商业区,人流和车流都明显多了起来。同事告诉我,战前伊拉克经历了连续13年的全面封锁制裁,物资极度短缺。战后百废待兴,各种物资进入都没有关税。在巴格达,光汽车一下子就增加了20万辆。到了商业区,我发现各种标牌的电器商店最为醒目。这些商店店面不大,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装修,但是人来人往,很热闹。

 同事说,这里现在卖的就是电视机和卫星天线。以前在萨达姆时代,人们是没有机会用卫星电视收看外国节目的。在10多年的国际制裁期间,伊拉克也买不到电视机,电视节目只有官办的三四个频道。现在一下子开了禁,多年积累的市场需求一下子爆发起来,所以每天都能看到整车整车的电视机运来又很快被分别拉走。

 由于萨达姆期间多年没有修缮道路,所以市区塞车很厉害,有人说整个巴格达现在成了一个“堵城”。在个别路口偶尔也能看到交警。由于还来不及统一着装,他们有的还穿着萨达姆时代的老旧制服,有的干脆什么制服也不穿,踩着拖鞋、拎着一把长枪往路口一站,车辆就得听他指挥。

 车流中穿梭着不少报贩,他们抱着好几份不同的阿拉伯文报纸,站在每一辆汽车的窗前叫卖,但是生意似乎并不好。伊拉克战后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新报纸诞生,都标榜自己独立的新闻理念,但是最重要的舆论工具,其实仍然控制在美国人手里。尽管电视机热销,但当地的电视台却只有一个频道,就是美国人办的伊拉克电视台。当地惟一的一份英文报纸,高层我中英国人占了一半。

 在巴格达开车

 战后的伊拉克百废待兴,原来的警察和政府机构都解散了,新的还不能立即有效地运转起来,所以不但目前到伊拉克不用签证,没有关税,就连水电费也没有人收,开车更是不用驾照,所以如果要开车上路的话,我的中国和以色列驾照也无须更换。我问小李如果出了事故怎么处理,他回答说,当然绝大部分都是私了,谁厉害谁就占些便宜。不过伊拉克人开车虽然粗鲁,处理事故时却也还讲些道理,基本的行车秩序还能勉强维持。

 既然这样,我顿时有个念头,想尝尝在巴格达街头开车的滋味。但是一上路,这辆老爷车的左后视镜就被颠得挪了位置,行车变道的时候很不方便。另外当地人开车基本上没有交通规则可言,明明我先进的环岛,但是别的直行车就是不让,我每过一个路口都要小心翼翼地费半天劲。幸亏在几个主要路口有一些警察在指挥交通,要不然我怀疑所有的车像行人那样挤来挤去,整个城市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看到我一上车就找安全带的样子,阿德南笑着说:“你这样开车别人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这里人开车很少有人用这个玩意儿。”我想起摄影记者黄敬文告诉我的一件事:昨天他和夏南去采访联军释放囚犯。在开车猛追运载囚犯的卡车时,前面一辆全速行驶的汽车忽然一个急刹车停下来,正在一边开车一边抽烟的夏南吓了一跳,幸亏他训练有素,两辆车擦肩而过。后来一看,原来前面车急刹车的原因是在路边看到了熟人,要停车和熟人说两句话。

 我们都不禁连连摇头。

 阿德南说,他刚学开车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在巴格达开车就像玩过关斩将的电子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埋伏着什么样的危险。正说着,前面出现了一个大坑,我急忙绕行,但汽车还是重重地颠簸了一下。阿德南对我开玩笑说,如果是在玩电子游戏,你的“一条命”已经没有了。我笑笑,欣赏地望着这个看起来粗粗的伊拉克汉子,他对电子游戏的玩法竟然也如此熟谙!

 在一个车少的地方,我赶紧靠边停下来对阿德南说:“还是你来吧,我还真玩不了这个游戏。”

 中国使馆,伊拉克穷人的家

 失业、贫穷,这些无疑都是战争的后遗症。但是给我震撼的,是我刚刚在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看到的景象。

 我从散发着异味的便门走进使馆,迎面碰到一个衣着破旧但面容很年轻的当地伊拉克姑娘。我问这是什么人,他们告诉我是住在中国使馆的一家人中的儿媳妇。我吃惊地问:这是一户什么样的人家,怎么竟然能居住在中国使馆?穆哈默德告诉我说,他们是无家可归的人,听人说这里有个使馆的房子空着,就在混乱中强行占领了使馆的门房,把这里当做他们临时的家。

 这户人家姓哈穆森,有10口人,除了父母外,还有4个男孩、3个女孩和一个儿媳妇。我看到除了一个10多岁的男孩和他的嫂子外,其他人都外出打工或者溜达去了。除了父亲晚上要给别人值夜守更外,一家9口晚上都住在中国使馆的门房里抵御寒风。他们在2003年4月美军刚刚占领巴格达后就搬进来了。那个叫伊娜斯的姑娘说,和惨遭洗掠的中国使馆一样,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丈夫一家过去租住别人的住户,后来战争打响,房东就把房子卖了跑到了国外,他们无处可去,就搬进了已经人去楼空的中国大使馆。

 已经为新华社工作多年的夏南告诉我,伊拉克战后房租上涨,加上萨达姆倒台后前警察机构和军队被全部解散,失业率超过了50%,成千上万名像哈穆森一家一样住不起房子的人于是就在战争造成的权力真空和混乱中,占领了从伊拉克前部委大楼到前伊拉克军队营房等所有暂时没有人管理的房子,清理这些住户已经成为新政府最为头疼的难题之一。

 伊娜斯介绍说,他们一对夫妇住在一个狭小的储物间里,其他人住在门房的另外一个小屋,门房的过道就成了一家人的厨房。我看到在储物间里堆满了破旧的棉被和毯子,他们就靠这些东西铺在地上过夜。厨房里有一口小锅和一堆油乎乎的厨具,另外一个小屋里摆着一个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破沙发,点了一盏碗口大小的煤油炉取暖,屋里烟气熏人。

 令我吃惊的是,这家临时居民的儿媳妇伊娜斯竟然就是在中国使馆成的亲,而且现在已经身怀六甲,如果到夏天还没有其他合适的住处,她就打算把孩子也生在中国使馆。

 夏南详细询问了情况后告诉我说,2003年7月,因为家里太穷,伊娜斯的父亲为了减少吃饭的人口,就威胁女儿说,如果不马上结婚,就把22岁的她嫁给一个她并不认识的人。于是伊娜斯就和现在的丈夫、23岁的史哈夫匆匆结婚了。他们的婚礼是2003年7月15日在中国使馆内的空地上举行的。婚礼进行时,负责保卫这里的警察鸣枪表示祝贺。

 伊拉克“粮票”

 按照计划,我和阿德南、贾迈勒去供应卡换领中心。这是伊拉克遭受国际制裁后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从卖石油的钱里划拨专款,购买米面油茶糖等生活物资按人头免费发放给人民,发放的凭证就是供应卡。它有点像中国的粮票,但是必须根据人口变动情况一年一换。

 我们去的第一个供应卡领换中心设在一个幼儿园里。我看到在这个遭受战乱的国家,连幼儿园墙上贴着的图画,也有好几辆坦克,武器是这个国家最常见也最喜欢画的东西之一。

 第二个供给卡换领中心在一个青年活动中心内。偌大的足球场早已弃之不用,成为寸草不生的泥泞不平的废地。贾迈勒说他原来经常来玩,但现在人们好像已经忘记生活中还有休闲和户外活动这样的内容了。排队的人很多,窄小的窗口里挤满了脑袋。这些简陋的票证盖章签字后,就成为有价证券,可以在作为政府发放物品代理的街道店铺老板那里交付象征性费用(相当于每人几块钱人民币)后,领取若干公斤的面粉、糖、茶、油乃至婴儿奶粉等生活必需品。

 这个供应卡中心的经理告诉我们,伊拉克现在70%以上的人依然把供应卡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一制度是1990年伊拉克遭受制裁后开始实行的,后来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换来的食品都是通过这一福利体系发放的,这一制度对稳定伊拉克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联军占领伊拉克后,也不敢轻易改动这一制度。尽管几次有改的风声,结果都因为反对声音过于强烈和没有合适的替代计划而作罢。

 这个经理已经在这里干了10多年,每月有130美元工资,这在伊拉克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还是不够养家,也必须依靠供给卡,一家人的生计才能维持。他说,他每月从供给卡得到的食品大概可以够20天左右的生活,其余的就得依靠这点工资过活。最近又听到要取消供给卡的传言,他和邻居们都很生气。但是他说,他对这一制度也有意见,主要是供应的东西质量太差,没有选择余地。

 在巴格达看“**”

 下一站就是要找一个大的电,这是当地人文化生活的一个窗口。这并不难,阿德南把车拐上当地一条繁华的大街,说巴格达总共10来个电,有6个都在这条以一位伊拉克皇室时代内阁总理名字命名的西亚杜大街上。但是的生意显然也不好做,我们路过的几个电中只有一家叫“明星”的还开着门,的门厅聚集着不少年轻人,似乎生意都让这家做了。

 门厅的橱窗里贴满了海报,大多是衣着暴露的性感影片,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围在橱窗前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哄笑打闹。

 我和卖票窗口的老头聊起来。他衣着破旧,表情冷漠,说话也不多。他告诉我,这里主要放映一些“不好的影片”,偶尔也放放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生活片,美国的大片肯定会有观众,但是播放权买不起。他说,战前政府对放什么影片、不能放什么影片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那个时候播放这些色情影片,肯定会被关进监狱,但现在做什么都没有人管。他自己虽然也很厌恶这些“坏**”,但这是他的工作,不卖票他就得失业,一家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目前他一个月的工资大概相当于80美元。

 我们花3000个伊拉克第纳尔(2个多美元)买了3张票,想进去看看到底观众有多少、都是些什么人。这时候的经理走过来,要检查我们随身带的包,并要求我们把无线步话机关掉。这是一个目光有些凶狠、一脸横肉的家伙。他说,现在这个电播放色情影片出了名,观众很多,为了维护传统的道德风尚,一些比较极端的什叶派穆斯林已经把他们列入袭击的对象,经常来这里骚扰观众,打砸设备,所以他对所有可疑的人都要进行检查。

 里非常黑,空气污浊,脚下都是果皮纸屑等杂物。一个瘦瘦的年轻人跟过来用手电筒给我们找了几个坐位,是在大厅的一个角落里,这样正好符合我们的心意,一是可以随时方便地离开,二是万一碰到极端教徒的袭击也多些安全的保证。很快我的眼睛就适应了这里的光线,这才看清原来200多个坐位已经几乎满员,放映大厅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屏幕很小,不像是在放**,倒像是播放屏幕投影的录像。色情之声在空中飘荡着,没有任何情节的性交镜头乏味地换来换去,但观众竟然还都聚精会神,默默注视着屏幕,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看起来非常滑稽。

 我对在场的观众略做观察,发现他们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没有一位是女士。我又发现,所谓的**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而是从色情电视频道录下来的质量粗糙的录像带。目前巴格达街头最畅销的东西之一就是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那里有很多免费收视的色情频道。这些廉价的东西录制下来,就成为一个战后文明古国的年轻人的业余文化活动,成为年轻一代成长的文化环境的重要一部分。

 打下过美国飞机的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也许是这个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城市目前最繁荣的行业了。很多人失了业找不到工作,就开着新旧不一、各式各样的汽车干起了出租。在大街边一站,很快就有人在你身边停车,探出脑袋来问你要不要乘车。车费并不贵,没有起步价的说法,当然也没有计价器。

 一上车夏南就有新发现。他指着旁边一辆看起来还不错的车对我说,你看这个车少了什么?我一看,汽车的前保险杠不见了。夏南告诉我,这就是前几天他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说是政府机构的汽车为了防盗,要求司机一律要把汽车的某些部件拆下来,把一辆好车弄成破车的样子,以避免因车况相对较好而被盗贼惦记上。

 一路上,夏南不断告诉我哪个车的哪个部件被拆下来了,看来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临时新政府已经开始运作了,起码这一指令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路上我还看到一辆满载乘客的小汽车,汽车倒并不太旧,但坐的人太多,有一个小伙子不得不把身子从右后侧的车窗里伸出来,还有一个10来岁的男孩干脆就坐在后备箱里,后备箱的车盖在他头顶一晃一晃地。就是这样一辆后备箱高高翘起、后座里有人被挤得不得不把大半个身子探出车窗的汽车,竟然也能开得飞快,在车流中左突右冲,让我不禁对司机的车技和乘客的胆量惊叹不已。

 在刚刚被战争夺取近万名无辜平民生命的伊拉克,在一个已经在过去20年里经历了三次大战的国家,人们的生命意识已经被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巴格达街头已经有了很多警察,但是没有人对这一近似“死亡游戏”的乘车方式说“不”。

 我们无意中碰到的这个出租车司机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和他攀谈,他先是告诉我们挣不着什么钱,因为安全局势不好,天一黑人们就不敢出门,人们在战后基本上连原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夜生活也取消了,晚上他早早地就得收车。加上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道路系统多年没有改善,白天到处都堵车,挣点钱很不容易。

 后来才知道,他原来在本次战争期间还是驻守在巴格达的一个防空部队的士兵。他说,战争初期他们还曾打下两架美军飞机,但是后来军心不稳,传说上面和美军有交易,很多人都开了小差。他说,开战一周后,他的上司还命令他说,“如果看到有人开溜就就地枪毙”。但是很快,这位上司就让司机开车送他到一个地方,然后对司机说:“我就不回部队了,如果你不想当替死鬼的话,现在就回家逃命去吧。”这样他也没有回部队,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轻易地拿下了巴格达。

 他说,如果萨达姆不是这样不得人心,如果萨达姆军队高层始终与全体将士生死与共,他相信美国人在伊拉克战场抗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地撤走。他说,当时他们的武器弹药都很充足,士兵总数比美国人多,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士气,才导致一败涂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71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