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谈婚论嫁》:婚姻这件事,简单又复杂,丰富又高级

纪录片《谈婚论嫁》:婚姻这件事,简单又复杂,丰富又高级,第1张

知乎上有个问题: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有个高赞的回答:

“结婚是为了一个相爱相知相伴的人,在生活中能给你勇气,遇到事能有个人商量,在生活累的时候彼此相互安慰鼓励,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有个温暖的拥抱。”

婚姻是人生的重大主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生的时间来解读。

《谈婚论嫁》是国内首部80后情感纪录片,15对主人公跟踪拍摄,100对夫妻真情访谈,425天生活真实记录。

这部纪录片全片共5集,每集24分钟,从剩女相亲到裸婚闪婚,从异地长跑到跨国网恋,从走上红毯到生死相依……

从他们的故事,我明白了婚姻这件事,简单又复杂,丰富又高级,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品味。

01 单身的本质,是不愿将就

纪录片的第一集主要拍摄了3个大龄剩女单身与相亲的故事。

鸿莲,一位外企的总监,今年31岁,目前单身。她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身边不乏追求者,但都没有一个让她动心的。

她19岁就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打工。下班做家教,周六周日做导游,春节不回家,在她多年的打拼下,终于在北京有了一席之地。

鸿莲参加了很多场北京婚恋网站的相亲活动,但都没有遇到合适或者满意的,一直单着。

她想找的对象,不要求有多有钱,但两人要相爱,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抛弃她。

她在6年前被骗婚骗钱,心里非常没有安全感,不会再轻易地相信一个男人的话,更看重的是对方的行动。

她想要爱情,不希望随随便便找个人过日子,但她又不敢相信爱情了,觉得合适就好。

片中的第二个主人公叫余燕,32岁,是一名摔跤运动员,体型较胖,个头不高。

她曾经参加过相亲节目《非常勿扰》,并在节目中与一个男嘉宾牵手成功,但节目煽情的感动场面,并没有能转化为日常生活,没过多久,她又回归到原来的单身生活。

她对自己的体型有些介意,但又希望对方不介意自己胖,她认为“我瘦下来,找到的对象不是真爱;我瘦不下来,找到的对象就是真爱。”

余燕也相过很多次亲,她找对象的标准是“个子比她高,最好是兵哥哥,不喜欢戴耳钉,纹身……”

父母对未来的女婿也并没有那么多要求,主要是性格好,人善良就行。

第三位主人公叫孙旸,36岁,黑龙江的女博士,现在是大学教师。

她对自我要求较高,注重生活的细节,讲究品味,重视仪表,衣服、鞋子、首饰都要精心搭配。

孙旸也想过许多次亲,但都没有遇到合适的,年龄越大,就越看淡了,她分析“阻碍我找到另一半的人是我自己,要求越来越高。”

她找另一半的标准,是能驾驭她,要事业有成,要有一定的见识,要有广博的胸怀。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这样的人,所以孙旸宁愿高质量地单着,也不愿意随便找一个人。

……

从这些主人公的故事中,不难看出,单身人士单身是有原因的,本质上就是不愿意将就。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不如独自快乐,过好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单身人士也渴望拥有甜甜的爱情,也希望能找到心中的ta,但现实往往给他们重锤,让他们不敢再相信爱情。

就像李宗盛的那首《晚婚》中唱的: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

02 爱情的真谛,就是战胜重重困难

《我要我们在一起》和《漂洋过海来看你》这两集,主要拍摄了阻碍6对情侣相爱遇到的问题。

俞彧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二胡演员,男友喜明是她们艺术团的音乐指导,两人是同事,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

俞彧有白化病,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因为担心这种病会遗传给下一代,他们俩的爱情遭到男友父母的反对。

为了让两个人的爱情走下去,男友喜明一方面安抚俞彧,表明跟她走下去的决心。

另一方面,为了打消父母的担忧,跟女友去做医学鉴定,让父母知道女友的白化病并不会遗传。

在喜明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父母终于接受了俞彧,几个人和谐相处,两人并打算结婚。

杨洲因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双腿残疾,他通过网络平台,认识了同样双腿不便的云南姑娘徐艳。

徐艳结过一次婚,并带着一个女儿,没有稳定的工作来源。

因为杨洲双腿残疾,再加上一个残疾的儿媳,杨洲的父母原本是不同意的,觉得他们两人在一起,只会让生活更难。

但耐不住儿子的苦苦哀求,更受不了儿子那绝望的表情,杨洲的父母最终同意并接受了徐艳,更加努力赚钱养活一家人。

李亮是中国女人,二婚,还带着一个女儿。爱人是印度人辛格,他也是二婚。

为了两人在一起,辛格离开万里远的祖国,来到中国,来到李亮住的小县城。

男方来到中国,非常不适应,这里没有朋友,没有家人,语言不通,连找一份工作都困难。

最终,辛格还是融入了中国,克服语言、风俗等困难,跟李亮组成一个家庭。

……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情侣间遇到的重重挑战和难题,更看到彼此间在风雨中握着手,坚持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或许爱情的真谛并不是一见钟情,也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不管世间如何变化,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还是柴米油盐生活,我要我们在一起。

就像作家高尔基所说:

“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03 婚姻的本质,是沟通包容

相爱容易,相守难,爱情不仅有甜言蜜语,还有磕碰吵闹。

高峰和梁辰从15岁恋爱,经过11年的爱情长跑,他们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

看着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甜蜜,隔着屏幕外的网友们都羡慕极了,但要知道,他们也会争吵,也会闹矛盾。

每次闹矛盾时,两人都会冷战不说话,但不管吵得多凶,他们都约定吵架不过夜。

在这个约定下,他们在一次次地争吵跟和谅解中,更加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差异,两人也越来越珍惜和坚守对方。

李仕玉和侯丽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一年后就结婚,因为婚礼,就差不多花光他们两人的积蓄。

婚后没多久,侯丽就发现自己怀孕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生命,她不仅仅有惊喜,更多的是担忧。

两人都是去城市打工的农村人,家里并不富裕,想尽快在城里买房,非常不现实。

由于对未来的担忧,侯丽就忍不住询问丈夫什么时候能在城里买房。

丈夫只能无奈地告诉侯丽“你现在问我,我也不好说。因为现实就是如此,就算买血买肾,现在也做不到。”

在如此现实的条件下,侯丽也只能妥协,不再向丈夫提出任何承诺,只过好当下的日子。

许治和康敏这对,认识不到半年就结婚,两人都是水上教练。

许治原本是四川人,为了康敏,放弃原有的工作来到海南,又担心康敏,也成为了一位水上教练。

他们决定在海里举行婚礼,在讨论流程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女方觉得要隆重,要浪漫,打算在大海里面进行婚礼。

男方就觉得简单一点就好,没必要那么麻烦,要考虑到海浪、风向和安全,在海洋馆举行更合适。

在双方僵持、沟通、反驳、理解、妥协中,他们最终达成共识,就在海洋馆举行海底婚礼。

……

就像白岩松所说:

好的婚姻,其实是双方懂得妥协的艺术。

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完美的伴侣,只有理解沟通,包容和谅解,两人才能走得更长久。

04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女主盛明兰曾说过:

“婚姻里未必一定需要爱情,作为女人也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儿女情长上,要实现经济和精神的独立,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若有良伴,就携手同行;若无良伴,自己独自行走亦行。

人生那么长,世间那么美好,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行走一趟。

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你可知道它的起源?英语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统治地位的呢?英语在潮流的发展中曾经受到过什么影响,又经历过多少次重大的语言和词汇的变化呢?请收看BBC精彩纪录片:英语发展史“the adventure of English”。

大约在五世纪左右,日耳曼族入侵英格兰岛,主要有盎格鲁、撒克逊、朱特这三个族群。他们的方言发展成古英语。现今一些常用的字汇是从这些Anglo-Saxon的字汇而来,然而英语也受其他语言的影响。

在日耳曼族尚未入侵不列巅时,岛上住的有凯尔特人。在公元前55年的夏天,古罗马凯撒大帝征服了高卢地区的凯尔特人。为了避免不列巅的凯尔特人报复,凯撒想要一举攻下不列巅,然而并未成功。隔年夏天,又再一次入侵不列巅,在不列巅东南角建立了一个据点。至此大约一百年,罗马人未再侵犯不列巅。

在公元43年,革老丢想要得到整个不列巅群岛的统治权,便派了四万人的军队,费时三年,征服了英格兰。此时大约统治了三百年。

410年,罗马帝国受外族入侵,无力维持其他领地的势力,於是撤退,凯尔特人得不到罗马人的保护,受北方蛮族Picts&Scots骚扰,於是凯尔特领袖便请求朱特族人的保护,并割一块在Kents东北角的isle of Thanet给朱特族。朱特族知道了凯尔特人很好欺负,反而侵略凯尔特人,占领Kents的东南角。其他的日耳曼族群也跟着入侵英格兰,持续一百年。

基督教将拉丁文与希腊文的字汇带入英语。

古英语又受到了说Old Norse的斯堪地那维亚入侵者影响。古英语内部的发展朝着简化词形变化的方向在走,而Old Norse更加速了这个过程,特别是北方的方言。

在诺曼征服后,可以算是古英语时期的结束。这个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开启英语的另一个时代。

古英语至中古英语

诺曼征服对英语有显着的冲击,改变了英语单字的拼法,更引入了许多新的诺曼字汇。若没有诺曼征服,英语将会有更多的词形变化、更多的日耳曼字汇、更多的复合字、较少从其他语言吸收的字汇、不会有法文字汇。

在1066年,诺曼地公爵征服者威廉与Harold抢夺英国国王的王位,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役赢了,成为英国国王。将法国品味带入英国皇室,英国皇室的成员也越来越多的法国人,都不会讲英文,而只会法文。此时,在统治阶级所使用的语言是法文,而一般平民使用的是英文。然而,一般百姓要取得更佳的工作机会的话,就必须会法文。要区别说英文与说法文的人,并不是用族群来区分,而是社会地位。

英语一直是一般大众所使用的语言,但一开始受诺曼统治时,在法庭及皇室中并不使用英语。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可见,在公元1154年前,大多数的文学作品是使用法文或拉丁文。

在1204年,英王失去了诺曼底的统治权,英国皇室的成员必须在英国与法国之间选边站,再加上英国讲的法文是Anglo-French以及百年战争的影响,英国人越来越不喜欢讲法文。

在此时,英文的文法与单字都有变化。英文文法从综合语逐渐变为分析语,而单字则增加了许多法文及拉丁文的单字。文法方面,由於发音的改变以及词形变化的类比,导致无法用词形变化来判断字的关系,因而只能用字的顺序来表示文法关系。在文法方面,虽说统治阶级讲的是法文,但法文并未影响到英文的文法。此阶段法文的影响只是因为统治阶级讲的是法文,对英文漠不关心,使英文文法的改变不致有太大的阻力。单字方面,在1250年前,法文带来的是贵族与宗教的单字。1250年后,由於英国皇室对英文的认同提高,带来了日常生活的单字。拉丁文则是随着法文单字,也带到英文中。

中古英语与近代英语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语进化成中古英语,中古英语对於近代英语的使用者来说要理解是有点难度。在十五世纪,由於元音大改变,英语更进一步进化成所谓的近代英语。

英语一直在吸收外来字汇,直至现今亦是如此,特别是拉丁语、希腊语。由於如此,现今英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多字汇的语言。由於许多单字是来自不同的语言,所以读音错误的情形十分的高。

在1755年山缪尔.约翰逊出版了第一部重要的英语字典。

http://wwwhianycom/yy/jcjl/t20060430_2558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94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