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蘑菇用手指一戳,会喷出一股烟

什么蘑菇用手指一戳,会喷出一股烟,第1张

马勃

Lycoperdon perlatum Pers 1796

别名:Common Puffball  网纹马勃  马勃  马粪包  网纹灰包

春节过后,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菇棚中的各种病害也越来越多,其中平菇的黄菇病害在这一段时间应该是讨论的热点。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平菇生长过程中的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这里所说的平菇是广义上的平菇,包括一般大叶平菇及杏鲍菇、凤尾菇、秀珍菇、姬菇、白灵菇等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黄菇病害有很多种类,一般分为感染各种细菌引起的细菌性黄菇病害和感染有害真菌引起的真菌性黄菇病害。今天我们先来谈一谈细菌性的黄菇病害。

一、细菌性病害的种类

1、平菇细菌性褐斑病,又统称为细菌性的斑点病。

这种病害的发生情况是在平菇叶片上形成红褐色、褐**及红褐色的小斑点,初期为小斑点,后期斑点可以连接成片,单个叶片上可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病斑,这种病斑仅仅是侵染子实体的表皮,对菌肉没有影响,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但严重影响平菇等食用菌的商品性。

这种病害是由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一般是在温度逐渐升高的季节发生,但是在近几年的平菇生产中,在冬季也成为一种常发病害。

2、平菇细菌性腐烂病,也称为细菌性的黄腐病。

这种病害的发生情况是平菇叶片初期出现**病斑,然后逐渐扩散到整个子实体,整个子实体呈现**水渍[zì]状,最后腐烂,病菇可以发出难闻的腥臭味。这种病害的情况是子实体腐烂,失去食用价值,所以危害程度较细菌性斑点病要严重。

这种病害的病原菌是荧光假单胞杆菌,一般是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发生并不是很多。

3、平菇细菌性黄斑病。

这种病害这几年的发生也很多,病菌往往先浸染平菇的菌褶,在菌褶上出现暗褐色小病斑,小病斑不断扩大,在每个病斑的中心可以看到有一个奶灰色的液滴,液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菇子实体逐渐变黄,停止生长。这种病害一般不会出现严重腐烂并散发恶臭的情况。

这种病害的病原菌是蘑菇假单胞杆菌,培养料含水量过大,出菇期间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容易发生这种病害。

平菇出菇期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是以上三种,对这三种病害的防治也是大同小异,下面谈一谈比较具体的防治办法。

二、细菌性黄菇病害的防治

1、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菇棚的湿度条件。不管是哪种细菌性病害,都是在湿度很大的情况下发生,而且是软柄的平菇品种较硬柄的品种容易发生,不少朋友就认为是软柄的品种不抗病,其实原因不是如此,软柄品种叶片较硬柄品种更容易吸收水份是根本原因,所以根据种植品种调整合适的出菇湿度是防治细菌性病害的重要措施。

⑴配置培养料的水,一定要用干净的井水或者自来水,不能用池塘水等有可能被污染的水,菇园彩风有一年在基地种金针菇菇时,就曾经用过基地鱼池的水管理菇棚,结果发生了大量的病害,损失很大,所以这一点要切记;

⑵尽量减少子实体叶片表面潮湿和积水是防治细菌性黄菇发生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管理菇棚时,要使子实体叶片表面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良好的湿度和相对干燥状态,这一点也和我们菇棚的通风有很大关系。在菇棚温度超过25℃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菇棚内的空气流通太慢,那么菇体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就会很低,就会增加感染细菌性病害的机会。要控制菇棚内的湿度不要超过95%,以85-90%为佳,每次喷水后都要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在冬季的生长中,平菇生长较慢,对水分的吸收也慢,更应该注意喷水的方法,杜绝喷关门水,防止夜间菇棚湿度很大;

⑶菇棚喷水要安装雾状喷雾设备,最好改变用水管直接喷水的习惯,如果不安装雾化设备,也要在水管上安装一个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用雾化水喷菇;

2、及时摘除发病子实体,并喷洒杀菌剂治疗。根据有关资料,可以喷洒250毫克/千克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液,每毫升100-200单位的链霉素,10%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600毫升兑水360公斤等等。现在国内应用比较多的专用治疗黄菇病的药剂以二氧化氯制剂较多,常见的产品有万消灵、菌斑净、保清等等,根据广大菇农的使用效果,其中菌斑净和保清配合使用的作用较好;

3、根据安秀荣老师讲解,出菇期间,喷洒500倍的盐水(氯化钠溶液)或者将食用陈醋稀释7倍喷施,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4、为了很好得预防病害,在出菇期间不管有没有病,应该每隔6-7天在菇棚内喷洒一遍专用杀菌药剂,也可以收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5、如果有条件,尽量采用熟料和半熟方式生产,少采用生料和发酵料方式。

需要,在培养料进房前3d,密闭菇房按100m2用40%甲醛和25%阿维菌素各2kg,或用硫磺点燃熏蒸,密闭24~48h,彻底杀灭病虫杂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扩展资料:

出菇管理

1、结菇水

当菌丝长至距表层1cm时,要及时按3~4kg/m2用水量喷结菇水,使覆土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一般气温较低时早晚喷水,轻喷、勤喷,2~3d喷完,棚温最好控制在10~20℃,同时通风1~2h。

2、出菇水

大部分菇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要在1~2d按15~2kg/m2用水量再喷一次水,喷水方法与喷结菇水相同。

3、维持水

为了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和覆土层的水分,满足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一般按500g/m2用水量每天喷1~2次。维持水要根据“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菇蕾生长前期多喷,生长后期少喷”的原则,结合气候条件和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4、转潮水

在每潮菇采收基本结束后,立即清除死菇及老菇根,及时填平采菇后留下菇穴,减少或停止喷水2~3d。待土层内的绒毛菌丝生长后,按1kg/m2用水量在1~2d内喷完,促使菌丝再扭结形成菇蕾。

-蘑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30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