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怎样吹响笛子

新手怎样吹响笛子,第1张

一、新手吹响笛子方法:

1、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 吹气。

2、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3、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二、吹笛一般要求口劲适中,两边嘴角力量均衡。风门要位于唇中央,呈椭圆形,大小适中,与笛子吹孔相适应。风门切忌窄长,窄长时,气流难于集中饱满,还会从吹孔两侧漏气,发出“哺哺”声。上下唇的位置要求前后基本一致,但上唇略微靠前。要使风门向前(稍下)开放。切忌一唇过于靠前,一唇过于靠后。若上唇过于靠前,气流向下,发音闷暗;下唇过于靠前,气流向上,不入吹孔,不出笛音。 

三、笛子采用的竹子在阴干以后基本上要经过裁料、上漆、钻孔、校音、缠线、刻字等工序。笛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笛身上往往刻有唐诗以及制作者的名称。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

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笛膜 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笛孔分为吹孔、膜孔、音孔。

海底 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 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 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炸裂的作用。

飘穗 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 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或象牙,称为镶口。

四、制笛材料

制作竹笛的材质有很多种,其中竹子的种类就分很多,像蕲竹、苦竹、紫竹、白竹、湘妃竹等。而其他材质的笛子也有很多,像红木、檀木、象牙、蛇纹玉、银、树脂合成材料,铜铁等材质。

五、笛孔

笛子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 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笛子背面的后出音孔(2个)、 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

吹孔 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管内空气柱受振动而产生的。

膜孔 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音孔 (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 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 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1、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并且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之(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也就诞生了出土于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

2、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约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

3、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现代中国音调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7孔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4、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5、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而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只笛,吹孔平面与按音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这与曾侯已墓笛(篪)的吹孔位置极其相似。在时间上,两者相隔几百年;在空间上,湖南长沙和湖北随县相距数百里之遥,而吹孔位置几乎-致,由此可见先秦到汉初横吹笛或篪的普遍形制。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现代的笛已十分相像。

colors of the wind(风之彩)<风中情缘>的插曲

erernal memory(爱是一道光芒)

kiss the giel(亲吻那女孩)<小美人鱼>

长笛精灵 陈丽明 的作品基本都不错

  笛的构造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 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

  以上是的答案。你买的应该是竹笛,是需要笛膜的,不然初学者不容易吹响。如果没有笛膜可以暂时拿透明胶代替。如果真的想学的话建议找个会的人教你,或者买本入门指法。竹笛的基本指法是不同的音开不同的孔。

吹笛子时,上下嘴唇之间的小孔叫“风门“,从“风门”里吹出来的气息,称为“口风“。“风门”可大可小,“口风”可缓可急。“风门”大,“口风”缓,发音低;“风门“小。“口风”急,发音高。从肺部里挤压出来的气,通过我们口内和唇部的控制,使这些气有计划的来应用它,不使气浪费,这时就需要在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缓急时,运用双唇和两颊的一种自由收放劲儿,这就叫“口劲”。音的强弱与用横嗝膜控制、通过“风门”送进乐器内的空气量有关。

一般来说,强奏时的用气量要比弱奏时的用气量大;遇到渐强记号时,用气量由小到大,遇到渐弱记号时,用气量由大到小。随着音的高低强弱,“口劲”也要密切配合,在吹奏时如果不用“口劲”,不仅使发音混浊不清,吹起来费力,音不能持久,而且时间吹得过长容易引起头昏现象。

快吸慢呼——这是吹奏竹笛时运用最多的呼吸方法。吸气时间越短越好,因为在乐曲进行中允许吸气的时间是很短的。

指法技术手型是否正确、手指是否灵活是掌握笛子演奏技术的关键。

笛子的指法技术相当丰富,除指法转调技术外,还有单倚音、复倚音、上滑音、下滑音、上历音、下历音、颤管、打音、送音等等,这些都与掌握熟练的手指技能有关。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型是否正确、手指是否灵活是掌握上述技术的关键,在训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手指第一节中间部位肉最多,而又最富有弹性的部位称之为“指肚”。必须一开始就养成用这一个最理想的部位按孔。开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大约一个指头厚的高度即可)。否则在换指时会影响演奏的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83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