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瑶的富宁蓝靛瑶的婚礼

蓝靛瑶的富宁蓝靛瑶的婚礼,第1张

瑶族的支系很多,文山州内的瑶族主要有蓝靛瑶、大板瑶和山瑶三个支系,其中以历史上习种蓝靛染布而得名的蓝靛瑶,属盘瑶系统,自称“金门”。

在蓝靛瑶的诸多传统习俗中,以婚礼和度戒等最具民族特色。

蓝靛瑶的婚礼相当隆重。一家办婚事全村沸腾几天,男女双方在不同时间分别宴请宾客,村里家家都要请,远方亲戚甚至其他民族的朋友也要请。

在举行婚礼前,男方要聘请九至十二人的礼宾,组成礼宾团,受男方父母之重托,到女方家取亲。礼宾团中有“主人”一人,男性,为男方父母的代理人,懂本族婚姻习俗,能言善辩,善于喝酒,在婚礼中负责联络和协调。其他礼宾有:鸳父,中年男性,能歌善酒,是婚礼中重大礼仪的履行人;鸳母,中年女性,歌手,能歌善辩,负责对歌答辩;茶郎,未婚男青年,分为甲、乙、丙三等,为鸳父的助手;鸳姑,未婚姑娘,也分甲、乙、丙三等,为鸳母的助手。女方要聘请两位宾相,三位堂上老人,两名招姑。宾相,未婚男性青年,懂本族婚姻习惯及礼仪,有一定文化水平,会唱歌;堂上老人,必须是有一定威望的男性,深知本族婚姻习惯法和本族历史,是深谋善唱的老歌手,受女方委托主持嫁女的事务;招姑,未婚女青年,善唱歌,负责招待礼宾和客人。

蓝靛瑶婚礼的内容和形式都包含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神话传说等,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即填补对联、核对生日、敬礼酒、换取“生日录”和送女出门。

各阶段都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在良辰吉日定后,时晨一到,男方娶亲团浩浩荡荡前往女方家。

在进女方家门前,男方礼宾团要过第一关:填补对联。填补对联是对男方的一种文化测试,反映瑶族重视文化知识。

只见鸳父身穿绿色长衫,头戴礼帽,挎着彩带花盒包,鸳母及第一助手要戴上全副银制装饰品,围着珠串花线彩裙,其余礼宾成员均着新装,聚集于门外,准备履行各自的职责。女方宾相则身穿绿色长衫,头戴礼帽,肩挎彩带花盒包,手持布伞,站在门内。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助兴。

填补对联仪式十分隆重,气氛十分热烈。宾相打开布伞示意,收伞后,彬彬有礼地向鸳父鸳母鞠躬行礼,鸳父鸳母还礼。双方施礼后,宾相首先唱歌问话,问礼宾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何路经此地,等等。宾相的问话要由鸳母来回答,鸳母一般要用典故或故事性的比喻进行回答,以唱歌的形式,回顾了男女青年爱情生活和自由恋爱与命定婚姻之间发生冲突所经历的曲折过程,指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道理,表明他们是来娶亲的,请宾相给予合作,以便圆满完成双方所负责的重托。

过了第一关,男方娶亲团来到了女方家,堂上老人当面向礼宾核对新郎新娘的生日,确定是夫妻命相生还是夫妻命相克。礼宾敬见堂上老人时,由“主人”出面通报礼宾各成员的身份,然后鸳父鸳母直接与堂上老人对话。先由堂上老人以对歌形式提问,鸳母作答。核对生日的对歌,内容虽然有一定格式,但要是没有一定知识水平,不熟悉本族婚姻习惯法,也是难以对付的。

核对生日后,礼宾代表男方向女方敬献礼酒。敬献礼酒是蓝靛瑶婚礼中的重要礼仪之一,女方接受敬酒后就意味着承认了结婚男女青年是相生命,同意并祝愿他们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礼酒由男方父母准备,交由礼宾敬献给女方父母。献礼酒是通过向堂上老人敬酒,表达男方父母对女方父母以及新娘的祝福。在敬献礼酒时,鸳母和堂上老人要对唱礼歌,互敬对歌酒,然后打开礼酒罐,由鸳姑抬着有酒杯的盘子,逐一敬献。这期间,鸳母还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以不同的歌表示不同祝福,一杯祝福堂上老人延年益寿,二杯祝福女方父母年寿德高;三杯祝福新婚夫妻恩爱到老;四杯祝福众位乡亲家家安宁,户户乐业。敬献礼酒时,爆竹齐鸣,共同祝愿新婚夫妇生活美满幸福。敬献礼酒后,举行换取“生日录”仪式,女方将“生日录”交给男方。

经过前四个阶段的仪式之后,鸳父便向堂上老人提出送女出门的要求。同意后,由宾相将新娘背出大门,家在本村较近的直接送到男家,嫁到本村较远或外村的改为骑马或乘车,送到目的地。无论嫁在本村还是嫁到外地,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打着布伞,用花巾将新娘的脸遮住。

在蓝靛瑶的婚礼中,在新娘即将到来时,新郎一般要先躲起来,由父母派陪郎四处寻找,找到了才让他换上新装,连推带拉地领回来完成婚礼。新娘到村边时,男方所在村里的群众都主动聚集起来迎接。在振奋人心的鞭炮声中,新郎新娘进门。新郎新娘进门时还要跨过正在燃烧的油锅,叫“劫刹”,以保证今后婚姻幸福平安。

男方将新娘娶回来后,便办酒席热闹几天,整个婚礼酒宴一般要两到三天才散。

摘要: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壮剧分别都有哪些流派以及艺术特色吧!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一壮剧的历史起源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广西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行腔时采用帮腔形式,剧目有《宝葫芦》、《百鸟衣》等;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另有特点。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都无职业班社。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民国后直至建国初期,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发展缓慢。解放后,壮族自治区各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在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时,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壮剧《宝葫芦》参加演出获得表演奖。这一时期创作的壮剧有《百鸟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创作新剧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壮剧团,三路壮剧开始合流。196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此后又成立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及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这些剧团经常开展交流。壮族人酷爱壮剧,早期和宗教信仰有关。马隘壮剧的唱腔来自舞蹈,舞蹈也与巫舞有关。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二壮剧流派

1北路壮剧

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此类唱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即是北路壮剧最早的雏形。清嘉庆二十年(1815)成立半职业性的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传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抄了六十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成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剧的代表。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侬智高》,最多时有六十四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剧的基础。这一代是土戏的全盛时期。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

2南路壮剧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壮族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3壮师戏

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柳州、百色一带,它是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

4富宁壮剧

云南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前者以富宁壮剧为代表,后者以广南壮剧为代表。过去称为土戏。土族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富宁土戏有近300年历史,主要流行在富宁县城关、皈朝、剥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仑、花甲、谷拉、阿用、郎恒等乡镇,鼎盛时期业余戏班多达百余个。富宁壮族把演壮剧称为“掴弄裰”,意译为汉语就是“做土族的耍”。

5广南壮剧

广南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或“沙戏”,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分为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皆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68-1873年,广西西林县那劳戏班首次到广南北部的一些村寨演出。富宁土戏也同时流传到广南东部山区,群众十分喜爱,便向村中掌权的寨老提出要求,愿意集资建立戏班。平时在本地搞法事活动的"麽公"(一般都是壮族中的文化人)顺应群众要求,有的去外地学戏,有的则从外地请戏师来教戏,并结合本地民歌、舞蹈、说唱等艺术和"麽公"行法事时设坛打醮的锣鼓法令、咒语等,创造了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清光绪初叶(1875年前后),北路沙戏建立了底圩、弄追、坡佣、者卡、西松戏班,东路沙戏建立了里扣、乐贡戏班。1916年,北路又建立了普迁戏班。1957年,东路建立了板蚌戏班。这九个戏班中,有六个是"麽公"负责执掌,担任戏班班主。故有"'麽公'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沙戏这种戏剧与巫术相结合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原半戏班中的大部分"麽公"成了编剧导演。

三壮剧的经典曲目

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和《百鸟衣》《白马姑娘》《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水轮泵之歌》《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卜牙》《侬智高》《文龙与肖尼》《牛郎》《刘二打番鬼》《顺知戽海》《白马姑娘》《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侬智高》《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薛平贵》《金纱帕》《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四壮剧的艺术特色

打击乐队一般为四人建制,乐器有板鼓、木鱼、座鼓、蜂鼓、小鼓、大顶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

壮剧的唱词、道白用壮族的方言土语,富有民族特点。其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全都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主要唱腔的唱词(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南北路壮剧唱腔的特点之一是几乎曲曲都有衬词、衬句。他们同唱腔结合时多用于曲头衬腔、连接衬腔和曲尾衬腔,起着提示情绪、承前启后、烘托气氛、加强语感的作用。南北路壮剧的表演,都有特色。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五壮剧的传承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自然消失。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洞波瑶族乡下辖村委会包括洞波村委会、洞洪村委会、里那村委会、那哈村委会、安那村委会、坡甫村委会、洞塘村委会、坡令村委会、芭莱村委会、那达村委会、那沙村委会、三湘洞村委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20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