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杀人后漂白身份成富商,娶2任貌美妻子,结果怎样了?

浙江男子杀人后漂白身份成富商,娶2任貌美妻子,结果怎样了?,第1张

“不逼一下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这句话用在台州盛某志再恰当不过了。如果他不背命案潜逃出国多年,可能会成为一名一事无成的纨绔子弟,无法知道自己具有做跨国生活的天赋,也无法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娶二任貌美妻子。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小伙的传奇故事吧!

一、机场抓获一名飙外语的黄皮肤的小伙

2018年12月13日8时15分,一架从波兰飞到上海的航班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名黄皮肤黑眼睛的小伙,拿着波兰籍护照走出航站楼后,被警方拦了下来。小伙愣了一下,开始用波兰语质问警方为何要拦住他,还大声抗议:“我是外国人,有权不回答你的问题。”。台州市的警员听不懂他的波兰语,无法回答他的问话,却一直用台州本地话反问他:“前几年,你不是想投案自首吗?为啥又没来?”“我们常 到你家里去看看。”。双方僵持了三个多小时后,这位小伙终于用台州说:“好吧,我就是盛某志,我全交代。”

二、身负命案潜逃24年

这名自称为MICHAL SHENG(迈克尔盛)的男子,原名叫盛某志,是台州市人,出生在一个家底殷实的家庭。因为疏于管教,盛某志小学毕业后就出来混社会了。1994年2月14日(大年初四),盛某志一伙狐朋狗友在新年聚会时,听着一位朋友受了别人的欺负。酒后,一伙人携带刀具,开着面包就去找对方算账去了,一顿拳打刀砍导致被害人受伤过重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地警方接到报案后展开侦查,参与作案的盛某、曾某、谢某伟、金某民、杨某国等五人陆续归案,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至十四年有期徒刑不等,而嫌疑人盛某志一直批捕在逃,杳无音讯。

三、盛某志的潜逃之路

案发当年,盛某志听说受害人死亡后,从家里取了2万元现金后仓皇出逃,先后在温州、上海等地藏匿。多次从警方眼前逃脱,吓得他不敢在国内呆了。1996年,盛某志经“蛇头”的帮助下,从云南边境偷渡到缅甸,在缅甸首都仰光生活了一年左右。在缅甸,他通过当地某华人变造了张贴其本人照片的波兰免签护照。1998年,盛某志靠着这本假护照来到了波兰首都华沙,这时盛某志已经囊中羞涩了。盛某志虽然仅是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不高,但情商智商都很高。

最初他只能在市场上干点零活,帮人搬搬东西赚点生活费用。干活期间,他跟当地人学习波兰语,学习做点小生意。后来,他开起了一家电子商店,生意越做越好。吃苦能干的盛某志赢得一个年轻貌美的波兰女子芳心,双方坠入情网。2002年,盛某志与该波兰女子注册结婚后,加入了波兰国籍,取名MICHAL SHENG(迈克尔盛)。婚后,盛某志与波兰女子生下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有了波兰国籍“马甲”后,盛某志胆子也大了起来,多次飞回国内,从杭州、慈溪等批发服装后发到波兰去销售。从事跨国生意10多年,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还在华沙开了电子商店。在国内他又认识了年轻貌美的江西籍女子舒某,两人很快发展成男女朋友。2013年,盛某志与波兰妻子因感情不合离婚。2015年,盛某志持波兰护照与江西籍女子注册结婚,婚后生有一子。两年后,盛某志因感情不合,又与舒某办理了离婚手续。

四、潜逃24年落网

台州刑侦大队在清理命案积案时,发现了有关线索,(也有人说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告发的)。专案组通过大数据研判和熟人甄别,最终明确持波兰籍护照的男子MICHAL SHENG(迈克尔盛),就是潜逃24年之久盛某志。从他的社交记录来看,盛某志不但能讲一口顺利的波兰语,还能书写波兰语,在国内国外社交圈子十分广泛,俨然是一名成功的国际商人。警方获悉他其将于2018年12月13日,搭乘AY087航班从波兰华沙飞赴上海浦东。于是,警方设伏逮捕他。审讯中,办案民警梳理了盛某志长达24年的逃亡经历,感叹:“这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嫌疑人,难怪能藏匿20多年之久!”

五、如何处罚?

目前查询不到盛某志的判决结果,案件虽过去了24年,但不会免除他的刑事责任。原来落案的同伙只判决无期徒刑至十四年有期徒刑等,盛某志也不至于被处死刑。如何判决还要看他当年在犯罪过程所起作用大小决定。事情已过去这么多年,他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只要给死者家属赔偿取得谅解,还是可以争取从轻处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希望他出来后,东山再起,继续他的跨国生意,成为像褚时健那样的励志商人!

结束语:

盛某志因为身背命案潜逃,倒“逼”出了他的做生意天赋。正应了那句“不逼一下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我们在人生奋斗路上,是不是也要逼一下自己,找找自己的潜能呢?

在鲁北青州这边的农村结婚很有意思,她们结婚一般是晚上去迎娶新娘,新娘娶回家就直接休息睡觉,一般没有什么动静,相传是因为很久以前,这里是山区经常有土匪,人们担心土匪过来抢新娘,于是一般都是晚上偷偷的去接新娘,娶回家也就没有动静,这个习俗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改了,也是白天结婚。

云南的一位小伙子去参加朋友的婚礼时,发现客人个个都抱着碗吃饭,感觉非常有趣和好奇,后来才知道,这是苗族人流传已久的一个风俗习惯,虽然不太清楚源于何时,但是一直沿袭了下来。从中也看得出来,苗族人是真的热情好客。

结婚吃喜酒时,人们对于新人的祝福都是一样的,但是对待客人的习俗和方式,在我国却是各有不同。比如广西盛行的新娘茶,白族人热烈而又隆重的辣子面,以及滇南的夹生饭等等。

云南一小伙参加婚礼

云南的一名男子受到苗族朋友的邀请,去参加婚礼,他并没有多想,就欣然接受了朋友的邀请。去了之后才知道,苗族人结婚,对待客人的方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让他感受到了苗族人最朴实的,与众不同的待客之道,他记录下了一些有意思的瞬间,分享给了大家,看后令让人不禁有些捧腹。

宴席上客人个个抱碗吃饭

在朋友婚礼的宴席上,小伙子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宾客们在吃饭的时候,都把碗抱在手里,抱着碗吃饭。让他感到十分不解,不过,一位中年女性的举动,顿时让他明白了,为什么人人都要抱着碗吃饭了。

因为这位中年女性专门负责为客人添饭,只要发现有人把碗下来,立马就会热心为客人填满,担心客人吃不饱。抱着碗吃饭,表示吃饱了,不想再添饭了,小伙子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被添加了好几次饭了。

这样的风俗源于什么时候?

这样的风俗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已经流传很久了。猜想可能是在困难时期,为了让前来贺喜的人吃饱饭,主人家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这个习俗就慢慢流传下来了。

阿昌族婚俗特色鲜明,青年将谈恋爱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泼水节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来到摆场上,用泉水相互对泼,并尽情欢歌。太阳落山,摆场上的青年开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娘,他就会走到姑娘身边,要求晚上去她家串门。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来的话,小伙子就会邀上几个同伴跟着姑娘来到她的寨中。一边走,一边对歌,互问互答。姑娘在这过程中要记住今天晚上到村寨的一共有几个小伙子。

阿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9555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

阿昌族婚俗简介:

阿昌族历史上曾有抢婚和逃婚和习俗。抢婚一般由以下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男女深恋,但女方父母不同意,两人只好商定由男方来抢婚,造成既成事实后,迫使女方父母同意;二是订下婚约后姑娘反悔,男方不甘心,只好强抢,迫使姑娘就范。逃婚一般发生在双方父母都不同意的情况下,恋人只好双双逃走,以此争取婚姻的自由。上述习俗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化,现已基本绝迹。

阿昌族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如长子未婚,次子和次女也不能结婚,姐姐未嫁,妹妹和弟弟也不能先于姐姐结婚。如弟妹先于哥姐结婚,则要举行“跨越礼”和给哥姐一些钱,以对哥姐表示道歉和尊敬。阿昌族同姓忌婚配。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如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

阿昌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包括父子两代或父子孙三代。梁河地区的阿昌族还有家族组织,同一姓氏组成一个“家会”,有汉文会章,由年高有望之人任族长。妇女地位极低,一切大小事情由男子作主。认为“妇女当家家不富”。财产由幼子继承。长子和次子在婚后可得一部分财产,皆另立门户。有女无子,可以招赘,女婿有继承权,但社会地位较低,其子女须随母姓。无嗣,可抱养子,有与亲生子女同等权利和义务。绝嗣户或外迁户的财产,全部归近亲所有,若无近亲则归家族,无家族者归村寨公有。

阿昌族婚俗特色:

晚上串门

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们先不忙着去姑娘家,而是先到亲戚朋友家小歇,准备晚上闹个够。那个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将客人领进村寨之后,就要去找姑娘,如果十个小伙子,她就要找九个姑娘来陪客。找好姑娘之后,姑娘们就分头去找鸡,每人一只,找齐后交给那个姑娘去请村寨中最好厨师,大家一起杀鸡做菜 这顿全鸡宴做好之后,做主人的姑娘就要到村寨中去喊:“远方的客人,我家的饭菜已经准备好,请你们快点来!”。姑娘喊了一圈之后,不管有没有人答应,就直接回家了。一直竖着耳朵等姑娘喊的小伙子们,听见喊声后立即来到姑娘家。 在姑娘家的桌上酒菜已全部放好,每人两个碗,一碗米酒,另一只碗里放着鸡头。小伙子一般要先数一数鸡头,如果对就入座,不对就不入席。

藏鸡头

宴席开始后,小伙子们开始偷偷将鸡头藏起来,说姑娘的鸡没有杀够。姑娘就要找鸡头,如果找出来了,罚偷鸡头的喝一杯酒。如果找不到,小伙子自己将鸡头拿出来,罚姑娘喝一杯酒。小伙子们是来串姑娘的,不是骗吃的,所以在吃饭过程中大家会偷偷将钱凑齐,交给带他们来的那个小伙子,悄悄藏在一个地方,让姑娘们去找。酒足饭饱,大家开始对歌。因为人数是配好的,所以每人都有一个对象,自由组合。如果对歌对出情意来,两人就离开大家,到外面去悄悄地谈了。

提亲抢亲

男女恋爱成熟之后,小伙子便告诉父母,由父母请媒人去提亲。如果女方同抢亲是阿昌人缔结婚姻的一种古老方式。一对恋人感情笃深以后,按照阿昌族的习惯必须由男子聘媒说亲。但是,若遭到女方父母的谢绝,一对恋人又不甘心罢休,便私下约定时间、地点,由男子来抢亲。

抬锅盖

女方拿出几只锅盖,在上面放上一碗热肉、一碗煮熟的带壳鸡蛋。仪式开始时,由双方的老人互敬锅盖上的食物,再双双敬媒人。敬送食物时,双方老人一手抬锅盖,一手用筷子夹肉互喂,再各夹一个鸡蛋喂媒人。这个场面非常热闹和滑稽,鸡蛋很难夹,到了媒人嘴里,媒人不能用手,必须用牙齿、嘴唇来剥,围观者笑得前仰后合。仪式结束,双方就算缔结了婚约。 举行婚礼时,接亲的新郎往往是女方姑娘们戏弄的对象,新郎到了新娘家,姑娘们会用一盆盆冷水泼新郎,直至新郎浑身湿透。据说这是让新郎清醒头脑,以后见到别的姑娘不能动心。 进了房间,姑娘们还不放过新郎,用锅灰油泥抹在新郎脸上,使新郎狼狈不堪。姑娘们边闹边说:“不抹记不住姐夫,脸一半黑的就是。”说完,姑娘们还会将新郎身上挂上算盘和秤,拉着他到院子里去示众,表示新郎今后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阿昌族婚俗——私约抢婚

抢亲缘起

抢亲是阿昌人缔结婚姻的一种古老方式。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现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旧存在。

抢亲原因

以前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

第一种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

第二种是当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动已被父母发觉,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给姑娘选了另外的小伙子,就会叫自己选中的小伙子赶快来把姑娘接走。

第三种是在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之机,半路截住,拉起就跑。

这种抢亲往往会引起械斗,造成伤亡。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让姑娘包上高包头。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男女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判结束,才能双双回家。 因双方终要结成亲戚,所以无论原来怎么闹,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仍要聘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说亲。

抢亲结果

第一种: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到了预定的日子,男方邀约十几个精壮的小伙子,在深夜摸进女方家,找到姑娘拉起就跑。这时,姑娘就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前往抢亲的人,两个人拉着姑娘跑,其余人在后边担任后卫,以阻止追赶的人。由于女方父母毫无准备,寡不敌众,所以这种抢亲往往是顺利的。

第二种:小伙子就马上组织人去,先把姑娘家包围起来,然后由两人进家找姑娘,找到后,对她说句"表妹,我来接你了",说完就由一个把姑娘反背起来,紧紧抓住她的双手,另一个抬着姑娘的双脚,拼命往回跑。这时,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来到,也不能闯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着姑娘被人抢走。这是阿昌族抢亲的一种规矩。

第三种:这种抢亲往往会引起械斗,造成伤亡。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让姑娘包上高包头。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男女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判结束,才能双双回家。 因双方终要结成亲戚,所以无论原来怎么闹,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仍要聘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说亲。

阿昌族婚俗——求和说亲

说亲仪式

求和说亲仪式在女方家里举行,女方家一律不负责招待,要由男方家负责招待,并付给女方家的说客工钱。因此,男方除请个说客外,还要请一个烧菜做饭的。谈判时间一般三至六天。在这期间,男女代表都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但一经达成协议,双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当然,现在的抢亲都是为了凑热闹,保留抢亲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阿昌族青年男女在相识和恋爱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互赠礼物。这种互赠的方式既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又是双方情谊的象征,同时又有相对固定的内容和程序,它是青年男女结成佳偶的桥梁。当小伙子在对歌、娱乐、聚会等场所看中某个姑娘后,就用递烟的方式,请对方收下自己的烟盒。

说亲结果

若女方收下男方的烟盒,就意味着女方开始对小伙子有意了。那么,过十天半月后,姑娘就会送给小伙子一件缀有蚂昨花的织品和一包香烟。这些东西用纸包好,再用彩线捆好送给小伙子。如果彩线结的是活扣,就表示姑娘对小伙子有爱慕之心,愿意和小伙子继续往来和进一步加深感情。如果彩线结的是死扣,就说明姑娘不愿继续与小伙子往来,表示拒绝。小伙子接到姑娘用彩线结成活扣的礼品后,知道了姑娘的爱慕之心,就会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保银簪回赠姑娘,拴上两朵串有闪闪发光的彩色珠子的蚂昨花,再加手镯、银链、银扣等,用漂亮的纸包好送给姑娘,表示自己真心诚意地爱上姑娘。姑娘接到男方的礼物后,如愿与小伙子结成终身伴侣,就会用自己亲手纺织的阿昌布做一件对襟衣送给小伙子,表示和对方成亲。如果姑娘这时候反悔,不想和小伙子成亲,就会到商店买一个枕头回送,表示赔礼道歉,请小伙子另找对象,阿昌人上述互赠礼物的过程称为换手艺,包括相送、回礼、再赠送、再回礼等四个阶段。当姑娘和小伙子心心相印、又完成了上述互赠礼物的过程后,他们就可以约定佳期,举行婚礼了。

阿昌族婚俗——过往不究

抢得的姑娘一进男方的门,男方就放鞭炮,祝贺抢亲成功和婚礼开始。接着举行拜堂仪式,让姑娘包上高包头,表示已经结婚,任何人再无权娶走。举行这些仪式后的当天或第二天清晨,男子唯恐女方家里来人质询或找麻烦,又悄悄地领着妻子到离家较远的亲戚家或暂时躲进深山密林,直到女方家父母被迫同意这桩亲事为止,才一起回来。回来后须向女方家补办婚礼手续,给女方家里送去聘金 彩礼和嫁妆等,双方也就既往不咎,互相往来,亲密无间,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段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似的。

阿昌族婚俗——深夜婚礼

到了晚上十一、二点,小伙子约了几个朋友来到姑娘家。小伙子对着紧闭的大门吹响葫芦箫(阿昌族小伙子谈恋爱,白天吹三叶箫,晚上吹葫芦箫)。姑娘一听到箫声,立刻梳妆打扮,然后躲进灶房。姑娘的妈妈或嫂嫂听到箫声,点亮堂屋里的灯,连忙扫地,烧火,打开大门让小伙子们进家来坐。小伙子进到堂屋后,姑娘的妈妈或嫂嫂会说:“今晚在我家向火吧!”小伙子有礼貌地点点火,姑娘的妈妈或嫂嫂就进屋去休息。为了让长者睡好觉,小伙子们在半小时内一般不说话。半个钟头一过,小伙子马上小声地跟躲在灶房里装着做家务的姑娘对起歌来。

情歌对到一定的时候,小伙子唱道:“我远路当做近路走,一心想见你的面,只听山歌不见人,单面向火心头冷。”姑娘接着唱道:“我人丑难见灯光,对面向火就怕哥吃一惊!”唱完,姑娘提着板凳走了灶房,到火塘对面对小伙子坐下。小伙子喜上眉头:“不是吃一惊,倒是乐开怀,今晚得把妹的山歌听,好比上天得见天星,好比下海得吃海参。”接着继续对歌直到天亮,小伙子才回家去。

当俩人感情深了,小伙子就单独到姑娘家去串。当感情发展到可以定终身时,小伙子就送姑娘一件银首饰定情,约好来接她的日子。接姑娘的那晚上,未婚男女各一人充当陪郎陪娘,陪着小伙子到姑娘家。进屋个把钟头后,估计姑娘家的人已睡着了,小伙子主动把姑娘家的两炷香点燃,插在姑娘的家堂上,然后往大门外走;姑娘也在陪娘的伴随下和小伙子回家去。路上,凡过桥,小伙子在桥头上要供烟丝、槟榔、小银币,这叫上“桥岗”。进寨后,不把姑娘领进家,而由陪娘陪着住在别家。

第二天日出时,陪娘陪着新娘来新郎家。身挎长刀,喜气洋洋的小伙子立刻拔出长刀,一边“砍”金竹拱门(长刀尖轻轻搭到金竹拱门上),一边用刀尖比划着姑娘的后脑壳。用长刀“砍”金竹拱门的意思是开新路,用刀尖比划姑娘的后脑壳表示驱邪。进到堂屋里,上伙子收起长刀挂在墙上,金竹扎的拱门抬进新房放在床头,象征着爱情象金竹永远长青。接着双双拜堂成亲。然后陪娘把新娘领进灶房,拿出包袱里的东西把姑娘打扮成新媳妇。接着新媳妇到井里挑一担水,新郎在大门口接过新媳妇的水挑进家里,看热闹的人祝福小俩口象水一样纯洁,恩爱幸福。

结婚仪式结束,男方的客人快来时,新娘到半路迎接,到离家一公里处,众客人坐下不走了。新娘说:“辛苦了,请到家里坐!”众姑娘回答:“你倒好意思说,姐夫都不请我们,你家在哪里我们都晓不得,咋好意思去!”这时新郎在小伙子簇拥下来到了。小伙子们先开口:“请到家里坐!”姑娘们不买帐:“姐夫都不叫,你们喊有什么用!”新郎只得上前弯腰作揖,请姑娘们到家里坐。姑娘们走五、六公尺又不走了;新郎只得作揖再请,如此三十多次才把这些人请进家。新娘的女伴把大饭盒里的鸡肉和饭装在碗里,由“贺哨”(姑娘们的领头)给小俩口吃,希望他俩同甘共苦。

吃到快饱时,寨里的小伙子进来把门堂屋门关紧,端着饭菜,唱着山歌,请姑娘们吃一碗: “红米糙饭格是不合口腌菜素饭格是不合心一碗红米糙饭吃不完,一杯淡酒喝不光!”姑娘们接唱:“红漆桌子黑漆边,八碗九碟摆中间,我们一人吃了半斗米,淡酒当做酽酒喝。”对歌对到半夜,小伙子把姑娘们送回寨子。这天,酒席上,新娘舅舅家坐的那桌,一家要有一盘猪脑子拌的凉拌菜,没有这盘菜,他们就不吃。招待客人结束,舅舅回家时,新郎家要给他“外家肉”。这肉很讲穷,要砍一块尾巴跟一只脚连起来的肉,恰好是四斤半。给“外家肉”是为了表示不忘记外家。

阿昌族婚俗——婚后

婚后的第二天,女家请客。席间,新郎要到每桌前弯弯腰,说:“家常素饭随便请!”就这样认了亲戚。下午,男方的媒人领着八至十个老人和两个姑娘挑着礼品送彩礼来了。送进彩礼,摆席吃饭,姑娘们乘新郎不注意时给新郎抹黑脸,逗得大家哄堂而笑。姑娘们笑弯了腰,说:“大家记不得新姐夫,脸黑掉一半的就是!”要转回家时,新郎跪倒在岳父、岳母跟前说:“我要回去了!”二老就说几句吉利话,岳母给姑爷一匹自己织的布,岳父给姑爷五十元钱。这时调皮的姑娘冷不防把一串猪骨头挂在新郎肩上说:“肉我们吃光了,剩下的骨头、皮子请你带回去!”又引起一阵大笑。出了寨子,新郎才把骨头甩掉。

婚后第三天,女家送“大饭盒”给男方。大饭盒里有四斗糯米饭,还让牲口驮着四箩谷子(每箩35斤),给小俩口做谷种,嫁妆也同时驮到男家。这当中,送大饭盒的人凡出去,就被敬一杯酒:“请骑大白马(指喝酒)回去!”唱完再敬茶一杯:“请骑大红马(指喝茶)回去!”不能喝酒的也不勉强。喝完要留五分钱,以示礼貌。

婚后第四天,小俩口双双回女方家一转,到此,婚礼即告结束,俩人开始新的生活。

根据以往惯例,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农村地区结婚新人最多的日子。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农村地区春节前结婚人比较多,大家都能理解。以前没有冰箱,为了使得剩余的食物和菜类,可以储存久一点,不易坏掉;其次春节结婚也比较热闹,大家图一个好彩头,欢天喜地过大年;再者来说,春节村里人比较团圆,人气足,比较热闹。

现在科技发达,经济条件富裕,村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处于历史最好的时候。因此,结婚情况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无论出门打工者有多少,无论回村过年的有多少人,这些人们该结婚就会择一个良辰吉日,因地制宜把婚事办了,不会说非得等到春节回家才结婚。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想按照以前“传统”的家规来办也不可能。老话说过:“儿大不由爷”是最好的诠释,即便老人想春节让孩子结婚,他们也大多随孩子心意,随他们安排了。

因为都在外面打工,每一天都忙着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办婚礼。人的一生,谁都想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举办个婚礼。打工的人,基本都是过年前或过年后才有点时间,因为这个时间亲人和朋友都放假了,人多的婚礼更有气场和气氛,大家也很放松心情来吃喝玩乐。在农村来说,办个酒席,像摆个流水席一样,要摆个几天几夜才收场,亲人和朋友也难得在一起聚聚,所以,过年结婚的人相对要多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农村出来的打工者,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能结婚就尽快结婚,不会有意拖到过年才结婚。无非过年回老家的时候,补办几桌酒席,大家吃一顿饭,对亲人长辈宣告自己结婚了,得到亲人们的一声祝福。

由于平常分散结婚的多,现在春节结婚的反到不显得多了。只是春节农村返乡的人多,抽空相亲的机会多一些,遇到合适的就找一个吧,省的父母心里放不下,好让长辈来年抱娃娃吧!

一、云南春节习俗

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节日期间喜爱举行抛花包活动。男女青年各分一队,双方相距约50米,划出界线,互相抛接,凡抛出界线或没有接着便为输者。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初一这一天,举行传统的“打土块”活动。他们以土块做“武器”,互掷对方,这一天,年过花甲的老者也要兴冲冲跑到山野的“战场”上去大显身手。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春节时,盛行爬山比赛。谁先爬到顶,谁就得到姑娘或小伙子的礼物。姑娘赠送自己刺绣的侗锦,小伙子献出精致的竹盒、斗笠,这项活动往往持续半月之久。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年轻人在节日期间,连村接寨举行打鸡毛、打毽子、打花龙、打鸡蛋等活动,还伴之以歌舞,尽情欢乐。

哈萨克族——春节期间喜爱开展“姑娘追”活动。这种活动风趣动人,也是男女青年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春节时,人们身着盛装,一对对兴高采烈地玩跷跷板,彼此一起一落,谁在空中做的动作优美,弹得高,谁就领先获胜。

水族—— 按照水族的水历,正月的第十二日为“端节”,即“过年”的意思。节日的夜晚,寨子里举行联欢,在锣鼓和唢呐声中,男女青年尽情唱歌跳舞。联欢会上使用的锣鼓类型很多,最大的直径一米以上,锣重一二百公斤。鼓面画有花纹图案,鼓身刻着浮雕,既是民间乐嚣,又是工艺品。

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独龙族——年,一般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下旬举行,具体日期由各个家族自己卜卦决定,节期长短也视准备的食物多寡而定。由于独龙族没有文字,过去邀请客人过年节,就只好用刻木或结绳作"请柬"。一个家族决定哪一天过节后,计算出离过节还有几天,如果以刻木记日,就在特制的木板上刻上几格,每一格代表一天,然后剖为两半,一半自己留着,一半送给客人。以后双方每过一天就削去一格,削到剩最后一格时,就知道第二天要过节了。如果用结绳记日,离过节还有多少天,就结多少个结,然后将结绳送给要邀请的亲友,自己留一条,每过一天解一个结,解到最后一个"结"的时候,就知道是过年了。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布朗族——春节期间开展托球活动,活泼有趣。参加者围成圆圈,先由一人将一只用竹片做成的小球托上空中,然后按顺序接球,并用手心将球托向空中,接不到球的人,要罚唱一首歌。

新年的禁忌

俗话说“新年头、旧年尾”,意思是说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就是“除夕”与“春节”,所以过年时言行要特别谨慎,中国人希望一年的开始能够事事顺利,有个好预兆。

在春节时期有诸多禁忌,主要为了保平安,在来年事事顺利,春节这天妇女不许出门拜年,俗语叫“忌门”,女儿嫁出去的更是不能回家,如果在新年回娘家会吃穷娘家。小孩子不许哭闹,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也不可以和别人吵架起争执,犯了会使一年都不顺利。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无论有什么病痛,都不许请医生,请医生会一年到尾都生病。初一到初四不可动刀(主凶杀)、针(主长针眼)、剪(主口舌之争),也不可以扫地,扫地会把财运全扫光了。春节这天不可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当中,出外旅行时一定会碰到下雨。

由初一至初十的一些禁忌:初一:鸡日——旧时在元旦贴画鸡辟邪祈福(鸡谐音吉“ji”)。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田生日」,「谷子生日」,祭田。

初四:猪日——祭财神,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就不请他来拜神。

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诸多禁忌,「送穷五」:初一至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财气」,初五的垃圾视为「穷土」,倒掉就「送穷出门」。

五路财神生日,有「接财神」的习俗。

初六: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店铺开始复业。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烟花,启烟火的习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谷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接受布施。

初九:天爷生日——玉皇大帝诞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初十:石头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叫「十(石)不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

极目新闻记者丁伟

河南一小伙子因婚姻面临破裂,驱车挂横幅到妻子娘家的小区,开着喇叭要求退还高额彩礼,近日此事引发热议。

11月27日,当事人李守宁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他是农村人,为娶媳妇共花费51万元,其中部分钱还是借的。可婚后仅33天,妻子就回到娘家两人开始分居,他起诉离婚,妻子却不同意。为了早日解决此事,也为了追回部分彩礼,他没有其他办法才开车到妻子娘家拉起横幅。

李守宁的岳母表示,李守宁的说辞并非完全属实,所有结果等待法院判决。

小伙子拉横幅要求退彩礼

娶媳妇花费51万元

李守宁是河南驻马店人,现年25岁。2021年,他经媒人介绍,与当地女子钱雨露相识。

“两家离得很近,相距只有3公里,我们彼此也都觉得对方不错。刚认识三天,就在媒人的说和下订婚了。”李守宁说,订婚几天后他就告别未婚妻,和父母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温州打工,父亲进了工地,母亲当服务员,他则送起了外卖。

“在我的观念里,订婚了我就是有媳妇的人了,只等着寻个好日子,把她娶进家门。”李守宁在外打工,时常记挂着老家的未婚妻,他经常会给她送些小惊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情人节礼物、七夕节礼物、生日礼物等,该有的仪式感一个没落下。甚至未来岳母过生日,他还在凌晨1时多去选购礼品,送上一份孝心,“因为以后她也是我的母亲。”李守宁对未来婚姻生活充满期待。

2022年1月28日,李守宁穿上了从未穿过的西装,迎娶了钱雨露,开始了新婚生活。2022年2月14日,两人领取了结婚证。

金银首饰

订婚钱88万元、结婚彩礼99万元、金银首饰42万元、改口费22万元、上下车倒酒钱15万元,“我们家本来有一辆车,她们家又要求买了一辆近16万元的轿车,再加上请婚庆公司和办酒席的钱以及亲戚们的改口费,差不多一共花了51万元。”李守宁的母亲高凤英表示,51万元中有16万元是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

婚后不久,李守宁的父母便又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途,家中仅剩下新婚的小两口。

结婚33天双方就分居

李守宁介绍,2022年3月3日晚上9时许,工作一天的他回到家中,顺手关上了房门,不多时就睡着了。“当天她去采耳店帮忙,晚上12时才回来,可是她拿着钥匙没打开门,然后就给我打电话,我睡着了没听到,她就回娘家了。第二天一早我回电话,向她道歉,随后两人就和好了,但她自此一直住在娘家。”李守宁说,妻子在娘家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5月底,高凤英从外地回到老家,随后和儿子李守宁一起去请媳妇,“好话说尽,就是不行。”李守宁说,6月8日他再次来到岳母家接媳妇回家,但这次还是闹得很不愉快,甚至还起了争执。“钱雨露看到我和她妈争执,就去我家把门锁拆了,收拾衣服要走,刚好我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了她,这次我们彻底闹掰了。”李守宁说,事后妻子拉黑了他的手机号和微信号,还躲了起来。

“岳母说,两个人既然过不下去就好聚好散吧,财产在各自名下的就归各自。我说我们只过了33天,彩礼你退一部分给我们吧,这时候她立马翻脸了,让我爱去哪里告去哪里告,拒不协商。”李守宁说,为了有个结果,也为了追回部分彩礼,他向当地法院起诉离婚。

2022年6月,案件在当地法院开庭审理。钱雨露并未出庭,但其通过其他途径向法院表示,李守宁所说的夫妻感情破裂一事并不属实,夫妻二人感情很好。钱雨露还表示,自己曾给李守宁怀过孩子。2022年3月3日,她被李守宁反锁门外导致当天没有回去,自己被冻感冒发烧而养病两天,随后又返回婆家。“夫妻恩爱,互相关心,感情稳定,坚决不同意离婚。”钱雨露称。

对于“返回婆家”一说,李守宁表示纯粹是钱雨露的说辞。而对于妻子怀孕一事,李守宁则称并不清楚,自己也有不少疑问。

最终法院未准予二人离婚。李守宁不服判决,进行上诉,二审开庭时间定在2022年12月。

法院判决书

开车挂横幅要求退彩礼

妻子拒绝离婚且失联,岳母一家人也拒绝调解,近日,李守宁在车上挂上横幅,开着喇叭到钱雨露娘家所在小区讨要彩礼。

视频显示,白色车身上挂着大型条幅,红底黄字写着:“钱雨露不和我过了,退还我彩礼!”另一段视频显示,车子引擎盖上还放有一个喇叭,循环播放着:“你家女儿和我过了一个月,不过了,退还我家彩礼钱”

小伙子拉横幅要求退彩礼

“只在一起生活了33天,我们也不要求她们全部退回,只退回一部分就行。”李守宁母亲高凤英说,为了处理此事,她已从外地赶回老家,为了早日还清债务,丈夫则继续留在外地打工。“我一想起那些钱心口就疼,孩子他爸也整天为这事发愁。”高凤英说。

11月2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拨打钱雨露的手机,但号码已处于停机状态。随后,记者致电钱雨露的弟弟,但其一听说“李守宁”几个字就挂断了电话。

钱雨露的母亲表示,本来不打算离婚,现在因为李守宁整天闹,不离也没有办法,所有结果等待法院判决。“钱放在他们家,他说的不属实,露露6月份还回去了。”钱雨露的母亲说。

“如果钱放在我们家,我为什么还去找他们要?6月份钱雨露确实回来过一次,但半夜就又回娘家了。”李守宁反驳岳母的说法。

李守宁说,现在全家人都想快点解决此事。“为了结婚一共花费51万元,车子在我名下,不算她的花费,我们算了一下,为她一共花了30多万元,她的嫁妆是几床被子和两个人的生活套装,折合1万元左右,我们只要求他们能退回4万多元的金银首饰和10万元现金。”李守宁说。

湖北征和律师事务所董文明律师表示,关于彩礼退还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第5条规定了3种可以退还情形: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若适用后面两种情况,则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本案中,只有李守宁与女方成功离婚才可以主张返还彩礼,由于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对已经结婚并已经同居的夫妻离婚后主张退还彩礼的情形要求比较苛刻,但如果双方共同生活时间明显较短、彩礼支付过高、女方对离婚具有明显过错、男方支付彩礼后导致生活困难的,法院一般会综合考虑后判决返还部分彩礼。

另外,董律师还表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自由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借结婚名义索取财物敛财,否则将会被法院认定为违法行为从而要求退还。

云南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很多人旅游都会选择去云南,因为云南有自己的风俗文化,也有很好的风景和人文情怀,所以云南还是一个很宜居的地方。让让我们看看云南婚姻习俗。

爱情的象征

让男女都结婚。男方会切一根长约10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樱桃树棍,在上面刻一些可以说明男女结婚日期的图案。女人会准备一根红色的丝线。婚礼当天,把红线拴在棍子上,和新婚夫妇一起送入洞房,他们将被视为法律情侣。这根棍子是西卡,这对新人一直珍藏到生命的尽头。

种子

蒙山佤族青年的求婚含蓄、幽默、活泼、有趣,有别于其他地方习俗。如果一个年轻人喜欢一个女孩,他会请媒人向他的女孩求婚的家庭。媒人会来找女孩独自回家,介绍年轻人这个女孩的性格和背景详细询问了父母的情况,然后离开。第二天,媒人带着小伙子去见姑娘众议院正式提议。其实云南的一些风俗习惯挺有意思的,也挺有福气的。这种婚俗挺规矩的,入乡随俗很重要。

婚姻观

摩梭人被称为最后的活化石母系氏族的习俗,并且还保留着男人不不结婚,女人不不结婚。婚姻的形式是男人不不结婚,女人也不不要结婚。男女双方一生都生活在母系家庭中,这是一种由去男人的。男人走向女人晚上回到他自己的家,第二天早上回到他自己的家,这意味着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结婚的男女是彼此s阿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34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