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仡佬族特色文化

道真仡佬族特色文化,第1张

道真仡佬特色文化有仡佬族傩戏、高台舞狮、打篾鸡蛋、哭嫁歌、道真三幺台八仙等。

1、仡佬族傩戏: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有歌、有舞,庄谐交作,文武并重,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

2、高台舞狮:狮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仡家人在春节或重大喜日子都要舞狮助兴,依此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3、打篾鸡蛋:亦称打花龙,是仡佬族民间体育活动,节假日时,男女老幼聚集在花龙坡,两人为一组,互相打来打去,花龙里面的铜钱相互撞击发出声响。

4、哭嫁歌: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少则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

5、道真三幺台八仙: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余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

菅原道真(公元845年--公元903年)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公卿,学者。日本古代四大怨灵之一。生于世代学者之家,参议菅原是善第三子。长于汉诗、被日本人尊为学问之神。幼名阿呼(后改名为吉祥丸),也称菅公、菅丞相。

877年任贰部少辅,并为文章博士。深得宇多天皇、醍醐天皇的信任和重用,891年任 头(天皇身边掌管文书、宫廷仪式、传诏敕等事)。894年被任命为遣唐使,但根据唐朝国内形势和渡海艰险,提出停派遣唐使的建议,故未成行。895年任中纳言,后兼任民部卿。899年任右大臣职。901年因左大臣藤原时平谗言于天皇,被贬为大宰权帅,调往僻远之地。不久死于贬所。993年追赠正一位太政大臣。

菅原死后因后来发生的清凉殿落雷事件,被尊为"雷神"、"文化神"。著有《类聚国史》、《菅原之草》、《新撰万叶集》和《日本三代实录》等。

道真年幼

时即长于诗歌、862年(咸通三年)18岁为文章生。867年从众多文章生选出二名为文章得业生,道真是其中之一,叙任正六位下下野権少掾。870年通过方略考试、升任正六位上、隔年升玄蕃助。再迁任少内记。874年升从五位下兵部少辅、再任民部少辅。877年任式部少辅。同年兼任家传要职文章博士。879年升从五位上。886年(仁和2年)拜任赞岐守、辞式部少辅兼文章博士,前往四国赞岐任官。890年(寛平2年)自任地赞岐国回京。

之后他深受宇多天皇的信任,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当时天皇为了牵制当道的外戚藤原氏,而重用道真。891年补任 头官位。兼式部少辅与左中弁。次年、升从四位下、兼任左京大夫。再次年补任参议式部大辅。兼任左大弁、勘解由长官、春宫亮。894年被任命为遣唐大使、但在道真的建议下废止了遣唐使的派遣(当时中土内乱,907年唐朝灭亡)。895年升任从三位权中纳言、兼任春宫权大夫,长女衍子成为宇多天皇的女侍。次年、兼任民部卿。897年他的女儿和宇多天皇之子齐世亲王结婚;同年、宇多天皇让位与醍醐天皇、醍醐天皇继续重用道真、当时只有藤原时平与道真拥有"官奏执奏"(又称为"内览")的特权,并升任正三位权大纳言、兼任右近卫大将和中宫大夫。

在醍醐天皇即位后道真一直晋升,但对于道真掌权感到威胁的藤原氏开始有所行动,以及中下层贵族中对道真的政治改革感到不安者亦所在多有,双方于是结合谋图对付菅原道真。899年(昌泰2年)、道真晋升右大臣并兼任右大将。次年三善清行建议道真应当知足退隐体验人生之乐,但不被道真接受。901年,他升任从二位、但却被诬告意图帮助齐世亲王簒夺皇位因而获罪,被贬为大宰权帅,流放至九州太宰府。宇多上皇闻讯意图阻止但未能成功。以长子菅原高视为首的四名子女皆被处以流刑(是为昌泰之变)。道真于903年在太宰府病逝、并葬在当地(长野县上田市别所,现在之安乐寺)。

生前

他将自个所著的诗和散文集结成'菅家文草'全12巻(900年)、在太宰府时的作品结整合'菅家后集'(903年左右)、另编著有'类聚国史'。

诗歌集'菅家御集'经考证则有后世伪作的嫌疑。'古今和歌集'中有节录他所著2首和歌。

他亦是六国史之一'日本三代实录'的我、于左迁之后的901年(延喜元年)8月完成。

从其祖父时代开始经营的私塾"菅家廊下",其中出了不少杰出门生,往后历任至朝廷要职者有100人。

死后

道真死后,京都陆续出现多种异相,先是醍醐天皇的皇子一一病死。后来在皇宫的清凉殿落雷事件中更遭遇雷击,造成多名死伤者。朝廷对此相当惊恐,以为是道真的怨灵在作祟,因此赦免道真的罪名并追赠官位。道真之子也被解除流放之刑召唤回京都。923年阴历4月20日,将其从二位太宰权帅回复为正二位右大臣之官位、993年追赠正一位左大臣、同年追赠为太政大臣。据传当时陷害道真的藤原时平之后断了子嗣、但相反地,对道真友好的时平之弟藤原忠平,其子孙则成了藤原氏的源流。

清凉殿落雷事件以后,因为害怕雷神是道真的怨灵,为了祭拜火雷天神而在京都的北野兴建了北野天满宫。之后道真成了天神信仰的一部份,并逐渐普及到日本全国。道真生前因是杰出的学者和诗人,因此被当成学问之神来敬拜。其神号有:天满大自在天神、日本太政威德天及北野天满宫天神。

江户时代时以昌泰之变为题材的戏剧、'天神记''菅原传授手习鉴''天满宫菜种御供'等一一上演、特别是'菅原传授手习鉴'在"人偶剧净瑠璃"和歌舞伎的表演相当卖座、成为义太夫狂言三大名作之一。现今仍是反复上演的节目。

近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道真被以为是皇室的忠臣。1928年讲谈社出版的杂志《キング》 (King),有一篇模仿菅原道真事迹"每天捧著恩赐的御衣焚香膜拜"的句子被改写成"每天捧著和尚的粪便焚香膜拜",结果当时人在伊香保温泉的讲谈社社长野间清治因此受到不满人士的攻击。

一、贵州道真县买房没用公积金可以提取出来的,提取个人公积金帐户余额的条件: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的;

2、偿还个人所购自住房贷款(含商业贷款)本息的;

3、年房租超出职工家庭工资收入30%的;

4、离休、退休的;

5、出国、出境定居的;

6、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7、因单位解散、破产、辞职、辞退等原因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8、职工调离外省(市)工作的;

9、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

二、贵州道真县购商品房支取公积金须提供材料:

1、持本人公积金缴存证、卡

2、购房一年内房管部门备案登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 (原件和复印件)

3、首付款收据(不少于购房总额的30%)

4、支取人身份证 (原件和复印件)

5、房开商开户银行和账号[夫妇双方支取还需提供结婚证或同一本户口簿;直系亲属(仅指提取人的父母或子女〈含配偶〉须提供同一本户口簿。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三、公积金提取的约定公积金提取是指因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及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等情况而办理公积金提取的职工及其配偶,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以后提取的有关约定,公积金管理中心按照约定的时间,将提取款项划入职工本人的银行账户。

仡佬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大 年:  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虫虫蚂蚁,追亮火虫,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大年重在灯。

三月三:  山王菩萨生日,有些仡佬族为了还愿而祭祀山王。

清明节: 跟祖坟挂青。

端阳节:  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 半 :  一般七月十四,割新谷尝新,祭祀祖先。

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重阳节:   一般八月十五,打糍粑,走亲戚(送糍粑)。

小 年:  一般腊月三十,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晚上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小年重在火。

过年

最早仡佬人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以十月为年节,嘉靖《贵州图经》载,仡佬“每岁以秋收毕日为岁首”。清《安顺府志》载,仡佬“以十月为岁首”。清代以来,仡佬族人渐仿汉人以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为过年,原先十月为岁首的习俗渐渐废止。

年节时期向后推移,并吸取一些汉族过年礼仪,但仡佬年的传统习俗仍有不少留存下来。各地仡佬族过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各寨、各姓氏,甚至在同一村寨集体举行和各家分别进行两种,但以各家各户分别进行的多。

除夕,各户以丰盛菜肴、酒饭陈列于堂屋神龛前的方桌上,燃香烛纸献清祖宗后,全家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吃团圆饭。

仡佬节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吃虫节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贡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吃新节

仡佬族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将要收割时,仡佬族便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区还杀鸡杀猪,甚至杀牛祭天、杀马祭地。吃新日这天摘谁家的新粮都不为基诺族的吃新节是在八九月间谷子成熟时举行。节日早晨,各家到田地里摘新粮、蔬菜来做,并杀鸡祭祀。蒸饭时注意观看甑子里冒出的蒸汽的方向:从东方冒出预示子孙兴旺;从南方冒出预示丰收;从西方冒出象征狩猎顺利;从北方冒出则是不祥的征兆。饭菜煮熟后,由家长主持祭祀寨神、铁匠神、火塘神等诸神。传说基诺人原来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们的狗带回一粒谷种,他们将它种下,但是所获不多,后来一位白发老人传给他们种谷子的知识,于是他们收获了满仓新米,从此他们才有了过新米节的传统。

敬雀节

“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10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敬雀节”是仡佬先民世代流传下来敬奉雀神的崇拜综合性民俗活动,为仡佬族百姓祈祷子孙发达、家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活动。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

敬雀节上,仡佬族同胞向游客展示魅力独具的活动内容:举行敬雀节祭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表演长号唢呐、仡佬毛龙、仡佬婚俗、山歌对唱、印象尧上等。开展斗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劲、捉放活鸡等独具乡村特色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

祭山节

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

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抢春水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如家中有几个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长指派其中既诚实、能干,又机智、勇敢的人担任;如果家中没有未婚男女,就要向亲戚或邻居借一个并在头一天晚上请到家中居住。

鸡叫头遍,“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认为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闰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响,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们纷纷到水井或泉水边提水,在回家的路上还要高喊着“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烧水,把“春水”烧开。然后烧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后,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六合宴

所谓“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精神依赖。

那么,为纪念仡佬的先民开荒劈草、倡“和合”、兴“七规”(仁、义、礼、忠、孝、敬、让),每年喜庆或者年末时,人们就会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斗菜,共叙一年的辛勤耕耘、共庆一年的丰收喜悦,这就是仡佬族传承至今的“六合宴”。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可以的,只要满足要求就可以的。

1、必须要有在贵州一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者缴纳一年以上的养老保险证明。

2、外地户口(贵州省外)除提供以上手续外,还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如果已婚还需要结婚证和配偶的个人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未婚的需要出具未婚证明。以上证件银行还要看原件。

当然是不可以,要原件才可以的,具体的如下:

申请结婚只需持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户口本和身份证即可,如果你具备条件就可以 政策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全国人大2001年4月28日修正) 二、《婚姻登记条例》 (国务院令[2003]第387号) 三、《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 (民政部2003年9月24日发布) 结婚登记 一、结婚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二、结婚登记提交的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 三、结婚登记的程序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补办结婚登记或复婚登记的,按照结婚登记程序办理。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四、结婚登记的时限、收费标准 1、登记时限: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2、收费标准:国内结婚登记每对9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904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