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称
仡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各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公布统一称为仡佬族。
1983年,随着民族识别、民族成分恢复工作的进行,根据国家的民族政策,经县以上 批准,又有25万多人恢复了仡佬族民族成分 。
历史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读音为老)人有关。在住房、服饰、饮食、丧葬和穿耳等风俗习惯上,也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征。比如贵州普定县窝子乡和高阳乡的仡佬族,到十九世纪末仍然还保留有"打牙"习俗。
古代僚人很早就在中国西南地区生存。在汉代建立牂牁郡以前,这里已有若干个部落集团,而以夜郎最为强大。公元3至5世纪时,由牂牁迁入四川的僚人,编入了封建国家的户籍,并且向封建王朝缴纳赋税。公元5世纪时,他们已能制造金属的矛和盾、刺鱼工具和铜爨等等,并用麻类纤维织成细布。7世纪以后,四川僚人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僚布的质量很好,成为必须上缴给封建王朝的贡品。直到宋治平年间(11世纪中叶),有的僚人领主还霸占大量土地,拥有数千户依附农民,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宋代,仡佬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居住在湖南辰、沅、靖州一带山区的仡佬族还沿用刀耕火种的生计方式,生产粟米、豆类等,粮食不足则以猎获物补充。而居住在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掌握了开采朱砂的技术,生产出了各种特色产品,较有名的有精致的银质酒器"银鹁鸠",用桑树皮织成的"圈布"以及编织有花纹的"不阑带",缝制"阑斑厚重"的仡佬裙等。这些,都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仡佬族邮票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对仡佬族地区大都通过土司进行治理,有的地区还同时保留了仡佬族独有的社会政治制度--马头制。郎岱厅(今贵州省六枝特区)仡佬族称本族土官为马头,马头有马头田为俸禄,出巡时乘轿,有仪仗队吹长号在前开路,显示威风。马头的后裔在仡佬族内仍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至今在六枝地区有"马头仡佬"之称。中央王朝还在仡佬族地区陆续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的"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就在仡佬族地区基本完成。
为了反抗历代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古代包括仡佬族先民在内的僚人,曾经多次起来进行武装斗争。公元7世纪中叶,川西雅州、邛州、眉州一带的僚人,就因反对繁重的劳役而爆发了规模很大的起义。9世纪中叶,四川戎州(今宜宾)、泸州(今泸州市)一带的葛僚(仡佬)也因封建官吏的巧取豪夺,愤而进行反抗,一直打到四川三台一带。到16世纪中叶,在抵抗倭寇入侵我东南海的斗争中,居住在湘西的仡佬族也曾经和土家族、苗族一起, 赴江浙一带作战,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贵州苗、汉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抗清王朝的"咸同起义",起义军于同治四年(1865年)春经过平坝县仡佬族居住的大狗场时,仡佬族人民积极为起义军送粮、挑水和做饭,支持这一正义斗争。安顺黑寨一带的仡佬族农民,还直接参加起义队伍,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49年以前,仡佬族地区土地兼并很严重,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外族地主手中。如遵义县平正乡,占人口9%的外族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就超过了一半。剥削形式主要是实物地租,分为定租、活租两种,租额一般占收获量的一半以上。租地时还要缴纳"押金",相当于租额的50%到200%不等。在黔西地区,佃种山地除了每年要交玉米、鸦片、黄豆、烟米(**籽)、辣椒等物外,有的还要每年到地主土地上无偿劳动50到80天。大定县长石乡农民,每年几乎用1/4的生产时间为地主喂牲口、修房子、背粮、运煤、抬滑竿等等。遇到地主家有婚丧、做寿等事时,佃户还要去帮工、送礼。有的地主还实行所谓的"人租",即地主可以剥夺农民的人身自由,扣留农民子女为奴婢,当作地租的金额。各种名目繁多的沉重剥削,压得仡佬族人民喘不过气来。遵义县田坝村32户农民,有30户经常只能采石蒜(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充饥。大定县长石乡常年有人外出逃荒。1945年,仡佬寨的52户仡佬族中就有11户被迫逃荒。
国民党 还加强保甲制度,采用一家犯法,全保联坐的"联保联坐"以加强统治。苛捐杂税,十分繁重,有军粮、日月捐、鞋袜劳军、区乡经费、自卫捐等等。据安顺县仡佬族农民统计,竟达50余种之多。为了进行反人民的内战,更是大肆拉丁抓夫,名义上规定"三丁一抽"、"五丁二抽",实际上连独子也不能幸免。为了便于统治,国民党 还故意挑拨离间,制造民族纠纷,推行强迫同化。仡佬族人民陷于苦难的深渊。
1935年中国 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贵州黔西、大定、遵义、仁怀等地,给那里的仡佬族人民留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地主五谷满仓,穷人无米煮汤"的苦难岁月里,仡佬族人民深深认识到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的道理。1943年10月贞丰县布依族、仡佬族人民曾一起反抗国民党统治,并一度攻占了县城。1948年遵义县李村、田坝村的汉族、仡佬族农民一起,曾打进地主家里,分走了粮食7、8万斤。遵义县平正村等地的仡佬族青壮年,还武装起来反抗征兵,迫使国民党的爪牙、乡保长不敢进寨强行抓壮丁 。
经济1949年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作物以玉米为主,但亩产量较低,每亩产量才八、九十斤。此外还生产水稻、小麦、红薯等。没有水利工程,依靠雨水灌溉,水、旱、雹、虫、兽等灾害严重。采集桐子,编织竹器、草鞋等副业生产在仡佬族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洋纱的倾销,仡佬族原来纺织"铁笛布"的家庭手工业也逐渐衰落了。
早在清代,仡佬族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如记载中说,黄平州与黎平府仡佬族"多佣(做)铁工",平远州和大定府部分仡佬族以"铸犁为业",湘西仡佬族匠人制作的鸟枪,射程可达二十多丈远。因此史书中把有些地方的仡佬族称为"打铁仡佬"。这种打铁技艺在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了下来,如贵州郎岱县(今六枝地区)陇嘠寨二十六户仡佬族中,打铁的就有十多户。仡佬族生产的铁制品受到当地各族民众的喜爱。但是,随着市场上大量质优价廉的铁制用品的出现,目前以打铁为业者已经很稀少。仡佬族的石雕匠人,技艺精湛,所刻石雕大多用于石廓雕饰。
仡佬族的冶炼业历来就较为兴盛。仡佬族聚居的务川盛产朱砂,务川境内现保存具有二千多年开采历史的"大箐洞",洞内留存有古代开采丹砂的摇船。史载,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黔中太守田宗显于务川岩风脚等处开采水银、朱砂,向朝廷纳课水银1905斤。《通典·食货典》记唐制:"天厂诸郡每年常贡,黔中郡贡朱砂十斤。"仡佬族聚居的务川,还是神州大地最早炼汞的区域之一。仡佬族的朱砂开采历史悠久,自商周至今从未衰竭。仡佬族信奉的"宝王菩萨",便是在其间形成的文化现象。1980年代以来,务川仡佬族人于矿山搭棚、采矿、炼汞者达2000余户,一共采炼朱砂水银685吨 。
政治1949年新中国成立,掀开了仡佬族地区历史发展新的一页。自1956年在遵义县平正乡和仁怀县安良乡建立两个仡佬族民族乡开始,国务院于1986年先后在仡佬族聚居的务川、道真两县设立了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又在仡佬族聚居地区相继建立了20多个民族乡。
经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到1992年,共有18个仡佬族及仡佬族与其它民族合建的民族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机构,都有仡佬族人民代表和干部参加,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历届人大主任、县长均由仡佬族担任,县级、副县级干部中,仡佬族干部占同级干部数的50%以上;乡级领导干部中的仡佬族干部也占同级干部数的60%以上;技术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正在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文化 信仰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专司祭祀、祈福求寿、退鬼、超度亡灵的巫师。
仡佬族人创业、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 衣食住行与山林息息相关, 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有些人家对古树巨石顶礼膜拜, 正月十四和三月初三皆献酒、肉、糍粑祭奠, 祈保子孙安康。每逢旱、涝、病、虫灾, 便挂善募捐, 请道士设坛打醮作法事, 祈祷诸神禳灾保平安。
住处附近山林中最大最粗的那棵古树常会被作为神树来祭祀和崇拜。一旦选定后, 则要对该地区实行封山, 禁止任何不当的行为, 包括禁止砍树和放牧, 这在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植被资源, 维持了生态环境 。
语言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在语音系统上接近苗语,在语音、语法上有个别现象又近壮、侗语。它与苗瑶语族语言和壮侗语族语言都有少量的同源词。
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把仡佬语族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较合适,其名称可以叫僚语族或仡佬语族。仡佬语分四个方言, 习惯上称为"稿方言"、"哈给方言"、"多罗方言"和"阿欧方言"。仡佬语的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并呈现犬牙交错的方言土语分布。一个县往往有几种仡佬语方言并存。
在语言使用方面,只有贵州省的平坝县大狗场、安顺市西秀区的湾子寨、黑寨、普定县的新寨、关岭县的麻凹、六枝的居都、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云南省麻栗坡县月亮湾和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三冲仡佬族语言较为完整。
据调查,当前完全或部分地以仡佬语作为母语的仡佬族最多不超过6000人,大约只占仡佬族总人口的11%。绝大多数的仡佬族使用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有少数成员会讲当地的苗语、布依语等。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
建筑仡佬族的居住依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个宗族的各个家户毗邻建房形成村寨。住房构造形式及建筑材料,则视其经济条件、人口多少,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较高;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民众,通常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大多比较低矮。往往注重房屋地址的选择,有"山管人丁水管财"之说。
建筑房屋时,房屋的高度喜欢选取尾数为八的尺寸,以中柱为例,取一丈六顶(尺)八,其余依次类推,其实是选取谐音,表达对家庭的美好愿望。房屋的式样有独间、二间、长三间、长五间、两重堂、三重堂、三合院和四合院等。除独间、二间外,其余的房屋都是以位于正中间的一间作中堂,设家龛,专门用于祭祀、会客,一般不铺设楼板。两侧的房屋称为"小二间",通常分隔为前后两间,前面一间作厨房,后面一间作卧室,多有天、地楼板,地楼约高一米,搭梯而上。地楼底下可贮放杂物或者作鸡鸭舍。中间堂屋比两边卧房和厨房要凹进,形成一个厅口。有依山建"吊脚楼"房者,设栏杆走廊,楼上住人,楼下作畜厩。过去多为土木竹结构的草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村住房日益改善。20世纪70年代石木结构的房屋盛行一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都修建砖石结构的瓦房和楼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逐渐兴起 。
服饰仡佬族的服装文化因时损益,独具特色。
清代及其以前,服装多为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制成,男著无领长衫,抄襟,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
仡佬族妇女女衣短装,抄襟,缀花边。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无褶长桶裙,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色条纹,外罩青色无袖长袍,长袍前短后长,均绣有花纹,穿时从头上套下,脚穿钩尖鞋。
民国以后,各民族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审美观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改变,无论男女老少,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一致。
如今,仡佬族的日常服饰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各种式样纷繁。质地从单纯的棉布、涤卡发展为毛料、麻纱、涤丝等,农村的仡佬族民众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种节日庆典中才会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饰 。
饮食在饮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区)、稻米(平坝地区)为主,其次是各种豆类、麦子、荞子及薯类,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仡佬族副食中,以糯米糍粑为珍贵食品,年节打粑"祭祖",喜庆待客,端阳送亲家,重阳献新送亲友,这一习俗一直保存至今。
咂酒也是仡佬族的特色饮食。制作时以玉米、小麦、小米、高梁为原料,经过煮熟以后,发酵装缸。装缸时,先用两根手指大、约一米长的水竹竿(其中一根用火燎抈弯),除顶端留一竹节外,其余竹节打空,插入缸中后再密封。密封的时间越长,酒味越醇浓。饮用时,将顶端的竹节打空,直竿进空气,弯竿作吸具。无论筵席或平时待客,都按照老幼尊卑依次吸吮。民国《正安县志》稿有"万颗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的诗句记载。
油茶的制作也很特别,先用猪油于锅内爆炒青茶, 然后掺水熬煮, 待水微乾, 用木瓢搡茶成糊状, 曰"茶羹"。饮时,视饮量及浓淡, 将茶羹用猪油煎炒少许, 掺水煮沸, 再放猪油、油渣、食盐、花椒、熟芝麻、黄豆、花生粉, 即可饮用。其味浓烈喷香, 别具风味。今天道真的油茶已形成系列, 主要有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油茶面条等 。
礼节凡婚丧喜庆,都要设宴酬宾。一般二三十桌,多则百余桌。因为事先往往没有准备,所以丧事席一般不大讲究,吊客也不在意,有"不迎不送丧家礼,自去自来自送情"之俗。过去经济窘迫,办席不易,有"丧事场中现说起,招男嫁女讲不起,生朝满期鬼怂起"之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真自治县三桥一带出现招待贵客的特殊礼仪"三么台"。"么台"是方言,意为结束,"三么台"就是请贵客吃饭,一顿饭要吃三台(次)才算完结。第一台为"接风洗尘"。食品为九盘果品糕点。一般为:乳白酥食、天星米麻饼、百花脆皮、红帽子粑、美人痣泡粑、核桃、花生、葵花、干柿饼九种,每人配一碗茶,主客在边饮茶边品小吃的闲暇中畅谈。茶点后的第二台为"八仙醉酒"。食品一般为九盘供下酒的卤菜和冷盘,酒则是自酿的包谷小锅酒,酒菜上桌后,先点香化纸敬祖之后,客主才就位入席。第一杯为敬客酒,第二杯为祝福酒,第三杯为孝敬酒,三杯过后,酒歌助兴,依量畅饮,气氛热烈。第三台正席,名为"四方团圆",九个大碗内装以肉为主的大菜,直到客人酒足饭饱;主家才让客人离席。仡佬族的 "三么台"筵席极其丰富的菜肴内容和颇为讲究的用餐礼仪,充分反映了仡佬族饮食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体现著仡佬人的热情与淳朴 。
文学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传说故事、诗歌和谚语等。
民间故事多是讲述天地诞生,仡佬族源流以及英雄人物和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的,比如《制造天地》、《阿仰兄妹造人烟》、《竹王》、《勇敢的姑娘》、《聋兄瞎弟偷羊》等 。
体育仡佬族的文体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开展,内容有打篾鸡蛋、磨磨秋、抱龙蛋、打鸡等。
打"篾鸡蛋"是仡佬族一项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众性体育运动,已被民族部门列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高台舞狮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娱活动1956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组队参加贵州省民间文艺调演获二等奖。2003年,在宁夏银州市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表演项目银奖 。
艺术 音乐仡佬族人在生产劳动中,男女青年社交场合里,节日喜庆亲朋宴请时,常以歌声抒 怀,有"打闹歌"、"号子"、"山歌"、"盘歌"、"古歌"、"情歌"、"牧歌"、"闺怨歌"、"长工歌"、"哭嫁歌"、"戒菸(鸦片)歌"、"戒赌歌"等。诗歌体裁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多为七言,兼具赋比兴、押韵,类似七言绝句诗体,也有用仡佬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寓哲理于歌词,显情趣于歌声,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如"盘歌",一问一答,多是即兴而发、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歌的形式表达,歌词生动诙谐、灵活多样,不仅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而且音韵优美,自成一格。
铜鼓、牛角、笛子、葫芦笙是仡佬族历史上常用乐器,泡木筒是仡佬族的独特乐器,用长两尺余的泡木捅去芯,做成筒,凿两孔,上端插竹唢筒,吹奏时发出"呜哇呜哇"的声音,仡佬族因此称呼它为"呜哇"。"呜哇"只能在秋收毕至正月十五期间吹奏,其余时间收藏不用 。
舞蹈仡佬族的舞蹈有"顶翁罗"、"打亲敬酒舞"、"酒舞"、 "淘盆打褂子舞"、"踩堂舞"、"祭山神舞"、"祭田娘舞"等。
《仡佬族 迎亲》 陈玉先"顶翁罗"是表达仡佬族青年男女在农历正月社交期间,相互表达爱情,选择终生伴侣的传统习俗的舞蹈。
"酒舞和打亲敬酒舞"是大方县箐山拉鲁村仡佬族的舞蹈,是从婚礼中的有关礼仪衍化而来。
"酒舞"是表现宾客们参加婚礼时饮咂酒的欢乐跳跃状。
"打亲敬酒舞"是表现新娘出嫁时用袖遮面的羞涩情态。
"淘盆打褂子舞"流行于务川自治县,是仡佬族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踩堂舞"是丧葬仪式中所跳的一种舞蹈。
"祭山神舞"是六枝仡佬族每年三月三祭山神时跳的舞蹈。
"祭田娘舞"是水城、六枝等地每年"吃新节"期间由家人带领妇女儿童在客家田地里摘新时跳的舞蹈 。
戏剧仡佬族的戏剧有傩戏和地戏两种。
仡佬族蔑鸡蛋与打花龙傩戏是一种驱鬼的仪式,从中原传入,因其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而被称为"傩戏"。当傩戏于中原消失之后,傩的活动却尚保存于贵州民间。仡佬族的傩戏主要流行于黔北、黔东北。伴奏乐器有锣、鼓、牛角等,表演者须戴面具。
地戏是由明代卫所屯军中流行的"军傩"演化而来。流行于黔中地区仡佬族民间,多取材于历朝战争故事,表现尚武精神以自娱。表演场所不搭台,不在室内而在室外平地,故称为"地戏" 。
习俗 节日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春节期间,仡佬族同汉族一样,也要祭祖,全家守岁,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各地的仡佬族除夕须打糯米粑祭祖,各地所供粑的大小数量不一,有的用一个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再加三个或四个小的,有的是三叠,各有3、5、7个粑粑。以粑供祖的时间不同,有的供到初一,有的供到初二,有的供到十四。"敬雀节"也称"爱鸟节",石阡县每年五、六月间都要举办。
除关岭、晴隆等少数地区外,仡佬族普遍过三月三祭山神,祭山神都是男子参加,大都为全寨活动,只是形式、礼仪上有差异。安顺、普定、镇宁一带的仡佬族,还过"六月初六",杀鸡备酒敬奉"秧苗土地"。
吃新节,各地仡佬族均过,时间不一,内容大同小异,是仡佬族比较重视的节日。采摘新粮 ,以新粮祭献祖先,举行将动物放归大自然的"放生"活动是这一节日的中心内容 ,而且必须要在过节之后 ,人们才能开始食用新粮。吃新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到田间地头摘取新庄稼,摘取新谷穗煮新米饭,备酒敬祖,以感谢祖先拓荒种地、泽惠后人的恩德,然后大家吃新,欢庆一年的丰收。
各地仡佬族还在十月初一过"牛王节",又称"敬牛王菩萨"、"祭牛王"。每到这一天,仡佬族除了杀鸡备酒敬供牛王外,同时要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挂在牛的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如果附近没有水塘、水井,水田,那也要打盆水放在家门口,让牛"照镜子",之后取下糍粑喂牛,给牛"做寿"。有的地方还要给牛披红挂彩,燃放鞭炮,表示祝贺 。
婚恋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之间互不通婚,实行支系内婚制,但同宗不得开亲,习惯姑表或姨表联姻。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岁时定婚,甚至有"背带亲"、"指腹婚"者。仡佬族婚礼仪程中,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保持有"男不亲迎"和新娘步行,以及婚礼期间新婚夫妇不同房等传统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仡佬族与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各民族长期错杂而居,缔结族际婚姻、经由自由恋爱而到 相关机构登记结婚的年轻人日益增多。
仡佬族一直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比较平等,以前曾经实行过的对于妇女的一些歧视性的禁忌,比如不能上楼,不能跨大门等都已经废除了。如父母去世而弟兄又较多者,尊大哥为家长,有"长兄当父,长嫂当母"之说。如果父母健在而弟兄分居,父母一般随小儿子居住,财产由各弟兄平均分配;假如小儿子未婚,可适当多分,以补偿结婚所需 。
丧葬仡佬族葬式独特、繁多,各地不一,岩穴墓、石棺、石板、竖埋、倒埋是仡佬族的传统葬式,"击鼓而歌,男女围尸跳跃"是仡佬族的传统丧仪。
比如贵州遵义、仁怀等地仡佬族的踩堂舞,最初是在坟前进行,后来逐渐改在灵堂。跳踩堂舞时,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杆,舞丝刀,边跳边唱在前引导,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过程主要靠舞蹈者队形的变化来完成。队形名称有"四瓣花"、"柳穿雨"、"梅花阵"等。众人围棺边唱边以足顿地,不时发出"呵伙"的喊叫声,表示踩踏驱赶咬啄始祖尸体的蚂蚁和乌鸦。大多数地区在安葬死者的前夕,要在灵前唱孝歌。亲戚来祭奠,丧家须敬酒致谢。出丧时不丢买路钱。安葬时,除个别地区要请鬼师选日择地,念经做"道场"和"交牲"(向死者交纳牲口的仪式)外,一般不择日选地。
仡佬族的丧俗还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传统丧葬的特点 。
禁忌各地的仡佬族禁忌不一,尤以正月忌讳最多。如过年时大年初一忌扫地、挑水、下生(煮生的食物)、骑马、犁田、把污水倒在门外等等。有的还有在"牛日"、"马日"逢打雷则忌动土、插秧。出嫁的女儿回家,忌上楼、忌扫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禁忌已经不被人们所严格遵循了 。
仡佬族 ,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总人口数为550746人。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仡佬族 所在地 :主要贵州,散居云南、广西和越南 语言 :仡佬语,汉语 文字 :曾有仡佬文 人口 :579744(2000年) 信仰 :崇拜祖先,信奉多神,道教、佛教 节日 :大年 三月三 清明 端阳 仡佬节 族称,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信仰,语言,建筑,服饰,饮食,礼节,文学,体育,艺术,音乐,舞蹈,戏剧,习俗,节日,婚恋,丧葬,禁忌, 族称 仡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各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公布统一称为仡佬族。 1983年,随着民族识别、民族成分恢复工作的进行,根据国家的民族政策,经县以上 批准,又有25万多人恢复了仡佬族民族成分。 历史 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读音为老)人有关。在住房、服饰、饮食、丧葬和穿耳等风俗习惯上,也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征。比如贵州普定县窝子乡和高阳乡的仡佬族,到十九世纪末仍然还保留有“打牙”习俗。 古代僚人很早就在中国西南地区生存。在汉代建立牂牁郡以前,这里已有若干个部落集团,而以夜郎最为强大。公元3至5世纪时,由牂牁迁入四川的僚人,编入了封建国家的户籍,并且向封建王朝缴纳赋税。公元5世纪时,他们已能制造金属的矛和盾、刺鱼工具和铜爨等等,并用麻类纤维织成细布。7世纪以后,四川僚人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僚布的质量很好,成为必须上缴给封建王朝的贡品。直到宋治平年间(11世纪中叶),有的僚人领主还霸占大量土地,拥有数千户依附农民,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宋代,仡佬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居住在湖南辰、沅、靖州一带山区的仡佬族还沿用刀耕火种的生计方式,生产粟米、豆类等,粮食不足则以猎获物补充。而居住在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掌握了开采朱砂的技术,生产出了各种特色产品,较有名的有精致的银质酒器“银鹁鸠”,用桑树皮织成的“圈布”以及编织有花纹的“不阑带”,缝制“阑斑厚重”的仡佬裙等。这些,都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对仡佬族地区大都通过土司进行治理,有的地区还同时保留了仡佬族独有的社会政治制度——马头制。郎岱厅(今贵州省六枝特区)仡佬族称本族土官为马头,马头有马头田为俸禄,出巡时乘轿,有仪仗队吹长号在前开路,显示威风。马头的后裔在仡佬族内仍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至今在六枝地区有“马头仡佬”之称。中央王朝还在仡佬族地区陆续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的“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就在仡佬族地区基本完成。 为了反抗历代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古代包括仡佬族先民在内的僚人,曾经多次起来进行武装斗争。公元7世纪中叶,川西雅州、邛州、眉州一带的僚人,就因反对繁重的劳役而爆发了规模很大的起义。9世纪中叶,四川戎州(今宜宾)、泸州(今泸州市)一带的葛僚(仡佬)也因封建官吏的巧取豪夺,愤而进行反抗,一直打到四川三台一带。到16世纪中叶,在抵抗倭寇入侵我东南海的斗争中,居住在湘西的仡佬族也曾经和土家族、苗族一起, 赴江浙一带作战,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贵州苗、汉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抗清王朝的“咸同起义”,起义军于同治四年(1865年)春经过平坝县仡佬族居住的大狗场时,仡佬族人民积极为起义军送粮、挑水和做饭,支持这一正义斗争。安顺黑寨一带的仡佬族农民,还直接参加起义队伍,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49年以前,仡佬族地区土地兼并很严重,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外族地主手中。如遵义县平正乡,占人口9%的外族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就超过了一半。剥削形式主要是实物地租,分为定租、活租两种,租额一般占收获量的一半以上。租地时还要缴纳“押金”,相当于租额的50%到200%不等。在黔西地区,佃种山地除了每年要交玉米、鸦片、黄豆、烟米(**籽)、辣椒等物外,有的还要每年到地主土地上无偿劳动50到80天。大定县长石乡农民,每年几乎用1/4的生产时间为地主喂牲口、修房子、背粮、运煤、抬滑竿等等。遇到地主家有婚丧、做寿等事时,佃户还要去帮工、送礼。有的地主还实行所谓的“人租”,即地主可以剥夺农民的人身自由,扣留农民子女为奴婢,当作地租的金额。各种名目繁多的沉重剥削,压得仡佬族人民喘不过气来。遵义县田坝村32户农民,有30户经常只能采石蒜(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充饥。大定县长石乡常年有人外出逃荒。1945年,仡佬寨的52户仡佬族中就有11户被迫逃荒。 国民党 还加强保甲制度,采用一家犯法,全保联坐的“联保联坐”以加强统治。苛捐杂税,十分繁重,有军粮、日月捐、鞋袜劳军、区乡经费、自卫捐等等。据安顺县仡佬族农民统计,竟达50余种之多。为了进行反人民的内战,更是大肆拉丁抓夫,名义上规定“三丁一抽”、“五丁二抽”,实际上连独子也不能幸免。为了便于统治,国民党 还故意挑拨离间,制造民族纠纷,推行强迫同化。仡佬族人民陷于苦难的深渊。 1935年中国 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贵州黔西、大定、遵义、仁怀等地,给那里的仡佬族人民留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地主五谷满仓,穷人无米煮汤”的苦难岁月里,仡佬族人民深深认识到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的道理。1943年10月贞丰县布依族、仡佬族人民曾一起反抗国民党统治,并一度攻占了县城。1948年遵义县李村、田坝村的汉族、仡佬族农民一起,曾打进地主家里,分走了粮食7、8万斤。遵义县平正村等地的仡佬族青壮年,还武装起来反抗征兵,迫使国民党的爪牙、乡保长不敢进寨强行抓壮丁。 经济 1949年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作物以玉米为主,但亩产量较低,每亩产量才八、九十斤。此外还生产水稻、小麦、红薯等。没有水利工程,依靠雨水灌溉,水、旱、雹、虫、兽等灾害严重。采集桐子,编织竹器、草鞋等副业生产在仡佬族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洋纱的倾销,仡佬族原来纺织“铁笛布”的家庭手工业也逐渐衰落了。 早在清代,仡佬族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如记载中说,黄平州与黎平府仡佬族“多佣(做)铁工”,平远州和大定府部分仡佬族以“铸犁为业”,湘西仡佬族匠人制作的鸟枪,射程可达二十多丈远。因此史书中把有些地方的仡佬族称为“打铁仡佬”。这种打铁技艺在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了下来,如贵州郎岱县(今六枝地区)陇嘠寨二十六户仡佬族中,打铁的就有十多户。仡佬族生产的铁制品受到当地各族民众的喜爱。但是,随着市场上大量质优价廉的铁制用品的出现,目前以打铁为业者已经很稀少。仡佬族的石雕匠人,技艺精湛,所刻石雕大多用于石廓雕饰。 仡佬族的冶炼业历来就较为兴盛。仡佬族聚居的务川盛产朱砂,务川境内现保存具有二千多年开采历史的“大箐洞”,洞内留存有古代开采丹砂的摇船。史载,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黔中太守田宗显于务川岩风脚等处开采水银、朱砂,向朝廷纳课水银190.5斤。《通典·食货典》记唐制:“天厂诸郡每年常贡,黔中郡贡朱砂十斤。”仡佬族聚居的务川,还是神州大地最早炼汞的区域之一。仡佬族的朱砂开采历史悠久,自商周至今从未衰竭。仡佬族信奉的“宝王菩萨”,便是在其间形成的文化现象。1980年代以来,务川仡佬族人于矿山搭棚、采矿、炼汞者达2000余户,一共采炼朱砂水银685吨。 政治 1949年新中国成立,掀开了仡佬族地区历史发展新的一页。自1956年在遵义县平正乡和仁怀县安良乡建立两个仡佬族民族乡开始,国务院于1986年先后在仡佬族聚居的务川、道真两县设立了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又在仡佬族聚居地区相继建立了20多个民族乡。 经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到1992年,共有18个仡佬族及仡佬族与其它民族合建的民族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机构,都有仡佬族人民代表和干部参加,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历届人大主任、县长均由仡佬族担任,县级、副县级干部中,仡佬族干部占同级干部数的50%以上;乡级领导干部中的仡佬族干部也占同级干部数的60%以上;技术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正在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化 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专司祭祀、祈福求寿、退鬼、超度亡灵的巫师。 仡佬族人创业、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 衣食住行与山林息息相关, 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有些人家对古树巨石顶礼膜拜, 正月十四和三月初三皆献酒、肉、糍粑祭奠, 祈保子孙安康。每逢旱、涝、病、虫灾, 便挂善募捐, 请道士设坛打醮作法事, 祈祷诸神禳灾保平安。 住处附近山林中最大最粗的那棵古树常会被作为神树来祭祀和崇拜。一旦选定后, 则要对该地区实行封山, 禁止任何不当的行为, 包括禁止砍树和放牧, 这在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植被资源, 维持了生态环境。 语言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在语音系统上接近苗语,在语音、语法上有个别现象又近壮、侗语。它与苗瑶语族语言和壮侗语族语言都有少量的同源词。 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把仡佬语族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较合适,其名称可以叫僚语族或仡佬语族。仡佬语分四个方言, 习惯上称为“稿方言”、“哈给方言”、“多罗方言”和“阿欧方言”。仡佬语的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并呈现犬牙交错的方言土语分布。一个县往往有几种仡佬语方言并存。 在语言使用方面,只有贵州省的平坝县大狗场、安顺市西秀区的湾子寨、黑寨、普定县的新寨、关岭县的麻凹、六枝的居都、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云南省麻栗坡县月亮湾和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三冲仡佬族语言较为完整。 据调查,当前完全或部分地以仡佬语作为母语的仡佬族最多不超过6000人,大约只占仡佬族总人口的11%。绝大多数的仡佬族使用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有少数成员会讲当地的苗语、布依语等。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建筑 仡佬族的居住依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个宗族的各个家户毗邻建房形成村寨。住房构造形式及建筑材料,则视其经济条件、人口多少,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较高;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民众,通常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大多比较低矮。往往注重房屋地址的选择,有“山管人丁水管财”之说。 建筑房屋时,房屋的高度喜欢选取尾数为八的尺寸,以中柱为例,取一丈六顶(尺)八,其余依次类推,其实是选取谐音,表达对家庭的美好愿望。房屋的式样有独间、二间、长三间、长五间、两重堂、三重堂、三合院和四合院等。除独间、二间外,其余的房屋都是以位于正中间的一间作中堂,设家龛,专门用于祭祀、会客,一般不铺设楼板。两侧的房屋称为“小二间”,通常分隔为前后两间,前面一间作厨房,后面一间作卧室,多有天、地楼板,地楼约高一米,搭梯而上。地楼底下可贮放杂物或者作鸡鸭舍。中间堂屋比两边卧房和厨房要凹进,形成一个厅口。有依山建“吊脚楼”房者,设栏杆走廊,楼上住人,楼下作畜厩。过去多为土木竹结构的草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村住房日益改善。20世纪70年代石木结构的房屋盛行一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都修建砖石结构的瓦房和楼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逐渐兴起。 服饰 仡佬族的服装文化因时损益,独具特色。 清代及其以前,服装多为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制成,男著无领长衫,抄襟,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 仡佬族妇女 女衣短装,抄襟,缀花边。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无褶长桶裙,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色条纹,外罩青色无袖长袍,长袍前短后长,均绣有花纹,穿时从头上套下,脚穿钩尖鞋。 民国以后,各民族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审美观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改变,无论男女老少,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一致。 如今,仡佬族的日常服饰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各种式样纷繁。质地从单纯的棉布、涤卡发展为毛料、麻纱、涤丝等,农村的仡佬族民众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种节日庆典中才会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饰。 饮食 在饮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区)、稻米(平坝地区)为主,其次是各种豆类、麦子、荞子及薯类,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仡佬族副食中,以糯米糍粑为珍贵食品,年节打粑“祭祖”,喜庆待客,端阳送亲家,重阳献新送亲友,这一习俗一直保存至今。 咂酒也是仡佬族的特色饮食。制作时以玉米、小麦、小米、高梁为原料,经过煮熟以后,发酵装缸。装缸时,先用两根手指大、约一米长的水竹竿(其中一根用火燎抈弯),除顶端留一竹节外,其余竹节打空,插入缸中后再密封。密封的时间越长,酒味越醇浓。饮用时,将顶端的竹节打空,直竿进空气,弯竿作吸具。无论筵席或平时待客,都按照老幼尊卑依次吸吮。民国《正安县志》稿有“万颗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的诗句记载。 油茶的制作也很特别,先用猪油于锅内爆炒青茶, 然后掺水熬煮, 待水微乾, 用木瓢搡茶成糊状, 曰“茶羹”。饮时,视饮量及浓淡, 将茶羹用猪油煎炒少许, 掺水煮沸, 再放猪油、油渣、食盐、花椒、熟芝麻、黄豆、花生粉, 即可饮用。其味浓烈喷香, 别具风味。今天道真的油茶已形成系列, 主要有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油茶面条等。 礼节 凡婚丧喜庆,都要设宴酬宾。一般二三十桌,多则百余桌。因为事先往往没有准备,所以丧事席一般不大讲究,吊客也不在意,有“不迎不送丧家礼,自去自来自送情”之俗。过去经济窘迫,办席不易,有“丧事场中现说起,招男嫁女讲不起,生朝满期鬼怂起”之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真自治县三桥一带出现招待贵客的特殊礼仪“三么台”。“么台”是方言,意为结束,“三么台”就是请贵客吃饭,一顿饭要吃三台(次)才算完结。第一台为“接风洗尘”。食品为九盘果品糕点。一般为:乳白酥食、天星米麻饼、百花脆皮、红帽子粑、美人痣泡粑、核桃、花生、葵花、干柿饼九种,每人配一碗茶,主客在边饮茶边品小吃的闲暇中畅谈。茶点后的第二台为“八仙醉酒”。食品一般为九盘供下酒的卤菜和冷盘,酒则是自酿的包谷小锅酒,酒菜上桌后,先点香化纸敬祖之后,客主才就位入席。第一杯为敬客酒,第二杯为祝福酒,第三杯为孝敬酒,三杯过后,酒歌助兴,依量畅饮,气氛热烈。第三台正席,名为“四方团圆”,九个大碗内装以肉为主的大菜,直到客人酒足饭饱;主家才让客人离席。仡佬族的 “三么台”筵席极其丰富的菜肴内容和颇为讲究的用餐礼仪,充分反映了仡佬族饮食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体现著仡佬人的热情与淳朴。 文学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传说故事、诗歌和谚语等。 民间故事多是讲述天地诞生,仡佬族源流以及英雄人物和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的,比如《制造天地》、《阿仰兄妹造人烟》、《竹王》、《勇敢的姑娘》、《聋兄瞎弟偷羊》等。 体育 仡佬族的文体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开展,内容有打篾鸡蛋、磨磨秋、抱龙蛋、打鸡等。 打“篾鸡蛋”是仡佬族一项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众性体育运动,已被民族部门列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高台舞狮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娱活动1956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组队参加贵州省民间文艺调演获二等奖。2003年,在宁夏银州市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表演项目银奖。 艺术 音乐 仡佬族人在生产劳动中,男女青年社交场合里,节日喜庆亲朋宴请时,常以歌声抒 怀,有“打闹歌”、“号子”、“山歌”、“盘歌”、“古歌”、“情歌”、“牧歌”、“闺怨歌”、“长工歌”、“哭嫁歌”、“戒菸(鸦片)歌”、“戒赌歌”等。诗歌体裁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多为七言,兼具赋比兴、押韵,类似七言绝句诗体,也有用仡佬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寓哲理于歌词,显情趣于歌声,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如“盘歌”,一问一答,多是即兴而发、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歌的形式表达,歌词生动诙谐、灵活多样,不仅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而且音韵优美,自成一格。 铜鼓、牛角、笛子、葫芦笙是仡佬族历史上常用乐器,泡木筒是仡佬族的独特乐器,用长两尺余的泡木捅去芯,做成筒,凿两孔,上端插竹唢筒,吹奏时发出“呜哇呜哇”的声音,仡佬族因此称呼它为“呜哇”。“呜哇”只能在秋收毕至正月十五期间吹奏,其余时间收藏不用。 舞蹈 仡佬族的舞蹈有“顶翁罗”、“打亲敬酒舞”、“酒舞”、 “淘盆打褂子舞”、“踩堂舞”、“祭山神舞”、“祭田娘舞”等。 《仡佬族 迎亲》 陈玉先 “顶翁罗”是表达仡佬族青年男女在农历正月社交期间,相互表达爱情,选择终生伴侣的传统习俗的舞蹈。 “酒舞和打亲敬酒舞”是大方县箐山拉鲁村仡佬族的舞蹈,是从婚礼中的有关礼仪衍化而来。 “酒舞”是表现宾客们参加婚礼时饮咂酒的欢乐跳跃状。 “打亲敬酒舞”是表现新娘出嫁时用袖遮面的羞涩情态。 “淘盆打褂子舞”流行于务川自治县,是仡佬族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踩堂舞”是丧葬仪式中所跳的一种舞蹈。 “祭山神舞”是六枝仡佬族每年三月三祭山神时跳的舞蹈。 “祭田娘舞”是水城、六枝等地每年“吃新节”期间由家人带领妇女儿童在客家田地里摘新时跳的舞蹈。 戏剧 仡佬族的戏剧有傩戏和地戏两种。 仡佬族蔑鸡蛋与打花龙 傩戏是一种驱鬼的仪式,从中原传入,因其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而被称为“傩戏”。当傩戏于中原消失之后,傩的活动却尚保存于贵州民间。仡佬族的傩戏主要流行于黔北、黔东北。伴奏乐器有锣、鼓、牛角等,表演者须戴面具。 地戏是由明代卫所屯军中流行的“军傩”演化而来。流行于黔中地区仡佬族民间,多取材于历朝战争故事,表现尚武精神以自娱。表演场所不搭台,不在室内而在室外平地,故称为“地戏”。 习俗 节日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春节期间,仡佬族同汉族一样,也要祭祖,全家守岁,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各地的仡佬族除夕须打糯米粑祭祖,各地所供粑的大小数量不一,有的用一个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再加三个或四个小的,有的是三叠,各有3、5、7个粑粑。以粑供祖的时间不同,有的供到初一,有的供到初二,有的供到十四。“敬雀节”也称“爱鸟节”,石阡县每年五、六月间都要举办。 除关岭、晴隆等少数地区外,仡佬族普遍过三月三祭山神,祭山神都是男子参加,大都为全寨活动,只是形式、礼仪上有差异。安顺、普定、镇宁一带的仡佬族,还过“六月初六”,杀鸡备酒敬奉“秧苗土地”。 吃新节,各地仡佬族均过,时间不一,内容大同小异,是仡佬族比较重视的节日。采摘新粮 ,以新粮祭献祖先,举行将动物放归大自然的“放生”活动是这一节日的中心内容 ,而且必须要在过节之后 ,人们才能开始食用新粮。吃新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到田间地头摘取新庄稼,摘取新谷穗煮新米饭,备酒敬祖,以感谢祖先拓荒种地、泽惠后人的恩德,然后大家吃新,欢庆一年的丰收。 各地仡佬族还在十月初一过“牛王节”,又称“敬牛王菩萨”、“祭牛王”。每到这一天,仡佬族除了杀鸡备酒敬供牛王外,同时要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挂在牛的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如果附近没有水塘、水井,水田,那也要打盆水放在家门口,让牛“照镜子”,之后取下糍粑喂牛,给牛“做寿”。有的地方还要给牛披红挂彩,燃放鞭炮,表示祝贺。 婚恋 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之间互不通婚,实行支系内婚制,但同宗不得开亲,习惯姑表或姨表联姻。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岁时定婚,甚至有“背带亲”、“指腹婚”者。仡佬族婚礼仪程中,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保持有“男不亲迎”和新娘步行,以及婚礼期间新婚夫妇不同房等传统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仡佬族与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各民族长期错杂而居,缔结族际婚姻、经由自由恋爱而到 相关机构登记结婚的年轻人日益增多。 仡佬族一直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比较平等,以前曾经实行过的对于妇女的一些歧视性的禁忌,比如不能上楼,不能跨大门等都已经废除了。如父母去世而弟兄又较多者,尊大哥为家长,有“长兄当父,长嫂当母”之说。如果父母健在而弟兄分居,父母一般随小儿子居住,财产由各弟兄平均分配;假如小儿子未婚,可适当多分,以补偿结婚所需。 丧葬 仡佬族葬式独特、繁多,各地不一,岩穴墓、石棺、石板、竖埋、倒埋是仡佬族的传统葬式,“击鼓而歌,男女围尸跳跃”是仡佬族的传统丧仪。 比如贵州遵义、仁怀等地仡佬族的踩堂舞,最初是在坟前进行,后来逐渐改在灵堂。跳踩堂舞时,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杆,舞丝刀,边跳边唱在前引导,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过程主要靠舞蹈者队形的变化来完成。队形名称有“四瓣花”、“柳穿雨”、“梅花阵”等。众人围棺边唱边以足顿地,不时发出“呵伙”的喊叫声,表示踩踏驱赶咬啄始祖尸体的蚂蚁和乌鸦。大多数地区在安葬死者的前夕,要在灵前唱孝歌。亲戚来祭奠,丧家须敬酒致谢。出丧时不丢买路钱。安葬时,除个别地区要请鬼师选日择地,念经做“道场”和“交牲”(向死者交纳牲口的仪式)外,一般不择日选地。 仡佬族的丧俗还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传统丧葬的特点。 禁忌 各地的仡佬族禁忌不一,尤以正月忌讳最多。如过年时大年初一忌扫地、挑水、下生(煮生的食物)、骑马、犁田、把污水倒在门外等等。有的还有在“牛日”、“马日”逢打雷则忌动土、插秧。出嫁的女儿回家,忌上楼、忌扫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禁忌已经不被人们所严格遵循了。
青山绿水,悠然古村落。
七月的夏天,我偷着空闲的周末,再次走进石阡县平山乡,走进这个神奇而美丽的瑶上民族文化村。
奔驰在柏油路上。因为天气闷热,我无意欣赏窗外的风景。出于某种原因,姚思感到怀旧。
瑶阁老文化村位于贵州省石阡县平山乡佛顶村瑶上组。文化村位于佛顶山脚下,宝溪河畔,距县城38公里。
姚的第一次上海之行是在2004年3月。本不太了解,只听说那里的自然景观很美。当时思南县委、人大、政协联合组队参加了县里举办的三八钱杆大赛。多亏了大家平日的刻苦训练,最终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大赛结束后,作为奖励,队员们在县相关部门领导的带领下来到瑶上仡佬族文化村。
当时思南到石阡的路比较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石阡到屏山的路正在施工。此外,平山乡到窑上村头的土路,长约8公里,也很破旧,车子一路颠簸,不少人晕倒。
我不知道公共汽车开了多久。到了目的地,能见度不高。下了车,一个个已经筋疲力尽了。印象中,当时整个村子已经被厚厚的一层夜色笼罩,像散落在佛顶山脚下的一片片银光。所有的景色都变得影影绰绰,四周是空荡荡的岩石和杂草,各种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也很简陋,游客寥寥无几。许多村民正忙着建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子。总之,三月的烟花给人的感觉是相当凄凉和散乱的。
晚上,大家来到窑上的民间表演场。仡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他们要为远方的客人表演节目。
当时所谓的民间表演场只是一个简陋的空地,有一个圆形的土坑。只见村民们早已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在坑里点起了篝火。
首先,表演是打腰鼓。只见两排农妇身着绿衣,背上红鼓,兴高采烈,蹦蹦跳跳,旋转下蹲,动作整齐,击鼓有力;接下来,我们将表演仙乡的传统节目“金钱杆”。仡佬族的钱杆是用一根约两尺长的竹竿做成的。两端挖几对洞,再用铁丝绑上铜钱。然后敲打竹签,发出悦耳的铜钱撞击声。演出时,村民们仍在哼唱。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但听起来朗朗上口。他们用明快紧凑的节奏敲打着钱杆,拍打着,跳着。他们整齐的动作和欢快的脚步让我们眼花缭乱,笑声、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新时代农村农民的业余生活,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闹市区那么单调乏味。真的可以称之为五味大杂烩。在得知我们的客人在当地的金钱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后,村民们邀请我们表演。唉!在善意的邀请下,我们推脱不了,却在专家面前害羞的跳起舞来。最难忘的是村民的舞蹈。龙灯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曾经给我小时候带来过无尽的快乐和喜悦。不过托乡的茂隆更有特色。它的主体是竹子,全身用竹条剪成毛茸茸的红、黄、蓝、绿、紫纸,卷成竹环,再用套环固定在脊梁上。毛龙在一二十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的搀扶下,跳得精彩绝伦,令人目瞪口呆。演出结束后,毛龙被扔进火里,这叫送灯。熊熊的火焰染红了人们激动的脸庞,将晚会推向高潮,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住了一夜后,原计划第二天去瑶上的人出事了。一大早,领导接到通知,当天下午要赶回县里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大家还没来得及感受姚的美,就匆匆踏上了归途。临走前,我回头,又看了姚一眼,心里默默的说,姚尚,你等着,我一定会再来看你的!
对于那次姚之旅,我只能是走马观花般的看了一眼,心里有些遗憾。唯一让我开心的是,我深深感受到了村民们淳朴、礼貌、好客的好习惯。现在,姚尚那朦胧的画面一帧一帧地在我脑海里闪现:吃农家饭,打腰鼓,舞钱杆,舞毛龙,在农家乐过夜。
现在到了窑上村,朋友的一句话,让我们一下子清醒了,他对回忆念念不忘。哦?我们到了!仅仅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名为窑上的小村庄因其高速便捷的道路而更加以其高超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只见村口的马路上有一个醒目的彩绘牌楼,横幅上写着瑶上民族文化村的字样。
下了车,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我的心灵颤抖了好久。在群山的映衬下,整个村庄清新美丽,如画。抬头望去,这里青山环绕,山峦起伏,山谷幽深,林木葱茏,云雾缭绕。庄严、高大的佛顶山巍然屹立,直插云霄。左边是几栋新建的具有民族风味的木屋,专门用来接待游客。门口还站着几个穿着华丽仡佬族服饰,面带微笑的姑娘。前面有个新开的广场,很干净,周围都是花坛。
广场旁有一座葫芦鹰雕塑:一只名为灵芝的雄鹰展翅落在葫芦上。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雕塑,它有着如此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仡佬族村庄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洪水。看到整个村庄完全被淹没,一位仡佬族祖先把刚出生的婴儿放在一个大胡芦巴里。葫芦巴被洪水冲走,漂浮在滚滚洪流中。一只秃鹰在空中盘旋,发现葫芦巴捡起来,飞到佛顶山脚下。宝宝得救了,长大了结婚生子。相传葫芦和申英救过仡佬族祖先,葫芦申英成为仡佬族的图腾。因此,为了纪念将他们从危险中拯救出来的申英,它被作为图腾代代相传。
此外,十几辆不同种类的汽车停在它的旁边。右边一座休闲亭下,如玉带般流淌的宝溪河清澈明亮,蜿蜒穿过,河上有几条竹筏供游人游览。那些同样风格、民族风情的民居,点缀在松柏翠柏之间。整个姚王朝都被这一切滋润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让人感受到它浓郁、古朴、祥和的气息。
怎么样?现在的窑上村和你刚来的时候不一样了吧?看着我惊讶的脸,朋友自豪地说。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建立了古老的夜郎国。民间有句俗语,蛮夷自大,开荒种草。仡佬族的起源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仡佬族、濮人和辽人。由于历史原因,仡佬族分散居住在小社区。石阡县是中国仡佬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瑶村居住着2000多名仡佬族人,是一个仡佬族民族文化浓厚的村落。
一进村,浓郁的乡村风情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它的淳朴。随风飘散的沁人心脾的木质香气让我觉得很温暖。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发现很多村民都用上了手机、电脑、空调等高档商品。家家户户之间已经修起了水泥连接路,街道依然狭窄,但很干净。今天的窑上,虽然古风犹存,但却有了现代的韵味,一个现代与古典完美结合的崭新的现代新农村就矗立在眼前;逛逛瑶上的特色店铺,店铺不是很宽敞,但陈列整齐,优美的流行音乐不时在耳边吟唱。很多店铺都挂着古色古香的招牌,那些琳琅满目的民族饰品和小摆件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熙熙攘攘的游客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更神奇的是,邓祠堂后面的寨子里还有一棵参天古树。当地人叫它侯梨树。这棵树需要四个人才能支撑住。树上神奇地覆盖着茂密的兰花,郁郁葱葱,一年四季都有蜜蜂出没。据考证,它有一千岁的寿命,它有30米高。这是一棵神圣的树。当地人叫它许愿树,据说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这里朝拜,身着红衣香火。
这是我去过的药商吗?为什么一切都变了?找不到当年的丝毫痕迹。眼前的一切,若干年后都让人印象深刻,变化真的是日新月异。
来,我带你去吃神仙豆腐,这是当地有名的小吃,我的朋友说。
嗯,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后,每个人都感到又累又饿。
租了马车后,我们沿着小溪慢慢走着,微风吹在脸上,让人心旷神怡。我迅速仔细地阅读了它的美。越往前走,原始生态越明显,越幽静。幽深美丽的森林峡谷,连绵起伏的群山,悠扬的鸟鸣。看着蓝天白云,青山田野,这个地方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美。习惯了车水马龙,厂房,炊烟,疲惫的眼神,心情瞬间软化。姚可能是人类不经意间留下的一片净土,一片喘息的空间。我们也很兴奋,一路上都在唱歌。
钟灵姚,是一片神奇而富有诗意的土地,位于平山乡南10公里,南与施秉、余庆两县相邻,距佛顶山约4公里。因其葱郁的山峦、清澈的河流、奇特的自然景观、原始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人间天堂。从前,由于山多林密,道路崎岖,交通信息不便,山民的生活非常艰苦。近年来,石阡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对村屋、过道、邓家祠堂进行了包装,建设了拦河坝、风雨桥、民族文艺演出场馆、接待处等旅游设施。同时也加大了宣传力度。很多以前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到家乡从事旅游生意,一年下来收入已经相当丰厚。现在,窑上村吃、住、行、游、买都很方便。在周边县市小有名气,受到外界广泛关注。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这里观光,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听着平山乡政府刚参加工作的朋友们没完没了的介绍,看着姚尚正续写的辉煌历程,我由衷地感到姚尚变了!愿瑶上居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车行到一半,身着民族服装的马车夫在朋友们的喊叫声中停了车。原来路边左侧的岩壁上雕刻着一尊巨大的佛像,可能有二十米高。跳下车厢,我细细品味着红色的大佛字。虽然我不是学佛的,但是站在佛字下面还是蛮有印象的。众生皆可成佛,释迦牟尼太子可弃王座,在莫迦提国成佛。全世界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和懂得佛这个字?
尽管姚最近几年名声在外,我还没有
人生有多少辛酸?有多沮丧?当我们的青春消失的时候,我们突然想起去寻找未了的心愿!说实话,我得感谢我的朋友们。之所以再次有此瑶上之行,是因为在平山乡工作的朋友们的一再邀请,让我放下世间的一切,以一颗轻松宁静的心回归自然,拥抱山川,体验这诗情画意般宁静深远的人生。
很久都不知道,却走到了路的尽头。路边有几个小摊,卖神仙豆腐的地方到了。去瑶上旅游,一定要吃神仙豆腐。当地有句话:吃一点,肚脐眼凉快;吃丁丁,凉脚。这么神奇的豆腐是什么?原来神仙豆腐和我们经常吃的米豆腐差不多,只是颜色是绿色的。当地人说是用某种树叶揉成汁,用草木灰凝固而成。据说有消暑的功效。怀疑,我尝了一下。真的很好。我一口气吃了两碗。到现在,我还记得仙女豆腐。它奶油般的口感和清凉的香味,让我感觉到舌根产生了唾液。
参观时,我内心感到一丝不安。姚的自然景观之美不是人为的,没有太多的人为痕迹。这种宁静和平会被打扰吗?
时间如流水。瑶岛上的青山绿水和小吃总是让我想起瑶岛上的宁静和祥和。我对姚的仡佬族民间文化印记有了新的解读。(文/王孝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