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的仡佬族有什么习俗

道真的仡佬族有什么习俗,第1张

仡佬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大 年:  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虫虫蚂蚁,追亮火虫,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大年重在灯。

三月三:  山王菩萨生日,有些仡佬族为了还愿而祭祀山王。

清明节: 跟祖坟挂青。

端阳节:  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 半 :  一般七月十四,割新谷尝新,祭祀祖先。

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重阳节:   一般八月十五,打糍粑,走亲戚(送糍粑)。

小 年:  一般腊月三十,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晚上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小年重在火。

过年

最早仡佬人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以十月为年节,嘉靖《贵州图经》载,仡佬“每岁以秋收毕日为岁首”。清《安顺府志》载,仡佬“以十月为岁首”。清代以来,仡佬族人渐仿汉人以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为过年,原先十月为岁首的习俗渐渐废止。

年节时期向后推移,并吸取一些汉族过年礼仪,但仡佬年的传统习俗仍有不少留存下来。各地仡佬族过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各寨、各姓氏,甚至在同一村寨集体举行和各家分别进行两种,但以各家各户分别进行的多。

除夕,各户以丰盛菜肴、酒饭陈列于堂屋神龛前的方桌上,燃香烛纸献清祖宗后,全家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吃团圆饭。

仡佬节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吃虫节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贡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吃新节

仡佬族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将要收割时,仡佬族便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区还杀鸡杀猪,甚至杀牛祭天、杀马祭地。吃新日这天摘谁家的新粮都不为基诺族的吃新节是在八九月间谷子成熟时举行。节日早晨,各家到田地里摘新粮、蔬菜来做,并杀鸡祭祀。蒸饭时注意观看甑子里冒出的蒸汽的方向:从东方冒出预示子孙兴旺;从南方冒出预示丰收;从西方冒出象征狩猎顺利;从北方冒出则是不祥的征兆。饭菜煮熟后,由家长主持祭祀寨神、铁匠神、火塘神等诸神。传说基诺人原来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们的狗带回一粒谷种,他们将它种下,但是所获不多,后来一位白发老人传给他们种谷子的知识,于是他们收获了满仓新米,从此他们才有了过新米节的传统。

敬雀节

“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10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敬雀节”是仡佬先民世代流传下来敬奉雀神的崇拜综合性民俗活动,为仡佬族百姓祈祷子孙发达、家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活动。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

敬雀节上,仡佬族同胞向游客展示魅力独具的活动内容:举行敬雀节祭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表演长号唢呐、仡佬毛龙、仡佬婚俗、山歌对唱、印象尧上等。开展斗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劲、捉放活鸡等独具乡村特色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

祭山节

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

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抢春水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如家中有几个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长指派其中既诚实、能干,又机智、勇敢的人担任;如果家中没有未婚男女,就要向亲戚或邻居借一个并在头一天晚上请到家中居住。

鸡叫头遍,“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认为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闰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响,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们纷纷到水井或泉水边提水,在回家的路上还要高喊着“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烧水,把“春水”烧开。然后烧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后,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六合宴

所谓“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精神依赖。

那么,为纪念仡佬的先民开荒劈草、倡“和合”、兴“七规”(仁、义、礼、忠、孝、敬、让),每年喜庆或者年末时,人们就会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斗菜,共叙一年的辛勤耕耘、共庆一年的丰收喜悦,这就是仡佬族传承至今的“六合宴”。

《唱支山歌给党听》

歌手:才旦卓玛

作曲:朱践耳

作词:蕉萍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

母亲只会泪淋淋;

***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揍敌人。

***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党的光辉照我心。

《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三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充满深情和激情,表达了雷锋对党的热爱。

第二乐段体现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时而悲痛凄楚,如泣如诉,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仇恨;时而壮怀激烈,字字铿锵,具有部队歌曲的音调特点,表达了雷锋跟党闹革命的决心。

第三乐段再现第一乐段的主题,加深了旋律的印象,并把音乐推向高潮,再次强调了歌曲的中心思想。

才旦卓玛(19378),女,中国文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藏族民歌手,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西藏日喀则人。藏族。大专文化。

主要歌曲有《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阿玛列洪》、《酒歌》、《我们在相聚》等。录制有唱片《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

朱践耳(1922——2017)作曲家。原籍安徽泾县人,出生于天津。早年即自学音乐,1940年开始作曲。1945年赴苏北解放区,在苏中军区前线剧团工作,1947年任华东军区文工团军乐队长兼指挥。

民族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音律和文字,结婚游戏经典对唱情歌就是让结婚这件喜庆的事情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传递两位相爱之人的心声,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它能让我们真切体会到那份来自灵魂的深情呼唤。 

首先,希望每个女孩子都能嫁给爱情,每队步入婚姻中的人都是因为爱而结合,从而能够抵抗世间的所有残酷和冰冷,音乐的治愈能力是强悍的,所有的重要场合都离不开音乐的指引,它就像是一道光,照进每个人心里,经典的老歌《因为爱情》被我们这一代人无数次传唱,王菲的那份深情,我们可以从每句歌词中感受出来。

其次,类似于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个,结婚游戏中,经典的对唱部分,一直都是婚礼中最亮眼的部分,承载着所有宾客的期待,当男女双方手握话筒,彼此眼神交汇的一刻,那种美好的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

再次,这时候不用在意男女双方的唱功如何,再不好的唱功也会被这些深情款款的情歌化成绕指柔,这就是情歌自带的魔力,这份力量会带给新人们未来生活的希望,会让他们不自觉的相信,两人在一起真的只是单纯的爱而已。

然后,情歌对唱要的就是两位新人之间的互动,因为婚礼筹备是个十分繁琐的过程,假如这个过程中男女双方彼此有所疏忽,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彼此的心意再次传递,从而让宾客们也能感受到新人们的情意,为他们送去真心的祝福。

其实,收获祝福的婚礼才是完整的婚礼,老一辈人经常讲:婚姻就是一次重生,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意味着以后人生路上多了一份责任,结婚游戏中的经典对唱情歌一直经久不衰,被大多数人传唱,那是因为我们相信爱情的力量,同时也相信自己所认定的那个人就是能够给予幸福的那个人。

最后,情歌是歌曲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爱慕之心,倾慕之意都可以通过它来传达,结婚是爱情发展中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用情歌的方式来表达心情,会让结婚游戏更加有趣且富有深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129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