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仡佬族?

有谁知道仡佬族?,第1张

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437997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 ,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明嘉靖年间被征调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渐江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立有战功。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编辑本段]民族历史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 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其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对当地仡佬族及其他民族的农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

[编辑本段]民族宗教

仡佬族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编辑本段]民族建筑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贵州北部地区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住宅样式。其他地区的仡佬族多住依山而建的土木房屋,一般是一列三间,中间为堂屋,供有神台,不住人,两边分别是一间卧室、一间厨房。

[编辑本段]民族服饰

仡佬族人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编织而成;女子上着齐腰短上衣,绣着鳞状花纹,下着无褶长筒裙,以青、红、白三色分为三段,外罩前短后长的青色无袖长袍,头缠青布长头帕,脚穿钩尖鞋。男子的服装多为对襟短衣,头缠青布或白布长头帕。

[编辑本段]民族饮食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编辑本段]民族艺术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便于传唱的小调,分为三言、五言、七言等。

仡佬族的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配合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烈。

生活在大山中的仡佬族,还以其多有技艺精良的石匠而远近闻名。他们在石墓、石碑、牌坊、桥梁、栏杆等用品和建筑上的石刻独具特色,采石场上常常传来他们那粗犷豪放、山鸣谷应的石工号子。

崇敬竹子

仡佬族称竹子为“仡佬”,“仡佬”族意译为竹族是准确无误的。以竹来作为人名并不奇怪,但是以竹来作民族名称肯定给第一次听到这个意译的人以新鲜感,哪怕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同样让人感到新奇,就像冬天看到春笋出土一样令人振奋。中国人赋予竹子很多 美德,耐寒、正直、虚心、坚韧、有广泛的用途等等,所以用竹子来作民族自称实际上是很文雅,很有内涵的。关于仡佬族崇敬竹子的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成书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和1500多年前成书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都记载有如下传说:夜郎者,早先有一女子在遁水(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洗涤,有一段三节长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两足之间,推之不肯漂走。听到筒中有小孩的哭声。剖开竹筒,见一男婴,抱回养大,有才有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在抛弃破竹筒的地方,生长出茂盛的竹林,后人建竹王祠祀奉。关于竹王的传说,以及崇敬竹子的习俗,至今仍广泛留存在各地的仡佬族民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家寨的仡佬族,在生下第一个男孩时,父母要将其胎盘和一些鸡蛋壳埋入竹林地下,以祈得到竹王护佑。春节,家家户户要到竹林去供献竹王钱。有不少地方以竹筒装米祭祖或求丰收。有学者认为,对竹子的尊崇源于竹图腾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源于竹子对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年节喂树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供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编辑本段]民族婚礼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的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

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将酒酿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插上两根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饮用时打通竹节,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编辑本段]高台舞狮

仡佬族的民间高台舞狮,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的,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15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孙猴”和“笑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动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桩”、“叠罗汉”、“旋风车”等,一个舞狮班有时可连续表演四五个小时。有些动作使人屏息敛气,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滑稽可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蔑鸡蛋与打花龙

仡佬族民间较普遍的体育游戏有打篾鸡蛋、打花龙、打鸡毛球、赛马、跳筋舞、磨猫等。打篾鸡蛋,是用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球内塞满稻草或碎布旧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划出分界线,参赛两队各自进入自己的半场。比赛开始,甲方用手把“蛋”拍击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蛋被打出界外,或没有接住,或触到了手足之外的身体部位,对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计胜负。

“花龙”是在蔑编的球中装了些铜钱和碎磁片,拍打或投掷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比赛时不分队,先由一人抛掷“花龙”,参赛者去抢接,接到手后再抛,并喊叫自己要抛“花龙”了,谁接抛的次数多,谁就是优胜者。因为争抢激烈,又没有固定的场地范围和比赛时间,所以很热闹,也很容易看出谁最机敏,最有耐力。

崖穴葬和石棺葬

仡佬族在古代实行崖穴葬与石棺葬,近代虽然有木棺石椁土葬的,但崖穴葬和石棺葬仍有遗存,且土葬必以石垒为标志,坟头要栽黄杨树,坟前要栽梭罗树、桂花树等象征好风水的树木。崖穴葬有自然穴洞和人工凿穴两种。人工穴分崖上凿穴、石板镶穴、石灰竹竿拱穴、土砖拱穴数种。石板镶穴又有“文书桶”、“筲箕形”、“明堂”、“响堂”、“暗椁”等形制。石板镶穴可父子婆媳共茔。石棺用石板砌成,一般葬于土墟、山顶、溪岸,也有葬于乱石丛林的。现存崖穴葬较著名的是道真县三会乡青球崖墓穴群。在陡峭的崖壁上开凿出排列有序的墓穴,每穴高约12米,宽约17至26米,进深约2米左右。穴中以石镶嵌墓廓,排列整齐,数字多为单数,有的有7函、9函,甚至十多函。道真县王寅亮的墓。以青石建制,墓前壁雕刻为牌坊,总体若宝塔,分3层,通高55米,宽6米。底层置3个墓门,上雕历史人物、花草鸟虫,顶檐额浮雕凤凰。二层4柱3门,刻民俗故事。三层中间两柱透雕蟠龙,两侧雕凤凰展翅。雕工精致,设计巧妙,施于壁立峭崖,疑为鬼斧神工,然所雕龙凤草花及人物又栩栩如生,源于自然与生活,可谓技艺高超。贵州省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族等民间歌曲01、《梅花》(汉族) 02、《太阳出来照白岩》(汉族) 03、《我在贵州贵阳府》(汉族) 04、《六月太阳大》(汉族) 05、《清水江夜歌》(苗族) 06、《飞歌》(苗族) 07、《好花红》(布依族) 08、《久不唱歌忘记歌》(布依族) 09、《桂花开放幸福来》(苗族) 10、《处处蝉歌不见蝉儿面》(侗族) 11、《终日想你难开颜》(侗族) 12、《望牛山歌》(土家族) 13、《阿西里西》(彝族) 14、《月亮出来》(彝族) 15、《酒礼》(彝族) 16、《打秋千》(仡佬族仡佬族

仡佬年: 农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节。届时要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认为敬了这些神就会清吉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当地仡佬族人民叫做过年,俗称仡佬年。每年这天吃过早饭后,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携带着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芦笙等民族乐器和篾鸡蛋(用竹篾编成并用棉花等填充的实心小球)等民族体育器械,以及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坟茔的草坪上。人到齐后,由本族中的首领点放鞭炮和鸣放火铳,表示过年开始。接着人们便自由组合,开始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当人们尽情玩乐到下午两点左右,人们才集中在老祖先坟前祭祖。祭祀时长辈在前,小辈在后,由首领将带来的10只活鸡(公鸡5只,母鸡5只,每年轮流由10户人家带来)杀死,以血滴入酒中洒地祭奠祖先。祭奠时要用民族语言歌颂祖先“开荒辟草”的功绩,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多福多寿。祭祖完毕,接着人们又按长幼次序转移到草坪上,面对山林,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用民族语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佑仡佬族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完毕后,便开始吃年饭。吃年饭时,根据人数分成若干桌,不论年纪大小,只要辈份相同的便坐在一桌。每桌十人,按辈份在草坪上围蹲成圆圈,辈份高的坐在前排,辈份矮的坐在后排,有几辈人就摆几排。每桌用木盆舀一盆鸡汤和一盆菜放在圆圈正中,每人互敬一杯酒后即开始吃年饭。吃完年饭后才各自回家。 仡佬族

仡佬年: 农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节。届时要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认为敬了这些神就会清吉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当地仡佬族人民叫做过年,俗称仡佬年。每年这天吃过早饭后,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携带着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芦笙等民族乐器和篾鸡蛋(用竹篾编成并用棉花等填充的实心小球)等民族体育器械,以及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坟茔的草坪上。人到齐后,由本族中的首领点放鞭炮和鸣放火铳,表示过年开始。接着人们便自由组合,开始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当人们尽情玩乐到下午两点左右,人们才集中在老祖先坟前祭祖。祭祀时长辈在前,小辈在后,由首领将带来的10只活鸡(公鸡5只,母鸡5只,每年轮流由10户人家带来)杀死,以血滴入酒中洒地祭奠祖先。祭奠时要用民族语言歌颂祖先“开荒辟草”的功绩,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多福多寿。祭祖完毕,接着人们又按长幼次序转移到草坪上,面对山林,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用民族语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佑仡佬族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完毕后,便开始吃年饭。吃年饭时,根据人数分成若干桌,不论年纪大小,只要辈份相同的便坐在一桌。每桌十人,按辈份在草坪上围蹲成圆圈,辈份高的坐在前排,辈份矮的坐在后排,有几辈人就摆几排。每桌用木盆舀一盆鸡汤和一盆菜放在圆圈正中,每人互敬一杯酒后即开始吃年饭。吃完年饭后才各自回家。

仡佬族 ,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总人口数为550746人。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仡佬族 所在地 :主要贵州,散居云南、广西和越南 语言 :仡佬语,汉语 文字 :曾有仡佬文  人口 :579744(2000年) 信仰 :崇拜祖先,信奉多神,道教、佛教  节日 :大年 三月三 清明 端阳 仡佬节  族称,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信仰,语言,建筑,服饰,饮食,礼节,文学,体育,艺术,音乐,舞蹈,戏剧,习俗,节日,婚恋,丧葬,禁忌, 族称 仡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各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公布统一称为仡佬族。 1983年,随着民族识别、民族成分恢复工作的进行,根据国家的民族政策,经县以上 批准,又有25万多人恢复了仡佬族民族成分。 历史 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读音为老)人有关。在住房、服饰、饮食、丧葬和穿耳等风俗习惯上,也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征。比如贵州普定县窝子乡和高阳乡的仡佬族,到十九世纪末仍然还保留有“打牙”习俗。 古代僚人很早就在中国西南地区生存。在汉代建立牂牁郡以前,这里已有若干个部落集团,而以夜郎最为强大。公元3至5世纪时,由牂牁迁入四川的僚人,编入了封建国家的户籍,并且向封建王朝缴纳赋税。公元5世纪时,他们已能制造金属的矛和盾、刺鱼工具和铜爨等等,并用麻类纤维织成细布。7世纪以后,四川僚人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僚布的质量很好,成为必须上缴给封建王朝的贡品。直到宋治平年间(11世纪中叶),有的僚人领主还霸占大量土地,拥有数千户依附农民,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宋代,仡佬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居住在湖南辰、沅、靖州一带山区的仡佬族还沿用刀耕火种的生计方式,生产粟米、豆类等,粮食不足则以猎获物补充。而居住在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掌握了开采朱砂的技术,生产出了各种特色产品,较有名的有精致的银质酒器“银鹁鸠”,用桑树皮织成的“圈布”以及编织有花纹的“不阑带”,缝制“阑斑厚重”的仡佬裙等。这些,都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对仡佬族地区大都通过土司进行治理,有的地区还同时保留了仡佬族独有的社会政治制度——马头制。郎岱厅(今贵州省六枝特区)仡佬族称本族土官为马头,马头有马头田为俸禄,出巡时乘轿,有仪仗队吹长号在前开路,显示威风。马头的后裔在仡佬族内仍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至今在六枝地区有“马头仡佬”之称。中央王朝还在仡佬族地区陆续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的“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就在仡佬族地区基本完成。 为了反抗历代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古代包括仡佬族先民在内的僚人,曾经多次起来进行武装斗争。公元7世纪中叶,川西雅州、邛州、眉州一带的僚人,就因反对繁重的劳役而爆发了规模很大的起义。9世纪中叶,四川戎州(今宜宾)、泸州(今泸州市)一带的葛僚(仡佬)也因封建官吏的巧取豪夺,愤而进行反抗,一直打到四川三台一带。到16世纪中叶,在抵抗倭寇入侵我东南海的斗争中,居住在湘西的仡佬族也曾经和土家族、苗族一起, 赴江浙一带作战,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19世纪中叶,贵州苗、汉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抗清王朝的“咸同起义”,起义军于同治四年(1865年)春经过平坝县仡佬族居住的大狗场时,仡佬族人民积极为起义军送粮、挑水和做饭,支持这一正义斗争。安顺黑寨一带的仡佬族农民,还直接参加起义队伍,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49年以前,仡佬族地区土地兼并很严重,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外族地主手中。如遵义县平正乡,占人口9%的外族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就超过了一半。剥削形式主要是实物地租,分为定租、活租两种,租额一般占收获量的一半以上。租地时还要缴纳“押金”,相当于租额的50%到200%不等。在黔西地区,佃种山地除了每年要交玉米、鸦片、黄豆、烟米(**籽)、辣椒等物外,有的还要每年到地主土地上无偿劳动50到80天。大定县长石乡农民,每年几乎用1/4的生产时间为地主喂牲口、修房子、背粮、运煤、抬滑竿等等。遇到地主家有婚丧、做寿等事时,佃户还要去帮工、送礼。有的地主还实行所谓的“人租”,即地主可以剥夺农民的人身自由,扣留农民子女为奴婢,当作地租的金额。各种名目繁多的沉重剥削,压得仡佬族人民喘不过气来。遵义县田坝村32户农民,有30户经常只能采石蒜(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充饥。大定县长石乡常年有人外出逃荒。1945年,仡佬寨的52户仡佬族中就有11户被迫逃荒。 国民党 还加强保甲制度,采用一家犯法,全保联坐的“联保联坐”以加强统治。苛捐杂税,十分繁重,有军粮、日月捐、鞋袜劳军、区乡经费、自卫捐等等。据安顺县仡佬族农民统计,竟达50余种之多。为了进行反人民的内战,更是大肆拉丁抓夫,名义上规定“三丁一抽”、“五丁二抽”,实际上连独子也不能幸免。为了便于统治,国民党 还故意挑拨离间,制造民族纠纷,推行强迫同化。仡佬族人民陷于苦难的深渊。 1935年中国 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贵州黔西、大定、遵义、仁怀等地,给那里的仡佬族人民留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地主五谷满仓,穷人无米煮汤”的苦难岁月里,仡佬族人民深深认识到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的道理。1943年10月贞丰县布依族、仡佬族人民曾一起反抗国民党统治,并一度攻占了县城。1948年遵义县李村、田坝村的汉族、仡佬族农民一起,曾打进地主家里,分走了粮食7、8万斤。遵义县平正村等地的仡佬族青壮年,还武装起来反抗征兵,迫使国民党的爪牙、乡保长不敢进寨强行抓壮丁。 经济 1949年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作物以玉米为主,但亩产量较低,每亩产量才八、九十斤。此外还生产水稻、小麦、红薯等。没有水利工程,依靠雨水灌溉,水、旱、雹、虫、兽等灾害严重。采集桐子,编织竹器、草鞋等副业生产在仡佬族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洋纱的倾销,仡佬族原来纺织“铁笛布”的家庭手工业也逐渐衰落了。 早在清代,仡佬族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如记载中说,黄平州与黎平府仡佬族“多佣(做)铁工”,平远州和大定府部分仡佬族以“铸犁为业”,湘西仡佬族匠人制作的鸟枪,射程可达二十多丈远。因此史书中把有些地方的仡佬族称为“打铁仡佬”。这种打铁技艺在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了下来,如贵州郎岱县(今六枝地区)陇嘠寨二十六户仡佬族中,打铁的就有十多户。仡佬族生产的铁制品受到当地各族民众的喜爱。但是,随着市场上大量质优价廉的铁制用品的出现,目前以打铁为业者已经很稀少。仡佬族的石雕匠人,技艺精湛,所刻石雕大多用于石廓雕饰。 仡佬族的冶炼业历来就较为兴盛。仡佬族聚居的务川盛产朱砂,务川境内现保存具有二千多年开采历史的“大箐洞”,洞内留存有古代开采丹砂的摇船。史载,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黔中太守田宗显于务川岩风脚等处开采水银、朱砂,向朝廷纳课水银190.5斤。《通典·食货典》记唐制:“天厂诸郡每年常贡,黔中郡贡朱砂十斤。”仡佬族聚居的务川,还是神州大地最早炼汞的区域之一。仡佬族的朱砂开采历史悠久,自商周至今从未衰竭。仡佬族信奉的“宝王菩萨”,便是在其间形成的文化现象。1980年代以来,务川仡佬族人于矿山搭棚、采矿、炼汞者达2000余户,一共采炼朱砂水银685吨。 政治 1949年新中国成立,掀开了仡佬族地区历史发展新的一页。自1956年在遵义县平正乡和仁怀县安良乡建立两个仡佬族民族乡开始,国务院于1986年先后在仡佬族聚居的务川、道真两县设立了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又在仡佬族聚居地区相继建立了20多个民族乡。 经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到1992年,共有18个仡佬族及仡佬族与其它民族合建的民族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机构,都有仡佬族人民代表和干部参加,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历届人大主任、县长均由仡佬族担任,县级、副县级干部中,仡佬族干部占同级干部数的50%以上;乡级领导干部中的仡佬族干部也占同级干部数的60%以上;技术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正在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化 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专司祭祀、祈福求寿、退鬼、超度亡灵的巫师。 仡佬族人创业、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 衣食住行与山林息息相关, 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有些人家对古树巨石顶礼膜拜, 正月十四和三月初三皆献酒、肉、糍粑祭奠, 祈保子孙安康。每逢旱、涝、病、虫灾, 便挂善募捐, 请道士设坛打醮作法事, 祈祷诸神禳灾保平安。 住处附近山林中最大最粗的那棵古树常会被作为神树来祭祀和崇拜。一旦选定后, 则要对该地区实行封山, 禁止任何不当的行为, 包括禁止砍树和放牧, 这在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植被资源, 维持了生态环境。 语言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在语音系统上接近苗语,在语音、语法上有个别现象又近壮、侗语。它与苗瑶语族语言和壮侗语族语言都有少量的同源词。 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把仡佬语族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较合适,其名称可以叫僚语族或仡佬语族。仡佬语分四个方言, 习惯上称为“稿方言”、“哈给方言”、“多罗方言”和“阿欧方言”。仡佬语的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并呈现犬牙交错的方言土语分布。一个县往往有几种仡佬语方言并存。 在语言使用方面,只有贵州省的平坝县大狗场、安顺市西秀区的湾子寨、黑寨、普定县的新寨、关岭县的麻凹、六枝的居都、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云南省麻栗坡县月亮湾和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三冲仡佬族语言较为完整。 据调查,当前完全或部分地以仡佬语作为母语的仡佬族最多不超过6000人,大约只占仡佬族总人口的11%。绝大多数的仡佬族使用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有少数成员会讲当地的苗语、布依语等。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建筑 仡佬族的居住依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个宗族的各个家户毗邻建房形成村寨。住房构造形式及建筑材料,则视其经济条件、人口多少,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较高;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民众,通常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大多比较低矮。往往注重房屋地址的选择,有“山管人丁水管财”之说。 建筑房屋时,房屋的高度喜欢选取尾数为八的尺寸,以中柱为例,取一丈六顶(尺)八,其余依次类推,其实是选取谐音,表达对家庭的美好愿望。房屋的式样有独间、二间、长三间、长五间、两重堂、三重堂、三合院和四合院等。除独间、二间外,其余的房屋都是以位于正中间的一间作中堂,设家龛,专门用于祭祀、会客,一般不铺设楼板。两侧的房屋称为“小二间”,通常分隔为前后两间,前面一间作厨房,后面一间作卧室,多有天、地楼板,地楼约高一米,搭梯而上。地楼底下可贮放杂物或者作鸡鸭舍。中间堂屋比两边卧房和厨房要凹进,形成一个厅口。有依山建“吊脚楼”房者,设栏杆走廊,楼上住人,楼下作畜厩。过去多为土木竹结构的草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村住房日益改善。20世纪70年代石木结构的房屋盛行一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都修建砖石结构的瓦房和楼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逐渐兴起。 服饰 仡佬族的服装文化因时损益,独具特色。 清代及其以前,服装多为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制成,男著无领长衫,抄襟,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 仡佬族妇女 女衣短装,抄襟,缀花边。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无褶长桶裙,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色条纹,外罩青色无袖长袍,长袍前短后长,均绣有花纹,穿时从头上套下,脚穿钩尖鞋。 民国以后,各民族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审美观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改变,无论男女老少,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一致。 如今,仡佬族的日常服饰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各种式样纷繁。质地从单纯的棉布、涤卡发展为毛料、麻纱、涤丝等,农村的仡佬族民众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种节日庆典中才会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饰。 饮食 在饮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区)、稻米(平坝地区)为主,其次是各种豆类、麦子、荞子及薯类,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仡佬族副食中,以糯米糍粑为珍贵食品,年节打粑“祭祖”,喜庆待客,端阳送亲家,重阳献新送亲友,这一习俗一直保存至今。 咂酒也是仡佬族的特色饮食。制作时以玉米、小麦、小米、高梁为原料,经过煮熟以后,发酵装缸。装缸时,先用两根手指大、约一米长的水竹竿(其中一根用火燎抈弯),除顶端留一竹节外,其余竹节打空,插入缸中后再密封。密封的时间越长,酒味越醇浓。饮用时,将顶端的竹节打空,直竿进空气,弯竿作吸具。无论筵席或平时待客,都按照老幼尊卑依次吸吮。民国《正安县志》稿有“万颗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的诗句记载。 油茶的制作也很特别,先用猪油于锅内爆炒青茶, 然后掺水熬煮, 待水微乾, 用木瓢搡茶成糊状, 曰“茶羹”。饮时,视饮量及浓淡, 将茶羹用猪油煎炒少许, 掺水煮沸, 再放猪油、油渣、食盐、花椒、熟芝麻、黄豆、花生粉, 即可饮用。其味浓烈喷香, 别具风味。今天道真的油茶已形成系列, 主要有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油茶面条等。 礼节 凡婚丧喜庆,都要设宴酬宾。一般二三十桌,多则百余桌。因为事先往往没有准备,所以丧事席一般不大讲究,吊客也不在意,有“不迎不送丧家礼,自去自来自送情”之俗。过去经济窘迫,办席不易,有“丧事场中现说起,招男嫁女讲不起,生朝满期鬼怂起”之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真自治县三桥一带出现招待贵客的特殊礼仪“三么台”。“么台”是方言,意为结束,“三么台”就是请贵客吃饭,一顿饭要吃三台(次)才算完结。第一台为“接风洗尘”。食品为九盘果品糕点。一般为:乳白酥食、天星米麻饼、百花脆皮、红帽子粑、美人痣泡粑、核桃、花生、葵花、干柿饼九种,每人配一碗茶,主客在边饮茶边品小吃的闲暇中畅谈。茶点后的第二台为“八仙醉酒”。食品一般为九盘供下酒的卤菜和冷盘,酒则是自酿的包谷小锅酒,酒菜上桌后,先点香化纸敬祖之后,客主才就位入席。第一杯为敬客酒,第二杯为祝福酒,第三杯为孝敬酒,三杯过后,酒歌助兴,依量畅饮,气氛热烈。第三台正席,名为“四方团圆”,九个大碗内装以肉为主的大菜,直到客人酒足饭饱;主家才让客人离席。仡佬族的 “三么台”筵席极其丰富的菜肴内容和颇为讲究的用餐礼仪,充分反映了仡佬族饮食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体现著仡佬人的热情与淳朴。 文学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传说故事、诗歌和谚语等。 民间故事多是讲述天地诞生,仡佬族源流以及英雄人物和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的,比如《制造天地》、《阿仰兄妹造人烟》、《竹王》、《勇敢的姑娘》、《聋兄瞎弟偷羊》等。 体育 仡佬族的文体活动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开展,内容有打篾鸡蛋、磨磨秋、抱龙蛋、打鸡等。 打“篾鸡蛋”是仡佬族一项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众性体育运动,已被民族部门列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高台舞狮是道真自治县仡佬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娱活动1956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组队参加贵州省民间文艺调演获二等奖。2003年,在宁夏银州市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表演项目银奖。 艺术 音乐 仡佬族人在生产劳动中,男女青年社交场合里,节日喜庆亲朋宴请时,常以歌声抒 怀,有“打闹歌”、“号子”、“山歌”、“盘歌”、“古歌”、“情歌”、“牧歌”、“闺怨歌”、“长工歌”、“哭嫁歌”、“戒菸(鸦片)歌”、“戒赌歌”等。诗歌体裁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多为七言,兼具赋比兴、押韵,类似七言绝句诗体,也有用仡佬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寓哲理于歌词,显情趣于歌声,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如“盘歌”,一问一答,多是即兴而发、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歌的形式表达,歌词生动诙谐、灵活多样,不仅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而且音韵优美,自成一格。 铜鼓、牛角、笛子、葫芦笙是仡佬族历史上常用乐器,泡木筒是仡佬族的独特乐器,用长两尺余的泡木捅去芯,做成筒,凿两孔,上端插竹唢筒,吹奏时发出“呜哇呜哇”的声音,仡佬族因此称呼它为“呜哇”。“呜哇”只能在秋收毕至正月十五期间吹奏,其余时间收藏不用。 舞蹈 仡佬族的舞蹈有“顶翁罗”、“打亲敬酒舞”、“酒舞”、 “淘盆打褂子舞”、“踩堂舞”、“祭山神舞”、“祭田娘舞”等。 《仡佬族 迎亲》 陈玉先 “顶翁罗”是表达仡佬族青年男女在农历正月社交期间,相互表达爱情,选择终生伴侣的传统习俗的舞蹈。 “酒舞和打亲敬酒舞”是大方县箐山拉鲁村仡佬族的舞蹈,是从婚礼中的有关礼仪衍化而来。 “酒舞”是表现宾客们参加婚礼时饮咂酒的欢乐跳跃状。 “打亲敬酒舞”是表现新娘出嫁时用袖遮面的羞涩情态。 “淘盆打褂子舞”流行于务川自治县,是仡佬族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踩堂舞”是丧葬仪式中所跳的一种舞蹈。 “祭山神舞”是六枝仡佬族每年三月三祭山神时跳的舞蹈。 “祭田娘舞”是水城、六枝等地每年“吃新节”期间由家人带领妇女儿童在客家田地里摘新时跳的舞蹈。 戏剧 仡佬族的戏剧有傩戏和地戏两种。 仡佬族蔑鸡蛋与打花龙 傩戏是一种驱鬼的仪式,从中原传入,因其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而被称为“傩戏”。当傩戏于中原消失之后,傩的活动却尚保存于贵州民间。仡佬族的傩戏主要流行于黔北、黔东北。伴奏乐器有锣、鼓、牛角等,表演者须戴面具。 地戏是由明代卫所屯军中流行的“军傩”演化而来。流行于黔中地区仡佬族民间,多取材于历朝战争故事,表现尚武精神以自娱。表演场所不搭台,不在室内而在室外平地,故称为“地戏”。 习俗 节日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春节期间,仡佬族同汉族一样,也要祭祖,全家守岁,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各地的仡佬族除夕须打糯米粑祭祖,各地所供粑的大小数量不一,有的用一个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再加三个或四个小的,有的是三叠,各有3、5、7个粑粑。以粑供祖的时间不同,有的供到初一,有的供到初二,有的供到十四。“敬雀节”也称“爱鸟节”,石阡县每年五、六月间都要举办。 除关岭、晴隆等少数地区外,仡佬族普遍过三月三祭山神,祭山神都是男子参加,大都为全寨活动,只是形式、礼仪上有差异。安顺、普定、镇宁一带的仡佬族,还过“六月初六”,杀鸡备酒敬奉“秧苗土地”。 吃新节,各地仡佬族均过,时间不一,内容大同小异,是仡佬族比较重视的节日。采摘新粮 ,以新粮祭献祖先,举行将动物放归大自然的“放生”活动是这一节日的中心内容 ,而且必须要在过节之后 ,人们才能开始食用新粮。吃新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到田间地头摘取新庄稼,摘取新谷穗煮新米饭,备酒敬祖,以感谢祖先拓荒种地、泽惠后人的恩德,然后大家吃新,欢庆一年的丰收。 各地仡佬族还在十月初一过“牛王节”,又称“敬牛王菩萨”、“祭牛王”。每到这一天,仡佬族除了杀鸡备酒敬供牛王外,同时要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挂在牛的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如果附近没有水塘、水井,水田,那也要打盆水放在家门口,让牛“照镜子”,之后取下糍粑喂牛,给牛“做寿”。有的地方还要给牛披红挂彩,燃放鞭炮,表示祝贺。 婚恋 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之间互不通婚,实行支系内婚制,但同宗不得开亲,习惯姑表或姨表联姻。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岁时定婚,甚至有“背带亲”、“指腹婚”者。仡佬族婚礼仪程中,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保持有“男不亲迎”和新娘步行,以及婚礼期间新婚夫妇不同房等传统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仡佬族与汉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各民族长期错杂而居,缔结族际婚姻、经由自由恋爱而到 相关机构登记结婚的年轻人日益增多。 仡佬族一直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比较平等,以前曾经实行过的对于妇女的一些歧视性的禁忌,比如不能上楼,不能跨大门等都已经废除了。如父母去世而弟兄又较多者,尊大哥为家长,有“长兄当父,长嫂当母”之说。如果父母健在而弟兄分居,父母一般随小儿子居住,财产由各弟兄平均分配;假如小儿子未婚,可适当多分,以补偿结婚所需。 丧葬 仡佬族葬式独特、繁多,各地不一,岩穴墓、石棺、石板、竖埋、倒埋是仡佬族的传统葬式,“击鼓而歌,男女围尸跳跃”是仡佬族的传统丧仪。 比如贵州遵义、仁怀等地仡佬族的踩堂舞,最初是在坟前进行,后来逐渐改在灵堂。跳踩堂舞时,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杆,舞丝刀,边跳边唱在前引导,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过程主要靠舞蹈者队形的变化来完成。队形名称有“四瓣花”、“柳穿雨”、“梅花阵”等。众人围棺边唱边以足顿地,不时发出“呵伙”的喊叫声,表示踩踏驱赶咬啄始祖尸体的蚂蚁和乌鸦。大多数地区在安葬死者的前夕,要在灵前唱孝歌。亲戚来祭奠,丧家须敬酒致谢。出丧时不丢买路钱。安葬时,除个别地区要请鬼师选日择地,念经做“道场”和“交牲”(向死者交纳牲口的仪式)外,一般不择日选地。 仡佬族的丧俗还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传统丧葬的特点。 禁忌 各地的仡佬族禁忌不一,尤以正月忌讳最多。如过年时大年初一忌扫地、挑水、下生(煮生的食物)、骑马、犁田、把污水倒在门外等等。有的还有在“牛日”、“马日”逢打雷则忌动土、插秧。出嫁的女儿回家,忌上楼、忌扫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禁忌已经不被人们所严格遵循了。

人口:约57万人

人口密度:231人/km2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Yanhe Tujiazu Zizhixian)。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地区北部、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周边与省内的德江、印江、松桃、务川和重庆市的彭水、酉阳、秀山等县毗邻。离铜仁大兴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重庆酉阳火车站60公里,326国道和411省道贯通县境。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目前航运能力300吨级,彭水电站建成后通航能力可提高到500吨级。县城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捷,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直达重庆或江、浙、沪等地区。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2468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006年末总人口578万人,其中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3%。县城常住人口8万人。

历史沿革

隋置务川县,唐置务州、思州,北部置洪杜县。元置沿河佑溪长官司,因地处乌江沿岸,故名。1914年改县。1986年改自治县。

行政区划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辖10个镇、12个乡:和平镇、沙子镇、谯家镇、夹石镇、淇滩镇、官舟镇、土地坳镇、思渠镇、客田镇、洪渡镇、黑獭乡、黑水乡、中界乡、晓景乡、甘溪乡、板场乡、泉坝乡、中寨乡、黄土乡、新景乡、塘坝乡、垢坪乡。

沿河资源

沿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生物、水能、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仅生物资源就有1000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红苕、马铃薯、烤烟、油菜、花生为主;畜禽以猪、牛、羊、鸡、鸭为大宗;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黑叶猴、小黄豹、黑熊、小灵猫、猕猴和银杏、黄杉、杜仲、香果树等37种。其中沿河白山羊、油桐、乌桕、中蜂蜜历史上被誉为“沿河四宝”,名扬四方。沿河白山羊是皮肉兼优的地方良种,长期放养于乌江沿岸及崇山峻岭中,肉质鲜嫩,膻味轻,谷氨酸含量高,营养丰富,素有山区“羊肉味精”之称。山羊板皮纤维组织细密,厚薄均匀,富有弹性和柔性,抗拉力强,是制作高档革制品的上乘原料,被列为免检产品,远销浙江、福建、广东及港、澳地区,享誉海内外。沿河沙子空心李、武陵富硒茶、塘坝香菌、金竹贡米、中药材、藤制品、菊芋、桑椹花生、苦荞酒等地方民族特产远近闻名。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40万千瓦,120万千瓦的乌江沙坨电站已动工建设,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萤石、铅锌矿、重晶石、铁、铜、汞、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20多种,煤矿理论储量2亿吨,萤石保有储量250万吨,铅锌矿153万吨,铁矿871万吨。矿石品位高,储量可观,具备可开采价值。

沿河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省“A”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国家级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民风民俗,浓郁古朴;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乌江流经沿河从南至北由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和王坨峡五个峡段30多个主要景点组成,峡长89公里,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峡谷风光鬼斧神工,峡岸奇峰对峙、流泉飞泻、怪石嵯峨、古树苍劲、景观独特、蔚为壮观。沿河麻阳河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有76群730多只黑叶猴,占全球黑叶猴总量的三分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沿河文物古迹有唐永佛寺、宋鸾塘书院、明天缘寺、西汉陶窑、汉砖、汉砖窑、汉墓群和清代乌江洪峰石刻等。近年来,引起考古学界关注的有新景乡乌江西岸的“蛮王洞”。“蛮王洞”相传为三国"蛮王"孟获洞府之一,给后人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及古迹。洞外江流湍急,洞口绝壁上有清代书法家孙清彦书写的"惊涛拍岸"四个大字,几里之外可视之;洞内壁所刻的梵文至今未能破译。

沿河是革命老区,1934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牵制敌人,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沿河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和睦相处,至今仍保留着土家民歌、摆手舞、肉莲花、打镏子、薅草锣鼓、傩堂戏、花灯戏等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其中肉莲花曾三次获得全国金奖。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沿河旅游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河各族人民发扬“团结自信,奋力争先”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基础强县、三产兴县、旅游活县”和招商引资带动战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陆交通便捷,电力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22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县城日供水能力2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已建成山羊、黄牛、油桐、乌桕、中蜂、黄豆、花生、茶叶、烤烟、柑桔、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地方工业初具规模,基本建成煤、萤石、铅锌等采矿业;水泥、砂砖、页岩砖等建筑建材业;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酿造等加工业及电力等工业体系。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沿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农”、“兴工”、“壮非”、“活商”的发展思路,谋求促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即:以“倚靠贵阳、面向重庆、依托乌江、挤进长江” 的战略取向,建设成为黔东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和商贸集散中心;利用典型山区优势建设成为山区生态农业大县;利用地方优良品种“沿河山羊”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山羊基地县和畜牧大县;凭借乌江山峡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滨江旅游大县;利用乌江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成为西部能源大县;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重庆及大三峡经济圈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民俗风情

沿河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哭嫁、跳丧等,具有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有载歌载舞、优美抒情、女高男低、风趣诙谐的土家花灯;红灯万盏、一片缠绵、语汇含蓄、优美明快的土家摆手舞;气势挥泓,刚猛豪放,动作如行云流水的民间集体舞蹈“肉莲花”;高亢激越、即兴创作、随口演唱的土家族民歌;音色柔和、曲调欢快、活泼优美的民间自制乐器“咚咚奎”;曲版丰富、急促明快、波澜起伏的“耍锣鼓”;结构规整、音韵优美、旋律流畅、号称人类原始戏剧“活化石”的傩坛戏;动作完整、自然奔放、活泼灵巧的“打绕棺”;情真意挚、内涵丰富、催人泪下的“哭嫁歌”;声情并茂、粗犷有力,唱山歌与敲打乐紧密结合,功利性和娱乐性有机统一的“薅草锣鼓”;风格多样、美观实用、独具神韵的土家民居吊脚楼,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舍巴日和赶秋节,摆手舞和接龙舞、肉莲花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天性劲勇、锐气喜舞”、“崇祖、祈福”的古朴民风。衍生的民间艺术让人如饮陈年老酒。此外,还有洪水朝天、巴子酋、田宗显、八部大王、金技“母侯”等神话传说,有针织挑花刺绣、木石雕刻、藤竹编织等工艺,有过赶年、牛王节、六月六等节庆,保持着鲜明的土家民族风格和特色。

这里有许多土家民俗旅游项目,行程中可品尝土家美食、登土家楼、学唱土家歌、跳土家舞等,同时,您还可以欣赏到乌江、白泥河、洪渡河等流域秀丽的自然风光,参加乌江漂流等妙不可言的专项旅游活动。

旅游景点

乌江山峡有“千里画廊”之誉的乌江,流经沿河132公里,形成89公里奇峡壮观,从南至北由夹石、黎之、银童、土坨、王坨等五个峡段和百丝坨、洗心泉、珍珠洞、黄龙泉、飞龙过江等30余个主要景点组成。山峡北接重庆市乌江峡谷旅游线,南邻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峡岸奇峰对峙、滩险壑幽、飞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树苍藤、珍禽异兽,景观奇特,蔚为壮观。

夹石峡为新滩至淇滩峡段。两岸高山奇云,绝壁悬崖,江面滩多流急,峡风呼啸,惊涛拍岸,喧哮山谷。峡内有夹石、木鱼洞、燕子岩等景点。夹石在峡西岸,两石相抱,中交一石,上下皆空。左右虚悬,视之若坠。与其对峙的东岸夹石场以此得名。木鱼洞,有石如鱼, , 击之有声。燕子岩,形如燕子展两翼而飞。峡尾为淇滩,依山傍水,曾为兵家争战之地,出峡往北为江如洗练、山若屏环的县城和平镇,可观大桥飞渡、月境高悬、黄猫警渡、泉珠暖抱、白鹤舞门、锡顶撑云、珠岩积雪、红军渡等县城景色。西岸有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墓和唐思州故城遗址,东岸有清代乌江洪峰摩崖石刻标记等文物古迹。

黎之峡为黑獭堡至思渠峡段。峡岸峰突起,巨石壁立,怪石嶙峋,有乌杨树、三星洞、古纤道、牛肝、马肺、天鱼池、望夫崖、阴阳泉、神龟翘首、天门石、香炉石、白丝坨 等景点。千年乌杨树,根部几乎全部裸露,是天然的根雕艺术精品。三星洞由大小川洞和珍珠洞组成,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状物类人,堪称洞之明星。天鱼池,水平如镜,青鱼悠游其中。花果山,一片石林中参杂花果草木,似有茅舍,静若仙境。天门石,一石破裂若崩,状似天门欲开。灵牌石,传说为蛮王灵牌,侧面深黑。下有香炉,俨似焚香化纸所熏。白丝坨 ,在东岸山腰一洞泉飘逸而下,如束束银丝,终年不断,每当暴雨过后,泉水如注,形成瀑布直扑江心,称为“飞龙过江”

银童峡为暗溪河口至毛渡峡段。峡内有银童子和张公子两座险滩。银童子江面狭窄,滩长流急;张公子江面宽阔,曲折如弓。入峡,水流湍急,船行如箭,突然左一山横截江面。船到山前,航向一转,左岸豁然开朗。右岸高山又横截江面。前眺疑江流已尽,后顾不知船从何来,峰回岸转,水复山重,如行迷宫。土坨峡为土坨子至洪渡峡段。峡内山高、水深、谷幽、景奇。在奇峰峻岭间,古木翠竹交织,群猴常嘻戏其间。群山中有一奇峰名金山,离江数十米的山脚的一海螺石,吹之其声深沉浑厚,回荡山谷。龚滩,巨石横卧江心,激起数米浪高,水吼如雷。西岸有古名胜蛮王洞。出峡为洪渡镇,有汉代砖瓦窑群和古汉墓群等文物古迹。

王坨峡为王坨至石盆峡段。峡内江面时宽时窄,水流时缓时急,两岸林木葱翠,山环若屏。江畔王坨 温从岩间涌出,清澈如玉,经乱石缝分割,形成千支百线,曲折流入江中,在其流经的地方,白露腾腾,茫茫一片,极为壮观。

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县西北部麻阳河、洪渡河流域,面积4308平方公里,生物资源丰富,仅维菅束植物和脊椎动物就有8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7种,其中兽类10种,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和豹,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小灵猫、猕猴、林麝、穿山甲、水獭等;鸟类15种,均为二级动物,有鸢、秃鹫、白尾鹞、红脚隼、白冠长尾雉、红腹鸡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2种,其中二 级保护植物有天麻、穗花杉、红花木莲、白辛树、黄莲、厚朴等6种。保护区峡谷、峰丛、飞瀑、洼地、漏斗、溶洞、天生桥、地下水、陡崖、石峰等具有奇、险、幽等特点,自然风景绮丽壮观,其间分布着58群560多只黑叶猴,是贵州黑叶猴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国内最重要和最适宜保护黑叶猴种群的基地。

淇滩古镇位于县城南部10公里处,此镇开发较早,古迹较多,现有保留完好的四合院6座、石板街、贺龙钓鱼台、 罕见的草书碑、严寅亮等人书写的匾。黔东特区第四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就在该镇,为砖木结构房屋,坐西向东,建于晚清时期,正面三门相连,内为四合天井,总面积810平方米,正门上部用石灰写有“中国工农红军沿河县第四区革命委员会”,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黔东特区第一次维埃代表大会旧址位于县城南40公里的谯家镇高帽峰下,原为张家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 400平方米,高90米,宽18米,四周是封火墙,大门由三块雕花青石搭成,台由细钻青石铺就。祠内正殿中,有16根大柱支擎殿顶,柱基刻有龙、凤、狮、麒麟等图案;正殿前有一小院,两侧一楼一底厢房有转角回廊勾通,各房间都有匀称方格花窗。 1934 年7月,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在此建立, 通过了《没收和分配土地条例》,《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等6个决议。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距县城南约40公里处的谯家镇白石土地湾,建于清代同治八年(1896)年,为木质结构瓦房,有正房7间,两边是厢房,前有朝门,形似撮箕。房顶青瓦覆盖,中部垒一“喜喜 " 字,两侧塑有凌空飞鸽。正房台阶为细钻青石,其前壁木雕窗上有花鸟虫鱼图案。1934年为贺龙等红三军领导驻地。1956年8月24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7月在纪念红军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县人民政府将原红三军九师政委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字“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手迹制成黑底烫金匾,挂在正房门额,举行了挂匾仪式。

金角罗夫墓位于县城西岸八宝山,占地148平方米,墓地草木苍翠,左右前三方有石墩围墙。墓碑正面刻有“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墓”,背面刻记金角罗夫遇难简介。民国28年(1939年)12月24日,苏联援华抗日少尉金角罗夫驾机和另两架飞机组成机组,与日军作战,在返航时迷失了方向,在沿河上空盘旋时久,因汽油耗尽迫降坝坨 漫滩 ,其中金角罗夫不幸遇难,民国县政府将其遗体安葬在迎将桥则(今大桥西岸桥头)。1953年县人民政府重新竖碑。1976年因修大桥迁至八宝山石坡公墓。1982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渡纪念碑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贺龙、夏曦率领下,经渝入沿,于5月31日到达县城西岸,6月1日经惠民渡过乌江,击溃敌军,占领全城。1979年6月1日,为纪念红三军渡江及开壁黔东特区45年,县革命委员会于东岸观音岩脚建立“红军渡”纪念碑。碑高41米,宽12米,四边雕有扁草五星花纹,中棣刻红军渡江及创建黔东特区简介。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在县城东岸观音岩石壁上。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五月中下旬,连降四天大暴雨,乌江水猛涨,淹没了两岸田土、街道、房屋。为记住这一洪水灾害,在观音岩佛洞内刻字标记,文曰“宣统元年岁次已酉大水至此,五月十八日汪世仁笔,六、八十老人肖世珍、周恩寿见”。标志处高海拔3141米,对研究乌江水历史有重要价值。1985年1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鲤鱼池鲤鱼池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的一个村寨,位于乌江边上,距县城58公里。早听说鲤鱼池有土家吊脚楼群,且规模大,建设年代久,做工精致,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一直思忖要找一个机会去看一下。3月17日,几位上海客人来沿,提出要看乌江山峡,遂成行前往鲤鱼池。上午9点,船从县城东风码头出发,江两岸是盛开的桃花、犁花和油菜花,船在江中走犹在画中游。一路上,观看了千年乌杨树,听了媳妇坨和人体界碑的传说,摄下了古纤道和望夫崖奇观。11点钟,船到鲤鱼池,一个依山而建,四周长满楠竹的村寨映入眼帘。

水狮子船停靠处是一个泥沙堆积的小山堡,堡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远望去整个儿像个盆景,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乌江边上,能够看到这样一片林子,让人领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林子的树上挂着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彩带,都以为是村民祈愿的灵物,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个个塑料口袋和衣裤碎片,那是涨水时从上游冲下来的垃圾物被林子挡住了,林子像筛子一样把这些东西过滤到了这里。林子的树叫水狮子,这种树在江边生长,具有很强的固地作用,且一般都长不大,城里人常将它作为盆景来栽培,但这里的水狮子有大碗口那么粗,当地村民说,长成这么大,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吊脚楼从鲤鱼池塘向上望,是一排排用木料做的土家吊脚楼,沿斜坡向上走50米即进入村寨。吊脚楼有正房和厢房,正房是一层三间,居正中,厢房一般都是两层,居正房两侧,中间形成一个院子。正房的窗户是木雕的窗花,做工十分精细,内容十分丰富,有钓鱼的,有犁田的,有饱读诗书做官的,也有乞讨的,有跳摆手舞的,也有舞刀弄剑的,还有犀牛望月,野鹿含花,喜雀闹春,鲤鱼跳龙门等一些民间传说及历史典故,好几幢楼房是清末建的,有上百年的历史,通过窗花可以解读出当时江边土家村民的生产生活情景。现在鲤鱼池的土家村民仍然保持着过去的一些生活生产习俗,还留有古时的灶台、家具、火铺,吃水是用背桶,种庄稼背肥也是用背桶,中老年妇女喜包白帕子,初生的小娃戴狗耳帽,如有客人去,土家村民会在堂屋或堂院里摆上一壶老鹰茶,献上几曲打馏子,能够用唢呐、锣、鼓、钹为你合奏一、二百个曲牌,声音时而欢快激越,时而婉转流畅,似行云流水,让你留连忘返。

农家饭不知是城里的饭菜吃腻了,还是看到青山绿水后平添了几分食欲,总感到在鲤鱼池的这餐饭吃得很香。印象最深的是全羊肉、浑浆豆腐、腊猪脚炖苕粉、糍粑、糊海椒。全羊肉是把山羊汤皮后,将五脏六腑洗净和羊肉一道煮,味道十分鲜美。浑浆豆腐是不加石膏,也不加酸水点出的豆腐,洁白细嫩,清淡爽口,用土木灰搓的糊海椒蘸着吃,别有一番风味。腊猪脚炖苕粉,是用柴火熏的猪脚与红苕粉丝、红苕粉块一起炖,味道十分清香,特别是用这种汤来泡锅巴吃,味道更是鲜美。打糍粑,就土家人来说,一般是过中秋和重阳节时才制作,但现在游客多了,村民们也常打,现打现吃,糍粑蘸豆面,那种香喷喷的感觉让你一生难忘。

神仙碑文从寨子的另一头下到江边,在半山腰有一座坟,是民国五年建造的,碑板上刻有文字,而两根碑柱上没有刻字,但两根碑柱上能够清楚地看到碑文,既不像人写的,也认不出是什么字,但对得较工整,像是从岩石里印出来一样,若隐若现。当地群众说,这是神仙写的碑文。一老农说,在建造这座碑时,石匠忙了一上午,刚把两根碑柱磨平,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工匠们准备吃中午饭后再来写碑文,但把中饭吃了下来,看到两根碑柱上已经写好了碑文,埤文既不像现写的,用手擦不去,也不像现代的字,以篆非篆,到现在为止,两根碑柱就再没刻字,人们看到的是无法解读的碑文,问当地村民,也不知道碑文的意思,估计是岩石打磨后产生的奇观,究竞何故,看来只有等专家考证了。

沿河独产

沙子空心李子为沿河独产,因果肉与核分离而得名,限产于沙子镇南庄、永红两村,是区域性特色水果。果色青 灰鲜艳,果肉脆嫩,酸甜适度,营养丰富,芳香可口,每100克含总糖65克,还原糖44克,总酸082,克,维生素C566毫克,糖酸比8:1,维生素C高于其他李果和桃、梨,为享誉省内外的果中佳品。

其他

沿河民族宾馆坐落于县城东岸,乌江之滨326国道沿线,环境幽雅,交通方便安全舒适,集会议、食宿、娱乐为一体。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有92间客房240个床位(其中标准间40间。普通间52间);小餐厅6个,可供120人同时用餐;大餐厅1个,可容纳300多人用餐;娱乐室2间;中型歌舞厅1个;大、中、小会议室各1个;美容美发室1个;停车场可停放50辆大、小汽车。宾馆现有职工37人,其中有高、中职称25人,是一支能提供优质规范化服务的职工队伍,能接待来沿的国内外宾客、旅游团体和大小会议。

金红大酒店坐落于县城西岸解放南路商业中心路段,具有二星级酒店设施设备,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有80多个床位,大、中、小会议室各1个,大小餐厅一个,可分别供100人就餐和20人就餐,停车场可停放汽车15辆左右,酒店现有职工40人,能接待来沿的中外游客、旅游团体和各种会议。

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平镇。

邮编565300。

代码522228。

区号0856。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沿河县位列第93名。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沿河县入选。

2020年6月,沿河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9年3月,沿河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沿河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川黔片区)。

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

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东与印江相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德江气候宜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滋润着广袤的高原土地。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无霜期达295天。

德江地理优越。地处黔北和黔东接合部的县辖重镇煎茶,以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成为商品的集散地,东沿303省道出湖广,北顺326国道达巴蜀。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自南而北,流经县域五个乡镇67公里,200吨级的船舶可以直驶长江。

人口民族

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071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50%。辖5个镇,15个民族乡,355个村民委员会,14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44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78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 民族是土家族、苗族。人口出生率1449‰,自然增长率922‰。主要矿产有铁、煤、萤石 、大理石等。

经济收入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8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682亿元、114亿元和184亿元,增长548%、3272%和1537%。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660亿元、3474万元、282亿元和861万元。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9691个,实现产值557亿元,营业收入518亿元,实现利润2802万元。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粮食1547万吨,比上年增长70%;油菜籽8532吨,增长36%;烤烟8215吨,增长28%;肉类221万吨,增长45%。年末大牲畜存栏94万头,增长747%。工业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产值74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上交税金分别为635 5万元、119万元和313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全县公路里程1157千米,其中当年新增改造公路里程61千米。年客 运 量494万人,货运量1941万吨。邮政业务总量186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81025万元,移动 通信业务总量88137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5万户,其中农村5303户;移动电话用户130万户。

城乡居民生活稳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9元,均有程度不同增长。

自然资源

德江资源富饶,是一个开发前景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阳光地带”。县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硫铁、萤石、大理石、高岭土、土陶泥、石膏和特级石灰石等。已探明储量的有:煤9724万吨,铁矿石4426万吨,硫铁矿19180万吨,土陶泥540万立方米,萤石矿770万立方米。其中,德江仁发煤矿和沙溪煤厂是全区规模最大的产煤基地;优质石灰石、重晶石集中分布在乌江沿岸,为开发建材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理石分布集中,品种繁多,品位上乘,极具开发价值。

全县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除乌江外,尚有天然落差较大的大小河流78条,全长4896公里,河网密度每100平方公里236公里,径流量148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82450千瓦,土质优良,气候环境好,具有典型农业发展优势。全县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和烤烟、油菜、柑桔、魔芋、梨、桃等,烤烟生产被列为全国优质烟商品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1999年又被省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油菜和水稻、玉米制种基地。牧草地域广阔,饲料资源充足,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草场植被和种类有20科70属200多种,总面积近200万亩,其中200亩以上的成片草场103片,面积达276万亩,共可载畜135万头。现已建成波尔山羊及南江黄羊品种繁育场20个,为了进一步培植优势产业,全县实施了2万亩人工种草和3万亩天然草场保护项目工程,为壮大畜牧支柱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满山无闲草,遍地皆灵药。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合适的气候,德江境内大部分地区适宜于天麻的生长,且品质优于其它地区,1993年在曼谷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德江天麻就曾以其天麻素含量高达023%获得银奖。德江的天麻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德江就以“明麻”驰名省内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县科技局将天麻的人工栽培作为一项科研项目,于九十年代初攻克了“有性繁殖”这一难关,获得了科技进步奖,更是将天麻的规模栽培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此,德江被列为全省天麻基地县,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还专程来德江拍摄了“《天麻之乡》专题片。新世纪初,德江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天麻生产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提到了新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天麻,决心做大做强“天麻”这一品牌文章。目前,全县天麻生产已形成规模性生产的发展格局,常年栽种天麻10万平方米,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与此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还加大了对天麻进行深加工的力度,已开发的系列产品如天麻干片、天麻粉、天麻银杏速溶茶、天麻玉米糊等,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供不应求。除天麻外,德江的野生药材如金银花、太子参、红丹参、百合、玉竹等名贵中药材有600余种,已建成基地2000亩。

卫生教育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均呈发展态势。全县有各类学校390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911万人,有专任教师31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42%。电视覆盖率925%,广播覆盖率68%。有卫生机构31个,卫生技术人员705人。

民族文化

在德江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世居着土家、苗、仡佬等少数民族,他们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在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以土家风俗为代表的民族风情。

一座座土家山寨,似粒粒珍珠,镶嵌在武陵山脉、乌江两岸。这些村寨选址,或依山傍水,安卧在秀丽的溪河谷地;或雄踞高山,错落于葱翠的茂林修竹。坝区村寨,多四合庭院,石板小巷,连成乡镇街区。

土家人有两种民族饮食,风味独特,声名远播。一种是熬熬茶,另一种是麻糖水。

熬熬茶又被称为油茶,是土家人喜爱的饮食之一。其制作十分讲究,主要以茶叶、食油、芝麻、花生米、腊肉、核桃、花椒、食盐为原料,经炒制后加水煮熟而成。熬熬茶不仅清香可口,风味诱人,还能充饥解渴,醒脑提神。逢年过节,每当贵宾到来,土家人就制作熬熬茶,拿出精制的大米花、芝麻饼,泡果等盛情款待,围坐火堂,边吃边拉家常,谈古论今,别有一番风味。

麻糖水是土家人用大米、玉米或薯类等蒸煮发酵装坛精心制作而成,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糖度在35度以上,土家人在农忙时署热天喝两碗麻糖水,既生津止渴,又提神充饥,土家人称麻糖水为“土茅台”。麻糖水的营养价值不低于任何厂家生产的啤酒、饮料,在土家人眼里它既是饮料,又是琼浆,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德江土家族有着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土家的能工巧匠创造了吊脚楼阁,那栩栩如生的木雕、石刻等充分体现了土家人的聪明才智。土家人的刺绣工艺,更是独树一帜,那一件件、一块块手帕、围腰、枕套、被面,在土家妇女手里,绣花针上下翻飞,五彩丝线左右牵连,于是,河流山川、飞禽走兽、草木花卉,春秋人物,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成了一件件精湛的工艺品,你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土家妇女的巧夺天工。

德江土家民族习俗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既有热闹风趣的“打闹歌”,又有独具民族特点的“赶年”,体现崇拜祖先的“祭祀”,亦歌亦泣的“哭嫁”,神秘原始的“祭风神”,欢乐祥和的“建房礼词”等。

在德江丰富多彩的土家民族风情中,最具影响的要算远近闻名的“傩堂戏”。

德江傩堂戏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文化,1981年贵州省文化厅在思南举办民间戏剧调演时,德江傩堂戏被弓J起重视,后经专家和文艺工作者,民族工作者数年的发掘整理、宣传介绍,德江傩堂戏展出了其古老深邃的原始面貌。1986年傩堂戏赴京展出,轰动文化艺术界,受到了曹禺、冯其庸、华君武、黄永玉、曲六乙等专家的高度赞赏,被誉称为“戏剧活化石”,从而成为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世界文化遗产。自1987年以来,先后有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来德江考察,调研。

目前,德江县内分布着160多个从事傩艺活动的艺班,特别是稳坪傩堂戏历史悠久,其教派有“茅山”、“华山”、“龙虎山”、“师娘”等,跳、唱、演、绝活颇具特色,多次被邀请到省内外作专场表演。1993年在深圳民族文化表演时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接见,1995年,稳坪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贵州傩戏之乡”。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戏味浓厚的民间文化活动,是一种驱邪纳吉,酬神娱人,有其鲜明民族意识和艺术特点的傩事活动。主要是土家人为“求子、治病、消灾、保寿的求人畜平安,驱鬼逐疫,祈求五谷丰登”的原始的音乐、戏曲,傩面具全堂24个,代表24神,以“冲傩驱邪”、“还愿酬神”两种表现形式,节目繁多,通常在秋、冬两季进行。傩艺师们戴上面具进行傩祭表演,边唱边舞,经过“开坛”请神,“开调”请戏,“闭坛”送神三个阶段,时间五天甚至十天半月。傩祭表演,酬神娱人,具有音乐、人物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能做到出神入化。为了显示神力,还有一些特别表演绝活,如“上刀梯”、“下油锅”、“踩红铧”、“开红山”等神奇的傩技表演。

德江傩堂戏由面具、画案、法器、傩堂以及傩艺师们的唱跳戏等几个方面综合组成,不仅具有十分古朴的戏剧风格,保存了戏剧最古老的传统,而且傩戏面具艺术在中国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充分表现了戏剧的历史痕迹,德江保存了完整的傩戏原貌。1987年,德江在北京举办了傩面具展出,对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宗教等学科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2020年6月,德江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9年3月,德江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德江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川黔片区)。

没有领结婚证小孩可以上户口吗

可以。

小孩上户口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新生儿在出生60天内(各地政策不同,有些地方不一定是60天),拿着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父母双方身份证(妈妈不去要提供妈妈授权爸爸签字的委托书)以及出生脚印纸,到医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现在都是机打的了,一定看清楚相关的证件号是否都正确省的到了户政中心因为号码不对,产生其他的麻烦。

第二、宝宝的户口可以随爸爸一方或者妈妈一方,去给宝宝上户口的时候一定要带齐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准生证、还有宝宝的出生证明。

第三、带齐这些东西就可以去户政部门给宝宝上户口了,现在新生儿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了,还有就是独生子女光荣证也一起办了。

公安派出所申办手续,父母双方均为本市居民的新生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婴儿父母或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婴儿父母的《结婚证》和《户口簿》,向婴儿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随父报出生的,必须携带母亲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437997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 ,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明嘉靖年间被征调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渐江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立有战功。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历史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 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其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对当地仡佬族及其他民族的农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

宗教

仡佬族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建筑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贵州北部地区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住宅样式。其他地区的仡佬族多住依山而建的土木房屋,一般是一列三间,中间为堂屋,供有神台,不住人,两边分别是一间卧室、一间厨房。

服饰

仡佬族人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编织而成;女子上着齐腰短上衣,绣着鳞状花纹,下着无褶长筒裙,以青、红、白三色分为三段,外罩前短后长的青色无袖长袍,头缠青布长头帕,脚穿钩尖鞋。男子的服装多为对襟短衣,头缠青布或白布长头帕。

饮食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艺术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便于传唱的小调,分为三言、五言、七言等。

仡佬族的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配合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烈。

生活在大山中的仡佬族,还以其多有技艺精良的石匠而远近闻名。他们在石墓、石碑、牌坊、桥梁、栏杆等用品和建筑上的石刻独具特色,采石场上常常传来他们那粗犷豪放、山鸣谷应的石工号子。

崇敬竹子

仡佬族称竹子为“仡佬”,“仡佬”族意译为竹族是准确无误的。以竹来作为人名并不奇怪,但是以竹来作民族名称肯定给第一次听到这个意译的人以新鲜感,哪怕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同样让人感到新奇,就像冬天看到春笋出土一样令人振奋。中国人赋予竹子很多 美德,耐寒、正直、虚心、坚韧、有广泛的用途等等,所以用竹子来作民族自称实际上是很文雅,很有内涵的。关于仡佬族崇敬竹子的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成书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和1500多年前成书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都记载有如下传说:夜郎者,早先有一女子在遁水(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洗涤,有一段三节长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两足之间,推之不肯漂走。听到筒中有小孩的哭声。剖开竹筒,见一男婴,抱回养大,有才有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在抛弃破竹筒的地方,生长出茂盛的竹林,后人建竹王祠祀奉。关于竹王的传说,以及崇敬竹子的习俗,至今仍广泛留存在各地的仡佬族民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家寨的仡佬族,在生下第一个男孩时,父母要将其胎盘和一些鸡蛋壳埋入竹林地下,以祈得到竹王护佑。春节,家家户户要到竹林去供献竹王钱。有不少地方以竹筒装米祭祖或求丰收。有学者认为,对竹子的尊崇源于竹图腾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源于竹子对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年节喂树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供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风趣的婚礼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的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

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将酒酿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插上两根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饮用时打通竹节,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高台舞狮

仡佬族的民间高台舞狮,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的,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15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孙猴”和“笑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动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桩”、“叠罗汉”、“旋风车”等,一个舞狮班有时可连续表演四五个小时。有些动作使人屏息敛气,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滑稽可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蔑鸡蛋与打花龙

仡佬族民间较普遍的体育游戏有打篾鸡蛋、打花龙、打鸡毛球、赛马、跳筋舞、磨猫等。打篾鸡蛋,是用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球内塞满稻草或碎布旧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划出分界线,参赛两队各自进入自己的半场。比赛开始,甲方用手把“蛋”拍击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蛋被打出界外,或没有接住,或触到了手足之外的身体部位,对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计胜负。

“花龙”是在蔑编的球中装了些铜钱和碎磁片,拍打或投掷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比赛时不分队,先由一人抛掷“花龙”,参赛者去抢接,接到手后再抛,并喊叫自己要抛“花龙”了,谁接抛的次数多,谁就是优胜者。因为争抢激烈,又没有固定的场地范围和比赛时间,所以很热闹,也很容易看出谁最机敏,最有耐力。

崖穴葬和石棺葬

仡佬族在古代实行崖穴葬与石棺葬,近代虽然有木棺石椁土葬的,但崖穴葬和石棺葬仍有遗存,且土葬必以石垒为标志,坟头要栽黄杨树,坟前要栽梭罗树、桂花树等象征好风水的树木。崖穴葬有自然穴洞和人工凿穴两种。人工穴分崖上凿穴、石板镶穴、石灰竹竿拱穴、土砖拱穴数种。石板镶穴又有“文书桶”、“筲箕形”、“明堂”、“响堂”、“暗椁”等形制。石板镶穴可父子婆媳共茔。石棺用石板砌成,一般葬于土墟、山顶、溪岸,也有葬于乱石丛林的。现存崖穴葬较著名的是道真县三会乡青球崖墓穴群。在陡峭的崖壁上开凿出排列有序的墓穴,每穴高约12米,宽约17至26米,进深约2米左右。穴中以石镶嵌墓廓,排列整齐,数字多为单数,有的有7函、9函,甚至十多函。道真县王寅亮的墓。以青石建制,墓前壁雕刻为牌坊,总体若宝塔,分3层,通高55米,宽6米。底层置3个墓门,上雕历史人物、花草鸟虫,顶檐额浮雕凤凰。二层4柱3门,刻民俗故事。三层中间两柱透雕蟠龙,两侧雕凤凰展翅。雕工精致,设计巧妙,施于壁立峭崖,疑为鬼斧神工,然所雕龙凤草花及人物又栩栩如生,源于自然与生活,可谓技艺高超。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县人民政府。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都濡镇。第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县的遵守和执行;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予的各项任务。第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县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本县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本县实际情况的,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报请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自治县的各项建设享受上级国家机关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优惠照顾。第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倡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县内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县内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在处理涉及他们的特殊问题时,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妥善解决。第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教育他们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护各民族家庭、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公民的婚姻自由,禁止近亲结婚,禁止重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破坏婚姻自由的行为。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护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国外侨胞、归侨和侨眷在本县的合法权益。第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县各民族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任何团体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自治县境内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第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对各民族公民的国防意识教育,依法做好征兵、退伍军人安置和优抚工作,加强民兵建设,支持驻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完成执勤任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各部门、各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公安、司法部门的职能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树立和发扬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对全县各民族人民进行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法制和民族政策的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第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带领全县各民族人民,在中国***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把务川建设成为民族团结、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民族自治地方。第二章 自治机关和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第十一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仡佬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代表名额和比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和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确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仡佬族和苗族的公民所占比例应不低于半数,并且应当有仡佬族、苗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必要的工作机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1963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