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样子的?重要的,具体的?

江华瑶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样子的?重要的,具体的?,第1张

瑶族是我国南方山区的一个古老民族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瑶族人口最多的县,占全省瑶族总人口的38%,占全县总人口的62%根据居住地和经济生活,可将江华县瑶族分为高山瑶、过山瑶和平地瑶,其中高山瑶主要集中在明渚岭及其以东的高山区,主要经济活动为林业生产"招郎入赘"是江华高山瑶十分流行的婚姻形式在这种婚嫁模式下,形成了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生育文化 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县”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其瑶家婚俗独具风韵,令人神往。

恋爱 赶歌圩、会歌堂,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

江华歌崽多又多,出门三步歌绊脚。瑶家姑娘小伙都是在歌里浸泡出来的。每年的二月初一歌鸟节、三月三日瑶歌会、四月八耍春牛,五月五端阳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六盘王节,各村寨都会举行歌会。 届时,姑娘小伙都要打扮一番赶歌圩。小伙子会主动把山歌抛过去:“山高岭陡弯弯多,看见小妹想唱歌。歌唱不好不怕笑,就怕小妹连别个”,以试探虚实。若姑娘有意会马上把山歌接住:“你要连妹就唱歌,你要撑船就下河。半心半意不会唱,唱就唱到心窝窝。”至此,小伙更会扯开喉咙尽情唱:“我要连妹才唱歌,我要下河才解脚,连妹就要真心连,哪个骗人四个脚。”这样,一唱一和,就撞出了爱的火花,情到深处就会互相赠物留念,播下爱情的种子。

“会歌堂”是瑶家姑娘小伙子谈情说爱的另一种途径。“会歌堂”又分几种:客来歌堂——外村青年到村上做客,村中青年相邀客人对歌;路遇歌堂——在赶集路上几个男女青年相遇对歌;婚嫁歌堂——是姑娘出嫁前在家里特设的歌堂,唯独小伙子们不请自到。

订婚 求婚、看家、送日子,是瑶家姑娘小伙结婚的前奏曲。

小伙子求婚时,媒人会拿一包竹叶包扎好的4只鸡蛋到女方说亲。女方收下了表示应允,媒人立即将喜讯告之男方。媒人第二次去时,带酒肉各两斤、少许糖食果品,与男青年一起到女方相亲,双方愿意,则求婚成功。接着,女方在姑嫂姐妹的陪同下到男方“看家”,了解基本情况。女方满意时,男方则选择“好日子”举行订婚仪式。订婚的当天上午,男方请一位诚实稳重的同辈人相陪,挑60斤酒、60斤猪肉到女方。女方把姑娘的出生年月日写在大红纸上,做成“龙凤帖”,郑重地交给男方。姑娘家里将男方送的60个半圆形约两斤重的油炸粑粑分赠给亲戚的家族,传播喜讯,表示姑娘“名花有主”。

姑娘出嫁前,男方要办“过礼茶”,备米酒80斤、猪肉60斤、衣物若干、首饰一套,送至女家。之后便是送“日子”。 男方择定结婚的良辰吉日,用大红纸修成“吉日书”,再备60个糍粑,放在柜中堆成宝塔形状,两人抬送到女方。女方虔诚地收下“吉日书”并珍藏好,等待喜庆的日子到来。

结婚 坐离娘月、吃鞋子饭、哭嫁,结婚是瑶家姑娘与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难舍难分的日子。

姑娘见男方送来了“日子”,依恋之情油然而生,便开始“坐离娘月”。临近出阁的一个月 ,不下地干活,只在家做针线嫁妆。同时还要“吃鞋子饭”,即女方亲朋好友在这个月内相继 请姑娘作客惜别。姑娘 要给亲戚朋友送一双亲手做的布鞋,表示感谢与纪念。

出嫁前两天,新娘开始“哭嫁”,遍接至亲朋友及村寨里姐妹来家里聚会,连续两晚,头晚茶点相待,哭家人。先哭父母,除叙离别之情,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外,对父母不顾死活把自己推入火坑的作法和内心的怨恨一一哭数出来;后哭哥嫂,即数感激之外也历数哥嫂的“错处”,不容己,将自己推入他人家里受苦受罪;再哭姊妹,姊妹对哭时,心心相印,同病相怜,感情丰富,生动感人,似有生离死别的痛苦,依次大小哭完为止。次晚设酒宴,宴后齐集歌屋“坐歌堂”。

天亮后,鼓乐齐奏,鞭炮齐鸣接新娘下座,同时,欢送男歌手出门,坐歌堂到此结束。

早饭后,新娘梳妆打扮一番,头戴花冠,髻插银钗,两耳垂吊银环,手戴银钏,胸束崭新围裙,腰上系着耀眼银链,脚穿绣花尖头鞋,在一片鼓乐声中上轿出嫁,被颤悠颤悠地抬着前行,进村庄,拜堂、入室、进洞房。

瑶人过年

“二十一打主意,二十二买蛋去,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肉猪,二十七杀现鸡,二十八杀水鸭,二十九种种有,三十夜晚团圆酒。”

这是一乎描述瑶人过年的民谣。其实,早在腊月二十前的上半年就已开始“打主意”了,即使是春播一粒种,也是为的能过个好年,夏天采撷的黄花,秋天收获的瓜子,都要留着过年才吃。不过,真正有过年气氛的,当然是腊月二十一以后。那时节,平时看不见几个人影的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就会充满欢声笑语。等鸡唱头遍后,出山赶墟选购年货的山民们便高举着松明火把,火龙般行进在赶墟的路上。天将黄昏,家中的人还得沿途去接。赶墟的人一天往返百来里也不知疲倦。

留在家中的人便忙着磨豆腐,炸果子,包荷叶,清扫房前屋后,在门口贴上“净扫寒门迎宾客,满斟热酒贺新朋”之类的春联等待三十夜晚的来临。

除夕是瑶人最隆重的节日,这天晚上的餐桌上摆满了老鼠、鹿子、野猪、山鸡、青蛙、墨鱼、螃蟹、泥鳅等做的美味佳肴,还有荷包肉、酿豆腐、香菇鸡等瑶家风味的食品,最后一道菜是门前小溪里的鲢拐鱼。有些人家里太穷,做不出三、五道菜,但也要千方百计地做一道叫“鱼”的菜,意为连年有余。酒为红薯酒或米酒。瑶人不善饮用白酒,也不饮啤酒,认为啤酒象马尿。主食是不夹一粒苞米的红米饭。

然后,隆重地请长辈坐在上席,三通鼓响,点燃了鞭炮,祭奠了天地国君师和列祖列宗后便开怀享用辛苦一年后的甘甜。席间免不了回顾一年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和记挂着远嫁他乡和出门在外工作的亲人。

晚餐过后,全家人就围坐在灶前守岁,老人摆古,灶里燃烧着专门供除夕夜晚烧的桐树或棕榈树。有串门的来了,便殷勤邀人用茶,品尝自制的南瓜籽,葵花籽,毛粟和糯米果子,偶尔也抽上几口竹筒水烟,当然,如今富裕了,抽希尔顿、大中华也不是什么希奇事。

正月初一是农历的春节,虽然瑶人只兴过年,不兴过春节,但初一这一天却是个极其重要的大喜日子。天刚蒙蒙亮,人们便争先恐后地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叫做“出行”。只要有一家的鞭炮响了,整个寨子都一呼百应,噼里啪拉地放起炮竹来。顿时,山谷震憾,群鸟惊飞。天亮后,便会看到家家的门上都插有一枝象征吉祥如意、春到人间的白腊树枝。小孩子们便挨家挨户地去说些恭禧发财的吉利话。

早餐一律继续享用昨晚的残汤剩菜,不得另起锅台,重做佳肴,这大概也是寓意连年有余的意思吧。

饭后,新的一年便算重新开始了,老人便出“一只母鸡孵小鸡,从去年腊月三十孵到今天正月初一,一共孵了多久?”之类的算术谜语给小孩们猜,大人便去走亲戚。除了女婿、女儿先回娘家婆家外,其他的亲戚倒也没什么贵亲疏之分。

走亲戚也就是去探望亲朋。出门的人手提肩挑一些竹篮子,里面装上几份猪肉、鸡蛋、大米、黄糖、糯米粑粑之类的礼物,然后翻山越岭地往亲戚家去。

如果是带着未满五岁的孩子出门,遇到过桥时,还得一边过桥,一边祷告:“仔古啊,跟来跟去哟!仔古哟,跟来跟去啊!”生怕孩子的魂魄不敢过桥。

到了亲戚家附近,便偷偷地点上香火或香烟,快到门口时,就点燃一串鞭炮报喜。这样,主人闻声而出,也赶忙点燃一串鞭炮将客人迎进正堂。于是嘘寒问暖,互道相思,敬茶敬烟,烫脚洗尘,忙个不亦乐乎。带有孩子的大人还得将孩子领到神龛前祷告一番,求神灵护佑,莫要惊吓了孩子。

于是乎,一住便是三、五天,每日里主人倾其珍藏用上好食品殷勤款待。瑶人喜爱猜枚子,六六顺、七巧媒地热闹一番,往往是早、中、晚餐连在一起,一醉方休。

虽说瑶人是勤劳的,但他们也是最会玩的。有一首民谣叫做“耍正月,玩二月,做工就看三四月。”反正山高水冷,正月里无事可干,何乐而不为?

正月里,更是年青人相亲相爱的大好时光,他们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寻觅自己未来的伴侣,每当寨子里来了年轻客人,夜间的火塘边便围满了人,情歌唱了几大箩,个个卖弄聪明才智,试图博取客人的青睐。

有一年,我便被一群瑶女堵在一个火塘角落,唱着“我的爹来我的娘,还不帮我找情郎,别人仔女双对双,我的情郎在哪方?”的山歌,弄得我被柴烟熏得焦头烂额,只好唱了一首“莫见笑,躯瘦小不能连……”的山歌回敬她们。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小节几乎每月都有,各地过得也不尽相同。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

1、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弩、围猎、抛绣球、斗画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2、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

3、祝著节是广西布努瑶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的节日,非常热烈隆重。人们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敲打铜鼓,欢庆三天。耍望节每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是青年男女对歌求爱的日子。

扩展资料:

瑶族丧葬的习俗

大部分地区的瑶族实行土葬,广西金秀县六拉的茶山瑶盛行火葬,贵州荔波县瑶麓乡的青瑶实行岩洞葬,白裤瑶也实行过这种葬式。

广东连南八排瑶人死后,将尸体绑于椅子上,出殡时,抬轿似地将尸体送到墓地,称为“游尸葬”。

过去广西金秀的茶山瑶、花篮瑶和坳瑶认为小孩来到人间,是一个管理生育的“花婆神”送来的,如果小孩在五、六岁之前死亡,就用破絮、破衣服、棕皮等物将尸体包裹起来。

装入竹筐,挂在深山老林的树上,实行挂葬,以便让他的灵魂回到“花婆神”那里,再次投胎转世。这种小孩的葬式叫“挂葬”,现在已经很少见。

参考资料:

--瑶族

  小伙子夜间“爬楼”(茶山瑶)

  居住在广西金秀的茶山瑶,姑娘到了婚恋的年龄,父母就把她们安排在吊楼里去住。这种吊楼多位于房屋的外沿,小伙子来找姑娘谈情说爱,不需从大门进屋,再沿楼梯进入吊楼内,而是从吊楼下的巷道里攀柱而上,便可以进入姑娘居住的吊楼里。小伙子们的“爬楼”一般都是案在夜间悄悄时行。小伙子爬上楼以后,便紧靠姑娘坐下,一边看着姑娘做手工活路,一边以歌诉情,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他俩的歌声便越来越低,越唱越柔,身子也越挨越近,最后攀肩而歌,情意缠绵。

  “红凳定情”(江永瑶)

  湖南江永一带自称“勉”的瑶族家里女孩子长大成人后,父母便请附近手艺最好的木匠用上好的红木为女儿打一个一尺高的四方凳。在家里,这个方凳祗放在姑娘的屋子里为姑娘使用。王后,如果家里有后生哥来做客,姑娘看上了来做客的后生哥,她就会将这个祗供她一人使用的红木方凳端出来请后生哥坐,后生哥坐上了这个红木方凳,就算是接受了姑娘的爱情了。因此,这一带的瑶族民歌中有这样两句:妹给红凳莫乱坐,坐了后悔悔莫及;阿妹真情抛给你,丢掉良心怎过去?

  两情相悦的话“玩表”(白裤瑶)

  居住在广西南丹一带的白裤瑶,男女青年恋爱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便可以进入“玩表”阶段。已经进入了“玩表”阶段的男女青年,之间来往更加密切,并可以共居同宿,进行“试婚”。在更为深入细致的互相了解之后,如果男女双方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理想的人,便可结为侣伴;如果女方觉得男方不是自己理想的人,便拒绝再与男方“玩表”同宿,于是,男方即使再眷恋女方,但也不得不终止恋爱关系。假若男方再去纠缠女方,便将遭到社会议论甚至谴责。

  恋爱“喝糖水”(桂平瑶族)

  广西桂平紫荆山一带的瑶族青年男女逢年过节时喜欢聚集对歌,在对歌中寻觅伴侣。这样的一种唱歌活动他们称之为“歌会”。歌会首先唱“起兴歌”,男青年用歌逗引女青年开口。唱到一定程度后,便唱“探情歌”,互相探试对方的心意。随着感情交流的不断深入,哪一个姑娘如果看上了哪一个小伙子,她就会将一杯预先准备好了的糖水放在那个小伙子跟前。如果小伙子也看上这一个姑娘的话,他便愉快地端起杯子脖子一仰一饮而尽。喝下糖水以后,这一对有情人便互送秋波,心领神会地双双离开歌会单独活动去了。当他们离开歌会时,他们都用歌向大家告辞,并祝兄弟姐妹们尽快找到意中之人,大家也还歌祝福他俩早结良缘,事事如意。

  “信歌”传情成佳作(金秀盘瑶)

  广西金秀的盘瑶男女青年婚前恋爱相当自由,男女青年在各种场合互相认识之后,多以一种当地瑶族群众称之为“寄歌”的方式互表衷情,即互寄情歌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这种情歌,可以由自己编自己写,也可以自己编请人代写。通过互寄情歌,叙情抒怀,双方有意结合,便互相交换首饰巾带作为凭信,然后将心愿告诉家长,家长同意后,即请媒人说合。青年男女们互寄的情歌,有的编写得非常之美,以至人们互相传抄,广泛流传,成为传世的民间文学佳作。

  集体走寨觅知音(融水瑶族)

  广西融水元宝山一带的瑶族盛行一种于春节期间一个寨子的人集体到另一个寨子做客的习俗。这种习俗,既是一种民间交际活动,也是男女青年寻觅配偶的大好机会。活动中如果客寨的某一位后生看上了主寨的某姑娘,晚上他使来到姑娘的木楼前吹奏动听的芦笙曲。姑娘听到芦笙声,她便会找个借口出来观望,如果是她意中的人,她便唱歌请后生进屋来吃茶。第二天两寨集体宴席上,这后生一事实上要找机会向姑娘敬上一碗酒。对小伙子的敬酒,如果姑娘一饮而尽,即表示了她已经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情。如果是这样,他们俩会等不到宴席结束便会互使眼色而先后离开宴席,双双走进密林深入互相以歌倾诉衷情。

  “爱你就咬你”(连南排瑶)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每当农忙时节一过,未婚的青年男女便分群结队外出做客“串情人”。不管到哪一个寨子,该寨的异性青年都会热情款待来客。他们摆起歌堂,互相对唱,通过对唱,互相交往,互相了解。在交往中情投意合者,总会通过眼色心领神会地双双对对离开歌堂,走出寨子,到幽静的山林中倾诉衷情。如果谈得情深意笃,双方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的时候,情哥哥就会捧起情妹妹的手,在情妹妹的右手背上咬一口,情妹妹也会捧起情哥哥的左手在情哥哥的手背上咬一口,以印下看得见 摸得着的伤痕为恋情的见证。恋爱发展到“咬爱”,已是难舍难分至死不移的程度了。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瑶族的婚礼习俗 各族婚俗

由于瑶族内部支系不同,婚姻文化也千差万别。但一夫一妻制是各地瑶族基本的婚姻制度。瑶族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结婚年龄他(她)们或父母就会通过恰当的方式选择伴侣。

婚前自由恋爱

瑶族男女婚前有充分的社交自由。他们一般通过生产劳动、节假日、参加婚礼、走亲访友、赶集等活动来结交彼此心爱的人。

有的求爱方式还很有特色,如有隔窗对唱、吊楼谈情、圩日择侣或伞下相会等。广东连南县的八排瑶盛行隔窗对唱。当地瑶家姑娘的卧室之前或之后一般都开有一个求偶的窗口,到了三更半夜未婚的小伙子点着火把或打着手电筒前来寻找姑娘对唱。不论小伙子来自远或近,相识或不相识,姑娘们都不会轻易打开房门。小伙子只站在窗外,与窗内的姑娘对唱,即自报家门,叙述身世,倾诉爱情。如通过对唱,彼此情投意合。小姑娘则把门打开,引情郎入室与父母见面,并热情招待,定下终身。

吊楼谈情的求偶方式盛行于广西金秀瑶山的拉珈瑶地区。这一地区的住房往往在主楼外设有一个吊楼,这一吊楼是专门给姑娘居住、绣花或谈情说爱的。小伙子晚上去找姑娘谈情说爱时,得从楼外往吊楼上爬;如果姑娘有意,她自然打开楼门,笑脸相迎,并拉小伙子一把。否则小伙子就会吃闭门羹。圩日择侣,即每逢圩日(有的地方每隔三天为一圩期)青年男女相互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广西南丹县白裤瑶许多未婚男女青年,在圩日这一天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到圩场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目标”;也有的成群结队地聚集于街头巷尾,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白裤瑶青年男女求偶,女方要比男方主动。当女方看到意中人时,就主动向对方唱歌求爱,而且方式与众不同,他们双双对对面对面地站着,仅半尺之距,悄声而唱,情语绵绵,当唱到一定的时候女方就出其不意地夺走男方随身携带的雨伞、手镯或腰带之类物品,欢喜而逃,女跑男追,直到山野的僻静处才停下;如果男方不乐意与女方深交的,也出其不意地从女方手中夺回自己的物品而分道扬镳。如果女方有情,男方也有意,女方则把男方领到家里留宿数日,由女方父母考察其为人和劳动态度。如果女方父母觉得满意,男女双方就可以互相交换信物,表示后会有期。一般女方给男方赠送的是烟袋,男方给女方赠送的是银手镯或红丝线等。但这还不能算是订婚。订婚或者结婚还得经父同意。

伞下相会,是云南勐腊县的金门瑶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即青年男女互相约定好时间、地点,到时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对唱。对唱时,女方常常是把小阳伞遮着自己脸面。男方只听其歌而不见其面。当双方唱得情投意合时,男方才可以掀开女方的阳伞,双方就在伞下倾诉各自的情怀。如果钟情的,则互相赠送银手镯、腰带、挎包或丝线等礼物。再经一段时间的交往,感情至深,志同道合,则山盟海誓,而且女方还在男方的手臂上咬上一口,留下伤痕,表示对男方的爱慕和忠贞。

订婚

青年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之后,双方情投意合,就分别转告自己父母。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带上彩礼,即酒、肉、鸡或订金,前往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订婚的内容主要是征求女方父母同意不同意姑娘与小伙子结为夫妻,要不要收身价钱,并商定办婚事的大致时间。订婚仪式告成,就由男方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婚礼。

婚礼

瑶族婚礼有繁有简,形式多样。广西金秀拉珈瑶和花兰瑶的婚礼最为简朴。结婚时,男女双方都 不请客,不送财礼,也不敲锣打鼓,更不燃放鞭炮。同时,女方既不请客,也不做嫁妆,而且结婚仪式是在夜深人静时举行的。也就是在接亲那天晚上天黑时分,男方派几个女青年带上五斤猪肉、五斤酒和五斤大米,悄悄地到女方家去。女方的家人与接亲者同桌吃一餐便饭,就点着火把将新娘接到男方家去了。男方家人三更半夜与新郎、新娘和接亲者及几个近亲的长辈同桌吃一餐便饭,婚姻大事即宣告结束。

在广西三江县,老堡、文界一带地区的红瑶青年男女结婚仪式更是独特。他们是背着女方父母互许终身、缔结婚约、举行结婚仪式的。婚礼过后才派人同新郎、新娘带上两只鸡和十二斤喜酒前往女方家报喜,并赔礼道歉。女方父母只好默认这门亲事。实际上,女方父母不是绝对不知道,只不过是一种婚俗罢了。他们婚后,妻子“不落夫家”。每逢年过节或农忙时,丈夫才去接妻子回家住上几天。之后又返回娘家去了。等到妻子有了身孕,产前才到夫家生活。

拜堂仪式,在勉瑶中尤其盛行,且隆重。即结婚之日,男方派数位男女到女方家接亲;女方也派数位男女送亲去男方家。

拜堂之夜灯烛通明,堂屋摆着数张长方形筵席,亲朋满坐。新郎和新娘穿着民族传统盛装,新娘头一蒙着一块四方形的瑶锦,新郎和新娘站于厅堂中央(男左女右),面向神台,由司仪主持一十二跪拜礼。跪拜的主要对象是:拜祖父母,拜父母,拜叔叔伯伯和兄弟姊妹等。按辈受礼,逐一进行。每拜一位都要行一十二次跪拜礼。并给以敬酒。金门瑶接亲要唱“拦路歌”,当男方派10余位男女到女方家接亲时,要唱十几轮“拦路歌”。当接亲队伍把新娘接回新郎家时,得举行进门、合婚、认亲等仪式。第三天新娘和新郎则一起“回门”。在新娘家住上一个晚上,又返回新郎家生活。广东连南县八排瑶当新娘出嫁时,由先生公为新娘念瑶经、朗颂吉利语,由新娘的亲婶、亲嫂帮新娘梳妆打扮;新娘出门时,倒着穿草鞋走。

入赘

瑶族有“女大当婚,男大当嫁”的习俗。如在勉瑶或金门瑶地区,当女子达到结婚年龄时,凡不愿出嫁的则留在家里娶女婿;有的男子长大了,不愿在家娶媳妇的,也可以出嫁到女方家去。男子出嫁到女方家以后,所生子女的姓名,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则随父姓。属多子女的,则以此类推。男女双方各自都有与自己同姓的子女送终接代,承顶香火门第。男子如是孤儿或被收买到女方做女婿的,男方得更名换姓,即改随女方姓氏。所生的子女也全随母姓。男方如果是独生子,嫁到女方以后,家里无其他人照料父母双亲时,则采取“两边走”的形式。即男女双方都有流帮助父母劳动之责,都有承担赡养双方父母义务,也都有继承双方父母财产的权利。因此,独生子女出嫁后,父母也无后顾之忧。

由于瑶族社会既有男婚女嫁,也有女婚男嫁的习俗,所以对于生男还是育女,皆一视同仁,决无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的现象。

离婚与再婚

历史上,瑶族婚后,夫妻关系比较稳固,离婚并不多见。寡妇再婚,也不受歧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97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