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从国外回来的女生选择去了同一家婚介公司,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心仪的对象。婚介公司声称自己有优质的男生资源,而且身价都是上亿的那种。婚介公司让女子每人上交7万元作为介绍的费用,他们会进行一对一的相亲服务。女子在相亲的过程当中对婚恋公司保持疑惑,因为婚恋公司声称自己跟留学机构有很多的合作。不仅给女生看来了机构当中发来的材料,而且连对方父母做什么职业都写得很清楚。
女生感觉到十分困惑,是因为对方把所有的情况介绍的太详细了。因为对女生来讲,留学机构当中不可能会有他们的资料。留学机构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去调查对方的家庭背景,因此才让女生觉得十分诡异。学生跟辅导机构签订合同,一般会保留三年的档案储存时间。可过了那么长时间,留学机构当中依然会有学生的信息。女生不敢相信,因此便选择了退出。
从海外留学回来的一般都是高端人才,有这样的身份何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不要选择去相信一些所谓的婚介公司,往往都是骗子的行为。一旦把钱投入进去之后,可谓是人财两空。自己要对对象拥有要求,要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人。女生千万不要想着找一个亿万富翁,只要能对自己好就行了。
总的来说选择在外上学时可以多交一些男性,不要等到结婚的时候再选择去谈恋爱。因为自己虽然优秀,但未必身边的人都是优秀的。只有先去接触接触,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相亲虽然可以快速结婚,但日子会越过越烦。一个根本不合适的人,过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出现厌烦的情绪。要学会对彼此负责,不要拿婚姻草率了事。
憧憬爱情,古今皆同。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写下“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正值元宵观灯夜,人来人往。但辛先生眼里只有远处的那个她。近千年后,遥相呼应的梁启超也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可谓深得其意。其实,二位的隔空叹息,既不空前,也不绝后。《诗经》中的《汉广》,描写一位老兄发现“汉有游女”,却“不可求思”,所以只能傻呵呵地亮几句嗓子,来表达心里的愁闷。而到了民国那会儿,帝制废除,思想解放。以前示爱时的欲说还羞,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踪迹难寻。单身男女们,纷纷通过“征婚”的方式去追求个人姻缘。这也正符合时下流行的那句口号:如果爱,请大声说出来。
任性征婚广告词
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蔡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5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相比之下,章太炎先生的征婚条件还保留着旧文人的一些情调。比如,女方应是个大家闺秀,能写小文章。最重要的,这姑娘须有服从性质。寥寥数语,要求着实不低。但两位都是成名的大人物,有提条件的资本,应者如云自不在话下,最后当然也找到了心目中的如意伴侣。
说到普通人的征婚,那真是千奇百怪,内容各异。1930年第1期的《青天汇刊》上,收录了一位男子的征婚启事。现年24岁的“某君”,准备去欧美国家考察学习,离开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国,“某君”愿意出资赞助;如果不愿意,那待他回来后两人结婚也可。“某君”共提出了6项条件。比如,年龄应在17岁至20岁之间,身家清白,初中毕业及以上(大学生更好),性情温和,思想活泼。还特意指出了对女方身体的期待——“奶部未曾压束者”。如果对方也看过张竞生的《性史》,那就再好不过啦!有符合条件且欲联系者,可写信前来,并附上一张照片。“某君”最后保证:“不合原信寄还,绝对代守秘密”。
无独有偶,该刊物还登载了一位“静娜”女士的文章,好像是对“某君”征婚广告的回应。静娜说,自己年方十九,性格腼腆。走在大街上,看到贼眉鼠目的男士,往往会忐忑不安,面红耳赤。对于“某君”提到的《性史》一书,静娜说曾经也看过,但并不很喜欢,因为作者过于站在男人私利的角度上看问题。不知道“某君”看了上述回应,有什么感觉呢?《青天汇刊》没有继续登载,也就无从得知了。
相比静娜,一位署名“胖的侬”的女孩子所写征婚广告更加别开生面。单看此一笔名,就知道这是位胖姑娘。“胖的侬”说自己除了有些胖,性格方面则很温和。上小学堂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人很伶俐,很柔和,又很美丽”。两人互相爱慕,如胶似漆。后来男方托校长前来求亲,不料“胖的侬”之父看到男孩后,极力反对,并对女儿讲出了理由:“你身子已经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将来生的儿子,岂不像胖冬瓜一样?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他的柔,将来岂不要软在一堆,变作棉花团吗?”无奈之下,“胖的侬”只好遵命分手,并发出征婚广告,用她的话就是:“能够有一个瘦弱身体、暴烈性的男性来破我的寂寞吗?”
民国单身男女的征婚套路,时人已有观察。对男士而言,“先把选择对象的标准说一说,如‘身家清白’、‘性情温和’,然后再将‘家道丰富’、‘月入颇丰’等自己的状况表扬一下,于是请应征者将‘玉’照赐下,以便定夺。”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女士征婚则非常务实。1948年第32期的《时报》,提到了一位20岁女士的征婚条件,共有7条,涵盖了工作、学历、年龄、外语水平、车房齐备以及疼 等各个方面。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今日我们所见所闻的各种征婚版本儿,在民国的征婚广告中,早就司空见惯、付诸实行了。开放勇敢的程度,比之今日,似乎也不落下风。
响应征婚那些糟心事儿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有人主动抛出了橄榄枝,也就少不了积极响应之士。单身男女们,在这方面还是很主动的。毕竟嘛,你情我愿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征婚者一般会在广告最后留下通信地址,以便有意者直接联络,或委托报社,代为处理。以后两人怎么发展,则凭着缘分造化,暗中私下进行。但也有一些愿意分享心得的人,借着媒体平台,继续公之于众,那些尴尬有趣的糟心事儿也就人尽皆知了。
一位署名“梦想男”的兄弟,看到《青天小报》上登载了“清清楚”女士的征婚广告,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后来鼓足勇气,干脆以登报的方式直接应征。他先是佩服这位女士,能够想出在**上加播广告的方式,来公开自己的“脱单”愿望,并继续说,我可是中过荷兰**大奖的人,运气着实不赖,当然也借此暗示自己经济条件还可以。郁闷的是,“自行车老早已有,不过要玉人作伴”,单身的人存钱再多又如何呢?所以真诚希望和该女士成为朋友,进而发展为恋人。“到那时卿卿我我,逛逛自行车,用真正的爱情来交换我们的爱。”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辆自行车确已条件不错,难怪“梦想男”会屡次提及。只不过,该女士的真意乃是发售**,征婚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再无下文。
当然,遇到一些通过间接方式征婚的人,报纸编辑们还会化身为感情理疗师,当面进行回应。一位叫何蘅的男士曾给《西风信箱》写信说:爱情这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也很重要。白天忙于事业,晚上回到家就会感到无比寂寞。“这种生活是很危险的。如果延长下去,不但自身终身痛苦,且会影响到国家、社会方面。”大谈了一番对爱情的认识之后,何先生话锋一转,说到自己身上:我现在27岁,上过大学,工作不错,养活两三个人没问题。只是过去一直脸皮较薄,没有和女生交往的经验,所以至今还单身。因此,各位编辑同志们,能否帮我介绍一位女朋友呢?进而列出了心仪女生的各项条件,包括年龄、样貌、品德、思想、工作等方面。不过何先生说了,“我择配的条件只是这样简单”。假如有人愿意,即便是离过婚的,我也愿意托付终身。编辑们看过何先生的陈述和要求,通过《西风信箱》回复道,现在国家半新半旧,择偶困难的人着实不少,我们对你表示同情。但你应该知道,爱情嘛,缘分很重要。因此,“世界上尽多着好女子,还是抱着自信的心去找,到处去找吧”。说白了,爱莫能助,好自为之。
帮不上忙,倒也无妨,《西风信箱》至少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抒发感情的平台。况且,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不定会有某位单身女士前来主动联系,上演一出佳话,这大概也是该信箱特意将此信登出的深层含义。但还有另一种情况,人家诚意求偶,却遇到无聊人的骚扰,以致把事情搞砸了。姚淑琴女士的经历就很值得同情。作为上过学的新式人物,姚女士反对包办婚姻,所以发布广告来征婚。当然,她的条件有点高,加起来开列了10余项。广告刚出,有位叫“合格的我”的老兄,就曾善意提醒说,现在坏男人很多,姚女士最好多个心眼,不要上了他们的当。果不其然,有一位男子直接把信寄到了姚家。猥亵不堪的信文,被姚女士的老叔父看个正着,气得大骂“岂有此理”。姚女士的母亲听说后,也大为光火,没有了以往的好脸色,对姚女士的限制自此倍加严格。姚女士无法,只得忍气吞声。姻缘未成,闹剧先行,这大概是姚女士始料未及的了。
诱惑与风险并存
爱情很美好,征婚须谨慎。通过报纸,单身男女们吐露寂寞之苦,希望在茫茫人海寻找有缘人。但人心难测,仅凭几句征婚广告词儿,还真不好判定对方到底是何情形。1932年,“方子”女士写过一篇《征婚的秘密》。文中披露说,有一些征婚的男士,“不过闲来无事,想跟女同胞寻寻开心”。更有甚者,则以征婚为名来谋财图利,“他们的人格,简直是卑污到不消提起”。结果,那些出于好奇的单纯女士,就容易落入圈套,上当受骗。
“方子”的话,在另一位女士那里得到了印证。该女士有一位朋友,看到报纸上某男子的征婚广告,说自己是个海归,现年28岁,正在机关担任要职,想找个女子做终身伴侣。其朋友当时父丧母病,生活困难,也急切找个丈夫作为依靠。于是写信表露真心,并约定了会面。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陪同朋友一道前往的这位女士,推测那男人少说也有36岁了,而且嬉皮笑脸,没个正经。聊了几句,更是处处露馅。那男子非但没有留过洋,连中学都没进,还老着脸皮说“美国的牛津大学”如何如何。更可恨的是,该男子已有妻子,只是想花500块钱再找个小妾。愤怒的女士和她朋友,把该男子臭骂一通,自此对广告征婚也存了怀疑和戒备。
与之类似,女子征婚也不见得句句实话,虚报年龄、夸张长相的所在多有。1936年某期的《春色》杂志上,有一幅漫画,名为“征婚”。画中站着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太太,正与沙发上坐着的青年男子谈话。旁边加注了对话内容:“女:‘先生,我就是来应征的’。男:‘那么……你为什么不像那张相片美丽呢?’女:‘那张相片是我44年前所拍的啊!’”如此滑稽和讽刺的对答,说明征婚相亲之时,表述和事实经常会不一致,稍不留神就浪费感情,大失所望。
五花八门的征婚广告,的确眩人耳目,真假难辨。1946年,范大林写过一篇《漫谈征婚征友》,把各类征婚广告划分为3种:普通的、良善的、恶意的。以恶意的来说,从文字就能看出其目的不纯。例如,“本人29岁,英俊富有,诚征20岁至27岁,貌美多情、善于交际者为友。除供膳宿外,月酬××元。”范先生给出的建议是,假如男女双方不以金钱为目的,广告征婚还是可以提倡的。
范先生的态度总体上比较平和,有人则强烈反对广告征婚。理由是,征婚甚至是试婚的人,没有几个出于诚意——男的是想找个泄欲工具,女的则是贪图钱财。这种行为,与旧社会的“姘居”无异,简直伤风败俗之极啊。还有人分析说,征婚条件中动不动就要求大学毕业、资产丰厚,像极了买卖式的旧制婚姻。这样的要求,“要想求得真正爱情的结合,恐非易事吧?”
虽然有反对和争议,但征婚广告仍然市场良好,足见群众需求之迫切。对于征婚的态度,1930年代有两位人士的讨论很值得留意。“唐山客”在谈择妻标准时说,不要太看重对方的外貌,像自己这样肤色较黑的男子,真找个如花似玉的娇妻,“难保她不为浪蝶狂蜂所勾引,说不定叫我做一做巫人,戴一戴绿帽”。只要性格和蔼,身体健康也就可以了。更何况,“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比自己还丑的,但自有情郎看见,和西施般也未可定。”他还引用了一个比喻,“百货中百客,伯母中大伯”。
作为回应,“女书记”写了篇《择夫谈》。她比较赞同“唐山客”的观点,并且说女性找对象时,父母之言可以听,但也不要盲听、尽听。“自己务把心地放沉来,以锐利的眼光和见解,察对方的性情、学问,品行端正,身体健全,有办事能力,便可以行。至于家财势力,有自然很好,无亦不必强求。”最后,“女书记”还进一步提醒各位女同胞:“万不可自高身价,一切不在眼中。等待吾们花容月貌的时期过去了,恐怕择夫又有些不能如意了。”可惜的是,这种声音在当时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得到多少呼应。
杭州一小伙,将追求不成的女子,从19楼扔下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
有人责怪男孩子,不理性,不机智。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况且这花还不喜欢你。
不机智的他,难道不理解:爱情不是谁付出的多就收获得多,谁付出的少就收获得少的道理吗?
也有人责怪女孩子,不果断,不决绝。
为什么不喜欢对方,还要收对方的项链,包包,还要和男孩子共住一个屋檐下呢?
责怪女孩子,用自己的自私作死了自己。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再追究什么也没有用了,那么下面,我就想给男孩子还有女孩子一些建议,希望能起到点作用。
1、如果爱请深爱,如不爱,请果断拒爱
有些女生,喜欢享受暧昧的过程,喜欢别人在追她和被追的过程。
但这个事件一发生,也许告诫喜欢享受暧昧的女生一点,那就是,如果爱,就请表明态度。如果不爱,更要表明态度。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两个不相交的世界,真的,不太容易懂。
特别是男孩子本来就不太明了女生的逻辑思维,因此,他需要你的指示,告诉他到底该不该有下一步的行动。
千万不要用你的模棱两可诱导他。
2、女孩子,请独立些!你的爱不需要别人为你买单
女孩啊,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你喜欢的东西,不需要让别人来为你买单。
如果是以后相互偎依一生的人,那也就算了。
如果,你向一个你自己都看不上的人索要东西,让人屡屡为你买单,那看起来你会很掉价。
别人也会以为,你已经接受了他呢!
3、正确沟通,无论何时,都是最有力的手段
偶尔找个地方聊聊,喝杯咖啡,两个人,静静的谈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要知道,所有的误会几乎都源于双方的不正确沟通。
表明自己的态度最为重要。
1、正确解读女生的语言,是男孩子追女生的必备技能
海归男解读女生语言的技能,简直为零。
他说他感觉他们之间很“亲密”?仅仅因为女生,会把她当时所做的事情告诉他。
所谓的亲密,是什么呢?难道只是她把她所做的事情告诉他,这就叫亲密吗?
这个理解,就是个巨大错误。
女生只是在正常说话,正常交流而已,完全没有什么意思。
因此,好好学学,女生大脑里在想什么很重要。谨防产生误会,不懂,完全可以请教别人,千万不要独自揣摩。
不然会错意,也会很难堪的。
2、察言观色,适可而止
不管男女,表达爱时,基本上都是主动的,就算被动的接受,也会有接受的动作或小表示。
如果女生,主动找你聊天,谈你的梦想,谈她的现状,也许她是对你有意思。
如果你,每每找女生聊天,她很久不回你微信或短信,对你爱答不理。
那证明,她对你没有多大意思,也许你只是个备胎,或者连备胎也不算。
这样的纠缠,我看也就不必了。
也有人说,想要知道一个人爱不爱你,就看他和你在一起有有没有活力,开不开心,有就是爱,没有就是不爱。
其实,追求爱慕的异性是很常见的说法。其实对方不喜欢你,你再怎么追也没用,对方喜欢你,根本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追。
或许真有一天他被你的诚意所打动,可最终大多还是会分手的。因为爱情不是感动,你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伴侣,即使一时接受你,将来碰上他心仪的那一位,一样会离开你。
当然,对于喜欢你的人,你还是需要花点心思去讨好她的。
友情提醒:适量,适度。
3、正确沟通,理性行事
实在搞不懂女生语言和动作活动的男生,干脆直接点吧,直接约女生出来,开诚布公的说。
如果约也约不出来,那就不必了,这棵花连没机会也不想给你。
还是那句话,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完全可以在寻找别的花朵。
所谓的旷世爱情,那只是激情过后点燃的平淡。
我们每每感叹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时,无不感叹他们的爱情的伟大,可是当荷西去世之后,三毛也并不是一直孤寡下去啊。
无数海誓山盟之后的爱情,激情过后平淡归来,或者就算对方提前离世了,但后者仍可继续,追寻爱情。
因此,还没有得到爱情的你,何必为了那个不是你爱情的她,而丧命呢?
海归男曾说:我追求她八年了,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可她为什么还不和我表明关系?
与人相处,要学会用理解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对方,而不是以自以为是的关心去管对方。
那样的话,不是爱,而是限制或是因抑制。只能更快的加速感情的破裂。
持久的爱情源于彼此发自内心的真爱,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让我们做一个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人,懂得进,懂得退。
你来,我欢迎。
你走,我不送。
2013《快乐男声》的一场现场直播,
海清单膝跪地,
大声喊道:
“欧豪,今天晚上我是V神,但此刻,你!是我的神!”
欧豪在台上惊慌失措,急忙去扶海清。
回到评委席,
海清询问欧豪喜欢长发还是短发,
得到回复后毫不犹豫地喊道:“这辈子!我的短发为你而留!”
近期这段视频再次翻红,
网友们看到这一幕,
纷纷调侃尴尬地抠出三室一厅。
海清的抓马事迹远不止这一件,
甚至一度名声跌入谷底,
被业内众人嫌弃。
为冲击白玉兰蛰伏多年,
海清凭借《心居》里精湛的演技重回大众视野,
从“国民媳妇”沦为业内“疯狗”,
如今重振旗鼓,她经历了什么?
01
1977年,
海清出生在南京的名门望族甘家,
本名黄怡。
甘氏家族 历史 悠久,
血脉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宰相甘茂。
母亲甘娟是甘家的小女儿,
也是甘涛先生的侄女。
父亲是书香门第之后,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外婆在小学做语文老师,
气质出众、美丽精致。
外公是一名画家,
在南京赫赫有名。
在日本占领南京时期,
为了活命,
甘家全族从南京逃到重庆,
甘家大院被难民掠夺一空。
建国后,
甘家大院曾变成了职工宿舍。
之后归还,
只剩下了几间破败的大杂院。
母亲亲眼见证了家族的衰败。
但是依旧活泼开朗、积极向上,
喜欢运动、跳舞,
还是工厂的文艺分子。
自懂事起,
海清就看着母亲在单位晚会上唱歌跳舞,
被掌声围绕的画面让她赞叹不已,
在心中长出微弱的萌芽。
母亲工作的时候,
时常把她送回大院陪伴外公外婆,
红砖绿瓦景色优美的甘家大院,
在她眼里除了大一点,
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每天清晨起来吊嗓子,咿咿呀呀的,
四外公甘律之想教她唱昆曲和京剧,
她学起来又困又累,
撒娇说不想学了。
但甘家是戏曲世家,家规森严。
不仅要从小起早功,学习唱戏,
家族中的每一个孩子,
都还要掌握一门乐器。
外公认为她既然不想学唱戏,
就学二胡、板胡等传统乐器,
能和戏曲表演配合得很好。
她又觉得演奏这些乐器只能做幕后配乐,
不能享受在舞台上的快乐。
从小被受宠爱的她被外公的冷脸吓得十分委屈,
但依旧不想妥协。
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
舅舅过来替她解围,
劝解外公:女孩子要优雅从容,
拉二胡有些格格不入。
不如问问孩子想学什么。
小海清眼睛一亮,
她想站在台前跳舞,
她蠢蠢欲动的心早已按捺不住,
怕长辈们不同意一直没敢说出口。
外公看到了她眼里的认真和忐忑,
张了张嘴没说什么,
摇着头往外走,
就在她忍不住失望的时候,
远处传来了一声:“罢了。”
小海清激动地和舅舅击掌庆祝。
身体柔软的她起点很高,
本着想让外公看到她努力的想法,
她没有像之前一样,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兢兢业业地找老师学习,
每天在家练习基本功。
除了学习戏曲外,
在守规矩、学礼仪方面,
甘家也是格外严格。
外婆总是强制要求她背《弟子规》,
抄写《朱子家训》,
抄写达不到要求的话,
打手板、面壁思过都是常有的事。
除此之外,
她的礼仪姿态,
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大家闺秀的风范。
家族里的女人们都很精致,
外婆出入人前都会化妆,穿衣得体,
母亲永远戴着手套和帽子,无论春夏秋冬。
但海清却倍感压力,
生性活泼的她喜欢乱跑乱跳,
从来不喜欢什么礼仪规矩。
吃饭前她会为了码齐筷子,
在桌子上敲出动静。
坐在椅子上,
总忍不住把脚翘上去。
为此,
她总被母亲责骂管教。
长期的压制对她来说是一种折磨,
就在小海清被家里的规矩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
她在外面玩耍时被电视剧剧组看中,
想找她在剧组客串一下。
她立马恳求母亲,希望得到同意。
母亲想了想,
多尝试尝试也挺好的。
在剧组体验了别样的自由生活,
在戏里,
她好像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
虽然她很痛恨被严格控制,
但这些规矩和家训,
从小培养出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
让她从小被艺术氛围包围着,
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基础。
02
精神富足的小海清在物质上,
却没有享受过家族的庇荫。
上学时,
南京的天气总是经常下雨,
但家里缺凑不出一把雨伞、一双雨靴,
她的小脚没有清爽多久就又会变得黏黏糊糊,
一到下雨老师就会让同桌送她回家。
可她无法面对自己落魄的模样,
想到一起回家尴尬的场景就感到窒息,
于是,赌气着淋雨跑回了家中。
直到过了几年,
舅舅送给了她一把崭新的雨伞,
小海清兴奋极了,开心的抱着舅舅转圈。
但她舍不得用这把漂亮的新伞,
每次下雨还是把书包顶在头上。
除了上学时间外,
她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在少年宫度过,
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她不想错过,
更何况家里并不富裕,
支撑她的学费父母已经很辛苦了,
她不想白白浪费家人的付出。
时光荏苒,
12岁时,
小海清成功考进了江苏戏曲学校,
继续学习舞蹈。
母亲对女儿离开家里万分不舍,
但又十分欣慰,
带着对女儿的骄傲把她送进了学校。
在学校她专心学习,
每天在教室、练习室、宿舍三点一线,
靠汗水和血液浇灌着梦想,
对家里报喜不报忧,
受伤也永远自己扛。
聪明的她凭借自己的奇思妙想,
开始自己做编导,
为自己和同学们编舞。
终于在17岁这年,
成功被选进江苏歌舞团。
过了两年,
强悍的专业水平和编舞才能,
让她成了歌舞团的“台柱子”,
带领歌舞团在桃李杯上获奖。
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刻,
医生却告诉她,
她不能再跳舞了,
长期积累的伤病在高强度备赛中爆发了出来。
再这样下去,
不用太久她就会变成“残废”。
强烈的不甘心差点把她淹没,
她知道舞蹈演员的职业寿命很短,
但没想过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在她绝望的想放弃自我的时候,
母亲一巴掌把她打醒,
“甘家没有像你这么受不起挫折的人!”
跳不了舞她还可以给别人编舞,
在母亲的陪伴下她很快重新振作起来,
可惜的是,
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自己还是不甘心屈居于幕后。
回想起小时候客串拍戏的自在,
她决心朝演员的方向努力。
母亲虽然担心,
但怕女儿再受打击一蹶不振,
还是陪她一起补习专业和文化课。
带着丈夫陪她一同参加艺考,
在北京**学院的考试现场,
满场都是靓男美女,
母亲没忍住对她说:
“人家长得那么漂亮去考试,你看看你自己,千万小心点。”
在一众考生中,
海清确实不算太过出众。
但她眼睛里带着志在必得的信念,
五官也有辨识度,十分有灵气,
被作为面试官的表演系主任齐世龙一眼看中。
他认为,她长得很聪慧,非常有特点。
于是,她成功进入了复试,
而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去参加中戏的面试。
最终,
两个学校都成功过线。
03
她以文化课第1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学院。
和马伊琍、姚晨、宋佳成为同学,
刚研究生毕业的黄磊成了她的班主任。
见到黄磊的第一面,
过于年轻的面孔让她很是怀疑,
班里最大的同学24岁,
黄磊26岁已经研究生毕业还来做班主任,
“他到底能不能行啊?
要是他不行,那一年5800块的学费不就打水漂了。”
此时的黄磊已经在读研时,
凭借**《夜半歌声》,
获得第3届中国长春**节最佳男配角,
事业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他磨练演技的同时在校任教,
想在其中获得更多感悟。
明明差不多的年纪,
却硬生生被他教导出两辈人的关系。
刚入学还肆意张扬的少年人在他严厉管教下,
变成了听话的雏鸟,
经过时间的磨炼就能翱翔天空。
海清为黄磊的负责所感动,
进入表演班之后,
她知道自己的长相并不出众
为了不辜负父母辛苦凑齐的学费,
和老师以身作则的教导。
她依旧沿袭着从前的习惯,
勤奋不够那就拼命。
每次排练,
都仿佛想倾尽生命的一切让自己在舞台上绽放。
有一次排练话剧,
长时间没有休息,
反复带着情绪表演,
一时不备被疲惫和劳累钻了空子,
竟直挺挺的在舞台上晕倒。
这之后,
连老师都拿她的事迹激励师弟师妹们努力。
她知道后暗自羞愧,
自己只是在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这些事情都被作为班主任的黄磊看在眼里,
处于欣赏,
先后带她参演话剧《雷雨》、《骆驼祥子》,
在其中和丁黑导演相识,
二人的师生情也在相处中更进一步。
好景不长,
海清对北京的气候和饮食环境都不适应,
身体频繁出状况。
在学业的压力下,
她的体重不断攀升,最重时高达130多斤。
身为一个演员,这是极其致命的。
正值毕业前夕,
她想考进北京人艺,
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
面试时,
考官说:她长得既不漂亮,又不会演戏。
她很受打击,
自责自己没有做好身材管理,
一句不会演戏更让她怀疑自己。
她没有就此一蹶不振,
开始到处跑剧组寻求机会。
去试戏时,
甚至还没递简历就直接被制作方拒之门外,
对方嘲讽地告诉她:
“你演不了戏,趁早改行吧!”
时间久了她难免心灰意冷,
更现实的是,
海清已经无力支撑在北京的开销,
无奈之下,
只能先收拾行李回南京。
在家的日子无事可做,
她只能试图充实自己。
看看书和碟片,
甚至去公园练剑,
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时不时思考该如何演绎。
家人劝她既然拍不到戏,
不如在南京找份稳定的工作、结婚。
巧合的是,
海清刚好和高中同学孟先生重逢,
多年不见的朋友还能再遇到实属难得,
两人惊喜的和对方聊起这些年的经历,
她毕业后离开南京北上,
孟先生也过了雅思留学英国。
两人的相遇仿佛命中注定般浪漫,
说不完的话、互补的性格,
让海清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心动。
接触中,
孟先生坦白其实高中时就喜欢他,
但她的眼里只有自己的梦想。
不想两人的关系受到影响,
他只能默默照顾,
大学时也时常打跨国电话问起她的情况。
很快,
两情相悦的他们就坠入爱河。
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
2002年,
25岁的海清领证结婚。
04
结婚后,
她没有放弃梦想,
一边保持身材管理一边寻求拍戏的机会。
次年,
丁黑导演邀请她参演《玉观音》,
这也成为她的出道作。
播出后广受好评,
“火”了一众主角配角但没有她。
她不着急,
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2003年,
海清一连拍了《书香门第》、
《梅花档案》和《海棠依旧》,
勉强在观众眼里混了个“眼熟”,
但她性格大方、勤奋努力的敬业态度,
却让她和合作过的导演们都有了不错的交情。
之后几年,
她靠着一股子拼命向前的劲头,
做了很多尝试,
从谍战到 历史 再到家庭剧,
她都挨个演了个遍,
但依旧反响平平。
终于在2006年,
经黄磊介绍,
滕华涛在筹备《双面胶》时找到海清,
时间一天天过去,
迟迟没有定下合同,
投资方一直在犹豫,
几方人员各有各的考量。
恩师黄磊也劝海清,
时间拉得太长结果不明,
如果遇到合适的戏就去拍,不要等。
海清这次没有听话。
她看过剧本后,
坚定认为这是自己事业转折的机会。
陆续有几个作品找来,
有的片酬丰厚,有的剧本有底,
她一律回复:“不演。”
破釜沉舟等待《双面胶》的回复,
黄磊评价:“倔得像头驴!”
幸好,
命运没有辜负她。
两个月的等待换来了麻辣媳妇胡丽鹃,
在剧组她和滕华涛不谋而合、互相欣赏,
约好以后再次合作。
次年,在卫视黄金档播出,
剧情发展引起广泛讨论。
海清的人气更上一层楼,
业内也对她好评如潮,
就此为她开辟出一条“媳妇”之路。
闷声干大事的她没有着急发展事业,
同年,
海清在南京产子,
迎来了她的第一个孩子,丹尼尔。
儿子的出生占据了她的全部精力,
她想多陪伴儿子一段时间。
只接为数不多的几个短期的工作。
两年后,
她再次和滕华涛合作,
一口气拍了《王贵与安娜》和《蜗居》两部戏。
趁着势头正好,
乘胜追击主演了《媳妇的美好时代》。
一举拿下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
和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
以及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海清终于爆红,
走上了“国民媳妇”的道路。
第二年,
她出演《黎明之前》、《追捕》,
年底时参演《赵氏孤儿》,尝试**的拍摄。
2011年,
参演春晚小品《美好时代》,
再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刷足存在感。
次年,
主演国内首部医患关系题材电视剧《心术》,
再一年,
在《快乐男声2013》中担任“V神”的角色,
在现场直播时,
海清单膝跪地,
大声喊道:
“欧豪,今天晚上我是V神,但此刻,你!是我的神!”
欧豪在台上惊慌失措,急忙去扶海清。
比赛中做出如此夸张的行为,
她也很紧张和害羞。
但比赛投票晋级的关键在于观众的短信投票,
每个选手的拉票都大同小异很难被人记住,
为了保住她看好的欧豪,
只能出此下策。
欧豪成功晋级能朝梦想前进一步,
就算她被观众嘲讽“做戏”、“浮夸”,
也心满意足了。
就此,
海清敢作敢当、肆意妄为的性格被大家看到。
2014年,
都市 情感 剧《一仆二主》播出,
她的名字响遍大街小巷,
拓宽了观众的年龄层次。
同年,
受邀担任浙江卫视《中国好舞蹈》导师,
被爆出多年舞蹈功底,
她和选手们心心相惜,
在比赛中对她们多有照顾。
令人没想到的是,
在年底的一场颁奖典礼上,
郭敬明以优异的成绩拿下了“最佳导演”的奖项,
海清作为颁奖嘉宾,
颁奖时为了表示尊重,
在众目睽睽之下,
脱掉了自己7厘米的高跟鞋。
看到现场气氛有点不对劲,
被主持人询问原因时,
回答道:
“很多女艺人都想给郭导颁奖,
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脱掉高跟鞋。”
原本想活跃气氛,
况且她和小四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
没想到差点造成直播事故。
回到家后,
她多加反思,
决定以后谨言慎行、专注事业。
三年间,
她参演了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
《深夜食堂》、《小别离》、《小欢喜》。
黄磊执导的**《麻烦家族》和**《红海行动》。
参与录制了综艺《熟悉的味道》、《向往的生活》、
《欢乐中国人第二季》、《非凡匠心》。
在圈内地位逐渐稳固时,
她看到众多年龄渐长的同学,
和其他圈内女演员的处境很是艰难。
2019年,
在13届FIRST青年**展闭幕式后。
颁奖仪式时海清被气氛烘托起来,
一时上了头,
她向导演、制片们喊话,
希望能减少对中年女演员的固有偏见。
一句“我们一定会比胡歌便宜,一样好用。”
轰动全网,
甚至在场几个女演员喊上台,
挨个举例。
下台后热血退去冷静下来,
海清发现自己又没管住嘴,
不由懊恼说的太多,
但对自己表达的观点,
她还是坚持不后悔。
但在网友眼里,
她就是在拉踩别人,
坚决抵制。
而在业内大部分人看来,
她说的太过直白,令人难以接受和赞同。
就此海清的名声一落千丈,
还被扒出了从前的事情,
给她贴上了情商低、任性妄为的标签,
“疯狗”一词也成了她的代名词。
经历大起大落,
她一度想不开,
不知如何是好。
在家人们的安抚下,
她决定顺其自然,
无戏可拍就在家陪丈夫和儿子,
趁此机会磨炼演技,
寻求更多新的尝试和突破。
2021年
她携《心居》归来,
收视爆棚的同时她的口碑也逐渐回涨。
随后,
《启航:当风起时》、《大浪淘沙》相继播出,
**《我和我的父辈》一经上映,
今年,
确定参演《小欢喜2022》,
同时,
参与演唱北京2022年冬奥会
和冬残奥会口号推广音乐短片《一起向未来》。
有人眼里的海清是“情商低”,
也有人认为她是“真性情”。
出身名门望族却家境贫寒,
年少饱经挫折一度梦想夭折却砥砺前行重新出发,
中年事业大起大落却仍保持初心。
海清坚韧、努力又不世故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
希望海清未来能够越走越远,
就像她对粉丝“海棠花”说的:
“愿这花永远绽放,愿这花期很长很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