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封神文案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也以谣言被杀的。”
“讽刺和冷潮只隔一张纸,有趣和肉麻也一样。”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鲁迅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是鲁瑞。
1892年,11岁就读于绍兴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回来被革职下yu,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yu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因此事家道开始衰落,随后迁入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鲁迅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病故》中可以反映出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8年,17岁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并与陈衡恪结下友谊,
1901年毕。
1906年3月,尊母命回国与朱安结婚。本年秋天鲁迅携二弟周作人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
鲁迅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鲁迅学年成绩:
解剖学 573分;
组织学 637分;
生理学 65分;
伦理学90分;
化学 95分;
德语 60分;
物理 601分。
可见鲁迅考得最好的是 化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专业科目成绩较普通,只有藤野担任的解剖学一科没有考及格。总成绩正如鲁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对此班上部份同学认为是“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才能有这样的成绩。”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
鲁迅己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片里,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军逮捕要枪bi,喜欢在场围观的也是中国人这类事实的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1907年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1908年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周作人认为并未加入),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东欧和俄国的短篇小说,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不过销量平平。
太宰治生前接受委约,创作了一部描写鲁迅留学生活的小说《惜别》,1945年出版。
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他的学生时代及以前经历,成为他的著作《朝花夕拾》的主要素材来源。
回国任职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191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怀旧》(文言文写作)。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这时,他经历一段思想苦闷时期,对社会改革颇感失望,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兼职讲师。(注:鲁迅当时在北大兼职讲师,并不是北大职工。因为当时蔡元培校长定规,到北大任职,必须辞去原来职务,而鲁迅是教育部里资料抄写员。这里往往被写北大历史的人搞错,生拉硬拽把鲁迅也当成北大职工。)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鲁迅与泰戈尔会见且合照。当时中国文坛对于泰戈尔访华的评价趋于两极化,鲁迅将其访华评价为“做了一瓶香水”。
《鲁迅箴言》鲁迅共做了14年的 政府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长是夏曾佑),历任第1科科长和佥事(辅助司长的高级幕僚)。主要的业绩有:担任国语统一会教育部代表,协调制定注音字母(与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钱稻孙共同提议并执笔文案“统一读音,不过改良反切,故以合于双声叠韵的简笔汉字最为适用”);与钱稻孙、许寿裳2位科长合作中华min国国徽设计案,执笔《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说明书全文详见2005年版《鲁迅全集》);并设计了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术字体;分管图书情报(图书资讯)业务:督导京师图书馆(后来的北京图书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直到被教育部时任署总长章士钊免职为止。为此鲁迅向中华min国平政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胜诉,依法可以复职,但他选择离开政府体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总长后签署了让佥事周树人复职的命令,并以兼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身份发出新的教授聘书,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易培基等都被中华min国临时执政段祺瑞通缉了(注:鲁迅并没有被通缉)。蔡元培将教育部改革为大学院期间,鲁迅被蔡元培聘为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每月工资300圆。大学院改回教育部后,这笔工资名义改为“教育部编译费”,仍按月支付。1932年起,鲁迅不再兼任教育部“特约编译”。
厦门广州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注:鲁迅并没有被通缉,这里《而已集·大衍发微》,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数月后,1927年1月16日,46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29岁的学生许广平同居。当时是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请鲁迅到校。鲁迅日记:1月26日“晚往骝先寓夜餐”;2月1日(除夕)“夜往骝先寓夜饭”,骝公邀鲁迅共吃年夜饭。不久又聘顾颉刚来校,顾北大毕业才6年就当研究教授,鲁迅很不服气,声称只要顾来他便走人。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举行两场题为“无声的中国”及“老调子已经唱完” 的演讲。
晚年在上海的生活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中国第一位女文学家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 进行过论战。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1933年,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凭吊柔石、胡也频等被国民党捕杀的五位“左联”成员。中共宣传部长李立三写信给鲁迅希望他用真名骂蒋介石,鲁迅拒绝说:“文章很容易写……但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年55岁。他的死讯引起全中国的注意,在上海上万民众自发为他一个文艺界人士举行前所未有的隆重的葬礼,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轰动一时。第一次从万国殡仪馆启灵时的抬棺人共12人,分为左右两排,最前面的两个是巴金、鹿地亘,后面依次为胡风、曹白;黄源、张天翼;靳以、姚克;吴朗西、周文;萧军(田军)、黎烈文。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鲁迅的遗嘱共有7条,其中前几条交代丧事从简,第5条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第6条是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
关于鲁迅之死,亦有一些争议。鲁迅之子周海婴曾撰文,怀疑是其信任有加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故意误诊,致其得不到正常治疗而早死,后经证实,鲁迅的真实死因应该为由肺结核和肺气肿诱发的严重气胸。鲁迅先生死后,有很多人来看望他,有学生,有工人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评价他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主要成就
《鲁迅全集》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小说
《狂人日记》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鲁迅后期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大异前期。
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一般认为,代表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是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1933年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所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手稿)
其作品《社戏》被选入人教版下册,苏教版初一上学期课文;《少年闰土》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课本。
杂文
鲁迅创造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杂文形式,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匕首投枪一说本于鲁迅《南腔北调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热风》、《三闲集》等。
之所以把鲁迅先生称为渣男,是因为鲁迅先生对不起自己的原配妻子朱安,在与妻子朱安结婚之后,鲁迅认识了其他的女子,并且与其他的女子在一起结婚生活,并且还拥有了一个家庭,这样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看来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允许的,而鲁迅给我们的这种形象也是一种典型的渣男形象,这也让鲁迅先生的一生之中增加了一个污点。不过这也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我们的鲁迅先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他进行更好的评价。
我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可能要从他写的第1篇白话文《狂人日记》说起,从这篇文学著作中我可以得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思想是非常前卫和先进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文学巨匠,在他的带领之下推动了国内青年学生思想的大解放,将当时国人的思想观念变得更加的开放,因此鲁迅先生对国人的智慧启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因此让鲁迅先生名垂青史。
在大家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总是穿着衣服,青涩的长褂,短短的头发以及满嘴的胡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却对我国的近代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正是因为鲁迅先生的思想超前,让他发生了婚姻上的出轨行为,在鲁迅先生未结婚之前,鲁迅先生的父母教育鲁迅先生找好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就叫朱安,因此鲁迅先生与这个朱安是有着婚约的,但是鲁迅先生认为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婚姻应该是自由的婚姻,讲究双方的互相恋爱,而不是一厢情愿,因此鲁迅先生不认同也不喜欢这个所谓的原配妻子朱安。
但是鲁迅先生也是一个孝道的人,他无法违背自己父母的愿望。因此就硬着头皮将朱安给娶进了门来,但是娶进门之后,他始终没有将朱安看作自己的妻子,而是将朱安看成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下人。在生活中他很少与朱安进行沟通和交流,在鲁迅看来,他们两人的思想境界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婚姻在鲁迅看来是失败的,当然在他的妻子住院看来更是一段不幸的婚姻,但是朱安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她懂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理,虽然他也抱怨鲁迅对他的冷漠态度,但是他都默默的承受了下来。这样的女子就是我国传统社会中老实淳朴的女子。可是后来鲁迅先生在国外结识了另外的女人,并且与这个女人产生了一个新的家庭,这样的结果无异于背叛了自己的原配妻子朱安。这也因此让鲁迅先生背上了渣男的形象。
在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自古到今婚姻在人们心中一直是隆重、不可冒昧的。在新旧交替的民国时代,国人对婚姻的观念逐渐从几千年包办婚姻中主张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转变为新式婚姻中提倡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由此,民国初期还曾刮起过一阵"退婚潮"。
历史的车轮总是一往无故地向前行驶,那些裹着小脚的"旧式妇女",却成为了传统婚姻和新思潮的交锋中的"牺牲品",鲁迅的发妻朱安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牺牲品"。
门当户对的婚约
1878年,朱安出生在浙江绍兴的商人家庭,她的祖上为过官,所以生活过得也算体面。朱安的父母也深受传统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并不鼓励她识书学字,只教会了她三从四德,以裹小脚为美,是一个典型的旧社会女性。
朱安的父母和鲁迅家是世交,鲁迅的爷爷曾经当过京官,虽然当时周家家道中落,日子过得拮据,但在当地还算得上是体面人家,于是两家长辈早早地就为其定下婚约。当时鲁迅还在新派学堂念书,年仅18岁,朱安比他大3岁,两人年龄上也颇是般配。朱安对这个出国留学、接受新派教育的大公子多多少少也充满了憧憬,家里人也都觉得很是体面,却未曾想到就是这样外人看来的"体面"最后也造成了婚姻的不幸。
母亲的"礼物",不幸的开始
接受过新派教育的鲁迅对这门父母之命的婚事相当厌恶,一心求学的他对婚期也是一拖再拖。后来,鲁迅的母亲以"母病速归"的电报将正在日本求学的鲁迅骗回了家,强制他与朱安完了婚。结婚当日,这位裹着小脚的女人知道丈夫讨厌旧式女性裹脚的习俗,为了讨丈夫的欢心,穿了一双比自己的脚大很多的绣花鞋,结果还未下娇就露出了丑态,非但没有讨到鲁迅的欢心反而增添了对她的厌恶。
当时鲁迅在寄回家的信中,多次提到要未婚妻读书放足,这是他对妻子最起码的要求。媒人和双发父母也答应得好好的,但后来他发现朱安非但不识字,而且还裹足,两个基本的要求没有一个满足的,以前的信统统白写了,让他倍感失望。为了尽孝心,他并未反抗婚礼,反而以冷淡朱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鲁迅曾这样写到"这是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其实,在鲁迅的心中,朱安比他的母亲显得还要老朽,不管怎么说,当时周母虽然也深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至少自己学会了识字读书。而朱安只知道三从四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反而有抽水烟的癖好。在朋友面前提到朱安时,鲁迅讽刺她"一无是处"的妻子,不愿与友人地聊起她的任何话题。
生生世世是周家的人
朱安一直称鲁迅为"大先生",也深知大先生不是很理她,自己也配不上他,但她一直陪在家母身边恪守妇道、勤持操家,深受周母的喜欢。后来鲁迅的学生回忆到这位大师母,称赞她操持家务非常尽心、节俭,针线活做得一流,也能炒一手地道的家乡菜,有客人来访时,总是泡茶、烧点心,以礼相待,谨守为人媳、为人妻之道。
让人不禁猜想,如果朱安嫁给的不是大先生,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家,或许会是过着夫孝妻贤、子孙满堂的幸福日子,但嫁给大文豪鲁迅,注定了她纵使在别人眼中再贤惠,终究褪不不去在丈夫心里妇女的标签。
后来,社会中反抗旧式包办婚姻的声音很高,离婚也成了一种风气,那些主张"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的人,不惜与家庭决裂的代价解除旧式婚约,抛弃糟糠之妻。鲁迅深知旧式婚姻中女性被离婚的悲惨境遇,在对待"旧式夫人"的立场上抱有同情心,不忍伤了两家父母和朱安的心。
而朱安自己也坚持"大先生要娶妻纳妾,全凭他自己;但我生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这位裹着小脚的女人,深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宁愿过着被丈夫冷淡和无视的生活,也不愿意离婚。
"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可能朱安一直对大先生回心转意抱有希望,总觉得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地服侍他和他家人,终究有一天会感动他,她把自己比作蜗牛,坚信自己爬得虽慢,但总有一天可以从墙低爬到墙顶。但后来得知鲁迅娶了许广平时,朱安终于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她再也没有力气往上爬了,终于明白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朱安当时难以接受,但后来许广平为周家生了一个儿子周海婴,她的心情也变得晴朗了,周家终于有后了。朱安待他们母子两也很是友善,一直有着书信往来,关心着他们。可能在她的心中,鲁迅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儿子,洗掉了她一生没有生育子女的耻辱,对周海婴这个庶子也寄予了厚望。
许广平虽然心中不太认可鲁迅旧式婚姻中的原配夫人,但对朱安也是敬待有加。在鲁迅去世后,她一直为晚年的朱安寄送生活费,即使她和自己的儿子生活得拮据时,也未曾中断。许广平和周海婴的善待,这或许是朱安不幸人生中的一抹亮光。
"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鲁迅终其一生,未曾对朱安说过一句亲切的话,朱安等了他一辈子、念了他一辈子,还是没有感动他,也从未换来过他的一丝关心。朱安心里应该还是有怨的吧,当大先生去世时,她不愿意参加丈夫的葬礼,认为自己只是他的"遗物"。是啊,她把自己从一个黄花大闺女等到了一个老太婆,但最终从来没有和大先生有过真正正常的交流,她只是他摆在家里的物件罢了。
但朱安最后还是选择了原谅,释然了自己,在她晚年感慨悲惨的一生,提到鲁迅时,她依然觉得大先生待她不算坏,只是各有各的人生罢了。并且转告许广平,希望当她去世时能葬在大先生墓旁,只是最终也未能如愿。她叫朱安,一生未安。
在民国时期,朱安和鲁迅先生的婚姻算是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旧式婚姻,传统的封建礼教将两人捆绑了一生,却成就了一位冷淡的丈夫、一位悲惨的妻子。朱安是无辜的,嫁给了一位门当户对的丈夫,一生勤持操家、孝敬公婆、恪守妇道,但却没有享受过一天丈夫对妻子应有的待遇,她是值得同情的,因生于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做了一世的牺牲。
那么鲁迅先生有错吗?不,他也没有错。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深受新式礼教洗礼的文豪,针砭时弊,力主破除封建传统思想,追求属于自己的婚姻,没有什么可值得争议的。他们的婚姻是时代更替造就的一场悲剧。朱安代表着那个时代下裹着小脚的"旧式妇女",她们从封建传统社会中颤颤巍巍地走来,用自己失败的婚姻,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