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冰岛的情况?

介绍冰岛的情况?,第1张

冰岛概况:

国名:冰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celand,Islenska Lydveldid)

独立日:12月1日(1918年)

国庆日:6月17日(1944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5∶18。旗地为蓝色,红、白两色的十字将旗面分成四块:两个相等的蓝色正方形,两个相等的蓝色长方形。蓝色代表大海,白色代表白雪。蓝、白两色为冰岛的国色,体现冰岛的自然环境特点,即在蓝色的天空和海洋中,浮出“ 冰的陆地”——冰岛。冰岛自1262年起为挪威属地,14世纪同受丹麦统治,所以国旗上的十字图案源自丹麦国旗图案,表示出冰岛历史上与挪威、丹麦的关系。

:冰岛国旗

:冰岛国徽

国徽:中心图案为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徽。盾徽上端有一只红舌金爪的白隼和一只白齿红舌金爪的龙,左侧是一头黑牛,右侧站着一位身披斗篷的白衣老人。隼、龙、牛和老人都是传说中的守护神。盾徽下端的石块代表冰岛多岩石的漫长海岸。

国歌:《千年颂》

国鸟:白隼

国家政要:总统奥拉维尔·格里姆松(Olafur R Grimsson) ,2004年6月,再次蝉联冰岛总统 。

自然地理: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冰川面积占8000平方公里,为欧洲第二大岛。海岸线长约4970公里。全境3/4是海拔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盖。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0多座。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多喷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锡尤尔骚河长227公里。冰岛属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变化无常。因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较同纬度的其他地方温和。夏季日照长,冬季日照极短。秋季和冬初可见极光。

人口:27.6万人(2002年)。绝大多数为冰岛人,属日耳曼族。官方语言为冰岛语,英语为通用语言。近90%的人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

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人口112268人(2001年12月),年平均气温43℃。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雷克雅未克。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23个省、21个自治市和203个教区。

简史:8世纪末,爱尔兰修道士首先移居冰岛。9世纪后半叶,挪威开始向冰岛移民。公元930年建立议会和冰岛联邦。1262年,冰岛和挪威签定协议,冰岛臣属于挪威。1380年冰、挪同归丹麦统治。1904年获内部自治。1918年,冰丹签订联邦法,规定冰为主权国家,但外交事务仍由丹麦控制。1940年丹麦被德国占领,冰丹关系中断。同年英军进驻,次年美军取代英军驻冰。1944年6月16日冰议会正式宣布解散冰丹联盟,17日成立冰岛共和国。1946年加入联合国,1949年成为北约成员国。

政治:实行共和制,议会和总统共同执掌立法权,法院执掌司法权,总统和政府共同拥有行政权。总统为国家元首,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对政府的行为享有否决权,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议会分为上、下两院。议会原分上下两院,1991年10月合并为一院,共有议员63名,任期四年。冰岛不建立军队。

经济:渔业是经济支柱,工业以渔产品加工和炼铝等高能耗工业为主。外贸依存度大。渔业、水利和地热资源丰富,其他自然资源匮乏,石油等产品需要进口。可开发的年水力发电量为640亿度,地热能年发电量可达72亿度。工业基础薄弱,除渔产品加工和针织等轻工业外,工业以炼铝等高能耗工业为主。渔业是冰岛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鱼种有毛鳞鱼、鳕鱼和青鱼,绝大部分渔产品出口,渔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近70%。冰岛的渔船队装备精良,鱼类加工技术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所处纬度高, 日照量少,仅南部几个农场年产400~500吨农作物。可耕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畜牧业占较主要地位,大部分农业用地被用做饲料草场。相应的毛纺业和制革业比较发达。肉、奶、蛋自给有余,粮食、蔬菜、水果基本依靠进口。温室培育西红柿、黄瓜产量可满足国内70%的消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和公共服务等,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从业人数占总劳力的三分之二强。1980年起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主要旅游点有大冰川、火山地貌、地热喷泉和瀑布等。冰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3万美元,名列世界前茅。那里的空气与水源的清新纯净在世界上堪称第一。人的平均寿命达到女82.2岁,男78.1岁。全民文化程度较高,早在100多年前冰岛就消灭了文盲。1999年冰岛已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军事:根据宪法,冰岛不设立军队。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1年同美国签订防务协定,由美国负责其防务。美在冰设有空军基地和驻军,并配有战斗机、猎潜飞机和雷达站等军事装备和设施。冰岛有一支海洋巡逻队,备有巡逻艇和一些小型飞机,负责渔区保护和海上救护工作。

新闻出版:全国性报纸有《晨报》、《日报》、《每日时报》。有国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家,其中国家广播电台有5套节目播出,私人电视台2家,另有数家私人广播电台。

外交:保持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伙伴关系外,注意加强与亚洲等其他地区国家的关系,并通过联合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与中国关系:1971年12月8日,冰岛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冰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是冰岛与欧洲及北美以外的第一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2002年6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冰岛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5月格里姆松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5月,冰岛总统格里姆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冰岛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雷克雅未克

雷克雅未克是冰岛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冰岛西南端的湾,北极圈很近,它是世界最北边的首都,是冰岛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雷克雅未克城市道路发达,环境极为整洁,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同时又是冰岛政治、文化、教育和贸易中心。这里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和各种生产企业,也有一流的旅馆和服务业。雷克雅未克一语在冰岛语里有冒烟的海湾之意,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2、雷克雅未克艺术博物馆

雷克雅未克艺术博物馆,它建立于1973年,是冰岛最大的视觉艺术博物馆。雷克雅未克艺术博物馆由位于雷克雅未克三个地方的博物馆共同组成,分别是Kjarvalsstadir美术馆、Hafnarhú市的新博物馆和Asmundarsafn博物馆。雷克雅未克艺术博物馆是冰岛最大的艺术藏品博物馆,此外,这里还有该国最大的画廊展。在超过3000平方米的画廊里,每年都会举行20多次展览,展览主题多种多样,包括此博物馆的藏品、年轻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

3、豪斯川迪尔自然保护区

豪斯川迪尔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5年,它占据了Hrafnsfj_r_ur和Furufj_r_ur峡湾之间的荒原。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这里的农田遭到废弃,这里的农田大多数是私人财产,以前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以耕田、钓鱼和打猎等维持生计。保护区内分布着一些房子,大多数是以前居民的旧房子,有部分后来建的主要用于游客夏天在这里度假。现如今,豪斯川迪尔自然保护区分布着260中开花植物和蕨类植物,许多种类都是西部地区常见的品种,但也包涵了一些当地特有的稀有品。

4、黄金圈

黄金圈为冰岛南部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是一条非常适合放松身心的旅游路线,从雷克雅未克一只延伸至冰岛中部,共约300千米,吸引着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到来,是每个到访冰岛最不容错过的景致。黄金圈为冰岛游的精华所在,由三大旅游景点组成,即议会旧址(平位利尔国家公园)、间歇喷泉和黄金瀑布,各具特色,别具魅力。议会旧址其实是一处公园,位于一个又长又宽的断层旁边,这个断层正巧是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的落差有10多米,并且仍以年均2厘米的速度在继续分离。

冰岛旅游有哪些必玩的特色景点

温泉镇:温泉镇以温泉著名,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温泉星罗棋布在小镇周围,其中还有好几个喷泉。小镇风光秀美,民风淳朴。

黄金大瀑布:人称瀑布“皇后”。她是冰岛最大的断层瀑布,宽约 2500米,滔滔河水奔腾咆哮,轰鸣中直泻32米,又急坠于 72米深的峡谷之中。急泻过程中激起漫天水雾,沸腾的水雾在阳光下形成道道彩虹,金光闪闪,故而得名“黄金瀑布”。盖策间歇喷泉平静的时候,是一个直径20 米水池,沿着水池的一个缺口缓缓流出。这种平静的局面维持不了多久,就会突然暴怒起来。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咕噜声。很快一条水柱冲天而起,然后渐归平息,这一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反复,十分壮观。

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西方政治发源地之一,素有“世界最古老的民主议会会址”之称。2004 年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站在这里您还可以远眺广阔的辛格维利尔平原与美丽的辛格瓦尔德拉湖。这是冰岛最大的天然湖泊。

杰古沙龙湖:杰古沙龙湖也被称为冰河湖,位于瓦特纳冰川南端,是冰岛最大、最著名的冰河湖。湖底深达200 米,也是冰岛的第二大深湖。著名的好莱坞**“古墓丽影”和“蝙蝠侠开战时刻”及 007系列**如“择日而亡”,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摄。

冰洞:神秘的冰洞,幽蓝色的内部空间神秘而梦幻。

瓦特纳冰川:瓦特纳冰川是欧洲最大的冰川,面积8300平方公里,仅次于南极冰川和格陵兰冰川。瓦特纳冰川是冰岛最大的冰冠。瓦特纳冰川不静止的特性成为冰岛的典型风光。目前,瓦特纳冰川以每年800米的速度流入较温暖的山谷中,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在瓦特纳冰川地区还分布着熔岩、火山口和热湖。

哈尔格林姆斯教堂:哈尔格林姆斯教堂位于雷克雅未克市中心,是该市的地标建筑。

蓝湖温泉:蓝湖位于一座死火山上是冰岛最热门的景点,这是世界最大的温泉湖,尤其是白色的湖底,衬得湖水的蓝色更加醉人,更加圣洁。

冰岛旅游城市景点介绍

冰岛旅游城市景点介绍

导语:冰岛是个旅行的好地方,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冰岛旅游城市景点介绍,欢迎借鉴!

冰岛除了神奇的生物和壮观的火山、瀑布、冰盖,冰岛更让人铭记于心的是大自然隐藏的'能量和改变世界陆地形状的巨大力量。

雷克雅未克

世界最北的首都,冒着烟的湾岸,终日弥漫的如雾水汽让这座城市外冷内热。

米湖

米湖(Myvatn)是冰岛北部的一个浅水富营养化湖,面积37平方公里,位于一个活跃的火山区,距离克拉夫拉火山不远。该湖及其周边湿地生活着异常丰富的水鸟,特别是鸭子。

维克

维克,位于冰岛的最南端,人口约600多人,为个安静祥和的小镇。小镇后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小镇最著名的景点是黑沙滩。

伊萨菲厄泽

伊萨菲厄泽(Isafjordur)是冰岛西峡湾区的一个城市。来到这里你会感觉仿佛走到了世界的尽头,这里是西峡湾最大的定居点,在令人眩晕的群山和深深的峡谷中,除了群鸟得声音整个世界都是荒凉而平静的。

阿克雷里

阿克雷里位于冰岛北部,为冰岛第二大城市,北冰岛省省会,冰岛北部的最大城市。号称为冰岛的北方之都。阿克雷里背依雪山,面临碧湖,风景秀丽。被人们称作冰岛北部的雅典。

;

来冰岛,你就是摄影师,在冰岛,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冰岛遍地都是美景像这样的话肯定很多人听说过不少,怀揣着对冰岛的向往,很多人不远万里赴冰岛。但是摄影总免不了要扛着很重的器材,真的很不方便。小编来告诉你其实在冰岛手机也能拍大片。

耐心耐心加耐心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来冰岛行摄,耐心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点,特别是当你面对阴晴不定的冰岛时。

我前往羽毛峡谷(Fjaerárgljúfur)拍摄时,就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冰岛变幻莫测的天气让人根本无法相信天气预报,而我也从来不会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拍摄计划,那一次我同样十分任性,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能想象的到吗仅仅在4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就经历了晴空万里,乌云密布,瓢泼大雨和雨后天晴。不得不说,冰岛的天气可比我任性多了。抵达目的地之后,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太阳的光亮过于刺眼,亮部和暗部的对比太大,阴影太多总之就是十分不适合拍摄,所以我只能先前往其他地点,第二天再来。

手机拍摄方法

基础一:曝光控制冰岛

的天空非常梦幻,在拍照的时候总希望把天空云朵的形状也包含在画面中,但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天空的亮度往往远远大于地面景观的亮度,在拍照时如何能平衡这样的反差呢

最直观的解决方法,是利用手机拍照App中的「加减光」功能。

以OnePlus3T的系统自带拍照App为例,拖动对焦圈外侧的小太阳图标,顺时针旋转加光,逆时针旋转减光:

另一个解决办法是「点测光」。

在手动拍照模式下,单击屏幕任意位置呼出对焦圈后,尝试拖动对焦圈,可将对焦点与测光点分离,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焦在主体物上,同时针对高光云朵的部分测光。如下所示:

基础二:用RAW格式拍照RAW

格式的优点是极大地方便了后期处理,例如,后期调节白平衡时不会使画质受损。开启方式如下:首先在拍摄模式列表中,选择「手动」模式,然后点击「设置」按钮,将「保存

RAW格式照片」开关打开。

基础三:手动白平衡虽然使用了RAW格式拍照,让我们可以在后期时自由地调整白平衡,但仍然建议大家在前期拍摄时,尝试手动指定白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在拍摄时尽快找到自己想要的后期风格。特别是对于冰岛

这样的风光场景,个人认为非常适合冷色调的后期,所以前期拍摄时不妨直接调整为冷色调,随时寻找拍摄灵感。

摄影心得:风光摄影-空间感的建立

在冰岛

拍照片,很多人的一大痛点是,亲眼看风景时,能感受到极其开阔的视野,但拍成照片后却无法传递这种恢宏大气的感觉。所以以下三个锦囊,便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锦囊一:水平方向牵引视线,建立空间感实现

这套使用了16:5的比例进行裁剪,这么做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构图,还原人们真实场景中的观看方式。

在冰岛这样视野开阔的自然景观中,视线可及范围内很少有遮挡物出现,与此同时,在水平方向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垂直方向的信息量,如下面的对比图所示:

未做裁剪的原尺寸,比例为4:3

画面中的大部分信息均出现在水平方向的中心区域里,亲眼观看时,人的眼神将大多在地平线附近来回移动,而恰恰是视线的左右移动形成了视野的「开阔感」。

相比之下,不管是画面上方大面积的天空还是画面下方的雪地,都无法为视野的开阔感提供足够有效的帮助。

裁剪为16:5

冰岛如上图所示,仅保留沿着地平线展开的中心区域,借由地平线的辅助,牵引着观众的视线在水平方向平移,从而模拟在真实场景中的视线移动,达到建立开阔感的效果。

在合适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忘掉「三分法构图」,构图本应是从观者的角度出发,如何用构图的技巧,引导观众的视线,而不是如何在拍摄时给自己省点时间。

借用摄影师爱德华·威斯顿一句话,「构图是最强烈的观看方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画面引入纵深感,重建距离实现难度

所谓的纵深感,就是拍照时,从摄影师位置出发,沿着取景方向由近及远的这段距离。

在我们拍照的过程中,会将三维的立体空间压缩成为一张二维的平面照片,而这种纵深方向的信息缺失,将直接影响我们观看一张照片时,对其空间分布的判断。

对症下药的解决办法是,拍摄时利用纵向延伸的元素,重现场景的纵深感。

比如公路的延伸:

自然地形的延伸:

在前期拍摄时引入纵深感之后,后期处理时可以继续通过明暗调整,进一步突出纵深感的元素。

继续以上图为例,我们将纵深感元素——峡谷——区域调亮,周边的雪地调暗,达到了「纵深感重建距离」+「突出视觉中心」的双重效果。

大小对比,建立体积感实现难度

在建立空间感与纵深感之后,我们接下来要重现的是风景的体积感。介于二维的局限,最有效重现体积感的方法,就是体积大小对比。

简单地说,找个远处的小人做参照物,突出景观的庞大体积。

比如这样:

以及这样:

小结

以上三个锦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照片看起来跟实景一样大气!

摄影心得三:后期思路-空间感的建立

后续这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延伸,尝试通过后期思路来寻找空间感的建立方式。

后期思路一:天空,强化侧方向的唯一光源实现难度

因为我们这次是全程自驾

旅行,路过大部分景色的时间都在白天,所以拍摄的时间也以白天为主,非日出日落时间。而白天拍摄的一大问题就是,天空的颜色比较平均,整体比较平淡,所以在后期思路上,第一点就是强化太阳方向的唯一光源。

处理方法为,在电脑版Lightroom中,使用矩形渐变工具,将左侧的天空调暗,注意这里为了过渡自然,有意让矩形渐变的方向为倾斜45°。

后期思路二:地面,质感质感质感实现难度

冰岛的黑沙滩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沙滩的材质的「细腻」与「性感」。

于是第二个后期思路也来了:在照片中重现地面的材质质感,突出砂石的颗粒感,让画面显示出高级感。沙滩部分的后期效果如下:

这里有两个重点:

1沙滩调暗,但不是「死黑」,要在暗处保留细节,甚至要加强细节;

2沙滩不是全部调暗,而是表现出明暗过渡。

处理方法为,在电脑版Lightroom

中,使用矩形渐变工具,将沙滩以明暗渐变的方式调暗,并在同一个矩形渐变区域中,提高「清晰度(Clarity)」,以强化细节,如下图所示:

后期思路三:云的影子,强化体积感实现难度

这个后期思路的目的是强化体积感。

前面我们说到过,可以通过拍摄远方的人物,以小见大,通过大小对比建立体积感。其实除了用人物对比之外,还有另一个很常见的参照物,就是「云」。

但这里我们并不是讲如何把云直接拍进画面,相反的,我们换一个思路:尝试通过后期的方法强化云的「影子」,使得观众看到「影子」时,自行「脑补」出画面之外云层的体积、方位。以大见大,从而实现空间感的重建。

效果如下:

在阳光的作用下,云朵会在山峰上投下阴影,观众通过阴影的面积,可以自然地想象出云朵的体积与距离,从而以云朵为参照物,重新构建出山峰的庞大体积。所以从后期思路上,我们就是需要强化云朵落在山峰上的光影效果,达到进一步强化空间感与体积感的目的。

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在Lightroom中,加强对比度,突出云朵的阴影:

利用笔刷工具,对局部阴影(特别是右上侧山峰表面的云朵阴影)做进一步的调暗:

利用矩形渐变工具,将左上方的云朵部分调暗,使画面上方的云朵,与山峰表面的明亮区域进一步区分开来:

小结

这三个后期思路可以在一张照片中同时使用,另外,后期思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前期的拍摄思路,比如

理解了「后期思路三」,那自然可以在前期拍摄时有意识的去捕捉云层的影子,以便在后期中强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31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