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尔夫,需要入门,入门了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增强自己的高尔夫技巧。
我们可以找一些比自己打的好的人,多观察他们的动作,他们怎么处理不同的击球,虽然高尔夫是很个性化的运动,但有些要领性的东西还是相通的。光观察还是不够的,很多技巧是看不出来的,还要做到不耻下问。有些动作你总是做不好,大胆地去问,看看别人有什么小窍门可以去借鉴,说不定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令你茅塞顿开,比你自己在那里闷头苦练一个月还管用的多。
其次我个人认为利用录像进行技术分析或者对着镜子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在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的情况下,就是说动作已经开始稳定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时候,效果会更好。
另外可以找那些专业的高尔夫人士,有条件去参加一些课程。同时有时间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学习。
1、高尔夫教练;
2、高尔夫练习场和球场特价球票;
3、高尔夫辅助练习器;
4、高尔夫杂志;
5、高尔夫博客、
6、高尔夫微博、
7、高尔夫交流平台;
8、高尔夫高手指点;
9、高尔夫挥杆视频;
10、高尔夫游戏。。。
总之坚持每天空挥练习,如果一周碰一次球杆,打了一年球,也不可能跟天天练习的人相提并论!
保持要心态,不急不操,没有天才,只有爱想象的蠢材,与其在那抱怨不如多去练习!
起初都是学7号铁么,你敢一下子换一号木么去体会杆头的速度,去体会身体的带动,去体会发力的节奏!
视频区各大视频网站都能搜得到~
高尔夫球基础之黄金8大定律
在高尔夫历史上,没有哪两位球手的挥杆是完全相同的。我以亲身经历来证明这点。曾有幸见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laus)和汤姆·莱曼(Tom Lehman)击球。莱曼打球时几乎每次都是小左曲球,而尼克劳斯在练习场时总是打出小右曲球。
他们之间的对比,证明了我多年来得出的经验:教球不是牛顿定律,放之四海皆准;它是一门艺术,对某些人而言是“甘霖”,对某些人却可能是“毒药”。然而,所有好球手(即使像莱曼和尼克劳斯那样,相互差异很大)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使每个球手都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打球方法,其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力量、灵活性、心理和战略战术。
以下我将会详细剖析这几大因素,并将之归纳为“黄金8定律”。尽管这几大因素囊括了高尔夫的方方面面,但其目的基本相同:尽可能用最少的杆数将球打进洞里。
黄金第一定律:不要“银枪头蜡枪杆”
高尔夫的挥杆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而不是由姿势组成的。不幸的是,许多球手过于注重做出“正确”姿势,虽然看着很漂亮,但是一有压力就全乱套了。我把这种情况叫做“银枪头蜡枪杆”。
上杆时,双手与双肩离开击球准备位置,将球杆挥到身后。这样,球杆就能很自然地上杆到顶点。“蜡枪杆”球手总是惦记着要“转体”,他们通过转体带动球杆,这样双手和双肩就会变得被动,从而使球杆往内侧拉,球杆到达顶点时就耷拉下来了。请记住,整个挥杆要以球为主体,而转体动作则以躯干为主体。控制球的不是你的身体,而是杆头。(双肩双手动作——身体——转体动作——带动球杆——击球)
黄金第二定律:紧张是挥杆的“杀手”
紧张会影响你的身体和头脑。紧张往往源于准备不足或期望值过高,它会在挥杆前渗透到意识中去。举个例子,许多业余球手在打上果岭的球时,一心想着要选一支能恰好将球打到旗杆周围的球杆,然而往往选错了杆。一旦意识到这个问题,心里就开始犯怵,在挥杆时就特别用力,想以此补偿选杆错误的损失。其实最聪明的做法是,多拿一支杆出来做选择,挥杆时量力而行即可。
假如击球前没做好热身,击球时身体就会变得紧张。拉伸肩部和大腿,有助于放松肌肉,让你的身体达到更好的打球状态。
拉伸肩部:双手交叉反剪,弯腰,双臂尽可能地从臀部朝前压。保持该姿势5秒后放松,再重复做。打球前拉伸肩部能让你的双肩在球场上始终保持放松。
拉伸大腿肌肉:拉伸大腿肌肉可能要难一点,但我这样的老骨头都能做好,你应该没问题。向前弯腰俯身,双手尽可能往地上靠。双手握住脚踝,尽量向下拉你的身体,使手指关节触地。此时,你会觉得脚筋和大腿处有些酸胀的快感。
黄金第三定律:让手脚活动起来
我们说一个球手“感觉”很好,是指他/她能判断出球杆在挥杆全过程的状态,以及身体对球杆的反应。如果你在打球时将注意力多多集中在双手与双脚,你也可以培养和提高这种感觉。
手:双手是身体惟一直接与球杆接触的部分。对杆头的感觉主要来自你的握力,重量不同的各种球杆,所需的握力不尽相同。握起一支木杆的所需的力度最小,因为它的杆头最轻、杆身最长;而握沙坑杆就要紧点、用点力,因为它的杆头最重、杆身最短。为了得到正确的握力,在挥杆前将球杆提离地面掂一掂,感觉杆头重量,此时双臂和双手会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脚:上杆时,身体重心将偏离目标方向线;下杆时,身体重心又重新向目标方向线靠近。身体平衡和双脚息息相关。在重心移动的过程中,双脚应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中,而不是死钉在地面上。因此作击球准备时,要记得多抬抬脚趾脚跟,让双脚活动起来。
黄金第四定律:好的挥杆来自好的击球准备姿势
已过世的著名高尔夫教练小戴维·洛夫(Davis Love Jr)曾说过:“用心做好挥杆准备姿势,你的挥杆将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尽管我在定律1中提到打球时姿势并非至关重要,但在击球准备中,姿势依然很关键。
若瞄球(杆面的摆放)不当,即使挥杆很好也不一定能打出理想中的好球。首先,杆面要正对目标,一旦杆面瞄准在目标,请根据杆面位置调整身体、站位以及其它各部分的位置。
很多人在瞄球上犯一个通病:两脚尖连线指向目标而不是杆面正对目标,造成站位过于封闭。双脚尖连线应该与目标方向线平行(球与目标的连线)。如大图所示,站在球后,平行地伸出双臂,右臂、小球与目标三者的连线,就是目标方向线。左臂所指的那条线即是站位所在。然后,把一支球杆放在右臂上,杆面正对小球。当真正击球时,杆面的位置应该与此时一致。
黄金第五定律:身体和双臂同步
为了打出强有力的球,很多球手挥杆时常犯这样的错误:一上杆到最高点,就马上转体,急着下杆,结果杆头触球滞后,出现“找球打”的现象,造成右曲球。本想打得远点,反而打得更近了。使杆头产生速度最理想的方法是:控制好节奏、使挥杆动作像钟摆那样活动自如。
为了更好地体会“钟摆”般的挥杆,我们做以下练习。
首先将杆头放在球的前面,向前挥杆至收杆,从收杆处往后挥上杆,然后再像平常那样下杆击球。此时你会感觉到双臂和球杆带动着你的身体击球。
做好钟摆式的挥杆,速度和节奏需要相互配合。挥杆速度指的是组成挥杆的各个环节的速度;节奏是指,挥杆时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汤姆·沃森(Tom Watson)的挥杆速度要比厄尼·埃尔斯(Ernie Els)快,但他们身体各部位与球杆之间的相互关系(挥杆时,身体与球杆都在运动),也就是节奏,却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都拥有很好的节奏感。
如何确定最适合你的挥杆速度和节奏用1号木杆全挥杆打出一个100码左右的球,然后加快挥杆速度,打一个球到150码……如此50码、50码地往上加,直至达到你挥杆速度的极限为止。在此过程中,你的挥杆将逐渐平稳,并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挥杆速度。这个练习也有助于促使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与球杆保持协调,培养节奏感。
黄金第六定律:保持后仰
挥杆过程中,触球时头部应位于球的后面。这样的好处是使你身体绝大部分重量放在了球后面,而不会往前冲而导致右曲球。只有在击球后,身体才会因为挥杆的惯性和手臂动作而前倾收杆。
你的头处于球后多远取决于你所用的球杆:球杆越长,着地角(则球杆杆身和地面所形成的角度)就越小,头的位置就越靠后。因而当你用木杆打架在球座上的球时,头的位置最靠后;打短铁杆时由于击球角度比较陡直,头位也随之靠前,但决不要超过做击球准备时头的位置。
确定正确的头部位置,应注意击球准备时脊柱的倾斜角度。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圈成球状,伸出左臂,同时脊柱稍稍向右倾斜,就好象拿着1号木杆做击球准备一样。保持倾斜角度,右臂往上向“球”挥去,右臂朝上挥向“球”时,注意头要依然保持在靠后的位置。
黄金第七定律:左臂负责压低,右臂负责高吊
果岭周围的基本打法有两种:其一,低飞球,着地时球速很快,往前滚;其二,高吊球,能“软着陆”在球洞周围。现在,我介绍一个能将两者都控制好的方法给大家。
打低弹道的劈击,主要是用左臂控制球杆。用左手握杆往前“拉”,在次过程中,记住要让手始终位于球之前,包括击球瞬间也如此。试着仅用左手握8号铁杆来练习击球,细细体会其中精妙。
高弹道的劈击则是靠右臂控制,右手在击球时与球处在同一平面或稍稍靠后。右手单手执沙坑杆击球,感觉杆面底部边缘从球底部扫过,并将球打起来。
黄金第八定律:认真练习试挥杆
你相信吗其实很多球手不知道球杆在击球前该如何正确摆动。假如他们知道该如何摆动球杆,那么他们的挥杆就不会如此紧张仓促了。具有良好挥杆节奏感的球手在挥杆前,都会有节奏地摆动他们的球杆,这样做不仅能放松双臂的肌肉,还可以在挥杆前事先体会到挥杆时的动作和感觉。
摆动球杆前,你可以在地上划一个标示摆动轨迹的圈:沿着目标方向线开始,向后绕个小圈,然后沿着一条从内到外、与目标方向线稍有偏斜的轨迹再回到球上。挥杆前做这样一个小小的演习,让肌肉留下那种感觉的记忆,并为你带来一个漂亮的挥杆。
高尔夫教练,持证上岗。职业教练考试,每年一次,要求:
1、4天,平均80杆以内的技术考试,;
2、相关理论考试 ;
通过中国高尔夫协会相关资质考试获得CGA认证,即可成为的 所谓职业教练。
在我国针对职业球手设有一个专门的职业球员委员会,每年的2、3月都要进行职业球员的专业技术考试和规则考试。专业考试要求打18洞比赛,共打 4轮,男子的成绩要达到平均74杆,女子则要求平均76杆,考试通过者方能成为职业球手,并得到一张中国职业球员卡。以前这一制度只需一次性终身注册,但目前中高协根据中国高尔夫球发展现状,正在考虑进行改革,职业球员在获得资格的一定年限后,应该进行再次的资格审查,以求得职业群体的高质量。
达到职业教练的要求 ,通过球会老板报名 ;
自己到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报名 ;
之后可能改革,要求球员平时参加业余比赛 进行业余积分 达到一定积分才能给予报名参加职业教练;
考初级教练,每名学员大概要交4000元左右的费用。每年大概有10期考试,每一期考试人数在100人左右。这样整个一年算下来,初级教练考试费用在400万左右。到了考中级教练时,考试费用又有提升,每人大概需要交15000元左右的费用,这其中包含教材。每一年大概会有百十来人报考中级教练,算下来,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考试费用。再往上考,会继续收取费用,这其中还包括请外教给教练上培训课的费用。
中国高尔夫教练目前由三种层次的人组成:业余教练(驻场教练)、职业教练和职业球手,其中业余教练是目前各俱乐部从事教学活动的主力。
高尔夫**:
片名:果岭争雄
英文名:The Greatest Game Ever Played
勇气、热情与梦想实现,天赋、后天努力外加难得的机遇,一位执着的年轻人从此改变了美国公开赛的历史。这是又一部励志题材的《美国梦》,改编自马克·弗罗斯特的同名畅销小说,取材于高尔夫球界的真实故事。
20世纪初期,美国高尔夫公开赛还处于英国职业选手的垄断之下,然而在1913年,一位传奇的人物出现了。两位英国名将哈利·瓦顿和爱德华·雷并列第一,观众开始揣测在两人中的谁身上压注会比较稳妥,谁也没料到一个名叫弗朗西斯·奥密特的当地球童一鸣惊人,不但在第17洞抓下小鸟上升并列第一,而且在第二天的18洞延长赛中打败了两位英国高球绅士,一举夺得冠军。
为了纪念伟大的弗朗西斯·奥密特,**保留了他的真实姓名,当20岁的他带着一个还不到球包高度的10岁小球童缓步上场,观众看到的或许是一幅有趣甚至有些滑稽的画面,但一杆之后他们就和“比赛现场”的一万多名观众共同见证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而这影片最后的决赛场面,也是经过从小撵着高尔夫长大的导演帕克斯顿的特别处理,一场安静的对决被渲染得悬念十足,奥密特和瓦顿的终极PK拍摄出了西部牛仔对决的味道。
回到现实,球童奥密特一战成名,成了国家英雄。他的胜利也破除了高尔夫在美国是“贵族运动”的理念和迷思,促进了它向平民大众的方向发展,1913年美国只有35万人打高尔夫,而10年后就增加到了200万,正是有着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才有了今天的泰格·伍兹。
片名:球场蛊惑仔
英文名:Happy Gilmore
在所有关于高尔夫**的评选中,1996年亚当·桑德勒主演的《球场蛊惑仔》绝对是最受欢迎的。要知道,在伍兹出道前,桑德勒可是全美第一的高尔夫形象大使。即便在今天,他一踏入球场,粉丝也是无数。
与《果岭争雄》相同,《球场蛊惑仔》也是部励志题材的**,只是表达方式完全是喜剧的夸张。主人公基尔默有着一手“Slapshot(猛射技术)”的绝活儿,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NHL全明星队,可惜现实中他连一个冰球队都进不了。忽然有一天,命运将他推到了高尔夫球场,为了赎回奶奶的房子,基尔默不得不按照前职业球员彼得森的指示,参加高尔夫职业巡回赛。
基尔默发现自己的猛射技术在高尔夫上也用得着,他的开球每次都能达到400码,这可是职业选手都要妒忌的超远距离啊!很快,基尔默成了一个奇迹,但他蓝领阶层的个性与贵族的高尔夫之间的冲突也很快显现,在这片斯文之地,基尔默显得格格不入。他打高尔夫就像在打冰球,根本不顾及高尔夫的礼仪与传统。火暴脾气的基尔默痛骂球童,挑衅球迷,诅咒小球,不爽了就把发球杆抛出很远。更乐的是,他还不顾高尔夫规则潜入水中救援落水的小球,还与球场里的鳄鱼大打出手。不过,这一系列的怪诞行径都为高尔夫增添了许多新鲜空气,当年此片上映时,许多不喜欢高尔夫的人也到**院排队观看,30岁的桑德勒也凭借此片一举奠定了他好莱坞笑星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球场蛊惑仔》当年还力压《断箭》和《红番区》,荣获了当年MTV颁发的“最佳打斗场面奖”。获奖的打斗场面是一场职业/业余配对赛,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鲍勃·巴克尔(Bob Barker)客串他本人,出席了这场职业/业余配对赛,正好与桑德勒扮演的基尔默分到了同一组。一番相互奚落之后,两人拳脚相加。应该说,这段打斗场面是胜在诙谐幽默。有趣的是,今年的索尼公开赛职业/业余配对赛上,魏圣美正好就和桑德勒配对参赛。“与亚当一起打球真的很逗乐。”
魏圣美笑着说,“我的目标是:在打球的时候忍住不笑。”
片名:球爱的天空
英文名:Tin Cup
这是有史以来排名第二的高尔夫**,尽管它有个非常糟糕的结局。“TinCup(锡杯)”是主人公罗伊(Roy McAvoy)的绰号,也象征着高尔夫球赛冠军所得到的至高无上的那座奖杯。
罗伊曾经是一名高尔夫球好手,球场失意后在德克萨斯偏僻的小镇开了一家快倒闭的高尔夫练习场,靠回忆昔日的辉煌和与老友调侃度日。直到竞争对手的女友前来学打球才重又唤起了他回到赛场的欲望。然而,在他重出江湖的美国公开赛中,为了追求完美的技术,他宁可牺牲掉赢取冠军的机会。影片结束时,罗伊输掉了比赛,但是他赢得了尊重,更赢得了爱情。
这是一部为很多高尔夫球迷奉为经典的影片,它使现实生活中还抱有一点点梦想的人在此得到了安慰和满足。凯文·科斯特纳的表演更令影片加分,个人非常喜欢罗伊在规定时间的最后几秒钟出现在美国公开赛的发球点时的一幕,前一夜的酒醉还未全部清醒,他向一个赛场官员说:“是打一篮快球的时候了。”
片名:球童小屋
英文名:Caddyshack
又一部以高尔夫为题材的喜剧**,在《球场蛊惑仔》之前,《球童小屋》可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疯狂无厘头高尔夫**。而跟大多数高尔夫**一样,他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球童,贵族运动中忙忙碌碌的小人物,更显得可爱。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丹尼的年轻人,为了赚钱贴补家用和上大学,到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的故事。其间俱乐部里暴发户似的专横老板和蠢笨滑稽的雇员之间不断产生着冲突,也碰出笑料不断。影片情节非常简单,品位也不高,还严重偏离了高尔夫的主题,却受到很多高尔夫球迷的喜爱。影片中歇斯底里的园丁卡尔奋战田鼠的一段就非常有趣,当卡尔为了消灭几只小老鼠,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花园而浑然不觉时,那种沾沾自喜的表情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片名:重返荣耀
英文名: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
比起上面四部高尔夫**,这部该算是青春偶像剧。投资7000万美元的影片,汇集了黑人帅哥威尔·史密斯、好男孩马特·达蒙、大美女查莉兹·索隆,还有曾经是好莱坞白马王子的演员出身的导演罗伯特·雷德福。虽然影片公映后票房不甚理想,但花两个小时看看明星还是值得的。
片中马特·达蒙饰演的高尔夫金童在一战结束后回到家乡,战争的经历令他一蹶不振,为了让他重返赛场,女友找来了神秘的通灵人巴哲·文斯(威尔·史密斯)为他治疗。于是,在空旷的原野上,一场心灵与身体沟通的游戏开始了,这里高尔夫只是一个工具,帮助失落的人找回了信心。可惜马特·达蒙的击球姿势菜鸟得很,看得就是不如凯文·科斯特纳爽,可能这就是片子不卖座的原因吧。
●《鲍比·琼斯:天才的一击》(Bobby Jones:Stoke of Genius)当你讲述高尔夫**的时候,你不得不提高尔夫神童鲍比·琼斯(wiki),20世纪30年代他拍摄了系列**和著作,《短距离》(Short)等几部影片的放映都相当成功,但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失去了业余选手资格。
但琼斯在高尔夫球场上已经是一座丰碑。八十年来他的高尔夫纪录还没人能打破,在二十八岁时他夺得了所有赛事的冠军,于是,他决定归隐田园,和他娇小、美丽的妻子过着远离赛场的安静生活。《天才一击》就是讲述他高尔夫生涯的传记片。
在**中再现真人的故事总难免要挨骂,就像当年奥利弗·斯通拍摄《尼克松》就曾引起极大争议一样,将20世纪最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最富传奇色彩的鲍比·琼斯的故事改编成**,当然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影片描述了琼斯从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如何成长为一名完美的绅士球手,但甫一上映遭到美国媒体“差劲之极”、“缺乏深度”的谩骂,认为演员的表演极其失败。然而,就像当年人们无法阻止鲍比·琼斯赢得比赛的胜利一样,这部被影评家嗤之以鼻的影片大获全胜,上映之初就突破1300场,收入丝毫不亚于同期上映的《特洛伊》和《怪物史瑞克2》。
虽然《天才一击》算不上影史上经典的体育**,但这为鲍比·琼斯的偶像地位聚集了极大的人气,不仅仅是高尔夫球迷,原本不熟悉琼斯和高尔夫的人,也能通过这部影片,对这项运动产生一点兴趣。
●《无懈可击》(Dead Solid Perfect)根据原著改编的**自然备受关注。据说在影片中饰演主角的男演员兰迪·奎德本身就非常热衷于高尔夫运动,一生都在不停地参加巡回比赛,或许这个角色就像是他自己的写照。
●《跟随太阳》(Follow the Sun)高尔夫运动史上不朽的人物———本·霍根人生传奇的精彩演绎,影片生动地反映了1951年高尔夫球的水准,但也有争议说这其实是一部最糟糕的霍根传记。霍根亲自为这部**击球,你可以看到他的球技是多么出色,而披头士乐队此后为这部影片作曲更使它身价陡增。
●《绅士的比赛》(A Gentlemans Game)你不但可以在看**的同时学到很多技巧,还能真正了解高尔夫这项运动的真谛。年仅12岁的提米·普莱斯展示了在高尔夫运动上的过人天赋,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了当地的俱乐部学习。在那里,一位高尔夫教练教给了他技术和很多东西,这部有着震撼视觉效果的**,同时抓住了高尔夫运动的灵魂和奇妙所在,并告诉我们如何做出生命中的抉择。
●《老虎伍兹的故事》(The Tiger Woods Story)
李明。别人家的高尔夫老师真名,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高尔夫教练,名字叫做李明,也被称为“高尔夫大师”。拥有多年的高尔夫教学经验,对于高尔夫运动的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