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啊……呵呵,给他十一束玫瑰吧,期中一束是塑料的,然后对他说,我会爱你爱到最后一朵玫瑰枯萎为止。
2,准备好一张纸和若干彩色蜡笔。用彩色蜡笔在纸上花两个手牵手的可爱的小朋友和一个笑容满面的太阳(最好是天真烂漫的儿童画风),标注上你们的名字。画上心形的I love you。将这张画装进信封,贴上邮票,寄到你女友的公司。
3,或者带你女友去一个有桥的地方,然后对他说,在我们见证牛郎织女的同时也让他们作为我们的见证人吧……
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此外还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以及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究竟都有哪些?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 民族文化 的角度来学习学习吧!
朝鲜族(韩民族)的先民是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虽然韩半岛古代国名多变,但是“韩人”、“韩民”之称一直在民间延续,在中韩两国的法律文书中也时有出现,比如: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水陆贸易章程》中就有“华民”、“韩人”之称,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国皇帝对日宣战诏书中也有“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之称。
在甲午战争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朝鲜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强。很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至今。传统的朝鲜民族民居乡土气息浓郁,一般是稻草屋顶,朝鲜族大炕、木筒烟囱。大多数朝鲜族聚集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因此他们就地取材,用稻草盖屋顶,又隔雨,又保暖,经济实惠。朝鲜族大炕别具特色,房间整个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余是一埔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炕上一般埔着地革,朝鲜族妇女总会使它保持的干干净净,爱清洁也是这个民族的一大特点。
传统的朝鲜族的服饰以妇女穿的高丽裙最为独特。每到大型节日、朋友聚会或生日、祝寿她们总会穿上这种传统的服装,伴随着那优美的民族乐曲,载歌载舞,热闹一番。朝鲜族妇女摆运物品一般用头顶,这是在长期劳动中练就的本领,既使走的很快,也非常平稳。在历史上,朝鲜族男尊女卑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和日本的风俗有些相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也逐渐在改变。
朝鲜族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独具风格,它们多半反映劳动和丰收的欢乐的场面和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鲜族歌唱家和艺术家。每到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和庆祝的场面,他们都会引吭高歌,举杯畅饮,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朝鲜族的民族节日有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秋夕节等。为老人祝寿场面热闹隆重,体现朝鲜族尊老爱幼的风俗。
传统朝鲜族舞蹈有刀舞、长鼓舞、龙鼓舞、农乐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箫、长鼓、手鼓是朝鲜族的传统民族乐器。
朝鲜语是他们的民族语言,延吉市是延边自治州首府。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延边自治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延边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中下游地区,中、朝、俄交界地带,幅员辽阔,边境线长。边境口岸—珲春,可直接与日本海相通,再加上国家对边疆地区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为开发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几年又先后开辟了珲春至朝鲜罗津、珲春至俄罗斯海参崴的跨国旅游线路,相信延边自治州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也远近闻名,朝鲜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饭、打糕、冷面为主,朝鲜族的铁锅与汉族的蒸饭的铁锅有所不同,它口小,内大,所蒸出的米饭味道纯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后,经过反复锤打而成,吃起来柔韧可口。朝鲜族冷面多为夏季食用,冷面所用的原料为荞麦粉、面粉和淀粉按一定比例和匀,经过手工机械压制到沸水里煮熟,然后放以冷水里浸泡,食用时放到特制的冷面汤,然后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鸡蛋、黄瓜丝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吃起来,凉爽可口,特别受到女性的欢迎。
美食:
朝鲜族的菜肴多以凉拌和泡渍的为主。朝鲜族泡菜家喻户晓。所用的原料多种多样,几乎无所不有,常见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带、萝卜、大白菜、黄瓜等等,泡制时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盐、味精等。朝鲜族泡菜是游客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传统的朝鲜族人爱吃狗肉,做法独特是宴请客人必备的一道菜。狗肉汤、酱汤、鲢鱼汤、水豆腐、明太鱼、朝鲜族包饭、朝鲜族烧烤、用糯米酿制的朝鲜族米酒都颇具民族特色,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作为一个外地游客到这里,欣赏完美丽自然景观,坐朝鲜族农家大炕上,品尝风味独特的菜肴,喝着朝鲜族米酒,听其音乐,观其舞蹈,你一定会乐在其中。
朝鲜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有摔跤、跳板、荡秋千、拔河、传统木排赛等。每到大型节日都要举行体育运动会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2012年2月27日,被传因戏生情的绯闻情侣佟丽娅、陈思成代表《北京爱情故事》剧组录制某档综艺节目。在主持人的穷追猛打之下,两人终于主动承认恋情,在节目现场上演了被网友称为“第40集的《北京爱情故事》”,为留有遗憾的观众弥补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2012年1月8日,刘恺威、杨幂先后公开承认恋情,使这段扑朔迷离的感情终于浮上水面。据悉,杨幂和刘恺威是去年6、7月份拍摄电视剧《如意》时相识并成为好友的。杨幂很欣赏刘恺威认真的工作态度,称其可以令自己检讨自己,从而取得进步。随后,刘恺威向杨幂表白,两人成功牵手。据知情者透露,目前,两人的感情也是相当稳定。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每当唱起这首歌,总能回忆起电视剧《甜蜜蜜》中邓超和孙俪的那段甜蜜爱情。剧中的两人把爱情演绎得如此逼真,就像他俩在现实中真正恋爱一样投入。随着之后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热播,两人的恋爱关系更加渐入佳境。如今,邓超和孙俪已组建了甜蜜而又幸福的家庭。
电视剧《奋斗》中的故事情节同样被移植到了现实之中。马伊琍与文章这对相差9岁的姐弟恋,无论是恋爱、结婚还是怀孕生子,两人的恋情一直被外界津津乐道。谈及求婚过程,马伊琍称很简单,文章既没有送花,也没有下跪,如今虽已结婚多年,但陪伴爱女一起生活的一家三口依然温馨甜蜜,看来他们“奋斗”得很踏实。
去年3月,因出演《武林外传》中白展堂一角一炮走红的演员沙溢与其相恋一年多的女友胡可走进婚姻殿堂,两人之前因合作电视剧《闯荡》相识。据工作人员透露,沙溢十分体贴,拍戏空闲还会讲笑话逗人开心,而胡可拍戏则十分严肃,两人极具反差的性格也许是导致他们互相欣赏和吸引的一大原因。如今的沙溢不但得偿所愿与胡可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去年7月又多了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幸福男人的现实生活正在延续。
陈建斌与蒋勤勤当时演的《乔家大院》火爆一时,随后他们假戏真做,发展到戏外最终结婚生子,夫妻两人都是相当低调的人,自从结婚后陈建斌接了不少戏,但蒋勤勤只出席过一些公益活动。
两人因为一部《春光灿烂猪八戒》而走到了一起,一个是“猪八戒”,一个是“小龙女”,看起来八秆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却在戏外成为了恩爱的夫妻。
吕丽萍虽然有不顺利的婚姻,但这并不影响她的人生,因为她需要了最好的男人,此人便是孙海英。他们一起主演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皇后驾到》、《谁为梦想买单》等等。
一个是主持界赫赫有名的陶子姐,一个是名不经传的演员,他们的结合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然而现在两人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享受爱情的温馨与甜蜜。他们的相恋还由于那部长篇电视剧《意难忘》。只要用心去对待就一定有很真是的爱情,这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当我们找到了爱情知己,就发现生活原来这样简单美好。
同为无线艺员的林文龙与郭可盈因在剧集《万里长情》合演情侣而弄假成真,1995年底,郭可盈公开承认与男友林文龙的恋爱关系。2004年3月,林文龙与郭可盈结束九年恋爱长跑,正式结为夫妻。
当年港姐冠军郭蔼明与实力派演员刘青云合演无线剧集《大时代》,拍完之后传出假戏真做的恋情绯闻。由于这对恋人肤色一黑一白,女方是高学历港姐冠军,男方则自认是个读书不多的“粗人”,却成了恩爱夫妻。
不过,两人的心性举止却难得的合拍,婚后感情更加甜蜜。如今刘青云主攻**,成就非凡,郭蔼明则偶尔接拍无线剧集,亦有不俗表现,夫妻演艺事业也算各有发展。
这对演艺夫妻模范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同时出道,张学友是唱而优则演,罗美薇则是新艺城力捧的“开心少女组”成员,两人在合演《痴心的我》时相识相恋,拍拖不久便公开恋情。1996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张学友与罗美薇在国外注册结婚。
2003年7月,蔡少芬前往江苏无锡、苏州拍摄32集《水月洞天》。她没想到,她命中的缘分正在悄悄向她走来。拍戏时,有个小伙子指导她武术动作,虽然这个小伙子在屏幕上出现的机会并不多,但当蔡少芬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后,对他很佩服。这个小伙子就是张晋,来自重庆的“武林高手”。
感觉上个六月没有什么节日。事实上,它是在贵州南部的农历六月初五和初六。对于当地的布依族来说,那几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国布依族大会。在节日里,我们的老百姓总是盛装打扮,聚在一起,一起唱歌跳舞。
布依族的“六月六”放假时间
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关于州庆纪念日和布依族苗族传统节日放假的通知》,黔南州将于2010年5月12日、7月8日、8月8日、8月9日停课。
布依族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阳历初八):7月8日(周一)放假,周末休息。
节日介绍
相传,布依族的“六月六”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每当“六月六”来临,年轻的布依族男女就会聚在一起,举行歌咏比赛。对彼此有好感的单身男女会互相交换信物。一段时间后,交往时机成熟,男方会拿着女方给的信物到女方家里求婚。
如今,“六月六”已经不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情分。“六月六”是布依族的盛大聚会,是所有布依族孩子欢聚一堂,狂欢的日子。
都匀经济开发区活动主题
6月6日庆祝布依族传统节日。
时间:
2008年7月6日至7月8日(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
地址: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杉木湖中央公园环湖路
内容:
7月6日-7月8日,黔南居民关注山姆湖景区微信平台后,凭有效身份证件免收景区门票(体验项目除外)。7月8日,山姆湖景区免费发放布依族美味黄饼,免费体验碗酒,观看欢快的布依族舞蹈!
都匀六月六布依风情节
时间:
2008年7月7日至7月8日(6月5日至6日)《六月六布依风情节》
地址:
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良木村马镜湖山庄
内容:
停酒、花饭、吃糯米、折八角、浪哨、长桌宴、赶鸭子、浑水摸鱼、跳竹竿、过网红桥、自助烤肉、喝啤酒、泼水狂欢、篝火晚会
独山县活动主题
第二届“布依族六月六孝行田东”民谣歌王赛
时间:
2008年7月6日至8日(6月4日至6日)
地址:
中国贵州省独山县机场镇田东风景区
内容:
山歌比赛之王(开场舞、文艺演出、山歌比赛)、田东孝行(穿寿衣-坐轿子-喝寿水-献寿礼-吃长寿面-唱生日歌-讲长寿故事)
惠水县活动主题
布依族“六月六”国风情节
时间:
2008年7月8日(农历六月六)
地址:
贵州省惠水县_江街道办事处孟思村
流程:
龙里县活动主题
龙里县湾潭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暨翠微村第二届“六六”民族文化节
活动时间:
2006年7月6日(6月4日)上午10点
活动地址:
贵州省龙里县湾潭河镇翠微村欧寨
活动内容:
彩门、布依族农耕文化体验及摄影大赛、乡村趣味活动(掰包子、烧包子、烤土豆地瓜、抓鸭子泥鳅)、布依族私塾快闪、歌舞表演、千名布依族群众唱红歌、传统布依族“涮菜”(又称“全猪宴”)等。
五福临门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很多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注:《书经·洪范》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美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而贫贱度日,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虽然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过贫贱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单就五福的变化来说,只有五福全部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是美中不足。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后来由于避讳等原因,“五福”也有了变化,如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因此,后来的“五福”也就变成了“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了。
[编辑本段]2、蜀香堂五福临门《蜀风》民事节庆香
五福临门盈万利,八方进财乐典隆。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的《洪范》。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美妙了。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乐善好施,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五福临门”是蜀香堂[1]《蜀风》民俗香品,以纯天然香药,拾遗民间坊艺而成之香,以一炷清香,祝五福包被好人一生。
[编辑本段]3、年画《五福临门》
“五福临门”
童子骑一只大公鸡,执的条幅上写着“吉星高照”。童子头上戴着菊花,“菊”与“吉”音同,含义为“吉星高照”。几只蝙蝠,取“福”字之音义,象征幸福,故称“五福临门”。武强年画《五福临门》
[编辑本段]4、邮票《五福临门》
由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设计的武强木版年画邮票将于2006年1月22日在全国发行。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这套即将于2006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在全国发行的武强木版年画邮票一套4枚,分别为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富贵花开、狮子滚绣球,这是衡水历史上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也是衡水首次以“国家名片”的形式向海内外展示自己的独特文化。武强年画邮票《五福临门》
同时发行的还有首日封、明信片、邮折、纪念册等10余种邮品。
武强,以盛产年画著称,武强年画也因其产地而得名。武强年画起源于宋元时期,鼎盛于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武强年画传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完全手工制作,手传口授,世代沿袭,经久不衰。年画采用木版水色套印而成,构图饱满匀称,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分明,线条粗中透细,拙中见巧。武强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武强年画不仅是中国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大观园”,武强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三阳开泰
发音sān yáng kāi tài
释义《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阴阳学说中,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故称三阳开泰。
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即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我们见到“泰”,总是大吉利。开泰以“求财”来卜,就是大开财路;以“求婚”来卜,就是大开爱门。
羊,即祥也。古代宫廷中小车多称羊车,即取意吉祥。人们常说的“三羊开泰”为吉祥话之一。比如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等。
羊,在中国民俗中“吉祥”多被写作“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明清时期,民间传说曾把青阳、红阳、白阳,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民间喜用的“三阳开泰”是一种吉祥语,它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也是兴旺发达,诸事顺遂的称颂,图案以三只羊(谐音“阳”)在温暖的阳光下吃草来象征。
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示例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破解你师之否塞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一回)
典故
“马驰率风,羊致清和。”午马徐徐去、未羊款款来的时候,人们以这句话应景。另一句应时话的使用频率也多起来:三羊(阳)开泰。阳、羊同音。阳光之下三只羊,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案,画题就叫《三羊开泰》
“三洋启泰”“羊”取其音,“羊”变了“阳气”之“阳”,而“泰”是《易经》中的一个召福卦象。三羊图的意思即招来吉利之谓,可以带来好运;三阳开泰之说来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古人以《坤》为十月的卦象,《复》为十一月卦象,《临》为十二月卦象。卦爻分阴阳。《坤》卦六爻皆取阴爻,为纯阴之象;《复》卦一阳生于下;《临》卦二阳生于下;而《泰》卦,乾下坤上,阳爻有三——于是,“三阳开泰”成为岁首的吉语。明杂剧《闹钟馗》剧中演,逢元旦,三阳真君在三阳阁下排宴庆贺新年——那“三阳真君领三个绵羊太子”,三羊象征三阳。
十二地支配属相,未属羊。但并非自古如此。上世纪70年代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记载与今不尽相同的一套生肖,其中“午,鹿也。未,马也……戌,老羊也”。羊所对应的地支,是戌不是未。而且,在这一套生肖名单中,惟独羊冠以“老”,好像“羔”羊不具备做生肖资格似的。睡虎地秦简为何逢羊而尊“老”,是个值得讨论的题目。至于“未羊”,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已见记载。放马滩秦简,也有学者认为是汉代简册。
十二生肖的起源地,在中国抑或在巴比伦,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今人戏称“洋生肖”,其对于羊也格外礼遇。黄道十二宫有两个与羊有关,它们是白羊宫和摩羯宫。大约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生活在巴比伦的牧羊民族把星星称为“天的羊”,称行星为“随年的羊”。黄道十二星座中羊占两个席位,大概缘由在此。白羊座为巴比伦黄道十二星座之首,当年又与春分点相关,地位显要,其在巴比伦星图中的形象为手持麦穗的农夫。
郭沫若主张生肖文化外来说,立论依据之一,即取白羊宫与麦穗。他1929年写成的《释支干》提出,十二生肖是汉武帝通西域时输入的。他假定了十二地支与巴比伦黄道十二星座的对应关系,其中以地支未对应白羊座。郭沫若认为,甲骨文“未”字是“穗之象形”,“未为穗,当于白羊”,白羊座“星象为农人力田之形”。多年来,郭沫若的见解一直没能被研究者所接受,睡虎地秦简等出土文物也否定了这一推论。
“未为穗,当于白羊”,这句话让人联想到另一个话题。
“三羊开泰”是吉语,五羊呢?南国就有一座城市,得五羊之吉。相传,羊是给广州带来吉祥的五谷之神。《太平御览》引晋裴渊《广州记》,载有五羊传说。至清初,五羊故事仍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屈大均《广州新语》记,古时南海有五仙人,各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别骑着不同颜色的羊,他们来到广州,将六出的谷穗赠给人们,并祝愿永无饥荒。随后,五仙人腾空而去,五羊化为石。五个仙人五只羊,带来五谷丰登的祝福。广州称羊城,简称穗,均源于五羊传说。如今,市内的越秀山公园矗立着五羊石雕,为广州城标。
祝福五谷丰登的羊,还被想象为雨工——随龙布云播雨的神物。这见于唐传奇《柳毅传》。小说涉笔成趣地讲到雨工:龙女牧羊,所牧并非凡羊,而是随龙司水的精灵。故事讲,柳毅路遇牧羊女,女子请他代传书信,并自言是洞庭湖龙君之女。柳毅同情龙女的不幸,又好奇地问:“你既是龙女,牧羊何用?难道神灵也像人间一样,畜牧为了宰杀吗?”龙女答:“这不是羊,是雨工。”柳毅问:“何为雨工?”龙女答:“雷霆之类也。”龙女牧羊,羊是雨工,这样的想象以龙主雨水为逻辑起点,倒也显得顺理成章。
三羊开泰 ,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来之意”。
“羊”和“阳”同音,羊在中国古代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说文解字》说:“羊,祥也。”“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苏培成先生解释:人们喜欢用“羊”字讨个吉利,“三羊开泰”中的“羊”字其实是借“阳”的谐音。正确的应该写成“三阳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来之意”。
《周易》六十四卦之中的一卦———泰卦。“泰卦”是好卦,故有“否极泰来”的成语。“阳”和“羊”同音同调,羊在中国古代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从古代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在古汉语中,“羊”“祥”通假。《说文解字》说:“羊,祥也。”“三阳”意为春天开始,表示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而“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也作“三阳交泰”,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汉语成语词典》解释:“《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后作新年开始的祝颂语。” 通俗讲就是,《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是岁首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既然都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约定俗成,满大街都使用“三羊开泰”,就不必斤斤计较“三羊”还是“三阳”了。
※※窝罗节
窝罗节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以纪念传说中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遮咪麻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绩,届时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杀狗吃狗肉和芋头,如果在祭祀的当天能捕到蟒蛇,则认为更吉利。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开始举行的“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前,阿昌人精心搭设起“窝罗台坊”,台高约1米,4米见方,中央矗立着左右两块牌坊,顶端以一张昂挺耸立的巨大木刻满弦弓箭连接。这是阿昌族的神箭,象征着人类始祖遮帕麻智胜魔王,射落毒焰灼人的假太阳,恢复大地秩序,唤回万物生机。左牌坊顶部描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制着蓝天皎月图;太阳图案之下是一幅男子的盛装彩图,皎月图案下面则绘有女子盛装彩图,分别表征着天公地母—人类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节日那天,远近村寨的阿昌族纷涌而来,汇集于庆典中央窝罗台坊四周,欢歌起舞,庆贺节日。
※※泼水节
泼水节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火把节
阿昌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主要是居住在云南省境内,是云南境内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主要是依靠农业,她的手工业也是很发达的,尤其是擅长打制长刀。阿昌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歌谣、古时、传说等都非常丰富,也有众多传统节日。阿昌族火把节也是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在六月二十四日,阿昌族的家家户户都要做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享,晚上点燃火把在村寨中游动。提到火把节,就不得不说火了,火把节就是一种古老的火崇拜,是人们对于炎帝和火的记忆,在中国的历法中有一种叫做火历的记录方法,现在中国的北方还有一些地区采用这种历法,这是一种十月历的记录。实际上我们发现,火把节的庆祝都有一个这样的特点,就是会杀猪宰羊、斗牛,每到会把人人们都会回忆刀耕火种时期的农耕状况,都是对于五谷丰登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
一、食俗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火+巴)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
典型食品主要有:凉拌芹菜糁、冷冻、酸(火+巴)菜、过手米线。
糯米粑粑和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的两种风味食品。糯米粑粑是把糯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天左右,捞取放入甑中蒸熟成糯米饭后,放到木碓中舂细,即可食用。糯米粑粑柔软细嫩,口感极好。多余的粑粑则摊天芭蕉叶上,边凉边吃,或炸或烤,或煮或烧,都香脆可口,令人百吃不厌。“过手米线”是陇川户撒一带阿昌族的风味食品,用户撒产地上等米压榨成米线,用火烧猪肉、猪肝、猪脑、粉肠、花生米面、芝麻、大蒜、辣椒、芫荽、盐巴、味精等,另加豆粉、酸醋搅拌均匀做成调料。吃时,洗净手,先将米线拿在手中,然后浇上调料,用筷子搅拌后,送到嘴里,一吸而过。过手米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回味无穷。
二、饮食
※※饮食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 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 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线,即将猪宰杀后用麦秆或稻草将猪皮烧黄,刮洗干净,然后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与米线一起食用。 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最具特色。腌制的咸菜、卤豆腐、豆豉常年必备,每餐不少。 酒是白族人常年不断的饮料,妇女常饮用糯米制作的甜酒,有浓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饮白酒。现在大多数阿昌族都已会用蒸馏法制作烧酒。
三、服饰
※※服饰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如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妇女一般穿红色或蓝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用黑布裹包头,高达约03公尺,包头顶端左侧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每逢外出,妇女们都精心打扮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雕刻精致的大手镯、银项圈,还在胸前的四颗银钮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走起路来银光闪闪,风采耀眼。
□ 壮瑶风情醉游人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清远市及全省唯一的壮区,又是过山瑶人主要集居地之一。壮乡瑶寨不但山美、水美、人也美;且壮、瑶两族人民热情好客,壮、瑶风情别具民族特色。
壮族瑶族风情的主要内容有民族风情表演、天峰野宴和壮乡瑶寨风光。
壮、瑶风情表演以歌舞展现壮族和过山瑶传统的民间艺术、风俗、婚俗等,具体项目:具有壮族特色的有舞寿星和龟鹿鹤、婚俗迎亲舞、抛绣球;瑶族特色的有长鼓舞、灯笼舞及别具瑶族婚礼的“伴亲”、“争踩床”等,还有与游客同欢共乐的穿木履比赛活动。
天峰野宴,乘车到连山八景之一的“天峰耸塔”,在天峰顶举行。活动内容有:游客自行烧野味、竹筒糯米饭作晚餐,朝可遥望云海遮山盖岭之壮观;暮可观看月光、水光、灯光相映生辉之夜景。
壮乡瑶寨,素有“审仙洞”、“桃园洞”之称。踏进连山便可测览鹿鸣关风光。此关峰峦叠翠。隘道缭绕。昔日为“连山之管钥”,常人不可挺而走险,可谓:“干山万山,路转急弯,一声片笛。飞过鹿鸣关”。如果游客想一脚踏两广,一眼看两省,可到鹰阳关一游。此关与广西交界,山环水绕,峰回路转,加上有“红七军路过此关”石碑点缀,使景物更添一秀。三水瑶乡的“瑶岭平湖”以秀山碧水、微波荡漾得名,置身平湖,可春闻鸟语,夏睹游鱼,秋赏红叶,冬看山岚,如身处蓬莱仙境。瑶寨步头村,依山傍水,一睹瑶家奇异服饰,饮食习俗,住居生活,可了解到过山瑶人的生活现状,就连文学大师秦牧到此也一改不饮酒习惯,同瑶族人畅饮三大杯。
□ 瑶排古寨景如画
百里瑶山百锦锦绣,瑶山风光格外迷人。这里是喀斯特溶岩地带,石山林立,拔地而起,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云蒸霞蔚,紫气如烟,诗人韦丘诗曰:“摩天石笋神仙岛”,作家陈残云诗赞“觅景无须到桂林”。这里四季如春,溪河纵横,林海连绵,鸟语花香。春季映山红花似锦,夏天瀑布泻玉流莹,秋来桂花熏香百壑,冬季红枫似火燃山。像万山朝王、鹿鸣秋高、狮山桂园、金坑林海、板洞天湖、三排古寨等旅游景点,各有特色,百态千姿,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组成瑶山风光另一特色是古寨风光,通称瑶排古寨。这些瑶排建在千米高山陡玻之上,依山傍坡,密密排排,重重叠叠,堆垒上山。往往是前面房子的屋顶和后面房子的地面平高,其间有一条走廊过道,横街直巷,把各家各户串连起来,形成瑶排的格局。这些房子多数是竹水泥墙结构的吊脚楼,里面还有火炉塘、本槽冲凉盆、宛如蛛网的竹水宽,密不通风的卧室等独特设备,展现瑶家的生活画面。远望瑶排主寨,像海市蜃楼,天上人家。登临瑶排古寨,仿佛进入古堡神坛。进入瑶家,好比回归原始社会状态。古风神韵奥秘莫测。风情浓郁扑朔迷离。像大哥排南岗古寨、号称天上雷公地上瑶龙的摩天大山瑶龙寨、久经磨难的油岭大排、享有盛名的三排古寨等等,数百家人组成的古老瑶排,是人们探奇觅胜的“风水宝地”。
□ 瑶家大节——耍歌堂
排瑶一年中节日不少。最具规模的传统节日是“耍歌堂”。耍歌堂并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活动3至9天,每10一15年举办一次。小歌堂活动1天,3~5年举行一次,由各瑶排民主协商决定,一般都选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传说此日是盘古皇母的诞辰之日,又是盘王去逝之日,加上十月五谷归仓,因此庆祝丰收,预兆来年风调雨顺,十分隆重。春天就由长辈与先生公研究决定,全排人都筹备钱粮酒肉。
歌堂前夕,瑶家即购备酒、肉、鸡、鸭、豆腐、糯米大白糍、饼果、并摊派若干到户集捐为歌堂公用。各家各户邀请汉人朋友和外排亲朋前来观光。耍歌堂实质是排瑶的宗教信仰大演习,民族服饰大展览,民间文艺大演展,民俗习惯的总体现。堪称民族文化综合体。
歌堂之日,瑶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珠光宝气,五彩缤纷,倾巢出动,尽情娱乐。
耍歌堂以宗教“游神”揭开序幕,抬看盘王、盘母塑像、擎着竹蟠、吹着牛角、敲着铜锣、跳着长鼓、舞着花鼓以及青年男女等歌舞队,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遍游山寨大街小巷,鼓乐喧天,歌声起伏,把古老的瑶排闹得满天星斗,繁花似锦,蔚为壮观。
游神之后,人们集中在歌堂坪,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宗教活动。其中有“耍”歌,即唱歌、对歌、斗歌,男女老少齐上阵,声嘶力竭不收兵。有跳舞、长鼓舞、花鼓舞、师爷舞,采茶舞等等。
过州过府是耍歌堂一个中心环节,他们在歌堂坪插上一溜几一溜儿的金竹幡。幡上写着京州、梁州、道州或广州府、连州府等,称为州府点。然后由先生公牵头,舞看刀剑,摇看铜铃,唱着瑶经,率领着游神大队,围绕着这些州府转来转去,活象盘龙游荡,变化万千。意思是纪念祖先迁徙瑶山漂州过府的艰苦历程,重温历史。
过州过府之后,还有歌颂民族英雄的歌舞,驱恶赶邪的追打黑面人等,形式独特,表演精湛,民族风韵浓郁,艺术水平颇高。
全民歌舞是歌堂的结局,此时瑶家将邀请排外人,来宾一起共舞,龙腾虎跃,满堂吉庆。
在整个歌堂过程中,瑶家备有水酒和大白糍,吃喝自便。因此,个个喝得脸红耳赤,酩酊大醉,到了傍晚结束,各自回家招待客人。看,瑶寨酒香熏天地,家家扶着醉人归。
□ 盘王古迹
连南的“盘王古迹”,距离县城27公里,是涡水乡所在地,这里山高谷深,林海郁郁葱葱,人烟稀疏,环境优美。可这里是瑶家迁徙连南最早的策源地,历史悠久,典故繁多。早在1300年前,这里就建有盘王庙一座,香火鼎盛,长盛不衰。是追溯瑶家历史,考究瑶族文化的宝地。前些年,盘王庙经过维修装饰,修通公路。才辟为旅游点,对外开放。
盘王古庙居六朕水和黄家冲相汇出口处,四面高山,山上建瑶排,比较繁盛的大排就有马头冲、猫坑、瑶龙、黄家冲、涡水、六联、必坑等,团团围住盘王庙,形成众星拱月的气势。涡水河终年喧哗着流向县城,落差大,水量足,沿河电站一座座,水与公路同走向。因此,驱车进涡水,沿途水曲湾长,林木繁茂,电站林立,梯田层层,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昌盛的瑶排,雄伟的山川,瑶家人都归功于盘王的恩赐。因此,各山寨瑶胞长者,经常要组织瑶民到盘王庙举行祭祖祈祷活动。久而久之,盘王显灵、庇佑或惩罚瑶人的故事就越传越多,越讲越灵越神奇,盘王成为冒犯不得、至尊至上的神灵。
说不神也罢,说灵神也罢,但盘王庙前的相思树却极神奇。这棵树大约百岁以上,身高28米,树冠直径75米,树干胸围23米,直径073米,活象瑶家太阳伞。顶天立地,枝繁叶茂,常年不败。一年四季挂满珍珠似的相思豆,豆熟自落,瑶家常捡拾回家,放于厅堂祖先神位前,据说可以避邪驱恶,保佑家境平安。神奇莫测的是,此树能为瑶家预报天气,每当久旱不雨,若此树叶由青变黑,第二天大就下雨。如果久雨不晴见树叶变青红时,天会转晴。瑶家根据它的预报,便可安排自己的农事生活。它的腐叶果实可以治病。人们崇敬盘王,爱护神树,虔诚致极。纷纷前往瞻仰,烧香点烛,虔诚祈祷,拾几颗红豆,请求盘王保佑。
□ 瑶家婚俗
排瑶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同姓一般不通婚,过了五代即可通婚。
瑶胞谈婚的主要方式是唱歌传情,唱歌谈婚有的在节日对歌时进行,有时在山上劳动时隔山对歌。最盛行的是晚上到女方窗前对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瑶家少女长到17-18岁,晚上即有青年上门唱歌,有的是一个青年单独邀姑娘唱,有时几个青年同时轮唱,唱歌内容大体都是仰慕姑娘美名品德,表达爱慕之情,女方如果有心,即以同样的口吻对唱,如果无意,她即以礼节性的歌声谢绝求婚者。在众多求婚者中,如果有一个青年被女方选上,其他青年不仅不会嫉妒,反而会衷心祝贺地得到爱情。
唱歌谈婚成功后,男方即带着鸡、酒、肉到女家行“定婚礼”,商定结婚的日子,男方准备办婚事,女方筹备“嫁妆”。
男方的聘礼,以“嫁肉”为主。每个“嫁肉”6至9斤猪肉,视女方内亲多少(叔伯兄弟大小舅父等),此外还有象征性的红包、挂包、酒、鸡等。女方不强求,一般情况下,有几百元就可以解决聘礼用项。女方嫁妆主要是刺绣“嫁衣”和柴火。女方需砍几十担柴作为嫁妆,表示女方是勤劳俭之人。过去,还有田地、山林以及水桶、脚盆、长朴刀、锄头,太阳伞等嫁妆,嫁女如搬家。
到了嫁娶之日,男方先到女家住夜,女家备有炒黄豆、花生等,由几个姑娘陪新郎玩到天亮。出嫁喜宴需由舅父主持,菜色不计较,一般是青菜鸡肉、玉米煮猪肉、大韭菜煮水豆腐、鸡杂炒切粉。舅父以唱歌祝酒举筷,其他亲属和唱,新娘即唱“哭嫁歌”,表示答谢。
喜宴结束,即出嫁。由嫂子给新娘打扮穿衣。经先生公(师爷)念经,送嫁舅、兄嫂等唱“送嫁歌”,把新娘送出门,擎起太阳伞上路。
迎亲路上,凡是过溪过桥,新郎须背新娘渡过。
到了男方瑶排路口,男方早有人备好水酒举行迎亲对歌,围绕着婚事互相表示谢意加重亲戚感情等等,每唱一首歌喝一碗酒,大约要唱一个小时才接亲进寨。
到了男家门口,新郎即“离家出走”,到第三天回家,带新娘回娘家拜过祖,才回家开始新婚生活。男家亦由师爷念经把新娘接进屋,并立即开宴。这时,新娘须端一盆水给男家内亲们洗手。介绍认识,内亲们给红包表示见面礼。然后,新娘不上席,站在厅堂一角,准备为长辈们添酒添饭,聆听送嫁舅与男方内亲对歌。婚宴也是上述几个菜,吃完再加,喜宴要闹几个钟头,个个唱得声嘶力竭,饮得酪叮大醉,宴会才算结束。
排瑶离婚现象较少。离婚手续很简单,双方在路上背对背喝碗酒,各走东西算是离婚生效。离婚再嫁不受歧视,嫁娶婚俗基本同闺女出嫁一样。
□ 独特的壮家建筑
壮家的传统住宅称为“高栏”,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养家畜,主要用杉木皮、茅草搭建。解放以后,牡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也受到汉族建筑的影啊,现在居屋一般为“一座三”:“一座五”形式,即中间是厅,两旁有两间卧至,另加厨房、猪栏等稍矮的附房。另一种格局为“一厅两房连一井两廊式”,即厅前一个天井,两旁为厢房。
壮屋一般不开后门、后窗,只有正门、侧门和侧窗。同一姓氏的往在一起建村立寨,一户一屋。人口繁盛以后,村寨内便出现几个门楼,一个门楼代表同姓中的一个分支。门 楼是公共场所,门头上有一对用八块瓦砌成的“眼睛”,楼棚上放置着老人的寿木,楼下两侧放置长凳,供人闲坐歇息及儿童玩耍。门楼前面挂着有功名的金字匾额,有些还在壁上嵌着记录宗族来历的石刻。
□ 独特的壮家节日
壮族有自己独特的崇拜物,同时亦几乎每个农历月份都有喜庆或纪念性的节日。其中也有些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过冬至等。不过,尽管这些节日相同,但庆祝或纪念的仪式却有所差异。
正月初一至十五,春节里壮族喜唱“年晚歌”与男女分组“坐歌堂”的习俗。各村寨流行“装古事”,以村寨为单位,男女老少总动员,分别装扮古代英雄、历史人物等,入夜时提各式花灯,有字灯、禽鸟、鱼、蝶等形象的灯式,中间穿插舞狮,敲锣打鼓到邻村外垌献演游访。“古事队”多达百余人,领头灯标明某某村寨,由村中辈分最高、被认为是“好命”的人来撑举。
二月二,壮族称为“开耕节”。表示农事活动的开始,家家户户做大汤糍,预兆丰年。过节时不能邀外客吃饭、住宿,新嫁女儿要回娘家取生产工具和种子,也不留宿。
三月三,壮族一部分人在这天拜山祭祖。过去集体扫墓后,以房姓分猪肉,现在改为各家各户自扫祖墓。
四月八,俗呼“牛皇诞”,古称“龙华会”,是壮族的大节,宴亲会友,甚力热闹,并以泡浸出水的黄基子或枫叶蒸炊黄、黑二色糯米饭,用嫩竹叶之类包裹。分别喂黄牛、水牛、在牛栏门上插柳条或袖、枫树的青枝,让耕牛休息一天。有些村寨吃糯米饭时,不用筷子,将饭捏成团,用手抓着吃。家中如有身体孱弱的小孩,则令其手抓色饭,身披蓑衣,头戴竹笠。在牛栏里吃饭,以示让小孩象牛那样粗食、快长和健壮。
六月六,尝新节。壮话呼“拜元那”,原意是割新禾拜田头神,亦是壮族的大节,要蒸二、三斤重的糯米棕米庆贺。
七月七,乞巧节。壮族姑娘要入河沐浴。传说当口天上银河的仙水流到人间,洗后,姑娘心身更健美。同时亦装回仙水制醋,称人“七月香”。
七月十四,占称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大力壮族妇女走娘家的日子,每逢节日,必携带鸡、鸭礼品归家探亲。
九月九,重阳节,壮族不象汉族爬山登高,而是搞“送火神”活动。这天下午,壮族村寨每家一人到田头或河滩用新竹、禾秆扎一间小屋,屋内供放纸钱、炮仗以祭火神。入夜,每家一人,各持一把火同去烧草屋,纸炮和竹节爆破声、风火声以及人们“鸣吆”的呼叫声响成一片,意在送走火神,祈求避免房屋火灾。待小草屋烧完后便不再点火,要摸黑回家,以表示火神已送走。
□ 风趣的壮家婚俗
壮家人有“出门三步起歌声”的习惯,谈情说爱也是以歌传情。小伙子如见到一位喜欢的女子,就会以歌试探:“好花色,好花枝,好花欲(意”牵“)动心机,好花生在大路口,问过有人掌管无?无人享管弟来移”;
若女子已是有夫之妇,便会唱道:“无移得,无移得,莫要移我个(意”这“)盘花,对唔住,我个盘花有了主,请弟去恋到处花”,以表明态度;
若女子是个姑娘,但对小伙子尚未有意,便舍唱适:“话拎(意”给“)弟听讲弟知,我是月季花一枝,弟晓得,月季通身都是勒(意”刺“),唔怕勒多弟就移”;
若姑娘看上小伙子,歌中则会充满情意:“贤弟生得细眉眉,妹今一见肚中思,肚男又思心又想,怎得生成莲藕样,共根生长共遮荫‘此时的小伙子便会谦虚地回道:”妹话弟好唔为好,怎赛妹你日匀匀,赖(意“撒”)哭无怕嘴巴歪,弟是烧炭担柴大,水淋日洒日无多“。姑娘为表心迹,会更亲热地唱道”日日净净妹唔贪,乌乌赤赤妹吾嫌,心咖隙,石灰得白无人吃,黄糖很黑正(意“才”)清甜“。
乃至举行婚礼,又有一套独特的风俗:
一是新娘出嫁穿黑嫁衣。黑色,在壮家表示正统,即使新娘平时十分讨厌黑色衣服,但到出嫁之日,也要穿上新郎家缝制的黑嫁衣,方能坊出厅堂与长辈拜别。
二是给新娘“封典印”,即当新娘步出厅堂行至家门时,接亲娘马上踏着新娘的脚印走,亦步亦趋,传说是让新娘忘了娠家路,一心一意与丈夫成家立业。
三是背新娘出门楼,当新娘走出家门,接亲娘即时给新娘盖上红头巾,再由事前指定的兄长把新娘背出村塞门楼,然后方与伴娘上路同行。新娘为何要人背?意是新娘难舍亲人,不愿离别,只好叫兄长背。
四是新娘上路不准回头望,如果是无意之间回头一望,接亲娘便要到井边或河边取水给新娘喝,以示对新娘这种对丈夫不忠之举的惩罚。
五是新娘洞房“坐时”,当新娘接亲引进洞放的,接亲娘会与新娘对坐,并用脚踏在新娘的双脚之上,直至板凳坐热,地板踩暖为止,意为使新娘从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六是新娘汲新水,即新娘过门后第一次汲水,壮族人对此十分讲究。兰新娘被姑或嫂带到井旁或河边的,先朝源头行屈膝礼,然后接几枚硬币方能汲水,意在告知水神,新娘已出钱买了这方水,而目桶口要问着水源一次汲满,祈求日后满福满禄。
七是偷喜新郎鞋。当洞房之夜燕尔之后,新郎要紧的是要把鞋藏好,要是给新娘偷看了,日后就会由新娘讲话算数。故此,新郎当夜多把新鞋藏掖在枕下才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