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画家的哪幅画反映了吐蕃使者向唐太宗求婚的历史?

哪位画家的哪幅画反映了吐蕃使者向唐太宗求婚的历史?,第1张

  步辇图

  步辇图

  《步辇图》,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阎立本(601~673年),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松赞干布是吐蕃第三十二世赞普,他平定叛乱,开创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在唐文化的影响下,松赞干布对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进行了改革,促进了吐蕃社会开始向封建制过渡,可以说松赞干布是一位颇有作为的赞普。634年,他派使者向唐求婚,但未能如愿以偿。638年,他又派使者带琉璃宝入唐求婚,同时,他又带领20万军队猛攻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藩),想以此向唐施加压力以答应自己的求婚,但被唐军击退。至此,他认识到必须要诚心与唐和好,所以他又于640年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到长安谢罪,带去黄金珍宝献给唐朝,再次提出通婚的请求。机智的禄东赞巧妙地解答了唐太宗出的5个难题,在众多王朝的婚使中脱颖而出,唐太宗也意识到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安宁的影响甚大,所以答应了吐蕃的请求,决定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丝织品和典籍,还有许多树木、果蔬的种籽,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西藏高原,促进了藏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吐蕃也派送了大批的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长安的妇女们也一度风行吐蕃人将脸涂红的风俗,称之为“吐蕃妆”。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团结,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人们的敬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内至今还保存着他俩的塑像。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在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缐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於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还录有唐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题记两行。

  剧本全文

  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

  旁白: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十分仰慕中原文化于是派吐蕃大相禄东赞作为使者,与大唐联姻。

  太监总管:(飞奔上台)禀报陛下,吐蕃使者禄东赞前来朝见!

  太宗:宣!

  太监总管:宣吐蕃使者禄东赞进殿!(高喊)。

  禄东赞:(面对观众,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吐蕃使者禄东赞啦。面对太宗)吐蕃使者禄东赞见过唐皇(鞠躬行礼)。

  太宗:平身,(咳嗽两声)你千里迢迢来这里有什么事呀?

  禄东赞:微臣奉赞普之命,特向唐皇请求联姻。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 。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求婚。众多使臣都来求婚,令朕左右为难。还需找出一个择婿的万全之策。

  太监总管:宣众使臣进见(众使臣上)。

  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三个考题,如有哪国使臣能和朕想得一样,朕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君主。出题!

  侍女:请听题。第一题: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开始答题。(回纥使臣和吐蕃使臣举手)

  回纥使臣:尊敬的天可汗,回纥使臣已有答案。把100匹小马驹一一宰杀,母马听到自己的孩子哀鸣,定会痛苦嘶鸣。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马驹和母马。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难题。

  唐太宗:说来听听。

  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踱步离开)。

  太监总管:皇上今晚请各位使臣进宫赏戏,《牡丹亭》(高声说道)。

  各国使臣:“谢可汗!”

  恭顿副相:(略带焦急)可汗请我们看戏有什么用意?

  禄东赞:(一脸自信)不用担心,说不定是可汗考验我们是不是路痴呢。:)收拾收拾,看戏去吧。我还不知道《牡丹亭》是讲那一出呢。

  旁白:晚上,其他使臣匆匆忙忙赶到皇宫,只有禄东赞和恭顿副相在去的路上做了记号。

  侍女:请听题。现在请各位使臣们自己寻路回住所,谁先回到住所,谁就是这一场比赛的第一。

  旁白:最后恭顿副相和禄东赞循着记号,第一个回到住所。

  唐太宗:(哈哈大笑)看来还是恭顿副相和禄东赞最聪明啊!还有最后一题。请各位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到东教场去吧!

  禄东赞等:微臣告退!

  旁白:在恭顿副相和禄东赞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

  汉族老婆婆:请问你们就是恭顿副相和禄东赞吗?

  恭顿副相和禄东赞:(一脸疑惑)对,我们就是。

  汉族老婆婆:太好了。你们要记住,文成公主两眉之间有一颗红痣,切记切记!这和明天的题目有关系。

  旁白:汉族老婆婆话说完就不见了。

  恭顿副相和禄东赞:(两人一脸惊恐)鬼啊~~~!!(跑开)

  第二天。

  侍女:这是最后一题!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十分相似)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

  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

  (太宗、众宫女纷纷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额头,不禁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蕃赞普。

  禄东赞等:多谢天可汗!祝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旁白: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藏干布,那么文成公主又是如何嫁到吐蕃去的呢?

  (投影)第二幕 西行入吐蕃

  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将要起程去吐蕃

  唐太宗: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

  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我走了。(悲戚状)

  江夏王:(跪下)陛下,臣就此告辞。(众人起程)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经千里,举目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惟我一人向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呀,快过河吧!!

  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来了”。

  松赞干布:(行礼)公主,江夏王,我这里有礼了。

  江夏王:(行礼)劳驾驸马亲自前来迎接呀!

  松赞干布:(感激)不要紧,相反,我还要谢谢江夏王你将公主护送到此呀!皇叔远道而来令小王不甚感激,今我愿意已大唐女婿的身份拜见皇叔。(行礼,江夏王还礼,公主对江夏王行礼)

  (投影)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

  (过渡)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婚后生活怎样,看了第三幕我们就知道了。

  旁白: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与松赞干布相亲相爱。

  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

  禄东赞:臣这就去办。

  文成公主:亲爱的赞普,此次来吐蕃,臣妾带来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和各种书籍。一批工匠、乐师、农技人员也随同而来。臣妾想为赞普分忧解难。

  松赞干布:赞蒙知书达礼,见解独到。你就参与朝政,协助我来共同来治理好吐蕃。

  文成公主:请喝茶。

  松赞干布:好茶,好茶,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文成公主:这是臣妾为了合吐蕃人的口味,特地泡制的奶茶。

  松赞干布:好!好!(赞不绝口)

  旁白:很快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建成。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搬了进去。

  松赞干布:赞蒙,如有雅兴何不去布达拉宫参观一番。(松赞干布带领文成公主参观,介绍绘画和雕刻)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共同生活了十年,无子孙。

  旁白:“公元650年,唐朝皇帝唐太宗去世一年后,深受吐蕃人民爱戴的赞普,吐蕃一代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因积劳成疾,也英年早逝年仅43岁松赞干布死后葬在家乡雅隆文成公主此后一直生活在雅隆,二十年后,唐高宗派特使请文成公主回唐颐养天年文成公主谢绝公元680年,文成公主不幸病逝她在吐蕃整整生活了40年,她用自己平凡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汉藏民族团结的颂歌文成公主和西藏最伟大的英主松赞干布一起,共为西藏归入祖国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千里情牵唐蕃联姻演绎千年幽恋,倾国佳人华彩乐章谱写千古绝唱!”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扩展资料: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重新统一吐蕃王朝之后,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国尺尊公主,又向当时统治中原的同样雄才大略的唐朝皇帝李世民求亲。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好问聘。当时唐太宗没有同意,松赞干布几次派人向唐朝请婚也未能如愿,便决定用武力逼婚,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爆发了蕃唐首次战争。

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相噶尔东赞备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再次向唐太宗请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25岁,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16岁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在拉萨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

松赞干布的两位妻子均来自佛法昌盛的尼泊尔和唐朝,两位公主都信仰佛教,她们先后带来了佛像、佛经、法物等到吐蕃。在公主们的影响下,松赞干布也接受了佛教。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分别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在34岁的盛年时去世于拉萨。(松赞干布卒于650年,明确记载于汉文史籍《唐书吐蕃传》、《唐会要》、《资治通鉴》、《通典》诸书中,因此藏学界没有异议。)

参考资料:

-文成公主

答案:B

文成公主与吐蕃(藏族祖先)首领(赞普)松赞干布成婚,是唐代汉、藏民族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多次派遣使节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通过文成公主人吐蕃,带去了大批内地的手工艺品和生产技术与医药书籍,直接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婚后,唐与吐蕃的关系长时间交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335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