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武帝为何启动汉匈百年大战的大幕,非要消灭匈奴的真正动机,历来有很多说法,“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说法有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说法有之……其实,汉武帝在55岁那年已明确指出自己消灭匈奴的动机。
1、汉武帝:我是在学齐襄公的春秋大义
用汉武帝自己的说法,启动汉匈百年大战不过是在向齐襄公学习,“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这番话是太初四年也就是汉武帝55岁时所说。当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已攻破大宛,杀了大宛王凯旋。
在这段话中,汉武帝提到了三段往事,分别是“高皇帝平城留恨”、“高后被匈奴单于写信戏弄”、“齐襄公报九世之仇”。
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汉国初立,刘邦曾与匈奴有过一战,单于冒顿设计,引汉军深入大漠,在平城以40万精锐骑兵,围困刘邦于白登山7天。最终,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以重礼贿于阏氏,才得以脱身。随后又采用娄敬的策略,与匈奴和亲结盟。
高后指吕太后。这里是说刘邦死后,冒顿曾写信给吕太后“求婚”。大意是你丈夫死了,空闺难守,我们孤男寡女可结成一家,这是多快乐的事啊!吕太后则回信说我是老太婆了,无法亲自侍奉正值盛年的大单于,特献美女30名、锦帛10万匹,精米80万斛,美酒百石,请大单于笑纳。
齐襄公报九世仇是说,齐哀公当政齐国时,周天子听信纪侯诽谤,用大鼎把齐哀公煮死。而齐襄公继位后伐纪,纪国被灭。《春秋公羊传》称到齐襄公已过去九世,“九世犹可以复雠乎?虽百世可也。”九世仇也能报了吗?当然,即使百世的仇也能报。
汉武帝认为自己应该学习齐襄公报九世之仇的“春秋大之”,为汉高祖刘邦、吕太后一血前仇。在汉武帝眼里,匈奴所带给汉朝的是国耻也是家仇,不能不报。
2、匈奴已成了汉朝叛将的联军
匈奴崛起正逢秦末战乱,秦国长城防线瓦解,一统大漠的单于冒顿拥有“控弦之士30余万”,有拉弓射箭的骑兵部队30余万人。强大的匈奴成了汉朝叛将的联军,先是韩王信因担心被刘邦诛杀,在马邑投降匈奴,与匈奴联军共同攻打太原。
正是为了征讨韩王信,才有了刘邦平城被围困、被迫与匈奴和亲的后事。后来,汉将陈豨谋反,又投奔匈奴,与韩王信合谋侵犯代郡、雁门和云中郡等。燕王卢绾造反也是这个路数,侵犯上谷以东。史载,因不断有汉将投降,匈奴与叛将、叛军联合常对汉朝进行侵扰、劫夺军事行动。
刘邦立国后,为确保刘氏江山的稳固,剪除非刘姓王,对功臣大开杀戒。诸多开国汉将走投无路中,只好纷纷投奔匈奴。这些人借助匈奴的力量向刘邦讨要说法,匈奴自然也乐意借机劫掠一番,发一笔横财。
更重要的是,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赵王刘遂曾暗中与匈奴联络,与匈奴达成联军作战的计划,只是因为后来汉军迅速攻破赵国,匈奴的入侵计划才没能实施。
试想:在汉朝的身边始终有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仅要和亲、送礼,还要小心提防时不时会有人去反叛投奔,并借助匈奴的军队回来侵扰、劫夺,汉武帝如何能容忍?
3、匈奴傲慢无礼、反复无常是汉朝心头之患
按照最初的想法,汉匈和亲、成为兄弟之国,两国至少应该和睦相处,但事实完全相反。逐草而居,游牧为生的匈奴更习惯掠夺农耕民族,这是他们的天性。从汉高祖开始,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每年都要奉送给棉、缯、酒、米。
而“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余人。”在汉朝人眼里,匈奴毫无信义可言,盟约等根本起不到约束作用,是“一头养不熟的狗”。除了动不动以武力威胁,一言不合就出兵犯边之外,匈奴还十分傲慢无礼。
汉文帝时,匈奴借投降汉使中行说的嘴称:“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占占,冠固何当?”唉!你们这些有土石房子可住的汉人,别啰嗦了,喋喋不休有什么用,以为戴上帽子就了不起吗?
还对汉朝使者说:“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己矣,何以为言乎?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别废话,想着你们汉朝送给匈奴的缯絮米蘖,一定要量足、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多说?供上来的东西要数量够、质量好,如果达不到标准,很粗劣,庄稼成熟时,就等着匈奴骑马冲杀践踏那些成熟待收的庄稼吧。”
4、吕太后、汉文帝都曾想对匈奴开战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直到汉武帝时,汉朝才敢对匈奴说“不”,其实并非如此。刘邦平城留恨,至死没敢再动刀兵。刘邦死后,单于冒顿给吕太后写了具有挑衅、戏弄意味的那封信,吕太后读后大怒,计划发兵攻打匈奴。
当时的汉朝国力仍十分虚弱,大臣上朝所驾车马,竟找不到4匹同样毛色的马来。因此众将劝说:“当初,凭着高帝的武功和胆识,尚且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如今谁具备高帝的雄才大略?”吕太后斟酌再三,只好咽下被戏弄的苦果,放弃开战打算,与匈奴和亲。
汉文帝时,汉朝国力已全面恢复,汉朝也曾计划对匈奴开战。汉文帝即位的次年,单于冒顿写来一封信,大意内容如下:
匈奴右贤王受汉将侮辱,与汉军开战,匈奴与汉朝亲密关系被损害。匈奴派使者入长安送信说明情况被扣留,汉使也不来匈奴。我惩罚右贤王,让他攻打月氏,灭了月氏,把反抗的人全部杀死,降服了百姓。还平定楼兰、乌孙等26个国家。大漠所有善于弯弓射箭的人已成一家。北方安定,我们愿意和汉朝停战,恢复条约,世代和平安乐。我们派全都送来书信,献骆驼一匹、战马二匹、驾车之马八匹。皇帝如果不希望匈奴靠近汉朝边塞,我就让兵士和百姓远离。使者到达后,请即刻让他回来复命。
这封写得绵里藏刀,看似恭敬实则杀机暗伏。果然,汉文帝也读出了这封信背后的潜台词。匈奴使者的信送到后,汉文帝让大臣商议是开战,还是继续和亲。
最终,汉文帝和大臣们认为:“匈奴刚打败月氏,士气正旺盛,我们再起不能开战。况且侥幸得胜,得到的都是低洼的盐碱地,无法耕种和居住。因此只有和亲对我们是有利的。”汉朝答应了匈奴的请求。
在汉文帝十四年,面对匈奴的侵扰、劫夺,汉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做将军,动用千辆兵车、10万骑兵驻守长安。还任命卢卿、魏遬、周灶、张相如做大将军,董赤做前将军准备发兵攻打匈奴。最终,双方以和亲结束对峙。
在汉文帝后元四年,军臣单于主动断绝和亲,派出3万骑兵大举侵扰、劫夺上郡和云中郡。汉文帝派张武等人驻军北地、句注,飞口。又令周亚夫等人率兵驻守长安细柳、棘门、霸上。数月后汉朝大军来到边境,匈奴却远远离开,两军大战再次作罢。
汉武帝肯定是熟知这些历史事件的,也深知匈奴外患不除,汉朝子孙后代将一直遭受边疆威胁的局面。与其一味和亲、示好,不如痛下决心,全面剪除大患。所以,王恢提出马邑之谋后,汉武帝终于下定开战的决心。
卫青、李广、霍去病、窦宪、陈汤……于是,一颗颗璀璨的汉朝将星横空出世,留下一页页令后世追忆、仰望的历史故事。
“马邑之围”是汉匈之间的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汉匈战争策略的重要转折点。而汉武帝杀掉王恢(逼迫王恢自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实上,汉武帝之前,汉朝对匈奴,一直采用的是和亲的政策。能够安抚匈奴,就尽量安抚,绝对不会和匈奴硬碰。有时候受了匈奴的气,也常常选择忍气吞声。比较有名的,就是匈奴冒顿单于向吕后求婚。这显然对吕后是一个极大的侮辱。但是吕后依然只能忍气吞声,好言相劝,声音还不敢说得太大。汉景帝的时候,有五个匈奴人投降了汉朝,汉景帝立刻就对他们大加赞赏,把他们封侯。汉景帝这样做,明显包含着因为打不赢因此选择讨好的意味。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同时因为汉武帝性格上比较强势,因此,对于匈奴就渐渐从和亲政策,改为了硬打的政策。不过,这个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汉武帝君臣多次探讨,反复试验的结果。而马邑之围就集中体现了汉武帝政策的变迁。在马邑之围前,匈奴派使者来汉朝,向汉朝提出了和亲的想法。也就在这时候,朝廷开始了大讨论。
朝廷中大臣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主,主张与匈奴和亲。一派以太行令王恢为主,主张坚决打击匈奴。实际上这两个人的主张是有一些不太协调的。为什么说不太协调呢?因为韩安国是御史大夫,他应该是鹰派才对。而王恢是太行令,相当于外交官。外交官的手段都会柔和一些,一般都不会是鹰派,而是鸽派。但这两个人刚好相反。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不是讨论鹰派和鸽派的问题,总之,最终汉武帝听从了王恢的话,主张与匈奴作战,而不是与他们和亲。于是汉武帝派出三十万大军,准备和匈奴大战一场。汉武帝利用匈奴想和亲这一点,在马邑这个地方设下埋伏,然后派人假装成奸细,把匈奴人引诱进马邑城,想借此对匈奴来一个瓮中捉鳖。汉武帝之所以这么打,是因为匈奴作为马上游牧民族,想要和他们打仗,实际上是很难的。匈奴一般采用的策略,就是偷偷地到汉地来抄掠。
抄掠到一定的物品后,就赶紧逃走。你要是派军队来打他,也打不着。因为他跑得很快,你根本就找不到他的踪影。事实上,无论是后来的卫青还是霍去病,在和匈奴打的时候,都多次扑空。所以汉武帝才会采用诱使匈奴到马邑城来围打的方式。当时,匈奴确实信以为真,他们带着十万人马前往马邑。可惜的是,半途他们就得到了消息,知道马邑有汉朝的埋伏。所以赶紧就跑了。
匈奴跑了以后,王恢并没有前往追赶。王恢之所以不追赶,是害怕如果追赶的话,很可能反入匈奴的包围圈,那样就会损兵折将。当然了,这是后来汉武帝在处理王恢的时候,王恢讲出的一个理由。究竟王恢当时没有追赶,是不是出于这个想法,已经不得而知。但就算是出于这个想法,汉武帝也是不能原谅他的。因为他就算不攻打匈奴的主力部队,至少也应该攻打匈奴的后勤部队。因为后勤部队跑得肯定没有主力部队快,而且后勤部队有很多的物资,获得这些物资,实际上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
但王恢什么也没有做。让汉武帝生气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而是这场仗,本来就是王恢主张打起来的。他不是一个主战派吗?不是一个鹰派吗?既然是一个主战派,在打仗上就应该有坚决的态度,要有一种一定要打胜的态度。如果带着三十万人出征,花费了太多的钱粮,最终却无功而返,那么,也就证明了主战是不对的,是劳民伤财的。以后主和派就会占据上风。那么,汉武帝再想组织大型的战斗,恐怕遭到的阻碍就会更大了。
还有一点,汉武帝既然决定要匈奴血战到底,那么,就要让将领在打仗的时候有血性。有血性才会不顾一切地打。后来汉武帝在派人率军打击匈奴的时候,他曾多次使用年轻将领(霍去病才17岁,他就让他担任主将。可见他多么大胆地启用年轻将领。)汉武帝为什么喜欢启用年轻将领呢?就是他知道,年轻将领有血性,有一鼓作气打到底的作风。由此可见,汉武帝逼迫王恢自杀,就是想表明他对匈奴的态度,已经从主和,改为了主战,而且是坚决抗战。(
参考资料:
汉武帝是百分百的双性恋。
曾经由男人来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白人决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
后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荒诞的,如今我们却又让异性恋来决定同性恋能不能相爱
同性恋很正常
同性恋不是病,不是罪,不是错,
同性恋爱情和异性恋爱情没什么不一样,
异性恋不是更正常只是更平常,
无论同性异性每个人在人权上都是平等的,
都渴望自由、平等、有尊严、有爱的生活,
同性恋是世界上最纯净的爱情。
因为这种爱情可以冲破世俗的樊笼,穿透异样的眼光,接受来自社会的重重困难艰辛。
经过这些最世俗的东西洗涤后的爱情,才是最为真挚动人的。
在爱的灵魂体验上,同性之爱触到了异性之爱没有触到的深度,更接近爱之本质。
他们都是勇敢的人,也都是最干净的人。
这种爱,凡夫俗子无法领会。
这其中的艰辛,也不会有人感同身受。
这世上,有人相信真爱,有人怀疑真爱,
IDLOVES是为同性真爱而生的,专注服务于坚定相信真爱的那一类5%的LGBT同志人群,
为他们而生,为他们发声,为他们的爱代言,消除社会歧视,推动全权。
IDLOVES认为真爱是一种信仰,神圣不可亵渎。
IDLOVES虔诚地祈望世间有更多的人相信真爱、践诺真爱、弘扬真爱,
IDLOVES制定了犹如宗教般的严苛规定:
在IDLOVES的文化基因里相信真爱是一种本能,
真爱不分星球、不分国度、不分宗教、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贫贱、不分年龄,
人权面前人人平等,真爱面前人人平等,婚姻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此,有些人理解,有些人不理解,
同性真爱即IDLOVES的事业,IDLOVES愿意固执地信奉此真爱理念,
恪守真爱这块净土阵地,真诚地希望愈来愈多的人成为“ID真爱信徒”,
让怀疑真爱的人相信真爱,让被爱伤害的人重新相信真爱,让相信真爱的人更加相信真爱,
让真爱普世,实现促进人间真情大爱的宏愿:
“真爱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真爱的,不住在黑暗里”。
——IDLOVES
同性恋是天生的,爱一样一样爱,IDLOVES是专为同性恋而生的。包括les戒指、gay戒指、自戴的、求婚的、情侣对戒、结婚戒指等
除了IDLOVES,我们所知道的珠宝牌子都是歧视同性恋的,真可悲真可恨。IDLOVES同性珠宝,同性恋珠宝,同性专属戒指,同性对戒,同志对戒,同性情侣戒指。
为同性恋群体的爱情保驾护航,传播同性正能量,是同性恋情侣表白的爱情神器,专属的情感信物。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有的只是两个人刚好相爱了,就这么简单。希望每位同志都能获得浪漫、真诚、永恒、平等的爱情。
你可以不支持但请沉默不语,让他们爱想爱的人,那是他们的权利。你可以不接受但请视而不见,让他们过想过的生活,那是他们的人生。
你可以不理解但请听而不闻,让他们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是我们共同的世界,一个本就多元精彩的世界!
尊重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对人性的尊重。
嵇康(224—263)
[编辑本段]
嵇康(223~262),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迁家谯国侄县(今安徽宿县西南),改姓嵇。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编辑本段]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山涛(205—283)
[编辑本段]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编辑本段]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
[编辑本段]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擅长喝酒和品酒。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颂〉一篇。
作品《酒德颂》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木盍ke)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借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有一与刘伶有关的好玩故事,不知是否属实:刘伶的“鹿车”后跟着一小童儿,还扛着锄头,非常奇怪。路人问小童儿,小童儿答:“醉死了好埋呀!”
阮咸
[编辑本段]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改称阮咸,简称阮。
王戎(234—305)
[编辑本段]
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主父偃——”古今第一阳谋“推恩令的策划人,一颗足够璀璨的”流星“,可又有几人注意到,当时的他已然是一个漂泊大半生的暮年老者,曾经的那些苦难经历、嘲讽与白眼也已经将他的人格重新塑造了。
一、中年“改行”
如今的我们早已见惯招聘启示上那些”35周岁以下、三年工作经验“之类的要求,一旦中年失业,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是,当我们将历史的车轮向后行驶两千多年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叫主父偃的人,他竟然可以做到很多当代人都没有勇气做到的事——中年”改行“。
主父偃,他的老家在齐国临淄,一个儒家气息极为浓郁的地区,时不时就会听到读书人朗朗的诵读儒家经典之声,可偏偏主父偃年纪轻轻就走上了”歧途“,爱上了纵横之学,他的偶像是苏秦、张仪,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像他们一样雄辩滔滔。只可惜,时代早已经不同了,大一统的西汉早已没有了纵横家的市场,所以,初入职场的主父偃处处碰壁,人到中间竟还是一事无成。
最终,为了生存,主父偃决定向主流市场”屈服“,开始研习儒家经典《易》、《春秋》,与此同时,对百家经典也开始逐渐逐渐涉猎。学有所成的他,已然开始梦想起了他未来美好的人生。
二、四处漂泊、终入长安城
主父偃开始尝试着融入齐国主流儒生的圈子,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才华出众的他竟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异类。儒生们都对这个半路出家”假儒生“嗤之以鼻,结果,主父偃不但没能融入儒生的圈子,反倒失去了曾经的兄弟和朋友们的支持,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无奈之下,主父偃开始踏上了四处漂泊之路。他先后来到了燕国、赵国、中山国等诸侯国,希望可以以才华打动那些诸侯王,结果,现实又一次狠狠地打了他的脸,失败!失败!还是失败!燕赵之地依旧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最后,主父偃决定一不作一不休,以暮年之身孤身入长安,作最后一搏。
他第一个拜见的便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大将军卫青,从底层社会成长起来的卫青并没有轻视面前的这个小老头儿,他甚至还觉得主父偃跟他之前见到的那些儒生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于是,他开始不断地向汉武帝提及主父偃,然而,似乎命运还是觉得主父偃的人生不够悲惨,汉武帝竟然如同没听过一样,对他不闻不问。
由于卫青从不养门客,主父偃开始辗转于京师各大小诸侯的家,以期能谋得一条求生之路,可是结果依旧不如人意,他在京师长安受尽了讽刺和排挤,甚至经常没见到诸侯本人就已经被他们的门客撵了出来。
没多久,主父偃的盘缠也用光了,天大地大,他已不知何处是他家。
三、连升四级
可是,有时人生就是这样奇怪。在主父偃即将放弃的时候,他决定最后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直接上书汉武帝。
这个决定直接扭转了主父偃的人生。这篇汇集他所学精华的上书早上刚刚送到汉武帝的手里,主父偃便被叫到了汉武帝的面前。汉武帝表示非常欣赏他的作品,与他聊了一段时间,甚至感慨道:”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主父偃此刻心中百感交集,他努力了这么久,走过这么多处地方,见到如此多的主子,竟然最后是这位天下之主给了自己最大的机会。
主父偃很快成了汉武帝的内侍之臣,紧接着,因为表现出色,仅仅一年之内,主父偃便完成了郎中、谒者、中郎、中大夫四个层级的跨越。仅仅一年时间,主父偃实现了蜕变,随后,他又为武帝接连献上了几条建议,比如“推恩令”、迁天下豪杰至茂陵邑、尊卫子夫为皇后。参与揭发燕王刘定国*乱后宫的罪行,也都被武帝一一采纳,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红极一时的人物。
四、倒行逆施
正所谓物极必反,当主父偃一步步攀上事业顶峰的时候,他也开始渐渐黑化了。
他以纵横起家,精通儒术,最引以为傲的便是一张嘴。他开始肆无忌惮地弹劾朝中的大臣、外派的诸侯。为了能够过些安生日子,谁也不敢得罪这位口无遮拦的大爷,都开始主动地向其行贿,累计贿金竟达万金之多。
当时也有人曾劝过主父偃,叫他收敛一些,可是,主父偃却说:”想我结发游学四十余载,郁郁不得志,父母不拿我当儿子,兄弟远离我,朋友离弃我,这种穷日子我早已经受够了。人生在世,自当得意尽欢。我已日暮途穷,所以才倒行逆施,不按常理出牌。”
可见,主父偃做事已经不太去想后果,他想要的也只是这流星般的光华,而不是所谓的长富久安。此时的他只是一个想任性活一场的率直老头儿。
五、主父偃之死
可以想到的是,如此倒行逆施的主父偃终将会遭到报复,他的死实际上也不算意外。
他最终的死亡起源于诸侯国齐国的一桩婚姻。
当时的齐厉王刘次昌成年不久,尚缺一位正牌王后,前来求亲者也不在少数,但却都被齐厉王的母亲纪太后拒绝了。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在民间时有一小女,名为金俗,其女名为金娥,此时也尚未婚配,王太后便想与齐厉王结一门亲事,于是,她便派宦官徐甲前往求亲。主父偃听闻此事,便也找到了徐甲,希望徐甲在求亲之时也能把他的女儿推荐给齐厉王,做一妃子亦可。
可是,他们还不知道,纪太后之所以未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请求,是因为齐王宫中有些见不得人的秘密。原来,纪太后早就把自己娘家的表妹嫁给了齐厉王,只可惜齐厉王对这位新入宫的美女并不感兴趣。于是,纪太后便把自己的长女,也就是齐厉王的亲姐姐召进宫,一方面是让她多劝劝弟弟,另一方面也是监督弟弟远离其他女子。结果,让纪太后没想到的是,齐厉王竟然和自己的亲姐姐勾搭成奸了。
有此等糗事,纪太后又怎么会答应其他人的求婚请求,所以当徐甲到来的时候,自然吃的也是“拒绝卡”。徐甲倒也不傻,暗中一扫听,就了解到了实情,不过为了息事宁人,徐甲回见面见王太后时并未如实想告,只以其他理由搪塞过去了。王太后也没纠结此事,转而将金娥嫁给了淮南王刘安的太子。
可是,任性的主父偃可没打算就此罢休,他从徐甲那儿探出实情后直接跑到汉武帝面前参了齐厉王一本。武帝将信将疑,于是派主父偃为齐相,前往齐国调查此事。纸终究包不住火,主父偃到齐国后,很快就查清了一切,他还把调查所得直接告诉了齐厉王,不料,年轻的齐厉王一时害怕,竟然直接自杀了。
燕王、齐王接连出事,同为当初主父偃面试过的诸侯国,赵王刘彭祖自然也坐不住了。他利用主父偃尚在齐国的时候,直接给武帝上书,揭发主父偃收受贿赂等罪行。还没等武帝下令调查,就传来了齐厉王自杀的消息,武帝不禁大怒,他认为齐厉王自杀的主因就是主父偃的胁迫,于是急召主父偃回京。见到武帝后,主父偃虽承受收受贿赂,却矢口否认胁迫齐厉王自杀,然而,此时早已不甘忍受主父偃压迫的大臣站了出来,恳请重责主父偃。
最终,汉武帝还是下令族杀了主父偃。
水言水语
主父偃此生一路坎坷波折,早已看淡生死;他虽非嫉恶如仇,但却睚眦必报。
生而为人,如果我等有他这样的经历,又会活出怎样的人生呢?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天下。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22 唐朝建立
晋阳起兵与唐朝建立
617年,李世民鼓动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李渊以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起兵反隋。
李渊诛杀了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王威、高君雅。派刘文静出使东突厥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派李建成、李世民夺取西河郡。六月,正式起兵。李渊自为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进兵隋大兴城(长安)。李渊在霍邑大破宋老生,从龙门渡黄河,开永丰仓赈济百姓。关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响应。
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唐王。次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李唐,唐朝建立。攻克隋大兴城后,李世民官拜京兆尹、受封秦国公。618年,迁赵国公。李渊称帝后,李世民拜尚书令、晋为秦王。
统一中国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最终统一中国。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自西方的威胁。
其二,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武德四年十月,封为空前未有的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辟弘文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一个小内阁。
玄武门之变与即位
617玄武门之变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太子李建成随即联合三弟齐王李元吉,共同排挤李世民。同时,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此后,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三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李建成曾经下毒谋害李世民。
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余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太子府率更丞王晊告诉了秦王: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建成、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尔后李渊让出军政大权予秦王,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当年十月,追封李建成为息隐王,李元吉为海陵剌王。次年改元贞观。642年,追复李建成为隐太子,李元吉为巢剌王。
23 贞观之治
内修政理
贞观二李世民年(628年),当时的人口已因隋末战争而锐减,此时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高宗、武后、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加强科举制等政策。
李世民本身也是个既英武又善辩之人,但是有鉴于帝位得之不易,加上隋炀帝杨广本人亦以雄健尔雅善辩闻名,隋却因此铸下灭亡的大错,因此在位期间,李世民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廷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641年,唐室文成公主下嫁于吐蕃的松赞干布。
《资治通鉴》有记载,李世民贞观十七年废太子李承乾之后、改立李治为皇太子之前,李世民之三子一弟(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及七弟李元昌)俱谋取帝位,致李世民心灰意冷之曲折,史载:“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登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刎,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
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另外,李世民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称“飞白”,闻名后世。著名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史家曾疑李世民生前,指定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近年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研究,《兰亭集序》应该不在李世民之昭陵,而在高宗、武后所合葬的乾陵之中。
唐太宗与身边大臣魏徵、王圭、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等的对答也在开元十八(730年)、十九年间被吴兢辑为《贞观政要》一书,以发扬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精神。
灭东突厥与薛延陀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因唐朝发生玄武门之变,政局不稳,东突厥伺机入侵,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刚刚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唐语林》记载唐太宗“空府库”赠予颉利可汗金帛财物,以求突厥退军,并与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并且挑拨颉利、突
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表面臣服于唐朝,暗中却扩充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为避免新恢复的东突厥站稳脚跟,与其进行了多次战争。为了保住东突厥,李世勣在641年进攻薛延陀,并取得了胜利。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云州。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铁勒等部落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唐太宗于铁勒故地设六府七州:瀚海府(回纥)、金微府(仆骨)、燕然府(多滥葛)、卢山府(思结)、龟林府(同罗)、幽陵府(拔野古) 。七州:皋兰州(浑)、高阙州(斛薛)、鸡鹿州(奚结)、鸡田州(阿跌)、榆溪州(契苾)、蹛林州(思结别部)、窴颜州(白霫)。由燕然都护府管理,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利二可汗和突厥与铁勒诸部的关系。627年,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同时东突厥又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突厥势力渐弱。唐太宗于629年八月任命李靖、李世勣、柴绍、李道宗等为行军总管,出兵征讨东突厥。630年三月颉利兵败被俘,东突厥灭亡。唐朝在东突厥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
和亲吐蕃
贞观疆域
在北方,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李世民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贞观二十年(646年),又一举消灭了薛延陀汗国,至此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皆为唐的势力范围。唐朝廷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在西北,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贞观十九年(645年),唐朝廷移安西都护府到龟兹。
在东北,644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未果,唐高宗在668年乃联合新罗灭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注 2]、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了高原,又征服了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里地区的羊同和尼婆罗(今尼泊尔)。松赞干布于634年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也派臣入蕃。636年,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唐朝不允,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唐朝属国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入侵吐谷浑,唐军在松州大胜吐蕃军。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臣禄东赞使唐求婚,唐太宗便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许嫁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吐蕃赞普遂接受唐朝的册封。
24 晚年过失
渐不克终
面对自己空前的文治武功,太宗到晚年也出现一些过失。首先纳谏不如贞观早期积极,比如贞观十年,魏徵发现他“渐恶直言”。其次奢侈之风日重。不过晚年他还是能反省自己过度奢糜的错误。司马光说唐太宗:“好尚功名,不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同时,太宗晚年也有早年的清静转为奢纵,营建宫殿,计划封禅泰山等,并自辩“百姓无事则劳逸,劳役则易使”,魏征因此谏到“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不过由于太宗晚年能够清醒认识自己的问题,所以也能进行调整,因此虽然太宗晚年存在这些过失,最终没有出现败亡的危机,“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维持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去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撰写《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一说是服用丹药暴病[7]),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0岁,在位23年,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位于今中国陕西省礼泉县东北50多里山峰上)。
3 父系母系编辑本段
父系:李世民父亲的李渊是他是西汉抗击匈奴名将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
母系: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第四女,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亲姐姐。独孤氏是东汉刘秀的重孙征匈奴被困独孤山,后成为独孤部落,遂改姓独孤氏,成为鲜卑部落的望族,所以独孤氏是姓刘的后代,应属汉人。
李世民的母亲窦皇后,祖先窦统,东汉雁门太守,因其堂伯父窦武之难而逃亡入鲜卑拓拔部,当上了没鹿回部落大人。至窦勤时,被晋朝封为勤忠义侯,徙居五原。窦勤子窦真,率众入魏,为征西大将军。到窦严一代,则随北魏孝武徙洛阳,自是遂为河南洛阳人,即去鲜卑化而返回为汉人。到北魏孝文帝之世,改回窦氏。
武则天首任丈夫
31 第一任 李世民
贞观十一武则天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有才貌,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氏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对宫中生活,晚年的武氏曾回忆为太宗驯马一事。
一天,李世民带着众美人游玩,来到御马厩,指着一匹骏马对众人说:“这是朕的坐骑,名叫狮子骢。”李世民话音刚落,那马便一声长啸,扬起头来,样子十分吓人,众美人急忙躲在一边。
李世民见状,笑了笑,问众人,你们谁能驯好这匹马?”众美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言以对。
只见武则天从人群中走出来,不慌不忙地对唐太宗说:“陛下,只要给我三样东西,我就能把这匹马驯好。”
“不知哪三样东西?”唐太宗问连忙问道。
“第一件是铁鞭,第二件是铁锤,第三件是匕首。”武则天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先用铁鞭子抽;它不服,再用铁锤击;还不服,就用匕首刺它的喉咙。”
唐太宗听罢,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但他心里在想:这个小女子,将来可是个铁手腕的女人啊!
32 第二任 李治
贞观影视形象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此后,在侍奉太宗之际,武才人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武才人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氏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时,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氏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氏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氏已怀孕了,入宫后生下儿子李弘。次年五月,被封为二品昭仪。
4 成就贡献编辑本段
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采纳;李世民
3 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
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对高句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 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9 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11 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5 家庭成员编辑本段
51 皇后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生废太子(恒山愍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崩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享年36岁。合葬昭陵地宫。
52 妃嫔
韦贵妃:名“珪”,表字“泽”,生纪王李慎、临川公主。生于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薨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享年69岁。陪葬昭陵。
燕德妃:生越敬王李贞、江殇王李嚣。生于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享年63岁。陪葬昭陵。
郑贤妃:生卒年不祥。《唐会要》记载陪葬昭陵,目前尚无发现其墓葬。
徐贤妃:名“惠”。生于武德八年(公元626年),薨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享年24岁。赠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杨妃:生吴王李恪、蜀悼王李愔。封号不明。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阴妃 :生齐王李祐。封号不明。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韦昭容:名“尼子”,生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薨于显庆元年九月八日长安崇圣宫,享年50岁,十月十八日陪葬昭陵。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昭仪某氏: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薨于永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682年),享年81岁,十月十一日陪葬昭陵。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三品婕妤某氏: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杨婕妤:杨恭道第三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萧美人:萧铄第二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崔才人:崔宏道长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萧才人:萧铿第二女,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武才人:贞观时五品才人,后成为唐高宗时二品昭仪,再后进封为皇后,再后称帝。
其他妾室
三品亡宫周氏:三品宫人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亡宫五品:五品宫人,生年不详,薨于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六昭陵宫,二月十四日陪葬昭陵。现有昭陵墓志一方。
三品亡尼:三品宫人,后出家为尼,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七品典灯: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巢王妃杨氏:生曹恭王李明。是否正式册封为妃嫔不详,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王氏:生蒋王李恽。封号不明,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刀人高氏,字惠通,李世民为秦王时的妾室,现存墓志一方。
此外,文献记载之庐江王妾、琵琶女等,均内宫封号有无不明。生卒年不详。墓葬不明。
53 子
唐太宗共有14位儿子
李承乾:母长孙皇后。生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卒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年28岁。陪葬昭陵。常山郡王→中山郡王→皇太子→赠恒山愍王
李宽:母不详,早薨。生卒年不详。嗣楚王→赠楚王
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公元653年),享年34岁。赠司空,墓葬不详。长沙郡王→汉王→蜀王→吴王→废为庶人→赠郁林郡王→吴王
李泰:母长孙皇后。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薨于郧乡县,时年33岁。赠太尉、雍州牧,葬于薨地。宜都郡王→卫王→越王→魏王→东来郡王→顺阳郡王→濮恭王
李祐:母阴妃,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5年)。墓葬不详。宜阳郡王→楚王→燕王→齐王→废为庶人
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生年不详,乾封二年(667年)卒于流配地巴州。赠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梁王→蜀王→贬为庶人→涪陵郡王→蜀悼王
李恽:母王氏,生年不详,薨上元年间。赠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郯王→蒋王
李贞:母燕德妃。生于武德八年(公元626年),薨于垂拱三年(公元688年),享年62岁。陪葬昭陵。汉王→原王→越敬王
李治:母长孙皇后。晋王→皇太子→唐高宗
李慎:母韦贵妃,生年不详,薨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陪葬昭陵。申王→纪王
李嚣:母燕德妃,早薨。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正月(公元633年)。江殇王
李简:母不详,早薨。生年不详,卒于贞观五年四月(公元632年)。代王
李福:母杨贵妃。生于贞观八年(公元635年),薨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赵王
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曹恭王
54 女
唐太宗共有21位女儿
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萧锐,锐卒,更嫁姜简。生年不详。陪葬昭陵。
汝南公主: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详。墓葬不详。
南平公主:母不明,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岭南,更嫁刘玄意。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李丽质:母长孙皇后,下嫁长孙冲。生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薨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享年23岁。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宫中下嫔,下嫁唐义识。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详。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东阳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临川公主:表字“孟姜”,母韦贵妃,下嫁周道务。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永淳初年(公元682年),享年58岁。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名“敬”,表字“德贤”,母不明,下嫁程怀亮。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享年41岁。陪葬昭陵。
兰陵公主:名“淑”,表字“丽贞”,母不明,下嫁窦怀悊。生年不详,病逝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八月。陪葬昭陵。
晋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独孤谋。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新兴公主:母不明,下嫁长孙曦。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城阳公主:母长孙皇后,下嫁杜荷,又嫁薛瓘。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高阳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遗爱。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详。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详。墓葬不详。
晋阳公主:表字“明达”,母长孙皇后,未及下嫁。生卒年不详,薨年十二。墓葬不详。
常山公主:母不明,生卒年不详。没有下嫁。墓葬不详。
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初嫁长孙诠,后嫁韦正矩。生年不详,薨于龙朔三年。陪葬昭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