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读经典,毛姆——《人性的枷锁》

陪你读经典,毛姆——《人性的枷锁》,第1张

1

“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

《人性的枷锁》写于1897年,彼年毛姆二十三岁,刚取得医学学位,他的第一本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初涉文坛,就赢得一片赞誉,这使他坚定了要靠写作为生的决心。然而,当他把这本融入自身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寄给出版社,却惨遭拒稿。毛姆随后接连试了多家出版社,均被拒之门外。最初这本书的名字叫《斯蒂芬凯里的艺术家气质》,对于描写人性成长,类似哲学性的书籍来说,这个名字无疑不够深刻。心情沮丧的毛姆将这本书稿收了起来,转而投身其他作品的创作。

之后,毛姆通过《弗雷德里克夫人》扬名立万,成了英格兰炙手可热的剧作家。名利双收的毛姆决计要为戏剧艺术奉献余生,却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不尽回忆,那些记忆片断咄咄逼人,把他从紧张的剧作中剥离出来。此年毛姆三十七岁,距离创作《人性的枷锁》第一稿已过去了十四年。

十四年间,事业跌宕起伏,生活从未乏善可陈。

天性不安分的毛姆在这期间游历了多个国家,足迹遍布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埃及经历了多段感情,或男或女,对同性的痴迷,异性的吸引,经历之丰富,是当年二十三岁的毛姆不可同日而语的。加之阅读广泛,对宗教与哲学不倦的探索,以及在戏剧上的摸爬滚打,使毛姆洗去了语言的铅华,凝练出了一套质朴简明的叙事风格。

这时的毛姆怀念小说创作的无拘无束,感情无比充沛,渴望将过往经历编撰成书,希望通过书写的方式摆脱回忆的枷锁。于是,毛姆暂时退出舞台,开始了这本书的二度创作。

在坚持工作两年后,这本大部头的不朽杰作终于出炉。毛姆给这本书重新想了个更贴切的名字——《灰烬中的美》,无奈这个名字刚被人用过。最终,毛姆引用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四卷的标题——“人性的枷锁”作为书名。

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

这句话,仿佛为主人公菲利普量身定做的。

2

每个人都有缺陷,不是身体上的就是精神上的,世界好像一所病房,里面的一切既杂乱又无意义。

菲利普九岁父母双亡,被当牧师的大伯收养,一下子从温暖的母爱中被抛到了冰冷陌生的世界。大伯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自私自利,爱钱如命。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牧师做完了谢恩祷告,动手把鸡蛋的尖头切下来。

“哎,”他说,把切下的部分递给菲利普,“要是你喜欢,可以把这块蛋尖吃了。”

菲利普很想自己能吃到一整个鸡蛋,既然没法那样,就只好能吃多少是多少了……

“你觉得这块蛋尖的味道怎么样,菲利普?”大伯问。

“很好,谢谢您。”

“星期天下午,你还可以吃上这样一块。”

不得不说,毛姆对于人物的描写生动到刻薄。通过这一段,立体的揭示了大伯冷酷、不尽人情的性格,他并不喜欢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一点小菲利普也清楚的意识到了。

路易莎伯母倒是很愿意收养这个不幸的孩子。她生性善良,不能生育,对陈腐专横的丈夫十分顺从。尽管易莎伯母真心疼爱菲利普,但她并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又羞于表达,她常常对这个冷静的小家伙手足无措。

有一次,大伯在午睡前要求菲利普在他睡醒后,一字不差地背诵出当天的祈祷文。这可难倒了九岁的菲利普,他看不懂,又怕背不下来受到责骂,因而偷偷爬到餐桌上哭泣,恰巧被窗外散步的伯母看到。

伯母恍然明白,这个看上去冷静的小家伙,内心极其敏感。他过得并不快乐,但出于本能又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眼泪。路易落内心百感焦急,她说服丈夫,拿走了祈祷书,给菲利普换了一些图画书。从此,菲利普在书籍中找到了快乐。但 文字勾勒出来的虚幻景象,让现实显得更加惨痛。

伯母每天循规蹈矩,全身心服侍丈夫,至死也没能激发出丈夫多一点的温情。路易莎过逝,丈夫照常看报,大快朵颐地品评美味的蛋糕。他的血是冷的,路易莎四十年的付出,显然虚度光阴,毫无意义。 他们有着精神上的残疾。

而菲利普的残疾更为直观,因为左脚畸形,在寄宿学校受尽了同学们的讥笑嘲弄。受大伯影响,他相信万能的造物主可以治好他的跛脚。所以每天坚持祷告,为表虔诚,甚至在冬日赤身跪在地板上祷告。

也许耶稣太忙,没空搭理他。

他的跛脚仍是同学们取笑的焦点。至此,菲利普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他觉得上帝简直是个大骗子! 曾被宗教枷锁束缚的思想开始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3

那些裹挟着金钱、欲望、名利的枷锁,如同魔鬼,蠢蠢欲动。

由于学校生活的不愉快,中学毕业,成绩优异的菲利普不顾校长好意劝阻,毅然出走德国海德堡。他要离开这个恼人的环境,离开牧师公馆。在那里,他认识了外表潇洒、喜欢高谈阔论的海沃徳。

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写到:“生活中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海沃德属于后者。

他貌似才智超群,实则肤浅造作。他的精炒言论根本经不起推敲,他的思想也从来没落地生根。他把纵欲好色当作浪漫的情感,把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把游手好闲看作哲人的淡泊宁静。他那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言论,对十几岁的菲利普影响颇深。

即便随着思想日渐成熟,意识到海沃德思想空洞无物。可受海沃德风流韵事的鼓动,结束德国之行,回到牧师公馆的菲利普,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和朋友吹嘘的谈资,他竟对年纪可做自己母亲的威尔金森**发起了求爱攻势。

得手后,又将其厌弃。

随后二十岁的菲利普到伦敦会计事务所当学徒,坚持半年又对枯燥无味的账目工作产生了厌倦。又跑去巴黎学习绘画,幻想可以当一名响当当的画家。

在巴黎,菲利普结识了一群和他有着同样梦想的人。他们生活闭塞,活动范围狭窄,有些画家为了追求名声,辛辛苦苦二十年,生活穷困撂倒,仍没有成名。一起学画的范妮困于物质的枷锁,在既将饿死前选择上吊自杀,这对菲利普的冲击是巨大的。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他的遗产不多,假若十年他仍画不出一幅不朽杰作,他的下场不会好到哪里。

他征求画师富瓦内的意见,在得知自己永远只可能当一个平凡的画家时,名利的天秤开始摇摆,这一次他更趋向于理智。既然没办法成为瞩目的大画家,实在没必要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他已经二十三岁了,眼下就有富瓦内这样年至桑榆暮景,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奋斗都是白费的活生生例子。他之前在海德堡的法语老师迪克罗,也是如此,迪克罗一生扑在政治运动上,到老才才现自己所作的努力,无非是给自己套上了一把枷锁而已。

这把枷锁诗人克朗肖也有,他们的生活实在遭透了。菲利普以前愁苦不幸的学校生活,使他具有极强的自我反省和分析能力。

及时止损看来是必要的。方向不对,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4

爱情有可能是天堂之光,也有可能是地狱之火;最持久的爱情是得不到回报的爱情

菲利普收到大伯的来信,疼爱他的路易莎伯母过逝。这使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人终归难逃一死。在办完伯母的丧事,他带着一千六百英镑的财产,拖着跛足,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三次闯荡。

“医生这个职业是唯一不受年龄限制、随时可以有机会用来谋生的职业 。”菲利普进入了伦敦圣路加医学院攻读医学,这是获得一份稳定体面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想,却陷入了情欲的旋涡。

对于不爱我们的人不能付出,一但付出,便罪孽深重 。

菲利普对样貌平平,谎话连篇,身患贫血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疯狂的着迷。明知道两人思想并不匹配,米尔德丽德举止矫揉造作,淡吐令人作呕。她那副傲慢不逊的样子,时常令菲利普想扇她两个耳光。可即使这样,他仍控制不住自己去思慕她,想亲吻她那两片薄而缺血的嘴唇。

唯一能解释这一愚蠢行为的就是:爱情!

他爱米尔德丽德,毫无理智,不求回报。可惜米尔德丽德并不爱他,这令菲利普痛苦不堪。他在她身上不计成本的挥霍钱财。为了不让米尔德丽德离开自己,放任她左右逢源,脚踏两只船。在她被有妇之夫米勒诱骗,搞大了肚子,仍把她奉为女神。

菲利普离开了真心爱她的诺拉,重新和米尔德丽德混在一起,帮她度过难关,幻想满足自己的情欲。想不到,米尔德丽德却和他的朋友格里菲思私奔了。

米尔德丽德和菲利普一样,都被情欲操控得失去了理智。

格里菲思玩玩的心理,米尔德丽德十分清楚,但她情愿为短暂的激情,飞蛾扑火。当菲利普再次遇到米尔德丽德时,她已经被格里菲思抛弃,伦为街边妓女。

菲利普再次出手相救。此时,他对于米尔德丽德不再抱有不可遏制的情欲,他觉得米尔德丽德的身体肮脏透了。对于她的感情仿若戒毒者的心瘾难离。

他希望和米尔德丽德来一场柏拉图式的相处。可她仍劣迹不改,虚荣懒惰,不思工作,他们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米尔德丽德无法理解男人竟然不像她那样迷恋肉欲,她压根想象不到世上还可能存在同情、慷慨和仁慈。她恩将仇报,砸了菲利普的家,毁了克朗肖送给他的那条隐藏人生奥秘的波斯地毯,消失了。

菲利普不得不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这些年,在她身上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他那点可怜的遗产所剩无几。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菲利普鬼迷心窍地投资股票,结果把仅剩的财产全部赔光了。

5

菲利普的人生准则是------尽可按自己的本能行事,只是得适当注意街角处的警察。

诗人克朗肖正是奉行了这套人生准则,结果晚年凄惨而死。而现在自己所受的困境,也正是因为奉行了这一准则。

看来人的本能是靠不住的。

没钱继续学业的菲利普,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被好友阿特尔涅一家收留。为了生计,菲利普经阿特尔涅介绍到百货商店做引导,这使他尝到了低层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 “没钱会使一个人变得猥琐、吝啬和贪婪,他会扭曲人的性格,使人用庸俗的角度看待世界。”

他懊悔在米尔德丽德身上浪费的时间和金钱。如今,他要想从困厄中逃出去,重返医学院,只能等大伯死后继承遗产。因为只要大伯活着,是不会给他这个侄子一个子的。

到头来,菲利普仍没有摆脱对大伯金钱上的依赖。

大伯死后,菲利普终于结束了勉强糊口的日子,得以继续学业。回溯两年来所遭受的不幸苦难,他蓦地想到那块蕴含人生意义的波丝地毯。豁然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仿佛编织在地毯上的美丽图案。 无论欢乐与痛苦,好坏与否,都应坦然接受,它会给你的人生图案增添绚丽的色彩 。

有了这一层的认识,菲利普开足马力,刻苦学习。在担任助产士期间,他更深的了解到 对于穷人,最大的人生悲剧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失业。人很少因为爱情自杀,自杀的原因大部分与金钱有关 。

6

一个人一生必须越过一大片干旱荒芜、地势险峻的旷野,才能跨入现实世界

菲利普和阿特尔涅家保持着亲密的互动,这一家人善良好客。阿特尔涅有着快乐的性格,十分健谈,他不管说什么总是离不开演说家的华丽词藻,这与他的太太务实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阿特尔涅有九个孩子,他那套夸夸其谈的空想,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屈尊降贵。菲利普是个喜欢生活什物的人,自然也喜欢家庭浓厚的氛围。

不过,阿特尔涅对西班牙浪漫气息的描述,感染了菲利普,他计划着当一名随船医生,这样就可以去西班牙旅行,满足他那颗不安分的心。

然尔,再详尽的计划,也抵不过突如其来的变化。

菲利普对阿特尔涅的大女儿莎莉产生了好感。莎莉娴静寡言,有着一双蓝色坦诚的眼睛,她冷静端庄,表情永远波澜不惊。她年龄不大,却散发着母性的光辉,这些都吸引着菲利普。

菲利普知道自己并不爱她,他对莎莉怀有特殊的情感,他喜欢有她做伴。当莎莉告诉菲利普自己可能怀孕了,他内心极具挣扎。倘若结婚,他就必须选择安定的生活。那么,他的西班牙之旅就要泡汤了。

菲利普彻夜难眠,他决定放弃远行计划,向莎莉求婚,他为自己做出的牺牲感到骄傲。一想到莎莉肚子里怀着他未出世的孩子,顿时又泛起对孩子的钟爱之情。这些情绪交织,使他意志昂扬。

可当莎莉告诉菲利普只是虚惊一场时,本该高兴的他,却很失望至极。他意识到驱使他向莎莉求婚的并不是什么自我牺牲,而是源于内心对家庭的渴望。

过去他总是生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而错失眼前的机遇。这一次, 他要屈从于幸福、屈从于理智 。他不想离开她,也离不开她。他牵着莎莉的手,站在阳光里。

他要跨入现实世界,在自己人生的地毯上绘制一幅完美的家庭图案!

7

《人性的枷锁》全书共五十多万字,上下两册,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九岁到三十岁挣脱宗教、情感、金钱的枷锁,逐渐走向思想成熟的过程。

故事基于毛姆早年真实生活加以精心构思而成,情感与思想是毛姆忠实坦诚的记录。这本书的精髓在于思考与自省。文中因阅读和思考凝结出的观点,有一定的哲学性和智慧性,直得人深思。

例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被称为善,反之,对社会有害的被称为恶行。在我们纠结善与恶时,却从未想过,其实善恶也是被附加上去的。

还有,毛姆借书中画师富瓦内之口说出的:“金钱好比人的第六感官,少了它,就无法完全发挥其他五种感官的作用……不要为了赚到一个先令而付出超过一个先令的代价。”

这让我想到了伍尔夫那句:“倘若一个女人决意要写小说,她必须要有钱,而且还要有一间属于她自己的房间。”

同理,倘若书中一心想当画家,最后因贫穷而上吊自杀的范妮明白这个道理,我想,她一定能免于厄运。

法语老师迪克罗、画师富瓦内、诗人克朗肖他们都属于一类人,他们都曾年风华正茂,怀揣梦想,但也都免不了桑榆暮景,影响难追。

主人公菲利普之所以能够摆脱痛苦、彷徨、失望、挫折,源于他的博览群书,和敏锐的自省分析能力。

莎莉这个人物代表真善美,同时也是理智与现实的化身。菲利普最后决定和莎莉结婚,寓示他摆脱了全部枷锁,最终得到了幸福。

此书寓意深奥,篇幅冗长,读时需要一点耐心。

读完 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毛姆之后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就是取材于这本书的某一章的某一个人。

具体是谁?不能说,要你自己去找。

就像菲利普问克朗肖:“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答案只能由你自己去找,否则便毫无价值。”

2018年7月25日22:47 家中落笔完稿

很多人知道毛姆,是因为他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然而我喜欢毛姆,是因为他的《面纱》。

私以为,女孩最应该阅读的书就是《面纱》,尤其是她们想要步入爱情的时候。

这本书会告诉女孩们,一生最重要,最美好,也是最艰难的事就是学会爱,然后去爱人。而在此之前,女孩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

比如建立一个充实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修得一个安宁平静也潇洒独立的灵魂。

如果没有做好诸如此类的准备,就匆匆揭开这爱情的面纱,婚姻的面纱,生活的面纱,最终,只会得到一个伤痕累累的自己。

《面纱》是在1920年前后,毛姆游历中国后创作而成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上世纪一个伦敦上层交际场的富家**,凯蒂跟随新婚丈夫到中国后历经种种,自身心灵慢慢得到升华成长的故事。

小说开篇: 别揭开这五彩面纱,芸芸众生都管它叫生活 ……

毛姆用这一美丽又残忍的诗句开篇,来奠定整本书的叙述基调,冷静平实又犀利透彻。

小说女主凯蒂,她最初是一个美丽骄傲但势利肤浅的女孩,她虽细心经营,漂亮动人,却因为自身的骄傲与势利,到25岁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结婚对象。反而一直为她牺牲,身材糟糕的妹妹在18岁就找到如意郎君。

所以她选择草草了事,想尽快赶在妹妹婚礼之前把自己嫁出去,如果能远走他乡,更好不过,可以逃脱近期那廉价无聊的乡间度假。

而此时,一名不善言辞,内敛冷淡的细菌学家沃尔特,在舞会上对她产生爱慕之情,因为沃尔特在香港工作,常驻中国,很快就需要返回香港。他的情况完全符合她近期的期望,她可以尽快结婚,还可以远离家人跟随丈夫到遥远的中国去。

她答应了他的求婚。随着年龄的增大,母亲的催促,她把结婚当作一个急需完成的任务,只考虑了眼下心中的不如意。

她没有想过她短时间内的烦心事用结婚这件事解决之后,要怎么去和一个相处起来感觉不怎么舒服的人共度余生,更不要去谈爱与责任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婚后两年。

起初,她因为他的善良体贴被打动,但是因为他太礼貌周到,她反而感觉不自在,他们之间没有夫妻应有的随意。

随着和他近距离地接触和生活,他隐藏的情绪化和古怪令她不安,他私密的热情表白,会令她有些难堪,两个人之间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会令她感到恼火扫兴。

同样看待一些人和事物,他用客观的多角度的眼光去看待,理性的评价,而在凯蒂的眼中,只有两种看法,喜欢或者不喜欢。所以他的理性回答在她的眼中是可笑的谨小慎微。她的简单直白在他的世界中则是愚蠢浅显。

她也曾细细地观察他,他那组合起来普通但拆开单个看都很精致的五官。她也曾试着去了解他,有关他的工作,他祖辈的情况,二人相识之前他的生活经历,他的性格喜好等。

她都一一主动探问,但他的回答总是令她不是很满意,过于的简单生硬。他讨厌谈论自己,不喜回答问题。

她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他们完全不合适,她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爱上自己,想不出还有谁比她更不适合,这个内敛无趣,古怪且缺乏人情味,言语犀利略带嘲讽的人。

完全不合适,内心世界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硬生生结合在一起,结局会怎么样呢?

本书中二人的结局是惨烈的,男主沃尔特,深情错付,最终失去生命,而女主凯蒂则被爱情伤害的体无完肤,她觉察到自己的肤浅和愚蠢,痛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婚后两年,凯蒂出轨了,她有了一个情人,一个有夫之妇,她觉得自己遇到了真爱。对方是香港当地殖民地助理辅政司,她喜欢他迷人的微笑,喜欢他穿着时髦精致,喜欢他言语幽默风趣,喜欢他身份高贵却乐于对人施恩行善的样子。

本书开篇,叙述情节就是:一天中午,二人在凯蒂家中偷情被其丈夫沃尔特发现,但是沃尔特最终没有打开房门进入屋内,而是骄傲的自行离开了,他不屑用粗暴的方式解决这件事。

沃尔特是深爱着凯蒂的。他表面冷淡不善言辞,可他只愿意在她面前展现自己的情绪化;他聪明不喜八卦,可他忍受厌烦,尽力去喜欢她喜欢的那些无聊可笑的东西;他知道她答应嫁给自己是为了图一时利益,可是他不在乎。

甚至他知道她不爱他,可他也从未指望得到她的爱,他只希望她不要厌烦自己的爱就足够了。

这一切深情,一切卑微的底线就是:不许背叛。而她逾越了。

于是,他用残忍的方式撕碎了凯蒂最初对爱情的所有美好幻想。他和凯蒂摊牌,当听着凯蒂提出离婚,天真笃定的说着自己的情人也会解脱现在的婚姻束缚,与自己结婚时,他只是用辛辣嘲讽的冷漠语调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假如她的情人查理出一份书面承诺,保证会在一个星期之内离婚并娶了凯蒂,他愿意和她离婚。否则,她需要陪他去当时一个正在发生霍乱的地方——湄潭府,他提出负责那里的传染疫病。

当凯蒂自信从容的找到查理,把情况告诉他时,查理一边对她说着我爱你,一边开始给她讲解去霍乱之地需要注意的预防感染的事项。即使他知道凯蒂的体质虚弱,去了之后极有可能葬送性命。

凯蒂所有的美好幻想一点点支离破碎,她明白了自己丈夫的做法,沃尔特清楚地知道查理的真实面貌,虚荣自私,卑劣懦弱,冷酷无情。他知道查理会牺牲她。他这么做,只是为了撕碎她那天真可笑的幻想。

可是,凯蒂还是不明白,查理一边说着爱她,说着这个世界除了她,什么都不想要,一边又为了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毫不犹豫地放弃她,让她去送死。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毛姆借查理之口,犀利嘲讽地给出了答案: 一个男人可能很爱一个女人,但并不希望跟她一道共度余生。

于凯蒂而言,爱情占满了自己的全部世界,在她的心中,爱情的世界等于整个世界,而在他情人查理的眼中,爱情的世界只是整个世界的一小部分。

查理说,他爱凯蒂。这是真实的,他说,这世界上除了凯蒂,他什么都不想要,也是真的。只是他口中的世界是指自己爱情的世界,在爱情的世界里,只想要凯蒂,只爱她。但并非凯蒂以为的整个世界。

所以两个人口中都说着同样的字眼「我爱你」,可能都是真诚的,问题就出在每个人心中爱情在整个世界里的占比不同,而双方都下意识的以为自己口中的爱情在对方的世界里是一样的,事实并非如此。

有很多相恋的人,很多时候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引发争吵,进而会争论爱与不爱的问题,爱的多和少的问题,可是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是真诚的爱你的,他的爱情世界中也确实满满当当的都是你。可是,他的世界里不只有爱情这一个部分。

我爱你是真的,你不那么重要也是真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爱情三角理论,提出者认为: 爱情是由亲密,激情,承诺这三部分组成,三者缺一不可,缺了哪一块,都不是真正的爱情。

凯蒂和查理的爱情中只有激情和亲密的部分,一般被称作「浪漫式爱情」。没有承诺的,以激情主导的爱情只会是短暂的。

因为激情是短暂的。它是一种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过后,剩下没有承诺的亲密,根本经不起任何的风雨洗涤。但凡遇到一点困难,二人之间所谓的爱情就会自行消散灭亡。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认真的开始,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然后再等一次,然后再等一次,最后才真正开始。如果这个开始的激情都不能推动你三次,那一定是个早夭的开始。

面对情人的抛弃,丈夫的冷漠报复,最终,凯蒂答应跟随丈夫一同去霍乱之地。

可是,你会因为受了残酷的对待就不再爱一个人吗?

最初,凯蒂在去往霍乱之地的路上,悲痛地发现即使知道查理的无情冷酷,自己依然爱他,她伤心无奈,甚至想自我了断。

此时的凯蒂,因为自己的世界中失去了一个不值得的人,就懦弱的想要放弃所有,她觉得被查理抛弃后,自己连活下去的意义都没有了。

可是,没有人可以被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放弃,因为每个人都只属于自己。

你可以在即使知道对方卑劣的情况下继续爱他,但,一定不可以为他而放弃自己。

到了霍乱之地,凯蒂的丈夫沃尔特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剩下凯蒂独自一人在他们居住的平房中。于是,她常常和刚刚结识的朋友沃丁顿聊天,一位驻扎在湄潭府的海关副关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凯蒂心灵成长路上的引导人。

凯蒂从沃丁顿那里了解到了关于昔日情人查理更多的真实面目,也了解到了他的妻子多萝西不一样的另一面。

沃丁顿说,查理实际是一个愚笨虚伪的人,他的发迹,官位不断提升,不是因为自身的能力如何,而是因为他有他的妻子在背后经常提一些值得采纳的建议。

而且,沃丁顿直白犀利的嘲讽,政府需要的从来不是聪明的人,而是处世圆滑,不捅娄子的人。因为聪明的人会有各种想法,想法会招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关于查理的妻子多萝西,那个凯蒂眼中穿着传统保守,言语举止礼貌疏离的女人,她竟然知道自己的丈夫四处调情,并毫不在意。

因为她知道这种事情不会长久,她还说,其实她很愿意和他丈夫的那些小可爱交朋友,可是她们太一般了,她感觉没有面子。因为,爱上她丈夫的女人都是二流货色。

从沃丁顿那里了解到的真相,让凯蒂难堪痛苦,她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廉价与浅薄,她为此在梦中哭泣。

除此之外,在去往湄潭府的路上,凯蒂遇到了散发着梦幻般美丽光芒的贞洁牌楼,她感到隐约的不安和讽刺。在湄潭府小平房居住后的深夜,她捕捉到了远处半山腰一处破旧寺庙那神秘超然与虚幻丰饶的美丽。

凯蒂对美的理解在发生变化,对人性的解读也更进了一个层次,她那超出自我的心灵开始慢慢觉醒。

此时的湄潭府正蔓延着可怕的瘟疫,情况非常糟糕,除了地方长官和驻军指挥官俞上校,只剩下了海关副关长沃丁顿,和一座法国女子的修道院,她们把孤儿院改做了医院,其余的人都早早地撤离了。

当地的居民每天大量成批地死去,有些甚至一家人都病死家中,无人送葬。一次,凯蒂在跟随沃丁顿外出散步时,在路边看到了因霍乱而死去的乞丐尸体,她第一次近距离的切身体会到了死亡的可怕与人类的渺小,她内心震惊不已,恐惧万分,莫名地悲痛不已。

有一天,凯蒂接受院长的邀请,去参观当地的修道院。在这里,她的心灵进一步地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她慢慢的感受到了神秘面纱下的另一个意义悠远的世界,她的眼界开始拓宽,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眼中的世界。

修道院中,修女自然纯真的快乐,院长身上高贵美丽又超然物外的独特气质,院长和修女口中的沃尔特,能力出众,面对病患体贴亲切,拥有一颗细腻精致的仁爱之心。

她觉察到自己和他们之间仿佛立着一层屏障,她和他们处在不同的世界,她被他们所处的神秘的精神世界拒之门外,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紧紧地裹挟着自己。

凯蒂回想到自己从前的样子,愚蠢无知,自私浅薄。再看到院长嬷嬷身上从未见过的那种女性的美丽,那种端庄亲切,谦卑高雅的,自信沉静的特质。在结束参观,走出修道院后,她羞愧地泪流满面。

她迫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去修道院帮忙,和那些纯然善良的修女们一起相处,她渴望融入到她们的世界,那个至善至美的精神世界。面对越来越强烈的孤独感,凯蒂不安无措。

而院长嬷嬷那双锐利通透的目光似乎也看出了凯蒂的不安,她答应了凯蒂的请求,并对她说,一个人不管是在尘世间还是修道院里,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娱乐时,都无法找到安宁,安宁只存在于人的灵魂。

凯蒂在修道院照顾修女们收留的孤儿,慢慢的,她体会到一种奇特的幸福感,修女们面对疯狂蔓延的霍乱那平静处置的态度也让她感到安心。

后来,凯蒂从其中一名修女那里知道了海关沃丁顿和一位满族公主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闹革命时,沃丁顿正驻扎在汉口,他救下了一个大家族的性命,于是那个家族中的一个女孩疯狂地爱上了他,在他离开时,她逃离家族抛弃一切,不离不弃地追逐着沃丁顿。后来,在好几次打发她回家,她又去而复返后,他只好接纳她。现在,他们深爱着彼此。

了解到那位满族公主一心一意,执着独特地倾心于沃丁顿。凯蒂感到迷惑不解,他们的这段奇特的异族爱情深深地吸引了凯蒂,她对那位满族公主充满了好奇和着迷。

她莫名觉得在那位满族公主身上可以找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某种不知名的东西,由此可以觉悟出自己寻找的是什么。

凯蒂觉察到了自己的变化,她觉得自己正在成长,至于是什么在成长,她自己也说不明白。

渐渐地,她切身感受到了丈夫沃尔特身上具备的非凡品质,他的仁爱无私,他的聪明感性,也看到了他对待爱情的深沉与脆弱。

凯蒂觉得,虽然现在还是无法对丈夫产生爱慕之情,可她早已经收心,她一想起昔日情人查理,只剩平静与不屑。她正在思索如何做可以让沃尔特放下痛苦,让他的内心恢复平静,虽然他们之间没有了爱恋,但还可以做朋友和谐相处。

所以当沃尔特得知她怀孕了,即使不确定孩子是谁的,他依然打算送她离开时,她选择了拒绝。她想继续留在修道院,留在丈夫身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知道自己无处可去,她的母亲不会欢迎这个样子的女儿。

凯蒂和沃尔特之间冰冷的关系有了缓解,他坦白,自己的报复心早已在他们到了湄潭府之后就消失了,而她也在经历种种后,慢慢成长明悟,正在努力寻找化解他痛苦的方法,希望得到他真正的原谅。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毛姆在这本书中用平实冷静的笔触揭开生活的层层面纱,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要精准犀利地描写现实,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沃尔特感染上了疫病,他突然且迅疾地死去了。

那天,沃尔特依然早早离开家出去工作。就在当天傍晚,凯蒂终于想出一个或许可以获取他谅解的方法,她还来不及做什么。深夜,她就猝不及防地直面了他在自己面前快速地死去,永远地离开了。

沃尔特来到霍乱之地,是来接替当地一名传教士大夫的工作,那名传教士也因感染瘟疫而死去,即使他给自己也打了疫苗。

自从到了霍乱之地,沃尔特每天都疯狂的工作,想办法治疗病患,净化水源。晚上回家,也是在自己临时改造的实验室中研究到深夜。他不顾自身危险地寻找一切办法,想要阻止当地严重蔓延的可怕瘟疫。

直到他的身体承受不住,累垮了。其实,他的身体早就因劳心劳力而日渐消瘦,只是,二人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之前关系也比较僵化等原因,凯蒂一直没有察觉他的身体变化,只知道他每天非常的忙碌。

凯蒂得知眼前病床上的人随时可能死去时,她只希望还来得及求得他的原谅,以此消解掉他的痛苦,好让他轻松离世。可最终,沃尔特只留下一句话,死的是那条狗。

这是哥德史密斯《挽歌》中的最后一句。这是一首诗,大意是一条狗被一个好心人收留,后来突然有一天,那条狗咬了那位好心人,人们都以为,那位好心人即将死去,但最后结局正好相反,死的是那条狗,而好心人活了下来。

沃尔特把自己比作那条狗。在这段感情中,他把自己的位置从最开始就放的很低,他曾对凯蒂坦白: 我从来没有指望你爱我,我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人爱。我很感激能被允许爱你。我尽量不让我的爱来烦扰你,大部分丈夫认为那是一种权力,我却准备当成恩惠来接受。

这个表面冷漠,喜怒无常的人,其实内里是卑微脆弱的。他深情体贴,聪明善良,仁爱无私,可是他竟然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被人爱,这仿佛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求。

可他也是骄傲偏执的。他那卑微又深沉的爱也是有底线的,当凯蒂越过那条唯一的底线,他就会偏执的陷入自我束缚的痛苦中,他看不起自己,因为他爱她。

当他得知凯蒂背叛了自己时,他说过一段话,一段所有看过《面纱》这本书的人,仅看一遍就记忆深刻的话语。

「我对你不抱什么幻想,」他说,「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何等害怕智慧,那我便尽我所能,让你觉得我是个大傻瓜,跟你认识的其他人一样。我知道你嫁给我只图一时利益,我是那样爱你,我不在乎。」

他申请到湄潭府,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在报复凯蒂,尽管他后来承认最初是这个想法。其实我认为,他的内心深处,更多地,是为了进行自我惩罚。

就因为他曾将一个漂亮的布娃娃供奉在圣殿中,后来发现布娃娃里面全是锯末,他便无法原谅自己,也不肯宽恕她。

所以有人说,这段感情中,沃尔特也有错,他理想中的妻子,是懂自己心意,和自己志趣相投,漂亮聪明的人,是他既想要凯蒂的漂亮活泼,得到之后,又不喜她的无知浅薄。他喜欢她的优点,却无法接受她的缺点。

好像也并非如此,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他要的,从来都只有一点,凯蒂可以留在身边,允许自己爱她,这就足以。显然,唯一的要求,凯蒂也无法满足他。这是一件让两个人都很痛苦又无奈的事。他的偏执痛苦,更多的是因为这件事,而非凯蒂的无知庸俗和不爱。

所以,由于沃尔特的偏执,其实死亡于他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在本书,直到沃尔特去世,凯蒂依然没有爱上他,她断定自己以后也不会爱上,即使她看到了他各种各样的好。有时,现实就是这么残忍又让人无可奈何。

你会因为一个人品德高尚而爱上他吗?

经历了丈夫的离世,凯蒂更深的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每个人终会走向死亡,那么很多事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何必去在意,甚至把自己锁在一个自己铸造的牢笼里,无法挣脱。

此时的凯蒂,在经历了种种之后,伤痕累累,却也早已成长起来,在慢慢修炼自己灵魂中的宁静,以此想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一切。

可是,她建造的内心世界还没有完全的完善坚固。丈夫去世后,因为有孕在身,不方便继续留在霍乱之地,她决定返回香港变卖房产后,回到英国,开始自己新的宁静的生活。

可是一到香港,她居然再一次沉醉在了查理那温暖的怀抱中,即使她心中厌恶不堪,可最终还是败给了人性那卑劣的欲望!

于是,她对自己产生的厌恶感变成了一种动力去促使她完成了最终真正的心灵之美的修行。事后,她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香港的事情,乘坐了返回英国的游轮。

此时,她才真正地告别了昔日那个无知庸俗,自私自利,难以抵挡诱惑的凯蒂。

每个人都有面纱,有些人是没有察觉到面纱的存在,自己的,他人的。

比如凯蒂,最初的她一直生活在自己面纱之下的世界中,并且以为这个狭小的世界就是全世界,后来她遇到了丈夫,遇到了修女,她才慢慢发觉自己仿佛和他们隔绝开来,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自己无法进入,于是,她开始探寻入口。

还有一些人是知道这个世界中有层层面纱,可是他选择不去揭开,比如男主沃尔特,他把自己藏在自己的世界中,甚至可以说禁锢在其中。他内心的执念,使得他自己不想揭开那层面纱,甚至他又进行了自我加固。这层面纱对他而言,阻挡了他与一部分世界的联系,可是他接受。

他把它当作一层硬硬的保护壳,他知道面纱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或许因为不喜欢那个世界,或许因为害怕受伤,又或是害怕给别人造成困扰。总之,他拒绝别人探看面纱下的完整的自己,哪怕自己深爱着的人。

还有一些人,选择揭开生活的层层面纱,并用一种博爱向上的心态去触摸面纱下的种种生活。美丽的,感恩;丑陋的,宽容地拥抱。比如院长嬷嬷和修女们。

亦或是,像沃丁顿和查理的妻子多萝西那样。用荒诞戏谑的态度去对待面纱下的世界,在意的,认真相待;不感兴趣的,似真似假地嘲讽一二,轻笑而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纱,选择揭开与否,揭开后选择以怎样的心态面容去对待。况且面纱揭下了,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支撑自己想要表现的那种状态。这都是一个个不得不做的选择,需要一一细心去思量。

最终,爱的面纱,婚姻的面纱,各个世界的面纱,总的会构成了一张五彩的面纱,那就是生活。

这些面纱既是阻挡女孩们看清另一个世界的屏障,也是她们的保护层。女孩们好奇向往的那个爱的世界,不只有美好和甜蜜,还有数不清的欺骗和伤害。

要想在爱的世界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美好和欢喜。唯有在掀开那层爱的面纱后,有能力面对和抵抗,那些不美好的种种。

一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在给青年诗人的一封信中写道: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

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女孩,还没有做好这些准备的女孩,还不能爱。

文 | 留白

图 | 网络

  书的扉页上写“别揭开这五彩面纱,芸芸众生都管它叫生活……”——雪莱《别揭开这五彩面纱》

  凯蒂的前半生经历就是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那我们来看看书中写了什么。

一,凯蒂本来是什么样的人

  凯蒂生来貌美,孩子时候就能看出来长大会是个大美人。黑色的大眼睛明亮闪烁,皮肤白皙,牙齿整齐。她的妈妈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想利用女儿,让她高嫁,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跻身名流。在妈妈的“照料”下,凯蒂变得轻浮,虚荣,愚蠢,粗俗,但依旧美丽。

二,眼高于顶,年岁渐长,接受男主求婚

  凯蒂对所以追求者都风趣诙谐,但却不对任何人表露结婚的意愿。她始终挑挑拣拣。如今,她已经二十五岁,一直不如自己的妹妹也要嫁给爵位世袭的人家了。她不愿给妹妹当伴娘,于是匆忙答应男主瓦尔特的求婚。随他去香港生活,希望开始一个新生活。

三,出轨已婚男人,随丈夫前往疫地

  凯蒂出轨的男人,长得相貌堂堂,实际并无头脑,也无担当。坐到那个职位,全靠妻子的指点,他不可能与妻子离婚,和凯蒂在一起。瓦尔特略施小计,让凯蒂看清他的真面目。然后自尊心强的男主,也因此更加痛苦。决定带着女主一起到疫地工作,这无异于自杀。凯蒂没有选择,那个男人毫无担当,只是个蠢货,她后悔极了。虽然她仍然不爱男主瓦尔特。

四,修道院净化心灵,凯蒂终于打开精神的世界

  凯蒂去了疫地的修道院。修女和院长都对丈夫瓦尔特赞不绝口,觉得他能来此处救人真是大英雄,也因此对她礼遇有加,客客气气。凯蒂看到院长,目光柔和,面容慈祥。书中写道:“她既像大家闺秀那样雍容高贵,又如同圣人一般谦逊低调。她坚毅端庄、饱经沧桑的脸上透着冷静克制的神态,但同时又饱含着殷切关怀,显得和蔼可亲……”凯蒂十分向往修女们的精神世界。凯蒂决定来修道院帮忙。

  在这里,凯蒂终于触碰到了精神安宁的世界。她看清了从前的自己,知道以后要好好生活。也努力的希望瓦尔特能原谅自己,希望瓦尔特释怀这件事,她不想他因此而痛不欲生。

  经历了这一切,凯蒂身上的虚荣轻浮都已消失,她只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好好成长,不要像自己一般。

--1--

1874年1月25日,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二楼的一间产房里,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个皮肤白皙,头发金黄,有着棕色大眼睛的男宝宝就是之后享誉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为了扩充军力,法国政府立法强迫在法国出生的外国男孩加入法国国籍,以便将来对其征兵。

为了逃避这条法律,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在使馆二楼设立了一间产房,让那些大法官、和与法庭有直接关系的人的太太在英国领土上生孩子。

毛姆的父亲罗伯特奥蒙德毛姆是声名显赫的律师,是英国大使馆的半官方法律顾问,自然享受这一特殊待遇。

毛姆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前面的三个哥哥都被送到英国读书,只有过节才回来。所以毛姆从出生就过着被娇纵溺爱的独子生活。

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心爱的母亲完全属于他一个人,身边有照顾他的法国女佣,香榭丽舍大道是他童年的游乐场,这样的生活要多嗨皮,就有多嗨皮!

然而,快乐止于1882年1月31日。

这一天, 8岁的毛姆失去了他深爱的母亲,41岁的伊迪斯患肺结核过逝,这成了他一生镂心刻骨的伤疼,直到垂垂老矣,都让他难以释怀。

毛姆一辈子都将母亲的照片放在床头,还有她的一缕长发,成了他一生最珍贵的两份财产。

《人性的枷锁》开篇第一章毛姆打开记忆的闸门,追溯了他无法接受失去母亲的痛苦:

当他走进死去的母亲的房间,打开衣柜,用幼小的双臂拥抱母亲穿过的衣服,嗅着那上面尚存的温馨气息,感觉母亲并未走远,仿佛她的吻还在唇边。

书中关于菲利普童年细致入微的描写,基于毛姆真实的经历。

或许上天嫉妒他之前太幸福,两年后,上帝将他的父亲也带去了天堂。

10岁的毛姆成了孤儿。

他被牧师叔叔收养,像一叶扁舟漂洋过海来到了陌生的英国。

没有了父母,溺爱、欢乐、温暖、奢华的生活都成了过去式。

之后的童年,再无晴天,像雨打浮萍,孤苦无依。

母亲生前常陪毛姆喝下午茶,带他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那时,他是一个开朗自信的小男孩,常给客人们背诵诗歌,表演节目。

与巴黎生活天壤之别,黑马厩镇叔叔家的生活单调无趣。

因为缺少爱,毛姆变得孤僻、自卑,甚至患上了口吃的毛病。这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耻辱。

毛姆童年的不幸,大多要归咎于自私的叔叔。

在叔叔家,他每个星期可以吃到一枚鸡蛋上切下来的一小片蛋尖,剩下的则由叔叔独自享用。

来到英国九个月后,叔叔把毛姆送到了坎特伯雷国王学校,任侄子在寄宿学校里自生自灭。毛姆在同学们的嘲笑与奚落中坚强成长,虽不快乐,可幸好有书籍为伴。

他在孤独中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为他筑起了一个避难所,他在阅读中舔舐伤口,独自消化对母亲的思念。

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对毛姆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他的性取向埋下了伏笔。

多年后他和朋友在俱乐部吃饭,他指着一个正用餐的体面绅士说:“我在国王学校时和那个人上过床。”

--2—

1890年,16岁的毛姆离开了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成绩优异的他放弃了读剑桥大学的机会,远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开启了留学生涯。

毛姆天资聪慧,然而他的成功靠的却是后天的勤奋与努力。

除了日常课业,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写作。在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时就曾获得奖学金和穿黑色短礼服的特权。

俗话说:自古牛人皆自律。

毛姆不但自律,还是一个自学狂。

他精通多国语言,阅读量惊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宗教哲学、小说散文,无不涉猎。

“人类存在的原因未知,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来世不存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理论,给了毛姆极大的启发。

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的他,不再信奉宗教。

留学期间,毛姆认识了貌似才华横溢,实则装腔作势的男人布鲁克斯,并把处男之身献给了他。

蒋勋先生曾经说过,他会把身边讨厌的人写进小说里,然后找各种理由原谅他。毛姆亦是如此,可要刻薄许多。《人性枷锁》里肤浅造作的海沃德,原型就是布鲁克斯。

所以,千万不要得罪会写小说的人,因为他会添油加醋把你写进小说里。

很快,毛姆看透了布鲁克斯,把他当成废物从心中摒弃。

哲学不能烤面包,谈梦想请先吃饱饭,

有人说,优秀的人从不给自己留后路,这话对,但不绝对。

毛姆就是一个既会给自己留后路,又会全力以赴的人。

这或许和他童年的不安全感有关。

在德国呆了一年多的毛姆重新回到英国。1892年,18岁的毛姆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攻读医学。尽管他对医学兴趣不大,五年制的学期又太漫长,但毕业时毛姆还是同时拿到了内、外两科的行医执照,还有妇产科医师提供的职位。

毛姆就是这么牛叉!

五年间他从未放弃过写作。

他说:“我写作是因为忍不住。”

他还说:“不读书,就像我不抽烟那样难受。”

他把日程排得满满的,不愿虚度每一寸光阴。

毛姆不光阅读量惊人,阅读速度也让人叹为观之。他可以短时间内通读莎士比亚、易卜生、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等许多名家经典作品,并抄写熟记部分内容。

福楼拜曾经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想说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他的句子只有一句。”

毛姆受福楼拜的影响深远,简单贯穿了他一生写作的脉络。

在创作初期,他还特别崇拜莫泊桑。

众所周知,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写得精妙绝伦,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作品设计巧妙,叙事清晰,有很强的现实主义意义。

毛姆的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就是模仿莫泊桑的写作风格。当时毛姆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既要完成专业课考试,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

有人会觉得毛姆这样的生活简直太乏味了吧?

大写的NO!

毛姆的一生与乏味无缘,绚丽的情感生活是他快乐的兴奋剂。他这样描述自己:“我几乎不停地恋爱,从15岁到50岁。”

毛姆第一次和女人上床就是在医学院时,他去斯特兰德大街招妓,结果毫无悬念,染上了淋病,不得不偷偷去看医生。不过,他还是很高兴,原来他功能“正常”。

20岁时,毛姆就清楚自己是个双性恋者,他尽量说服自己:“我四分之三正常,只有四分之一是同性恋。”可事实正好相反。

1895年4月奥斯卡王尔德因鸡奸罚被判劳役两年。

这个案子使毛姆更加坚定了保护隐私的决心,并对自己同性恋的秘密讳莫如深。

但这并未妨碍毛姆表达自己旺盛的性欲,他行为谨慎,文人的含蓄疏离给他披了一层很好保护色。

--3—

1897年9 月,《兰贝斯的丽莎》一经出版,便收获了大量关注。同年10月毛姆从医学院毕业,第一本书的成功使他决定弃医从文。

然而,《兰贝斯的丽莎》只给毛姆赚到了二十英镑的版税。

他像大多以写作为生的人一样,初期不得不与贫穷抗争。

一次,毛姆参加文学沙龙,他发现身边坐着一个年迈的的公爵。

“你喜欢雪茄吗?”公爵一边问他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雪茄盒。

“我很喜欢。”几乎买不起雪茄的毛姆说。

“我也很喜欢。”公爵挑出一根雪茄,仔细端详着,说,“赴晚宴时我总是会自带雪茄。说着,他“啪”一声关上盒子,把雪茄又揣回兜里,“我建议你也这么做。”

贫穷带来的屈辱感深深刺痛了毛姆。

一心想要扬名立万的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创作力井喷式的爆发。他可以在八个月内写完一本游记、四个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

要知道,这可是纯手写呀!

“我天生富有洞察力,拥有写对话的诀窍……写作对我来说像呼吸一样自然。”

可是毛姆没有想到,真正的成功还要等上九年。

最终使他名利双收的也不是小说,而是戏剧。

这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是钢铁般的意志让他挺了过来。

1907年10月26日,喜剧《弗雷德里克夫人》被搬上舞台,毛姆一夜成名,被冠以英格兰剧作家的称号。

“我的成功是壮观的、始料不及。”毛姆这样回忆道。

他终于不用为钱发愁了,不用为钱和情敌争风吃醋了。

有许多时髦的女主人追逐他,还有许多他喜欢的帅哥满足他的欲望。

毛姆成了票房保障,几乎写一部火一部,他成了与和萧伯纳齐名的大人物。

然而,成功并没有改变毛姆,他仍然勤奋、仍然自律、一个月写一部戏对毛姆来说很轻松。

十年磨一剑,让他对成就的本质看得很清楚。

改变最大的是毛姆成了大富翁。

有才有颜还有钱,必然会招来嫉妒。尤其毛姆喜欢将身边的人写进书里。有人将他告诉上法庭,有人说他剽窃……

毛姆可不是好惹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有一次,怪人克劳利因为毛姆把他写进了《魔法师》,列了一个单子说毛姆剽窃,这个做法让毛姆厌恶不已。

毛姆的朋友凯利曾给克劳利画过一张像,他建议凯里把这张画像送给皇家艺术学院,并在上面注上标题:“婊子养的”。

……

毛姆的毒舌可见一斑。

其实,他的叔叔、婶婶、哥哥、还有他爱的男人和女人们,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高更等许多名人都可以在他的小说里寻到踪影。

连丘吉尔都和他签订君子协议:“如里你保证永远不取笑我,我也保证永远不取笑你。”

这个丘吉尔就是日后的英国首相。

当时丘吉尔任内阁大臣,有一天深夜大家在斯托克庄园喝酒聊天,毛姆突然插了一句话,吓了丘吉尔一跳:一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正从作家的角度满嘴胡说。

丘吉尔立刻默了声,大家放声大笑。

--4—

毛姆从来没有写过王尔德,这个主题太危险。

王尔德公开宣称,任何人都无权谴责他人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的路,去他想去的地方,按照他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

毛姆十分认同。

这话放到今天,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当时的英国同性恋并不合法。

王尔德同性恋曝光后,名利尽失,出狱没几年就死了。

男人对男人的爱是“没法说出口的爱。”

毛姆对王尔德的社会圈子很感兴趣,比如王尔德的第一任男情人,和王尔德交往过的女人,还有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

当年王尔德正是因为与昆斯贝理侯爵的儿子道格拉斯相恋,被侯爵公然揭穿了同性恋的身份,锒铛入狱。

毛姆尽可能在这些人的身上了解死去的王而德。

他和王尔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毛姆要幸运得多。他巧妙的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毛姆一生从不缺少男性情人,但他真正爱过很多年的女人只有一个,她的名字叫埃塞尔温西尔维娅琼斯,大家都叫她苏。

这个金发碧眼,散发母性光辉的姑娘,可把毛姆迷住了。

两人第一次发生关系后,苏问毛姆:“你觉得这段关系能持续多久?”

毛姆玩笑的说:“六个星期。”

可事实持续了八年。

1913年12月,毛姆向苏求婚被拒,两周后,苏嫁给了伯爵之子。

失去苏,毛姆备受打击。他把她写进了《寻欢作乐》里,那个栩栩如生的罗西,原型就是苏。

不久,毛姆邂逅了西里尔。

这次艳遇是毁灭性的。

西里尔是有夫之妇,正和丈夫分居,毛姆只是她众多情人中的一个。也是她最满意的一个。

毛姆富有、时髦、又是单身一枚,他成了西里尔眼有的猎物。直到西里尔想方设法怀上了他的孩子,毛姆才意识到中了这个女人的圈套。

1917年5月26日,女儿丽莎两岁,毛姆被迫娶了西里尔。

无爱的婚姻简直是场灾难。

西里尔市侩、虚荣、爱钱如命,她曾把毛姆从中国买给她的翡翠项链偷偷卖掉,又向保险公司索赔。

更奇葩的是,她把家里当作展览厅,出售毛姆用过的家具。毛姆常常发现前一天坐过的沙发不见了,用过的桌子也不见了。

他们不停的争吵,和西里尔上床毛姆需要充分调动想象力,有一阶段他甚至想要自杀。

这场纠缠维持了十二年,离婚时西里尔狠狠敲了毛姆一笔。

“她把我的生活变成了十足的地狱……她不停从我要钱,她的嘴像妓院的门一样敞开着。”

瞧瞧,人家毛姆连骂人都比喻得这么恰当!

牛掰呀!

精彩远不止这些。

毛姆还曾与俄国的亚历山德拉克鲁泡特金公主有过短暂的恋情。连哥哥都惊讶他居然把一个真正的公主弄上了床。

--5—

毛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8月,第一次大战打响,毛姆向红十字会申请做一名志愿者奔赴前线。

他爱国,爱冒险,不爱墨守成规。

战争是残酷的,毛姆抬着担架,穿梭在炮火连天的战场,看死尸堆成小山,看伤兵哭喊震天。

也是在这场战争中,他和来自美国红十字会的志愿者,22岁的帅哥杰拉德哈克斯顿一见钟情。

哈克斯顿以秘书的身份陪伴了毛姆三十年。

毛姆离婚后,两人定居在法国玛莱斯科别墅。

玛菜斯科别墅位置绝佳,面朝大海,背对阿尔卑斯山,西边是尼斯和戛纳,东边是意大利的里维埃拉,美得不可方物,你能想到的所有奢华都在这里。

关于毛姆一生最深爱的这个男人,外界褒贬不一。

有人说,杰拉德长着一张不知检点的脸。

还有人说他是个骗子。

杰拉德时常充当皮条客,给毛姆介绍年青美貌的男子,他自己在外面也风流不断。

而毛姆在和杰拉德相恋时,暗地里又和英国18岁的男孩艾伦搞在一起。

这个艾伦,就是后来搞得毛姆和女儿决裂的那个小人。

这是后话。

总之,毛姆和杰拉德的关系令人难以琢磨,爱得复杂。

再说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迫切希望从事与战争有关的工作。于是他受雇英国情报局,当起了间谍。

别看毛姆是个业余间谍,却是一群职业间谍的头目。

他以作家身份作掩护到中立国瑞士,收集德国发过来的情报。

1917年8月,毛姆又被派到俄国,游说当时的总理克伦斯坚持做战。毛姆第一次见克伦斯就觉得他不值得协约国的支持:“他看起来很不健康,像个筋疲力尽的男人。”

正如毛姆所料,这次行动失败了。

但毛姆的表现,还是受到了英国当局的高度肯定。

后来,毛姆根据这段经历创作了《英国特工阿申登》。

虽然这本书大受读者欢迎,但评论界并不待见它。《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这是萨默塞特毛姆'挂二档'写出的样品。”

有趣的是,这本间谍小说被英国军情处当作了工作手册。还启发了苏联军情部门对英国间谍小说的研究。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毛姆这个间谍又当起了英国宣传员。这期间他通过催眠治疗,在公众场合讲话已经完全不结巴了。

毛姆利用自己在法国和美国的影响力四处演讲、写文章,上广播节目,接受访谈,目的只有一个:帮英国拉同盟。

战争结束不久,毛姆又致力于慈善。

他设立了“毛姆文学奖”,资助文学创作者旅行。还为国家大剧院筹建出钱出力,1951年,他一次性捐出了80幅藏画。

意外的是,毛姆还为母校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捐款建图书馆、修网球场、盖楼,还捐赠了大量的书籍和家具,并要求死要葬在这里。

要知道,当年毛姆在国王学校读书时,过得并不愉快。

看来,时间能冲一切,伤口终会愈合。

功成名就的毛姆,还经常去给叔叔婶婶扫墓。

--6—

毛姆有旅行癖。

咱们旅行花钱,人家毛姆旅行挣钱。

……欸,别误会,毛姆当过医生、当过作家,做过间谍,可没做过导游!

他曾在给一个年轻学生的信中说:“作家不能等经历来找他,他必须出去找经历。”

毛姆是个现实主义者,他的想象力要以事实为基础。

所以,他热衷在旅行中找灵感,积累素材。

每到一处毛姆至少写一本书,有时候写个三五本都不成问题。

好吧,人家毛姆不但牛叉、牛掰、还牛出了天界!

1916年,毛姆和男秘杰拉德去了法国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据说15年前身患淋毒的高更死在这里。

高更为了感谢当时照顾他的一个农民,在三扇玻璃门上画了画。毛姆找到这个农民,可惜,其中两扇玻璃门已经破损,只剩一扇保存尚好。

毛姆立刻提出要买下这扇门,主人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只要价钱够换扇新门就行。

就这样,毛姆仅花了二百法郎就买下了大画家高更的画。

高更的画现今价值几亿美元,真想为那个土著人的无知流泪!

后来,毛姆取材高更创作了《月亮与六便士》。

南太平洋的这次旅行,毛姆还创作出了短篇小说集《一片树叶的颤动》。

1919年,毛姆到访中国写出了三部作品:《苏伊士之东》、《面纱》、《在中国的屏风上》。

毛姆对中国很有好感,他说,“北京是世界上安度余生最惬意的城市之一。”

中国之行,著名学者辜鸿铭给毛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人家说着一口流行的英语,在牛津和剑桥读过书,做过晚清大臣张之洞的秘书。

当毛姆热情谈到中西关系时,辜鸿铭大声训斥道:“你们将你们邪恶的发明强加给我们,可是你们知道我们是一个对机械有天赋的民族吗?当黄种人也可以制造出同样精良的枪炮并迎面向你们开火时,你们白种人还剩下什么优势呢?”

毛姆把老先生的慷慨陈词记在了本子上,后来原封不动用在了《苏伊士之东》的李泰成身上。

为辜鸿铭点赞,有骨气!

隔年,毛姆又去了新加坡、曼谷、文莱……他走到哪儿故事就写到哪儿,一生携情人足迹遍布了半个地球。

--7—

毛姆一生风花雪月,可只有丽莎一个女儿,还是被西里尔暗算生下的。

十分富有的毛姆很疼爱这个女儿,他给丽莎买车买房,还资助四个外孙。他本打算死后把全部财产都留给丽莎,可是架不住情人的枕边风。

毛姆70岁时,情人杰拉德病逝,毛姆痛彻心扉。

30年间,毛姆对小自己16岁的杰拉德宠爱有加,送他豪车、游艇,设立信托基金让杰拉德后半生衣食无忧。

毛姆对情人那叫一个慷慨啊!

杰拉德死后艾伦成功上位。

这时,34岁的艾伦早没了当年秀气的外表,变成了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大叔。尽管如此,毛姆还是很愿意艾伦陪在身边。

毛姆有个侄子叫罗宾,也是同性恋。

毛姆对这个侄子视如己出,资助他完成学业,也为他设立了信托基金。罗宾一心想成为作家,毛姆虽然觉得他没有天赋,还是尽力在文坛帮他一把。

可惜罗宾太不争气,他酗酒、乱花钱、品行不端,在毛姆死后不久就开始兜售叔叔的隐私,告诉全世界毛姆是同性恋。

罗宾和艾伦的关系十分要好。

正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艾伦单纯可爱的嘴脸全是装出来的,他伪善的面孔下隐藏着篡夺毛姆财产的野心。

可叹,毛姆一生阅人无数,老年竟遭艾伦算计。

尽管毛姆对艾伦的感情没有杰拉德炙热,但却同样慷慨。

毛姆给艾伦的赠予,足够他这辈子挥霍的了。

既便如此,艾伦仍不满意。

玛莱斯科别墅里有九件藏画是毛姆以女儿的名字购买的,其中,还有毕加索的一幅画。

事实上,这时的毛姆已经立好遗嘱,将所有的钱和别墅里的东西,还有版权,都留给女儿和四个外孙。

毛姆常在女儿来访时谈论他的遗嘱,并将巨额遗产的细节交代得清清楚楚,“我想让你知道你将非常富有,”他告诉丽莎:“你将是一个极其有钱的女人。”

可见丽莎在毛姆心中的地位。

1960年,由于担心被盗,毛姆决定将所有藏画进行拍卖,包括高更画在门玻璃上的那幅画。

艾伦借机,挑拨离间,说丽莎只对毛姆的钱感兴趣,并抓住毛姆对前妻的怨恨,让毛姆相信丽莎并非他亲生女儿。

随后,又想方设法阻止丽莎和父亲见面,并威胁丽莎让她放弃卖画的钱。

年近90岁的毛姆,头脑已经昏聩,他被艾伦操控了,这直接导致了丽莎和父亲对簿公堂。

最后,丽莎只得到了那九幅画50%的拍卖款,和玛莱斯科别墅的所有权。

1965年12月16日凌晨,毛姆病世。

艾伦如愿以偿成了大富翁。

但是,伟大的毛姆还是留了一手,鉴于自己的遗产巨大,艾伦根本花不完。

所以,毛姆在遗嘱中注明艾伦死后剩下的钱都捐给伦敦皇家基金,用来救济贫困作家。

哈哈……毛姆不愧是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

他的一生远比故事精彩多了。

森林沐雨

20180902

本文参考书目:

安徽文艺出版社 赵文伟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叶尊 译

时代文艺出版社 苏福忠译

重庆出版社 阮景林 译

1885年5月25日,这一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寻常不过的一天,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小市民依然在早餐后奔赴各自的岗位。

就是这样寻常的一天,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因“严重猥亵罪”被判强迫劳役两年,原本与道格拉斯真心相爱的王尔德,却被早已与道格拉斯不睦的父亲恶意诽谤而锒铛入狱,王尔德的性取向也因此而彻底暴露。

与此同时,在一艘艘驶出伦敦城的邮轮上,越来越多的先生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要逃离这块是非之地。身在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习的毛姆,大抵也想乘着其中的一艘轮船明哲保身,即便终未成行,只怕内心因此事而激发的震撼,原非言语可以描述,至少不是当时的毛姆可以描述的。

1874年,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出生在法国巴黎,父亲是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的律师,那个时候毛姆的家庭应该还是富足的吧,只是,在毛姆十岁的时候,父母双双离世,小毛姆便被送到英国,由他的伯父抚养了。

毛姆进入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身材矮小还患有严重口吃,这使得毛姆成为众多大孩子欺负的对象。想象不出究竟有多少次,小毛姆被反锁在卫生间,从头上浇下的尿液打湿了全身,只能一个人躲在厕所等着衣服干,等着学究漏液打着手电筒来找他,小毛姆没有收到丝毫安慰之语,反而遭至一顿责骂。拳打脚踢早已是家常便饭,最让小毛姆接受不了的怕是走在路上被别的大孩子脱掉裤子,还要在一旁被指着嘲笑。

我想,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毛姆心里萌生了对男性的渴望,小毛姆也像我们每一个寻常人一样,在被人欺侮时,希望能有别的男生来保护自己。只是这种萌芽在此刻,以及此后的很多年里,都隐藏在内心最深处,只属于毛姆自己一个人。

说不清楚,这种孤立对于毛姆,对于其他被孤立过或者正在被孤立的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的孤立让小毛姆有了更多的时间与自己、与孤独相处,让毛姆具备了身为作家必备的敏锐的洞察力;不需要与人交流,所以,大概毛姆丝毫不懂得为人的圆滑世故,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毛姆的直言不讳,他坦率的个性,都被文艺界诟病。

坦诚大概是很让人害怕的。看着毛姆在《寻欢作乐》中“活剥了”休·沃尔波尔,除了无比赞叹和深表认同之外,是极度的恐惧。

我们都非完人,谁又能保证,下一次,毛姆的利刃不会刺向自己内心深处的软弱呢?

只是,这对于毛姆来说,他不过是做了一个毫无偏袒的观察者和叙述者,不过是毫不修饰地把沃尔波尔的自私刻薄虚荣寡淡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已。

1892年,成人后的毛姆到德国短期交流,归来后不久便进入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正是在这个阶段,和毛姆同处一地的王尔德被判入狱。

我想,毛姆是很喜欢医生这份工作,只是不甘于此,敏感的毛姆大抵更想向世人展现底层人民特殊人群的悲惨命运与内心纠葛。所以,毛姆和鲁迅先生一样,弃医从文,希望能以文字来撼动芸芸众生心中根深蒂固的误念。

受到王尔德事件的影响,即便如毛姆这般锋芒毕露,似乎也不得不暂时收敛。

1913年,39岁的毛姆在美国的某家高级餐厅内向苏·琼斯求婚了。所有人都把苏看成毛姆这一生唯一爱过的女人,可我却觉得39早已是一个该结婚的年纪,毛姆需要的或许并不是爱情,而是可以堵住悠悠众口、可以让自己拜托王尔德悲剧的婚姻,也或许,这是毛姆的最后一次尝试,尝试自己是否能够假装一切都不曾发生,假装自己还对女人有着冲动。

说不清是机缘,还是别的什么洞察力,苏拒绝了毛姆。

一战开始之后,毛姆便在战场一线救护伤员,也正是这个时候,毛姆遇到了大概算是他这一生最爱的人,杰拉德·哈克斯顿。

当时的毛姆正在安慰一名受了重伤的英国士兵,那个士兵想要喝水,但医生禁止他喝水。“我能帮您做点儿别的吗?给家里人写封信?”“写信?”士兵满脸的不屑,嘲讽地模仿毛姆的口吃,“想都别想。”哈克斯顿走过来,递给士兵一支烟,并给他讲了几个**笑话,把他的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开了。

当天晚上,他们在阳台上聊天,聊战争结束后做什么。毛姆说,他想写作,想旅行。“你呢?你想要做什么?”

“你指,从你这儿,还是从生活中?”哈克斯顿挑逗性地问。

“也许二者都有,”毛姆回答,“也许,到头来是一回事。”

哈克斯顿毫不犹豫地表明,他感兴趣的是娱乐和游戏,有人照顾他,给他买衣服,带他参加聚会。

后来,两个男人就到了哈克斯顿的房内,他有一瓶杜松子酒。

哈克斯顿风流倜傥、外向活泼,与毛姆的口吃恰成互补。他们虽然有着二十岁的年龄差距,但却在时间的见证下,一直走到了1944年,直到哈克斯顿去世。

哈克斯顿陪着毛姆游遍了世界多国,嗜酒如命的哈克斯顿无比钟情于混迹肮脏的酒吧和妓院,他成了口吃且不善交际的毛姆和下层民众的中介,为毛姆带来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很多人都觉得哈克斯顿是酒鬼、赌徒,风流浪荡、纵情享乐,不过是被毛姆包养了而已。

我想,或许毛姆喜欢的就是杰拉德·哈克斯顿的野性与本真。就像毛姆在1919年,毛姆和哈克斯顿相识后不久,出版的《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再如《佛罗伦萨月光下》的罗利,他们都是毛姆式的男主,风流浪荡、纵情享乐、不缺钱、爱冒险,都有着自己的善恶观念,同时不虚伪、热爱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并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罗利说,“我很幸运,能够继承一笔收入,使我用不着谋生计。你认为我应该找份工作,然后抢走一个需要这份工作的穷人的饭碗吗?据我所知,我只有一次生命可以使用,我非常喜欢它。我很幸运,能够为活着而活。如果我不充分运用我的机会,那我是多么傻的人!我喜欢女人,而奇怪的是,她们也喜欢我。我还年轻,我也知道年轻不会长久,那么我为什么不能趁有机会的时候尽量快活呢?”

有的时候,我在想,毛姆是否把自己最胆怯的事情寄托在了哈克斯顿,寄托在了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身上,或许毛姆也期望自己能做一次斯特里克兰,逆着当时的道德准则,公然宣称自己喜欢男性,真诚地过一回自己最喜欢最想要的生活。

所以,在别人眼中,放荡的哈克斯顿,或许有着毛姆求而不得的品质,而这正是毛姆深爱哈克斯顿的原因。

1944年,哈克斯顿的离世对毛姆的打击难以想象,直至多年后,身边的人都不敢提及哈克斯顿的名字,怕触动毛姆的心弦,惹来伤心,落泪。

哈克斯顿去世后,毛姆的管家便由艾伦来担任了。人们都觉得艾伦是毛姆晚年的恋人,性格温和,但却为了遗产而不惜挑拨毛姆与子女的关系。

或许吧,可我总觉得,艾伦对毛姆来说,不过是晚年的一个陪伴罢了,大概是我从内心里希望,毛姆的爱都给哈克斯顿,不可以再分给艾伦,才有此执念吧。至于争遗产,我却觉得这件事情本就出自毛姆子女口中,事情真相或许早已体无完肤,也无须太过认真。

至于和毛姆结婚且有一女的西里尔,阴谋诡计也好,形式婚姻也罢,不过都是两个可怜的走投无路的人企图抱着取暖罢了!

后记:去年圣诞节,王先生送来的日历,第六页便是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一句话。买来书,待在床上两天两夜,不眠不休,从那一刻起,我便爱上了毛姆。业内人总是说,毛姆是二流作家。我想,就如毛姆喜欢杰拉德·哈克斯顿一样,无论在别人眼中哈克斯顿是多么糟糕的人,毛姆还是爱上了他。我喜欢毛姆,便认定毛姆是一流作家,至于别人的看法,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1

《论自助》中说:我们能从伟大的作品中发现并重见被自己摒弃的思想。

毛姆的作品——《面纱》就有这样的作用。

我曾想,自己会不会因所谓的真爱做第三者,我曾想,会不会难以忍受伴侣的无趣而出轨。我曾迷途不知返,在一场梦里反反复复与无尽的妄念纠缠了6年。

幸运的是《面纱》解开我的心结,让我透彻,让我死心。有些书,你得先陷入相同的困境再读,才会顿悟。

人性的虚伪,矛盾的自尊,婚姻爱情、欲念冲动、救赎信念,毛姆一块块切开给你看。整部小说的色调都比较沉重,正因为现实且沉更容易警醒人。

由于篇幅较长,我分别从,瓦尔特、凯蒂、韦丁顿和修女们,这三个部分来写书评。

推荐给曾经在感情里深陷、出轨或被出轨的人读。一部女性精神觉醒之作,一场自我压迫的博弈。是陷入错误感情的警示灯,《包法利夫人》式心态女性的折射镜。(2006年,中外合拍**版本上映。建议先看小说再看**,剧版温情,小说残酷。)

剧情简介: 长相貌美但是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好凯蒂和性情孤僻的细菌学家沃尔特是一对不甚了解却匆匆结合的夫妇。知晓凯蒂出轨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森后,瓦尔特没有当场揭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为了报复,瓦尔特带着吉蒂深入中国大陆的疫区湄潭府,反丧了性命。远离上流社会诱惑,凯蒂清情人的冷暖、受到修女们感染,渐渐寻找到人生价值,同时认识到曾经自己的庸俗和丈夫的深情,希望得到原谅,却只得到沃尔特临终前说的一句“死的却是狗”。返回伦敦途中,凯蒂遭受母亲病逝,最终决心跟随父亲离开伦敦开始新生活。

2

第一部分:可爱的瓦尔特先生是如何跑向死亡的。

私心是喜欢瓦尔特的,简直理想伴侣。但是直到瓦尔特死去,凯蒂也没有爱上他。

博士学历的细菌学家,懂医学。俊秀的五官,中等偏瘦身材。性格冷峻内敛,寡言少语,羞于表达,固执且自制力极强。

凯蒂的父亲一向不爱和年轻人打交道,却夸赞他非常聪明。后期到瘟疫地湄潭府,救助病人,也显示出非凡的魄力和高尚的品质。

(可以说是神仙级别的优秀直男了,凯蒂竟然出轨!飓风哭泣。不要让给我好不好!)

整个剧情里,瓦尔特的出场和话语篇幅都很少,第一部分是爱上凯蒂并求婚。第二部分是凯蒂出轨后,他的那段惊世骇俗的告白。第三部分就是在湄潭府零碎的谈话。最后一次谈话是得知凯蒂怀孕,虽然不知孩子是谁的,还是要把凯蒂送回香港,离开霍乱地。并告知凯蒂,早就宽恕了她的出轨行为。

先从那段“名场面”开始,来解读瓦尔特的情感观。

1、“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2、"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已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尖刻。"我不是那样。"

3、"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第1小段,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名句。初读这段表白,并不喜欢。如果某人和我表白,一上来就把我说的一无是处,还说依然爱我,我一定给他几个大嘴巴子,让他清醒点。但是这段话连着2、3段和整本书来看,就会觉得瓦尔特是如此的深情又卑微。

瓦尔特告诉凯蒂当他第一眼看到她,就爱上了她。后来就一直默默制造机会靠近凯蒂,但是从不表达爱意。

在即将离开英国到香港工作时,怕错过遗憾终身,鼓起莫大勇气向凯蒂求婚,而凯蒂因虚荣心作祟,加之母亲不断逼婚,于是闪婚瓦尔特。

婚后不久,瓦尔特发现凯蒂出轨,没有立刻捅破,而是以陪他去霍乱的小城治病为理由,来提醒凯蒂,可惜她还沉醉在渣男爱她会娶她的梦里。

瓦尔特则直接让凯蒂去找唐森娶她,结果唐森断然拒绝,并要求凯蒂陪丈夫去瘟疫小城。

而这一切尽在瓦尔特的掌握中,他让凯蒂亲手撕下唐森的面纱。

个性聪明的医学博士,却不能免俗一见钟情凯蒂这美丽的躯壳,无趣的灵魂。所以瓦尔特在凯蒂出轨后告诉她,鄙视自己,因为爱过她。

我认为腼腆克制的瓦尔特之所以爱凯蒂,除了她的外在,还因为她活泼快乐,天真烂漫,善于社交的性格。而这些是瓦尔特本人缺失的部分。

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不擅长,往往会渴望,会想要靠近。

接着从凯蒂的一段独白来看瓦尔特:

“难道他就不能像她一样恍然明悟,在恐怖与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与那些在修道院里令人敬畏的美丽心灵相比,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一个愚蠢的女人红杏出墙,真有那么重要吗?面对治病救人的崇高事业,他怎么能对这些凡尘琐事费心劳神、耿耿于怀呢?说来也真奇怪,聪明睿智的瓦尔特竟如此轻重不分!他给布娃娃穿上了华丽的礼服,把她摆进神龛,顶礼膜拜,结果却发现,布娃娃只不过是塞满木屑的玩偶而已。正因为如此,他无法原谅自己,也难以原谅凯蒂。他的身心备受摧残,一度活在自欺欺人的幻觉中,可是当幻觉在真相面前摔得粉碎,他以为现实也被摔碎了。没错,他不能原谅她,实际上是因为他无法原谅自己。”

其实凯蒂的理解是正确的,与死亡相比,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似乎不应该为了一个愚蠢的女人出轨而惩罚自己。

但是她忽略瓦尔特的不同。

他爱的纯粹,爱的卑微,甚至失去自我。为她隐忍无趣的社交和诡诈宴会,渴望在凯蒂身上守护自己的梦,可惜凯蒂打碎了梦,还不知悔改,振振有词,肆意挥霍他感情。

应了那句话,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只能化悲痛为无畏,拿自己做救治实验,最终染上瘟疫而亡,永久的埋在了湄潭府。

3

再看最后一段独白,结束对瓦尔特的分析。

凯蒂说:“我觉得你这样对我不公平,” 你因为我愚昧、轻佻、粗俗,便责备我,这是不对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认识的所有女孩子都像我这样。这就好似一个没有乐感的人因为讨厌听交响音乐会而受到责备一样。因为你自己赋予了我一些我并不具备的品质,你就责备我,这样做公平吗我从未试图装出一副什么样子来欺骗你。我就是我自己,有一个好看的脸蛋和快活的性情。你不能希冀在集市的小摊上买到珍珠项链和貂皮大衣;在这你只能买到锡制的小号和玩具气球。”

这句话**里凯蒂说了类似的总结:“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

不过瓦尔特并没有责备凯蒂,而是无法原谅为自己。

这个观点是惊艳到我的。也许不同频率和生长环境的两个人走在一起真的不容易。

我很喜欢毛姆笔下的瓦尔特,他个性善良,内敛沉稳,聪明自重。

纤尘不染的性格,不会轻易妥协,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想守住某些不可变的信念。以至于得知凯蒂出轨最初,他想要带着凯蒂一起赴死。好在这种想法很短暂。

我多希望瓦尔特明白书里的这句话,那样他的未来还会有更多可能。

“既然万物生命都如此短暂,万事皆为过眼云烟,那么,人们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而较真,争的面红耳赤,让彼此不高兴似乎显得太可悲。”  

4

第二部分:被洗礼过思想的凯蒂再次堕入深渊?

书从第6章开始,详尽的描写了凯蒂的家庭成员性格。其母亲,同样是个美丽精致,善于社交的女性,但控制欲强,贪图名利。

因为只能依附于丈夫的社会地位而跻身上级社交圈,所以不断榨取丈夫,不顾及其感受,费尽心机拉拢关系,谋算职权,填补虚荣心,后因为强忍病痛久不治愈而死。

凯蒂父亲则感到解脱,同时被任职为英国殖民地的首席法官,这也是凯蒂母亲生前所渴求。

身材瘦小,性格沉默隐忍的凯蒂父亲,任劳任怨,从不快乐,没有自我,但做为殖民地首席法官,可见有智慧和能力。这些外在描写和性格特征竟然和瓦尔特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书中提到:凯蒂到香港后,发现自己的地位是由丈夫决定的,而他细菌学家的身份在她们所处的社交圈并不吃香,她感到不满,渐渐对瓦尔嫌弃。

此处的凯蒂与她母亲对待其父亲的态度与想法竟然如出一辙。

不免让人沉思,如果凯蒂没有经历过出轨和湄潭府一劫,年老的凯蒂是否会重蹈覆辙其母亲的一切。而瓦尔特的个性和爱也终将被妻子的喋喋不休永和不满足消磨殆尽。

历史总是相似的,毛姆不设计没用的情节。

母亲从小就将凯蒂往:飞上枝头的“花魁”目标打造。她没有给予凯蒂足够的底气和爱意。更没有培养她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三观端正,不畏催婚。原生家庭的荼毒,是凯蒂的悲剧。

原以为聪明伶俐的凯蒂,嫁给优秀的瓦尔特能逃出母亲的思想桎梏,做个安分守己珍惜感恩的平常主妇。但竟她“饱暖思*欲”---出轨!

凯蒂外遇金玉其外政府高官唐森。事业有成,幽默风趣,实则爱慕虚荣,自私自利,风流成性,专挑家庭主妇下手。

在凯蒂自以为遇到真爱,要抛弃一切,和唐森双宿双飞时,却遭丈夫揭发。而唐森面对瓦尔特的官司威胁,原形毕露,对凯蒂只身赴死也毫不动容,凯蒂美梦幻灭,只剩绝望。

我想此刻木心的这句话,也非常的警醒。 “爱情本来就没有多大涵义,全靠智慧和道德生化出伟美的景观。如果因为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即可判断:这不是爱情,是性欲,性欲的恣唯。”-《素履之往》

既然自愿选择的嫁给他,就该承担选择后的责任。实在不幸福,要么理性离婚,要么转变思想态度,好好生活。

5

近来读面纱和《非暴力沟通》越发觉得,完全的伴侣太难,好的相处状态真的是彼此包容、忍耐,理解。做到发自内心的欣赏,去用强大的灵魂和自我调解能力去感染你能感染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我只是建议伴侣结合以后,有矛盾要包容调和。因为凯蒂在故事的结尾也没爱上瓦尔特,虽然她为瓦尔特感到骄傲。

所以, 在最开始选择伴侣时,不要怀疑和忽略你内心的诉求,如果惧怕和这个人有未来,就不要结婚,不要压制自己,不要权衡利弊而去相处。 不要心软,不要听劝,遵循内心。喜欢一定是不怕的,不排斥肢体接触的。

要记着:“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一)

另外:追求真爱请勿触犯道德和法律制约。别被花言巧语蒙骗,更不要被那个外表好看,攻势猛烈,强行肢体接触你的“霸道渣男”给迷失了抵御能力。

接着从看看凯蒂的“曲折的自救故事”。

在凯蒂离开梅潭府时,心中欢喜,她觉得已经自我救赎,摆脱了让她堕落的爱情,精神的羁绊,不幸婚姻,并且获得自由和不惧未来的勇气。

但是毛姆告诉你,故事要曲折离奇才有趣。人性难测,情感难断,心灵的自救不会一蹴而就。

前方核能预警!

当凯蒂离开霍乱地回到香港后,因为陪丈夫到霍乱地救助,丈夫牺牲,变成了“英雄”,自己也变大伟大而勇敢。因为已经怀孕,在好友韦丁顿的宣传和帮助下,被唐森的妻子(当时香港的名望人士)以万分的热情的强行接回了自己家修养。

在唐森的家里,不可避免的遇见。奈何天高地厚,没有唐森的脸皮厚。

他恬不知耻闯入凯蒂房间,开始强行忆往事,求原谅,并解释:他非常爱妻子,离婚娶凯蒂,会断送仕途。所以当初不管凯蒂的死活。

凯蒂不理会,他纠缠道:我就是个控制不了自己下半身的正常人,不是混蛋,难道因为我昏了头爱上你,我就错了吗?

我以为上面够不要脸了。

接着又来一句:“既然你活着回来,为什么我们不能做朋友,不能继续拥抱亲吻! ”

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叹为观止! 本人奉上,叼烟鼓掌双目失明口吐白沫jpg! 请自行脑补。 不行,大家不要拦着我,我要拔刀!

渣男语录之:难道我们就不能像当初那样做朋友吗就在你看透我虚伪和自私以后。

 不行,大家不要拦着我,我要给毛姆捶背!要不是听过同款渣男解释语录,毛姆这么写我都不信。

凯蒂此刻对他的态度当然是鄙夷的,甚至想一脚踹走他。由于唐森屁话说不通,强行攻势,又吻又抱,凯蒂最终因为压迫太久,缺乏安慰,又无力反抗,被欲念打败,嗯。他们两个又睡了彼此。

开始读这段,我气到差点扔手机。

事后凯蒂表示痛心疾首!自我唾弃了很久,表示自己被情欲操控。然后火速收拾行礼离开,唐森再次纠缠,凯蒂不予理会,坐船回到英国。

人性奇妙。如果曾经真心的、昏头的爱过他,并且他还长的好看,虽然你知他是渣男,你厌恶他的内在和做为,但他的一个拥抱,你可能还会被攻陷。所以为什么会有分手p这种事情。

我曾读不懂,《瓦尔登湖》里关于人的天性的解释。 “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野性,只要崇高的天性酣睡了,这种野性就会苏醒。这种低俗的野性就像是我们身上的寄生虫,恐怕很难彻底地消除;即使我们身体强健,它们也还是会钻入我们身体,或许我们可以回避,但绝不会改变它的本性。我们的身体也许艰苦,但未必纯洁。天性很难克制,但是应该得到克制。 ”

结合凯蒂从霍乱地回香港,还是没能抵抗唐森同他肉体接触这段,我可以理解那段话了。

我觉得我在网易云里看到的一句热评非常好,虽然放在这本现实题材的书评里显得有些矫情,但是真的符合大众心里状态。

@执笔落花笺:说来惭愧,人只要有机会,就又沦陷。这歌词很真实了!真正爱过的人是不能做朋友的,一见面就会心软,一拥抱就会沦陷,哪怕多看一眼,就想重新拥有。---来自郁可唯的《路过人间》歌曲下的评论。

当然,凯蒂最终回到英国,与父亲敞开心扉,并且说了这样一段经典的结尾:

“我希望肚子里是个女孩,我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一辈子依附于他。”

“父亲,我以前是个愚蠢,邪恶、可憎的人。但我无能为力。我已经得到了严厉的惩罚。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是个无畏坦荡、自立自强的人。我希望她过的比我幸福,忠实自己。”(这段我对应3个译本做了改动。)

多数情况下,人们爱做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事。我们遇到更好的物品总想拥有,但不想自己配不配,自己该不该,自己能不能,这是悲剧的开始。

6

第三部分 : 智慧超然的韦丁顿,无畏奉献的修女 们让救赎的种子长出。

凯蒂看清唐森真面目后,绝望的陪丈夫到霍乱地,后失去丈夫,与修女们在小小教堂里做义工,结识睿智豁达的海官韦丁顿,在他们的启发下,渐渐觉醒。

韦丁顿是个海关专员,其貌不扬,在霍乱滋生的小城守坚守着。他热情幽默,睿智通透,凡事点到为止。他救下中国满族姑娘,并与其相爱厮守。是凯蒂自救的引路者。

凯蒂刚到湄潭府还对唐森抱有幻想,向韦丁顿打听唐森,韦丁顿不着声色的,全面评价了唐森,说其自大自私。表示讨厌此人,

其中一段颇有意思:“因为这个世上蠢人太多。如果有人占据高位,又平易近人,还对他们说,会尽力帮他们,人们自然觉得他很聪明。当然,这还要归功于他的太太。说起来,他的太太倒是很能干。她头脑清醒,思路敏捷,常给丈夫出谋划策。查理·唐森有她这个贤内助,自然高枕无忧,绝不会做出蠢事来。对政府公职人员来说,要想仕途畅达,这是必不可少的。官场上不需要聪明人,聪明人主意多,很容易招惹是非。官场上需要有魅力、懂世故,办事圆滑,不犯大错的人。”

这段话的重点是:其实唐森不优秀,很虚伪。唐森的妻子很棒,他需要她。他经常和二流女人调情,但都是玩玩。

我读完整篇再看这处,发现他这番话别有深意。一个聪明的下属官员,第一次和人谈论他的上级,就说缺点,还顺带强调他的风流史?好像在提醒凯蒂什么。

韦丁顿在第三次和凯蒂见面,则指出凯蒂不爱瓦尔特,还很怕他。随后客观的评价瓦尔特个性、聪明,并且引出修道院的修女们,以及她们对瓦尔特的崇拜。

如果说韦丁顿埋下第一颗让凯蒂放下唐森的种子,那修女们的不惧死亡圣洁充实的灵魂,则让凯蒂自救的种子发芽结果。

在死亡笼罩的霍乱地,没了灯红酒绿的社交,没有攀附比拼的名望,希望和绝望每天都在更迭,而修女们豁达和仁爱的精神支撑出一片乐土,给予孤独的灵魂,脆弱的生命莫大的安慰。

凯蒂在得知修道院修女死亡,而紧缺人手后,极力要求到修道院里帮忙。

苦闷无事的凯蒂几乎把我要做点事来解脱自己的意愿写在了脸上。高深莫测的修道院院长告诉凯蒂: “一个人不可能在工作中或是在愉悦中,或是尘世中,或是修道院,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7

凯蒂在修道院里的修女身上感受到精神洗礼。修女们有的投入工作信仰坚定,有的热情快乐不惧死亡,有的出生高贵却舍身救世。她都伟大而纯洁,神秘而不容亵渎。

随着凯蒂怀孕与修女感情的增进,也更加感受到修女们的热诚以及她们对永恒的追求,对世间的仁爱,内心的强大足以将任何的苦难化解。

与此同时,凯蒂发现自己修女们存在莫大的隔阂。自己走不进那样的境界,自己的心灵没有归宿。她和韦丁顿说,她在寻找那样的东西,一旦找到,人生也许就会改变。

韦丁顿则告诉她:“是道,有人在鸦片里得道看,有人在对上帝的信仰中得道,有人在酒里,有人在爱情里,万道归一,皆归于无。”显然,修女是在信仰里。

凯蒂寻找的,应该是未被熏染过的心吧。拥有正确的三观,自由选择的生活,理智的判断。这都是凯蒂从前的生长环境不具备的。

随着故事的解结束,瓦尔特死去,凯蒂临行发出疑问,修女们如此的执着永世的生活,而奉献一切,如果只是一个虚无的目标那多可悲。

而韦丁顿说:这并不重要,她们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 “唯有一件事能使我们不断从这个世界的混沌无序中创造出来。就是美。美好事物中包涵:人们画的画,谱的曲,写的书,以及他们的生活,这本身就是艺术,极具意义。”

道教会了世界万物去自行其道,就是意义。(书本身对“道”有一段论述,留着你们读。)

在凯蒂离开之前,院长说了最后一句话给她: “尽责做分内事,这是应该的。对职责有份爱。当爱与职责合为一体时,才能有慈悲和恩泽在心,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我理解为:如果是妻子,那就带着爱去尽妻子责,这样做出的事情才会令彼此开心,而凯蒂是在最初可以说连妻子也没做好。

8

最后做个总结吧。

读了两遍,触动很大,所以下定决心的写了这篇较长的书评。很遗憾不能原滋原味的体会毛姆语言的妙处。

原生家庭教育很重要,自由的选择,思想的开拓,独立的生存能力,对于渣男的辨别,以及妻子的责任,婚姻的选择,人性肉体欲望等,此书给我的收获很大。

当然,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谁。 世界上有千万条道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走。--《动物管理局》

就如题目而言,我曾问自己会不会出轨,读完书我想,既然有正确的路摆在眼前,为何要离经叛道选择深渊。

无道德的真爱是贪欲的土壤,不负责撩拨是渣男惯用的伎俩,爱到没有自我是自毁导火索,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是自纵。

唯有自己内心足够 藐 视欲念和世俗的枷锁,才能无畏面对生活的任何可能。

—END—

毛姆《面纱》教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无论多困难,都要独立有尊严的活着。书中描写了天真单纯又自私的凯蒂,在对和丈夫的婚姻不满之后,出轨寻找情人背叛了婚姻,后来又发现情人只是在玩弄她感情的故事。

女主人公凯蒂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平凡的人,父亲对于平淡的家庭生活非常满足,但是她的母亲却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她不想一辈子都过这样的日子,在多次改变丈夫都没有效果之后,她将目标转向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凯蒂。为了能够结交上流人士,不惜花费重金在凯蒂的衣食住行上,凯蒂在母亲的影响之下,变得虚荣又贪婪。

后来为了能够去向往已久的东方城市香港生活,凯蒂仓促的接受了医生瓦尔特的求婚,瓦尔特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性格是一丝不苟和严谨的,这样的两个人注定不会美满和幸福。果然在到了香港不久之后,丈夫瓦尔特整日埋头于工作中,忽视了对凯蒂的照顾,这个时候凯蒂结实了英俊风趣的查理,两个人开始了偷偷的约会。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强,瓦尔特很快便发现了妻子凯蒂的变化,随后深爱妻子的瓦尔特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想要带凯蒂离开香港。不愿和情人分别的凯蒂非常的不情愿,她在和情人查理诉说苦闷的时候,不但没有得到理解,反而查理还劝她离开,自此她才真正看清查理的真实面貌,清醒之后的凯蒂和丈夫结束了婚姻,开始了一个人独立、自主的生活

狗死的原因其实也就是主人身体的血液有毒。这个所谓的好人主人其实就是个伪善而已。

对比到书中,瓦尔特把自己比喻成狗,从最早凯莉答应嫁给他,类比狗(瓦尔特)遇到一个善人

《面纱》之后  愿你新生

从某种角度上说,毛姆是个极其凶残的作家。看他的书,就像眼看他把一切人们熟知的美好撕掉粉碎还重重扔在脏兮兮的地板上用脚踩两下,但你必须承认那才是真相。他最冷静最残酷,好像从来都很嫌弃笔下的人物,冷眼看待,那最后被解读出来的什么精神觉醒一类的也好像不是他想要的。其中代表,当属《面纱》。

《面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女子凯蒂生在一个绅士家庭,虽然美丽,但从小娇生惯养爱慕虚荣,矫情做作,喜欢玩弄男性感情。用现在的话是,东挑西挑结果挑花眼了一不小心成了个剩女。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越来越不如之前,凯蒂的母亲想要赶紧把她嫁出去。最后,自傲的她答应了内向呆板的细菌学家瓦尔特的求婚,并被后者带来了当时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在香港那个英国人的花天酒地世界里,爱虚荣而且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凯蒂,非常嫌弃不解风情的丈夫,于是和风度翩翩情场高手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得知真相的瓦尔特展开了报复计划,他要将凯蒂带到当时中国一个很落后的正在闹瘟疫的地方:梅潭府(一说是贵州湄潭)。凯蒂在向情人求助反被抛弃之后,和丈夫互相折磨,来到瘟疫肆虐的小镇。最后的结果是瓦尔特为帮助当地人拜托疫情,自己感染而死,而凯蒂却获得了重生。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小说,对于曾经是外科医生的毛姆来说,有点用做手术的方式来写故事,眼下一片血淋淋,他却镇静操刀。毛姆在中国呆过很长时间,在他的作品里有很多受中国旅行的影响,《面纱》将故事发生地放在军阀混战时期的中国,让两位主人公远离家乡,总让人有一种将人放在自己完全未知的世界里反而更能贴近自己人性真相的感觉。而且书中多次描写凯蒂的看到的美景,也有可能是幻象,拨开一切的雨雾之后,她才发觉了她自己。

《面纱》里一直都以凯蒂个人为出发点来叙述,这个轻佻浮夸的女子心不甘情不愿来到梅潭府,仅仅就是为了打发自己的时间,来到当地一家修道院帮忙,在到处都是死亡的小镇渐渐发现自己的价值。对于丈夫的嫌恶,也渐渐在目睹其对灾民的尽心尽力之后变成了尊敬。好像是曾经的浮华生活和热烈的个人欲望变成了一块面纱,在这个生死交界贫穷落后却美丽非凡的地方,这块面纱揭开了,像是睡了很长一觉,人觉醒了。

可能是能够理解毛姆的人太少,也有可能是类似留点希望在人家的想法,当年那部中美合拍的**娜奥米·沃茨和爱德华·诺顿合演的**好是好看,却感觉不太吻合原作者想要表达的。**《面纱》有最美的风景,还打着“真爱一生只揭开一次”的宣传,原著中那些残酷的细节却没有体现。原著中,凯蒂在爱情、背叛、死亡的漩涡里抓到救命稻草,仿佛脱胎换骨。但是对于瓦尔特,知道他死亡,她也清楚自己并不爱她,心里有的是负疚,要的是原谅,因为“如果他原谅了她,也就原谅了他自己”。而瓦尔特,不是爱德华·诺顿所诠释的那样,一直深爱着凯蒂,他也有他的自私他的狭隘,直到死,他两行眼泪掉下来,说的却是《挽歌》里那段经典的“死的却是狗”。而凯蒂最后知道,瓦尔特极有可能是拿自己做实验,最后菜感染至死。正当读者们对这故事唏嘘感慨甚至是有所收获时,毛姆又将那个刚刚建立起的新凯蒂的外衣又撕开,狠狠地讽刺了一遍:凯蒂回到香港,接受遗孀的好待遇,被曾经的情夫妻子邀请住在她家,然后又控制不住自己,和那个她已经看透了的人滚床单。和**里,那个在花店偶遇情夫时,对儿子说了一句“他谁也不是”的洒脱女人根本就不一样。**说的是爱情让人成长,书则更复杂,也更现实。

尽管看书和看**的感觉完全不一致,**里几个中国角色非常有看点,黄秋生扮演的军官说“China belongs to chinese people”很让中国人有同感,最后两位主人公患难之中的爱情也非常满足文艺小清新们的需求。可是,在毛姆的原著里,我感受到的 爱情只有怨恨和欲望、背叛,这些和他笔下的宗教、制度、传统、文明和愚昧等等一起,共同组成一块面纱,揭开之后,那张脸也不见得真的就美丽如初。和凯蒂所承受的各种痛苦,不断的建立、推翻、质疑一样,人生不知还有多少面纱。小说最后又提到了她母亲的死亡,和父亲的老态,而最后孩子的孕育,她祈求父亲的原谅,而且勇敢承认承担。她看到一条安宁的路,她的面纱终于揭开。这时的凯蒂,宛若新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22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