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英:三次拒绝陈赓求婚,牺牲后陈赓为其守节三年,死后同葬

王根英:三次拒绝陈赓求婚,牺牲后陈赓为其守节三年,死后同葬,第1张

2020年9月13日22点52分,距今仅仅两个月之前,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一位老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就是原航天工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知非。老人家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享年92岁。

同时陈知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开国大将陈赓和烈士王根英的遗孤。

陈知非1929年,在上海出生,由于革命年代的特殊环境,父母没有办法亲自抚养他,因此自从4岁和父母分开后,陈知非便再没有见过母亲。

而陈知非对父亲的了解,则多是从外婆和舅舅那听到的。舅舅和外婆总会告诉他说父亲又到哪了,父亲又打了什么胜仗了,每次听到这些,陈知非都会很高兴。

一直到抗战胜利后,17岁的陈知非才见到父亲。

陈赓这也是在阔别十三年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

眼看如今的儿子已经不再是4岁时的模样,而是变成了一个高大的小伙子。陈赓的内心十分的激动,这位大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碰到了。

他把陈知非从头摸到脚,边看边说:“你真像啊,真像啊”。

陈知非听着父亲的话,也流下了泪来。

他知道,父亲陈赓这是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王根英。

王根英,原名庶心,1907年出生于上海。由于出身贫苦,为了补贴家用,王根英只能很早地就来到纱厂做工。

正是在这里,王根英受到革命的启蒙教育,立志投身革命,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陈赓。

提起陈赓大将,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这位文武双全的大将,出身黄埔一期,深得当时的校长蒋中正先生的器重,同蒋先云、贺衷寒一起被称为“黄埔三杰”。

此时的陈赓,正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有时候会去工人夜校兼任教员。

来听课的人大多数是工人,在这其中有个17岁的纱厂女工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女工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工人领袖,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王根英。

在斗争中王根英深感自己的文化低,所以夜校一成立,就约了妹妹和十几个女伴,成为夜校的第一批学生。

陈赓来自湖南农村,开口闭口总爱讲点“农民理论”,可王根英却相信“工人阶级”的力量。

所以开课不久,她就和陈赓争论起来,而且学员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陈赓,一派支持王根英。

这当时在夜校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这可能也是缘分的一种吧,毕竟很多时候,鸳鸯都是从冤家发展起来的。

两人就这样争论,越争,陈赓越觉得眼前这个姑娘可爱。

陈赓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看着眼前的王根英,陈赓便总是有意无意地去找她搭话,但是当时的王根英太沉迷于学习,对于陈庚的示好并没有太多反应。

但是陈赓可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眼看王根英对自己的示好没有表达,便直接跑到了王根英的父母家中。

陈赓十分的聪慧,来上海没多久,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因此王根英的父母十分的喜欢陈赓。

而陈赓也借此机会向王根英表白,但是王根英还是拒绝了陈赓,因为此时的王根英觉得,自己欠缺的学习实在太多,必须要抓紧时间去学习,怎么能有时间去考虑儿女私情呢?

因此,自己第一次主动出击的爱情,就这样基本夭折了。

其实在认识王根英之前,陈赓曾经有过一段婚姻。

1917年,当时的陈赓年仅14岁,还在小学读书,家里由父母做主,给他定了一门亲事,让他娶了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媳妇。

但是对于这种包办婚姻,陈赓根本就不满意,所以在新婚之夜,陈赓非但不入洞房,还一再要求父母把媳妇送回娘家。

陈赓的父母并不让步,甚至以武力威胁陈赓,陈赓见此,便下定决心离家出走。

临走时,他对女方说:“我要走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有可能一辈子都不回来,你还是回到娘家去吧”。

就这样陈赓一去不回,一年后,陈赓的父母也只好赔了一笔钱,然后把这个儿媳妇送回了娘家。

而这一次遇到王根英是陈赓第一次真心实意的喜欢一个姑娘,虽然第一次的进攻没有成功,但是王根英已经彻底地占据了陈赓的内心,是他久久不能忘怀。

在1924年陈赓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在学校期间,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陈赓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几天几夜没合眼,查找出了凶手。

何香凝一看陈赓如此的果断、勇敢,并且为人正直,便想把小女儿许配给他,但是却被陈赓婉言拒绝了,因为这个时候陈庚的心里只有王根英一个人。

本来以为不知道什么才能再相见,但是老天还是眷顾了两个人,在3年后,陈赓和王根英两个人又再一次相见了。

在陈赓走后的几年里,王根英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1926年10月至1927年间,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王根英都积极参加了,在这期间,王根英逐渐的成长为了一个工人运动领袖。

周恩来很欣赏她的组织能力和勇敢精神,因此提议她当妇女执行部长。

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上海特别临时政府成立,她当选为市人民委员。

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王根英作为上海代表,参加了会议。

而此时的陈赓,则正领导警卫营担任整个大会的警卫工作,而且他也是代表之一。

在人群中,陈赓很快地就认出了王根英,几年前的火热的内心一下子被点燃了。

在大会期间,陈赓特意选了个距离王根英近的座位,虽然会场极其的严肃,但是陈赓的内心却总是会被王根英所吸引走。

实在无法按耐自己心情的陈赓,突发奇想,拿起笔来写了一个纸条,递给了王根英。

此时的王根英正在专心地听报告,一看一个纸条递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后回头一看,是陈赓,脸一沉,气哄哄把纸条拿过来。

她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上面写着:"王根英同志,我爱你!我想向你郑重求婚,希望你嫁给我!陈赓。"

王根英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然后回头看了一眼陈赓。

此时的陈赓跟原来也不一样了,更加的英姿勃发,十分的英俊。

王根英心头一喜,但是马上就有些生气了,她对于陈赓这种求婚的方式,感觉很不满意,有些太随意了。

王根英心中灵机一动,她决定捉弄一下陈赓,于是她小嘴一嘟,转身就将纸条直接贴在了身边的墙上,然后继续坐正了听报告。

陈赓一看,一张纸条过去了,久久没有回应,显然是石沉大海了。

但是陈赓这个小伙子,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而是又写了一张纸条传了过去:"根英,我爱你!我请求你做我的妻子!"

王根英收到后,瞥了一眼,又将纸条贴到了墙上。

陈赓一看,这倔强劲儿也上来了,于是继续写:"根英,我发誓娶你为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但是这第三张纸条传到了王根英手上的时候,王根英索性连看都没有看,而是直接贴到了墙上。

这个时候,大会正好看到一半,会议中场休息,一看墙上贴着的纸条,大家就都围了上来。

围着纸条,看着纸条上的字,都笑了起来,有人就问王根英:“王根英啊!你这样处置陈赓的情书,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陈赓这时候倒是发扬了自己“脸皮厚”的精神,不仅不觉得不好意思,还特意挤到人群里顽皮地说:"根英这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正在向她求婚呢!"

而王根英,脸一红,就跑出了会场。

虽然,王根英对于陈赓的这种方式比较不喜欢,但是她还是能感到陈赓的确是真心的喜欢自己。

当时代表开会的地方,就在陈赓他们特务营驻地附近。

黄昏时分,陈赓又把王根英约了出来,两人一起到江边去散步。

在只有两人的情况下,王根英也就没有那么拘谨了,两人在江边漫步,陈赓不断地讲着军中的故事,王根英听得十分地入神。

王根英亲热地挽着他的胳膊,静静地看着陈庚。

陈赓突然话头一转:“你怎么不说话”

“叫我说什么”

“说你要嫁给我嘛!”

王根英用拳头直捣陈赓的胸口:“瞎讲!”

陈赓一本正经:“根英,说真的,咱们结婚吧。”

王根英深深叹了口气:“我不是不想结婚,可是你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有了孩子,我们怎么斗争”

陈赓呼地站起来:“斗争都得是光棍”

“你小声点!”王根英把手放在他的手心里,“再等…4年!”

“什么你要我等成老头子”

“那再等……两年。”

“不行,顶多等——两天!”

“啊”王根英急了“现在大家正在开会,你让人家笑话。”

说罢,又生气地走了。

陈赓回到军营,免不了被兄弟们笑话一顿。

但纵然这个时候,陈赓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幽默的本色,躺在铺上, 还在开玩笑:“你们谁要能说动王根英和我结婚,我就给他当众磕三个响头”

大家说笑一通并不在意,可这话传到了周恩来耳中,周恩来便来到了陈赓的宿舍。一进屋,就被大伙围在中间。

周恩来往床上一坐问:“陈赓呢他怎么不过来”大家一听“有戏”,立刻将陈赓架了过来,要他给周恩来磕三个响头。

周恩来笑了:“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来找我”

陈赓脸一红:“我欠了你的债呢。你忘了么去年我给你当秘书,颖超千里迢迢来广州,你让我拿着她的照片到码头去接,我个大活人就楞没接着,害得颖超摸了半夜才到…”

“这有什么嘛我们不就是当天结的婚吗这次,我一定让你明天当上新郎。”

说罢,周恩来又把陈庚埋怨一番,说他这个爱情细胞太缺乏,这求婚方式太过于奇葩,众人大笑一番之后,周恩来便出门给陈赓去办事了。

于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来到了王根英的住处,一番谈心之后,王根英点了点头,同意马上结婚。

其实本来王根英就对陈赓有好感,只不过是一时生气而已。如今经周恩来和邓颖超一说,自然也就同意了。

但是王根英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新婚之夜,不许陈赓那帮兄弟来“胡闹”。

于是到了第二天,陈赓和王根英的被子搬到了一起,就算是完了。

两个彼此钟情已久的年轻人,终于结为了夫妻。细算下了,这一别几年,两个人在自己的战线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又能再次重逢还能最终走到一起,这不得不说,实在是上天注定。

婚后的生活是无比甜蜜的,两人终于没有彼此之间最后的隔阂,彼此只属于对方,这是王根英和陈赓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是就在两人结婚不久,就传来一个坏消息:夏斗寅叛变了!

没几日,汪精卫又密令何键屠杀革命者,“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个漏网。”霎时间,白色恐怖笼罩着武汉三镇。

鉴于形势的严峻,王根英奉命要回上海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此时两人刚刚成婚,却马上就要面临分别,这可能是人世间最残忍的事情了。

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人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为了革命事业,只能服从组织的安排。

王根英走的那天,周恩来赶来送行。

他们在新房中把最后一点米面全都做了干粮,并给周恩来做了一盘他爱吃的红烧狮子头。周恩来对陈赓说:“你找了个好媳妇,心灵手巧,你可别忘了人家。”

“忘不了的,我们相约,每晚相思一刻钟” 王根英又被他说得脸红了。

陈赓滔滔不绝地说笑着,借以掩饰他内心的难舍难分。

就这样,王根英秘密潜回上海,而陈赓则跟周恩来去了九江。

不久,南昌又爆发了“八一”起义,陈赓奉命来到了南昌,参加起义,一对刚刚结合的恋人,此时天各一方,为民族的事业奋斗在生死线上。

王根英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长,工作繁忙而危险。回到上海之后,王根英一直惦记着陈赓的安危,但是久久没有消息,这使得王根英揪心不已。

结果,没多久,就传来了陈赓负伤的消息。

原来陈赓在南昌起义后,随军进军广东,在途中,陈赓左腿中了三弹,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了,无奈之下,只能来到上海养伤。

此时距离两人新婚仅有数月,但是再见到陈赓,却比原来消瘦了许多,王根英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随后王根英将他安顿在家中,尽心照料,而陈赓也在组织的帮助下留了下来,在中共中央特科负责领导情报工作。

在此后的生活中,斗争环境日益的险恶,在这条特殊的秘密战线上,王根英全力掩护和协助陈赓的工作,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参与营救了大批被捕的同志,保卫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的安全。

在这期间,两个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们开头讲到的陈知非。

但是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进一步严峻,生活变得十分的困难,一家人需要不停的搬家来躲避国民党当局的追捕。

每一次搬家,陈赓和王根英最先考虑的不是别的,而是地形适不适合逃跑。

但是,这一段时光,也是两人一生中仅有的一段共同生活的时光,因此虽然艰险万分,但是却也弥足珍贵。

1931年底,陈赓奉命赴鄂豫皖苏区工作,王根英则继续留在上海,负责沪东区工人反帝大同盟分部的工作。

此后的日子,王根英和陈赓基本都是天各一方。

彼此虽然挂念着彼此,但是想见面却是极其的困难,甚至连互通消息都是极为困难的。

这使得两人开始很怀念前几年在上海的日子,虽然苦,但是毕竟两个人还在一起,每天还能看到彼此,这就已经很难得了。

陈赓走后,王根英的生活也更加的艰难,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王根英只能带着儿子陈知非和一个烧饭的汽炉子,东躲西藏,开战起来了“城市游击战”。

有一天,王根英正在伏案写东西,忽然有人从背后抱住她,她回头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她日夜想念的陈赓。

“什么时候咱们永远在一起…”王根英对这离别的日子多多少少有些忧伤。

陈赓告诉她:“快了,组织上让你和我一道去江苏苏区。明天就走。”

王根英高兴得眼眶里流出泪花:“咱们终于要在一起了。”

“你快收拾收拾,把知非托给他姥姥。我出去一趟,钱壮飞也在苏区,我去问问她女儿有什么话要捎给他,很快就回来。”

可陈赓一走,几天未回,王根英便感觉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又过了几天,陈赓还是没有消息,王根英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内心,便出门去寻找陈庚。

结果,同行人打听回来的消息是,陈赓被捕了!王根英听到后,瞬间就晕倒了。

原来,陈赓离开王根英后,到丽都大戏院去找钱壮飞的女儿,被一个叛徒给盯上了。陈赓跟他扭打起来,因为腿受过伤,没能脱身,被关进了老闸捕房西牢,后经党组织营救,又逃了出来。

陈赓逃出来之后,他回到岳母家去找王根英,岳母告诉他:打你出事后,她就抱着个孩子东躲西藏,门口老有人探头探脑,她不敢在家就躲到杨家滨乡下亲戚家去了。

陈赓一听,心里稍微地安稳了一点,也不能在上海久留,离开上海去了江西境内。

这年12月,王根英回到娘家,听到陈赓已经逃了出来,悬着的心就算是放下了。

丈夫没事,这对于王根英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可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这个厄运又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由于叛徒的出卖,回家后没几天,王根英就被捕了。

王根英被捕后,辗转押解到了南京老虎桥“江苏第一模范监狱”,和帅孟奇、夏之栩等关在一起。

她在狱中三年多的时间里,受尽了敌人的折磨,但是王根英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一直坚贞不屈。

抗战爆发后,周恩来代表***和蒋介石和谈时,要求释放政治犯,并和叶剑英等到狱中看望了王根英,当场点名释放了她。

后来,王根英跟着周恩来到了西安,又来到了八路军总政治部,分别数年的夫妻两人,终于再次相逢!

这些年来,陈赓自从知道王根英被捕之后,这颗心就没有一天安心过。

妻子跟着自己实在是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自己作为丈夫,没有办法保护妻儿,这使得陈赓非常的自责。

而作为一名革命军人,陈赓只能将这种苦楚深深的埋在心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战场上消灭更多的敌人。

此时的陈赓已经是八路军386旅的旅长了,再次见到妻子,陈赓的眼泪喷涌而出,他紧紧地握着妻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可却一句都说不出。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这是形容恋人分别后重逢的心情。

而陈赓和王根英自从武汉新婚之后,几乎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先是陈庚负伤,然后整日躲躲藏藏,然后两人又相继入狱。此时王根英在狱中四年后终于被放了出来,再见到恋人,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陈赓在1937年8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

然而,就在两人历经磨难终于重逢之后,仅仅半个月,王根英便接到了组织上的通知,让她去延安陕甘宁党校学习。

两个人的心中极其的难受和不舍,毕竟才刚刚重逢,却马上就要分别,这对于分别数年的两个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但是作为革命军人,服从组织的安排,是第一原则,因此陈赓和王根英都没有说什么。

对于王根英来说,自从被捕之后,本来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陈赓了,她深知都留好了遗书。

而今再次见到爱人,而且爱人还 健康 的活着,听罢后点了点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隔三差五的见上一面,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9月15日,陈赓将王根英送走,回到屋里,心里空落落的,他在日记中写到:离别时,彼此表面上都故作镇静,但是根英已背着我流泪矣

1938年秋天,从党校毕业的王根英被分配到了129师工作,担任 财经 干部党校政治部指导员,而当时陈赓的386旅,正在往这一带集结。

王根英十分的开心,终于又能再见到久别的丈夫了。

某一日,在队伍正在行军,陈赓骑在马上,远远就看到了妻子,兴奋的陈庚,狠狠的抽了一下马屁股,高兴地冲了过去。

到了近前,陈赓抱着王根英就转了三个圈:"喜从天降!喜从天降!天上掉下个王根英。"

这时候,看到旅长如此的兴奋,身旁的战友们哈哈大笑起来,纷纷起哄。

王根英一下子脸就红了:"看你那疯劲!"

陈赓依旧是当初在武汉写情书的时候的“厚脸皮”模样:"情不自禁嘛!"

但是,本来以为以后可以不再饱受相思之苦的两人,这一次见面,竟然成了永别!

1939年3月,日军对根据地进行了突袭, 财经 干部学校的师生们在转移的过程中受到了日军的袭击。

在混乱的过程中,师生们都被日军烧光了村庄,在混乱之中,师生们被冲散,王根英则带着一部分伤员,艰难的逃亡。

为了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伤员的安全,王根英将自己的骡子让给了伤员,自己则和警卫部队一起徒步突围。

就在好不容易刚刚冲出了被包围的村子之后,王根英却发现装有公款和重要文件的包没有拿。

她焦急道:"不好,还有一笔公款没有带出来。"说完,她不顾身边人劝阻,立刻前往驻地取回公款。

而就在她去了包裹,快要逃出村的那一刻,日军发现了她,很多同志们躲在远处看到她被机枪扫中倒下。

战友一看王根英倒下,立刻红了眼,立刻组织起队伍杀回村子。

等来到王根英面前的时候,王根英已经奄奄一息了,面对要背着她突围的同志,王根英低声 说道:“不要管我,我不行了,你们快快突围!请转告陈赓,让他狠狠的消灭日寇,转告陈赓”

就这样,年仅32岁的王根英,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这时候的陈赓正率领着八路军386旅越平汉线西进,一日陈赓正在给部队讲话,通讯员送上了一份电报。

他一看,浑身就是猛然的一震:王根英同志在掩护战友撤退时壮烈牺牲!

陈赓忍不住痛哭,愤怒的他猛然拔出了手枪,对着天空砰砰射出子弹。

他流着泪水,独自在积雪尚未融化的树林里站了很久。

然后在自己的日记里记下来20个字:"今天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此后,陈赓就中断了日记。

陈赓强忍着夫人离去的痛苦,坚持到了百团大战胜利之后,陈赓病倒了。

半个月持续的高烧和昏迷,使得陈赓整个人都脱了相,虽然身边马海德等名医,但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是啊,再高明的医生,再好的药,又如何能医得了陈赓心中的创伤呢?

众人围坐在床前,看着昏迷的陈庚,只听到他在不停的喊着:根英!根英!

王根英牺牲之后,陈赓许诺要为他守节三年。

三年之后,他才开始重新考虑组建家庭,和傅涯结婚。但是陈赓对于王根英的思念,却延续了一生。

陈赓生前不止一次在傅涯面前诉说着自己失去王根英的痛苦。

1961年,陈赓病逝,在弥留之际,陈赓一直喊着“怀申,怀申。”

“怀申”陈赓孙女的名字,申就是上海,而这个名字,也是陈赓对于自己和王根英在上海那段岁月的怀念。

那是他们一生中仅有的在一起生活的时光。

陈赓去世后,傅涯整理了陈赓的日记和文字资料,同时不断 奔走访问故人,为王根英烈士写下了传记——《报国何计女儿身》。

用傅涯的话讲:“这也算是偿还一点自己对陈赓同志照顾不周的心意吧。”

傅涯作为陈赓的第二任妻子,同为女人的她,对于王根英,一直十分的敬重。在她2010年去世之前,她特地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将王根英和陈赓的遗骨葬在一起。

遵照傅涯的遗愿,2011年,王根英烈士的遗骨迁往湖南省湘乡县,和陈赓大将合葬。

在整理王根英烈士的遗骨的时候,人们在她的尸骨中发现了两枚子弹。

经过鉴定,一枚是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的枪弹,一枚是三八大盖的子弹,可见当时的王根英被机枪扫中之后,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随后又被敌人补射了一枪。

而这两枚子弹,也成了王根英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遗物。

陈赓和王根英这一对革命伉俪,生前为了民族独立舍弃了小家,经历了太多的分别,如今终于可以长眠在一起,再不用经受分离之苦!

吾辈众人,应当铭记先辈创业之艰辛,珍惜现在的生活。

 最近热播的玫瑰之战中,蒋淑雯利用性骚扰的名义给令仪,丰盛,李大为泼脏水,而蒋淑雯在剧中的结局也是很多观众想知道的, 那么,玫瑰之战蒋淑雯的结局是什么 蒋淑雯的扮演者是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玫瑰之战蒋淑雯的结局是什么

 顾念得知唐小樱和宋嘉辰的关系,复婚已经绝不可能,可宋嘉辰还要争夺女儿抚养权,好在最后宋熙童选择顾念,宋嘉辰与顾念之间彻底一刀两断。而丰盛眼见机会来临,他向顾念求婚,结果宋熙童却不同意,最后宋熙童和丰盛签订了友好协议,什么时候宋熙童同意,丰盛才能再向顾念求婚。不得不说,这段剧情让人不解。

 顾念已经看清了宋嘉辰的真面目,也遇到了一直爱着自己的丰盛,如今因为女儿的打扰却一直拖着丰盛,显然问题出在顾念身上。当然,顾念作为母亲,心甘情愿为女儿付出,暂时不考虑再婚似乎也能让人理解,只能说孰是孰非,各有见解。

 方旭因为没有业绩被赶出独立办公室。这个时候宋嘉辰给方旭布置,蒋淑雯控诉令仪,丰盛、李大为的骚扰案,方旭迫于无奈只能接受。他意外发现此案是宋嘉辰故意设计,方旭顿时对宋嘉辰感到失望。之后,天伦乾坤律所内部出现一封揭发蒋淑雯和宋嘉辰特殊关系的匿名信,而方旭被冤枉写了此信并遭辞退。他找顾念当自己的律师讨回公道,顾念欣然答应。

 这个时候,一名16岁少女因服减肥茶而去世,仪胜和律所为悦悦瘦公司做代理,为了让客户放心使用,丰盛决定举办一场模拟法庭,顾念扮演原告律师,方旭过来给顾念做搭档,顾念提出产品故意针对减肥的群体宣传,收获大众评审的支持,客户对此颇有意见,令仪和丰盛也对顾念、方旭心生不满。

 在二次模拟法庭上,顾念和令仪再次发生激烈争辩,最后顾念以悦悦瘦老板女儿为突破口成功击溃对方,丰盛怒火中烧职责顾念从工作吵到感情不欢而散,而在仪胜和合伙人会议上,李大为坚决反对顾念当合伙人,多次提及,多次被拒,顾念内心已经有点小失落。此时,方旭想要开新律所,邀请顾念一起加入,令仪得知顾念要离开,怒气冲冲告诉了丰盛,丰盛伤心欲绝解雇了顾念。

 客户方红想跟顾念走,被丰盛成功拦截下来,令仪职责顾念背叛仪胜和。在大结局中,顾念、方旭和开律所。就在顾念家里办公,顾念得知谷明非要和天伦乾坤律所解约,他努力争取这个客户,令仪和丰盛棋高一招拿下贾明非,顾念不肯认输,与令仪争抢客户,最终还是失望而归。

 蒋淑雯的扮演者是谁

 电视剧《玫瑰之战》中蒋淑雯的扮演者是孙爽。

 孙爽,1993年2月2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2016年主演**《蜜月杀机》,而后年主演青春爱情**《原来我们如此陌生》 。2018年主演中国首部聚焦眼角膜捐献题材电视剧《你永远在我身边》后,随之主演大型年代悬疑谍战电视剧《衡山医院》 。2019年主演知青题材电视剧《远方的山楂树》,2022年8月1日在《玫瑰之战》中出演蒋淑雯。

 孙爽高中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 ,201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在校多次获得奖学金 ,并在2013年作为交换生前往意大利罗马**学院进修 。2015年,公派到美国南加大学习。

公元十二世纪初叶,那场残酷的金蒙战争,曾经造成了“白骨中原如卧麻”的惨景,剽悍的蒙古骑兵,给金国官民带来多少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苦况。但是,那可怕的声声鼙鼓,却也意外地成就了王瑞兰和蒋世隆一桩奇特的姻缘。与《西厢记》齐名的《拜月亭》系列作品就敷演了这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患难夫妻婚宴巧遇

元代关汉卿杂剧本《闺怨佳人拜月亭》是现存叙《拜月亭》故事最早的作品。这是一个残本,只剩曲词和少量科白,但主要的情节和场面仍完整清晰,主要的人物形象也生动感人。

杂剧《拜月亭》写的是金国大臣王镇因蒙兵犯界,边境危急,奉旨赴边探察敌情。临行,其女瑞兰掩泪敬酒,嘱老父鞍马上多加小心,此去挂念着妻儿,就及早回家。

敌兵逼近金国京城中都(今北京),金宣宗南迁汴梁,中都官民纷纷逃亡。王瑞兰和她的母亲匆匆随驾而行。她们混杂在逃难的人群中,跋涉在泥泞的道路上,经受着异常的艰难困苦,这就是通常被称为《走雨》的一场戏。这场戏中王瑞兰所唱《油葫芦》一曲脍炙人口:

[油葫芦]分明是风雨催人辞故国!行一步一叹息。两行愁泪脸边垂,一点两间一行凄惶泪,一阵风对一声长吁气。百忙里一步一撒;索与他一步一提。这一对绣鞋儿分不得帮和底,稠紧紧粘软软带着淤泥。(《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段曲词抓住人物“一步一撒”、“一步一提”的动作和绣鞋沾泥的细节,运用白描手法,充分抒写了王氏母女的困窘和愁苦。语言明白自然,好像信手拈来,其实是经过推敲的。不但把雨水、风声与泪水、吁声对应起来是巧妙的,而且有意强调后者:雨仅一点,泪却成行;风才一阵,吁气却长,从而造成鲜明的形象。可以想见,这段动作性很强的词经过演员演唱,配以优美的身段,是富有感染力的。北杂剧重唱,情节比较简略,所以北杂剧曲词除用于抒情外,往往借助细节描写人物。关汉卿尤其擅长于此,上述[油葫芦]曲便是一例。

《走雨》之后,王瑞兰与其母被一支马队冲散,邂逅书生蒋世隆。世隆与妹瑞莲一起逃难,也在乱中失散。瑞兰单身无靠,大动乱之中,当她听说那书生与他的妹子也不幸离散,便顾不得羞耻,要和他认做兄妹同行。这位千金**往常几曾同陌生男子单独相处如今实出无奈,只得陪笑搭话。蒋世隆说明当时逃难的妇女有丈夫在一起的,不至于被乱军掳掠,身边没有丈夫的便要吃亏。瑞兰踌躇再三,不得不应允与蒋世隆在人前权称夫妻。王瑞兰性格的变化即始于这场《奇逢》,这是人物所处的环境使然。

与此同时,母女失散的王夫人与兄妹失散的蒋瑞莲相遇,也结成同伴,王夫人认瑞莲为义女。

瑞兰与世隆相伴而行,路遇虎头山强盗,两人被劫上山寨。正在惊慌之际,山大王陀满兴福认出了蒋世隆,为他们摆酒压惊。原来书生与山大王竟然是结义兄弟。王瑞兰惊讶了,以为书生和强盗一伙,责备他打错了主意:“嫌这攀蟾折桂做官迟,为那笔尖上发禄晚,见这刀刃上变钱疾”。经蒋世隆解释,方知陀满兴福原是忠良之后,因受奸臣陷害,被逼上山寨。他当初逃亡时,曾经得到蒋世隆救助,两人义结金兰。陀满挽留蒋,瑞兰却催促他及早告辞下山。

《虎寨》正面写蒋世隆救拔弱女于龙潭虎窘之中,情节起伏跌宕,有强烈的悬念和紧张的场面。它在布局上承上启下,表明王瑞兰此前寻求蒋世隆保护是明智的,识人的;这段同生共死的经历又成为此后两人自主成亲的基础。《虎寨》不仅写了事又写了人,它处处围绕王瑞兰落笔,写如遇盗时的惊怕,弟兄相认时的惊讶,及如何“佯做个一家一计,即假称夫妻,伺机脱身,都活灵活现。

不久,世隆外感风寒,病倒在一家客店。此时瑞兰已经与他结合。瑞兰为丈夫延医诊治,熬药煎汤,日夜侍候在病榻旁。王镇回朝复命,恰巧路过客店,意外遇见女儿,瑞兰向父亲哭诉别后情状,又含羞禀告父亲,房中病卧的那个秀才是他的女婿。王镇知女儿私自嫁人,不禁勃然大怒,紧紧揪住女儿衣衫,逼她立即随赴汴梁。瑞兰不曾料想父亲会这样做,她无可抗拒,“一霎儿把这世间愁都撮在我眉尖上”。一对恩爱夫妻终于被“生扭散”,瑞兰凄惶地踏上驿路,世隆则困居客店。

这场《遇父拆鸾》写王瑞兰与封建家长的正面冲突,有情人自主成婚不能见容于封建礼教,以致拆散鸾凤。作者把拆鸾事件置于蒋世隆病榻之侧,从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出发,赞扬了瑞兰的知情知义,谴责了王镇的狠心。父女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见个人残生丧,一命亡,世人也惭惶。你不肯哀怜悯恤,我怎不感叹悲伤!”王镇陪衬并突出了王瑞兰。嘱别的曲词哀婉缠绵,尽情抒发了王瑞兰柔肠寸断的离情。”则明朝你索绮窗晓日闻鸡唱,我索立马西风数雁行。”她保证在汴梁等候着丈夫,“怕他待抑勒我别寻个家长,那话儿便休想”。大概蒋世隆担心她以富贵而忘贫贱之交。瑞兰明确表示“那玉砌珠帘与画堂,我可也觑得寻常。休想我为翠屏红烛流苏帐,忘了你这黄卷青灯映雪窗”。王瑞兰忠贞的品格和高尚的志趣获得诗意的表现,蒋世隆起了烘托的作用。

第三折,瑞兰被“横拖倒拽”带到汴梁新宅,与母亲及义妹瑞莲团聚,从此复入深闺,瑞兰片刻也没有忘记染病的世隆,而王镇只要一提起穷秀才便不喜欢。瑞兰渴望自己的夫婿早日折桂蟾宫,不再依靠“爷饭娘羹驷马车”。

好不容易捱过了残春,瑞兰一天天消瘦了。一次,她跟随妹子瑞莲到园中闲行散闷,瑞莲猜中了她的心事,她慌忙分辩,反而指责妹子“你个小鬼头春心动也”,并表示要去请求父亲为瑞莲择婿。瑞莲不要夫婿,姐姐也故作姿态,说“咱无那女婿呵快活,有女婿呵受苦”。

夜深人静,瑞兰命梅香安排香桌儿焚香拜月,诉说怨怀。兹录曲词三支如下。

[伴读书]你靠栏槛临台榭,我准备名香爇。心事悠悠凭谁说只除向金鼎焚龙麝。与你殷勤参拜遥天月,此意也无别。

[笑和尚]韵悠悠比及把角品绝,碧莹莹投至那灯儿灭,薄设设衾共枕空舒设;冷清清不恁迭,闲遥遥生枝节,闷恹恹怎捱他如年夜!

[倘秀才]天那!这一炷香,则愿削减了俺尊君狠切;这一炷香,则愿俺那抛闲下的男儿较些。那一个爷娘不间叠,不似俺忒唓嗻,劣缺。

[做拜月科] (云)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教俺两口儿早得团圆!

[伴读书]一曲交代了拜月的环境。“靠栏槛临台榭”句写图景,“台榭”在此不妨作亭子解,据上下文,亭畔有花木假山之类供瑞莲藏身。“遥天月”是写月景。天之遥远,是天之清朗造成的感觉;天之清朗,更显出月之皎洁。这“遥天月”既照临园中思妇,同时照临着远方夫婿。所以此月景是瑞兰目中之景,心中之景。园景、月景都属自然环境,“心事悠悠凭谁说”一句则点出了瑞兰孤独的人间处境,即封建家庭环境。

[笑和尚]一曲进一步形象地抒写了瑞兰无可诉说的情景。等到韵悠悠的角声在远处消失,及至碧莹莹的灯火在眼前熄灭,又是孤栖枕、独眠衾的时候了。此时此景,怎不教人凄凉无聊,思绪纷繁!从白天捱到黄昏,从黄昏坐到深夜,在深夜盼着天明,这日子怎么过!作者为表现瑞兰的孤寂感,恰当地选用悲角、残灯、薄衾等特征性事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又准确地选用叠字,渲染低回惆怅的气氛和情调,随时间推移,叠现一个个画面,层层递进,以“怎捱他如年夜”作结,言尽意不尽。

焚起香来,这位闺中 首先祝愿“削减尊君狠切”,父亲太厉害太凶恶了,他不但像一般家长那样阻碍婚姻自由,而且粗暴对待一个染病的恩人,这是女儿尤其不能容忍的。“尊君”原是对他人父亲的敬称,用于已父,有敬而远之的意味,作者遗词造句的精微于此可见。她接着祝愿抛撇在客店的夫君病体痊愈,与自己早日团圆。“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一语表达 推己及人的宽广胸怀,与《西厢记》剧终“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同样是作家点题之笔。

瑞兰虔诚祝祷,被藏身花底的瑞莲潜至她身后,推推搡搡地踩着她的鞋儿,急急匆匆地拉着她的裙儿。少女特有的小动作充分流露了瑞莲听到瑞兰内心隐秘后那股得意劲儿。瑞兰羞得两腮发热,只得从头叙述她与蒋世隆相遇、结合的隐情。瑞莲得知姐夫正是自己的哥哥,悲从中来。瑞兰惊问:“我怨感我合哽咽,你啼哭你为甚迭你莫不原是俺男儿的旧妻妾”前两句节奏短促,恰好表现瑞兰惊疑的神态和急切的心情。至于她疑及瑞莲是自己夫君的旧妻妾,是磨难造成了她的自卫心态,不能容忍再有什么人来侵犯她珍惜的爱情了。经解释彼此认了姑嫂,两人越发疼热。“你又是我妹妹姑姑,我又是你嫂嫂姐姐”,反复强调彼此的双重身份,狂喜之情溢于言表。而瑞兰宁可以姑嫂相称而不以姐妹相称,透露了她对夫家的挚爱,对丈夫的深情,对娘家的厌恶。此处显示了作家对人物心理的洞察和把握,李卓吾在南戏《幽闺记》上风趣地批曰:“‘更着疼热’也只为老公面上耳。到底是疼热老公,不是疼热妹子。”原来关剧中有丰富的潜台词。

此后瑞兰叙述与世隆分别时惨痛的情景,痛快淋漓地诅咒了父亲的恶行,结语夸张有力:“他把世间毒害收拾彻,我将天下忧愁结揽绝!”最后再写瑞兰思夫,既从正面写她相思情状,又写瑞兰想象夫君如何思念自己,被烦恼忧愁送了命,更深一层地描写瑞兰的相思,类似杜甫“今夜鄜卅月,闺中只独看”的诗意。

《拜月》一折叙事和抒情俱佳,舞台气氛悲喜交集,在保密与揭密的喜剧性冲突中反映悲剧性社会矛盾,成为全剧的 场面,走向剧终大团圆的情节转折点。王瑞兰坚持自主婚姻的坚强意志得到了有力的描写,她孤独凄苦的心境始终不能尽释。此折戏情真意切,意境悠远,恰如近人青木正儿在《元人杂剧概说》中所评论的:“如果拿它和《西厢记》的《拜月》一折相比,那么虽没有《西厢》那样的典丽,而其恻恻动人的深刻,则非《西厢》所能企及。”

第四折是结局部分。蒋世隆病愈来京赴考,高中文状元。陀满兴福也离开山寨晋京应试,同时高中武状元。王镇强把两女许配文武状元。夫妻在婚宴巧遇,瑞兰质问丈夫从新弃旧,居然应允了婚事:“一投得官也接了丝鞭。”世隆则责备妻子忘了当初的言言。瑞莲见过哥哥,并为嫂子的忠诚作证,患难夫妻终获和解。瑞莲与兴福也奉旨完婚。

虽然已到结局,冲突不止,波澜迭起。作者把本剧自主婚姻与封建礼教的基本矛盾贯串到大团圆的结局中,不但夫妻互相怨恨是这个矛盾的反映,而且瑞莲拒嫁武状元于前,奉旨完婚于后,是一件十足的包办婚姻,同样反映了基本矛盾,实乃匠心独运。瑞兰至此认识到封建家长的自私,他们信奉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从中谋取私利而扼杀子女幸福。瑞兰控诉道:“他则图今生贵,岂问咱夙世缘;违着孩儿心,只要遂他家愿。”战争把这位贵族少女从幽闺兰堂抛向旷野荒郊,使她历经磨折,终于变得成熟了。作者准确地描写她在特定环境里必然产生的心理和行动,有层次地描写她的性格随着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获得的必然发展。关汉卿笔下王瑞兰是戏曲史上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

南北《拜月》结局各异

在北杂剧《拜月亭》之后,出现了它的南戏改编本,相传为元人施惠(君美)所撰。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论定南戏“《拜月》佳处,大都蹈袭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但变其体制耳。”由此可见南戏本保留了杂剧本主要的人物、情节和场面;同时以其宽松灵活的体制,丰富了原著旖旎的爱情故事,刻画人物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完成了一个悲欢离合的长篇巨制。这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优秀改编本,历来都有高度评价。沈德符《顾曲杂言》曾把它与王《西厢》并提,谓“北有《西厢》南有《拜月》”。李贽则盛赞此剧“以配《西厢》,不妨相追逐也”(《拜月亭序》)。由于关汉卿《拜月亭》只剩残本,施惠本的价值就更高了。前述关剧情节,就是参照了施本的。

但是施惠原本已不复见,现在较古的版本为明万历年问世德堂《新刊重订出相附释标注拜月亭记》。原本与其后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局,“《拜月亭》自《拜月》之后,皆非施君美原本”(凌蒙初《南音三籁》)。“《拜月亭》后小半,已为俗工删改,非复旧本矣”(《顾曲杂言》)。结局如何各异原本结局当仿杂剧本,小夫妻双双违誓屈婚,在婚宴意外巧遇而团圆。后世通行的改本《幽闺记》则强调王瑞兰和蒋世隆对于包办婚姻的抗争。王镇奉旨招赘状元,瑞兰芳心里只有一个蒋世隆,她斩钉截铁地宣称“孩儿已有丈夫,不敢从命”。什么荣华富贵在所不论,君恩父命在所不顾。她还敢于向媒婆表示自己是有夫之妇,誓不再嫁。瑞兰不忘穷丈夫,世隆也不愿攀高门,“石可转,吾心到底坚”。正当观众为主人公双双守约拒婚所显示的“贞心一片”所感动,又为他们即将失去重逢机会而惋惜时,作者巧妙地利用媒婆传话,使王镇心中明白今日文状元就是昔日穷女婿了。于是宴请蒋世隆以求和解,瑞莲隔帘认出哥哥,兄妹重聚。瑞兰又请出嫂嫂,瑞兰、世隆夫妻相见,疑在梦中。

南戏改本加强主人公反抗性格不是任意而为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在流传民间的长时期中受到人民群众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我们今天从世德堂本还可以看到这种演变的痕迹。此本中世隆开始不允婚事,终因“宣命不敢有违”才受了丝鞭。瑞兰则坚决辞赘。幸王镇听说文状元与客店穷秀才同名同姓,特邀文武状元赴宴,安排姐妹隔帘认看。世隆听到帘后妻、妹的吟唱,“沉吟下泪”,夫妻兄妹喜庆团圆。从施惠原本经世德堂本到《幽闺记》,经过“俗工”的不断“删改”,王瑞兰和蒋世隆的形象渐趋理想化,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浪漫主义成分。这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但是我们不能贬低关氏原著。衡量一个文艺作品价值的主要依据不是其中个别人物品格的高低,而是作家对人物的主观评价,是作品形象地反映生活达到何种真实和深刻的程度。作家塑造什么样的人物以及怎样塑造人物,是服从于主题的需要的。关氏让他笔下的小夫妻违誓屈婚,正是为了暴露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其实这对夫妻也并非是真的忘情,不但王瑞兰出于“狠毒爷强匹配”,就是蒋世隆也自有其苦衷。他是在目睹岳父的专横,自己被“撇在个没人的店房”后才不得已放弃重圆的希望的。因此两人重逢后很快地谅解了。这样看来,主人公的性格前后也是统一的。《拜月亭》杂剧不失为一个现实主义杰作,它有助于帮助今人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南北《拜月》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肯定以男女相互了解为基础的真挚爱情;否定以门第、利益为基础的包办的婚姻观。但杂剧本通过礼教压倒爱情的情节侧重于对封建婚姻观的批判;南戏本则通过爱情冲破礼教藩篱的情节侧重于对自由婚姻的歌颂。

“喜动离怀,笑生愁脸”

《幽闺记》要让现实中难以实现的自主婚姻在舞台上实现,要让王瑞兰、蒋世隆所代表的弱小而正义的力量取得胜利,于是使男女主人公在战乱中相逢和结合,又赋予他们以坚贞不屈的品格,最后以巧合完成大团圆,生、旦合唱“喜动离怀,笑生愁脸”。剧情有悲有喜,其中喜剧因素是主要的,悲剧情节起着映衬铺垫喜剧情节的作用。如有了《抱恙离鸾》中王镇的绝情和小夫妻的悲愤,才有《天凑姻缘》中王镇的窘迫和小夫妻的解气。所以《幽闺记》是个喜剧。由于《幽闺记》的主要情节和场而同于关氏原著,如《拜月》一出“大抵本于关剧第三折”(《宋元戏曲考》),而其喜剧性比关剧更浓厚,所以我们就从分析喜剧性入手论及其人物塑造。

此剧的喜剧性表现在作者善于用误会巧合的手法构成生动的喜剧情节,而误会巧合是以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等作为依据的。战争打乱了金国的封建秩序,使贵族和平民都加入了难民的行列,这些难民都从中都向汴梁移动,走的同一条路线,有可能发生种种巧遇,这是大环境的设计。小环境和情节还有细致的安排。如蒋氏兄妹和王氏母女失散又错合,蒋世隆唤“瑞莲”,王瑞兰应声,王夫人唤“瑞兰”,蒋瑞莲应声,是“莲”、“兰”声同韵近之故。《驿会》的地点选得好,馆驿是官员驻节之处,所以王镇会携女到此,王夫人则是不得已与瑞莲上门求宿。进门之后,王夫人若在回廊底下悄悄过夜,明日早散,阖家仍不团聚。终于因王夫人等的哭声惊动了王镇、查问下来才得以见面。经过如许曲折,不由人不信。

剧中的喜剧性又表现在对王镇辛辣的讽刺上。王镇自以为严父,其实是个势利小人。当蒋世隆是个穷秀才时,他不讲恩义,翻脸不认婿;当蒋世隆成为新状元时,他不顾羞惭,也要招为婿。作者为王镇安排的是一个冤家路窄、自取其辱的下场。这个情节很有特点。蒋世隆并不知道主人就是自己的岳父,王镇是知道客人就是女婿的,所以蒋不是有意讽刺王,他在叙述自己的遭遇的时候就陷王镇于窘境了。

剧中的喜剧性还来自作者善于以幽默的态度揭示人物内心的秘密和矛盾,并把这种描写置于喜剧情势之中。

在《旷野奇逢》一出戏中,王瑞兰为脱离灾危,鼓足勇气请求蒋秀才携带同行。秀才引逗对方回过头来,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一个“千娇百媚”的“佳人”,顿生爱慕之心。但是秀才没有马上同意,借口寻妹故作冷淡,并提出男女同行需要有个名义。瑞兰无奈答应“路中若挡拦,可怜做兄妹”,蒋还不满足,终于促使王羞羞答答地提议“权说是夫妻”。这段戏双方都有积极行动——向对方提出要求,形成有趣的冲突。瑞兰克服少女羞涩的障碍,冲破男女大防的界限,从幼稚天真变为大胆果敢。蒋的故作冷淡甚至刁难实际上是一种爱情的表达和试探,从而刻画了蒋机智而风趣又稍带狡黠的性格。作者是把他写成一个喜剧人物的。

有人不喜欢蒋世隆此时对王瑞兰产生爱情,希望他纯粹出于仗义的动机。如果那样写就离开了爱情主题。何况蒋已有过救助陀满兴福的仗义行为。蒋此时萌发爱情是必然的。本剧开宗明义,蒋有三件心事,第三件即是“亲事未谐”。如今一位佳人正站在自己面前主动热切地请求同行,两人又是患难相交,他怎能不动心表现蒋在爱情上的勇敢追求正是作者的本意。

也有人不喜欢蒋的故作冷淡。但是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去要求古人,而且蒋表达和试探爱情的曲折方式不是随意编造的。从人物关系看,他与王是萍水相逢,不便谈情说爱;从人物处境看,两个青年男女同行是会招惹是非的,需要保持某种关系以避人耳目,而假夫妻的关系是最适当的。这是他俩都能理解的。

还有人指责蒋“乘人之危”,更是一种误解。两句下场诗“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固然表达了王瑞兰迫于情势不得不然的心情,但她另有“今日得君提掇起,免使一身在污泥”的欣慰之感。而且从情理推测,王瑞兰既然愿意权称夫妻,恐怕不能排除爱慕蒋的成分。因为即使是“权说”,也不是可以随便说的,对于一个簪缨之家的千金更是如此。说不定这正是她对蒋的曲折示爱方式所作出的含蓄反应呢。果然,后来瑞兰承认自己有过“侍枕”的心愿。总之,由于王对蒋也生爱慕之心,就谈不上蒋乘人之危。

王瑞兰身在危途,奇逢蒋世隆,不但找到了保护人,又意外地找到了爱情。”因祸得福”,这是一个喜剧情势。在这个喜剧情势中,揭示了人物间微妙的关系:秀才钟情而故作冷淡,**无奈又暗自庆幸。语言也是很好的喜剧语言,问答切合人物身份而且巧妙。“路中不挡拦”一段唱念相间,蒋紧紧追问,步步进逼,王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有很强的内心动作和喜剧气氛,人物神态跃然纸上。“权说是夫妻”的约定,透露了王瑞兰内心的隐秘。从字面看无所允诺,在礼法上没有过分越轨;从字背看似乎又有所允诺,蒋世隆能心领神会。正由于这句话可作不同解释,后来引出两人一番争执,遂有《招生谐偶》一出。

蒋、王二人历经风险,到达广阳镇招商店。兵火平息,心神略定,蒋的求婚是适时之举,也符合观众的愿望。《招商谐偶》就写了他们由假夫妻发展为真夫妻的曲折过程。

蒋世隆殷勤劝酒,王瑞兰婉辞。决定留宿,蒋只租一房一床,遭到王的反对。关于房间、床铺、枕头、马子、尿鳖之争的科诨虽然不够高雅,倒也合乎情理,构成冲突,揭示人物不同的心理,加强喜剧气氛。蒋的举动实际上是求婚,所以王警觉戒备。当蒋两次请王就寝,王明确表示各人自睡后,小两口的一场口角就不可避免了。此处对白妙语连珠:

(生)我和你有缘千里能相会,(旦)我只是无缘对面不相逢。(生)娘子,你怎么把言语都说远了,你敢是忘了 (旦)奴家不曾忘了什么。(生)既不曾忘,可记得林榔中的言语来(旦)林榔中曾与秀才说兄妹同行。(生)这也有来,我说面貌不同,语言各别,娘子又怎么说(旦)奴家再不曾说什么。(生)正是贵人多忘事。娘子再想。(旦)奴家想起来了,说怕有人盘问,权说做夫妻。(生)却又来!别的便好权,做夫妻可是权得的我也不问娘子别的,可晓得仁、义、礼、智、信不要说仁、义、礼、智,只说一个信字。(旦)信字怎么说(生)天若爽信,云雾不生;地若爽信,草木不长。为人可失得信么 (旦)奴家也不曾失信与秀才。(生)既不失信,如何不依林榔中的言语 (旦)秀才,你送我回去,多多将些金银谢你罢。(生)岂不闻书中自有黄金屋,要你那金银何用 (旦)也罢,你送我回去,我与爹爹说,与你个官儿做罢。(生)呀!官是朝廷的,是你家的我一路来,倒不曾问得娘子,不知娘子是何等人家(旦)秀才,你不问起也罢,若问我家中事情,不要说与你同行同坐,就是立站的去处,也没有你的。(生)韩景阳大来头,你却是何等人家愿闻。(旦)奴家祖公是王和,父亲见任兵部王镇尚书,母亲是王太国夫人,是何等人家奴家是守节操的千金**。(生)既是千金**,怎么随着个穷秀才走(旦)不知你妹子随着那个哩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段对白生动传神,充满喜剧情趣。蒋世隆从当初相约“权说是夫妻”破题,责备王瑞兰失信,要求她履行做夫妻的诺言。瑞兰先是假装健忘,后又许酬以金银官职,都是违心之言,曲意推托。从而引出蒋的嘲讽:“呀!官是朝廷的,是你家的”口吻毕肖。虽然王家大不过朝廷,毕竟有值得炫耀的显赫家史。但这并不表明王瑞兰有严重的门第观念,她只是为了抵挡蒋的进逼。烩耀家史可能使蒋无可对答,不料蒋的抢白竟然出奇制胜,而且使话题回到了现实中来,迫使王不得不用跪辩法进行反击。如此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令人忍俊不禁。对白的喜剧性在于蒋对王的误解,以为她无情和失信,所以满腹委屈。而王瑞兰既非无情亦非爽信,而是自有其难处:“礼法所制,人非土木,待说也难道。”在了解底细的观众看来,误解一方愈认真,被误解一分愈敷衍,就愈有趣。而且,世隆的热切追求与他在《奇逢》中的故作冷淡适成对照,瑞兰的回避态度与她在《奇逢》中的主动态度也造成对照,两两相映成趣。

王**的苦衷得不到蒋秀才的谅解,以致发展到蒋击桌而起。早在隔壁偷听的店家——黄公夫妇登场了,老人软硬兼施,自荐主婚,终于解除了瑞兰的顾虑,玉成其事。店家夫妇一扮红脸,一扮白脸,带来了浓重的喜剧气氛,他们也是喜剧人物。试看:冷僻幽静的村店,善良风趣的店家,天高皇帝远,偕偶佳话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封建思想控制不那么牢固的地方。没有这样一个“野外”的具体环境,“芳葩并蒂开”怕是不可能的吧。

王瑞兰内心充满着情与礼的矛盾,但她到底以情为重,又一次鼓足勇气,与蒋郎“匆匆遽成人道”。但是王瑞兰实行自主婚姻是不自觉的,她不否定父命媒言,还要有冰人主婚。一边解脱着礼教束缚,一边依旧披上一件薄薄的礼教外衣,这就是王瑞兰之所以为王瑞兰,这就是作品的真实深刻之处。

蒋世隆以粗暴的态度热切追求爱情,正是他的叛逆精神的表现、王是爱蒋的,她的推诿是违心的,蒋的追求是帮助她争取自身幸福的力量。“才郎意坚牢,贱妾难推调”是大好事。对于蒋的粗暴,由店主作轻微的批评也就够了。当然,蒋对王温存些会使人觉得可爱,但那个人就不是蒋世隆了,冲突也就取消了,这场好戏也就没有了。

《招商谐偶》是刻画王瑞兰性格发展、体现主题和喜剧风格的重要场子。南戏作者增写这出戏,表明他具备巨大的创作才能。

《幽闺记》在《拜月》之后,随着姐妹冲突的消除,父女矛盾又突出起来,这就是上文所论的结局。王瑞兰面对强大的压力,以反抗代替悲愁,以泼辣代替含蓄,她的性格再度变化。当然她的斗争方式难免受着时代的局限,她是借用儒家的贞节观作为武器的:“通观书史,只有守贞守节之道,那有重婚重嫁之理”剧本至此完成了这个勇敢地冲破礼教藩篱实行婚姻自主的贵族妇女形象的创造。

后世的改编上演

南戏《拜月亭》是场上元曲,“盖南词全本可上弦索者唯此耳”(《顾曲杂言》) 。后世昆曲常演《走雨》、《踏伞》、《虎寨》等出。川剧高腔和湘剧高腔也常演单出。莆仙戏《瑞兰走雨》有独特的伞舞表演。多种地方戏都曾改编全本演出,其中湘剧《拜月记》影响较大。

  悬疑小说是具有神秘特性的推理文学,可以唤起人们的本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好看的悬疑小说,欢迎参阅!

  好看的悬疑小说

 1凶冥十杀阵

 小红肠,书雅,堪称网络恐怖悬疑小说的经典之作,掀起了鬼话版的第一个高潮,赞誉无数。

 2七根凶简

  传说 中,周王室衰微,大德之人老子决意退隐,骑青牛过函谷关。

 令官尹喜闻询赶来,苦留无果,说:“先生那么大学问,不为世间留下些什么吗”

 史载,老子盘桓三月,留下一部约五千字的《道德经》。

 也有传言说,老子留下的,除了《道德经》,还有一卷以凤凰鸾扣封住的……七根凶简。

 3恶意

 畅销书作家在 出国 的前一晚于家中被杀。凶手很快落网,对罪行供认不讳、但求速死,却对作案动机语焉不详。

 他当真是罪犯他究竟为何杀人

 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

 作为一部手记体杰作,《恶意》多年来在票选中始终名列前茅,同时被评论界和众多读者视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与《白夜行》同享光辉与荣耀:环环相扣的侦破进展百转千回,将手记体叙事的无限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复杂人性抽丝剥茧的深刻描画,令人眼花缭乱、哑口无言。

 更引人注目的,是《恶意》与《白夜行》恰似两生花,《白夜行》中的爱情极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恶意》中的怨恨则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人性的两极就这样奇异地直击人心。

现代言情悬疑小说

 1他来了,请闭眼

 当你拥有了一个聪明、傲娇又忠犬的男友……

 约会时,他说:“我对这种事没兴趣。不过如果你每十分钟亲我一下,我可以陪你做任何无聊的事。”

 吃醋时,他说:“与我相比,这个男人从头到脚写满愚蠢。唯一不蠢的地方,是他也知道你是个好女人。”

 激情时,他说:“虽然我没有 经验 ,但资质和领悟力超群。顺便提一句,我的观察力也很好。”

 求婚时,他说:“言语无法表达。如果一定要概括,那就是——我爱你,以我全部的智慧和生命。”

 2鬼吹灯

 最火的盗墓小说之一《鬼吹灯》是一部中国大陆的网络小说,作者为天下霸唱,主要内容是盗墓寻宝,是一部极为经典的悬疑盗墓小说,迅速成为了图书销售排行榜的榜首。现在已经拍摄多部影视改编作品。

 3怨气撞铃

 她青春靓丽,柔弱外表下却隐藏着过人的身手;她笑容明媚,单纯善良中却背负着黑暗的过往。她凭借着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气撞响的风铃,踏上超度亡灵的人生旅途,也在不经意之间,陷入三个玄门家族的世仇纷争。她更用自己的生命,撞响人性最深处的执念、绝望和爱!

国内悬疑推理小说

 1《三岔口》

 超级烧脑悬疑小说蒋中天是个人到中年却一事无成的杂志编辑,而刚刚带着百万巨款从深圳回来的儿时好友洪原给了他个机会,邀请他一起做本新杂志。可是蒋中天却带着巨款潜逃了,还抛下了同居女友文馨。洪原没有报警,不过他和文馨计划了一次惊人的复仇,只等蒋天中回来。

 2《心理罪》

 神探方木在《心理罪》中,雷米创造了一个血肉丰盈的人物——方木,如果说叙事的线索构成这部小说硬朗的结构,那么关于方木这个人的一切,则形成了小说的骨血和灵魂,他的命运牵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

 3《黑白配》

 穿越天堂的手,602房间,心理医生何宁亲眼看见妻子从飘窗跳下,却不见尸体;502房间,罗大姐口口声声称702房间住着鬼;702房间,何宁在层层捆绑的冰箱里发现满满的泥土和长头发……一次次敲门后冲进卧室,隔几秒又出现在门外的妻子是人是鬼

 4《天眼》

 景旭枫,一个价值连城古盒,3道巧夺天工的暗锁,里面埋藏的不仅仅是秘密,还有人间最为珍贵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国家民族之情,而在整个事情的背后却是两个响当当的人物——皇太极与袁崇焕。一切都是那样的扑朔迷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风声》

 茅盾奖获得者麦家的良作《风声》是中国现代作家麦家于2007 年发表在《人民文学》(10月刊)上的悬疑推理谍战长篇小说,整本刊物只刊登一本长篇小说,是《人民文学》创刊以来第一次。

1 好看的刑侦破案电视剧介绍

2 最惊悚的10部恐怖小说排行榜

3 犯罪心理学经典的小说排行

4 好看励志的书籍排行榜

5 有什么好看的书籍值得看

6 好看经典的励志书排行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379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